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200*年我主要从事证券交易系统技术支持、银证产品的调试上线及其它工程实施工作。工作主要成绩如下:1、200*年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如人员离职、借调、工程任务比较紧张、人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证券公司年度工作总结【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证券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200*年我主要从事证券交易系统技术支持、银证产品的调试上线及其它工程实施工作。
工作主要成绩如下:
1、200*年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如人员离职、借调、工程任务比较紧张、人员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沈阳金证的大部分技术支持工作都是我来负责的,其中包括柜台系统、系统、银证产品方面维护;
银证产品调试安装、电话委托安装等。在五月份,公司推出剩余配售产品后,由于沈阳地区安装比较早,一方面需要尽快、尽早地把它吃透、学精,为开拓市场时提供好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在客户使用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我都把他详细归类,哪些是理解、使用上的错误,哪些是程序错误、哪些是程序有待完善的,必要时汇总形成文档发到总部。而具体使用过程中,不同客户有不同需求,也要进行相应地程序修改来满足需求。总之,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尽量把服务做得细致到位,让客户感觉到我们的技术服务没有打折。
2、顺利完成北方友好街营业部柜台系统数据、金佣系统数据合并至热闹路营业部,同时从友好街系统内分离另外两营业部的数据,实现了三家营业部在同一日顺利过渡。
3、完成了哈尔滨联合证券三个营业部的同城集中交易项目实施。在时间紧张、问题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得到了各方面、各部门人员的协助,终于比较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4、完成了天同证券工行银证通的调试、上线工作。
5、完成了北方太原街光大银行银证转帐的调试、上线工作。
6、成了北方热闹路中信银行银证程序的调试、上线工作。
7、顺利完成了金川江营业部与太原街营业部的数据合并工作。
8、顺利完成了南五与南八中路营业部的数据集中工作。
9、抚顺交行电话银行中间件接口转换调试工作正在实施中。
从一年中的工作中我取得的成绩是在证券业务、技术水平、开发能力、工程项目经验上都有了提高,无论从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项目实施经验上都有了进步,对一些新产品,如内嵌和通用版剩余配售有了深入了解;
对其它XONE、移动柜台、开放式基金代销系统等也有了一些基本了解。
成绩的取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1、在工作中不断积累总结,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深入找出问题出现原因。
2、银证项目的进展顺利原因是去年做过类似的产品调试工作,比较详细了解银证转帐及银证通业务流程和工作原理,前后台间关系,数据流向、资金流向等问题。
3、数据集中项目顺利完成是得益于在平时维护中对证券业务知识和柜台系统熟悉。
4、正在实施的电话银行中间件接口调试,由起初对业务的不了解,到现在对已经对流程有了清晰了解,增强了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并有信心把它完成好。
在工作中存在问题与不足:
5、技术业务还有待深入全面了解。
6、对网络方面知识和动手能力有待加强。
7、在维护或工程实施中,没注重对关键问题总结,并形成文档,这样便于大家来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
8、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要不断地学习新业务,新知识,做到知识的更新。
改进措施:
9、平时注重知识技能积累,刻苦钻研,在边学习边实践中成长。
10、加强网络方面的学习,有机会多参加相关方面培训。
11、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对典型、关键问题解决注意整理,形成文档,希望部门加强这方面的交流、监督。
12、主动争取新业务工程实施机会,在实践中学习。
13、对公司推出的新产品及时了解。
XX年工作计划:
14、争取维护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更加有特色。
15、个人技术水平通过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16、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争取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加强沟通、协调能力。
部门及公司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部门:
17、加强部门维护、工程方面的管理,加强管理监督,有始有终。
18、对工程、加班情况能形成制度,进行串休。
19、部门能有一个值班手机。
公司:
20、多提供一些培训机会给大家。
21、我觉得对公司应对员工要定期进行层层考核,形成竞争的机制,适当地采取奖惩的制度,这样才有利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证券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
一、引言
2008年,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衰退,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国内外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基础,该规范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政府推动下,中小企业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逐渐发展与完善,特别在外部风险不断增加背景下,中小企业必然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以降低企业市场经营风险。2010年以来,各级部门先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规范提供了借鉴。证券行业具有风险较高、回报率较高的特征,在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健全的背景下,证券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及流动性风险都相对较高,因此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就成为必然。财务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本文以J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现状为基础,对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并运用COSO框架构建相应的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体系。
二、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体系现状
(一)J证券公司简介
证券公司成立于2003年,在上海市注册成立,注册资金为6亿元。J证券公司以国际投资银行现金管理经营及国内投资银行本土化优势为基础,建立了相对严谨规范的组织管理结构与专业团队,在国内市场上逐渐建立起良好的优势。截至2013年底,J证券公司有员工169人,其中金融专业36人,经济专业42人,财务专业28人,管理专业18人,建立了相对多元化的人才队伍,其中财务专业员工占比为16.57%,为J证券公司完善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体系奠定了人才基础。在推动J证券公司发展过程中,J证券公司不断完善组织结构,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项目委员会、发行委员会及内核小组及相关部门,下设财务管理部、法律合规部、营运管理部及市场部等部门(如图1),为J证券公司开展市场经营活动奠定组织基础。
(二)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现状
本文运用COSO内部控制框架对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探讨,主要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及风险评估、信息沟通、监督体系等四个方面展开。(1)控制环境现状。J证券公司已《证券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为基础,结合证券公司法律法规要求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组织管理结构。同时建立了本公司经营章程,明确规定了工作程序,对公司运营进行全面管理。但是,当前J证券公司控制环境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J证券公司对财务系统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当前J证券公司各个部门以业绩为核心,各个部门都以实现业务指标为根本。同时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流程相对复杂,影响各个部门经营活动,部分员工或负责人为了实现业绩指标,而忽视经营过程中的控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财务盈余管理压力。二是J证券公司财务部岗位设置不合理,权责也不明确,各个财务管理流程衔接不畅的问题也相对突出,当前J证券公司有财务人员8人,其中总账会计、财务报表编制岗位由一人完成,同时还承担统计、报税等工作,各个岗位缺乏明确的岗位职责说明,导致资金收付过程中存在很大问题。三是J证券公司财务人员素质亟待提升,虽然当前J证券公司财务人员大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但是数量相对有限,而且财务人员年龄相对较小,大多集中于20~35岁之间,实践经验不足,也直接影响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效率。(2)控制活动及风险评估。目前,J证券公司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断提升,各个部门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并逐渐将风险因素进行分解,形成应对策略,但控制活动以组织控制、人力资源控制为主,各个主体之间的协调性较弱,还难以发挥其作用。具体来讲,J证券公司会计流程、控制措施还没有把握财务系统的关键风险点,对各个业务流程风险控制识别也存在一定缺陷,应对风险措施系统性不足,数据遗漏的问题相对突出,如固定资产处置手续不齐全,不相容岗位分离的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J证券公司大多数财务人员对会计准则、监管政策的变化把握不到位,难以对税收法律法规、会计政策进行深入把握,容易引起政策运用失误的风险。此外,J证券公司重大会计事项信息处理随意性较大,处理效率也相对较低,导致金融资产分类、资产增减值处理都滞后的问题。(3)信息沟通。信息沟通是证券公司进行内外部信息交换,充分把握内部控制风险关键点,构建完善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J证券公司合同管理包括经济合同、劳动合同两个方面的内容,各个业务部门以经济合同为主,各个合同原件由行政部统一归档管理,各个市场业务部需要运用经济合同,必须办理相关借阅手续,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个证券营业部经济合同原件的备案工作相对困难,导致个别经济合同归档时间相对较长,在该过程中可能引起经济合同原件丢失的问题,引起内部控制缺陷。与此同时,当前J证券公司还缺乏相应的内外部信息传递机制,导致财务数据真实性受到影响,财务数据统计或内涵都存在一定差异。除此之外,财务人员对各个业务部市场经营业务的信息收集也相对滞后,可能引起重大财务信息漏洞,各个主体之间缺乏必要沟通,对会计准则理解与运用存在较大差异,也影响J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质量。(4)监督体系。监督体系是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的关键,对规避中小型证券公司潜在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中小型证券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J证券公司设立法律合规部对公司各项证券业务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审计方式包括专项审计、常规审计与离任审计,各个审计涉及的内容较多,但是J证券公司法律合规部人员相对较少,仅有3人,导致监督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J证券公司并未建立相应的财务系统内部控制措施,虽然结合实际需要制定部分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程序与措施,但是各项程序与措施的执行较差,并未发挥控制活动的作用。除此之外,J证券公司审计工作以总体审计为主,缺乏对各个职能部门的审计,没有对财务管理部的审计活动,导致审计过程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在范围确定、审计标准、审计充分性等方面都缺乏实质性价值。
(三)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缺陷的成因
(1)中小型证券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未建立,大多数中小型证券公司成立时间较短,采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完善度不高,管理层次较多,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非常突出,现代企业制度还未建立,对企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协调、间接利益与直接利益协调不足,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交流,信息沟通不畅,直接影响财务系统内部控制效率。(2)中小型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作用并未发挥。从J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来看,设立法律合规性部门,内部审计职责由该部门承担,其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问题值得商榷,J证券公司审计职能难以实现。与此同时,内部控制要求权责的对等性,但是当前中小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机构行使监督职能,同时以获取市场效益为经营目标,双向服务机制导致权责不明的问题,内部控制目标也就难以实现。(3)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度完善度相对较低。当前,J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完善,会计岗位设立及财务人员安排不当,业务工作交叉,会计人员之间权责不明,会计流程建设滞后。大多数中小型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都没有针对部门的审计,导致财务工作开展缺乏内部监督,企业财务管理措施执行不力问题也相对突出。(4)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J证券公司虽然招聘了大量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其中财务专业人员28人,但是从事财务岗位工作的仅为8人,而且从事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对财务系统内部控制流程产生误解,导致财务系统内部控制难以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大多数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以领导意愿为导向,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部分中小型证券公司为了获取更多市场利益,甚至要求财务人员做假账。除此之外,中小型证券公司管理方式直接引起内部控制监督薄弱的问题,内部审计机构难以发挥作用,也不利于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一)营造良好的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环境
根据COSO内部控制框架可以看出,控制环境是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财务人员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从组织结构角度来看,当前大多数中小型证券公司都还没有建立良好的财务系统控制体系,组织结构层次较多,但是并没有针对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健全组织结构,设立总会计师,要求总会计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中小型证券公司的发展奠定组织基础.从财务人员管理角度来看,当前J证券公司还未建立完善的财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对证券公司内部各级员工考核缺乏基础,财务人员薪酬与职级调整的依据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因此,中小型证券公司需要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下完善激励制度,一方面结合各个岗位设计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
一方面完善内部考核流程,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为制定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奠定基础。从企业文化角度来看,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中小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关键,企业文化有助于提升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观,增强其工作积极性,企业财务人员职业行为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专业知识包括财务会计、审计、税务法律及信息技术等知识;
职业技能包括合理运用专业财务知识、良好职业道德观、高素质信息沟通技能。与此同时,中小型证券公司应该结合当前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完善财务人员培训体系,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素质,为实现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科学的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系统风险评估体系
中小型证券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较大的问题,但是当前中小型证券公司风险评估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结合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现状,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以中小型证券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为导向,识别已经发生的风险或潜在风险,通过对J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现状分析,运用德尔菲法对J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
(三)健全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系统内部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活动是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为了保证风险应对策略执行,该过程主要包括授权、复核、审批等方面的内容,中小型证券公司可以根据服务目标将其划分为策略相关控制活动及与报告相关控制活动等,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对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系统管理流程控制活动进行规范,对各个财务部门、财务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提出要求,对财务系统中的分账、总账、业务分类等负责。一方面重视中小型证券公司的岗位分离,对会计、审计等相关法律规定提出的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的要求,结合当前实际遇到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各个财务管理岗位,明确岗位的职责。另一方面完善岗位权责分离制度,通过制度明确各个岗位权责,在总体控制内部流程基础上,各个财务岗位员工自主进行业务活动的控制。
(四)优化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系统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沟通是中小型证券公司及时准确采集传递相关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信息的渠道,通过信息沟通,为管理者、员工及时获取开展财务工作各类信息,对于提升财务系统内部控制效率具有重要作用。J证券公司财务系统信息沟通渠道的建立,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运用信息集成技术实现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信息共享,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引入现代ERP系统,提升J证券公司各类财务系统信息传递效率。中小型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应该包括全部业务交易记录及识别、充分详尽地描述各类财务报表相关交易、正确以货币价值计量、计入恰当会计期间、合理在财务报表中列报与披露等功能。与此同时,中小型证券公司完善沟通渠道,以证券公司规章制度、网站、会议等沟通渠道为基础,将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信息在内部各个层级传递,使员工参与到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中来。
(五)建立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系统监督管理体系
首先,完善各类财务系统信息相互印证监督机制。预算管理与执行差异是审核相关财务信息的重要方法,中小型证券公司可以根据编制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表,检查与预期相差较大的交易事项,从证券价格、交易量、交易产品结构及市场份额等财务信息的内在联系进行检查,异常信息相互印证的信息监督体系。其次,加强财务系统日常工作监督检查。中小型证券公司不断提升财务工作质量,以此防范财务系统会计风险,证券公司建立财务工作检查辅导机制,由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岗专员负责相关检查或辅导工作,以专项检查辅导为主,强化财务系统的工作开展机制。最后,以内部审计为基础强化财务系统监督。中小型证券公司通过岗位优化建立审计稽核岗位,在宏观组织管理下,明确审计岗位职责、内容及方法,加大财务系统审计力度,及时对中小型证券公司财务工作开展检查与纠察工作。
作者:薛佳 单位:西安医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婧、王美云:《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界定》,《财经界(学术)》2012年第12期。
证券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配合证券公司综合治理
2014年,协会配合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在证券公司会员中继续开展了创新类证券公司评审,启动了规范类证券公司评审工作。
(一)建立规范有效的分类评审机制。2014年创新评审办法实施后,协会在2014年了《试点证券公司创新方案评审暂行办法》、《规范类证券公司评审暂行办法》和《中国证券业协会创新试点类(规范类)证券公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健全了创新类、规范类证券公司评审工作,建立了评审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形成了材料申报、初步审核、专家评审、持续检查、信息披露等一套完整的、规范的评审制度。
(二)持续检查回访,不断促进公司规范经营。2014年协会先后组织多次对创新类证券公司的持续检查,分别对中信证券等创新类证券公司进行回访检查,落实评审会提出的整改关注意见,并对每一家公司的检查情况做了持续评价书面报告。
二、不断推动诚信建设,行业自律管理机制日趋完善
2014年,协会加大了行业自律规则制定工作的力度。了《证券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管理暂行办法》、修订了《中国证券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这两个规则实施后,对规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开始发挥作用。协会机构会员和从业人员两个诚信信息库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关注重大改革发展问题,充分反映行业意见和建议
针对近年来会员公司经营理念、经营方式、风险控制、赢利模式面临的冲击和严峻考验,协会从推动市场基础性建设、维护行业利益、创造行业和谐发展环境出发,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集中行业智慧,充分发挥监管部门与业界的桥梁纽带作用,反映行业的呼声。
2014年完成了经纪、投行、咨询、基金工作。各委员会充实了力量,发挥了专业优势,做了大量的工作。协会从培训制度建设、技术保障、培训组织三个方面完善从业人员后续职业培训体系。年初协会了《证券业从业人员后续职业培训大纲》和《关于组织实施证券业从业人员后续职业培训的几点意见》。
四、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一)证券公司经营情况统计及排名工作。做好月度《证券公司经营情况简报》编制工作。每月对证券公司资产、负债、业务收入及风险指标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经营业绩进行排名,及时通过系统平台送有关领导和各证券公司参阅。让公司了解关于资产、业务收入支出、利润等18项指标的行业总体情况及公司所处的位置。
八、拓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功能,推动股份报价转让试点
2014年,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继续稳定发展。截至12月31日,共有挂牌公司42家、挂牌股票46只,总计开户数达到375068户,当年累计成交3.98亿股,4.12亿元。完成了2014年退市的11家公司平移代办转让系统挂牌工作。为完善主办券商自律监管,协会上半年对各主办券商的业务资格条件进行审核,为符合条件的11家主办券商换发了资格证书。大鹏证券、闽发证券被责令关闭后,协会与登记结算公司、清算小组等各方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其主办券商业务的转移。
五、加强协会机关建设
(一)按照证监会党委的统一部署,2014年协会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增强了党委班子的核心领导作用,提高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明确了努力方向,增强了服务会员的意识,各方面工作有了明显改进。群众满意度测评达到99%。
(二)坚持员工培训,加强队伍建设。年内协会组织了保荐人制度、债券市场改革,ETF运行情况、股权分置改革、基金市场发展现状、《公司法》、《证券法》等专题培训。同时,围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员工中开展了革命传统、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等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做好协会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证券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我国已成功加入WTO,证券市场也将逐步开放,只有10余年成长历史的中国证券公司,不久将与经历过百余年资本市场锤炼且实力雄厚的国外证券公司同场竞技。为了增强我国证券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业务创新和管理规范两手同等重要。就规范管理而言,无论证券监管部门还是证券公司本身都面临着一个严肃的课题��如何提高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如何提高证券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本文从证券公司的业务构成着手,分析了新形势下国内证券公司的风险类型,并在对中外证券公司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应对措施。
一、从业务构成看我国证券公司风险
我国证券公司(指综合性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按照《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有经纪、承销、自营、兼并收购、基金管理、咨询服务等。因此证券公司风险根据业务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证券经纪业务风险
由于经纪业务收入占证券公司总收入的比例较大,一般达到40—50%以上,因此经纪业务风险是证券公司最基本的风险,主要表现有:
1.经营风险
由于经纪业务的佣金收入占证券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较大,证券公司对经纪业务的依赖性增强,二级市场行情波动对证券公司收益影响较大,当行情低迷时,固定成本(如通讯费用、场地租金等)居高不下,经营风险凸现。
上海证券交易所2000年度会员年检结果显示,96家证券公司类会员只有32%被列为年检好会员,与99年相比在总体规模、盈利水平有一定提高的同时,仍有近十家证券公司出现亏损或接近亏损,相当一部分证券公司净资产低于平均水平,在资产经营安全性、合法合规经营、内部控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2.拓展业务风险
随着证券市场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改革的深入,证券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拓展业务时采用的一系列手段措施,面临较大风险:
(1)向客户融资。由于向客户透支资金的方法已经被严厉禁止,变相透支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利用国债交易向客户融资等),有的还与银行共同协作,使融资行为不易被发现。(2)返佣。返佣使经营成本加大,一旦行情不好,返佣成为节约费用的包袱;
返佣的帐务处理有的返还现金,管理漏洞较多;
返佣比例制定亦有较大的随意性,增加了规范管理的难度;
同时返佣税金的收取有的只代扣了个人所得税,未扣所得税、营业税,留下了隐患。(3)提供担保。证券公司有的分支机构为客户贷款资金提供担保,因担保方比较隐蔽,只有在资金链出现断裂,才有可能被发现,而这时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已十分严重。(4)三方监管。有的证券公司分支机构实行三方监管(一客户提供资金给另一客户买股票,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客户的股票,以保证另一客户资金安全),这是《证券法》不允许的行为,监管协议不受法律保障,监管行为不受法规认可,一旦发生纠纷,证券公司十分被动。(5)业务创新。为追求规模扩大和市场占有率增加,证券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业务创新,并与银行、保险等机构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业务创新遇到来自包括技术、咨询、培训和推广等多方面的挑战,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3.系统网络风险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证券行业的广泛应用,随着证券行业业务创新的不断深入,网络是否安全可靠、网络是否便捷高效变得越来越重要。但证券公司对此的风险控制及抗风险能力仍不容乐观。
(二)证券承销业务风险
证券承销业务是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因为项目周期长,受市场不可预测因素影响较大,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证券公司的连带责任增加,公司各项风险增大。
如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发展前景研究不够,推荐企业发行证券失败而使证券公司遭受利润和信誉损失的风险。对二级市场的走势判断错误,造成股票价格定位不合理或债券的利率和期限设计不符合市场需求,券商包销的股票卖不出去;
或者在增发配股时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证券公司资金被大量占用引发财务风险。随着B股市场将率先成为全流通市场,B股承销业务将有较大发展,如果履行包销责任,还可能出现外汇风险。对上市公司进行过分包装,在信息披露上出现过错,误导投资人,造成违规违法的风险。
(三)自营业务风险
作为证券公司传统业务之一,证券自营收入约占中国证券公司总收入的30%,但其风险却比较巨大。首先是市场风险,自营收益与二级市场走势关系密切。目前我国证券二级市场整体来讲投机气氛较浓,市场波动相对频繁,很多证券公司未建立有效的业务决策系统、调研系统、操作系统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责任制度,面对相对较少的投资品种,证券公司无法利用套期保值等手段规避证券市场波动的系统风险,因此,二级市场的价格异常波动会给公司业务带来较大的风险。其次是新业务风险,很多新的交易品种即将推出,但由于业务新、经验少,容易出现问题。同时它在能够规避风险的同时,也有放大风险的效应。“李森事件”把百年历史的“巴林银行”毁于一旦就是典型的案例。第三是违规操作风险,追求自营业务收益增加,恶意炒作使股价震荡加剧从中获利。这种行为是《证券法》所严厉禁止的。一旦受到查处,公司的各项业务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四)其他业务风险
在上述三大业务之外,资产管理业务是很多证券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但其带来的风险在2001年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证券法》以及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指出,证券公司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不得向委托人承诺投资收益,但是不少证券公司在进行资产管理业务时,还是违规进行保底和收益分配承诺,在操作不当时,易使应由客户承担的市场风险,转化为由证券公司承担实际的亏损。同时该业务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收益分配机制,致使收益分配的品种单一、凭经验确定,客户可选择的机会少,证券公司遇行情波动较大时,风险应对的能力欠佳。假设某证券公司注册资金20亿元,实际资产管理的资金100亿元。允诺资金的保底利润率是10%。按此计算,其年成本在10亿元左右,在大盘下跌20%,损失应超过15%达8.5亿元,加上公司自有的自营资金按10亿元计算,大盘下跌损失2亿元,则两者合计损失超过20.5亿元,对该证券公司来说已达到生死存亡的地步。因此,证券公司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一定要注意风险。不能盲目扩展。其他如国外证券公司获利丰厚的资产重组、并购业务在我国虽然也开展,但业务量较小,所以其风险并不明显。
二、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随着证券行业的快速发展,证券监管理部门和证券公司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正在逐步提高,这是我国证券市场得以稳健发展和证券公司业务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但是我们也看到,与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相比,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距:
(一)科学风险管理理念的缺乏
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形成了一整套的科学风险管理理念,对风险管理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不仅在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从认识、衡量、评价到控制的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而我国的证券市场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发展时间较短,缺乏对风险管理的科学认识,风险管理的经验是在惨痛教训中积累的,没有形成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二)组织架构上的差距
国外发达国家的各证券公司,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了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并且在市场发展中不断完善。如美林公司的管理体系:一名公司副总裁具体分管公司全面的风险管理事务,由其领导公司的风险控制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设计和修订公司的风险控制政策及程序,规划各部门的风险限额,评估和监控各种业务风险等。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常设机构为风险与信用管理机构。而我国多数证券公司未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管理职能的部门,或建立了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但未有效履行风险管理职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架构亟待完善。
(三)管理手段上的差异
国外的证券公司对风险不仅能定性分析,而且能量化分析,即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统计技术等手段来定量分析风险。对风险的定量分析不仅是证券公司自身防范风险的内在要求,也是监管部门的硬性规定。在中国,很少有证券公司对市场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大多是仅凭经验判断风险,并以此进行定性分析。
(四)经营规模上的差距
与国外证券公司相比,我国证券公司存在规模小、数量多的现象。1998年全球十大证券公司平均资本(折合人民币,下同)为2334亿元,其中美林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分列一二位,资本规模分别为5618亿元、3448亿元。1999年底我国共有专业证券公司90余家,累计总股本为286.56亿元,平均每家股本只有3.184亿元。这样的规模难以适应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将面临较大风险的现状,更不要谈与国际证券公司竞争了。
三、风险防范与管理应对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从国外证券公司实践来看,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比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更重要。其认为业务的主要风险不是业务本身,而是业务管理方式,违反纪律或在监管方式上出现失误最有可能引发风险。因此我们应不断地在整个证券公司内部强化纪律和风险意识,一方面自上而下地推动风险的警示教育;
另一方面在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风险,时刻警觉,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使风险管理策略具备灵活性,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
(二)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
证券公司必须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确保公司对各种风险能够识别、监管和综合管理。为此,风险管理委员会需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流程,一般包括:(1)成立一个正式的风险管理组织,此组织能确定风险监管流程;
(2)审计委员会(向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司整体风险监管流程进行定期的审核;
(3)确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由定量分析工具来支持;
(4)公司最高管理决策层明确规定风险容忍程度,并且定期进行检讨以确保公司的风险承受与公司的各项业务发展战略、资本结构以及现在和预期的市场条件相一致;
(5)在职责和分工明确的情况下,保持业务、行政管理和风险管理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调。
(三)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证券公司应当运用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形成组织严密并能适时对风险进行监控的综合风险管理和控制模型。如借鉴证监会国际组织“资本充足率”的框架和计量与管理风险的VaR(Value—at—Risk)模型,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VaR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内,用于评估和计量任何一种金融资产或证券投资组合在既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大小和可能遭受的潜在最大价值损失。其风险管理技术是对市场风险的总括性评估,它考虑了金融资产对某种风险来源(例如利率、汇率、商品价格、股票价格等基础性金融变量)的敞口和市场逆向变化的可能性。VaR风险管理技术(或模型)是近年来在金融市场发达国家(主要在欧美)兴起的一种金融风险评估和计量模型,目前已被全球各主要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公司和金融监管机构广泛采用。
(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
证券公司的风险防范和管理的内控体系应该由三部分构成,即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
1.风险评估:首先是各业务岗位或工作流程中的风险评估。岗位或工作流程中的风险评估是对证券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每一项业务或每一个工作流程中可能产生风险的可能性的预测。它包括风险所在、风险所引起损失的时机、可能发生的损失原因、可能发生损失的金额、损失预测的可信度、损失发生的频率以及损失应对措施等。其次是整体风险评估。公司的整体风险最终都可能通过资产体现出来,因此,对公司整体风险的评估,主要是对资产风险进行测评。资产风险评估的主要指标有:(1)安全性指标:对外担保比例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0%;
自营股票余额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不得超过30%,自营债券余额占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50%等。(2)流动性指标:流动资产余额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
长期投资余额占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30%。(3)盈利性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等。通过对以上指标的分析,确定公司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而采取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
2.风险控制:完善以一级法人制度为核心的授权分责制度,加强决策的集中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实行与个人责任密切联系的集体决策制度,防止个人独断专行。建立高级管理人员岗位定期轮换和重点岗位定期轮换的制度,保持决策体系的新鲜和活力。
(1).经纪业务风险控制。公司要对营业网点合理安排,防止盲目扩张。建立和完善交易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制定各岗位操作制度。进一步完善营业部各项业务的交易流程。加强财务稽核和现场监督。
(2).承销业务风险控制。建立“统一领导、专业分工、集中管理”的业务体制,在公司内部形成以专家评审委员会为核心的业务管理体制。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公司承销业务的操作流程;
负责项目立项、策划、创新业务的咨询和评审;
负责拟上报项目材料的评审。规范运作、严格自律、提高执业水准。
(3).自营业务风险控制。建立科学的决策系统。自营业务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研究部门、财务资金部门、风险控制小组、投资决策部门等共同参与完成。在这个决策系统中,投资决策部门是最高决策机构;
研究部门对市场分析和投资品种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财务资金部门负责资金调拨、核算;
风险小组对自营业务全过程进行监督。加强自营资金的管理;
加强自营队伍建设;
公司总部对整个系统的资金运作、自营操作进行统一管理,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证券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证券公司 资本市场 年报
一、2011年我国上市证券公司的经营情况
1、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滑
2011年,证券行业竞争更趋激烈。证券市场交易量萎缩、证券交易佣金费率下降、指数大幅下跌、市场融资额下降、发行市盈率下滑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叠加,使得我国证券行业的总体盈利水平大幅下降。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证券行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63.8亿元,同比下滑29.2%;
全行业累计实现净利润393.7亿元,同比下滑50.2%;
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688.87亿元,同比下滑36.5%;
证券承销与保荐及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241.38亿元,同比下滑35.2%;
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1.13亿元,与2010年基本持平;
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49.77亿元,同比下滑75.9%。
据各证券公司2011年的年报统计,我国19家上市证券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在19家上市证券公司中,中信证券的营业收入超过了100亿元,实现了250.33亿元的营业收入。接着是海通证券和华泰证券,分别为92.28亿元和62.30亿元,但是同2010年相比,三者都出现了下滑,其中华泰证券同比下降了近30%。而广发证券和东北证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都超过了50个百分点。从净利润方面来看,中信证券实现了125.76亿元的净利润,海通证券实现了31.03亿元的净利润,其他证券公司的净利润都很少。长江证券、宏源证券、东北证券、山西证券、西部证券、西南证券、东吴证券、方正证券和国海证券的净利润与2010年相比,下滑幅度都超过了50%,东北证券甚至出现了128.75%的下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证券公司的业务收入受经济增速影响较大,说明我国券商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
2、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一般而言,总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每股收益(EPS)三个指标较多地用来反映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2011年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从ROA来看,2011年我国上市券商的平均ROA为2.20%,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2.57%。在19家上市券商中,超过平均ROA的只有9家,占比50%,只有中信证券的ROA同比增加了0.49%,其他17家证券公司都出现了下滑。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东北证券,同比下滑了3.70%。相对于ROA,ROE可以更好的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经营管理水平,ROE是用来衡量股东每投入一单位资金所能获得的回报。2011年我国上市券商的ROE为5.5%,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7.85%。在18家上市证券公司中,超过平均ROE的有10家,占比55.55%,而东北证券的ROE为负。与2010年相比,18家上市证券公司的ROE都出现了下滑,幅度最大的依然是东北证券,下滑了20.12%。从EPS来看,除了中信证券比2010年有所增长外,其他17家上市证券公司都出现了下滑,特别是东北证券,每股收益为负,同比下滑了129.27%。ROA、ROE和EPS的连续下滑和券商行业以经纪业务为主有很大关系,券商经纪业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佣金战更是达到高峰,也因此敲响了警钟,使一些券商开始思考转型。
3、资产规模较小,增长动力不足
我国证券公司大都资产规模偏小,竞争实力较弱。2011年底111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57万亿元,比2010年底缩水20%。18家上市证券中,只有中信证券的总资产超过了1000亿元,达到1482.80亿元,排名第二、三、四、五的分别为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和招商证券,分别为988.76亿元、857.42亿元、768.11亿元和688.57亿元。其他上市证券公司的总资产都没有超过500亿元,与国外一些大型的投资银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18家上市证券公司的总资产都出现了负增长,下滑最大的依然是东北证券,出现了35.97%的下滑,其次是兴业证券和招商证券,分别为28.13%和27.27%。2011年全行业净资产规模为6310.69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11.21%。东吴证券、方正证券、广发证券增长幅度较大,分别为76.50%、64.28%和63.05%,而西南证券、东北证券、光大证券、山西证券和国元证券则均出现了负增长。资产规模小必然会导致抗风险能力不足,开拓新业务的能力弱,无力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也限制了其抵御国际竞争力的能力,从而制约了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业务结构单一,创新业务贡献率低
业务收入结构反映了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我国证券公司业务种类少,盈利模式单一,创新能力不足。从2011年券商的业务占比情况看,经纪业务仍然是比重最高的,大多都在40%以上,投资银行业务比重在10%~30%之间,而资产管理业务普遍低于20%。证券公司的业务收入仍然依赖经纪业务,当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经纪业务时,证券公司的营业收入就会出现大幅下滑。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承销、基金管理与基金销售、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保荐、财务顾问以及投资咨询业务等。而资产证券化、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创新业务则很少涉及,一些衍生品业务如金融期货和做市商等创新业务都没有开展。在我国18家上市证券公司中,经纪业务仍占较大比重,其次是承销业务,受托资产管理业务、保荐业务、财务顾问业务以及投资咨询业务占比较少,而对于基金管理与基金销售业务,18家上市证券公司中,只有中信证券同时开展了两项业务,招商证券、兴业证券、太平洋和东吴证券只开展了其中一项,其他13家证券公司均没有开展此类业务。证券公司狭窄的业务结构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证券公司实行的是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净资本规模已成为影响证券公司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成为客户选择证券公司的重要因素,净资本越大的证券公司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业务机会和市场占有率。2011年全行业净资本规模4648.7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7.6%。我国18家上市证券公司的净资本都达到了证监会的要求。从净资本与各种风险准备金之和的比例来看,最高的为国元证券的1025.25% ,最低的为广发证券的232.65%,显著高于证监会规定的100%;
从净资本与净资产的比例来看,最高的为东北证券的95.19%,最低的为招商证券的58.55%,显著高于证监会规定的40%;
从净资本与负债的比例来看,最高的为山西证券的8425.04%,最低的为宏源证券的130.01%,显著高于证监会规定的8%;
从净资产与负债的比例来看,最高的为山西证券的11790.88%,最低的为东北证券的136.58%,显著高于证监会规定的20%。从当前情况看,我国18家上市证券公司上述指标都好于证监会的规定,说明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二、对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1年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的层层考验下,证券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而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延伸,国内证券行业越来越感受到金融危机的扩散、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证券公司必须进行改革,提高自身优势和竞争力。
1、扩大资本资产规模
证券公司应开辟融资规模,积极推进证券公司上市,增强资本实力,通过市场拆借、股票质押和债券发行与回购等方式解决对资金的需求;
拓展融资平台,通过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等金融机构形成交叉渗透,通过设立控股或参股的子公司,放大资本控制力,建立金融控股公司;
以地区为依据进行跨区域合作,在资金市场上达成联盟,发展金融集团;
通过证券公司之间兼并重组,扩大经营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
2、业务创新,实现多元化经营
我国证券公司应积极把握证券行业转型发展的特点,对现有业务进行创新,提升业务构造的支撑价值。在经纪业务中,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同时,积极发展并购及相关的全方位企业财务顾问业务;
大力发展资产管理、项目融资业务;
加快发展资产证券化、基金管理和风险投资业务,参与金融衍生品创新与交易;
努力发展网上经纪业务,实现经纪业务虚拟化,降低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运营成本;
加速提升投研水平,提升投资业绩,整合产品设计力量,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实现产品多元化,审时度势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随着中小板、创业板的快速发展,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扩大,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以及证券行业转融通、新三板、国际版等新业务的持续推广,都会促进我国证券行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加强风险管理,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与完善对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进行动态监控并定期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的内部风险预警和控制制度与机制,细化对业务资格准入、动态持续和各项业务开展规模对净资本的要求。完善风险管理组织和制度体系。建立有针对性、差异化的风险组织管理模式,实行风险分类分级管理,加强合规风险岗位建设和风险文化建设。确定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明确公司所能承受的最大风险额度或风险容忍度。不断探索改进业务风险监控模式。针对市场风险强化全敞口控制,完善不同业务止损机制,重视风险调整收益评价;
推动实施全面操作风险管理,重点强化各类创新业务风险的研究和控制,在指责和分工明确的前提下,保持业务和风险管理的协调发展。
4、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证券业合格的人才资源比较匮乏,人才的储备量不足,缺少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专业投资银行人才,特别是投资顾问、风险投资以及风险控制的高端人员更是稀缺,制约了证券业务的发展。我国证券公司应通过与全国各大高校和国外先进投资银行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工作;
通过国际交流,加大海外专业人员和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
通过对公司内部在职人员进行培训,更新员工的知识结构,强化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5、实施国际化战略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跨国交易金融的完善、国际资本的流动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不断加深,这就需要国内证券公司放眼世界,具备国际化视野,不断了解国际资本市场规划,系统掌握国际金融市场运行规律和变动趋势,熟练运作国际金融市场各种复杂的金融工具,有效地开拓境外业务,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 陈文君:投资银行实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 吴晓求、经济成:金融结构变革与证券公司的未来发展[J].资本市场,2012(3).
[3] 滕泰:从证券经纪商到投资银行[J].资本市场,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