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服装实训总结【五篇】(完整)

时间:2023-06-16 19:5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服装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YangSiming(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214153)(WuxiInstituteofCommerce,Wuxi214153,China)摘要: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服装实训总结【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服装实训总结【五篇】

服装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Yang Siming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 214153)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Wuxi 214153,China)

摘要: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创出特色,打造自身品牌,成为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为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必须依托区域经济,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改革原有实践教学的思路与模式。文章对如何建设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服装设计生产性实训室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一套具体建设方案。

Abstract: The market competition of the professionals majored in fashion design of vocational college is increasing. It is the top priority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s to know how to create feature and build up their own brand. To enhance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and meet the manpower needs of society, vocational schools must rely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give prominence to skills development of student, and reform the existing practice of teaching ideas and models. The article makes exploration on how to build a productive training room with distinctive professional features for fashion design and proposes a concrete building program.

关键词:高职 生产性实训室 服装设计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roductive training room;
costume desig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257-02

0引言

目前,社会出现一种奇怪现象,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却是出现了有些岗位虚以待位、招不上人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在刚毕业的时候,都光有理论知识,在实践能力方面颇为不足,而用人单位一般不想招收这样的员工,他们希望应聘者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还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相关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工作起来,他们不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培训新人,相对来说能节约一定的成本。然而,我国的高校教育,侧重点主要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致使学生毕业后,在实践能力方面颇为欠缺,使得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远低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

全国各高职院校也积极展开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培训。近几年来,各专业院校分别就自己院校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各式各样的培训活动。结合我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培训情况我们谈一谈具体的课程情况。我们在人才培养、实训室建设、课程编写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和实践,为适应服装设计专业的整体专业建设,我系在服装设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服装设计生产性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服装设计专业是高等职业学校普遍开设的重点专业之一,也是培养大量服装生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造成高职院校培养的服装设计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原因很多,比如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但在实训室建设方面缺乏生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建有服装设计实训室,但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实验设备,以演示为主,无法锻炼学生对服装设计知识、技巧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对服装设计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和必要的操作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现有设备只能开展部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离真正的实际服装设计岗位环境相差甚远,无法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谈不上学生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由于缺少与实际岗位环境贴近的实训条件的支撑,很多教学改革模式力不从心、无法开展。

2服装设计生产性实训室建设的思路、目标与原则

2.1 建设思路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分析发现服装企业与学校联合共建服装设计实训室是具备一定的基础与可行性的,服装企业与高校联合共建服装设计实训室,参与社会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既可以树立服装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建成的实训中心又可以成为企业员工培训场所,而个性化的企业人才需求也得到了保证,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十分有利。与学校联合共建服装设计生产性实训室,从根本上符合服装企业自身利益,可以实现合作双赢。通过我院的积极争取和不断努力,红豆集团、中国童装中心与我院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2.2 建设目标建设集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生产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依托中国童装中心,整合校内资源,实训基地拥有服装工艺实训室、服装制版实训室、中国童装中心无锡商院研发基地等三大实训场地,总占地面积416.44平方米;
资金总投入26万元,生产性实训室拥有在行业中占有主流和领先地位的 “佑手”CAD软件及配套的切割机、绘图仪、热转移印花、电脑自动剪线高速平缝机、锁眼机、包缝机、粘合机、绷缝机和针织专用的横机设备等一批硬件设施,能够满足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生产的需要。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训练得到有力的保障。实践实训课开出率达100%。

2.3 建设原则生产性实训室建设以必须达到技能培养要求为标准,内外并举,优势互补,建立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的实训室。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综合性、设计性实训。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生产性实训室建设上,既要重视实训室的教学功能,又要考虑到实训室的科研功能,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服装设计实训室建设的具体实施

在广泛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我院与红豆集团、中国童装中心等几家企业合作,整合现有资源,增补设备,共建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多功能生产性服装设计实训室,并引进中国童装中心的培训理念和教学资源,完善了服装创意,立体裁剪,服装制版,摄影等实训工作室。有效地拓展和提高师生专业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活动空间,全方位,多元化开展产学研活动,实现了专业教学与企业经营之间紧密握手,给学生营造了一个与企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实训效果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开设一系列实训课程和训练项目,使学生精设计、重创意、懂加工、懂管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3.1 实训室建设规模考虑到一个服装工厂的整体系统构成,以及目前此行业的发展需要,我院服装专业综合实训平台体现了设计与制作相结合的思想。整个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子系统构成:中国童装中心无锡商院研发基地;
服装制版实训室;
服装工艺实训室。

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的资金能力有限,而高职服装人才就业的岗位群主要集中在服装的设计、服装生产、流水线操作工、跟单员、管理等,所以服装专业实训室建设要有设计研发、制版、工艺等实训环节,这样才可以多角度、多技能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满足服装企业的人才需求。该生产性实训室满足下列两个方面的需要:①教学需要。能满足40名学生同时实训的需要,包括课内生产实践、验证、毕业设计。②实习需要。能较好地满足毕业班学生实习的需要。

3.2 可开展的实训项目在实训项目设计上,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设计了基本实践(验证性实践)、提高型实践(综合性、应用性实践)和创新型实践等三种类型的实践项目,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目前,该生产性实训室主要用于学校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在校实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及培训。可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设计性实训,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班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前培训。可提供如下几个方向的实训:①童装设计;
②童装样衣制作;
③服装质量检测;
④跟单与理单技能;
⑤服装市场营销。

4生产性实训室的校企合作途径

4.1 校企共同开发实训课程与教材依据“三段培养、厂校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校企共同开发了《童装样衣制作》、《服装质量检测》、《跟单与理单技能》、《服装市场营销》等多门特色实训课程,共同编写并出版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校本教材,依据服装制版师、服装样单制作员、CAD出图员等职业岗位技术规范制订定岗操作手册和相关课程标准。

4.2 校企双方互派员工,构建双向交流机制两年来,先后有王剑新、郑昌恕等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在校内承担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带领学生完成企业研发项目。同时学院安排程雅娟、孙喜英等多位老师到中国童装中心、骑安公贸集团、大华制衣配合企业技术师傅进行厂中校教学,并担任企业设计师、制版师等专业职务,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指导。促进了服装设计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

4.3 投资共建了集产品生产与技术研发为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引入江浙服装行业普及率较高的“佑手”CAD软件及配套的切割机、绘图仪及热转移印花等设备,提升了服装制版出图率与服装设计能力。开发了系列“佑手”CAD童装版型,并在羽绒服胶印图案制作工艺上取得较大突破。

5生产性实训室所形成的特色

两年来,我院服装设计专业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通过企共建实训室,促进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形成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四个合一”实训教学特色。

5.1 车间、教室合一采用现场教学,让学生现场感受真实的服装生产工艺流程。教师边讲边做,发现问题立即纠正,教师现场示范,学生现学现用,强化教学的真实性、直观性,减少教学的中间环节,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操练,确保了职业技能训练水平。

5.2 学生、学徒合一学生直接参与中国童装中心研发基地各项生产活动,培养团结协作、吃苦敬业、遵守纪律、言行规范的职业素养,体会未来的职业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即是学徒,实现了学生与员工身份零距离对接。

5.3 教师、师傅合一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承担生产任务,在生产活动中,教师就是学生的师傅,教师不仅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高的生产技能,从而也培养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双师素质。

5.4 作品、产品合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教学的作品也是企业的产品,通过由实习作品的“及格”到产品“合格”的提升,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质量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感受到工作的成功。

总之,通过我院与中国童装中心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及时开展良好的培训与新技术交流,为在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培训和技术交流机会,也为将来的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通过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室,提供了基本实训、在校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及培训的开放平台,极大地改善了服装设计实训教学条件,全面提高了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通过与知名服装企业专业合作,引进先进的企业生产模式与理念,更有效地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服装职业技术人才;
建设生产性服装设计实训室,对学校自身的教学和发展,对探讨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方式,对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均有重大意义。目前我们仅在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室方面做了初步摸索和实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冯伟国,徐静镣,姜红.“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6,(6).

服装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 服装企划营销 专业建设

通过调查发现:一方面,服装行业内市场细分化越来越加剧,而高等院校的服装专业仍然以传统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为主导,导致服装院校学生就业方向的局限性和出现饱和现象。另一方面,如何将服装在日益细分化的市场中,推向消费者,如何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中,使自己的产品淋漓尽致的展示给消费者,促动消费者的心灵,也是服装专业所面临的问题。所以,开设服装企划营销专业,办好服装企划营销专业是当前高职院校服装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服装企划营销专业是立足于服装行业,着力培养具备服装营销管理、服装商品管理、服装陈列展示及服装网络营销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品牌公司、时尚品牌专卖店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管理、商品管理、视觉陈列展示、网络营销等方面工作的中、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一、服装企划营销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与途径

服装企划营销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可概括为:“一个坚持、两个利用、三个定位、四个强化”。

一个坚持,即坚持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理念;
两个利用既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资源和校外企业合作资源,三个定位即培养目标定位、教学理念定位和教学内容定位,四个强化实践性教学、强化校内外实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合作能力。

服装企划营销专业建设的实施途径:

(一)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

1、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单一一门课程的观念,把本专业的课程按照专业方向进行组合,形成专业方向集团,统一形成制定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2、在教学实施方法上,要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教学的结合,每一个理论教学模块的完成,都要配合实训环节,已达到学生实践环节能力的提高。

(二)构建培养目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1、服装企划营销专业知识结构。服装企划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包含以下三个部分: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两大部分。基础知识是各职业都在学习的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是与服装和营销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就是和专业方向紧密相连的服装企划、营销管理、陈列设计、网络营销等专业知识。

2、服装企划营销专业能力结构。我们在对企业和毕业生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后,形成了本专业的三个主要就业方向,服装营销管理、商品管理方向、服装陈列展示、买手方向和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方向,都过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养,三个方向的学生具备了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方向能力。

3、服装企划营销专业素质结构。从事服装市场营销工作的毕业生应具有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要求学生达到:思想素质“优”、文化素质“硬”、专业素质“精”、身心素质“健”。

(三)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服装企划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服装及营销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在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时,突出了应用性课程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坚持了以应用为主同时兼顾理论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一整套既具特色又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科学而严谨的理论教学体系。

(四)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实践、实训教学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企划营销专业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强调事件教学,并且在阶段性教学过程中,要相应安排实训环节,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企划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服装企划营销专业的专业定位、专业特色

1、专业定位

我院的服装企划营销专业在进行专业定位的过程中,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服装市场营销第一线的应用型中、高级技术人才,应用型“高技术”强调必须掌握服装市场营销第一线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其原因如下:一是市场需求的结果;
通过对服装企业的市场调研得知,企业对服装中基层营销人员数量需求大大高于高层营销人员数量。二是由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决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绝对不是精英教育,决定了其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人才只能是把握市场营销职业技能人才。

(2)教学理念定位

教学理念以培养强技能、精操作、善推销、会服务的市场营销专才。在制定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做到①求专。服装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重点将学习服装相关知识和市场营销相关知识,避免学习面太广,脱离了服装专业特色。②求精。要求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掌握精确。③重实践。即重视校内、校外的实验实训,重视社会实践。

(3)教学容定位

服装企划营销专业的专业特色就是依托服装专业,进行特色化营销,所以在教学内容定位方面要结合实际,符合服装企业的特点,同时又要反应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新理论、新技术,教学内容应注重灵活、实用、综合。要不断根据市场变化和用人单位要求,增减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训环节,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2、专业特色

服装企划营销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强调“理论丰富,专业夯实,强化应用,重在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校内充分利用校内服装营销实训室和璐比大学生创业基地,训练选手的店铺运营管理能力、货品采购等能力,在校外与爱上首尔商场、辽宁真维斯服饰公司等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到专卖店实地实习店铺管理、一线品牌促销、库存管理等相关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实现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联合,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团地协作的创新性应用型服装营销专门人才。

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专业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且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缺少作用的基础性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教育中起着最有效、最关键的作用。正确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扎实地掌握本专业学习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素养、职业素养与发展素养,使学生毕业时既能快速适应当前工作,又能具有很好的发展后劲。

1、确定核心课程,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进行充分的行业企业市场调研,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确定专业能力要求,在专业人才能力分析基础上,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承担的能力培养任务。

2、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沟通制定教学大纲

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人员,认真分析本门课程所要完成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应用技术能力,沟通制定教学大纲。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应用型素质,与企业用人需求接轨。

3、完成课程内容理论、实训体系构建

将与岗位所需的能力、素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以专业知识为案例引导重组相关的学习内容,形成模块化的理论-实践一体的课程教学内容结构体系,包括课程内容设置、实训环节设置。

4、双师携手,完成教学:

教学环节由主讲教师和兼职教师沟通完成,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训场所一体化,学生在主讲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训环节,实现教室与实训场所合一、主讲教师和兼职教师合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一,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5、三个结合的校内外考评方式

服装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
生产性实训;
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8.5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KY12A06)资助项目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探索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优化管理体制,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可以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能力。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建设一批对接我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精神,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引企入校,前校后厂”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结合学院机电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重点从体制机制、硬件环境、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社会服务能力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基地建设成效。

1.建设背景

1.1 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工程机械稳居全国第一

机械装备制造业是湖南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已经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工电器和汽车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在“十一五”期间,每年生产总值保持30%以上的发展速度。数据显示,2007年,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值在全省工业领域中率先“过千亿”,2011年机械装备工业总产值6107.45亿元,2012年有望突破8000亿元,正一步步逼近“万亿产业”目标。工程机械2011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53.56亿元,占全国工程机械营收的三分之一,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1.2 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和技术升级对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

现代工业生产技术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和信息化发展,机械装备产品呈现出智能化、精密化、集成化和人性化的特点,装备制造业的深刻变革急需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据《2011—2012年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人才需求目录》统计,近2年,我省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总量超过17000名,其中高技能人才5000余名,需求量中排在前3位的就是装备制造业中的机械制造加工工、机电产品装配工、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人员。

1.3 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目前省内共有29所高职院校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新要求。基地服务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等专业群,深度融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重点服务于工程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产品装配、维修及售后服务岗位,为湖南装备制造业培养大批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建设思路与目标

对接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创新基地建设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以提升基地教学与社会服务能力为核心,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专基融合、产教协调、共建互赢”的基地市场化运作机制,完善“工位足够、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基地硬件环境,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理念先进、技能精湛”的专业教学团队,构建“能力主线、产品引领、精细培养”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把基地建成为机制灵活、设备先进、资源丰富、名师云集、管理高效的集教学、生产、培训、认证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3.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效

经过多年建设,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提升、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该专业2010年立项为“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2011年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立项为“全国机械行业创新专业”、“湖南省职业院校特色专业”、“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

3.1 初步形成了“企业化管理,双主体育人”的基地运作模式

学院依托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在实训产业园区“筑巢引凤”,引进湖南凯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湖南中青自动洗车设备有限公司、大友机械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校企合作共建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基地内企业对外开展生产经营和服务,对内开展实训教学,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企业拿出30%的生产能力用于实践教学,专业60%的教学案例来源于生产经营项目。企业推行现场“6S”管理,营造企业化的职业氛围,按市场化要求进行目标管理、生产成本和实训成本核算,加强设备管理、工具管理、材料管理以及教学管理。确保了实训教学优质高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3.2 建设了“工位足够、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实训硬件环境

学院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经费用于基地硬件建设,建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等3大实训中心,建有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数控系统维护维修等38个实习实训场所。引进湖南凯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湖南中青自动洗车设备有限公司、大友机械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建设了机电产品加工、机电设备维修等3个“校中厂”。基地总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总工位1600个,基本满足相关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

3.3 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经验丰富”的实训教师队伍

基地从企业聘请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为基地兼职实训指导教师。现有专职与兼职教师共24人,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比例100%。

基地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教科研成果丰硕。团队教师近5年共主持省级以上课题2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15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6项。基地教师近三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均取了优秀成绩。其中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院选手陈豪、曾相权、严凯获“楼宇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一等奖,李尚源、高贤昭获“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赛项二等奖,陈红兵、贺朝阳获“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三等奖。

3.4 构建了“项目载体、能力递进”的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构建了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专业综合技能三模块有机结合、能力逐级递进的实训教学体系。专业基本技能部分包括普通机床控制线路装调与检修、机械零件加工与测绘两个模块四个项目;
专业核心技能部分包括机电设备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液(气)压系统装调两个模块,含四个项目;
专业综合技能包含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及工程机械维护维修等三个方向模块。

以机电技术应用为导向,实施项目载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广泛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教学效果好。毕业生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100%,获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近50%。

3.5 依托“双平台”,开发了丰富的立体化、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

依托职教新干线和校园网,完成了《PLC及其应用》、《普通机床线路检修》、《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标准、教材、课件、考核题库等教学资源开发,建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

基地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了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教材《电工技术》、《PLC职业技能教程》、《自动化生产线拆装与调试》等6本,校本教材《机床电气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实训指导书》等5本。

3.6 立足区域,社会服务初见成效

(1)人才培养:本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深受企业欢迎,就业率为100%。每年有近40%毕业生进入三一集团、、广汽菲亚特、山河智能等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工作。

(2)社会培训:基地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企业职工转岗培训等培训项目。每年举办了3-4期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人数在1000人次以上;
先后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铁建、广汽菲亚特、中大创远、力元新材等企业举办了中高级维修电工、钳工培训,超过1000人次。

(3)承担省级师资培训与技能大赛:2010-2012连续三年承担了湖南省中职机电技术应用类专业教师培训,培训学员100余人。2010-2012连续三年承担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楼宇自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电气安装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赛项的竞赛工作。

(4)生产经营与技术服务:基地依托引进企业对外开展经营和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地教师近三年主持省级以上课题2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15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6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服装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服装专业;
教学团队;
金牌教练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9-0069-04

这是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他们平均年龄只有36岁。

这是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他们战绩骄人,声名远播。

在历届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他们不仅自己摘金夺银,而且先后培育了20位“全国服装专业学生职业标兵”、全国金牌得主。

这就是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南通中专)服装教学团队。目前,该团队有专任教师16名,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中高级职称者14人,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者14人,5人获得“国赛优秀教练”称号。

作为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江苏省职业教育“十五”和“十一五”示范专业、江苏省职业教育纺织服装类专业课程改革实验点、江苏省职业教育骨干特色专业、江苏省职业教育服装专业实训基地、江苏省职业教育服装专业骨干教师专题培训基地、江苏省职业学校服装设计制作技能大赛承办基地、江苏省职业教育首批品牌专业、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江苏省职业学校服装设计制作国赛选手集训基地,南通中专服装专业部的全体同仁在前行的路上用执着和坚毅递交了一份精彩的答卷,以团结拼搏的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他们用实际行动绘就了一道金牌教练团队的独特风景。

团队剪影:只为那一次次超越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服装设计制作技能大赛于6月14日至17日在南通中专隆重举行,来自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选手参加了比赛。由南通中专集训的6名省队选手在大赛中沉着冷静、不畏强手、自信应对,勇夺5金1银。其中吉晓颖、张雨花两位同学分别荣获设计组和工艺组金奖,并取得技师、高级工职业资格;
丛开源老师获“全国服装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张兵、徐锦川、冒晶3位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他们不仅为江苏省代表队争得了荣誉,同时也再一次展示了江苏省职业教育服装专业改革发展的喜人成果。

从2008年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天津开赛以来,这样的喜报频传已连续6个年头。从最初的三等奖到包揽设计与工艺组金奖,南通中专服装教学团队一次次为梦想执着,一次次实现自我超越。

(一)团队目标,形成共同愿景

制订团队目标是培育团队精神的过程,实现目标的过程则是展示团队精神的过程,更是各位成员共同成长的过程。为了教育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平,服装专业的教学团队精心研制专业发展规划,开展服装企业岗位需求和技术指标参数调研,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制订和修订,以形成完整的发展目标。如此,团队每一位成员都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掌握有计划行事的工作能力,而且教师个人的成长规划贴近团队的发展愿景,更好地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了教师团队的合力最大化。

(二)通力合作,创新课程模式

服装团队坚持服务地方产业,准确把握专业与职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关系,研究适合地方纺织服装产业特点的《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按照“以基础素养为支撑、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行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整合思路,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行为逻辑顺序为要素组成课程纵向的目标任务,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类别组成课程横向的内容单元。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在强调技术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对照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构建了突出实践性环节的课程体系,推行基于教学项目上的“课题工艺单”制度,切实开展学生单元技能达标抽测,对提高学生技能水平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努力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创设合作情景、构建工作环境、营造和谐氛围,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职业情感。

(三)发挥优势,彰显团队实力

发挥师资和设备优势,近年来服装团队在学校承办的各级中职服装设计与制作技能大赛、省纺织服装中心组教研活动、省中职服装类教师技能竞赛专题培训中表现出众。从场地布置、设备调试、环节设定、预案制订等各个方面细致筹划、分工协作,圆满完成了各项赛事,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连年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和“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业优胜奖”。同时,团队成员以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为己任,起草、编撰了江苏省以及全国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积极推进优质资源的区域共享。牵头研制了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项目课程课例范式,承担研制了江苏省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技能大赛分析报告,并编写了《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分析及课程教学改革系列丛书》分册——《服装设计与制作》(该书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丛开源工作室研制开发的《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项目综合实训课程辅助教学资源——女上衣设计与制作》,已经教育部批准,由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在全国发行,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库推荐产品。

(四)备战大赛,精心集训辅导

无论市赛、省赛还是国赛,服装教学团队在坚持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分工协作,密切配合,认真制订详细、科学、细致的集训方案,做到每天有任务布置、有技术讲解、有作品评析。大家信息共享并及时商讨交流,切实以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引导选手自觉用标准和规范展开项目训练。为了使选手对现代服装企业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和操作节奏与手法的把握具有系统而直观的感受,他们聘请企业技师为选手从样板制作、裁剪配伍、工序编排、缝制技巧、熨烫整理等环节逐一示范操作,根据选手的自身特长和理解能力为他们定制具有个性特点的辅导。可以说,历次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都凝聚了团队每一个成员的智慧和汗水。

(五)示范引领,构建高效课堂

南通中专服装团队的实力已受到全国同行瞩目,在2013年国赛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项目课程研究展示课中,该团队教师以《服装设计》教材中“主题与分类设计——童装设计”任务为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项目教学需要设计了两个子项目任务:童装主题构思设计和童装贴袋工艺设计与制作。通过引、探、演、练、评、结、联(情境引入、试探学情、师生展演、协作练习、互评矫正、归纳总结、知识关联)的“演练——互动”协作教学,引领学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服装设计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子项目一中,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下换位参与、真实体验,从书本中走出来,实现了互相启迪、对知识的超越,开拓了学生的设计思维;
子项目二则侧重对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抗压能力的培养;
在评价环节中采用的校企合作SWOT评价模式(第三方评价),既是对团队整体方案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也是促进团队教学构思中文化性、开放性和实战性发展的高效模式。整个项目施展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巩固并升华为综合创新应用能力,受到了全国34个省级中职服装学校专家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人物素描:守望那一幕幕花开

立足职教育桃李,挥洒丹心耀讲坛。南通中专服装教学团队已然成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面旗帜。他们先后被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被市教育工委授予“五好基层党支部”,被市教育局授予“优秀教师群体”等称号。在他们默默奉献的身影里,我们看到那么多平凡的孩子梦想开花,从中考失意的阴霾中登上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奖台。那些大红的证书、熠熠生辉的奖杯、绚丽的花环里有服装团队每一位教师耐心的守望。

(一)群雁高飞头雁领

丛开源工作室是由原服装专业部丛开源主任挂帅的名师工作室。那几年,在服装部名师外流,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时,年过不惑的丛开源老师临危受命,迎难而上。他用自己的言行感动着身边的教工,带领大家奋力前行。每年除春节外,他几乎放弃所有的节假日,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建设中。如今的服装实训中心使用面积近5000平方米,资产总值达1000万元,集技能鉴定、技术开发、工程试验、素质教育、承办大赛、承担集训、教学实践、企业生产、社会培训等功能于一体。每年一到技能大赛集训阶段,丛主任只能以校为家,熬夜加班便是家常便饭。在承担江苏省职业教育综合实训辅助教学课程资源开发期间,丛主任夜以继日连续奋战12天,教学视频制片完成了,他却瘦了整整5斤。儿子去年参加高考,他却为了全国技能大赛承办事宜在天津出差,当得知儿子离本一线只有一分之差时,有泪不轻弹的丛主任流下愧疚的眼泪,将那份自责默默藏进心中。他陪选手们赛完最后一个项目。成绩出来了,6位选手取得了5金1银的优异成绩,丛主任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二)并肩作战的兄弟

服装教学团队的领头人现任专业部主任张兵是丛开源工作室的中坚力量。在历次技能大赛中,他三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优秀教练”称号,2011年获“江苏省技能大赛先进个人”称号,荣获2012年江苏省技能大赛特别贡献奖。无论是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常规、学生工作,张主任殚精竭虑,带领团队成员自觉把提升专业内涵与推进专业创新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机遇意识、主人意识和服务意识,有效促进了团队的和谐稳定发展。他与团队教师结合大赛项目任务,分解实施与学生学历层次对接的《电脑款式图绘制》、《服装设计学》和《服装电脑效果表现》3门课程,探索推行项目任务贯联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完成课题和项目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增强实践能力与经验,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2009、2010级高职服装班分别通过了高级工、中级工鉴定,考评通过率100%,为大赛选拔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省职教领军人才中的佼佼者

副主任施捷老师,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她积极探索具有个性特质的“基础认识——技能训练——项目模拟——实体孵化”教学模式,形成了“善于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注意调动学生兴趣,坚持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实效”的教学风格,2012年12月荣获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技能“两课”评比纺织服装类一等奖(示范课)。2013年4月,她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技能大赛高职组——“女士春夏时尚成衣款式设计立体造型与纸样修正”,获得一等奖。自2007年3月受聘担任上海赛晖服装有限公司童装品牌设计总监一职,在产教研、校企合作中,施主任发挥了过人才智,为服装专业教学积累了丰富的项目案例。她多次出访法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潜心开发国际一流服装款式,策划运作的“小乖猴”、“维路易”等童装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立足,还远销欧美、日本等国,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学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0年初,她带领服装教学团队创立了南通中专“小乖猴”学生创业门店,门店现正被逐步打造成集童装品牌“小乖猴”学生创业生活馆和多主题“创业研发与实践教学”项目基地。

(四)金牌教练中的常青树

徐锦川老师,连续6年担任国赛集训教练,凭借精湛的技艺折服了所有集训选手和集训队来自其他学校的指导教师。集训中,他与选手们一起操作,手把手传授技能,手掌被剪刀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冬天,手指冻得开裂,裹上创可贴,他毫无怨言,把全部的技艺无私地传给了“徒弟”。妻子下岗需要安慰,父亲病重需要服侍,他无暇顾及。在指导选手参赛集训过程中,徐老师从不偏袒本校选手,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外校学生身上,本校选手流着眼泪说道:“徐老师,我也是集训队的选手,同样需要得到你的指导啊!”徐老师回答:“因为你是本校学生,有学校更多的老师关心和帮助,我作为教练组组长,应该让来自外校的选手得到更快的提升。”名师出高徒,徐老师带的徒弟在每年的国赛中成绩遥遥领先,他本人也多次被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表彰为“技能大赛优秀教练”。

(四)从选手到教练的华丽转身

服装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本三院校 服装设计 实践教学

一、引言

自2003年以来,在教育部“积极支持,规范管理”下,全国本三类高等院校得到了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国本三类高校共计300余所,在校生200余万人。随之而来的本二和本三、本三和专一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当前本三高校经过跨越式发展,已经由注重规模转向注重质量、注重特色、注重品牌,质量、特色、品牌是本三高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江南大学太湖学院作为全国独立学院协作会理事长单位,在本三实践教学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下面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08年开始实行的“3+1”实践教学模式做一点探讨。

二、“3+1”实践教学模式是服装人才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

1.服装大市场环境决定了服装专业教学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全国纺织看江苏,江苏纺织看无锡。”地处长三角服装产业带中心的无锡是中国重要的纺织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无锡现有纺织服装企业1000余家,红豆、海澜之家等服装品牌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十大名牌和销售50强前茅。服装产业已成为无锡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无锡市委、市政府对于无锡纺织服装产业下一步发展规划已有了明确定位:继续保持在中国纺织业的优势地位,把无锡逐步建成全国新型面料和高档服装的研究开发中心、生产制造中心、展示推广中心、批发集散中心和信息中心。为了顺应无锡服装产业的定位,促进服装专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把培养具有现代服装创意设计基本理念,具有较强服装创意制作技能和营销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专业发展的定位与方向。

2.服装人才市场需求决定了服装专业“3+1”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据中国服装人才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服装招聘专业岗位依次为服装设计、销售业务、技术人才、经营管理、工业工厂类服装人才占职位总数的74.43%。招聘主要集中在首席设计师、设计总监、女装,男装设计师、设计助理、制版师、样板师、质检、外贸人员、跟单员、销售主管、区域经理、导购店长、营销总监、市场总监、市场督导、市场拓展、生产厂长、车间主任、采购主管、qc等岗位。求职集中的城市: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杭州、东莞、苏州、泉州、宁波、南京、金华、无锡、温州。以上省市地区所占人才意向工作地点68%以上。招聘职位所需学历要求为专科及专科以下占68.9%、本科占29.2%,本科以上占1.9%。应用型、创新型服装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专业开展了“3+1”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就是让学生通过三年的在校专业学习,一年的校外企业实习,成为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

结合长三角地区服装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本三学生实际能力,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材为目标”的原则,我们对服装专业教学培养方案重新进行了调整,可以总结为:“三个职业方向,四个基本能力。”

“三个职业方向”是指,在大二上学期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规划。有意识引导学生着重在服装设计、营销展示、制版工艺这三个市场需求最大的职业方向发展。这三个职业方向又具体细分为女装、童装和职业装行业。为了保证学生能围绕这三个就业方向更深入学习,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相应教学内容的偏重,增设了相关专业课程;
在大三下学期专门开设与三个方向相关的前沿研究、专题设计课程;
四年级的毕业设计课题也主要围绕这三个职业方向进行。

“四个基本能力”是指,每个服装专业学生不论今后选择什么职位方向发展,必须具备计算机绘图能力、服装整体形象设计能力、服装制版制作能力和服装营销展示能力等四个能力。为了配合学生四个能力的培养,在大二上学期开始进行服装制版师、服装跟单师、色彩搭配师、服装设计师考证培训;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的改革

围绕着“三个职业方向,四个基本能力”教学培养方案的实施,同时根据目前国内特别是无锡及周边地区服装市场急需服装工艺和营销管理人才的现状,以及周边同类本科服装院校课程设置情况,我们对课程进行精简和重组,增加如服装视觉营销类(服装展示设计、服装零售学)、服装外贸跟单类(纺织品进出口、服饰英语)课程,增加服装制版、服装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校内实践课程的比重,减少了服装设计课程比重;
增加了色彩写生、流行趋势考察、民族艺术考察和企业实习等校外实践课程,实践类课程比重已占整个课程比重的38%左右。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保证学校“3+1”实践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关键。除了充分利用校内工厂化实训基地资源和聘请企业有丰富经验技师担任专业课外聘教师外,经过我们多方努力,现在已和红豆集团、真维斯集团、无锡哥帝服饰有限公司、南致服饰上海有限公司、无锡大华制衣有限公司等近十家企业进行了接触,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使多数学生都能走出校门,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企业实践工作,将毕业设计课题研究与企业产品开发结合起来。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

服装专业教学实行主线式教学,根据从服装市场调研、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制作到服装展示营销的完整流程,安排专业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注意到各专业课教学内容、教学作业的系统性和上下承接性,学生每学完一阶段专业知识,就会通过较大型实践活动或展览来检验其实践动手能力。

服装教学注重实践操作,教学方法以多媒体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操作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约为1:2,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我们在教学中还注重学生市场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像服装设计课、服装营销课都增加了市场调研环节。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市场来检验自己的设计成果。

各专业课的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四学年之中,主要是由各专业老师在内容上尽可能围绕着专业课程组织和实施,以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的形式展开,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搞好社会实践活动。近几年来我们不仅组织了多次毕业生毕业作品汇报演出、服装立体裁剪作品展、个人形象设计培训讲座等,参与了每年的校迎新晚会走秀节目、各类社团活动等。还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服装比赛,让学生在实践的环境中巩固专业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增长实践才干。

六、总结

虽然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开设时间只有短短5年,教学改革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从在校生获得的各种荣誉奖项、2届毕业生的100%就业率和每年服装设计专业火爆的招生人数来看,“3+1”实践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笔者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校软硬件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3+1”实践教学模式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国服装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