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综合经济论文【五篇】(全文)

时间:2023-06-16 13:4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综合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一、经济竞争力比较1.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北京和上海是我国两个最大的综合产业城市,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中的前两位。但若两相比较,无论就绝对量还是相对量而言,上海都占据明显优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综合经济论文【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综合经济论文【五篇】

综合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一、经济竞争力比较

1.综合经济实力比较

北京和上海是我国两个最大的综合产业城市,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中的前两位。但若两相比较,无论就绝对量还是相对量而言,上海都占据明显优势。

1998年,上海GDP总量为3688亿元,人均GDP28253元,占全国GDP总量的4.62%;
北京GDP总量为2011亿元,人均GDP18482先,占全国GDP总量的2.53%。两者的差距之所以这么明显,一方面表明北京的经济实力尚嫌不足,另一方面也与两个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无关系。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要求突出其两个中心(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的作用,强调要加强首都的服务功能,建设具有首都特色的综合性产业城市。中央对北京的城市发展作过一系列指示,一再强调北京不能再发展重工业,而应着重发展高精尖技术密集型产业。相比较而言,上海是中国传统的经济中心,建国后乃至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进一步带动了上海的经济发展,使其作为中国最大经济中心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作为传统工业城市,上海的综合经济实力稍占优势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强调首都经济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北京不应该不重视城市的经济功能。

近年来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即北京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比重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上海则相反。北京的GDP总量在全国所占的份额1990年是2.7%,1995年降为2.39%,1998年略有回升,占2.53%,但没有达到1990年的水平,没能充分发挥国内大城市特别是首都经济应有的聚集、辐射效应。反观上海,其GDP总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1990年为4.01%,1995年为4.21%,1998年为4.62%,其在全国经济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当然,与当今世界公认的国际大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相比,北京、上海在国内经济中的份额仍然太小,在80年代末,国际化大城市在本国GOP总量中的份额约为17%~27%。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布局较为均衡,同时也说明我国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体系发育不足,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重点城市的集散能力、辐射能力有限。就这一点而言,北京尤其应该加倍努力,奋起直追。

2.经济发展的支持力比较

如果说经济实力是反映城市经济竞争某一时点的状态指标,代表过去:那么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则是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和支点,是反映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代表未来,体现其发展的潜力。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考察。支持经济发展的硬件主要指基础设施的发育水平。

北京、上海的基础设施水平在国内是最好的,两相比较,难分轩桎。如北京拥有目前国内最长的41.6公里地铁。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实际吞吐量居国内第一位,1998年达762万人次,新建成的首都机场扩建工程使其年旅客吞吐能力达3500万人次。上海则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浦东国际机场全部建成后旅客吞吐能力可达8千万人次,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国际机场。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北京、上海的基础设施水平虽然属国内一流,但与国际大都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这些城市一般都有2~3个国际机场,地铁长度一般都在200公里以上(纽约地铁长达1179公里),年实际旅客吞吐量一般在3千万~7千万人次。这些城市在80年代中期轨道交通尤其是地铁一般已经承担了城市交通30%以上的客运量。而北京1997年地铁运载乘客约5.3亿入次,占全市客运总量尚不足10%,上海这一比例更低。目前,交通拥挤、公共服务水平低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困扰着北京和上海,这表明与这两座城市上千万人口的城市规模相比,基础设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市功能的发挥。

支持城市经济发展的软件是指科技、教育的发展水平

。北京和上海是目前我国两个最大的科技教育基地,城市人口的素质普通较高。尤其北京是我国最大的科研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和技术人才积聚之地,高等教育普及率达16%,比上海的6%高出近10个百分点,在国内城市中迢迢领先。目前北京共有各类高校68所,在校师生约30万人。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213家,科研人员38万,北京的两院院土超过400名,占全国的36%,比上海的119名多得多。据统计,1997年北京每万从业人员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为1734人,上海为1152人。北京每年的高校毕业生约为5万人,上海约为4万人。北京的每项指标都优于上海。这两座城市的智力密集度不仅位居国内最前列,即使与其他国际大城市相比也不逊色。

3.经济结构的合理度比较

经济结构的合理程度是反映城市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经济结构合理与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二是代表未来趋势的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从世界上各国际城市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国际化趋势看,以贸易的国际化为先导,并伴随以金融的国际化,引发城市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是带动整个经济走上国际化、现化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在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以较好地反映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城市的辐射度、凝聚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1998年北京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6.6%,上海约为47.8%。北京第三产业占较大比重与其首都服务功能密不可分,而反观上海,作为我国传统的工业基地,资源的不可逆性使其结构调整面临较大困难。尽管近年来,上海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第二产业的基数大,导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但不可忽视的是上海第三产业所占份额逐年递增,且呈加速趋势、这表明上海的经济结构调整很快,第三产业在总体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目前,京沪两地第三产业虽已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比重仍然偏低。当代后工业化和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平均为60%~70%,其中世界性的国际城市如纽约的这一比重高达86%,其他国际城市的平均水平也在75%以上。

此外,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也反映在增长极的培育状况上。城市经济的增长极,尤其是国际大都市的经济增长极应选择那些轻型、洁净、能耗低、附加值高的产业。依据产业特点,国外的大城市一般都选择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北京、上海基于自身的智力优势,也都选择了高技术产业作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纷纷采取各种倾斜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北京计划将中关村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而上海正兴建中国第一座科技数码港。就实际绩效而言,1998年北京实现高新技术产值380亿元,上海实现高新技术产值972亿元,北京仅为上海的39.1%。

4.城市开放度比较

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现代化城市的许多功能和作用是在广泛的对外联系和交往中得以实现的。大城市尤其是国际性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城市经济与国际经济具有广泛的、高度的融合、开放度很高。考察北京上海两市的对外开放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外贸易水映了城市与世界经济体系相结合的广度和深度,是体现城市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的主要指标。1998年北京进出口商品总额654亿,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贸易依存皮约为12%。而上海进出口商口总额约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8%,贸易依存度约为36%。这说明无论对外贸易的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北京都要远远落后于上海。纽约、巴黎等城市进出口商品总额在本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一般在20%左右,上海已经接近这一水平,而北京的差距还很大。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着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城市开放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考察当今世界国际化大城市的发展史,许多城市都是依靠旅游业起家的。1998年北京接待海外游客220.1万人,国际旅游收入达23.8亿美元,而同年上海接待海外游客152.7万人,国际旅游收入尚不足15亿美元。在这方面北京的优势较为明显,这与北京的政治地位、历史、以及人文特点有关。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000多年的建成文和近8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乃至整个东方几千年古老文化的浓缩点和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现代文明和古老文明、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汇处,对海内外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对中国首访和重访的目的地。目前北京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旅游中心和国际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在这一点上,北京具有上海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当然,上海是宁、沪、杭大旅游区的中心,其秀美山川和人文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旅游业的发展前景相当乐观。但是就国际旅游业的绝对发展水平而言,北京

、上海与其他国际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如纽约每年接待海外游客约为2500万人,年国际旅游收人约为120亿美元。

外资利用情况反映了城市经济利用国际资本的能力,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融合程度。目前,北京和上海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两个最大基地。到1998年,上海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8984家,素计实际利用外资246.81亿美元,北京累计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相当于上海的74%,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相当于上海的45%。造成这一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两座城市在利用外资、吸引外资企业中的分工有所不同。如在北京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或外国金融机构多为非商业性机构,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管理中心和决策中心。上海则是我国外资企业营业机构最密集的地方,尤其是浦东新区集中了我国大多数的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最大的生产中心和服务中心。

5.区域依托状况比较

国际城市的发展受制于它所依托的区域,区域兴则兴,区域衰则衰。区域是国际城市经济、文化、政治的载体和基础,区域的相对发展水平对国际城市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决定该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大城市尤其是象上海、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而言,城市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仅仅依靠城市本身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周边区域的经济支持,如果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高,那么,城市经济就有了强有力的依托,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是有力的促进和补充。

北京地处内陆,位于燕山山脉的揽抱之中,南面经天津、塘沽与渤海相接。北京的区位依托大致可分三个层次:一是近郊区县;
二是京津唐地区,三是环渤海地区。北京的近郊区县多为山区,经济结构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自然资源尤其是水力资源较为缺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很大,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对首都经济的支持作用不明显。京津唐地区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且三地的经济实力都较强,但经济协作水平不高。整个渤海地区是中国北方经济实力最强、大城市最为集中的地区,但传统上经济联系较弱。与北京相比,上海的区域依托状况则要好得多。它位于中国漫长海岸线的中点,长江三角洲的前缘,地处长江入海口,东临太平洋,南靠杭州湾,位于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交汇点,这使它成为海运和河运的港口枢纽城市。同时,上海位于北太平洋西岸中部,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与日本、东南亚诸国联系方便。正因为如此,上海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内地尤其是长江流域各省同世界各地交往的门户,是中国内外货物流通的主要集散地。根据距离远近,上海的腹地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长江三角洲,二是除长江三角洲以外的江浙两省其余地区和安徽省,三是整个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城市密集带,区内各城市之间联系紧密,经济协作水平较高,是我国传统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对外贸易基地,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核心区,是上海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巨大依托。

二、结论和政策建议

1.就城市经济竞争力的现实优势而言,上海处于领先地位

无论是从经济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是对外贸易额、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以及外资利用情况等指标来看,上海均占有明显优势。上海的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5%,对外贸易额约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0%。说明上海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城市的开放程度很高。其不足之处在于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其产值在GDP总量中尚不足50%,而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恰恰又最能反映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国际化水平。因此,上海若要进一步提高经济竞争力,第三产业仍需大发展。

2.就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潜在优势而言,北京略占上风

具体来说,其潜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北京是全国智力密集度最高的城市,是全国最大的科研教育基地,具有上海所无法比拟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如果能够实现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研成果的合理转化,实现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那么北京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将是非常可观的。二是后发优势。就,历史沿革来看,北京传统工业所占比重相对上海要小,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相对合理,结构调整的难度较上海相对要小,有利于实现结构轻型化、洁净化和高科技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本较低。三是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北京作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巨大的文化魅力,对世界各国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国际旅游业发展很快,这将会大大加快北京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步伐。

3.就区域依托状况而言,上海的优势得天独厚,而北京的区域依托优势则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上海据以依托的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巨大支撑。而反观北京,历来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较弱,协作效应不明显。因此,应对京津唐地区乃至环渤海经济圈

,以北京牵头提倡议并统一规划,切实予以研究并付诸实施,优先整合首都经济圈,然后进一步整合环渤海经济圈,加强圈内城市经济的分工协作,形成以北京、天津为首,包括大连、沈阳、秦皇岛、烟台、威海在内的环渤海城市带,提高城市群的一体化程度,发挥协调发展、互利互补的优势。

4.就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而言,考虑到北京、上海的城市功能定位不同,两者的竞争优势各有侧重,优劣互现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综合实力很强,与国际经济的联系非常密切,国际化水平较高;
而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智力资源丰富,经济结构的轻型化程度较高,旅游业发达,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持力较强,较充分地体现了首都的综合服务功能。客观地说,两者的综合经济竞争力都很强,都具备了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条件。

5.政策建议

北京、上海作为国内经济竞争力最强的两座城市,无疑是我国创建国际性大都市的最佳候选城市。但通过上文中的国际纵向比较不难发现,北京、上海与国际公认的大城市相比几乎在每一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北京、上海的城市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应遵循前瞻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按照从区域性国际城市到全球性国际城市的轨迹循序发展。同时还应注意,城市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过程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当今公认的国际大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其发展历程也各不相同。北京、上海的城市建设在体现全球化和知识化要求、符合世界城市一般机能的同时,更应该体现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以北京牵头提倡议并统一规划,切实予以研究并付诸实施,优先整合首都经济圈,然后进一步整合环渤海经济圈,加强圈内城市经济的分工协作,形成以北京、天津为首,包括大连、沈阳、秦皇岛、烟台、威海在内的环渤海城市带,提高城市群的一体化程度,发挥协调发展、互利互补的优势。

4.就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而言,考虑到北京、上海的城市功能定位不同,两者的竞争优势各有侧重,优劣互现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综合实力很强,与国际经济的联系非常密切,国际化水平较高;
而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智力资源丰富,经济结构的轻型化程度较高,旅游业发达,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持力较强,较充分地体现了首都的综合服务功能。客观地说,两者的综合经济竞争力都很强,都具备了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条件。

综合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2001年11月10日,多哈,正式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决议,中国成为WTO组织第一百四十三个成员国。2001年12月11日,中国已正式成为WTO成员。入世已成现实,除了欣喜,留给我们的更多则是:机遇与挑战。如果说改革开放二十年,使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那么入世则顾名思义的使中国走向了世界市场。这将是观念与体制的进一步转变与完善。从这一点来说改革开放做的只是引资与投资,入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因为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可抗力,在入世后这种抗力将使之自寻死路。中国经济由持续了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另一种改革与竞争的层次,既中国经济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就此拉开了序幕!而“改革开放”相对变成了这种“改革”的依托或垫脚板。(当有一天回顾历史,我们也许会很庆幸我们有了这二十几年的“改革”尝试,哪怕这种尝试是不完善的、彻底的。)经济世界的竞争法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竞争法则是一脉相成的,那便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我国监狱经济走向何方?以下我们作以探讨和分析

一.监狱经济的涵义特点

监狱属于政治范畴,监狱经济是监狱为改造罪犯之需要,由监狱人民警察依法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罪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活动;
监狱,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惩罚与改造罪犯的场所。同时亦担负了一定的经济任务,这便是监狱经济。它的特征主要是:①具有法定性;
②由罪犯劳动派生;
③劳动力主体是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
④必须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
⑤是为改造罪犯之需,具有政治属性;
⑥是有效劳动、经济活动,具有经济属性。由监狱经济的内涵可以看出,它具有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两个基本属性。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政治属性决定经济属性。多数人将“监狱企业”视为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要成为企业应同时具备五个条件:即生产经营上的独立性;
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具有自主支配、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力;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有某种形式的组织机构;
具有法人地位。事实上,“监狱企业”与企业相比有共性,但又有特殊性:一是劳动力主体是不具有人身自由的罪犯和具有公务员身份的监狱人民警察;
二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是社会效益最大;
三是生产经营决策要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来进行,没有独立性;
四是收入分配除纳税外全部用于改造罪犯。劳动力主体的特殊性是它区别于企业最本质的东西。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监狱企业”的特殊性,一味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
忽视了监狱经济的政治属性,盲目地适应市场经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监狱经济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但这个发展多数是在弱化监狱经济的政治功能,是在强调监狱经济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仅将其视为单一的经济问题来实践的情况下获得的,由此导致了对监狱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上的片面性,并导致了诸多矛盾的出现,既然“监狱企业”不是企业,就不能完全套用企业运行规则,只能结合监狱生产经营的实际,借鉴现代企业制度中可以为“监狱企业”所用的内容,即分清权责、科学管理,而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监狱经济的运行不完全适用市场经济规律,这是因为:第一:监狱是对罪犯实施刑罚与改造的场所,劳动是改造罪犯的手段,因劳动而监狱生产,因监狱生产而又监狱经济。可见,监狱经济是罪犯改造的第三重衍生物。获得经济利益不是监狱的直接目的,不是监狱的基本职能。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做好监狱工作不是竭力发展监狱经济,获得经济利益不是监狱工作的必然要求。即是说监狱创收只有现实性,而无必然性。第二: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监狱生产中,人力资源的主体是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而两者在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不发生作用。由此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在监狱经济运行过程中,不能完全套用市场经济规律。第三:罪犯的劳动是强制性劳动,劳动成果是机器强制力的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第三个结论:监狱经济是国家强制力的产物,发展监狱经济还必须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市场竞争力来实现。第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监狱劳动力的特殊性,使监狱产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商品价值量不等量。由此可以得出第四个结论:监狱产品价值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进行交换,应运用特定的交换方式。

监狱经济的运行首先要符合监狱政治属性的要求,在此前提下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依据上述四个方面,可以做出判断:发展监狱经济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
其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应通过国家强制力来解决;
监狱产品价值的实现,应通过特定的交换方式。这就发生悖弈,即监狱经济的运行既不能套用市场经济规律,又不可能再回到计划经济,那么就要找一条既兼容竞争又兼容计划的第三条道路。这一次,这种竞争与改革的力度,将必然的影响到现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再难由政策的力量予以保护或挽救,相对于今天的监狱经济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在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凭借着政策的优势超然于世外的监狱经济那落后的体制与形式以及软硬件正促使监狱经济走向一条死胡同。事实上,在入世之前的中国,在经济(企业)界有很多动作相对来说是惊人的。不论是对电信的拆分,还是汽车行业、家电行业的兼并、血拼……这一些列行动几乎涉及到中国经济中落后的那一方国企、集体企业的方方面面。唯有的例外是:国有经济体的一部分的--监狱经济。入世对中国经济的挑战将是巨大的,特别是相对一些较小的集体企业与私营企业,除非能够做大做强或做出特色,否则能走的路只有一条。同样的挑战已摆在了中国各行各业的巨头们面前。这便是所谓的“狼来了”。而作为中国现有经济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监狱经济在面对WTO时,其面对的困难亦将是不容忽视的,作为中国经济一部分的监狱经济面临同样的困惑。何去何从?路在脚下。“改革”,以适应开放、适应市场,迎接入世的挑战。监企合一体制受到直接冲击

此外,随着入世,监狱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有可能导致某些监狱进一步加剧生产的主导地位,造成经济利益主导执法行为,再加上监狱还要履行一些不必要的社会职能,从而使监狱机关主要职能削弱,严重影响改造质量。从经济角度看,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WTO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它的一系列规则,体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的自由,平等和公正。而监企合一体制下,监狱生产享受了部分财政拨款,与同类社会企业相比,其产品成本将大幅下降,对社会企业而言是一种不正当竞争,有可能招来不平等竞争的调查,引起国内外厂商的反对。因此,入世后,监狱职能单一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监企合一的体制已到非改不可的境地。

二.监狱经济的工农业现况

今天的监狱经济主要分为工业与农业两块。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监狱经济已经历了由农业为主到工业为主(个别监狱或许例外)的转变,但是这种经营模块的转变并没能很好的带动监狱经济的发展,而只是依靠政策的力量勉强求存。监狱生产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入世后,对监狱最直接的影响是监狱生产和监狱企业。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和国际市场的国内化都将获得发展,但从短期,甚至中期来看,前者的发展要明显快于后者,这是由中国与作为WTO中发达成员的产品竞争力差距以及一些发展中成员产品趋同决定的。由于监狱生产单位设备工艺陈旧的多,低技能罪犯劳动力多,管理水平低下的多,历史包袱和社会政策性负担多,资产负债率高,致使工效低,产值低,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以这样的产品参与日益国际化的国内市场竞争,其取胜将变得更加不易,监狱产品的市场实现将更加艰难,监狱生产将更加困难,如果说市场竞争加剧使监狱生产外部环境恶化,那么,所享受的优惠政策面临取消的可能将会使监狱生产雪上加霜。由于监狱生产的特殊性和固有劣势,使其市场竞争力日渐低弱,为维持监狱行刑对劳动改造罪犯的需要,国家不得不对监狱生产采取了诸如免重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以及增值税返还等政策性扶持措施。这从监狱生产的特殊性来看是合理的,但是监狱生产享受的税收减免政策与世贸组织所确定的国民待遇规则相冲突,与我国对世贸组织承诺统一实施法律相矛盾,与世贸组织的反补贴规划直接对抗,因此,这些优惠政策面临被取消的危险。从而使监狱生产在与外界的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更需要说明的是,在WTO货物贸易协定中,第二十一条第五款明确禁止监狱罪犯生产的产品进入竞争性领域参与市场活动。也就是说,监狱企业产品不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这种监狱产品的禁止性条款,将是监狱生产致命的威胁。监狱生产体制将面临挑战

目前,监狱生产体制中是按照既服务罪犯改造,又参与市场竞争以创收弥补监狱经费不足的双重目的来构建和运行的。依据前者,监狱企业必须以罪犯为基本的劳动力,依法组织生产,并促进罪犯改造;
依据后者,监狱企业应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参与竞争,尽可能多的创造利润,以便在满足其本身进行简单和扩大再生产的同时,弥补因国家财政保障不足所出现的监狱经费缺口。由于从改造罪犯需要出发和从市场需要出发分属于不同的法律和经济范畴,需要考虑的因素各有侧重,依循的规律各有不同,当它们同时作用于监狱生产时,必然会发生冲撞和排斥,使监狱生产发生功能性紊乱,职能错位,两个目的最终都难以有效实现。这种矛盾在我国加入WTO后将会更加突出:一方面,由于外国投资和产品大量流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监狱企业只有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的目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所必须的组织体系,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倾力拼杀才可能免遭出局,而另一方面,监狱企业特殊的目的性,对监狱机关的附属性以及在人力,技术装备等方面劣质性,又制约着监狱生产不可能抛开改造目标,全力参与市场竞争。如果不尽快改革现行体制,监狱生产的形势会更加严峻,劳动改造罪犯的实现将更加艰难。

1.监狱经济的缺陷与不足

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使我国的法制、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有什么地方是最不受影响的,那么监狱是除西部地区外的第一选择。这直接导致了监狱经济与我国市场经济的严重脱节。而这种脱节,必然的使监狱经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难以与市场的杠杆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这是监狱经济的根本缺陷(当然这其中存在一定的政策因素)。而这种根本的缺陷也使监狱经济:1).难以为外界所接受2).缺乏自(导致加工业盛行);
3).缺乏创新能力;
4).管理与设施等方面严重落后。如果这种缺陷与不足是监狱经济难以发展的根本所在,那么它的表现形式亦为监狱经济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与经济密切相关的。从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开始世界经济虽然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后的冷战的困扰,但是其速度与成就却是世界发展史上所有历史的总和。这不能不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物质文明一次质的飞跃。而中国直到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才开始追赶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再加上相关历史的以及人文的固有承袭的困扰,必然的导致这种经济变革的不彻底性。相对于监狱经济的环境来说,这种困扰则是令人生畏的。那感觉与蒙上了眼睛在岩崖边上行走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一刻,但我们不得不揭开蒙在眼前的那一道遮布,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距离已经拉开了不止二十年。而这二十年指的决不是固有的经济形态,而只是相对的生活情态。或者说,工作模式。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那么监狱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其经营的模式与理念(相对的大多数)只是相对于上个世界的八十年代中后期。那种“三来一加”初级阶段,甚至于不比一些小型的民营、私企;
并而沦落为为之打工的角色。乐此不疲!

特别的是,监狱经济作为国有经济体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拥有国有经济体制中大中型企业的一切弊病。甚至一些大型的农场、矿山型监狱,由于历史的遗留问题在职工的保障一块上也是有过于国有企业而无不及。

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我国的经济现状时却不难发现,中国经济面对WTO所面对的不足:

一、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相对的生产力及竞争力的巨大差距;

二、在软硬件等各个方面存在的来源于认为的或历史的沉积的缺陷;

三、非市场经济的的影响及其作用力依然存在,且在大部分的地区、行业根深柢固。

当然这些不足都是相对于中国的整体经济而言的,事实上,相对于我国的监狱经济来说:这种不足将大得多,同样鉴于监狱经济附带的监狱本质的作用性,监狱经济的变革将是一条充满困惑的未知之路。除此因素,还必然要提到的是,监狱经济作为一个经济体其自身的不合理性及其严重的不足。而这种不足相对于任何的一个拥有自的经济体来说,都是致命的。

2.监狱经济的形式作用(相对“优点”)

但是,也不可否认的,监狱经济作为一个国有的经济体殊的组成部分,其所拥有的优势也是任何的企业无法回避的。而在今后的很长一个时期,这种人力、政策的优势配合监狱自身的政治特色(受统一领导)将是监狱经济谋求出路的最大契机。但是同样的危机亦会由之产生。毋庸置疑的,监狱经济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政策保护伞(政策保护、廉价劳动力、减免税收等等)。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监狱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推动监狱生产体制的改革。这把伞使监狱经济免受了日晒雨淋之苦,但也使监狱经济失去了“市场”这一要素。所以监狱经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料加工”。或者干脆说:“帮人打工”。这其中的优缺点明眼人一看即知。对监狱经济来说一大利好就是,没有风险。但是正是没有风险的优点与政策的巨大保护伞造成了监狱经济的问题所在——在入世的进程中这些问题会逐渐突出并不得不提上日程,以待解决。

3.监狱经济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本身就是一个带有风险性的决策,但是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并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及其伟大成就,并使之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二十年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变化是巨大的,带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利好亦是中华民族将近五千年的发展史上的前所未有。

但是二十年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更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巨变。这种变化恰恰为中国的入世做好了一个最为充分的准备。而相对静止的监狱经济将面临的将是一种几乎绝对的困境。因为这是历史进步的车轮,监狱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除了顺应这一形势外,在没有第二种选择。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经济最大的变动之一便是:体制的转变,政企分开。也正是这一症结,构成了监狱经济的第一难题。分?这么分?可行吗?于是便有了“收支两条线”。这是监狱经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监狱经济与国有经济体制的一大通病:领导层决策不利或决策力不足。此其二。而如果说以上两个问题是由监狱经济的根本缺陷造成的,那么监狱经济中的资源浪费与盲目的重复建设,则完全是由对市场的市场的疏忽/疏远而造成的。当然这其中已包含的因素是:缺乏长远的目标,片面强调当前利益;
对市场缺乏主动意识等。如若说以上的问题是相对监狱经济的冰山的海平面下的一大块,那么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则是一直摆在眼前的问题:

1).高投入低产出。同样的人力物力投入,加载于任何的一家企业身上导致的后果必然是死亡;

2).多数监狱单位受限于来料单位,等米下锅,日子难过,企业缺乏最基本的自;
或完全受制于某一行业的市场需求;

3).经济结构偏向于粗放、片面,在发展中暴露出难以为续的特色;

4).执行系统水平低下:(1)作业人员水平低下,人员的素质、能力低下;
(2)作业控制不力,管理及责任不够明确(虽然相对实行了“片警”制度);

5)设施、产品线落后,难以与社会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相适应等等

而这一切的一切,在入世后必将犹如冰山般的完全溶解,或者作为独立的一极另行发展(在监狱经济体内部自行发展)。不然在世界经济体制“消费者”第一的作用下,监狱经济必将瓦解。

三.监狱经济发展大势

监狱经济要发展,要振兴,当务之急是尽快推进“两个转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15年实现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关键是意义实现两个具有全局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根本途径是科技进步,动力来源于广大知识分子。长期以来,监狱经注建设和发展中重基建、轻技改,走的是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路子,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迫切需要转变。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实现根本转变,必须全面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注重人才培养,注重技术开发,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化,抓好科技攻关和基础性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把监狱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在人才优势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技术改造是无止境的,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企业的生命力才越来越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通过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降低消耗,减少浪费,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使同样的物力、人力消耗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为了入世几乎折腾了整整一代中国人,以至于中国的入世谈判成立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争端。而今天无论这其中包含了多少的艰辛与困苦,这一刻WTO来了。只是无论有关民族工业的旗帜扛得有多高,背得有多累,而挑战又是多么的艰巨,这一切都不将是关键。想一想微软(MICROSOFT)、英特尔(INTEL)用十几二十年做大为世界五百强,便不难明白在公平竞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法则下真正可怕的并不是挑战,更不是未来或外来的挑战者。在上一个世纪的中国就流传有:“如果一个小镇上只有一个律师,那么他只能温饱;
如果有两个律师,则大家都可以过的很富裕。”对于监狱经济这一法则同样适用。而做为监狱经济体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抓住并扩大你的顾客群(消费者)。这是市场经济的原则,也是WTO的原则,亦是发展大势。伸向明天的路便在脚下延伸开去……

四.监狱经济未来之路

“监狱经济的出路”,说是“出路”多少带点无奈的成分,但却应该是最为实际的一种说法。在本部分进行前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有观点的前提是:监狱经济是相对于罪犯改造而存在的,其本质是改造罪犯的一种手段,即劳动改造。而有关这种出路,在前面有关章节已经有所提及,也就是说具体不外三种,分析如下:(1)走改革开放之路,到市场中去,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2)在监狱内部自产自销,进行内部调节;
(3)完全的归结为一种改造的手段,不谋他求。从后两者的角度来说,那是在走投无路或者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的必然选择,从长远来说亦不可谓不可。但是相对我国现在的经济现賺,却没有任何的理由如是去做。而如若真要如是去做,那么现有的模式足矣。下面仅就第一种观点展开相关未来之路。

十年使我国的许多监狱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恢复监狱工作之后,应当说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监狱经济凭借其固有优势(政治优势)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一步步深入,这一优势在慢慢地走向没落。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笔者还是个学生时,乔司监狱的西瓜在杭州地区的知名度绝对不比当时的娃哈哈差;
但是今天的娃哈哈已成为全国食品行业的老大,而乔司的西瓜却已什么都不是。不计其中的可行性,市场的局限性及其他的人文、政策等因素。这中间最大的差别在于,乔司监狱远离了市场,远离了消费者。而娃哈哈则把握了市场,赢得了消费者(不计其中的体制转变等因素)。在此仅以乔司监狱的西瓜为例,谈一谈农业的发展思路。毋庸置疑,乔司监狱在农业发展上的绝大优势,但是却不得不正视乔司监狱在农业发展上的窘境。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拥有两万亩土地、紧依杭州的“乔司农场”现如今做得最多的是,为杭州附近的“农民老板”打工的营生。或者干脆外租土地收收租。这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在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杭州的土地上无异于兵马俑外的又一奇迹。无论从那一个角度来说,乔司监狱发展农业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劳动力、土地、地理、市场,甚或改革开放带来的失业率导致的各种专业人才报考公务员,所带来的人才优势。但是事实却是乔司监狱在向工业转变的同时,也不断的失去固有的农业优势。一如它轻轻松松的退出了在西瓜销售上的霸主地位,让位于温岭人与平湖人。而这种转变简直是一蹶而就,至少对乔司监狱来说如是。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乔司监狱在农业发展上缺乏了一种市场意识,更缺乏一种长远的目标与主动参与意识。而事实上,也正是拥有了这一点,才造就了杭州附近的一大批“农业老板”。到此,其实(乔司)监狱经济中农业的未来之路已经很明确:到市场中去,自力更生,做大做强。当然如果可行的话,亦可进行一些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与制作,唯一要注意的是这种特色必须具有长远发展的可行性。而这种出路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实施,而是在与交叉其中的政策决定力量。也就是说这需要监狱经济上有关政策的转变与支持。依旧以乔司监狱为例,农业科如能整合所有农业分监区的优势(产品、资源、人才等),合理安排与调节,那么其整合后的力量足以抢占整个的杭州及其周边市场,效益自不在话下。

而相对监狱经济的工业这一块来说,所谋求的未来之路要复杂得多。特别是入世已成定局,全国上下的各行各业都面临挑战之际。但惶惶不可终日决不是解决之道,借我国第四任世贸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的话:“我是从贵州的山区走过来的,我知道一座山在面前的时候显得多大,简直是不可逾越。但是你走了很远以后,回过头来看看那个山就是一个小山包,因为你走过来了。”是的,问题的本身不在于困难有多大,而在于你做了没有。只要看到了问题并去做了,一切都会变得简单。那么又该如何去做呢?

今天的监狱经济中工业这一块是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的,因为这种成分多少带点复杂。或者干脆说笔者对之的了解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那是“粗放型”、“偏面性”。而事实也正是这种粗放的,片面的经济模式,导致了监狱经济的后续乏力。这世界的发展是惊人的,而这种惊人的变化主要体现的是其飞速的发展,以及由这种发展带来的物质变化。当国内家电业的巨头TCL在短短的三数年时间内转型为IT巨头时,这种速度及其冲击力已可见一斑。而监狱经济的未来之路在其中亦已初见端倪。(1)如TCL般的进行必要的转型向集约、精细发展,然后逐渐在某一行业做大做强。相对监狱经济的固有优势,这并非不可为。(2)又如学海尔,不但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力求做大做强,参与世界经济竞争。而这其实是对监狱经济现有基础的挑战,特别是对作业系统及其相对设施、技术研发、管理机制(这同时亦是前者必须解决的一点)。但相对监狱经济的绝对优势,这种困难并非不可克服。(3)监狱要不断的技术更新,提高整体的作业系统水平——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唯有如此才能靠上大树,反之亦能在必要时自力更生,以渡难关。(4)走特色之路,监狱的本身就是一块特色招牌,如能善加利用绝对不会比京城最近出现的“监狱饭店”差那去。这就好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准能够“天天向上”。

五结束语

综合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未来,总是让人满怀期待。

要对亿万人充满万千遐想的2008年中国经济走向做出某种确定的猜想,自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风险活儿。不过,正因为充满了期盼、悬念和变数,才使得所有面向未来的预测和猜想充盈无限的思维张力和价值魅力。

猜想一 宏观经济快牛变慢牛 2008年,由于持续增长的惯性作用力,飞驰的中国经济快车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下的适度增长,国内投资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基础上的消费需求继续上升。投资与消费的继续扩大,将进一步扩大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国外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先进设备和零部件进口将明显增多。

不过,这辆飞驰的中国经济快车将很难保持2007年11.4%的高速,它的增速将下降。国家统计局2008年1月29日公布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显示,截止到去年12月,中国经济已在趋热范围内停留了5个月。不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系列中的一致指数出现了9个月来的首次下降,显示经济热度可能已经处于调整之中。

2007年1月到9月,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71%,随着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在2008年进入又一轮周期性的低谷,全球系统性的通货膨胀压力、充满太多变数的国际油价以及国际贸易收支失衡所滋生的诸多贸易摩擦,必将通过各种途径传递并影响中国经济运行,将进一步阻滞持续快速增长的步伐。

猜想二 金融调控力度加大 决策层对“由偏快转向过热”发展迹象的警惕,以及由此而采取的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和其他相关宏观经济管制措施决定,给持续高位运行的中国经济降温,将成为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主旋律。

2008年“从紧”货币政策的执行,将在保持前瞻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更加注重预调和微调,利率、汇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三率”将继续调整,实际利率和汇率水平将告别“明紧实松”的状态,公开市场操作必将同步灵活运用。

投资过快增长与全面通胀压力下的流动性过剩管控,依然是2008年中国金融市场不得不面对的最突出问题。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极有可能进一步放大,全面释放的金融风险必将传递到全球各大经济体,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不可小觑。

猜想三 企业加速分化转型 在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的压力之下,国家持续实施的诸多调控和干预政策,将逐步发挥其应有的“降温”功效。宏观经济“降温”,意味着相关行业市场需求不同程度地减少,这将对那些从事传统粗放型经营的企业敲响警钟。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节能减排目标的政策刚性、强制性要求,在加大企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成本的同时,也必将对那些落后生产能力的企业给予致命一击。

同时,受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和我国外贸依存度过大的影响,2008年我国出口导向型行业的政策和市场压力将同步增大。由于国际能源、原材料、农产品和海运价格大幅上升,同时,国内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环保成本、安全生产成本、利率、汇率和能源价格等各种影响成本的要素价格也明显上升,而工业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在经历了几年挖潜后开始减弱,在出口减速、投资转为平稳增长的市场需求背景下,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的分化转型也就成为必然。

猜想四 房价拐点令人心惊 2008年,房市将出现拐点,这场由普通购房人、房地产开发商、大小投资或投机者、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多方角力的市场战争将初见分晓:普通购房人“卑微”的持币待购策略威力开始显现,房地产开发商“捂盘”之类的房价操控策略开始失灵,大小投资或投机的炒房客们暴利预期破灭后的套现动力大增,政府政策调控与经适房、廉租房批量供应的“组合拳”合力发威,房价高位踏空迹象渐趋明朗化,“有价无市”的现象仍将持续。

鉴于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发所存在的复杂利益关系,2008年上半年的房价将“涨”声依旧,但涨幅趋缓,含而不露的“降价”措施将隐藏于花样层出不穷的各类促销措施之中;
到了下半年,局部地区促销失灵的房价将出现试探性的小幅降价,此举极有可能引发该地区竞相降价,由此进一步夯实全国房价“拐点”走向的基调。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整体采取的“降温”措施进一步改变了人们对未来市场走向的心理预期,并不能排除特定的“蝴蝶

综合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因其没有明确的概念内涵及定义边界而不被人们所理解,其根本原因在于区域.特别是经济区域概念的界定多种多样。经济区域应该被理解为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具有较强自组织能力、相对独立却高度开放的经济功能区,彼此之间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具有网络特征的经济空间。区域经济学应该研究这种经济空间的形成、发展、交互作用以及主体政策问题。

区域经济,顾名思义是“区域”加上“经济”之后两个概念的结合。经济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其产物,包括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而区域首先是一定的地理范围概念。至于具体的内涵和定义边界。目前还很难以界定。因此.“区域”这一相对模糊的概念加上“经济”这一专有名词,形成的“区域经济”往往不容易被理解。

这一点无论是学界还是在实践的经济活动中,都有所体现。“区域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子系统,通常指国内特定地区的国民经济”:“大的区域经济可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经济区,如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田;
也有许多学者认为“省际壁垒是区域经济的最大障碍”,这种理解很显然是将区域经济看作是一个国内跨越省际边界的经济区概念。在实践层面上.国家宏观部委将涵盖多省市或多城市的区域经济活动称之为区域经济,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概念;
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概念都反映了这种认识。地方政府更多地将自己所管辖的行政区看作一定的区域经济,例如将行政区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分为城市经济、农村经济两大部分,然后整体看成是区域经济。而对于企业来说,往往将区域经济直接理解为宏观经济。

那么区域经济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其边界在哪里?许多学者试图在回避这个问题,认为区域经济是指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或不能完全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区域相结合的复合体。但这种解释仍未完全揭示出区域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目前,学者们对区域经济的理解在理论上达成了一些共识,亦即区域经济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一是空间属性。区域经济是探讨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问题,是空间维度上的经济展现。二是中观性。区域经济是一种承上启下,并有着自己的区域特点的中间性、非均衡经济,是一种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三是相对开放性。区域经济通常在内部具有相对一致的制度、体制和运行规则,而对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四是动态性。区域经济相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来说,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亦即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其经济范围可能发生变化。

基于此,要完全理解“区域经济”,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区域的概念问题。

一、区域与经济区域概念辨析 目前对于“区域”概念的界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远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正如区域经济学家H.理查森(H.Richafdson)说的“精确地定义区域是如此困难,以至于大多数区域经济学家宁可回避这项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差异,各个学者从自身对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解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进行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各自展开对区域经济学学科框架和理论体系的构建。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区域经济学科的不成熟。这里,暂且不去讨论地理学、规划学等学科对于区域概念的界定,只就经济学对于区域概念的讨论做出分析。区域的经济学观点主要指从西方传统的经济学视角来看待区域的一些观点,西方经济学者对于区域概念的理解也是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的,但这一类观念在理论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从艾萨德开始就侧重于将区域作为一个抽象的空间概念。

(一)经济学中“无限空间”的区域概念 一般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时,往往做出简单但不太符合现实的假定,即所有生产和消费都集中在一个地点上,这样就剔除了空间因素这一极其重要而很棘手的变量。最简单的例子是运输成本,这种运输成本是因生产区和市场区的空间分离而产生的。一般经济学视这种成本为一种生产成本,并认为降低这种本的主要途径为运输技术的改进和发展。然而,如果调整厂商的生产区位,则可以避免这种额外的成本,或大大节省运输成本。正如贝克曼所指出的那样:“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分析生产和定价的空间层面,而把它让给了区位论”。从这种角度去理解区域时,区域是一种无限空间,可以由点、线、面来表示,但不包含范围。人们经常接触的空间是地理空间,可以用点(位置)和线(距离)来表

综合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能源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一。在自然科学范畴内,“能源”仅表示一种作功“能力”,如抬高或加热物体;
在经济学范畴内,“能源”涵盖了所有因内含物质能量而能够提供作业能力的能源资源和能源商品。能源资源,如原油、天然气、煤炭、生物质、水力、铀、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资源,均可以被采集和产生;
能源商品,如汽油、柴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等等,可直接为人类活动提供能源服务。当能源作为投入生产过程的一种必需商品时,与能源商品相关的所有方面构成了能源经济。能源经济是指那些产生能量的物质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经济活动,是能源各类产业经济的总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与人类多项活动有密切联系。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的无止境是一对基本矛盾,而这一矛盾正是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基础,由此而引起的种种选择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英国经济学家哈维在《现代经济学》中给经济学下了直接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分配其有限资源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科学。”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第12版)中对经济学的表述是:“经济学的精髓在于承认稀缺的现实存在,并研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以便最有效地利用资源。这一点是经济学独特的贡献。” 从上述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可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及人们如何进行权衡取舍的学问,是为了解决资源稀缺问题而产生的,中心问题是由稀缺性引起的资源配置问题。能源资源相对于人类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是人类社会与资源关系的核心问题。能源经济学正是以主流经济学为主线,结合运用其它学科,来探索人类如何面对有限的能源资源并作出权衡取舍的选择的科学。人类对能源资源的稀缺性的认识有一个历史过程,而能源经济学也是随着这一认识的逐步加深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对能源经济研究的认识、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18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经济迅速增长,是以大量利用和消耗自然资源(尤其是化石能源)为前提。此间,西方经济学开始蓬勃发展,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的发展,由此孕育了能源经济学的萌发和基本思想。古典主义着重经济总量研究,相关经济学著作中最受关注的两个问题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长期增长的前景,而建立在“边际效用论”和“均衡价格论”基础上的,其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均衡价格理论,资源优化配置和外部性理论是新古典主义对能源经济学的贡献。可以说,在能源经济学的孕育和认识阶段,经济学大师的诸多论著构成了能源(资源)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内容,为能源经济学的产生作好了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工具的准备。这一阶段,能源经济学的初步研究侧重于煤炭的开发利用。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杰文斯1865年出版的《煤的问题》一书,是文献中最早从经济学角度全面分析能源问题的专著。杰文斯在详细论述了煤的情况和各种替代能源非对称性的特点之后,认为英国的煤储量有限,靠煤炭而繁荣起来的英国经济总有一天不得不停止发展(雷仲敏,1994年)。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世界人口猛增,经济迅速增长,导致对资源需求的大幅增长。结束于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了人类电气化的新纪元,全球生产力得到更加高速的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偏远地区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地下矿物资源得以实现,从而大大促进了能源(资源)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同时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加剧。于是,在经济学领域,从发展资源经济和解决世界性的资源问题及环境问题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建立资源经济学的需要,资源经济学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应运而生。一般认为,哈罗德?霍特林(Hotelling)1931年发表的《可耗尽资源的经济学》是资源经济学产生的标志,也为能源经济学研究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其后,20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K?E?博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和以70年代以D?梅多斯的《增长的极限》(1972)为代表的罗马俱乐部“增长极限论”,孕育了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

然而,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之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生产和供给相对较充裕,人们对生产要素投入的认识一直笼统地满足于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资源,能源资源通常被看作是原材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