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人与自然和谐【五篇】(2023年)

时间:2023-06-16 15:0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第1篇化学农业与石油农业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理想模式,因为它不仅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大量投放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生产资料,破坏土壤结构、污染环境、降低农产品质量,等等。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人与自然和谐【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人与自然和谐【五篇】

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第1篇

化学农业与石油农业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理想模式,因为它不仅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大量投放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生产资料,破坏土壤结构、污染环境、降低农产品质量,等等。为了满足人口增加和人均农产品消费量提高带来的农产品需求总量的大幅度增长,在没有取得突破性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人类社会还不得不依赖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但这无异于与虎谋皮。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日渐增多,实际上是在印证这种说法。

归纳起来看,化学农业与石油农业就是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发展的典型例证。但我们必须承认,在农业方面如何由不和谐走向和谐,迄今为止的权威科学家和官方还没有找到有效途径。在生产安全农产品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人并不缺乏经验。中国在传统农业阶段是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普通农民消费的农产品要比现在百般检验后供给达官贵人的农产品安全得多。中国农田几千年连续耕作而地力不减,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类文明成果。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的致命缺陷是土地生产率太低,满足不了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众多人口形成了巨大的吃饭压力,使得中国传统农业在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面前不得不退避三舍。

可喜的是,在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快要走到尽头的历史阶段上,中国人自己创新的三安农业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三安农业以张令玉先生独创的生命信息调控(即“睡眠功能基因唤醒”)技术为支撑,运用28项集成化三安生物科技成果,不施用任何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在成本大幅度降低、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高的条件下,生产出超有机农产品,并惊世骇俗地制定出无化残、无农残、无药残的“三无”安全食品标准,并且经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检验,三安集团送检的各类农产品均符合《三安食品质量安全标准》。

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与自然;
科技文化;
天人合一;
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引起世人的普遍重视,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上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人们发现,在人类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威胁。

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反思中,人们发现,问题的出现与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文化有着直接关系。

一、西方科技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对自然的无知,人类处在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控制之下,惊异于自然,臣服于自然,对自然界充满着崇拜和敬畏,与自然界维持着原始的“和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带来这种改变的,是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发展。

近代西方科技文化是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把人和客观世界分别作为主体和客体分置开来,把自然界作为客体放在了主体人的对立面。建立在这种“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近代科技文化,在认识上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把这种主客体关系看作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忘记了二者的同一性前提。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片面强调把人从自然界超拔出来,放在了自然界之外、之上;
而自然万物从此只是作为科学认知和技术改造的对象,只是作为主体的资源在与主体的对峙中获得自己的地位。在实践中,这种近代科技文化致力于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征服和占有,致力于让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从而展开了对自然界的疯狂掠夺和攫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就越是被确定,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也就越见成效。这样,科技的发展最终揭去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赋予了人类日益强大的控制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逐渐动摇并最终消失。从此,自然界仅仅成了人类的资源提供者和废物的投放处,人与自然只在技术的“可用性”方面相遇,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出现成为必然。

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畸形发展同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这种联系,在对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反思中,许多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希望从与西方文化异质的东方文化中找到摆脱人类困境的出路。

二、中国传统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中国有着明显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与西方“主、客二分”的主流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传统的主流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宽泛的意义,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它主要体现以下思想:(1)“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2)“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远取诸身,近取诸物”,即人类要观察并仿效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3)“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为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也就是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然的变化使之不过于中道以有利于人类。(4)最终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即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理想境界。

因为强调“天人合一”而不是主客二分,近代科技文化没有产生在古老文明的中国,中国也因此长期处在农业文明中而没有进入工业文明。也是因为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中国古代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着深刻的认识。道家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意识到文明的发展对自然界原初状态的破坏,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张“常因自然”,反朴归真。孔子教导人们“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孟子提出“树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
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淮南子》说:“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毁林而猎。”《尚书》有正确使用自然资源的较早记录,《国语》记载了周太子晋关于治理山林、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主张,1975年云孟县出土的秦代“天律”(关于打猎的法律)更被专家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因此,考察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我们在为中国文化深邃的生存智慧感到骄傲的同时,不得不清醒地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历史并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曾经水草丰美的黄河中游流域变成今天黄土弥漫、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原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说在西方是近代科技发展和工业文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没有近代科技、没有工业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也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呢?搞清这一问题,还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谈起。

三、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首先,人与自然界是同一的。马克思说:“最初,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座贮藏库,在这座贮藏库中,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已经作为前提存在了)发现了供消费的现成的自然成品……”这句话从两个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消费品。也就是说,自然界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永恒的条件。在马克思看来,说“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人的肉体生活而言,人靠无机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无机的身体”;
就精神生活而言,自然界“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作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的“精神食粮”。

其次,人与自然界又有斗争性的一面。自然界孕育了人类并构成人类生存的条件,但自然界毕竟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这决定了人与自然的非同一性甚至是对立。

自然界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构成对人类行为的制约,特别是当人类对这种规律还不认识的时候,它表现为一种盲目的、异己的力量,与人类相对抗,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更是人与自然对立关系面对面的显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人们就象畜生一样服从它的权力。”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关系决定了,人要在自然界生存下去,就必须展开同自然界的斗争。“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
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

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意味着,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就会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面对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限定在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限度之内,保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也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可以发现,西方近代科技文化把人与自然分别作为主、客体分离开来,片面强调二者的对立和斗争,忽略了二二者的同一性,这是西方生态问题的根源所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看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和时代价值。

人与自然界作斗争需要一定的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古代的刀耕火种是,现代的科学技术也是。的确,生态问题的产生与科技发展有直接的联系,有人因此常常赞美远古时代把人与自然的那种原始的平衡当作天人关系的理想状态。实际上,我们不难想象,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的人类受着大自然神秘力量的盲目控制,受到野兽的威胁,只能从危险中努力获取或多或少的食物来维持生存,在这种状态下,人与自然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所谓和谐,只是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而已。是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科技发展的确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但通过放弃科技来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拙劣的选择。人与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不是通过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来实现和维持的,而是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掌握和运用来实现的。科学就是对必然性的掌握,技术就是科学的运用。

中国社会没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是因为缺乏科学技术。由于没有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靠的不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亩产量的增长,而是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牧业生产长期粗放经营,草场植被遭破坏;
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矿物开采浪费大,利用率底,污染严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中国传统文化没能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现实的手段。

东、西方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告诉我们:一方面,我们必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实现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
另一方面,人类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以保证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能动作用。两方面相结合,决定了我们的必然选择,这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道法自然;
自然无为;
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
马克思哲学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但长期以来,尤其是西方工业革命后,在西方世界,人类中心主义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一种主客二分的关系,肆意对自然进行征服,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工业文明。但是,正当人类开始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的美梦时,却出现了如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全球性问题,于是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在中国思想史上,早就有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道家学者所主张的“道法自然”则充满着人类的生存智慧;
马克思哲学也有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论述,这些思想对今天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从中国传统道家哲学来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道家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而道是效法自然的,人应该按照道的原则而行事,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成为自然的对立面。

“道法自然”的首要论点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即“自然无为”。老子所讲的“自然”,是指不假人为的本然状态,与“无为”是同义的。“无为”一词在《老子》一书中多次出现,如“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六十三章》)。老子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采取反自然的行为,要按照事物的自然本性,遵循自然规律,使天地万物处于自然和谐的状态。大道孕育万物却不主宰万物,有功于万物却不居功自傲,这就是道的基本品格。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就是肯定客观自然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和谐的运行规律,万事万物都必须遵从这一规律,人类的一切活动自然也是不能例外的。因而,要“为无为”即以顺应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事务。老子曾告诫:“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第十六章)。庄子也极力提倡“无为之益”,“无为而万物化”(《庄子・天地》),“无为也用天下而有余”(《庄子・天道》)。意思是说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依自然之道行事,无为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见,无论老子还是庄子,都把“无为”视为道家的最高价值取向。在道家看来,圣人按照“为无为,事无事”的原则去治理社会和改造自然,就可以达到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此为“无为之有益”(《老子》第四十三章)。相反“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第六十四章),所以道家认为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以无为为常”(《庄子・天道》)。人类如果肆意破坏环境,不遵循自然规律就会自食其果,遭到自然的惩罚。

而当今如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正是对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是人类自食其果。

二、从马克思哲学来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和谐自然观,蕴涵着三个重要的理论环节:(1)“真正的唯物主义”就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2)“彻底的自然主义”就是“现实的人道主义”;
(3)“实践的人道主义”就是“共产主义”。

“真正的唯物主义”就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这是马克思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自然前提。马克思分析说,人并不是在自然界之外进行创造活动的,而是内在于自然之中表现和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建造“人化自然”的。人的物质性实践固然可以改变自然的外部形态、内在结构及其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然而,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它的先在性、外在性和客观性。恰恰相反,自然的这些属性还会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延伸到“人化自然”中并构成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权利”,构成“自然―人―社会”和谐共进的自然基础。

“彻底的自然主义”就是“现实的人道主义”,这是马克思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人类学前提。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实践中又直接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必然的关系是自然性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这种关系通过感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的人的本质。

“实践的人道主义”就是真实的“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社会历史前提。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现方法与启示

无论中国道家传统哲学还是马克思哲学,都有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述,通过对以上哲学分析,对我们今天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1.开展环境教育,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

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2.开展科学精神教育,大力倡导科学精神,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永远也不会停止,问题在于如何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这就必须认识自然,尤其是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在科学认识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高度重视和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生态建设

面对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和环境污染日渐加重的严峻现实,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科学规律办事,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坚决禁止各种掠夺和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改变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坚决行动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同时,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4.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应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5.大力加强环境立法工作,使治理走上法制化道路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逐步制定了一些资源和环境利用、保护的法律法规,但还远远不够完善,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要依靠法制的保障,走法治化道路。一是要加强环境立法,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二是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三是要积极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和印发读本、挂图、宣传辅导材料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普及保护生态的法律知识,做到家喻户晓,深人人心,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动员全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的思想,以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

四、结语

全国各族人民只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家霖,张建设.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

[2]杨伯峻,张震点校.老子庄子列子[M].长沙:岳麓书社,1989.

[3]朱荣英.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三个重要环节[J].青海师专学报,2007(3).

[4]王正平.环境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2).

[5]王宏疆,胡素梅.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J].世纪桥,2008(1).

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与自然;
和谐;
发展;
途径 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革命实践的特征:即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将自然世界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变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世界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互不以来的实体。斯宾诺莎反对这种对立说,但他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之后,康德、黑格尔等人试图努力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但他们却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

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3) 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具体要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要加强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
要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
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第5篇

和谐,是一只只翱翔于天空的白鸽;
和谐,是一片片绿油油的树林;
和谐,是鸟儿们快活的歌声;
和谐,是人类与大自然的欢笑……可以说,这就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美妙的和谐乐章。

然而,随着人类的发展,白鸽没了,树林没了,歌声没了,也没了那爽朗的笑声。多少年来,我们都把危害抛给了她——大自然。肮脏的大地,尘土弥漫的天空,倒下的大树……没了整洁的公路;
没了蔚蓝的天空,也没了茂盛树林。换成了无数高楼大厦来主宰这个世界。

我躺在床上,想象着……突然,一只白鸽落在我的肩上,我似乎变小了许多,白鸽载着我飞向天空。我抬头仰望,啊?我不由自主地揉了揉眼睛,怎…怎么天空变得那么蓝啊!?我又马上低头看了看大地,呀,大地被大片大片森林覆盖着;
小溪、河流没有了一丝污染,欢快地唱着歌。我深吸了一口气,顿时,一股清凉的气息回荡。“嘿,姐姐你在想什么呢?”妹妹调皮的声音吓了我一跳,哦,我明白了,原来是我想的太入迷了,刚才只是想象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