软环境建设范文第1篇近年来,xx市xx区纪委监察局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目标,充分发挥“三种作用”,着力建立“三项机制”,在夯实软环境基础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充分发挥统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软环境建设【五篇】,供大家参考。
软环境建设范文第1篇
近年来,xx市xx区纪委监察局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目标,充分发挥“三种作用”,着力建立“三项机制”,在夯实软环境基础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立考评机制,让软环境有“硬”约束。
作为软环境建设的牵头单位,该区纪委监察局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促进了软环境建设上档升级。
一是坚持“以评促考”,合理确定考评目标。在确定涉软单位的年度考评目标时,坚持以企业和群众等参评主体的现实要求为参照,以民主测评的“满意度”为标准。年初,纪委监察局组织全区的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委委员、特邀监察员、企业代表、群众代表、机关干部等数百名代表,对全区公安、教育、税务、卫生、国土、建设等共39个重点职能部门等涉软单位进行民主测评。测评内容主要为岗位责任落实、执法收费、服务质量等五个方面,每项内容再设置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并确定相应分值,参评代表还可对这些职能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汇总时,把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与相关单位“面对面”,然后按给定分值对每个参评单位进行量化打分,并按得分多少排序,确定重点监察对象和重点监察问题,再由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制定《xx区ⅹⅹⅹ年度涉软单位年度考评目标》,并纳入单位年度目标进行考核。
二是坚持“以管促考”,强化完善考核依据。把涉软问题实行台帐化管理作为“以管促考”的重要内容。为增强考评时效性,区监察局通过拓展电子监察系统功能,以区政务服务中心为平台,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办理过程进行全程监察,对超时办件、违规办件、违规收费、违规审批等行为进行预警和处理,并作出绩效考评;
对全区行政执法单位的处罚和执法案卷不定期抽查,剖析行政行为的整个流程,全面掌握涉软单位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对全区重点企业进行明查暗访、预约走访,查找涉软单位在执法、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把查找、收集到的涉软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并建立起《xx区ⅹⅹⅹ年度涉软单位考评台帐》,把什么时间、什么问题、谁负责、如何改等具体内容一并纳入台帐管理,做到让绩效说话,确保考评有据。
三是坚持“以评促治”,切实注重源头治理。对考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的分析,注重从源头上治理。针对个别单位行政审批效率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先后开展了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服务方式革新、完善政务服务中心职能和作风纪律大整顿等专项整治工作,同时加大了对区政务中心“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运行监管力度,规范了“一站式”服务,落实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完善了招引企业入驻“绿色通道”运作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制约软环境建设的制度性问题。
二、充分发挥行政效能督查作用,建立问效机制,使软环境问题能“硬着陆”。
为使涉软问题能迅速“着陆”,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问效机制,形成解决问题的动力和压力。
一是坚持畅通渠道,查找问题突出“准”。
为找准涉软问题,一方面是强力打造涉软信息收集平台,设立“软环境建设投诉举报中心”和“机关行政效能监察中心”,通过实行有奖举报,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检举破坏软环境的行为,调动人人参与软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查找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开展“软环境建设集中整治活动”,并以“双问”、“十查”、“民评”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及时、准确掌握重点涉软部门的服务、执法、廉洁、效率等现实问题,增强了相关单位和部门自查自纠的主动性。
二是坚持跟踪问效,整改问题突出“实”。为使涉软问题能有效解决,效能监察机构对在民主评议中排名靠后、问题突出的单位(部门)发出监察建议书,责令限期整改;
对反映出的问题,严格按照《涉软单位考评情况台帐》所明确的整改时间、整改措施和整改责任人进行督促检查;
对涉及面广、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提出整改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召开“软环境整治会商会”,共同协调解决,促进整改工作尽快落实,并先后解决了区政务中心进驻部门不齐、工商税务办证效率低、潆华工业区因业主纠纷阻工等涉软问题,全年涉软问题整改率达98%以上。
三是坚持形式多样,考核评比突出“细”。为促进各单位自觉参与软环境建设,纪委监察局会同有关单位制定了《xx区软环境建设考评细则》,开展了软环境建设“十佳”评比活动,坚持做到“周报、月评、年奖”,形成了涉软单位之间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局面和竞争态势。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十多个涉软单位获得了软环境建设“十佳”称号,区委政府对此进行了大力表彰。在评比活动中,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打造了以区政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和“联合审批”为特色的亮点工程,并推广到全区各街道、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促进了全区软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在近期的全区软环境建设满意度评议中,满意率上升到97%。
三、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作用,建立惩诫机制,给涉软问题安上“硬钉子”。
软环境建设范文第2篇
通过这次“人人都是软环境”大讨论活动学习,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了实质性提高,触动很大,收获很多,同时也学到了很多。软环境是社会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经济体制、政策法规、管理制度、人文环境、社会治安、行政效能等组成。同时,软环境也是一个地区市场发育程度、经济竞争能力、对外开放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就经济发展而言,它是法制环境、政务环境、信用环境、政策环境。
“人人都是软环境”大讨论活动,在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学习、讨论和交流心得体会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部门实际,通过制定和采取得力措施,把学习成果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有效提高了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廉政意识、法制观念、效率观念,为建设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我更能感受到全市软环境建设的热潮,更能体会到软环境建设对服务于全市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说,软环境建设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事关长远,事关关心敦化市发展的每一个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又十分艰巨的任务,既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认识、组织措施得力,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支持和维护,维护我们良好的发展氛围,维护我们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维护我们良好的机关干部形象,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人人都是软环境”大讨论活动学习,对我们做好工作是很有意义的,我要将学习贯穿于今后的工作中,上述是自己的初步学习体会,今后还要反复学习,深刻领会,联系实际,取得更大成效。提高工作能力,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积极努力工作,把工作做的更好。
软环境建设范文第3篇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工作,我局成立了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副组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成员:*发展和改革局办公室主任
*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审批科科长
二、优化各项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一)审批类项目
只要是在县级审批权限内,要件齐全的政府性投资项目,2个工作日内免费办结。
(二)核准、备案类项目
只要是在县级核准、备案权限内,要件齐全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定的非政府性投资项目,即日免费办结。
三、创新审批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一站式”审批
按照“科学、合理、依法行政”的原则,全面优化审批和办事流程,简化手续,缩短时限。对要件不全且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要提供耐心细致的指导服务。实行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建立相应的审批制度,做到不越权、不违规审批,为群众提供最方便、最快捷、最满意的政策咨询服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做到零投诉。
四、提升服务水平,树立新形象
对于前来窗口办理事情的项目单位,做到“送一张笑脸,说一句问候,给一个满意。”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环境,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做到服务及时到位,为建设辽吉蒙结合部区域中心县提供保障。
软环境建设范文第4篇
近年来,全市各地围绕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经过近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办事效率有了明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有了明显改善,机关作风有了明显转变,连云港的对外形象有了明显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落实投资发展软环境长效管理措施,进一步巩固扩大集中整治工作的成果,努力推动软环境建设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市委、市政府于日前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意见》。意见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级干部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把思想观念从传统的“重管理”转变到“重服务”上来,切实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一门心思发展经济,一切为了富民强市,不争论,不清谈,不埋怨,不满足。行政和执法部门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对企业和投资者申办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首问负责制、办事限时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坚持和完善各类社会服务承诺制。对一些重大项目要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有条件的马上办。对于某些手续暂时不全但不涉及法律、法规、安全等重要专项审批程序的特急事项,可先行办理再补办有关手续。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和配合,改进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口岸单位要大力提高通关效率,不断提高现代物流速度。要切实简化办事程序。国家和省、市已经下放的管理职能或取消的审批事项,要坚决落实到位。对不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合时宜的审批事项,要尽快清理和废除。任何部门、单位都不得擅自增设办事程序和审批事项。凡对外来投资者申办项目不予批准的,必须向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和招商局报告,说明否决理由,否决重大项目必须报市委、市政府。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乱检查现象。经常地、动态地审核和清理各类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由物价、财政部门编制统一的收费目录,并向社会公布。各部门、各单位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符合规定的收费,收费标准应就低不就高。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罚款处理必须严格按法规程序办事,特别是对企业和外来投资者的大额罚款,须经集体研究决定,杜绝罚款的随意性。切实控制和规范针对企业的各类检查活动,各种检查都必须依法合规进行。各行政执法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收费、罚款、检查行为的合法性、规范性负总责。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明确执法主体,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努力提高执法司法水平。依法调节经济关系,平等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对企业的一般违规行为,以教育、责令整改为主,不轻易传唤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负责人,不轻易传唤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负责人,不轻易采取冻结账户、查封、扣押财产等强制性措施。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在机关继续深入开展“三优三满意”创建文明机关、文明科室活动。在基层、企业、群众向党政机关或部门请求解决问题或要求提供服务时,首次接谈的工作人员要热情接待,认真负责,自己能办的立即办理,自己不能办的要介绍办事的途径和办法,联系具体经办人。各职能部门要建立服务对象回访制度,准确及时地把握客商和基层的服务需求。努力为客商创造良好的经营和生活环境。在扎实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的同时、实行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继续推行警企挂钩制度,努力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安全周到的警务服务。加大对窗口地区、点地区和重点企业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力度,继续开展安全文明小区和无刑事案件社区创建活动,加快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持招商引资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完善政策环境。标本兼治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地方保护和部门垄断,严肃查处假冒伪劣行为,维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培育信用主体,加快建设地方信用体系,提高全社会的诚信程度。积极支持兴办为外商服务的国际学校、涉外医院和其它社会服务设施,在户口迁移、法律咨询、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便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认真执行重点项目“五条龙”联合审批制度,坚决落实“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的要求。经常开展明察暗访。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市人大常委、市政协常委和行风监督员随机组成明察暗访组,深入部门和基层了解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情况,并进行现场督查。明察暗访组有权对损害投资发展软环境的人和事提出处理建议。多种形式开展群众评议活动。在总结经验、完善提高的基础上,继续组织群众公开评议机关活动,同时组织服务对象直接测评有关部门和岗位。各单位还要自行组织以中层机构和中层干部为测评对象的内部测评活动。上述民主评议结果均应作为工作考核奖惩、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加大机关干部特别是热点岗位交流轮岗力度。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有计划地推进党政机关干部交流或者轮岗。部门中层与投资发展软环境密切相关、权力比较集中的热点岗位也要实行定期轮岗,必要时可随时轮岗交流。广泛接受群众和客商投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局)和软环境建设投诉中心要切实履行职责,对群众和客商的投诉,要落实专人登记办理,严格实行“一次投诉查实待岗”制度,严肃处理损害软环境的重点人和事。市新闻媒体要继续办好“行风热线”和相关专题栏目,对损害软环境、阻碍发展的人和事,进行公开曝光,强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过程中的舆论监督。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负起责任,对不正确履行职能的工作人员严肃追究责任,及时得力地予以查处。围绕项目建立部门和干部功过评价制度,定期对促成重点项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人为拖延、阻碍项目工作,最终导致项目失败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进一步强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职能机构。市软环境集中整治办公室更名为投资发展环境建设办公室。软环境建设投诉中心、重大项目和外资企业法制环境110、投资服务中心要继续加强,从有利于投资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赋予其更大的职权和责任,并为其更好地履行职能提供必要条件,确保三个职能机构在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软环境建设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后的发展成也在环境,败也在环境。、加强和深化软环境建设工作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聚集全社会力量,真正把政府职能工作做好、做到家,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尚,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才能构建开放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
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大量事实证明,哪里环境好,哪里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就会形成优势明显的“洼地”效应,就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哪里环境不好,不仅外地投资者望而却步、难以光顾,就是本地经商者也会纷纷“出逃”,各种资源也会大量流失,必然导致发展停滞。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在客观评价计划经济体制下诸多弊端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在适应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在一些领域或地方,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发展,除它本身先天所具备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外,软环境建设的先进或滞后,直接决定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探究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对于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就显得格外的迫在眉睫,加快制定和落实具体的政策和办法,营造良好的地方经济软环境,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软环境的范畴
从概念上说,环境是一个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主要属于硬环境的范畴,社会条件主要属于软环境的范畴。软环境就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是一切有利于调动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利因素。
二、当前经济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级地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治乱减负的指示精神,把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推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全国经济发展软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对取得的成绩,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全国经济软环境治理工作力度还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明显,经济发展环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二是工作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和办法,出台的政策措施也得不到落实,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得不到惩处,一些部门和单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重复检查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损害了投资商利益。
三是有的单位部门利益至上。想问题、办事情,考虑部门利益多,考虑整体利益少,有的为了部门利益不惜牺牲整体利益。
四是少数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特权思想严重。态度生冷横硬,工作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
五是不诚实、不守信。有的地方、部门和企业信用意识不强,信用度很低,招商时好话说尽,项目到手后不兑现承诺,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这些问题和现象严重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三、软环境建设的概念
从软环境的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软环境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既深遂,又复杂。那么,相对于经济发展软环境来说,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就构成了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因此,经济发展中的软环境建设就是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职能,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因素,整合地方资源和人力,全方位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四、如何抓好经济软环境建设
(一)营造良好的地方经济软环境,必须加强和提高对软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抓好软环境建设,是践行“和谐社会建设”重要思想的体现。
和谐社会如何建设?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通过发展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抓好软环境建设,就是要营造开明优惠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把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引进来,把我们自己的企业和人才留住。因此,抓好软环境建设的目的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抓好软环境建设,是提升地方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需要。经济的竞争不仅是企业的竞争,也是政府间的竞争,是政府作风和工作效率的竞争,实际上就是软环境的竞争。软环境的好坏,是检验地方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软环境好,就能把人才招来,就能把项目留住,反之,软环境不好,办事效率就不高,吃拿卡要成风,就会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抓好软环境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一些公职人员手中拥有审批权、执收执罚权,而且这些权力在原有的体制下很难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权钱交易和以权谋私的行为,严重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抓好软环境建设,正是营造一种廉洁、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规范执法行为,让腐败行为,不公平的行为或滥用职权的行为失去滋生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好软环境建设,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治本措施。
3.抓好软环境建设是推动和促进硬环境建设的需要。
强调软环境的重要,并不是说硬环境不重要。软硬环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把硬环境比作骨架,软环境就好比灵魂。离开骨架,灵魂就没有着落,没有灵魂,骨架也会失去生命。只有二者俱佳,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正确理解软环境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1.闭关锁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过去盛传外商进入中国国门,不仅怕高关税,更怕数不清的公章和扯皮;
企业立项审批历时数月甚至数年;
修改报批文件资料多达数百万字;
经办人员被踢皮球式地来回折腾等等。像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悲剧不能再在今天上演。
2.文明开放、服务周到的软环境就象“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为投资者提供一流的投资环境,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工作效率”的宗旨,把投资商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则,尊重投资者的意愿,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改进服务的方法和服务水平,努力做到“零缺陷”服务。
(三)搞好经济软环境建设的对策
1.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招商引资的竞争已经体现在经济发展环境的竞争。谁在治理环境上用力多,谁就会成为成功者。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估价我们的发展环境状况,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提高生产力和不抓经济环境治理就是失职、抓不好经济环境治理就是不称职的观念,从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把经济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来抓,痛下决心,万众一心,加大措施力度,努力营造最佳的经济发展环境,为资本的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为投资者兴业提供良好平台,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本地热土上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经济发展软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任务非常艰巨。目前,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有的积累已久,有的是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工作原因造成的。对这些问题,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鲜明的态度和积极的解决措施。要按照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的“四优”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环境的大改善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1)要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快发展是地方政府的大局和共同的任务。各级各部门都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经济建设服务。认真改进自身的工作,研究支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当部门利益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做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以大局为重,使本部门、本单位和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更加自觉地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只要有利于经济建设,该放权的放权,该变通的变通,真正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帮企业之所需,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2)要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三乱”行为。治理经济发展环境,要把整治“三乱”行为作为重点,动真的、干实的,确保尽快见到成效。各级各部门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健全投诉快速反应机制,集中受理各种投诉案件,监督各级各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管住自己,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永远不做对不起人民的事情。若发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3)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按制度办事,可以做到难点不难,热点不热。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努力做到通过建立一项制度,规范一方行为,狠刹一股歪风。要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通过抓好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部门行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软环境不宽松的问题。
3.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整体合力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实行领导挂帅,分工负责,集中治理。各级督查机构要发挥职能作用,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跟上督查,督促各级各部门改进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环境的有效治理。
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综合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努力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浓厚舆论氛围,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经济环境治理的良好局面。
总之,软环境建设工作形形色色,涉及方方面面,加强和深化软环境建设工作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聚集全社会力量,真正把政府职能工作做好、做到家,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尚,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才能构建开放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只有我们的大环境好了,才能共同迎来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软环境建设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胡广鹏,《兰州学刊》2005(5)
[2]《重拳整治窗口单位,优化发展软环境》陈仲文,《四川党的建设》2005(7)
[3]《创建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软环境》陈兴发《现代企业》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