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中秋节经典句子【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6-16 16:1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范文第1篇关键词:秋之歌;古典诗词歌曲;艺术特点;演唱表现一、关于《秋之歌(绝句三首)》意蕴声远,声未动,心已远。我想这句话用于阐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来说再合适不过,往往中国古典诗词艺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经典句子【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中秋节经典句子【五篇】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秋之歌;古典诗词歌曲;艺术特点;演唱表现

一、关于《秋之歌(绝句三首)》

意蕴声远,声未动,心已远。我想这句话用于阐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来说再合适不过,往往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最为经典的不在于整体画面感,而在于字里行间的细腻与字眼的把握。而因此衍生的中国古典诗词声乐艺术更是秉承了这一点。

西方的歌剧艺术表现,以及很多流浪诗人的声乐艺术形式,古典诗词的歌曲或者声乐套曲是中国古典声乐文化的独特艺术表现,它将中国古典诗词声乐艺术里所蕴含的久远韵味与民族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我国著名作曲家罗忠F就对我国古典诗词声乐艺术表现进行了一个全新的诠释。1962年,罗忠F先生就唐代著名诗词大家杜牧的七言绝句进行了套曲的艺术形式展现,并由此出现了《秋之歌》类型的艺术套曲,这整部套曲里面包含了《山行》《南陵道中》《寄扬州韩绰判官》这三首杜牧的经典暖秋作品。这三首声乐艺术的创作不仅对于罗忠F先生是一种艺术与生活的升华,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套曲艺术历史上一次全新的艺术飞跃。

二、《秋之歌》所代表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艺术特点

这三首艺术套曲,我们都知道是在唐代诗词大家杜牧的绝句基础上进行改编的,而且这三首相对于其他的诗词艺术来说虽然都在秋天却并不悲秋,而是以绚丽多彩的秋天美景为蓝图进行描绘。例如《山行》里面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展现出了杜牧特有的经典的暖秋之色,同时也潜藏了诗人对于晚唐第二春的乐观与喜悦心情。而《南陵道中》,其实更多的是秋思之情,其中有很多篇幅描写了诗人在秋天的思念之情,例如“谁家红袖凭高楼”就很深刻地展现出诗人的羁旅落寞之情,诗中利用了红袖女子来进行思念之情的寄托,很深刻、很完整地对秋天的思念主题进行了展现。而另外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则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其风格主调以风趣潇洒为主,并且在优美的意境之中展现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三、以《秋之歌》为代表的古典诗词作品演唱特点

1.咬字咬音的细节特色

中国古典诗词声乐艺术的演唱其实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演唱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很多细节方面,例如咬字与音节部分来说,这些都需要有极为精确的把握,不像流行歌曲可以笼统而成为一种音乐表现形式。这其实与中国古典诗词音乐自身有关系,因为诗词语言极为讲究意境与韵味,而这些在短短的诗词语句里就需要很多的韵律来配合,更需要对咬字的清晰发音,并与音准相配合实现,每一项都要求十分精准。所以我发现,在演唱表演的时候,中国古典诗词声乐艺术一般都是利用偏美声唱法来进行表演的,用这种精准而美好的声音去展现那种美好的意境。而且偏美声唱法本身在语音的发声等方面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必须在保证元音发声正确性的同时,注重辅音的配合与咬合。

我们知道汉语里歌词都会依照传统的依字行腔来进行语音发声,一旦有哪些音节归韵不当或者出现语言表达的不清晰,就会使整首歌曲失去原本应有的语言色彩,也就失去了真正应该展现的艺术色彩。所以,在进行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艺术演唱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对于咬字方面的字头、字腹与字尾的表现。

例如,《秋之歌》里的《南陵道中》,在其第九小节部分,在整个章节诗句中出现的人声与旋律都是为了进行去声的表达,甚至所有声调都是这样的,可以更好地实现口语化演唱。而在这里“慢”字则属于四个呼声中的开口音部分,而且m的唱法用的是喷口,就是整体绷紧却又必须要清晰地进行字头咬字表现,然后慢慢放松下来,继而连贯十足地进行韵母an的字音,并且实现口腔与头腔之间的完整共鸣之后,才进行最终的收韵,并将整体的声音保持在an上面。在这个环节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咬字发声的过程里和声旋律与协调性会呈现出一个不很稳定的态势,而这也将提升音准把握的难度,所以在这个部分慢字作为收音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时刻注意这个音节发音的音准把握问题。

而且,第九小节里的人声与旋律中有一个被称为SOL音其实与左手的伴奏织体是一致的,包括和弦里面的降SOL音节对位,这三者的一致也使我们在进行慢音节咬字演唱发音的时候,最为重要的是非五声状态下的模糊调性和弦方面,注意它所关联的降SOL音要精准,不能受到影响。所以,这里要求的是在演唱的时候要根据整个声乐套曲部分的音节特色而注重咬音咬字的清晰,特别是慢字韵母的发声部分,这样不仅可以形象地展现出声乐演唱的艺术语言处理,也可以更加形象地突出中国古典诗词声乐艺术在民族特色与性质方面的重要表现。

2.融入戏曲的拖腔、润腔

既然是中国古典诗词声乐艺术,那么在其演唱表现方面的特点就会含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这也是其民族性质的必然性所在。很显然,我们本次论文研究的对象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从很多演唱的实践角度来说,拖腔其实也是《秋之歌》这个艺术套曲重要的演唱表演特点所在。这种特色的唱法表现其实很早就在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里面得到了展现,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字多音”的行腔艺术展现,使得整个艺术作品展现出婉转、优美的情感主题。我们看到《寄扬州韩绰判官》里面的“噢”字,很多的旋律其实就是因为这个音节被印出来的,并且起到了延长与润色的重要作用。“O”音在音节属性上属于开口呼声的音节,所以要求口腔必须是张开的,使整个舌根与软腭部位足够地抬起,并且能够简单明了地找到头腔、口腔与鼻咽腔部分的有效共鸣位置与重要的作用点,从而能够实现气息的控制,并且使“噢”音可以成功围绕不同的节奏与旋律进行演唱、表现,并且一气呵成地进行音节的缓慢演绎,这样看上去整体效果就跟语言诗词的吟诵一样,流畅、自然,不带任何的拘泥。

拖腔的出现与应用,不仅会使整体的声乐作品在字声处理方面实现得更加完整与饱满,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整首乐曲的民族性质与浓烈的韵味,让人们听起来神采飞扬,向往不已。

意蕴声远,声未动,心已远;一旦声已动,而久远的声韵传达出来,让人们陶醉。从巍巍华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里衍生而出,带着我们的心在旋律中远行,一点一滴都是深远的韵味在流传。

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对中国经典的古典诗词声乐艺术套曲《秋之歌》进行详细的创作与演唱分析之后,不仅可以更大空间地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音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丰富与表现,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的民族音乐进行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对于演唱者的各方面素养有了很高的要求与影响。

参考文献: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范文第2篇

1 [整体解读]

本诗首联先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
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
颈联用“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以自勉自励结束。

2 [关键字词]

(1)酬:以诗相答;
(2)乐天:指白居易;
(3)长:振作。

3 [情感基调]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全诗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

4 [典故运用]

(1)“闻笛赋”表现诗人对友人去世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2)“烂柯人”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5 [中考链接]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七、《过零丁洋》

1 [关键字词]

(1)一经:儒家经典;
(2)寥落:荒凉冷落;
(3)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4)汗青:特指史册。

2 [意境描述]

颔联: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
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 [名句品析]

尾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以身殉国的民族气节及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4 [疑难阐释]

颈联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5 [中考链接]

结合我同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八、《渔家傲・秋思》

1 [整体解凑]

本词上阕侧重描写边塞秋色,下阕侧重抒发思乡之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2 [疑难阐释]

(1)霜满地:借边塞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既有守边辛苦、思念家乡之情,也有有家难归、功业难成的哀伤,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3 [风格特色]

本词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意境开阔,苍凉悲壮;
形象鲜明、生动;
语言质朴、凝练。

4 [词眼点释]

词的上阕写景,以一“异”字统领,其“异”的表现有三:雁去将士留;
秋风边声起;
落日孤城闭。

5 [典故运用]

燕然未勒归无计:此处用典,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6 [名句品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将战士思家与报国的矛盾展示得淋漓尽致。“家万里”与“酒一杯”对举,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将士戍边的无奈和对家乡思念的情感。

7 [中考链接]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九、《江城子・密州出猎》

1 [整体解读]

本词上阙描写了出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
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杀敌卫国、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2 [语言风格]

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实属豪放派词篇的典范。最能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卷、挽、射。

3 [典故运用]

(1)看孙郎: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2)遣冯唐: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

(3)射天狼: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4 [词眼点释]

(1)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字,突出词人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

(3)“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坚信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

5 [意境描述]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随从守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6 [疑难阐释]

(1)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2)“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词人以孙权比喻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抱负不凡。

7 [中考链接]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 [整体解读]

本词上片描述军旅生活,写出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等雄壮场面;
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
结语“可怜白发生”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全词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2 [语言风格]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从词句及气氛可看出本词的语言风格是:豪放、悲壮。

3 [关键字词]

(1)八百里:指牛;
(2)麾下:指军营里;
(3)翻:奏;
(4)沙场:战场;
(5)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
(6)天下事:指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4 [意境描述]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兵士们欢凰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5 [名句品析]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6 [疑难阐释]

(1)本词在内容上打破上下片传统写法,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后九句为第二部分,全词的点睛之笔是“可怜白发生”一句。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挑灯看剑”和“梦回连营”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7 [中考链接]

(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2)“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中考链接参考答案]

六、示例:(1)思想感情: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2)哲理: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七、示例: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八、示例:此句形象地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范文第3篇

这首诗的作者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在政治上,他与苏轼同命运、共进退,屡遭新党打击。他最后被贬到偏远的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贬所。在诗歌创作上,他与苏轼并称“苏黄”。他虽不如苏轼那样才华横溢,却同苏轼一样想象丰富,学问渊博;
他对诗艺所下的工夫比苏轼更深细,因此成为宋代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最鲜明地体现出宋诗的特色。

元丰五年(1082)秋,黄庭坚在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任上已经三年。快阁在县城东,前临赣水,风景绝佳。这首诗描写他登阁所见的秋日黄昏美景.表现其胸襟品格,抒发其思乡怀友、弃官归隐之情,是山谷的七律名篇。

诗的首联,痴儿,犹言痴人,呆子。公家事,指官事。了却公家事,即办完官事。这两句说,我这个呆子办完了公家的事,登上快阁,时而东时而西,倚栏观赏傍晚雨后初晴的美好景色。起句不直写登阁,而先写“了却公事”,是侧笔逆入,借“了事”的快意自然引出登“快阁”,使上下句巧妙联接。黄庭坚作诗,讲究谋篇结构严密奇巧,擅长运用典故,刻意烹炼字句,追求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语言精警,诗意含蓄丰厚。这一联诗,多是俗字俗词,接近口语,乍看是诗人脱口而出,涉笔成趣,其实诗句中活用了历史典故与前贤诗句。

《晋书・傅咸传》记傅咸性刚直,每上书言事,执政杨骏恶之,骏弟济与咸友善,作书对咸说:“江海之流混混,故能成其深广也。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此诗首句七字,即出自这个典故。朱自清先生分析说:“鲁直用‘生子痴,了官事’一典,却有四个意思:一是自嘲,自己本不能了公事;
二是自许,也想大量些,学那江海之流,成其深广,不愿沾滞在了公事上;
三是自放,不愿了公事,想回家与‘白鸥’同处;
四是自快,了公事而登快阁,更觉出‘阁’之为‘快’了。”(《诗多义举例》)一句七字,竟表现出四种情思,堪称言简意赅。

次句的句法与字法,也是从唐人的诗句中脱胎而出。杜甫有“注目寒江倚山阁”(《缚鸡行》),李商隐有“西楼倚暮霞”(《闲游》)、“高楼倚暮晖”(《即日》)、“人间重晚晴”(《晚晴》)。黄庭坚点化杜甫与李商隐上述诗句,融铸出新警之句。“倚晚晴”三字搭配奇特,使入和环境融为一体。缪钺先生说:“含有倚阁赏晚晴两重意思,如果用‘赏’字,就显得呆板了。”(《宋诗鉴赏辞典》,599页)评赏精切。“倚晚晴”的意象组合,还使我联想到唐代“好奇”诗人岑参的“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甚至想到现代诗人臧克家的“蝙蝠翅膀下闪出了黄昏,蛛网上斜挂着一眼闷热”(《场园上的夏晚》)。这些诗句都是用具体实在的动词同抽象的或虚无缥缈的情景搭配,从而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象,加强了主观的感受和感情,使诗句富于想象力,新奇、警拔,意味隽永。

诗的颔联紧密承接首联末三字“倚晚晴”,展现出登阁所见的一幅江天美景。这两句说:远望无数秋山,树叶都已凋落,天空更显得辽阔远大;
清澈的赣江在快阁下流过,一弯初月映照水中,格外明亮柔美。出句与对句都妙用映衬、烘托的艺术手法,以千山落木衬出天的高远,用一道澄江映出月的分明。这一联从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白居易《江楼夕望》“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等句化出,兼有景美、情真、格高、理深之妙。景美,是说诗人把清秋晚晴的江天景色描绘得十分明净高远,优美动人,仿佛一幅妙造自然的水墨写生画。诗人琢句之精致,用字之洗练,令人击节叹赏。情真,是说诗人融情于景,我们从这幅如画的美景中,可以感受到他在烦琐公事之馀登临远眺时的兀傲神态和畅快心惰。格高,是说诗人在写景中表现出他的宽广胸襟、远大抱负、澄明心境,显示出一种不受俗世红尘污染的高洁精神境界。

诗人黄庭坚既是忧国忧民、坚持仁义节操的儒士,又曾研读庄子,精通释典,与江西禅门临济宗的黄龙系关系密切,并从祖心禅师学道。他圆融儒道佛三家思想,形成了一套内儒外佛道的人生哲学。在这一联诗中,他又借秋月澄江景色,含蓄地表达出佛理禅趣。正如孙海燕博士所说:“所写之景既是寓目直观之境,又是诗人以明净禅心所体悟到的独特之境,秋月、澄江,两者都是清净明彻的,交相辉映,生发了一种水月两忘的明澈禅境。外境与内心契合统一,心即是境,境即是心,融理于景,又不落痕迹。”(《黄庭坚对传统诗歌意象的禅意化演进》,收入拙编《两宋士大夫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情、景、理的交融契合,使这联诗的意境高远深邃,给读者以涵茹不尽的审美与思想启迪。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五称此二句为“奇语”,张宗泰《跋张戒》赞其“意境天开,则实能辟古今未泄之奥妙”,洵非虚誉。

清代诗人兼诗评家查慎行评此二句“极似杜家气象”(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瀛奎律髓汇评》卷一)。山谷这联诗学习、借鉴了杜甫《登高》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气象高远阔大,却无杜诗雄浑动荡的气势和沉郁悲凉的情调,而自有清朗澄澈、宁静澹泊的意境,以及明心见性、观心观道的佛理禅趣。这是杜、黄两位诗人所处不同的时代环境和他们不同的身世遭遇、思想性格、审美情趣所决定的。

诗的颈联抒发世无知音的感慨。上句,朱弦,指琴弦。佳人,美人,指知己朋友。绝,断。这句用俞伯牙、钟子期事。《吕氏春秋・本味》载,古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下旬,青眼,用《晋书・阮籍传》事。阮籍能为青白眼,见到讨厌的人,以白眼对待;
见到喜欢的人,就用青眼。青即黑,青眼就是眼睛正视,黑眼珠子在中间,表示对人的好感。白眼,即翻眼睛,露出眼白,表示轻蔑。聊因,姑且为了。横,横斜着眼睛看。诗人借用两个典故,营造出饶有诗味的典象,生动地表白自己虽心怀大志,但世无知己,不愿再施展才能,就像伯牙扯断朱弦不复鼓琴;
只有见到了清樽美酒,眼中才勉强露出喜悦的神情。律诗中间两联,按照格律要求对仗,对仗不仅要工稳妥帖,还要两联在句意、句法、字法上有变化,避免雷同。此诗颔联写景,颈联抒慨;
颔联纯用实字,颈联用“已为”、“聊因”两个虚词呼应、转折;
颔联诗句的节奏是“四三”,颈联诗句的节奏是“二五”;
颔联是“正对”,颈联是“反对”,但句意贯通,似水顺流而下,又如“流水对”。总之,两联对仗工切匀称,自然意远,富于变化,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清人吴汝纶评此诗:“意态兀傲。”(《唐宋诗举要》卷六引)颈联的“横”字与首联的“倚”字,都用得生新,常字见奇,凸显出诗人兀傲旷放的神情意态,亦可见诗人炼字之精。

诗的尾联,表示弃官归隐之意。上句,弄,这里是吹奏的意思。长笛,一种六孔的竹笛。东汉马融《长笛赋》:“可以写神喻意,溉盥污秽,澡雪垢滓。”弄长笛,即有写情畅神、怡志保身之意。万里归船,暗用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与白鸥盟,典出《列子・黄帝》,海上有好鸥者,每日从鸥鸟游,其父云:“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次日此人至海上,鸥鸟便不再飞下来。意思是说人无“机心”(诡诈的心思),鸥鸟才愿意跟他做朋友。后多用以指隐居自乐,与世隔绝,不存机诈之心。这两句说:我多么希望能驾一叶扁舟,吹出宛转悠扬的长笛声,乘风万里,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我这颗心儿啊,早就跟白鸥订好了盟约,彼此相伴,永远寄身于江湖。诗人巧妙化用了马融赋、杜甫诗,以及《列子・黄帝》的典故,从中汲取、提炼出“万里归船”、“长笛”、“白鸥”等意象,组合成一幅情景优美、节奏欢快的想象图画,将弃官归隐的心愿表达得那么淋漓酣畅,富于诗情画意,既使诗人自己心旷神怡,也令历代读者为之心驰神往。反复吟味这个结尾,笔者忽然想到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首诗的结尾,都用想象之笔描绘情景,喜悦之意也都一气流注于句中。黄庭坚一生写诗奉杜甫为师,从此诗的颔联和尾联看,他是多么善于学杜啊!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范文第4篇

一、多种形式诵读,传承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诵读是对典范性、权威性并经过历史结晶的最有价值的国学典籍的诵读,它重在“诵”。“诵”,意为“用高低抑扬的腔调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诵”这一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诵读,在诵读中探索,在诵读中感悟和理解,在诵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1.有节奏地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
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教学中,第二种停顿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小节线,以便更好地进行诵读。如教学《学弈》一课,在初读时要引导学生画出小节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画出小节线后,学生懂得怎样停顿,读起来也就朗朗上口了。

2.配乐诵读。音乐是一种特殊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在诵读教学中,选一首与课文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音乐的节奏、旋律就会把朗读者融入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让朗读者在文学与乐曲交汇的海洋中神游,受到感染和熏陶。如教学《学弈》一课时,选择古筝曲子来配乐诵读,学生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声情并茂地朗读,情感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不仅能给听众带来美感,还能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扩大读者与听者的想象空间,最终达到理解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教学目的。

3.摇头晃脑地读。古代诗文讲求韵律,富有音乐感,诗人读诗往往会情不自禁地随着文章的节奏和韵律摇头晃脑,进入诗境。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摇头晃脑地诵读,不仅能把握诗词的节奏,让学生逐步进入状态,既读得非常投入,又能感悟诗文的韵律美和内涵美,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

4.表演诵读。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形式之一。经典诗词的内容往往是通过小故事来揭示深刻的道理,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如果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把经典诗词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并表演出来,就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经典诗词。如表演《学弈》中两个弟子学习的情景,当乌鸦飞过时、当树叶飘落时、当叫卖声响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而另一人心猿意马的情景,可以让学生明白两个人由于学习态度的不一样,学习的结果也不一样的道理,进而理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通过多种形式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和韵律美,也能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深化学生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的情感。

二、故事启发理解,感悟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诵读关键在“诵”,过程在“趣”。国学经典中有时一句话就是一个故事,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如果创设故事情景,让学生在故事中感知,在故事中体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经典故事,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如教学《弟子规・出则悌》一课时,通过给学生介绍历史上很多孝悌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经典故事。如讲唐朝李绩的故事,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一样的大官员,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可在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李绩的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是老人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孝悌的精神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三、联系生活实际,弘扬国学经典

中国优秀的古典诗文意蕴高远,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

1.运用经典,明辨是非。教学《弟子规信》时,通过创设情景剧“小红和小明”,让学生判断,他们中谁对谁错?错在哪?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这样失信的事?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就自己与朋友、父母、同学等相处时是否做到“信”来谈感受?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规范自己的行为。

让经典走进生活,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学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
掌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2.运用经典,充实习作。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文后,会在习作中引用经典名句来充实习作,突出习作的主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学生的习作片段:

①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我用学过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劝导他。

②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恩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来到瀑布下,仰望倾泻而下、泼洒飞流的瀑布,我不禁想起的诗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生把学到的国学经典诗词运用到习作中修辞语句,不但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后盾,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还使文章显得更生动,语言更亮丽,体现出学生具有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

四、有效拓展,展示国学经典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范文第5篇

一、 《夜雨寄北》赏析

诗人在第一句用夫妻问答的形式开篇,“君问归期未有期”,称妻为“君”,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夫妻相互挂念的款款深情的画面,视角独特而鲜明,这句话的意思是:“妻子你一直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去,但是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从审美的角度赏析,这句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画中有诗,情在画中,情与景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交融,定位了整首诗的意境。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换位思考,表面是写妻子盼望夫君回家的急切心理,其实表现的是诗人自己的相思。这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与杜甫的《月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杜甫在这首诗中就是站在妻子的角度,表面描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则传达的是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君问归期未有期”用简单的问答形式传达了思念爱妻的深情厚谊,每一个字中都流露出思念之情,不仅形象动人,而且深情、婉约。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是诗人当时眼前所看到的景象以及自己的现实处境。诗人对特定的环境进行了描绘,语言简单而凝练。短短七个字,诗人为大家展现出一个秋雨绵绵的巴山景象,将异乡的景象和漂泊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绵绵巴山,不可断绝,冰凉的秋夜,大雨淋淋,不仅有天上之雨,还有池中之水。读这句诗,人们仿佛穿过了诗人描绘的景物,置身于一个这样的环境中:茫茫秋夜,寒意袭人,绵绵巴山,到处都是一片雨幕,地上的池水很快涨满并溢了出来,诗人身处异乡,周围是险峻而绵延的巴山,风狂雨急,孤独与寂寥缠绕在诗人的心头,此景此情是何等的凄凉与孤寂。秋雨绵绵,使人如愁丝缠绕,空虚而焦虑,池水盈盈,又使人情意满溢,无法自控,诗人的内心在愁绪满怀的同时也情意绵绵,汹涌激荡。在巴山秋夜,阴雨绵绵,诗人触景生情,通过自然景观展开联想,在描绘客观事物和处境的同时表达出夫妻的恩爱。“何当共剪西窗烛”,诗人先用细腻的笔法给人们展现出一个充满温馨与恩爱的和谐家庭生活,“共”字无限传神地表达出夫妻之间的恩爱与亲昵,然后用“何当”将这个美好的期望推向了遥不可及的境地。诗人才发现这不过是自己的想象,是自己美好的愿望,何时能实现呢?这里与首句遥相呼应,“未有期”已经给出答案,理想多么美好,而现实又是如此残酷与无奈。整句诗没有一个“情”字,却洋溢着无限情意。

二、《夜雨寄北》英译本中的诗歌意境

(一) 诗歌的意象与文化

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的决定性因素,而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也表现在语言运用方面。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文学作品是一种最常见而且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因其语言的书面特征,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含义和审美意蕴更为丰富,所以,译者在对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不仅仅要理解语言文字表面的内容,更要去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次蕴涵。这样才能译出原作真正的意义。所以,我们的翻译研究工作要放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因为翻译涉及的语言文化背景更广。从某种意义上讲,翻译不仅仅是文化作品在不同语言间的转述,而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今天,这种文化传播的意义越来越得到重视。文化是诗歌意象的基础,诗歌意象更是文化的体现,它来源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例如,水这个意象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多与愁丝相关联,表达出命运多舛,人生苦短的无奈与感伤情怀。就像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就是这个意义,在下句就直接点出了其核心的思想情感:“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里的水是以“雨”的形式出现的。还有一个意象――“秋天”也是离愁或者思念的情感表现,这个更多是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两个重大节日。如“每逢佳节倍思亲”描写的是重阳节,而“月是故乡明”则是指中秋时节。

在Herbert A. Giles的译本中没有译出秋天的含义,自然也就无法表达出中国文化有的民族特色。而散宜生的译本中“In this night of rain pools along Ba Rige o’ erflow”也没有译出“秋天”的意思。虽然他可能是为了追求音律上的完美而故意没有译出,但是从翻译的文化传播角度去分析,这两者都不尽完美。不过,中外的许多读者对他们的翻译都比较认可,认为他们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所以,整体上讲,他们的译文还是相对成功的。而且,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习惯也有所不同,中国人比较含蓄,而西方人比较直接。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用“巴山夜雨涨秋池”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就非常的含蓄,而这种含蓄是西方那些直接和大胆的读者难以理解的。

(二) 不同译本意象还原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我过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将自己多年的翻译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出一套独有的翻译学理论。在许教授的理论中有“三美原则”,即诗歌翻译时要注重意美、形美、音美。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形美最次。翻译时,首先要做到意美,然后再尽量实现音美和形美,最终达到三美齐备的最高境界。在对这首诗的首句进行翻译时,首先用“when”对应原文的“期”,然后用“but”来导出后面的“未有期”,这是许教授意译法的典型体现,虽然是直叙原话,但是并没有失去原文中应有的意味,那种离愁别绪、忧伤无奈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二句将原文中的巴山意译作“western hills”是指川东一带的山脉,而用“pools in western hills”来翻译“秋池”就有点偏颇了,因为这里译作是巴山的水池,而失去的“秋”的意味。好在后面用“autumn rain o’ erflow”来译“夜雨”,联想起来解读,还是能体会到原诗中那种秋雨萧瑟、池水满溢的意象。而原文中的“巴山夜雨”译作“enless reary night of rain”倒是非常贴切,将原诗的意象神韵表现得非常完美,读者在解读时能体会到诗人那种身在异乡秋雨萧瑟的夜里,对爱妻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译文完整地表达了诗人那种满怀的“愁绪”和“忧郁”,让人读来仿佛历历在目。译者在翻译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时都遵循了许教授“三美原则”中的“意美”,很好地还原了原诗的意境。然而,美中不足,译文没有将原诗的“夜”翻译出来,有失原诗意境。第三句用“can”带出了“trim the wicks”,虽然在原诗中没有相应的意象,但是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对整体意境也有很大的提升。译文以“trim the wicks”表现原诗中的“共剪烛”,将此刻的愁苦及未来的憧憬都完整地表现出来。译文中用“again”和“rain”分别作三四句的结尾词,充分体现了“音美”的原则。从整体上看,译文分为四行,每行都是12个音节,然后遵循AABB的形式押韵,这充分体现了“形美”原则。许教授按照他的三美原则意译全诗,运用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及深厚的中外文化修养来翻译此诗,完整地表达了原诗的意境,是《夜雨寄北》英译本的典范。

我们再来分析著名翻译家孙大雨先生的译本。孙大雨先生曾翻译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后期多翻译唐诗和《楚辞》。孙先生曾在美国留学,后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翻译了很多作品。孙大雨先生的翻译理论是:翻译诗歌和文学作品,译者不仅要完全解读原诗的意境,而且要对目标语的文化以及文字都有很高的造诣,唯有如此才能将原文的风貌和精神翻译出来,翻译过程相当于一次完整的再创作。孙先生在翻译时以诗译诗,用词非常精美,不同于原诗的简洁明朗,孙译本的风格比较沉郁。首句中,孙先生用“home-coming”表现归心似箭,然后又用“not sure”展现出诗人想回去又不能的无奈。孙先生在用词方面非常严谨,在翻译第二句时,用“not sure”对应“夜雨”,用“autumn pools”对应“秋池”,非常工整,而且充分表现出了原诗中那种惆怅孤独的情感,实现了中英文化的完美转换。受性格和经历的影响,孙先生在译文的情感表达上也是严谨的,用“Ba mounts”来翻译“巴山”会有损原诗的意象,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应译作“bashan mountains”或者是“bashan mounts”。在翻译第三句的时候,没有直译“何当”和“共”两词,而是用了“west winow”与“clipping the canle wick”,这也对原诗中所要表达的意象有很大的遗失,译文没有表达出原诗想要表达的对将来的重逢的一种强烈向往和憧憬,不仅在整体上显得平淡,而且没有完整表达原诗的意境,翻译得不是很到位。末句用“mute elight”来结尾,词语表现得过于含蓄内敛,没有完全传神地表达出“巴山夜雨”的意象和场景,也没有表达出诗人那种孤寂、期盼、焦虑以及矛盾的心理。然而,孙大雨先生在翻译时多运用古英语单词来体现原诗的节奏与形式美,体现了他独特的翻译风格。

三、结 语

通过赏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我们了解到,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译者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对原诗中的意象进行操作,既不能失去原文的内涵和精神,还要传达原诗的情感和意蕴。因此,在古诗歌的英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作用非常明显,只有经验丰富、语言功底扎实的译者才能译出精美的作品,才能将我国的文化瑰宝传播到世界。

[参考文献]

[1] 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20.

[2] 徐守勤,徐守平.浪漫中华古诗英译赏析[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李莎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与古典诗歌的审美鉴赏[J].文学理论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