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关于教师节对联【五篇】

时间:2023-06-16 20:1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关于教师节的对联范文第1篇反思一:关注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镜头:甲教师在情境创设引入新课的环节是利用教室里的两盏灯,教师闭合开关和断开开关,两灯同时发光同时熄灭,然后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把实验桌上的两盏灯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关于教师节对联【五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教师节对联【五篇】

关于教师节的对联范文第1篇

反思一:关注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镜头:甲教师在情境创设引入新课的环节是利用教室里的两盏灯,教师闭合开关和断开开关,两灯同时发光同时熄灭,然后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把实验桌上的两盏灯连接起来,使它们受一个开关控制,并且能同时发光同时熄灭呢?”引入简洁。乙教师则是让学生想一下家中的浴霸,提问浴霸上的取暖灯有几个,受几个开关控制,一个开关控制几个灯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你能不能用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呢?并且两灯同时发光同时熄灭呢?”情境设置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两种情境导入模式都能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没有什么突兀。

思考: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教学过程往往会受到教师、学生、多媒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创设情境毕竟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坚持以生为本,所创设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兴趣,更要注重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紧扣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使用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情境,无异于“哗众取宠”,既浪费了教学时间,也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不如不用。

反思二:关注学生参与的全体性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而设计的典型课,所以两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采用了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

镜头:甲教师采用的是两个同学一组的小组合作形式,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时候,让学生先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然后再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维清晰,探究目的明确,并且结论的得出也是水到渠成。乙教师采用的是四个同学一组的小组合作形式,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时候,让四个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同时进行对比实验,学生也顺利得出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这样的小组合作能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同时,关注同组同学的实验现象,培养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总结能力。

思考:小组合作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之间平等、协作、交流、讨论,使每个学生获得动手的机会、表现的机会、成功的机会,并能使所有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不应该只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缀,或者是作为公开课而求新、求异的手段。

反思三: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无论教师从哪个角度去设计,运用什么教学方法,用哪些多媒体手段,他们的最终目标是统一的: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

镜头:甲教师在得出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后,让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上进行操作,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看本质,自己找出了串并联电路的一些特点,比如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不止一条;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工作是相互影响的,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是互不影响的;
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作用与位置无关,而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等等。

乙教师在得出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后,根据电路图先和学生一起分析电流的路径,然后再让学生用实验验证,学生先有结论,然后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同样也得出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思考:新课程的实施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学生实验是以探究实验为主,还是以验证实验为主呢?笔者认为,应根据不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而因材施教,不能一味地盲从,不管新课程的标准如何更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始终是重要的。

关于教师节的对联范文第2篇

蒙古国教师节具体时间蒙古国从20xx—20xx学年度起,将每年10月5日定为教师节。

自1967年以来,蒙古把教师节定在每年二月的第一个星期日,然而,这个教师节的日子处在学年中期,不利于总结教师工作成绩,甚至有时与春节重叠。因此,蒙古教师联合会、蒙古老教师联合会提出将世界教师节,即10月5日做为蒙古教师节的建议,该建议在全体教师民意调查中获得74%的支持。

蒙古教育科学部认为,将蒙古教师节与世界教师节一同庆祝会使社会、教育界、乃至人的发展方面,巩固教师肩负的使命和他们的社会地位,从而使全社会关注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向他们提供深造的机会,以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印度教师节时间印度的教师节是9月5日,并纪念印度第二位总统Sarvepalli Radhakrishnan,他也是一位教育家。在传统上,印度教师节的这天,学校教书的工作是交给较高年级的学生负责,让老师们能够休假。

1962年,拉达克里希南当选为印度第二届总统,他的一些学生和朋友就请求他同意在9月5日,也就是他的生日这天,举行庆祝活动。拉达克里希南回答说:“与其单独给我庆祝生日,不如让我荣幸地将9月5日这一天作为广大教师的节日。”于是,印度的教师节由此诞生。

在印度,教师节这天不叫节假日而是庆祝日。老师和学生照常到校,但学校的教学工作被感谢和送贺卡等庆祝活动代替。这一天,有些学校为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教学任务被高年级的学生包下来,由他们给低年级的同学上课,体验教师工作的辛苦与伟大。校方也会根据这些学生“老师”的表现给他们打分,评出最佳学生“老师”。

印度也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教师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并享有崇高的荣誉。在生活中,印度的老人们常常对孩子们说,教师的恩德仅次于父母,在印度教经文中甚至将教师奉为神灵,认为教师是造物主的化身。

拉丁美洲教师节时间拉丁美洲的教师节为9月11日,是阿根廷著名教育家多明戈·法斯蒂诺·萨米恩托的逝世纪念日。这个节日是在1943年巴拿马所举行的泛美教育会议上确定的。

关于教师节的对联范文第3篇

元旦即将到来,通过开展庆元旦 迎新年联欢活动,回顾过去,展望将来,主动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都能找到亮点,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在主动的参与中体验成功,在合作与交往中享受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元旦,让健康快乐伴随着每一个人走进20xx,让新一年拥有盎然的朝气、蓬勃的生机。

一、联欢会主题:

与时俱进 最美实小暨20xx年实验小学元旦联欢会

二、活动对象:

实验小学全体师生

三、活动时间、场地:

教师活动时间:20xx年12月31日(周x)在学校五楼阶梯教室

学生活动时间:20xx年12月30日(周x)在学校五楼阶梯教室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五、节目来源分配:

1、学生节目:4-6年级每年级准备2-3个精品节目

2、教师节目:每个年级组各2个节目

3、学校兴趣小组组织编排的节目

六、联欢会节目要求

1、内容文明健康、主动向上,用艺术的形式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唱响时代主旋律,展现校园新风尚;贴近学生生活,反映我校师生优良的神采飞扬。

2、既有时代特色,又要适合学校特点。

3、形式力求灵活多样、新颖、丰富多彩,有独创性。

4、节目形式建议:歌舞类(大合唱、小合唱、重唱、独唱、对唱、歌曲串烧、歌伴舞、集体舞、独舞、民族舞、现代舞、街舞等);

乐器类(古筝、吉他、阮、葫芦丝、手风琴等等)

语言类(朗诵、小品、相声、快板、校园剧、情景剧等);

5、提倡高雅、原创节目,拒绝低俗及危险性强的、过于强调视觉和心理刺激的节目。

七、活动具体分工

第一项目组:节目组

组长:

组员:

A、学生节目统筹:

B、教师节目统筹:

任务:1、各年级组组长、4-6年级教室领导负责落实本年级组教师和学生节目的安排、督促排练、检查协调工作。

2、刘圆硕、袁敏、李莹负责完成学生节目收集、筛选及后期的彩排工作;负责节目的编排及联欢会流程的衔接。

3、王秉成、谢景民、史虎琴、丁晓飞、任雅楠负责教师节目的编排及联欢会流程的衔接,节目单的制作。

第二项目组:舞台及背景设计组

组长:任树民

组员:钟华、范永春、李田园、高原、周聪

任务:1、舞台整体设计,包括背景设计、舞台装饰。

2、准备舞台及背景装饰所需物品。

第三项目组:音响及宣传组

组长:杨淑梅

组员:张鑫

任务:1、联系音响系统租用事宜。

2、协助联欢会议开会时间间音箱设备的安装调试。

3、现场摄影、摄像。

第四项目组:后勤保障组

组长:王秉成

组员:吴亚民、索英华

任务:1、协助准备部分联欢会所需的服装、道具。

2、联欢会所需物品购买。

第五项目组:安全及场地组

组长:
王明新

组员:杨立军

任务:1、联欢会场地划分。

2、联欢会议开会时间间会场纪律维持。

3、会场安全保卫及紧急情况处理。

第六项目组:节目主持组

组长:史虎琴

组员:袁敏、刘圆硕、李莹

任务:节目主持词串联、主持节目

八、各阶段任务及工作分配

1、联欢会策划准备期(10月8日--12月18日):

任务:

节目收集、训练:各年级组长、4-6年级教室领导落实本年级教师、学生参演节目,教师参演节目、学生参演节目于 12月4日前由年级组长上报给政教处谢主任。在此期间,各节目组抓紧时间排练。

2、联欢会协调及进展期(12月22日--12月26日 ):

任务:

A、各年级抓紧时间排练,政教处及音乐老师于12月22日审核学生节目,政教处、关工委、教务处、教科处、总务处、安全办于12月25日组织节目组成员对学生参演节目进行彩排,确定最终参演节目并基本确定节目演出顺序。

B、舞台及背景设计组,制作好背景,并做相应的物品准备。

C、音响及宣传组落实音响系统、用电供给检查。

D、节目主持组完成主持稿及联欢会主持工作。

3、联欢会倒计时期(12月29日--12月30日)

任务:

A、学校召开元旦联欢会筹划会,协调、落实相关工作。

B、节目组于12月30日最终确定教师节目演出顺序并制作节目单。

C、舞台及背景设计组完成舞台的搭建、布置工作。

D、安全及场地组做好相应安全保障工作。

E、校办公室邀请相关嘉宾。

九、几点说明:

1、举行迎新年元旦汇演是教育教学和德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向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展示、宣传我校的大好时机。各年级各班接通知后,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紧排练,真正把参演节目排练成精品,奉献给全校师生,为共同打造一个和谐、文明、生机勃勃的校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2、希望各组精诚协作、相互配合,圆满完成本次活动。

3、各节目所需道具、服装、化妆品等一律自备;舞台背景、音响设备由学校负责。

十,晚会活动经费预算

关于教师节的对联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中外教师联合授课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72-01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富我国的教育供给。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按照办学空间及主要教学点可以分为“单校园”和“双校园”两种模式,其中,“双校园”模式是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最常见的模式,即学生需要分两部分完成学业,一部分在中方合作院校,另一部分在外方合作院校[1],即通常所说的“几+几”模式。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教外综[2006]5号)》的要求,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是采用“双校园”办学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门数和教学时数需要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为了保证外方教师在中方办学机构的教学质量,很多项目都采用了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的模式,即模仿“双校园”模式,外国教育机构教师负担的课程也采用“双教师、双阶段”模式,全部课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中方教师以双语的形式进行讲授,帮助学生掌握课程专有词汇,搭建课程知识框架,第二阶段由外方教师进行全外语的集中授课,中方教师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给予适当的中文讲解。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的模式给中外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但是也暴露出中外教师教学理念差异、沟通不畅等问题。

一、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的优势

1.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在第一阶段的中方教师授课阶段,采用双语的形式,可以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一方面让学生熟悉课程的专业词汇和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学资料的研读,构建知识框架。这一阶段的学习对于外语基础不理想的学生尤为重要,让学生在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上进入第二阶段的全外语教学,能够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有利于中方教师掌握课程的前沿内容

在第二阶段的授课环节,外方教师是主讲教师,中方教师只针对讲授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中文的讲授,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对于中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一般来说,中外合作项目都会采用国外原版教材,一方面保证语言的原汁原味,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保证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但是由于版权等问题,中方教育机构所使用的原版教材与全球的最新版本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外方教师通常都会带来较前沿的课程内容,尤其是知名企业的相关案例,这对于中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佳的学习机会。

3.有利于外方教师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由于时间限制的关系,外方教师授课往往采取集中授课的模式。在7-10天左右的时间完成50-100学时的教学任务。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语言和专业知识基础,教学任务很难完成,或者很y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是有了第一阶段的双语教学基础,外方教师就不必在基础知识上占用更多的时间,可以拓宽知识的宽度,加深知识的深度,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应用知识的机会,保证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二、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的问题

中外教师联合授课在给学生、中方教师和外方教师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方教师和外方教师讲授内容脱节。中方教师在第一阶段的教学环节中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讲授了课程相关内容,但是第二阶段外方教师的授课内容却与前一阶段不直接相关。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中方教师在开展第一阶段授课时能够获取的外方教学资料比较有限,只能根据外方提供的教学要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组织教学内容。当外方教师提供完整的教学资料后第一阶段的教学环节已经结束,中方教师只能在第二阶段的教学的辅助环节,将前期没有涉及的教学内容作以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另外,中外双方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差别。中方教师比较注重课堂讲授,“一言堂”是中国式教育的代表。但是外方教师更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环节,比如Presentation,tutorial等,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但是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填鸭式教育,只有被动地接受,并没有动脑思考――吸收――再输出的锻炼,导致本来应该很活跃的课堂很沉闷,授课效果不理想。

三、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教师联合授课在实践中有很多优势,应该将这种“双教师、双阶段”的模式坚持下去,但是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中外教育机构应该为中外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沟通渠道,保证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另一方面,中方教师也应该积极探索新式的教学方式,以主动学习代替被动学习[2],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于教师节的对联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务工作开展与变革

1绪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中受到广泛重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面向以培养工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专业进行认证,具有国际认可性。通过认证的相关专业水平及毕业生能力可实现国际互认,有助于提高专业质量及知名度,并促进专业持续发展。2013年,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同意接纳中国为国际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2015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成立,并负责国内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2016年,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以上事件标志着专业认证工作在中国的逐步规范化和常态化,因此,在相关专业的日常工作中应时刻以认证标准严格要求,未雨绸缪,为申请并接受认证做好准备。为了做好专业认证工作,首先需明确专业认证的主要对象及目标。专业认证的主要对象为以培养工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工科专业。需要注意的是,认证客体为全部学生的全部学习相关成果,而非部分代表性成果。由此可见,专业认证检验的是目标专业的整体教育水平和学生能力,其具有考察范围广、条目多、要求细的特点。由此可见,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准备工作必须是长期、持续的规范化过程。若突击准备认证材料,不仅工作量巨大,难以实现,也违背了工程教育认证的初衷。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评价体系出发,针对性地对其中传统教务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可能的变革展开探讨。在下文中,第二节将对认证评价体系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其中教务工作相关部分进行强调并详细说明;
第三节将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价体系中教务相关的部分,对以往教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进一步对日常教务工作的开展以及可能变革展开讨论。第四节对全文进行总结

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价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评价,分别为: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专业条件。其中对课程体系的评价中,具体包括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两个方面。对于师资队伍的评价,侧重于考察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及工程背景。对于专业条件的评价,则包括专业资料、实验条件、实践基地等几个方面。其中与教务工作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主要在于课程体系认证方面。图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价体系课程体系认证内容之一为课程设置。其目的为检验待认证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全面合理、是否满足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
此外,也检验在相应的课程设置下,教学大纲是否严格按照工程人才培养的条件设置并执行,以及考试考核是否体现培养方案各方面的达成度等具体细节。进一步细化,对于课程设置的评价具体包括以下方面: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以及人文社科类课程等。其中,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往往为全校公选课,需要各学院协同完成认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培养工程人才为检验目标,对于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不可或缺,因此有时也属于需考查的认证对象。另一方面,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主要由待认证专业所在院系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参照其它院校设置必要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外,也应充分发挥本校或本院系人才培养特点,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设置方案。课程体系认证内容的另一要点为实践环节。由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培养工程人才为目标,因此对于实践环节的考查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对于实践环节的评价包含课程实验与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几个方面。其中课程实验与实习、课程设计等方面与课程设置相辅相成;
专业实习是检验工程人才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因而是认证的关键之一;
而关于毕业设计的认证,应平衡其中理论研究类毕业论文与生产实践类毕业设计的数目比例,使两者互为补充,避免一类独大的现象。在本文中,重点针对课程设置方面的教务工作开展进行讨论。

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教务工作

针对上述教务工作相关的认证内容,在本节中首先对传统教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对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教务工作开展与可能的变革加以讨论。

3.1传统教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面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详细的检查,传统的教务工作方式往往难以胜任,承受巨大压力。其根源可总结为以下两点:联系与规范。所谓联系,进一步可概括为学院内部层面的联系以及学校层面的联系两层涵义:1)学院内部联系,具体指待认证专业各门课程设置之间的联系。通过研究传统教务资料可发现,虽然其课程设置总体可以遵循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显松散。具体表现为:任课教师对所授课程的先期基础课程不够了解(是否已有先期基础,以及学生掌握情况等)、学生对课程之间的关系缺乏了解、以及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时存在必要基础课未能完全掌握就开始专业课学习等问题。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于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会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和阻力;
2)学校层面的联系。如前所述,专业认证不仅仅是学院内部工作,更涉及学校整体。其中既包括工科公共基础课程,如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等,也包括人文社科类公选课程等。传统的教务工作开展往往以院系为单位,在校教务机构汇总,而在院系之间缺乏必要的交叉联系。这样不利于工程专业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具体来说,对于不同类型的工程教育需求,对于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程的安排与设置仍显过粗,且缺乏必要的交叉交流、反馈与调整渠道。传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归结为规范问题。所谓规范,主要指在日常教学及考务工作中需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教学规范方面存在许多独特要求,是其他一般专业所不具备的。如果对于所有专业在教务工作处理中一刀切,没有考虑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的特殊性,必然对顺利认证造成极大问题。一个典型例子为: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课程中,需要在考试中对课程的达成度进行计算统计。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务工作中及时提醒相关教师注意该点并统一规范,避免遗漏。

3.2面向认证的教务工作开展与变革

针对上述传统教务工作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本节对可能的工作开展思路与改进方案展开探讨;
较之于传统教务工作,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的教务工作需要较大的改进,因此我们称之为变革。与前相同,该部分中的探讨仍然从联系与规范两个角度展开。在联系方面,自然需要在院系内部及学校两个层面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构建真正完整且有生命力的课程体系。所谓有生命力,是指该体系应存在各分支之间的沟通、交流、反馈、反应通道,能够随时代变化以及认证的要求随时动态改变,而不是一旦订立就尘封不动的死板结构。具体到实施方面,首先应该对于每一专业确立完整的课程结构树。该结构树由学院相关专业教师讨论确定,应为每一位教师所熟知,也应为每一位学生所熟知。如此,教师在授课时可对学生先期知识结构基础有准确把握,从而可针对性地安排讲授方式及重点。而学生也可对本专业应学课程有统一的认识,从而避免不知一门课有何用的迷茫情绪。另一方面,应加强校级相关院系之间的教务工作联系。该联系不止局限于纯行政方面的教务工作,更重要的是,应在课程设置、教学效果、反馈改进等层面开展全面的交流与联系。具体形式可包括:1)任课教师之间关于课程结构树的探讨与交流,避免校级公共课过于提前或落后于专业课程的情况;
2)院系管理层对于校级公共课选课方案的交流与沟通,应针对不同的专业培养要求,对于学生公共课的选择给予适当的建议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数学等理工科公选基础课的选择较为固定,而该点更多体现在对于人文社科类课程的选择上;
3)应建立起各专业与公选课授课老师之间的教学效果反馈通道。在传统教务工作中,基本不存在此类通道,对于公选课教学效果的沟通仅局限于授课教师-个别学生、授课教师-班级班主任等渠道的沟通。对于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在授课教师与相关工程专业学生甚至其他专业课授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反馈渠道对于合格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规范性方面,一方面如前所述,需在院系内部注意待认证专业教务工作的规范性开展。对于相关教师及学生,应尽早通知并做到规范行为的深入人心。规范教务、考务工作的开展是日积月累,由强制到习惯的长期过程,而不应是认证前夕查缺补漏。另一方面,规范性也涉及院系之间,即校级交叉沟通渠道及方式的规范化。如前所述,合格的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并不局限于某一院系内部,而涉及校内多个院系。规范高效的院系间沟通通道将为认证的开展和人才的培养提供极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