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环保类作文【五篇】(全文)

时间:2023-06-15 11:5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环保类作文范文第1篇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国家对保护大熊猫可以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今大熊猫已经得到全世界人民的保护和关爱,这当然是一件好事,藏羚羊作为国家的重点保护动物,也得到了全国人们的认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环保类作文【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环保类作文【五篇】

环保类作文范文第1篇

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国家对保护大熊猫可以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今大熊猫已经得到全世界人民的保护和关爱,这当然是一件好事,藏羚羊作为国家的重点保护动物,也得到了全国人们的认可,然而,东北虎呢?就要灭绝的可怜的东北虎有谁来真正的关心和爱护一下呢?

据统计,东北虎目前所剩无几,仅有不到二十只,如此小的数量还能否延续下去,已经可想而知了。前两年在辽宁桓仁的山上发现了一只被人为下套套死的东北虎,从这件事上面可以看出国家和老百姓重视的程度了,一是这只东北虎究竟是怎么死的没有结论,二是这只东北虎是从哪儿什么地方来到这个地方的不知道,三是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国家特别是媒体的关注。这真的另人困惑呀!难道东北虎真的另人胆战心惊不值得爱护吗,难道东北虎真的命该如此吗?

巍巍大山本不该人类独有,茂密森林本不该人类独有,清澈河水本不该人类独有,东北虎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本不该人类独有。给东北虎留下一片生存的天地吧,人类是高智商的物种,离开那块地方仍有办法生存,而东北虎离开那块地方就得死;
救救东北虎吧,人类正在控制人口,搞计划生育,而东北虎却人丁稀少呀!现在我们还能听到东北虎的哭声,未来恐怕连东北虎的哭声都听不到了。

环保类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文化 概念 建设 基本途径

环境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新兴的文化形态。环境文化是环境保护的思想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环境保护的建设,为环境保护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对环境文化建设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有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从文化的背景来审视环境问题,以环境文化建设的思想来设计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从而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部署要求的落实,推动绿色发展。

1 环境文化的概念及基本观点

1.1 环境文化的概念

一般认为,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谐发展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文化就是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人类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思想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并将以自然法则作为标准来统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2 环境文化的基本观点

(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惟一的家园。地球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如果听任传统工业文明对地球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摧残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

(2)人类是自然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不能独立于复杂的生态网络之外。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

(3)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协调人类的社会关系的前提,是追求人类社会的和平与进步的保障。

(4)人类以文化的方式存在,所有先进文化都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生存于自然的文化不能反自然。文化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

(5)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科学技术不应让人们误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限的。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

(6)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统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环境的修复相平衡。发达国家和高消费人口是全球资源消耗的主体,他们有义务承担起更大的环境责任。

(7)自由是对自然法则的遵从,受自然法则的约束。自由不是贪婪与放纵。人类有享受物质生活、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但这权利只能限制在环境承载能力许可的范围之内。

(8)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口占全人类1/4,中国正在变成世界工厂,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对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环境文化将在广泛吸收世界环境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向世人展现出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独特风韵。

2 环境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环境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环境文化分为有形环境文化和无形环境文化两种。

有形环境文化体现在人们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保护的行为和过程之中,其内容包括:体现环境文化内涵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以及新闻、文化、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电视、曲艺、摄影、展览等。

无形环境文化指的是环境文化的观念和理论,它是人们在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意识和理论,主要包括环境科学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环境意识和观念等。

依据环境文化的内涵和形态,环境文化的建设途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2.1 建立一支促进环境文化建设的队伍

2.1.1 各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部门

目前,我国开展环境文化传播和实践活动的主要力量是各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部门。我国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做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被誉为环境保护的四个轮子之一,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多年来,从国家到省、市、县(区)的各级环保宣教部门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开展当中,都将环境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布署、检查、指导和总结,是倡导和实施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促进力量

2.1.2 环保社团和民间组织

环境文化建设的第二支促进力量是环保社团和民间组织。国家环保总局在2002年成立了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多年来,环境文化促进会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调动国内和港台的社会名人,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开展了多姿多彩、卓有成效的宣传活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华环境保护联合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都属于这类半官方的社团组织。与国家相对应,一些省市也成立了类似的组织,如各省市的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联合会、绿色志愿者协会等等。这些官方或半官方的环保社团组织在开展环境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我国环保NGO组织目前众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一些成效显著的民间社团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力和较强话语权。如北京的“地球村”、“自然之友”,香港的“地球之友”,等等。他们紧紧围绕弘扬生态文明的主线,一些活动独具特色。与政府部门的宣传形成呼应与互补之势。

2.1.3 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教育等部门

第三支促进力量是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教育等部门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多年来,各级宣传部门、教育部门、文化部门、新闻出版部门以及文艺团体、文化公司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成为传播环保知识、弘扬环境文化的重要力量。曾有专家将其总结为专业化和社会化,且两种力量各有优势。

2.2 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夯实环境文化建设的基础

目前,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提高很快,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日益高涨,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仍然是由于人们环境意识不强造成的。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水平发展得不均衡,不同群体间有很大差异,在基层和广大农村,公众环境意识较为薄弱,没有形成保护环境的强大社会力量。因此,推动环境文化建设仍然要从基础性工作抓起。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全民环境教育机制,是夯实基础的重要手段。

2.2.1 开展以城镇居民为主体的绿色生活创建活动

努力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公众日常生活之中,倡导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绿色消费行为和环境价值观念,大力推动人们消费理念和行为绿色化。广泛宣传《“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向全社会传导保护环境、践行低碳生活的价值取向。

2.2.2 开展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环境教育活动

在开展当中,首先要重视青少年的环境素质教育,注重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自然审美情感和环境实践能力,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积极开展课外环境实践行动,鼓励中小学生撰写环境论文、调查报告,进行环保方面的小发明、小设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然伦理观念。让环境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高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组织开展“绿色大学”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环保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

2.2.3 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环保知识下乡”活动

通过在广大农民中普及、传授生态农业知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生产技术等知识,使广大农民掌握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技能。把环境教育同提高农民素质、科技兴农和农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向农民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等,避免他们盲目投资开办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小企业。向农民宣传环境与健康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制定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把农村环境教育纳入“环境优美乡镇”等创建当中。

2.2.4 开展以领导干部、公务人员为对象的环境与发展教育培训

在县以上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和各类干部管理院校以及环境教育基地中开设环保课,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知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高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等方面内容纳入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环境综合决策能力。开展创建绿色机关活动,对公务员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培训,使他们自觉节约资源、能源,爱护环境,成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带头人。

2.2.5 开展以企业干部职工为对象的岗位培训

加强企业职工的环境教育培训工作。在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时,要对就业或上岗人员进行环境培训。对企业干部职工进行环保法律法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使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增加效益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2.3 运用多种信息传播手段,大力弘扬环境文化知识和理念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新闻媒体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作用日益深入强大,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相提并论。因此,积极组织与调动多种信息传播手段来宣传环境文化理念,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文化氛围。

2.3.1 环保部门与新闻宣传部门密切合作

一直以来,环保部门致力于同新闻媒体的合作,密切联系,及时交流环境信息,着力提高环境宣传的舆论引导能力。以组织记者采访团、召开新闻会等形式,围绕节能、污染物减排、污染源调查、环境风险排查、区域限批、突发环境事件等重大环境问题,通过重磅密集的新闻报道和犀利深刻的环境评论,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

一些地区和部门还积极和媒体联合开展多种活动。如,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与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广东环保好新闻”评选活动。第三届广东环保好新闻”评选活动于2015年6月2日圆满落幕,《广东逾九百家单位纳入排污权交易》、《养殖污染仍困扰鹤地水库》、《油价冲上八元 尾气硫减少80%》等58篇作品获奖。

2.3.2 出版环保报刊、图书及音像制品

我国目前有环境类期刊、报纸几十种,这一平台在弘扬生态文明、倡导环境文化、传播环境知识,引领环境保护舆论等方面发挥了深入持久的作用。《中国环境报》作为国家专业报纸,多年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作为出版环境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每年推出环保图书几百种。此外,随着音像业的发展,近年来环保音像制品也越来越多,一些环保专题片、环境文化活动都被印制成光碟广为宣传,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2.3.3 依托网络优势,开展网络环保宣传

国家十分重视网络信息公开工作,国家及各省、市都成立了环保信息中心,建立了自己的环保网站,使社会公众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站了解党和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重点工作、环境质量状况等。

各大主流媒体也建立专门的环保网页,如中国环境新闻网、新浪环保频道、新华环保频道、人民环保频道,等等。

中国环境记协2014年推出“向污染宣战”活动的官方新闻网站――中国环保新闻网,为全国的环保媒体发声提供一个新的网络平台。他们还研发了一种集12369环保热线、、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等功能于一体、即拍即发的专门用于环保举报和举荐的软件“绿侠”――环保随手拍,从而实现了媒体人、公众和环保执法人员的良性互动,将污染企业置身于众目睽睽之下。

国家环保部定期《环境质量状况白皮书》,近两年,采用微博、微信传递环保信息,这些形式,进一步推动了环境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

2.4 以活动为载体,组织社会力量,进行环境文化的传播与实践

开展活动是环保部门多年来弘扬环境文化的一种最重要形式,也是动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具吸引力和最具操作性的一种形式。在环保工作日益深入和科技文化日益发展的当下,活动样式亦不断推陈出新,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2.4.1 环境警示类活动

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和广电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环境警示教育活动。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拍摄了一部生态环境警示录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制作了一套大型以图片为主的宣传展板,用近一年的时间,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和大中型城市中巡回展示,受教育者达到几亿人次。嗣后,大量的环境警示类专题片、科教片、宣传展板、招贴画等,在各级各类传媒平台,给人们以入脑入心的震撼、警醒。

同时,中央及各省在电视台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对大江大河水质进行周报;
一些省还向社会公开企业的环境质量信息,例如广东等省,在网上、报纸上对企业环境行为进行公开,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和鞭策;
企业股票上市时,上市公司必须要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资料。这些都可以起到警示性,都是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好形式。

2.4.2 表彰奖励类活动

表彰先进是以典型的示范作用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多个层次和类别的评选、表彰活动,设立了多种奖项。

(1)中国生态文明奖。这是我国设立的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政府奖,主要表彰和奖励在生态文明建设一线和实际工作中,对生态文明创建实践、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模范集体和个人。2015年6月3日,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评选表彰工作在京启动。(2)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影响广泛。颁奖典礼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全国人大、、广电部等领导向获奖者颁奖,杨澜、朱军等名人做颁奖典礼节目主持人,年度人物事迹以影视片断等形式向公众介绍,整个颁奖活动达到较高层次。(3)母亲河奖。该奖项由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主办,是我国青少年生态环保领域的重要奖项。“母亲河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成功举办6届。(4)“中华宝钢环境奖”。该奖项由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环境保护部等10个部委和单位组成,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的社会性奖励,每两年评选一届,围绕城镇环境、环境管理、企业环保、生态保护、环保宣教五个方面设立五类奖项。此外,多领域、各层级的环境奖项众多。

2.4.3 环境文学艺术类活动

(1)环境文学、影视、美术、书法、摄影、塑雕类活动。

环境文学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阐释环境文化的内涵。一批有志于保护环境的文学家们,举起了环境文学的大旗,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环境文学作品,如姜戎的小说《狼图腾》,讲述了草原狼对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由于人们盲目追求放牧量,消灭草原狼,最终导致草场的严重退化,毁掉了草原。著名环境文化作家徐刚多年来始终致力于环境文学创作,他创作了《伐木者,醒来!》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成为环境文学的领军人物。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下设有环境文学委员会。2005年10月,中国环境文学委员会还组织了毕淑敏等10位当代著名作家赴山西进行生态采风。

多年来,国家和各省、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环境书法大赛、环境绘画大赛、环境摄影大赛等。如,广东省目前已举办了四届“广东环境文化节”,在2015年的第四届环境文化节期间,以新《环境保护法》和《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内容为重点,开展第二届高校环保辩论赛、全省环保美术大赛、环保法治图片巡回展、环保海报征集、环保随手拍等活动。

(2)环保文艺、戏曲演出、歌曲大赛、体育竞技等方面的活动

近年来,环保文艺演出活动越来越多,在中央电视台就有多场环保文艺节目演出,在一些剧场,也有以环保为体裁的戏剧演出。高雅艺术芭蕾舞领域亦有环保的节目出现,如大型原创芭蕾舞剧《牡丹仙子》的上演。

在全国许许多多省、市、县、区的环保部门,都选择用文艺演出形式宣传环保,街头、广场的环保文艺节目多姿多彩,吸引了众多人的驻足观看,在欢歌笑语中,人们接受了环保知识和理念。

环保主题服饰展、环境主题雕塑展也是宣传环保理念的一种好形式,如,北京曾举办过“绿色中国环保主题服饰展”和《蓝色空间》主题雕塑展,将环保推到了时尚前沿。

在群众体育竞技类活动中冠上环保名称,如大学生环保长跑赛。

(3)环境论坛、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类活动

全国多个地区在开展环境宣传工作中,特别是在每年“六・五”活动中,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论坛、报告会、座谈会、演讲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通过电视等媒体的传播,有效地宣传了环保知识的理念。此类活动不胜枚举。

环保类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
环保教育;
文本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56-01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在痛苦的。新课程标准提出:“当今的教师需要站在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树立环保意识,做一名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卫士和坚定的环保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自身要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更要用切实的行动,科学的理论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导、教育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环境保护的教育题材,找到“渗透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下面是我在这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融环保教育于教学前五分钟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园,每天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我让学生在课前观察校园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并安排有一个课前5分钟的演讲环节进行交流:撕本子、乱扔果皮纸屑、攀折花木、保护鸟类、节约用水……这些行为孰是孰非,在争论中辨清真伪,提高认识。经过教学前短短几分钟,让学生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学习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二、分析文本内涵,挖掘环保素材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部分的课文包含了环保教育内容。语文教材最具有权威性,科学性、思想性,符合当今教育的主流,极富说服力,每篇课文都是精心编选的,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佳材料。因此,只要我们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科学地对待教材中的环保因素,认真想,仔细体味,准确地剖析教材中的环保问题,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领悟、体会,自觉地成为环保的宣传者和参与者。八年级下册课文《喂,出来》用预言的方式告诫人们,在对大自然的无限制的破坏与贪婪的掘取中,人类必将自食其果。《向沙漠进军》一文中直接道出沙漠是人类最凶悍顽固的自然敌人。

三、在指导学生写作中,有机渗透环保教育

学生习作本身就是语文学科最有效的基本技能和思想品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训练方式。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写作能力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思想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以增强环境意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环境教育题材的作文要因地制宜,不要脱离本地区实际。首先,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环保记事本,让学生随时记下自己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事,哪怕是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节约用纸等日常生活小事。其次,每当游览一个地方,参加一次活动以后,教师在活动前加强指导,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要求学生把这次活动记下来,作为练笔活动,常常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通过有目的观察自己身边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

四、形式多样,提高环保教育情趣

要真正地将环境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仅靠课堂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其它媒体,利用课外时间共同辅助完成。开辟第二课堂,是学生接触环境、认识环境、接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环境情感的最好活动。比如通过观看环境纪录片,演讲比赛,应用文写作,办手抄报,征文比赛等形式,寓环保教育于课外活动中,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本上产生感性认识,提高环保教育的情趣,培养学生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也是未来环境的保护者。语文教师充分展示课本的环保素材,灌输环保思想,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一个层次,从而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使保护环境蔚然成风,让人类永远享受阳光、雨露的快乐。

五、通过朗读,自然渗透环保教育

环保类作文范文第4篇

关健词:博物馆环境生态保护城市规划

进入21世纪,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新亚欧大陸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步入了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她在我国现代化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总体布局中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其远景性的开发建设,将是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带之后又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奇迹的区域——环海州湾经济区。

当我们为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而热烈企盼之际,一个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也就落在我们肩上,那就是既要快速崛起,超常发展,又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千万要吸取西方国家工业化初始阶段对资源的野蛮攫取和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带来的恶果的教训;
千万要吸取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个别城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的教训;
千万要牢记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道理。无论在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上,还是在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中都要做到环保优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努力,把一个山海相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连云港规划好,建设好。

在建设这样一个环境友好型的国际性海滨城市的伟大事业中,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公众文化载体的博物馆应该有所作为,大有作为。这不仅是博物馆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问题,更是她的责任之所在。博物馆因拥有与其它文化单位不同的独特的文化资源配置,而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也就是有独特的话语权。

博物馆的文化资源有哪些?

首先是文物藏品。藏品是博物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文物藏品的数量、品类、品味又是博物馆外在的文化品质的表现。当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藏品概念包括:1、有形的宇宙星际物(如陨石);
2、自有地质年代以来的自然物标本(如动植物化石、矿石);
3、自有人类以来,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留物;
4、当代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物品;
5、能够说明上述品类的科学资料和历史文献。正是基于这种表达,我们认为博物馆藏品所蕴含、承载的自然的、历史的知识信息,通过科学研究手段得以解读出来之后,对于探讨地球生命史和地球生态环境演变史,乃至对于具体到某一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例如我省考古工作者1993、1994年两次对高邮龙虬庄遗址的发掘,根据对遗址文化层中的动物遗存及地层岩性的分析,证明其变化反映的气候特征与同一时期(7500-5000ab、p、)全球气候是一致的。龙虬庄遗址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生存环境是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环境,这对研究遗址所属的江淮平原的古地貌、古气候、古动植物种群无疑具有极高价植。

所谓生态环境系统是指由水、土壤、空气、森林、动植物等组成的“综合体”,人类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各要素的“综合支持”,它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中动植物所体现的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态环境系统稳定、有序、良性循环或无序、振荡、恶性衰变的标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97年将其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它的构成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面,其中景观多样性中除自然景观外,还包括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上述四个层面都能够在博物馆藏品中找到科学和文化的物证材料,而这正是博物馆能够参与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的文化资源优势和物质保证。

其次是科研。科研是博物馆解读藏品的基本手段。博物馆科研手段是多方面的,除了一般社会人士所知道的传统的地层学和器型学的综合比较研究,用于鉴定文物年代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碳14测定、树轮年代校正、孢子花粉测定、光谱成像技术,超声波探测等一系列高新科技引进博物馆文物鉴定和器物修复中去。考古学与历史学结合,阐述文物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价值,则可归入博物馆的藏品文化学研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环境考古学,则为博物馆引进了一个全新的学科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器物的造型、质地、纹饰、图案以及与历史的关联等问题的兴趣,而是把文物藏品的地位和价值放大到地球生态环境中去考量,反映出科学向人文的回归。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博物馆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包括动植物化石)只不过是一件件“半成品”,在获得出土文物的遗址、墓葬、地层、地表位置等科学资料后,科研人员运用古地理学、古气象学、水文学、动植物学、土壤学、岩体学、生物遗传学等多种学科手段,同类排列,异类比较,乃至通过计算机的数字化处理,使文物自然的、历史的、生态的知识信息被解读出来。环境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为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古代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为治理水患,遏制沙化,恢复植被,改良土壤,筛选农作物品种等,提供了可信的参考意见。当代社会,学科门类的分工愈趋细密,但每一科研成果的产生又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这就是当代学科领域的“分”与“合”,它是计算机网络和资料数字化处理技术所引发的一场科技信息革命的产物。博物馆之于生态环境的跨学科研究,并不意味着博物馆一定要完全地具备多学科的科研人才,但博物馆可为多学科研究搭建精英平台,组织社会性的分工协作,科技攻关。例如上个世纪九十年现,随之进行试掘进而全面发掘的连云港开发区中云乡藤花落新石器时代遗址,我馆正在组织馆内外科研力量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可以预言的是其最终的研究成果必将对我市云台山地区7000-3500年前(北辛—岳石)的古气候、古海岸线、原始农作物品种等生态环境要素有一个科学的说明,而这必将对我市环境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再次是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资源,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的主要手段是举办文物藏品为主体的陈列展览。因此,文物藏品以及科研成果乃是博物馆的实施社会教育的主要的基本的文化资源;
库房、展厅以及陈列所用的设备、设施则是社会教育赖以实施的物质保证;
专业化的创意策划、设计制作人员和宣教人员又是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

博物馆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中如何运用文化资源发挥其积极作用呢?

1、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博物馆以拥有的文化资源转换为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我们有较大的主题选择空间。一般来说文物藏品所蕴含、承载的知识信息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不同类的成系列的组合式的文物藏品,所反映的自然界和历史文化的内容就更丰富。地方博物馆传统的基本陈列主要是地方史陈列,这种只限于陈述地方历史的陈列模式往往使文物藏品的丰富内涵被过多地限制在历史文化范围内,而很少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至少是一种资源浪费。如能在地方史陈列中同时有机地“嵌入”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该说是地方史陈列内容更具拓展性的选择。此外,也更可以在博物馆举办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专题展览或系列展览。除了举办陈列展览,还可以举办像“生态环境的历史—现状—未来”这样的科学讲座;
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举办“环境科学家与青少年朋友对话”这样一类活动,还可以编写出版反映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图册,以扩大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和范围。

重视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注,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的传统,也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主要学术倾向。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思想观念也体现出这种人文关怀。其共同点都是把人类活动(历史的和现实的)纳入生态环境系统来考量。目前,国际上通常将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环境或称原生环境;
第二环境或称次生环境。前者主要指自然作用下的环境问题;
后者则主要指是人类活动留下“印记”或施之以影响力的环境问题。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显然主要的是指后者,博物馆生态环境教育也应该更多地侧重于后者。

生态系统是一个运动着的动态平衡系统。在系统的运动中,它的各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使系统整体上保持有序、趋于优化。地球上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由于人类活动需要自然界的物质支持,环境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服务,它不仅包括生产资料的各种自然要素,而且包括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与自然和社会相互结合形成的各种关系。因此,人类活动之于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各种要素的影响力,对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有序、优化至关重要。由于人类活动具有目的性、能动性和行为结果的可预期性,所以人类行为的自觉程度显得极为重要。不幸的是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认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时间太长了,只是由于在人类行为超出了自然界可能忍受的限度,自然界开始以“报复和惩罚”的方法——全球气候反常、土地沙化、水资源枯竭、空气污染、酸雨、赤潮,蓝藻、致命性传染病肆虐等等——来否定人类的行为,使人类感受到生存危机时,人类才真正开始思考必须节制自己的行为,转而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问题;
认识到进行经济增长的数据统计时,必须考虑到环境成本,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对生态环境无害的。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世界环境大会提出了“为了当代和后代,保卫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的紧迫目称”的口号,使人们开始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而它的直接背景可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水的变黑发臭,以及欧洲许多国家上空经常感受到的北非撒哈拉沙漠沙尘暴的悬浮物。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设,是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生存焦虑而提出的理性应对。它由美国著名环境专家LesterRBrown于1981年在《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一个社会学理论模式,并将其归入“国家安全”的政治范畴,之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即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宣言性的解释:“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在联合国42届大会上通过;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具有国际法效应的一系列文件。包括我国在内,全世界175个国家批准了上述文件,庄严承诺对全球环境保护的共同责任;
2002年9月,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世界许多国家的首脑参加由联合国组织的环境与发展峰会,共商可持续发展大计。由此表明当代人类对于自身行为之于生态环境系统的目的性、能动性和可预期性的影响,有了共同的认识,并已付诸行动。

强调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人类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应对生态坏境的恶化,对子孙后代负责,是博物馆从事生态环境教育应该遵循的指导原则。它的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依然是人。教育对社会来说从来就是现实的、功利的,其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行为规范、思维模式符合教育目标,从而有利于社会。当然博物馆从事的生态环境教育只是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指望博物馆毕其功于一役,而应该全社会动员,形成合力,坚持不懈。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多种教育形式,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树立起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道德风尚。

2、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参与功能

博物馆以其自己颇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去并发挥她的独特作用:

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供咨询服务,以利于规划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上作出正确的取向。例如在目前东、北、西三个方向的建设开发已形成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挤压情况下,博物馆以其对云台山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而颇具权威性的发言权。可以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向规划制定者提出东、北、西三面适度开发,留有缓冲地带,保留南云台的原始风貌,拒绝大型工业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建议;
进而提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片区用地规模,保护森林植被和名胜古迹;
开发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主张,又如对新浦民主路旧城区的改造。这里曾经是新浦地区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黄金走廊,它那一座座中西合璧式的楼房建筑标示的是新浦这座现代城市的原始雏形,尽管它在周围栉次邻比的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映比下显得几分寒酸和凄凉,但它是历史的记忆,是几代人温馨的乡恋。许多已经在我们的视野中永远地消失了,剩下的几座楼房似乎已被分割包围成孤立无援的堡垒。对此,文物部门需要大声疾呼: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划出建设控制地带,并把对它的抢救性保护纳入城区规划中去。这是文物工作者的责任,并不是什么怀旧的乡愿情结。深圳、珠海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建成的国际化都市,许多所谓“城中村”就是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他们视之如珍宝,每发现一处就保护一处,修旧如旧,“依然固我”。在报章电视上频频报道,竭尽谥美之能事。因为他们的思维定势是: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城市是苍白无力的。生态环境学之所以强调人文景观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层面,因为人文景观是反映人类文化的一些特征表现出来的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的生存策略,与生物多样性的其他层面一样,文化多样性对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会有所帮助。我们应该向深圳、珠海学习,对遗存在城市里的文物古迹的保护,除了文物工作者要尽其所责,城市规划部门和决策领导的自觉认同同样也是重要的。

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活动。当代博物馆是一个开放体系,参与社会活动是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又一种形式的利用,也是博物馆价值取得社会认同的表现。例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欧洲的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中,就有许多博物馆人士参与其活动。该组织成员达350万人,其活动足迹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该组织的主旨是将环境保护与争取世界和平结合起来,主要致力于阻止气候变化、保护森林、拯救海洋,防止核威胁、鼓励可持续贸易等等。该组织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拒绝任何政府资助和商业赞助,以保持其组织的纯结性和在环境问题上行动的公平性。博物馆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是多方面的,如鼓励和策划环保自愿者的各种公益活动,指导社区的环境整治,参加地区的“国际环保日”和“生物多样性日”的各种纪念活动等。

3、推动生态博物馆的创建

在城市的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中,博物馆应该积极地倡导建立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博物馆,并以自己拥有文化的资源帮助和促成此类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创建起步较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我国首先在贵州,尔后在云南、吉林等边远省份的少数民族地区创建了十几家生态博物馆。关于生态博物馆的内涵,目前国际博物馆界尚无统一定义,不过在实践中已经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政府对原生环境区划出一定的保护范围加以保护,禁止外人涉足,只限于专业人员对生态环境要素的各种变动数据,如水质、土壤成分、空气质量、生物种群的变化定期观察、采样、分析、积累资料,以期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如湿地生态保护区,热带雨林生态保护区、特殊地貌生态保护区均属此类。例如我省盐城滩涂湿地保护区、拟建中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贵州特斯喀地貌保护区可归此类。这类自然生态保护区虽有别于严格意义上的博物馆,但已具雏型。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可以在保护区边缘地带选址建设生态环境博物馆,除了参观动植物标本,检索科技资料,参观者还可以通过环境监测摄像设备传输来的实况音像,具体地观察到保护区的原生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生动场面。甚而,随着三维成像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人们可以无需电视荧屏而在感观上“进入”此类保护区。另一类就是具有人文价值的生态博物馆。选择原生态环境中的村落,保持原住民的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包括使用的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原生态”,直至保持民族语言、婚姻方式和。实际上是一处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活标本”。参观者可以进入或留居此处,体验生活。如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西定乡章朗村的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创建于2006年1月,被描述为“自然的恩赐和多元文化的滋养,村民生活得和谐幸福”;
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的村落博物馆、澳大利亚毛利人保留地的聚落博物馆、我国台湾省阿里山高山族原住民生活村都可视为这样一类的生态博物馆。它被特别地强调其文化人类学的意义,即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对应,文化多样性的时空价值而被西方学者在理论上要求保持其“原生态”,拒绝现代生活方式的任何“进入”。但现代生活方式通过旅游者的涉足和商业交往终究开始了“侵蚀”的步伐,而使文化向多元迈进。如何既保持其文化的原生态,又让原住民充分享受到现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种种便利,今后仍将是文化人类学家和博物馆学家共同探讨的问题,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可能成为一个研究范例。

对于像我市这样已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原始生态环境大大变化的地区,显然不可能建立像西双版纳布朗族那样的生态博物馆,但以我市拥有的山、海、河、湖、森林、滩涂,以及云台山的丰富的植物种群和鸟类种群,再加上位处东海县洪庄的“亚洲第一井”钻探所获取的5000多米深距的不同地质年代的岩芯标本,市博物馆可以策划推动创设云台山自然生态博物馆、海州湾海洋生物博物馆、浦东湿地生态博物馆、东海地质博物馆。也可以借鉴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模式,在生态环境相对稳定,传统风俗得以保留的山区或海岛,创建具有连云港人文和自然特色的民俗文化村。这类博物馆的兴建,将使我市博物馆在数量上和种类上得到较大的改观,对于加强全民环保教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促进经济发展(包括旅游业)都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本文行将结束之际,我们不禁想起了市博物馆于1982年在六朝古镇——凤凰城(今南城)发现的一块清代石碑,此碑位于原恬风渡渡口旧址处。碑的内容是告诫来往于渡口的人们要爱护渡口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立碑时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被称为“古海州环保碑”。先辈们给我们以示范、以启迪,那就是在我们昂首阔步奔小康,努力实现“两个率先”之时,要更加爱护我们的家园,珍惜我们的青山秀水,碧海蓝天。

参考文献:

1、付保荣、惠秀娟主编:《生态安全环境与管理》

2、韩世泳:《新浦史话》

3、李民昌张敏汤陵华:《高邮龙虬庄遗址史前人类生存环境与经济生活》

4、李洪华、包宗顺主编:《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环保类作文范文第5篇

在新世纪之初,世界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世界经济形式则由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生态经济转变,社会发展道路也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笔者认为,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了当今人类社会的四大文明,而生态文明又是其他文明的基础和必要前提。而现行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存在许多不足,同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还显得滞后和软化。因此,要真正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逐步完善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一、生态文明与环境危机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我们必须首先审视现实中严重的环境危机。环境危机是环境不断恶化,以至产生了威胁人类生存的结果。环境问题是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中因自然变化而导致的环境问题称之为第一环境问题,因人类活动而导致的称之为第二环境问题。环境危机主要是第二环境问题引起的。在人类产生之初,环境问题就随之出现了。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由于盲目和无知,人类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对自然资源尤其是天然植被的破坏。但因为当时人口不多,生产规模不大,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的这种破坏并没有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因而没有造成较大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严重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在我国,环境危机也已经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大范围的生态破坏事件不断发生,如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沙漠化、大面积水污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大规模的生态破坏等等。地区性的、分散的环境问题开始演变为全国性的、综合性的环境危机,并由此带来了国民的生存危机。因此,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扬弃传统的工业文明,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时代的“灰色文明”,从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向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将现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国家与全球的利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起来,实现环境保护制度化,法律化。

二、生态文明与当前我国环境立法的缺陷

(一)立法理念的错位我国现行特别是早期颁布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其主流理念还带有浓厚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和功利主义环境价值观以及非持续发展观念的烙印。这种错位的理念否定了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的客观规律,错误地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是自然的中心、主宰者、征服者和统治者,人对自然有着绝对的自由支配权利,一切应从人的利益出发,从而否认了自然的价值、尊严和权利。这种理念纵容了人类肆意干预自然的欲望和行为,掩盖了这些欲望行为实际上是人类自我残害的实质,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滥采浪费和对人类生存环境持续无度的破坏,使人类深深地陷入影响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之中。这也是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和资源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仍在日趋恶化的重要成因之一。

(二)立法内容的滞后我国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制定的,有些规定明显不符合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现行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价格制度与核算制度也存在严重缺陷,造成了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严重不合理现象,影响了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对生态环境的珍惜。另外,滞后的立法内容对培育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社会的生态价值取向也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或完善由于我国现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合理或缺失致使许多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水法中对水资源管理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规定,实际上违背了水系及流域的整体性和生态性,使得狭隘短视的地区利益得以合法地侵害长远的整体的甚至是全民族的利益。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及时有效的法的立、改、废工作来纠正解决。

三、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的完善

(一)建立对生态环境的物权法保护制度物权法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法律,其关于资源归属的制度安排和实施,都将直接对环境资源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资源的合理分配、还是资源的合理利用都是物权法所调整的重要内容。我国的物权法制度必须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生态文明的观念,确立符合“绿色经济”要求的“绿色”资源法律配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