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企业文化年度工作计划【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3-06-16 13:2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企业文化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关键词:中小企业;集合企业年金计划;规模效应一、引言自2004年,国家颁布企业年金实行办法及其基金管理办法后,我国企业年金计划取得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国企业年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企业文化年度工作计划【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企业文化年度工作计划【五篇】

企业文化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合企业年金计划;规模效应

一、引言

自2004年,国家颁布企业年金实行办法及其基金管理办法后,我国企业年金计划取得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已达到2525亿元,2005-2009年年均增加461亿元,但其参保人数不到基本养老保险的6%,而且95%以上的市场规模都来自大型国有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创造55%GDP、60%出口总额、45%税收、提供75%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建立的企业年金基金还不到基金总额的3%。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年金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繁荣和突破。

二、集合企业年金计划文献回顾

集合企业年金计划是由受托人发起设立,通过事先确定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及其相职责并提供统一的投资组合产品,同时为多个企业委托人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企业年金计划。其主要模式包括:前端集合模式,即将多个中小企业的年金计划交给同一受托人进行统一管理和投资;后端集合模式,即将不同受托人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交给同一投资管理人进行投资运作。鉴于我国中小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缓慢、前景广阔的特点,专家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发展缓慢的原因

1、行业特点约束

中小企业的典型特点是劳动力流动频繁,劳动关系不稳定,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很多企业难逃“各领两三年”的宿命。各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面临基金规模小、管理成本高的困境,因而被基金管理机构抛弃。另外,中小企业由于专业能力不足,很难成立单独的企业年金理事会或委托法人受托机构来管理企业年金基金。最重要的是计划终止频繁与转移接续困难使企业年金制度不具有可持续性(刘昌平,2008)。

2、外部环境约束

从法律环境来讲,中小企业年金发展进程缓慢主要是缺乏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持,而且杂乱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过重的养老保险缴费负担都使大部分企业缺乏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动力(董登新,2006)。在现行制度下,中小企业发展年金计划的障碍在于建立门槛太高,缺少针对性的制度设计,而且中小企业委托的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小,年金基金投资受限,管理成本相对较高,这些都极大地削弱了中小企业的积极性(王红,2007)。同时,运营机构职能还未理清,受托人、托管人、资产管理人、账户管理人以及其他中介机构等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复杂,各自职责如果缺乏清晰的界定,容易造成责任的空白;计划运行缺乏完善的权利制衡机制和有效的监管机制(沈睿泽、周由明,2008)。因此,中小企业的企业年金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法律规范。

从市场环境来讲,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不利于中小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此外,最关键的问题是受托人“空壳化”与市场角色“分散化”的矛盾。因为受托人“空壳化”不利于生产集合年金产品,也不利于中小企业参加企业年金。而市场角色“分散化”不利于集成信托产品的市场供给,也不利于企业年金市场的深度开发。市场角色的分散化致使外部受托人空壳化,进而导致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管理环节多、流程长、效率低、成本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郑秉文,2008)。

从社会环境来讲,中小企业的雇主和雇员普遍缺乏长远的目光,比较注重当前短期利益,雇主希望通过当前的工资增长来实现对员工的激励,而雇员则希望在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以此增加当前的消费(沈睿泽、周由明,2008)。再加上对企业年金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不到位,员工对其缺乏认识和了解,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较高的背景下,员工对企业年金的需求意识不强(韩林芝,2007)。因此,现有企业年金制度不能将潜在员工需要转化为有效需求。

(二)集合企业年金计划的制度构建

1、集合企业年金的优势分析

从制度本身的角度看,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正外部经济效应,与单个企业年金计划相比具有独特优势和内在经济价值。无论对参与职工还是运营机构都具有典型的正外部经济效应,所以受到普遍的欢迎(郑秉文、杨老金,2006)。其具体的外部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对中小企业来说,加入集合年金计划会降低单位管理成本,使受益人的福利增加;对监管部门来说,监管部门由监管数个主体变为主要监管一个集成主体即“资产池”,将会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增强监管便利性;对运营商来说,管理运营集合企业年金计划这个“资产池”,将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管理的收益(郑秉文,2008)。同时,建立集合企业年金计划有效降低单个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成本,形成大规模资金,提升其市场谈判地位,更易获得经济、便捷、高效的企业年金服务,还大大降低企业破产对计划造成的损失(何伟、汤剑,2006)。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企业年金有助于吸引并留住优秀员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还能够影响老年劳动者的退休行为,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更新。无论缴费确定型还是待遇确定型,都将带来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胡秋明,2006)。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从长期来讲充分发挥其保障和激励作用会对企业产生积极效应,自然有利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郑建明,2008)。在宏观的角度,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既有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完善企业薪酬福利制度,形成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徐建红,2008)。因此,根据延期工资支付理论,集合企业年金计划有利于稳定员工队伍、鼓励适度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

2、集合企业年计划的模式选择

专家们普遍认为应该优选法人受托的“前端集合”模式,这既利用了法人受托的全部优点,又解决了专业机构不愿承接中小企业年金计划的问题。在具体创建时,应通过市场需求的分析,垂直整合市场角色资格,建立专业化的受托人机构,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金管理公司便成为当前的改革重点和发展方向。捆绑式专业养老金管理公司的建立,可以降低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营成本、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提高各个环节的服务效率和准确性,有效克服提供商各自为政、片面宣传和误导委托人和受益人的现象,以“一站购齐式”全天候服务商的方式和专业化的产品设计,推动集合企业年金的发展,提高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热情,成为拉动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的旗舰和综合服务管理的核心平台(郑秉文,2008)。但在选择具体法人受托机构时,应注意当事人的资信评估、各项业务能力评估和其内部风险控制能力;在选择集合性年金时,应注意参与职工的特点和法人受托机构提供的集合年金计划的特点(杨老金,2008)。

当然,也有专家建议采用委托人理事会模式,让各企业和员工代表共同组成委托人理事会,由它和法人受托机构进行谈判和协商,这相对于普通的企业年金计划又多了一层委托关系。为确保基金安全,集合企业年金委托人理事会内部必须制定严格的内控制度和监管制度(何伟,2008)。其实,两种模式都存在缺陷,前端集合模式预先选定了投资管理人,形成了标准化年金方案,不同类型的企业只能参加同一个年金计划,不能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后端集合模式中单个计划的基金规模小,经营成本高,利润相对较低,受托机构往往不愿承接。所以,在集合企业年金计划设立初期,可在一个计划中设置多种投资组合方案使其更具有灵活性。

(三)促进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发展的措施

发展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将是养老保险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首先,应加强企业年金的宣传教育,使雇主及职工充分认识企业年金在人力资源和养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应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供明确、适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国际经验表明,实行税惠政策是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手段,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税惠比例分别为15%、18%、20%。而我国企业缴费仅4%以内的部分可税前列支,且各省市规定在4%-12%不等。因此,统一的、具有激励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将极大促进该计划的发展(王红,2007)。再次,应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以竞争为基础培育出高效率的投资机构,拓展投资渠道和投资品种,加强对投资机构行为的监督,严格控制风险(董登新,2006)。当然,更重要的是完善集合企业年金计划的治理机制,对受托人委员会的构成作出详细规定。最后,应积极构建完整的企业年金制度体系与基金监管法律体系,成立独立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构,保证基金的安全运营(刘昌平,2008)。同时,尽快充实监管机构、扩大监管队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并借鉴拉美国家养老金管理公司监管体制的经验,加大投入,实行监管预算制度化(郑秉文,2007)。尽管很多措施都可以在近期实现,但完善资本市场和改善受托人治理结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各种措施的具体设计和实施也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三、结论

企业年金计划作为国际上通行的薪酬福利制度安排,已成为企业吸引员工、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战略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端集合”模式的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具有规模经济性、外部经济性、专业性、可持续性等优势,是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小企业将很快成为企业年金市场的主力军。因此,政府应该下决心从完善制度法规和培养外部环境方面,采取多种有力措施促进集合企业年金计划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昌平.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政策障碍与出路[J].证券市场导报,2008(4).

2、邹照洪.中小企业对年金基金运作模式的选择[DB/OL].中国养老金网,2008-05-24.

3、何伟.美国多雇主企业年金计划及启示[J].保险研究,2008(1).

4、何伟,汤剑.联合企业年金计划――中小企业的“HR法宝”[J].湖北社会科学,2006(10).

5、董登新.美国小企业年金计划及其启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郑建明.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

7、蒲晓红.企业年金对企业的积极作用及其风险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8).

8、郑秉文,杨老金.我国联合企业年金计划展现独特魅力[N].上海证券报,2006-04-06.

9、郑秉文.企业年金受托模式的空壳化及改革的方向[J].劳动保障世界,2008(11).

10、郑秉文.论我国企业年金的改革[J].开放导报,2007(4).

11、韩林芝.从人力资源管理层面完善企业年金制度[J].管理纵横,2007(11).

企业文化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
经济效益;
综合计划;
集约管理;
经营计划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0-01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0.093

1 实施电力企业经营计划的背景

计划管理是规范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平衡、控制、协调、监督的作用。公司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整套综合计划管理的做法,使各项工作都形成了从计划制定、执行、监督检查到评价的闭环管理。

计划与财务预算和专业需求的互相统一是综合计划能否有效执行的核心问题,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平衡、控制、协调、监督的作用。公司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整套综合计划与财务预算和项目间衔接的做法,使计划、项目与预算间形成了编报理念一致、原则一致、口径一致、数据一致、进度协调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了综合计划管理应有的作用。

2 内涵和主要做法

2.1 内涵

2.1.1 综合计划管理的理念。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离不开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而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同业对标创一流工作的不断深入,计划管理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企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需要计划管理的指导。因此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下理念:一是计划的刚性管理理念;
二是紧密衔接理念,从制定、执行、监督考核和总结评价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使公司整体工作按照计划安排,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确保实效;
三是“重奖重罚”理念,通过严格的考核促进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提高。

2.1.2 综合计划管理的范围和目标。综合计划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到生产、经营、行政各个部门和专业,从时间范围上来说,包括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和周计划。从内容方面来说,年度计划包括全年工作目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划以及专业指标和工作计划,具体包括安全指标、线损指标、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成本三费等具体指标分解计划以及电网建设及技改计划、固定资产零星购置计划、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电量与线损计划、科技进步项目计划、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精神文明工作计划等多类内容。季度和月度计划包括重点工作计划、指标计划、资金开支计划、电网建设和技改计划、运维检修计划和专业管理工作计划。周计划指各部门根据月度计划制定的本部门的周工作计划。

综合计划管理的目标:通过计划管理统揽全局工作,协调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提高专业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2.2 综合计划管理的主要方法

在落实公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利用综合计划平台分解每项指标和工作。公司综合计划管控实现了上一年度对下一年度的预安排、年度结合公司综合计划正式分解、季度控制关键指标计划和月度细化指标控制节点的管理模式;
在层级上实现了公司总体计划控制,部门(单位)逐级落实,每个部门和岗位均落实指标计划和工作节点,同时直接穿透至县公司;
在范围上涵盖了公司电网规划前期、项目建设管控、生产和营销服务、资产经营、企业文化和党群建设、班组管理、重点工作和同业对标等公司全方位的工作。

2.3 主要流程说明

节点1:组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每年10月中旬下发年度计划调研与分步提报的安排意见,明确对明年工作计划进行分步调研与提报的实施意见,提出对专业计划制定的具体要求。年度计划从调研到定稿共分部门调研、提出计划初稿、专业小组集中审查、领导小组讨论通过等四个阶段。通知中明确提出,对于凡涉及到资金的项目计划,无论是电网方面还是经营管理方面都要说明详细原因、必要性并附资金使用明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同时提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需求说明,对大修、公共设施维修等各类生产项目,各单位在上报时都要按轻重缓急把项目分出A、B、C三类,便于领导决策和资金合理控制使用。

节点2:将年度计划各项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制定部门年度计划控制目标,并纳入公司统一的绩效考核。公司通过出台《预算管理实施细则》《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规章制度,将计划管理与财务预算、资金开支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强化了计划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监督控制作用,使计划管理真正成为企业一切工作的主线;
每年组织与各部门签订的《内部绩效责任书》,内容包括重点指标和重点工作,其中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的重点指标和工作内容均纳入了责任书中,进一步维护了年度工作计划的严肃性。

节点3:组织将计划分解至月度工作计划具体实施,对因内外部环境客观因素的变化,导致不能执行或需变更时间执行的工作项目计划以及未列入工作计划任务书但又必须开展且需花费资金的工作项目或虽然列入工作计划但资金不足的工作项目,组织办理变更和追加手续。

节点4:组织对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意见。组织成立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小组,根据绩效考核中关于综合计划管理的考核标准,到各部门进行现场考核,重点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材料领用、工程管理等进行检查,考核结果与工资收入挂钩,每月兑现。

节点5:各部门于每年年末对本年度相关专业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提报至归口管理部门。

节点6:归口管理部门汇总相关专业工作完成情况并提交。

节点7:汇总年度计划完成情况,形成总的总结评价报告。

节点8:领导小组对总结评价报告进行审批。

节点9:将审核通过的总结评价报告予以。

节点10:将有关资料整理归档。结束流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年初下发的工作计划可能与工作实际有所偏离,为此公司设置了计划调整这一环节。每年的10月,根据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对年度计划进行局部调整,调整流程同年度计划制定流程基本一致。

2.4 确保流程正常进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2.4.1 完成工作的组织机构。综合计划管理组织机构设领导小组和专业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组成;
专业小组由分管副总经理任组长,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计划专职和各归口部门负责人组成。

2.4.2 组织机构中各层次职责。

第一,领导小组:审核批准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和年度、月度综合计划、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组织协调解决计划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专业小组:负责组织集中审查论证专业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和年度、月度综合计划,审核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

第三,综合计划的牵头部门:负责制定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及管理流程,汇总并初步调整平衡综合计划,组织召开计划会议,对计划管理全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并做出总结评价。

第四,归口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并初步审查各相关部门年度和月度综合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相关部门:根据归口部门安排,结合自身所担负的职责,立足本公司实际,于规定日期前形成本部门工作计划初步意见,计划员负责上报至归口部门。

2.4.3 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及岗位人员能力说明。

第一,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年度、月度综合工作计划和部门提出的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

第二,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审查分管范围内归口管理部门提报的相关工作计划,审核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

第三,负责人:组织制定综合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及时发现并提出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理顺综合计划管理程序。熟悉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全过程;
掌握电力计划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有关法规及制度;
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综合协调分析判断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

第四,各归口部门负责人:组织归口范围内的部门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开展计划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提出计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计划管理主管部门及时沟通。熟悉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全过程,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控制能力。

第五,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开展本部门计划管理工作,以计划管理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按照公司计划管理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对因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的工作计划提出变更申请,对因工作需要必须开展且花费资金的计划外工作项目提出追加申请,具有较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控制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

第六,计划专职:参与制定综合计划管理有关文件,从专业管理角度提出改进建议;
对其他部门在计划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不断改进计划管理;
按时组织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计划,并组织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掌握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方法和有关法规及制度,熟悉计划管理的全过程,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第七,各部门计划兼职:按照公司综合计划管理相关规定,配合部门负责人开展本部门计划管理工作,按时将相关工作计划上报至归口管理部门。熟悉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专业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2.4.4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综合计划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的考核与控制是实现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这些工作和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与控制,有效提高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型沟通;
成本;
员工感知度

福利,即间接经济薪酬,与直接经济薪酬一并成为现代人力资源薪酬福利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的介绍“现在组织所提供的福利计划是过去60年里工人和工会在这个领域中努力的产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雇主们是因为他们心中想着员工福利或者他们想要压制工会才提供一些福利。但是在战争期间,当工资收到严格控制时,大部分福利计划遍应运而生了。工会推动了非工资薪酬的增加,而它们也达到了目的”。可见福利的出现远远晚于薪酬,福利产生的原因也与薪酬有所不同,而福利的形式由于其非现金化的性质也与薪酬明显的区别开来。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福利体系中福利无论从企业战略角度或是从员工的留用和吸引角度,其地位及影响力都处于薪酬之后。

尽管如此,福利作为雇主提供给员工的一项间接经济薪酬,占据着企业用人成本的不容小觑的一部分。同时由于福利所包含的内容,实施的目的,及福利计划本身的责任等相关的决策因素,关于福利政策的决策要比关于工资和薪水的决策复杂的多。

现代的中国大陆地区的福利体系中主要包括法定福利和补充福利。法定福利是政府要求企业为雇员提供的一系列保障计划,通常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简称“五险一金”。由于法定福利的强制性,政府要求根据各地区规定由企业和雇员分别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其总的缴费比例范围在员工基本工资收入的20%左右。补充福利是指在国家法定的基本福利之外,由企业自定的福利项目,企业补充福利项目的多少和标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企业经济效益、支付能力以及企业出于自身某种目的考虑,通常包括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商业保险、法定假期以外的年假及带薪病假、节日福利等。其中最常见的福利科目为补充商业保险及节日福利,以一线城市的企业外资企业为例,这两项福利科目的成约占员工基本工资收入的15%。由此可以见,仅通过粗略计算,企业为员工在福利上的投入成本已达到员工基本工资的35%,当然很多公司的福利成本还远远高于此数字。

以上的福利成本投入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法律法规的加强、保险公司及保险经纪公司的产生和介入、医疗成本的上涨、恶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以及员工老年化的愈发严重等多种因素,企业开始逐步意识到福利成本的上涨已经成为一项新的问题。

面对因时展而产生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企业可以做的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开始思考转换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的角色进而如何提高巨大福利成本的有效性。提高福利成本的有效性即要提高福利成本的投入产出比例。想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沟通让员工清楚的了解到企业所提供的福利计划内容。根据注明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怡安翰威特2015年中国区员工福利和留用调研报告显示,超过XXX%公司都进行了员工福利计划沟通,但是大部分的企业还是采用较为传统的沟通方式,如员工手册,员工大会等。传统的沟通方式由于政策性的文字过多而且无法及时准确的触及到每一位员工导致沟通效果不佳,往往企业会继续加大福利成本的投入以求更高的员工满意度。此时人力资源部其实可以通过角色转换,改变员工福利的沟通方式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目前市场上开始逐步出现创新利沟通方式旨在突破传统沟通方式的局限,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出发向员工解释福利计划,沟通公司的投入,提高员工的福利满意度。比较有代表性的创新沟通方式包括体验式沟通、普及式沟通及营销式沟通等。这篇文章将以这三种创新型沟通方式为例分析如何通过员工沟通提高企业福利成本投入有效性。

一、体验式福利沟通

从这种沟通方式名字即可以看出,这个沟通方式最大的特点是鼓励员工参与人力资源部门福利管理工作中,亲身体验公司对员工在福利上的投入。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体验式福利沟通方式为弹利(Flexible Benefit)。所谓弹利,是指企业确定对每个员工福利的投入(通常用积分形式体现)的前提下,由员工在福利菜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福利,因此也叫菜单式福利。弹利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著名咨询公司翰威特提出,这种福利选择模式在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已经广泛采用,但是在中国市场,真正意义的弹利在2010年出现,因为企业在中国市场为员工提供弹利已经成为市场福利领先操作的体现。

通过计划实施弹利,企业既控制了总体成本,又使得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效用最大化。企业需要拖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定满足自身公司员工特点的弹利方案,赋予员工更多的选择,满足多种多样的员工需求。

弹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成本管理和员工满意度的矛盾。同时弹利本身也是一种沟通方式。通常情况下,弹利计划的实施依靠企业定制化福利系统,员工需要定期E路福利系统选择满足自身需要的福利。弹利计划通常包括商业保险计划、补充养老金计划、体验计划、节日福利以及工作生活平衡计划等,所包含的福利计划详情以及成本(通常为积分形式)会相应展示在福利平台上,员工使用积分进行福利选择过程中会对于企业所提供的福利科目和福利成本会一目了然,对于福利计划内容会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弹利计划员工选择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福利计划的沟通方式。

弹利对企业而言有利于福利管理人性化,加强员工沟通,提高员工福利满意度提升企业形象,激励员工、挽留和吸引人才,同时企业拥有自身专属的福利管理体系,提高企事业福利管理的效率;
但同时由于弹利计划的实施基于系统平台,这对于企业内部的相关系统能力要求比较高。大多数的实施弹利的企业会采用外包的形式解决系统以及额外的行政压力。

二、普及式福利沟通

所谓普及方式,即为通过最直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信息。在福利沟通领域,能称得上为普及式沟通的莫过于全面福利沟通(Total Benefit Statement)。为了更好实现企业的商业战略目标,公司与员工需要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将福利信息、隐利成本以及企业对员工的福利关怀传达交流并获取理解。全面薪酬沟通的实施方式比较灵活,方便企业根据自身的预算及员工情况灵活设计,包括全面福利平台以及全面福利沟通信。

通常情况下企业使用全面福利平台展示的福利计划会包括员工的法定福利科目及相应的公司投入(雇主缴费部分),补充福利科目以及相应的公司(如商业保险保费,体检费用)以及一些不易量化的福利政策等(如弹性工作时间、公司班车、食堂等)。比较领先的操作中还会体现公司的福利计划于市场中位水平相比较的结果。考虑到员工的流动以及每年公司在附上投入成本的变化,全面福利平台上所展示的数据会按照年度或季度更新。实施全面福利平台的操作更加利于企业管理以及实时沟通最更新的员工福利。相比之下,全面福利沟通信所展示的信息会更加笼统。考虑到成本以及员工信息安全,通常不会在全面福利沟通信中提及具体的量化成本,而主要会以文字描述的形介绍包括企业在福利战略体系的设计、企业的福利理念和文化以及具体福利计划等相关内容。通过全面福利沟通信的方式有利于管理人员跟员工进行面对面沟通,让员工充分感受到企业的关怀;
同时,员工的情感、思想与企业对员工的期望形成交流互动,相互理解,达成共识,共同努力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当然,随着市场中企业对于福利投入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更多创新型的全面福利沟通方式将会不断的出现。而所有的沟通方式的主要目的是相一致的,即帮助企业进行细致的具体的员工福利沟通,让员工充分了解所享受的福利,认可企业的投入,进而提高员工的敬业度。

三、营销式福利沟通

营销一词的定义为,企业发现或挖掘准消费者需求,从整体氛围的营造以及自身产品形态的营造去推广和销售产品,主要是深挖产品的内涵,切合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让消费者深刻了解该产品进而购买的过程。而营销式福利沟通的核心理念在于企业将员工作为内部客户,挖掘并尽量满足内部客户的福利需求,同时打造出完善的福利文化体系以及企业内容福利品牌,以市场营销的方式大规模地持续地宣传福利文化,不断地加深员工对于企业福利的印象,最终达到福利计划被员工所熟知所认可的结果。这种员工福利沟通的理念与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定义相一致。

营销的重点在于包装以及宣传,而营销式福利沟通的基础为打造符合企业文化信仰的令员工印象深刻的福利文化品牌。福利品牌可以由一句标语、一个元素图案构成,同时需要确保传达出企业福利文化理念,例如呵护员工健康或是注重工作生活平衡等。企业需要秉承市场营销的理念,基于已有的福利品牌,进行大规模的多渠道的持续的宣传。

目前市场上的创新操作包括:

1.制作福利宣传视频并在办公室中或是企业年会等重要活动中播放,此种方式的宣传效果最好,员工对信息的接受度更高,但是随之伴随着相对较高的成本投入;

2.打造企业内部福利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员工推送福利相关信息。例如通过微信介绍企业员工体检项目,通知体检时间,提醒体检前注意事项,介绍通过什么渠道解读体检报告等。这样的操作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邮件通知变得更加贴心,更加能体现企业的关怀。同时考虑到微信的高使用率,通过微信福利信息不仅可以提高员工敬业度,还可以起到宣传企业形象、吸引外部优秀员工的作用。微信公众号沟通的成本相对较低,对员工的触及度很高,但是需要持续的人力成本的投入。

3.制作福利文化宣传材料,例如员工福利手册,福利宣传海报,或是在员工常用的物品上印刷相关福利内容,如鼠标垫、餐盘纸或一次性纸杯。这种福利沟通方式虽然以文字内容宣导为主,但是区别于传统的沟通材料,需要更加有设计感、吸引力和宣传性,而非单传的描述福利政策。这种方式相比前两种,对于员工的影响力略逊色,但是从资金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的角度考虑都更胜一筹。

4.开展员工福利沟通会。与传统的员工大会相比,员工沟通会的内容和形式都更加的轻松,主要目的是宣传福利文化和福利计划内容,而不是讲解福利政策。通常为了提高员工的参与度,会为参加沟通会的员工提供小奖品或是在会后进行员工反馈调研。

市场上不断出现新颖的福利宣传方式,究其原因是由于营销式福利沟通是成本最低,但是短期沟通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沟通方式的短板在于,如果企业希望得到持续的福利满意度上升,在大规模的宣传的同时需要定期对企业的福利计划稍作调整,因为首次沟通效果越明显说明员工对福利关注度越高,而对于未来福利的期待越高。如果福利计划本身不作调整,员工反而会对企业的福利投入产生质疑。

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已经实施的创新型福利操作就其成本,效果以及长期影响而言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企业希望得到更高的福利投入产出率,则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成本承受能力以及员工情况有适当调整,相互弥补不足。

根据怡安翰威特对于员工福利沟通效果分析案例,三家行业领先企业在均实施了弹利计划并且福利计划成本投入相一致且处于市场领先水平的情况下,三家对于弹利计划的员工沟通程度有所不同,最终员工在弹利计划中的参与程度也大不相同。

企业A在弹利计划实施第一年起便制定了长期的持续员工沟通方案并且每年对于福利计划的沟通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年员工的参与度为67%,而在第三年的弹利计划中,员工的参与度已经达到了90%,员工对福利的满意度也从第一年的50%上升至85%,弹利已经成为员工心中领先福利操作的代名词。

企业B同样实施了弹利计划并且在实施计划当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员工沟通,员工参与率及满意度都达到了80%以上,取得了管理层的一致认可。但是由于并没有进行持续的员工沟通,员工对于弹利的概念逐渐淡化,在第二年的计划中员工的参与率仅达到40%。

企业C从实施弹利计划之初就没有进行规模性的员工沟通,员工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对于弹利的框架性概念,员工的参与度一直在50%以下,且员工对福利的满意度没有任何改善,在计划实施的第三年,企业正式宣布停止提供弹利计划。

从以上真实案例可以看出在福利成本投入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程度,不同频率的员工沟通对于员工福利认知度及满意度都会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

一套完善的,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相一致的员工沟通方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员工沟通结果以及最高的投入有效性。现在企业需要开始思考什么样的福利计划才能更好的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什么样的福利沟通计划才能让员工更好的理解福利计划,了解企业投入与关怀,使企业现有的福利计划锦上添花。因为员工是企业持续发展和不断开拓创新的原动力,在整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下,福利除了其产生之初的保障作用,更应该应时代之发展发挥更大的吸引及留用作用,使企业在福利上投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企业文化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年金;
发展;
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5-0030-02

中小企业年金是完善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小企业年金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人社部2014年公布的企业年金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6月底,全国已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达7.5万家,累计资金规模6 700余亿元,虽然是2005年企业年金基金的10倍,但参与率目前也仅有2.67%,与基本实现年金全覆盖的智利、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企业年金覆盖率极低,只有少数企业尤其是垄断型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建立了年金制度,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年金计划。所以,扩大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要从中小企业年金发展入手。

1 发展中小企业年金的意义

1.1 有利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

我国社会体制转轨时期遗留了巨大的社保基金隐性债务。国家政府背负了沉重负担,老账未清又添新账,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养老压力空前巨大。目前我国政府财政保障的基本政策是确保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以财政为主的筹资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养老金需求。要想获得更高的养老保障水平,需要政府、雇主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而发展企业年金则是有效的解决办法。我国中小企业员吸纳了80%城镇就业人口,这部分人目前没有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障,即使全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也只能解决基本保障,要想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还需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年金。发达国家如美国,其职业年金计划覆盖率接近50%,只有尽快发展企业年金等第二支柱养老保障,才能减轻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

1.2 促进劳动者的收入增长

企业年金的积累靠员工工资和企业效益共同分担,相当于对劳动成果的延期分配,它实际上是一种多元化的员工福利计划。对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建立年金能够完善其薪酬福利体系,其中的工资确定协商机制能够有效减少雇主对工资的压制性优势。对政府来说,中小企业发展年金计划也是促使收入向劳动者倾斜。我国基层员工的收入水平较低,增长速度不够,收入差距不断增大,其中政府和企业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绝大多数劳动者收入过低是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中最大、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发展企业年金是调节收入分配的良好手段。年金的建立要求企业经济效益近三年无亏损;
要求企业为员工完善劳动合同,对员工权益和收入的进行法律保护,年金缴费比例是根据实际经济效益情况确定,能够有效抑制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通过纳税优惠政策,以少量的税负减轻换取更多的员工福利。对员工而言,企业年金计划可以保障稳定的工作和现期收入保障以及退休收入预期,有效提高了其养老保障的风险意识,提前预防退休后可能面临的贫困。

1.3 促进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遭受了高素质人才资源匮乏等问题的制约,急需转型发展。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机制上存在沾亲带故、薪资涨幅过慢、解雇员工随意性等问题,导致人才流失率极高。企业年金计划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改善这些缺陷。

企业年金计划通过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和薪酬激励制度,来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能。根据不同的人群,采取相应的分配方案和企业年金缴费比例,以此形成长效激励作用,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留住人才,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企业年金计划将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相连,使员工参与到企业成果分配与经营管理当中,能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企业凝聚力。

1.4 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企业年金基金采取积累模式,集合年金计划积累的大规模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给我国目前并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带来发展力量,能够扩大资本市场现有规模。企业年金所强调的保值增值会使得机构投资者的决策更加稳定,减少投机,最终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国际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企业年金是资本市场最稳定、规模化的资金力量,大规模的年金基金可以起到市场决定性作用,并能够减少资本市场波动、对资本创新产品的发展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对国家稳定、资本市场完善、企业健康发展以及员工生活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如何在中小企业中发展企业年金计划进行了以下研究。

2 发展中小企业年金的路径研究

2.1 适当降低基本养老金的缴费率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公开表示,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偏高,“五险一金”占到职工工资总额的40%~50%,中小企业负担过重。不仅增加了参保企业负担,影响到就业范围扩大,也导致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空间不足,最终影响到养老保障多层次体系的实现,政府应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率,以避免养老风险向财政倾斜。中小企业是扩大企业年金规模的关键一环,为了尽快发展中小企业年金,降低政府养老财政支出风险,应逐步调整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养老保险的比例,进一步弱化第一支柱,降低企业年金的缴费标准到多数中小企业能承受的范围内。在具体操作环节,若降低基本养老金费率存在阻碍,可以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之后与积累型企业年金账户相衔接,采取养老保险新人新办法,老人则由政府承担起养老责任,减轻中小企业压力,从而在根本上促进养老保险的多层次发展。

2.2 完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

首先,财政部在2009年颁布的27号文件将参与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比例提高到5%,相对于欧美国家15~20%的比例来说激励效果明显不足,应逐步调高税优比例;
其次,在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很多企业在进行投资和企业年金待遇支付时并没有得到实际的税收优惠,仅在缴费阶段得到了实际优惠,建议采取ETT模式,在缴费和投资阶段免税,而在待遇支付时征税;
再次,税收优惠政策只针对企业缴费给予规定,但对个人没有作出规定,应该在政策中针对不同的缴费主体明确指出相应地税收优惠措施。

2.3 降低企业年金的建立标准和管理成本

目前我国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标准比较高,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单一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门槛是企业资金达到1 000万元。同时,中小企业年金单独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管理成本较高,导致内在动力不足。

因此,借鉴国外经验,首先,可以对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年金计划产品,在降低中小企业管理成本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加入集合年金计划。集合年金特点包括低门槛、少费用、简流程等特点,中小企业委托人只需选择相应集合年金产品,不需要另外招标年金管理人,从而能够降低开设和管理年金账户的成本,同时资金规模增多有利于通过分散化投资降低风险。截止目前,我国不少金融机构已经推出一些集合计划,例如招商银行“金色人生”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工商银行的“如意养老2号”标准化年金等,满足了部分中小客户的需求。

其次,根据中小企业存在资金规模小、行业集合性等特点,鼓励年金产品服务机构为其量身打造适合的企业年金产品,取消加入集合年金计划的规模限制。

再次,国家需完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管理办法,使集合年金在开户备案、分配收益和基金投资等环节有法可依,以立法形式规范集合年金计划的发展。

最后,完善年金管理机构数据接口。目前在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托管人、投资账户管理人、监管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数据格式不统一,限制了集合年金的运营效率提高,对此监管部门需要公开年金数据信息接口标准,推动电子化、标准化业务处理。

2.4 强化企业年金基金监管责任

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危机甚至面临破产风险时,经常选择退出年金计划,导致员工个人交费部分利益受损,也无法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强化企业年金基金的监管。①国家应该强制建立年金担保公司,保证享有收益权的个人在企业退出年金计划时不会损失这部分退休金;
②加强控制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风险。必须设置独立的年金基金监管机构,企业年金相关领域如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必须首先对自己行业内部进行严格监管,不能只强调市场利益还要考虑行业整体发展,同时需要强化各领域互相监督功能;
③国家企业年金主管部门在政策执行阶段要加强执法力度,尽力降低年金基金的安全风险。

2.5 提高企业年金账户的可转移性

中小企业员工由于流动性较高,对企业年金账户里的积累资金能否转移比较关注。目前中小企业年金中企业与职工的缴费合并累计到个人账户,员工退休前,不得提前支取企业年金资金,员工更换工作时,个人帐户可以转移,若新单位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则由原委托机构继续管理。员工在更换工作后,如果年金个人账户衔接不畅甚至遗失,不仅使员工应得利益受损,也严重打击到个人参加企业年金的积极性。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①要按照参与年限控制年金支取的比例,参与集合年金计划的中小企业根据基金运营情况提供相应比例的支取,提高中小企业员工参与企业年金的积极性。

②针对企业年金转移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应采取宜细不宜粗的原则,健全年金转移流程,简化相关程序。

③提供多种转移方式。目前,主要包括转移到新企业年金计划、保留原有的企业年金计划两种方式,按照三支柱、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要求,为企业年金转移寻找更多形式和解决方案是必然要求。

④企业年金转移障碍要清除。目前我国主要是由于国企、私企、外企的体制不同而造成一些规定性限制,再者企业对员工更换工作不满而蓄意制造障碍,都影响到年金的可转移性,这需要体制的改革同步才可以从根本上消除。

参考文献:

[1] 郑秉文.论其业年金当前的任务和改革的方向[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 肖迎春.美国企业年金计划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启示[J].管理世界,2009,(1).

[3] 殷俊.中国企业年金计划设计与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 (美)詹姆斯・舒尔茨.熊必俊译.老年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5] 宋效中.企业年金方案设计实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6] 邓大松.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 鹿峰.企业年金的最优设计[D].西安:西北大学,2008.

[8] 丛春霞.中国企业年金监管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10).

企业文化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家公司想要生存发展下去,需要做好营运的计划。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营运计划书,接下来我们共同阅读吧!

营运计划书1

一、我国化妆品产业的现状: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化妆品生产厂家只有50多家,最高年销售额不足5亿元。1990年,全国化妆品销售总额也仅为40亿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化妆品产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__年底,全国化妆品行业的生产企业达3000余家,销售总额达217亿元。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最高的年份达41%,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由此可见,化妆品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

正是因为发展前景诱人,化妆品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尤其是在我国入世后,中外企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根据入世协议,入世后,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将面临全方位的挑战:外国化妆品进入我国的成本将会降低,外国高档化妆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一些中低档化妆品也将进入我国市场,中档化妆品将成为竞争的焦点,这将对以生产中低档化妆品为主的国内企业构成很大威胁。此外,入世后国内将会出现更多的外国个人护理连锁商店和私营批发公司。

二、国产化妆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要想在入世后的国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并且进军国际市场,就必须正确认识自己与外国企业的差距,知已知彼,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在竞争中取胜。中外化妆品生产企业从整体水平上看差距较大,国产化妆品多集中在中低档水平上,多数产品品质不高,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国际竞争力。从总体上分析。国产化妆品的主要劣势是:

1、品牌知名度低:

目前,我国的化妆品生产企业中,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有400多家,占全部化妆品生产企业总数的14%,但这14%的合资和独资企业生产的化妆品却在国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外化妆品品质好,科技含量高,品牌知名度高。而我国的许多化妆品生产企业赋税和人员负担重,资金匮乏,在科研和宣传上的投入都相当低,从而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提高、新产品的开发和企业知名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外国化妆品生产企业一般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企业在形象塑造和宣传上具有丰富的经验,而国内的企业一般只有几年或十几年的历史,与外国同行相比,在经验和企业文化沉淀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即便是一些有影响力的国内品牌,同国外的知名品牌比较起来,在科技创新、国际知名度等方面也逊色许多。

2、规模小,质量难以保证:

化妆品生产属于简单加工行业,一般只需一些搅拌反应器皿、灌装设施加化验手段就可完成。目前的化妆品生产企业中,许多是10人以下的小厂。虽然化妆品的生产相对简单,但对质量却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一些小厂由于资金少、技术落后,虽解决了生产问题但产品质量很差,对皮肤的伤害大,有的根本达不到国家的卫生检疫标准。此外,在经营机制上缺乏现代化的管理体制,不能为聚集人才创造必要的条件,当企业形成一定规模时,这些缺陷便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虽然国产化妆品同国外化妆品比较起来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国内化妆品生产企业对国内市尝中国人的皮肤特点及消费习惯等都很了解,同时,还可凭借国内市场上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在产品的成本等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

1、消费者偏好:

国内的一些老民族品牌,如美加净、郁美净等在国内市场上除一般的消费者外还拥有一个稳定的消费人群,这部分消费者以中等收入的中老年居多,他们对民族名牌有很强的偏好,其人数约占城市人口的2.5%。这种消费偏好上的优势在一段时间内,具有其他外国品牌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此外,由于中外消费者在皮肤特点上的差异,外国化妆品生产企业进入我国市场要有一个适应期,这一适应期虽然很短暂,但却为国内企业赢得了宝贵的应战准备时间。

2、成本价格:

国内化妆品生产企业同国外同业的竞争主要依靠的是价格策略。目前,在中外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竞争格局中,外国企业主要占据了高档化妆品市场,而国内企业多集中在中低档化妆品市场上。外国化妆品的价格一般高于同档次国产化妆品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主要是以其优良的品质赢得市场,而目前国内品牌有能力与其竞争的很少。但国内高档化妆品的主要消费者是大中城市的高收人人群,这部分人约占城市人口的1%,市场容量相对较校中低档次的国产化妆品价格更能适应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在城市和农村都有广阔的消费市常但这方面的优势,将随着我国逐步兑现入世的各项承诺而有所削弱。此外,随着关税的降低和对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尝在国内建厂等各种法规限制逐步取消后,外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各项“进入费用”等将会降低,价格也必然会有所下降。另外,还会有大量的外国中档化妆品闯入我国市场,中低档化妆品将成为未来中外企业竞争的焦点。

三、媒介策略:

(一)广告市场:全国

(二)广告目标

1、使用较少费用最大限度覆盖招商广告的目标群体,并保持较高的接触频次。

2、扩大“诗雪”“百慕“和”碧妮“的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3、树立北美化妆品公司品牌形象,巩固市场份额。

(三)广告目标群

1、通过一定频次媒体暴露帮助提升北美化妆品公司的品牌知名度。

2、在目标群和潜在的目标中迅速建立“诗雪”,“百慕“和”碧妮“的系列产品亲和力与知名度。

3、推动招商工作的全面开展与更大范围的渗透。

四、我们的市场战略目标:

我国已经入世,国外化妆品企业随着我国各项承诺的兑现也将加快进入我国市常国内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对策,迎接挑战。

1、转变经营观念:

在化妆品观念的营销方面,国内化妆品生产企业除了采取柜台销售的销售方式外,还应采取其它有特色的营销方式。如企业可将现有的市场卖场网络资源及固定的消费群体与一些专业美容院的场地、网络、技术三大资源进行嫁接,打造出品牌、产品与服务一体化的营销模式。企业为美容院“打工”,美容院则利用企业的优势来服务大众,以达到双赢。

2、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

目前,中外化妆品竞争的主要市场为中高档化妆品,一些外国化妆品生产企业在品牌特征的塑造上,多把自己塑造成年轻白领或是时尚青年的理想品牌,产品价位比较高,远远高于我国工薪阶层的消费水平。国内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占领中低档化妆品市场,而且由于其自身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也必须作出这样的选择。一旦国际竞争力提高了,再大举向其它市场发展。

3、注重品牌宣传:

广告宣传是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产品品牌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企业由于资金匮乏,在广告宣传上的投入很少,从而影响了产品知名度的提高,致使市场销售不畅,最终导致企业效益不佳。很多外国企业的化妆品价格高于同档次的国内化妆品数倍甚至数十倍,并非全在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广告投入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在化妆品产业,广告引导时尚,尤其是在化妆品品质差别细微的情况下,广告宣传已成为企业间竞争成败的关键。国内化妆品企业应该提高品牌意识,吸收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扩大企业知名度,形成以品质为基础的品牌优势。

4、提高科技水平:

化妆品生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还是要在产品的品质上战胜对方。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是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只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国内化妆品生产企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远远低于国外企业,致使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缺乏持续的竞争力。科技水平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瓶颈”。我国入世后,国内企业必须把科技开发放在企业发展的关键位置上,为企业竞争打好坚实的基矗

现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面临的挑战十分巨大,所以我们必须要及时的调整我们的战略,必须要在新形势的情况下实现民族企业的快速增长,我相信我们的民族企业会在竞争中逐渐取得胜利的!相信我国的化妆品市场最终胜利者还是我们的民族品牌!

营运计划书2

一、预期目标

年度经营计划工作是一项超前的专项工作,应实现下列预期目标:

(一)出台公司经营的总体规划。包括:全年度公司经营计划、全年度公司总体财务预算、经营团队绩效管理方案。这些总体规划,将规定公司总体的经营目标、关键措施、财务预算和经营团队的绩效管理办法,具体工作成果体现在下列文件上:

1、《__公司年度经营发展计划(____)》

2、《__公司年度财务预算计划(____x)》

3、《经营团队目标管理责任书(____)》

(二)出台年度规划的配套方案。包括与上述总体方案相配套的,运营、销售、研发、采购、制造、人力资源等各专项行动计划和部门绩效管理、员工薪酬管理方案,以支持总体规划,具体工作的成果体现在下列文件上:

1、《产品运营年度行动计划和绩效管理办法(____)》

2、《市场销售年度行动计划和绩效管理办法(____)》

3、《产品研发年度行动计划和绩效管理办法(____)》

4、《采购管理年度行动计划和绩效管理办法(____)》

5、《制造管理年度行动计划和绩效管理办法(____)》

6、《人力资源管理年度行动计划和绩效管理办法(____)》

7、《年度人力标准配置计划(____)》

8、《年度人工成本总量计划(____)》

9、《员工薪酬管理基本规则(____)》

(三)培育策划机制和管理能力。通过统一的年度计划编制活动,所有参与人员应熟悉、掌握年度经营规划的编制方法、步骤及其技巧,以为今后每年的年度计划工作打好基础;年度计划编制工作完成后,应整理、形成并出台《年度经营计划编制和执行管理规范》,将计划编制、计划执行、执行检讨和改进管

二、组织管理

年度经营计划是一项跨部门、跨领域的策划工作,需要集体智慧,也需要民主和集中过程。为达成预期目标,整个工作计划的实施,由总裁办统一组织,财务中心和各部门按照分工落实。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工作内容、步骤与时间表

____年度经营计划及其配套方案的编制工作,按下列基本步骤和时间表进行:

1、销售预测:运营/销售中心根据第四季度合同和订单情况,预测____年和____年全年的产品销售量、销售收入,提出《____-____市场销售预测和目标计划》草案。(__x10月20日前)

2、财务预测:财务中心根据运营和销售部门的预测,测算____全年公司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并预先列出各项成本的基础数据,提出《____年度关键财务指标预测报告》。(__x10月25日前完成)

3、销售计划:运营和销售中心确定20__年度销售目标、达成目标的关键措施和所需的财务费用、人力编制和人工成本等资源需求,提出《产品运营年度行动计划和绩效管理办法(____)》草案、《市场销售年度行动计划和绩效管理办法(____)》草案(不含绩效管理部分)。(__x11月1日前完成)

4、研发计划:研发中心根据销售需求和市场情报,确定研发产品线、关键措施、所需的财务费用、人力配置和人工成本等资源需求,提出《产品研发年度行动计划和绩效管理方案(____)》草案(不含绩效管理部分)。(__x11月5日前完成)

5、供应计划:根据销售计划和研发计划,采购和制造部门研究确定实现销售目标的关键目标、关键措施和所需财务费用、人力编制和人工成本的资源需求,提出《采购管理年度行动计划和绩效管理办法(____)》草案、《制造管理年度行动计划和绩效管理办法(____)》草案(不含绩效管理部分)。(__x11月10日前完成)

6、资源计划:人力资源部根据各部门的人力编制和人工成本需求,汇总、确定年度经营目标的标准人力配置、人工成本控制总量,提出《年度人力标准配置计划(____)》草案、《年度人工成本总量计划(____)》草案。(__x11月14日前完成)

7、财务预算:财务中心在上述各项计划和财务费用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财务需求的预先审查,编制达成经营目标的三套财务预算方案(盈亏平衡、责任目标值和争取目标值),提出《__公司年度财务预算计划(____)》草案。(__x11月21日前完成)

8、总体方案:总裁办根据战略方针和各专项行动计划,汇总编制并提交《__公司年度经营计划书》草案、《经营团队目标管理责任书》草案。(__x11月25日前完成)

9、团队初审:总裁办组织经营团队首次会审会议,主要审查专项行动计划和公司财务预算的一致性、可行性,同时审查《__公司年度经营计划书》草案、《经营团队目标管理责任书》草案的整体性和可行性。(__x11月28日前完成)

10、方案完善:各部门根据经营团队初审意见,按照分工,修改完善各项草案,补充专项行动计划的绩效管理部分,以与《__公司年度经营计划书》、《__公司年度财务预算计划》和《经营团队目标管理责任书》保持协调。同时,人力资源部编制综合性的《员工薪酬管理基本规则(____)》。(经营团队,12月5日前完成)

11、团队审定:总裁办组织经营团队进行终审,主要审查总体方案、配套方案之间的一致性、协调性和各项方案的可行性。(经营团队,12月10日前)

12、执行:所有方案经过再修订后,至迟于12月20日,____年1月1日起执行。(经营团队,总裁办,12月20日前)

13、建立机制:总裁办根据整个年度计划的编制、审查过程,编制并出台《年度经营计划编制与执行管理规范》。(总裁办,12月30日前)

上述内容和步骤,是基本的工作内容和基本的工作步骤,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作相应的调整,但是,完成时间只可提前不得延后和逾期。

四、专项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按照上述分工,各部门编制的专项行动计划,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____年度工作的简要回顾

2、____年经营环境分析(优势、挑战、机会和威胁)

3、____年行动目标及其细分目标

4、____年关键行动和措施

营运计划书3

(一)淘宝店长

1、负责网店整体规划、营销、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经营性工作;

2、负责网店日常改版策划、上架、推广、销售、售后服务等经营与管理工作;

3、负责网店日常维护,保证网店的正常运作,优化店铺及商品排名;

4、负责执行与配合公司相关营销活动,策划店铺促销活动方案;

5、负责收集市场和行业信息,提供有效应对方案;

6、制定销售计划,带领团队完成销售业绩目标;

7、客户关系维护,处理相关客户投诉及纠纷问题。

(二)客服人员

工作职责:

1.通过聊天软件,耐心回答客户提出各种问题,达成双方愉快交易,处理订货信息

2.熟悉淘宝的各种操作规则,处理客户要求,修改价格,管理店铺等;

3.解答顾客提问,引导顾客进行购买,促成交易。

4.为网上客户提供售后服务,并以良好的心态及时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提供售后服务并能解决一般投诉。

5.配合公司淘宝店铺和独立网站的推广宣传,在各种群和论坛发贴宣传、推广店铺

营运计划书4

1.产品背景

待开发产品的名称:惠久久网站

项目提出者: 张祎平

系统开发者:\ 系统运行环境:XP 32bit/64bit,Vista 32bit/64bit,Linux,ucwed etc.

目标用户: 25-35的全国用户.

2.术语

3.运作模式

1) 目标计划

计划:以1年为周期计划实施前期目标:

目标:打响网站品牌

任务:提高网站的流量、培养客户的黏性

策略:网站平台建设、资源整合、网站推广、市场开拓、团队机制建设。

第一阶段:网站平台完善期(1个半月):20~30天的平台基本建设阶段,包括网站流程的优化以及页面美化;每月至少30个团品的完整信息录入,保证网站初期网站内容的信息量。

目的:保证网站的流畅、稳定运转,网站内容的基本完整。

第二阶段:网站试运营期(2个半月):其实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网站运营初期或者是内容的完善期,网站运营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和具有说服力,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网站的初步推广和网站性能的进一步完善。

目的:形成自己的网站风格、提高网站的流量。

第三阶段:网站运营中期(5个月):这个阶段的由于前期的宣传和推广,为网站的带来了一定的流量,所以这个阶段的重点应该放在网站会员商家的拓展和网站用户的转换上,让普通的活动查看用户转化成活动用户,及时有效的搜集用户反馈信息,另外网站的线上和线下推广还需要进一步的跟进。在网络营销方面,初步开展一些线上、线下商务活动,主要是:网络广告、网站合作、联合商家线下推广。

目的:提高用户转化率、培养客户的黏性、提高网站会员商家的数量。

第四阶段:网站运营后期(3个月):建立网站品牌价值是这个阶段的首要任务,在前面两个阶段的运营过程中,提高了网站的流量的同时,积累了较多用户资源。因此在继续做网站推广和内容建设开发的同时,网站的营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对网站数据进行分析,提高网络营销市场开拓,进一步完善网站功能,拓展网站产品。

目的:市场开拓、为占领市场做准备。

2) 运营总策略

大力开发本地团购,适当保持走快递渠道的实物团购数量,常驻0元抽奖活动持续吸纳人气。

3) 任务分配

(1)、网站内容和服务

网站的内容建设和服务包括:网站内容的编辑工作、网站的产品和功能分析、以及线上推广活动。

(2)、业务开拓推广

网站业务开拓:网站产品和服务推广(主要是线下推广)、保持和用户、商家的有效沟通、提高网站的覆盖率。

a)网站推广

负责网站的市场推广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工作,以及网站品牌推广。推广工作包括:活动推广、网站宣传推广、商家联合的推广。

b)客户信息分析

了解客户需求、搜集客户需求信息,反馈给网站编辑人员,进行整理。

(3)、客户服务

及时解答用户对于网站的疑难问题,配合好市场人员,搜集市场反馈过来的信息,同时将市场反馈过来的信息整理后及时给网站策划编辑人员,做好对网站的功能和内容的策划、组织工作。此外,同时审核活动信息、商家信息。

(4)、技术维护

技术维护方面,包括网站的页面设计、美工和网站的程序开发、数据库维护等。网站美工和技术人员,应配合好网站编辑人员的改版和栏目结构设计要求,即使完善网站的一些功能贯联和界面的设计美观。同时网站美工方面在公司的线下推广方面的宣传材料的设计上面与市场和编辑人员保持配合。

(5)、团队建设

网站团队的建设对于网站运营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团队基本结构包括:市场推广部、网站技术部、网站编辑部。市场推广部负责网站项目的市场推广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工作,负责市场推广、地面宣传、开展活动,以及公司品牌推广,开拓网站会员商家,及时收集用户户信息,开拓客户资源;网站技术部要为网站运营平台提供安全、稳定等方面的保障,及时配合公司的维护决策;网站编辑部负责网站内容的建设,网站栏目的策划、网站产品和服务设计,以及一些线上的推广活动,同时对于网站内容的充实,网站文字的编辑和资料的审核工作。

具体人员配置如下:

市场推广部:市场推广人员1名。

网站编辑部:网站编辑人员1名。

(6)、网站培训

网站最需要的培训:网站定位和运营思路培训、网站服务知识培训、其它具体运营时涉及的临时性培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