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药学相关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16 20:4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药学相关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病例分析;教学;作者简介:吴海燕,主管药师,硕士。研究方向:临床药学。电话:020-87755766-8430。E-mail:Wu-hai-yan4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药学相关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药学相关论文【五篇】

药学相关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床药师;
规范化培训;
病例分析;
教学;

作者简介:吴海燕,主管药师,硕士。研究方向:临床药学。电话:020-87755766-8430。E-mail:Wu-hai-yan407@163.com;
陈杰,副主任药师,博士。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对于临床药师的培养模式仍在摸索与试验阶段[1,2];
2006年,卫生部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项目(以下简称“规范化培训”)启动。药学病例分析的书写可反映学员的临床思维与职业敏感性的培养情况,是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重要的教学方式[3],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根据规范化培训大纲的要求,学制一年的培训学员需书写至少10份病例分析,学制半年的学员则需书写至少2份病例分析。我院自2010年起成为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目前共招收了20多名抗感染药物专业的培训学员,对抗感染药物专业学员书写药学病例分析的基本情况与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带教教学实践,学员书写的药学病例分析质量均有提高,现将经验分享如下。

1学员书写药学病例分析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1.1选题情况

我院自2010年以来招收的抗感染药物专业学员共书写160份药学病例分析。书写药学病例分析选题情况见表1。

1.2书写药学病例分析存在的常见问题

通过整理分析抗感染药物专业学员书写的160份病例分析作业,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四类问题:(1)选题不恰当。包括选题简单,不易展开讨论;
或选题偏于宏观、讨论点过多等问题。该问题的实质是学员临床经验不足,职业敏感性较弱,不能很好的选择适宜的治疗事件。这类问题占较大的比例(37.5%),对学员来说是难点之一,应该引起带教老师的重视。(2)讨论及分析。包括没有讨论点、未针对明确的药物治疗事件展开讨论;
未结合患者具体情况;
论据不充分、条理不清晰或逻辑关系混乱。此类问题占35%。(3)病史摘要。病史过于冗长、治疗过程描述不清晰,不注意删减和处理病史信息,甚至与药历书写雷同;
缺少与主题相关的药物治疗信息,没有强调和突出临床药师干预过程;
没有体现结果,不清楚患者是治愈、好转还是死亡。此类问题占33%。(4)其他问题。缺少前言或前言没有交待主要背景;
引出的讨论问题较牵强、讨论的目的不清楚;
整个文章有较多书写语序、文字书写错误等;
总结不切主题、空话套话多;
参考文献不注意时效性、格式不规范、文献质量较差等。此类问题占15%。书写药学病例分析常见问题见表2(部分病例分析可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问题)。

2药学病例分析的相关概念

2.1定义

医学病例分析(或称病例报告,Casereport)是临床上有关单个病例或几个病例的详尽报告,通过对新发疾病、罕见疾病或某些常见疾病的不常见表现进行详细描述与记录,以引起医学界的注意[4]。药学病例分析借鉴医学病例分析,定义是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一次治疗事件的描述,以具体病例药物治疗的过程及相关问题的分析总结为主要内容;
且根据规范化培训中学员作业的要求,明确仅对单例病例进行分析。因此,药学病例分析是1例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1次治疗事件的描述,着重讨论一个问题,强调药师的作用。

2.2内容与要求

参考临床医学的病例分析内容,药学病例分析包括题目、前言、主体、讨论和参考文献5个部分[5],但具体的写作要求有所不同,主要突出药学特点。

2.3作用

药学病例分析的书写可以强化撰写者对不同药物治疗事件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职业敏感性、拓宽专业视野,从而培养撰写者的药学知识应用能力、药学思维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

2.4药学病例分析质量点评

药学病例分析质量点评要点包括:讨论的问题选择适宜、分析论据充分、重点突出、病史资料简明扼要、用语规范、格式统一。具体根据《病例分析质量缺陷评价表》进行评价。

3药学病例分析写作的教学情况

3.1药学病例分析与教学药历的区别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员容易将药学病例分析与教学药历的写作内容混淆。教学药历(Medicationhistory)是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而为患者建立的用药档案[6],详细地记录患者药物治疗的全过程;
且教学药历的书写经验已有较多报道,学员从中获益颇多[6]。药学病例分析和教学药历的内容、特点、功能不尽相同,但目的一致。对于药学病例分析写作的教学通常先将药学病例分析的概念以及内容以授课的模式向学员进行介绍及举例说明,并且着重讲解其与教学药历的区别。药学病例分析与教学药历的比较见表3。

3.2各部分内容的书写要点

药学病例分析的题目应突出讨论主题,简洁清晰,尽量体现临床药师作用。前言介绍主要背景,引出讨论问题,阐明讨论的目的。主体即病史摘要,应包括患者一般情况、阳性体检与辅助检查、与主题相关的疾病情况(简要概括)、与主题相关的药物治疗(详细且条理清晰)、治疗经过(强调和突出临床药师干预过程)、应有结果体现。如果病情复杂、疗程长等可辅助图表,注意书写需详略得当,与主题无关的治疗内容应舍弃,切记无关文字过多,冲淡主题。讨论部分应对该治疗事件进行讨论及分析,最后进行总结,是临床药师工作的切实体会
且需要学员具有文献检索能力,分析、归纳与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是药学病例分析的难点。在书写过程中应注意,选定主题和理论知识应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分析对比;
应体现临床药师的逻辑推理与分析思路;
注意相关因素的全面甄别;
注意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分析,参考文献要求引用准确,文中标注清楚、著录格式统一;
还应注意文献质量,重视时效性及权威性,尽量保证国内外文献兼顾等。

3.3点评标准的告知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员明白药学病例分析的写作要点,培训老师还应将质量点评的内容告知学员。学员在了解质量点评要点后,可对应评分点对已完成的初稿进行修改,以达到药学病例分析的写作要求。

4讨论

药学病例分析的书写是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临床药师以其职业敏感性和专业视野,善于发现“不普通的事”。包括常规治疗中、特殊人群(老人、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特殊病理状态(肝、肾功能不全)、特殊药物(华法林、环孢素、丙戊酸)治疗以及特殊治疗方案[血透、腹透、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中出现的“不普通的事”,然后用简要、清晰、详略得当的语言概括事件的发生经过。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归纳与总结问题,在书写过程中需注意理论知识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分析对比,体现临床药师的逻辑推理,重点在于体现临床药师在治疗事件中的作用。其书写要求与目前比较公认的方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即“问题导向性学习法”一致。

学员书写的药学病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以选题/命题不恰当最多见,包括讨论点过多或偏于宏观、选题简单,不易展开讨论。例如,《一例头孢菌素出现精神症状的药学监护》便属于命题过于宏观,可以改为《一例疑似头孢哌酮/舒巴坦致意识障碍的病例分析》。选择好的治疗事件是写好药学病例分析的前提,但对学员来说也是难点之一。因此,此部分着重讨论关于选题的问题。不良反应防治类可以包括新的、罕见的或严重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及体会,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等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引起药物热及药源性疾病等。此类题材选择较多,尤其是初学阶段。药物治疗评价类题材可以包括给药方案(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疗程、配伍禁忌及经济学等)、疗效欠佳评价、替代药物的选择与评价、超说明书用药评价、药动学评价(ADME,特别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等)、药学监护的得失以及药物中毒救治等。尽管临床中上述问题多,但是学员选择却相对较少,原因主要在于分析、讨论比较困难。TDM相关问题可以包括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特殊情况下对血药浓度的影响(肝肾功能不全、血透、CRRT等)、特殊生理病理状态、药物相互作用以及遗传因素对TDM的影响等。患者用药习惯、依从性及用药教育问题可包括:用药过度、依从性差、华法林及免疫抑制剂等特殊药物用药教育等。此类题目我院学员选择较少,从侧面反映出学员与患者的直接交流不足。对于讨论及分析方面的问题,主要解决方法为可充分利用循证医学或循证药学论据进行论述,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清楚。例如,对于不良反应的分析,要进行不良反应相关性判断,同时对混杂因素(其他并用药品、并发疾病)进行分析。在病史摘要方面,学员学习初期通常存在复制病历,因此病历烦琐重复,应注意将与主旨无关的内容删除。例如,讨论抗感染治疗时,患者同时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指标和病情可以略去;
体格检查部分要注意删除无关的阴性指标,只保留相关阳性指标和有意义的阴性指标;
且需要注意药学病例分析与药历书写上的差异。其他问题则为,文章结构要注意完整;
引言部分需要进行提纲挈领;
参教文献需采用核心期刊的近期文献作为证据来提高时效性和质量,书写时注意细节,杜绝语句不通顺、错别字等问题。

药学相关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植物亲缘关系 蒙药性味 相关性研究

蒙医药学是祖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蒙古族人民在与疾病斗争和适应自然的长期实践中创造、积累和精选出来的经验结晶。蒙古医药学先后吸取了藏医药学及部分印度医药学理论,逐步形成了既有独特理论又有丰富经验的近代蒙医药药性理论体系[1]。然而,与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发展相比,蒙医药药性理论体系的发展相对滞后。要想发展蒙药,使蒙药实现现代化,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前提就是必须实现蒙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化,否则只会使蒙药的现代化研究成为空中楼阁,想进一步深入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也有一定难度。为此,解决蒙药药性研究存在的现状及瓶颈问题,拓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已迫在眉睫。

1 蒙药药性研究的基本现状

1.1 理论研究方面 药性理论体系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药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效应和针对临床病证的实际疗效,经实践反复验证,最终归纳出来的,是对药物多种作用的高度概括。

蒙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兄弟民族药物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本民族用药经验总结出的一整套理论,并应用于临床,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这一整套的药性理论构建了一个五元、六味、药力、八性、十七效的药性理论体系[2]。五元:蒙药学以古代朴素的五元(土、水、火、气、空)为理论基础。六味:药物有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是五元在药物形成的过程中,经过复杂作用而造就的,概括起来可分为甘、酸、咸、苦、辛、涩六种;甘味,在五元中以土、水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酸味,在五元中以火、土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咸味,在五元中以水、火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苦味,在五元中以水、气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涩味,在五元中以土、气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药力:不外寒热两性,即阴性和阳性两大类型[3];阳性有升阳、消食、祛风寒、除痰湿的作用;寒性药物有镇静安神、健身泽肤、祛瘀、降火的作用;治疗阴性病(寒性疾患),则用阳性药(温热药);治疗阳性病(热性疾患),则用阴性药(寒凉药)。蒙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药物具有重、腻、寒、钝、轻、糙、热、锐等八种基本药性[4];其中,重、腻二性克制“赫依”(五元中的气、风)病证,寒、钝二性克制“希拉”(五元中的火、阳)病证,轻、糙、热、锐四性能克制“巴达干”(五元中的水、津液、痰湿)的主要特性;反之,轻、糙、寒三性生“赫依”;热、锐、腻三性生“希拉”;重、腻、寒、钝四性生“巴达干”。蒙医用药的基本原则就是利用蒙药性能调整机体内部的“赫依”(气)、“希拉”(火)、“巴达干”(体液)的偏盛偏衰。但蒙药药性理论的提出受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元学说的影响,加之游牧民族地区医药发展缓慢,蒙药至今仍带有浓厚的传统民族文化色彩,存在着意向性、随意性与不确定性,客观性证据难循。总之,蒙药药性在理论研究上宏观把握明显,微观分析缺失,缺乏创新性见解。

1.2 物质基础、药理效应研究方面 近年来,药学学者在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蒙药的化学成分和药效药理作用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数据[5],但对于这些化学成分、药效药理作用与蒙药药性理论中的性味及功效之间有什么联系却缺少研究。蒙医药界对药性的把握基本基于实践应用经验,而蒙药性味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却没有找出贯通整体、化解矛盾、统一判断的标准。

2 蒙药药性研究的关键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迄今为止,蒙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仍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药性与药理作用、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之间严重脱节更是制约蒙药药性理论深入研究的瓶颈。因此,笔者试图借鉴药用植物亲缘学及中医药关于中药药性-药效物质基础的理论研究来探索蒙药的实质与规律。即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范围内确定研究对象,开展蒙药药性研究,确保其化学成分的可比性,凸显蒙药植物亲缘关系-药性-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规律,这一研究思路的提出,有望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3 基于亲缘关系的蒙药药性研究的意义

针对蒙药药性与化学成分、药理效应之间不能实现有机关联这一制约蒙药药性理论深入研究的瓶颈问题,在一定亲缘关系范围内,对常用蒙药同一药性进行研究,通过归纳其药性的共性药理效应,探求相应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进而阐释“植物亲缘关系-药性-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规律,不仅可以深刻认识蒙药药性理论的科学价值,而且能够为解读蒙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思路和方法。

4 基于亲缘关系的蒙药药性研究思路

植物的亲缘关系是植物类群在系统发生上所显示的某种演化关系。反应植物亲缘关系的分类方法属于自然分类系统,一定程度上是药用植物生物学本质的具体体现,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6]。而传统的蒙药药性,包括药性、药味、功效等,是建立在大量的用药经验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是一种基于传统理论的分类方法。将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与传统蒙药药性相结合,在科属的分类单元内,以具有相同药性的药物为研究对象,寻求共性药理活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与药性关联的化学成分,从而开展蒙药化学成分、植物亲缘关系、药理作用、药性四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探讨蒙药药性研究的思路,进而发展和完善蒙药药性理论。

4.1 典籍及文献整理 解放以来,蒙药在本草典籍的翻译整理、文献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认药白晶鉴》、《识药学》、《内蒙古植物药志》、《蒙药学》、《蒙药正典》、《内蒙古蒙药材标准》、《实用蒙药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已相继出版,以此为基本数据源,包括药名、基原、原植物、药性、药味、功效、主治等信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此外、蒙药和中药还大量交叉应用,内蒙古中药用野生植物共有1 042种,蒙药用野生植物共有508种,中药和蒙药共用的药用野生植物共有474种,在中药和蒙药共用的野生植物中有302种的药用部位相同[7]。因此,《中药大辞典》、《新编中药志》、《中华本草》、《中药原植物化学成分手册》等大型工具书也可作为数据源,提供基原、原植物、药理、化学成分、分子量、理化性质等相关信息。

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初步筛选出同一药性蒙药相应的物质基础、药理作用、活性成分在不同的科属分布等相关规律;同时也可初步筛选出同一科属蒙药共性药性、药理作用、物质基础等相关规律;这些初步的筛选结果可以为蒙药药性、药理作用、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四者之间的关联规律提供线索。此研究可为蒙药现代化及开发新的蒙药资源、指导用药合理性奠定基础。

4.2 基于亲缘关系的药理效应与物质基础研究 根据文献整理和数据挖掘的结果,选取亲缘关系较近的蒙药,进行共性药理效应评价,确定蒙药药性与药理作用的关联性。结合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最终实现蒙药药性与化学成分的有机关联。

4.3 研究实例 我们课题组初步整理唇形科常用蒙药后,根据药性-药理作用-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规律发现本类群蒙药大致分为三类[8]:第一类蒙药味苦、辛,性温(虽然有些蒙药味甘但与机体作用后味变辛),具有轻、糙之效。蒙医临床用于风寒感冒及燥协日乌素(燥湿),如毕日阳古(香青兰)、哈敦-毕日阳古(岩青兰)、哈日-吉如格(荆芥)、包日-麻吉(紫苏)等,这类蒙药主要含有大量的挥发油类成分[9]。第二类蒙药味苦,性寒,具有轻、钝之效。蒙医临床用于毒热之症,如协日-浑钦(黄芩)、好斯-其其格图-洪芩(并头黄芩)、查干-无嘎拉锦-图古日埃(蒙古糙苏)等,这类蒙药主要含有大量的黄酮类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酮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与抗病毒作用[10]。第三类蒙药味苦、辛,性凉,具有腻、锐、糙之效。蒙医临床用于血瘀、月经不调等症,如乌兰-温都苏(丹参)、都日布乐吉-乌布斯(益母草)、查干-都日布乐吉-乌布斯(白益母草),这类蒙药主要含有酚酸类及生物碱类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酚酸类成分具有显著改善人体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等作用。生物碱类成分(益母草碱)则具有兴奋子宫等作用[11]。

我们对龙胆科常用蒙药进行初步整理发现龙胆科蒙药可以分为三类[8]:第一类为“地格达”类蒙药,这类蒙药全部是全草入药,苦味,性寒,多具有糙、燥之效,可燥热性“希日乌素”(痰湿),治希拉热。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凉血的作用。代表药物如希给拉-地格达(花锚)、哈日-特木尔-地格达(扁蕾)、哈比日干-地格达(肋柱花)、吉斯-地格达(尖叶假龙胆)等[12]。第二类为“龙胆类”蒙药,这类蒙药以植物的根茎入药,包括中药中常用的龙胆、坚龙胆、三花龙胆等,性味及功效与中药龙胆相同。第三类为“秦艽类”蒙药,包括秦艽、呼和-鲁-苏斯(达乌里龙胆)等,它们性味及功效与中药秦艽相同。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烦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等症。上述龙胆科植物主要含有口山酮与环烯醚萜类成分,这类成分具有保肝利胆和抗炎等作用,我们推测这两类成分为龙胆科植物清热解毒的重要物质基础[13]。

此外,通过野外调查、文献整理与分析,我们发现龙胆科药用植物龙胆与秦艽,两类药材虽都同为龙胆属植物,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组(Section),即龙胆组(Sect. Pneumonanthe)和秦艽组(Sect. Cruciata)。秦艽组在药材形态上有其明显的特征,即根头部为众多的纤维状的残叶所包围,而龙胆组则没有。这两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也必然存在某些差异,药物的性味亦然有所区别。

通过以上研究实例表明:蒙物在一定亲缘关系内,可以实现药性与药理效应的统一,避免了药理指标的分散和特异性差等问题,为进行与药性相关联的物质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松林,乌云斯日古楞.试论中国蒙药的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 12(1):26-29.

[2] 包·照日格图,郑进,海银梅.中药与蒙药药性理论比较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 28(3): 31-33.

[3] 刘振国.蒙古民族用药特点概述[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5,15:4-6.

[4] 罗布桑.蒙药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9:12.

[5] 王秀兰,哈旦宝力高,金亮.蒙药药理研究中指标检测现状及发展设想[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11):78-79.

[6] 杨洪军,唐仕欢,黄璐琦,等.基于亲缘关系的中药药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4):2983-2985.

[7] 木兰,于晶峰,安彩艳,等.内蒙古地区中药和蒙药共用野生植物药用部位的对比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8,30(6):543-545.

[8] 内蒙古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内蒙古植物志[M].5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0:67-229.

[9] 曾南,杨旋,周桢昊,等.荆芥挥发油对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介质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6,28(4):154-156.

[10] 邓淑华,王鸿梅,刘艳华.黄芩茎叶总黄酮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8,25 (3):324-325.

[11] 顾月丽,顾江红.益母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 (4):320-323.

药学相关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药药性;
功效;
关联性

药性系统当中的不同性能主要是按照药物对机体之间的作用所产生的效应,同时其还需要针对临床病症的具体疗效对一些相关的规律进行全面的总结,它也是对药效的一种浓缩。功效是按照中医药理论对药物的治疗作用的概括,所以,它也成为了中药理论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药性和功效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药性与功效关联性的具体情况分析

1.1药性是功效的内在

根据中药药性不同要素及其自身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中反映出了中药具体的性质和功能,药性之间不同要素所存在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不同要素之间又互为补充,药性理论给重要带来了更加深层次的东西,同时也成为了中药功效的具体依据,所以功效以药性为基础。很多重要的药性和功效之间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相关性,别如苦寒的黄连和黄柏能够清热燥湿等。

1.2药性与功效部分相关药性与功效有时又呈现出复杂的离合关系

一方面,药性是很多药味功效的一个坚实的基础,而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药性和一些功效并不存在这非常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对于某些药物而言,药性通常只是与某一个方面的功效是相对应的,这种对应的关系有时体现为直接的,有时会体现出关联性,比如地骨皮,其属于是味甘淡性寒的药材,所以其性寒能够清肺降火,味甘就不会对胃气造成伤害,但是其淡味和其功效之间并没有直接和显著的联系。

1.3药性与功效不相关

在临床方面,某些中药的主要功效和药性之间是不能从功效关系的角度进行解释的,这种情况下,药物通常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功效或者是一些外用类的药物,比如杀虫药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杀虫的效果,但是这种功能和其药性本身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大蒜的排毒消肿的功效和其自身温热的药性之间也没有固定的对应性。

2、研究意义

药性理论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当中逐渐归纳总结出来的并且将中医的阴阳、无形及脏腑经络当做最为关键的理论基础而逐渐的开展论证工作的,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中医临床当中的基础,它比较简明,在简明的同时也富含着非常多的医学道理。药性体现出了非常全面的传统医学的思想,但是对于重要药性理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以及重要药性理论内涵方面的理解误差也充分的体现出中药药理学的内在本质,所以我们在研究中也可以发现中药的药性理论当中也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对其关联性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药性和功效之间所产生的特殊的联系,这样就可以对临床用药具有更多的指导性作用。

3、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在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效药理作用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但对于这些化学成分、药效药理作用与中药药性理论中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中药功效之间有什么联系却缺少研究。当前,尽管在中药药性的研究思路、技术方法方面创新较多,研究成果亦颇为丰硕,但由于受传统思维观念影响,加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缺乏质的突破,导致中医药界对药性的把握或基于临床应用经验,或本于现代对药物化学成分及实验药理学等的揭示,尽管这些认识途径都从不同层面丰富了中药药性基本特征的认识,但亦存在着各自的不足。有关中药的现代研究,均侧重从现代化学药物的药效角度来认识中药的性能、药理效应与药性,药物性能与证候基本上是各自分开研究的。由于性与效的分离,药与证的分离,使有关研究在揭示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上以及有效指导中药临床合理运用方面非常有限。

迄今为止,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一种性能,如针对寒热药性或归经或毒性等,从药效或药理毒理及其机制研究较多;
对五味理论则主要从物质基础角度进行研究;
对归经理论大多借鉴受体学说、药代动力学等方法进行研究,针对单味药物某一有效部位,则很难形成规律。中药的每一种性能,只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对药物某种作用特性加以概括、认识,均不够完善。那么作为研究,也是单纯从一个侧面进行探索,显然有失偏颇。加之各个医家所处的认识角度不同,学术观点、评判依据等差异,在认识上不统一,对中药药性标注混乱的现象大有所在。现有的各版《中药学》教材之间的性味归经标注也不尽一致。在选择研究对象方面,没有注意药物性能标注的主次关系,甚至忽略历来存在的认识分歧,其各说不一,更难以揭示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有学者已经注意到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文献与理论研究缺乏深度与广度,实验研究缺乏较理想的病或证的病理模型,缺乏综合性研究,缺少集中药性、味、归经于一身的系统研究。虽有将性味归经结合的研究者,也大多局限于文献数据的整理,或者是点面结合、分散研究。而对药性认知确定,缺乏把握主次、去粗取精能力,常常真伪难辨,亦难阐释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

4、展望

近些年来人们在对药理或证候研究反思的基础上,不断认识到“性效关联”“药证相关”的重要性,提出将对药性与效用关系以及药与证相互关联的研究结合起来;
以及采用系统生物学尤其是代谢组学的研究手段,坚持证候与药效关系的宏观研究与机体生物标志物成分系统分析的微观研究相结合。有理由认为,这将是开展中医药性理论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药性-功效-病证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没有离开中医证治的中药性能和功效,药性和药效对证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说药性-功效-病证之间不可分割。由于中药药性本质的体现是性味结合其他多方面因素才充分反映出来的,因此,必须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其各自内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的药性研究结论认识将会不只限于物质(化学成分)的范畴,更会是物质与效应的统一,其本质将呈现多层次、多因素特征。基于这样的思维模式,传统中药药性的研究将领域宽广,内涵亦将得到极大的丰富与发展。

5、结语

在对当前的中药药性理论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认为以后的中药药性研究当中应该更多的关注到临床的实践,更多的关注到中医的症状,这也是中药药性关系研究中的一个基本的发展方向。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更好的在研究中获得更大的突破,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确立中医药学理论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中医的优势,在研究中对传统医学思想进行集成和发展,采用扬弃的思想,这样,才能真正的对我国传统的中医药药学理论体系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药学相关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药 英语着作

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直到今天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对国际医药学产生越来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中医药的疗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任中医药。这为中医药的发展、增强其国际文化地位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从2001 年以来,在积极推动英语等外语对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进行教学的思想指导下,全国很多中医药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迎接现今时代所赋予的挑战,中医药专业的双语教学无疑势在必行。[1]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其双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于思考的地方,其中教材和相关着作的缺乏不容忽视。[2]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国内相关着作发展情况,从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纵观近20 年国内中医药英语翻译着作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中医药相关英文着作

1.丛书系列

1990 年张恩勤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上、下册)、《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各科》(上、下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国药膳》、《中国气功》、《中国名贵药材》、《中国名优中成药》,该套丛书在国内尚属首部。之后1991~1994 年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编了一套《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其中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单验方》、《常用中成药》、《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医学气功》、《自我保健》、《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直肠病学》、《皮肤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急症学》、《护理》、《临床会话》等。2002 年左言富任总主编、朱忠宝等总编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该套从书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医养生康复学》等14 个分册。2001~2006 年间刘公望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图书《针灸基础学》、《针灸临床学》、《方剂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发挥》等,同时刘公望于1994 年和2007 年主编了《针灸学基础篇》和《中医临床基础速览(伤寒、金匮、温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教 材

1998~2000 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编译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教材,并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系列丛书。在2007 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汉英双语教材编审会指导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汉英双语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

3.单个着作

(1)英文

1)中医基础理论

2003 年刘干中、徐秋萍、王台主编《中药基础知识》(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1998 年徐象才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诸病中医中药外治大全》。2007 年李经纬主编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图说》(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 年谢竹藩编着了《英文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针灸推拿

1981 年Chen Chiu Hseuh 编着《Acupuncture: A ComprehensiveText》。1999 年程莘农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中国针灸学》。2002 年金义成、彭坚所着《中国推拿学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 年李鼎原着,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编译《针灸学释难》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

(2)汉英或英汉

1)中医基础理论

1990 年陈慰中着,俞昌正译《西方的中医五行学说(英汉对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7 年马伟光、和丽生主编《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3)中药学

2006 年苏子仁、赖小平主编《汉英·英汉中草药化学成分词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4)针灸推拿

4.工具书

二、讨 论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医药英文着作中,丛书系列大致可分为四套,主要为汉英或者英汉双解形式编写。教材主要有两部,基本包括中医药主要科目知识,一部全英文,一部汉英双解。而个人着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较少;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三部,针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汉英或者英汉形式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各科及词汇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针灸推拿学的着作编写,共有二十八部,中药学仅一部。工具书包括有十六部,均为汉英形式。

1.目前国内中医药英文着作以及普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教材:专门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的中医药专业英文双语教材还呈现一个短缺状况,尚需进一步编辑完善。

(2)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还缺乏一支数量充足,既掌握中医药专业技术,又精通中医专业英语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医疗实践中大力宣传中医药,使中医药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在国外医疗体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际认同。

(3)全英文着作:中医药英文着作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国内相关从事中医药人士的学习,因此编写形式以汉英或英汉双解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编写的着作相对较少;中医药知识全面传播还尚存缺限。

(4)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药经典医籍:由于国际社会对于针灸推拿已经比较认同,但对中药学和一些中医经典医籍,如《金匮要略》等的英文着作编写较少,相对限制了有关理论的交流和传播。

2.解决之道

药学相关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药药性 功效 关联性

中药药性理论体系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药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效应和针对临床病证的实际疗效,经实践反复验证,最终归纳出来的,是对药物多种作用的高度概括。传统中药研究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创立了各种药性理论,这一整套的药性理论构建了一个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的药性体系。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将每一味中药对号入座到相应属性当中,并着重强调其诸多方面药性中最具特征性的内容,根据中医辨证用药原则,与其临床应用中所体现出的功效作用相对应,进行药性与功效的关联性方面的研究探讨,对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的重新升华具有重要意义。

药性系统中的各种性能,主要依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效应和针对临床病证的实际疗效总结出来的,其认识先于功效,是对功效的一种高度概括。功效又是依据中医药理论对药物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也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中药的性能与功效、应用、禁忌等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历代医家均强调“药性互参”“性效结合”,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的学术思想。探索其间的相关性、规律性,有助于揭示其现代科学意义的本质内涵。

1 药性与功效关联性的具体情况分析

研究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相关和差异两个角度去理解。其所差异之处在于药性与功效具有不同的含义。中药药性是药物施之于机体后产生的广泛意义上的作用,可以独立于疾病而存在;
功效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对疾病有治疗性的作用,必须与疾病相联而存在。也就是说,药性主要是针对机体生理状态所产生的效应,功效主要是针对机体病理状态所产生的效应。同时,中药药性与功效又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即中药各药性可从不同方面反映功效。正如疾病有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则药性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四气说明寒热属性,五味说明功能特性,归经说明药物作用的部位,升降浮沉说明药物作用的趋向,各自说明药物功效的一个方面,与功效关联的特征性十分明显。

1.1 药性是功效的内在依据中药药性各要素以其各自的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反映了中药的性质及功能。药性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补充,综合形成具体药物的独特效用。药性理论赋予了中药深刻的内涵,并成为中药功效的内在依据,可以说,药性是功效的基础。多数中药的性能与功效相统一或在很大程度上相关。如苦寒之黄连、黄柏能清热燥湿;
味咸之海藻、牡蛎可软坚散结;
甘寒之麦冬、石斛能清热养阴;
辛温之麻黄、苏叶能发散风寒;
甘咸温润之苁蓉、鹿茸能温肾填精,等等。

1.2 药性与功效部分相关药性与功效有时又呈现出复杂的离合关系。一方面,药性是多数药味功效的基础;
另一方面,药性与某些药物的功效并无直接联系。对部分药物来说,其药性有时只与其多功效中的某一些方面的作用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相关联的[1]。如麻黄味辛苦性温,辛温则能发汗解表散风寒,降逆平喘咳与其苦降之性有一定关系,利尿则与其性味几无关联。再如地骨皮,属味甘淡性寒之品,因其性寒入肺经能清肺降火,味甘则相对苦寒之品而言不伤胃气,然其淡味则与功效并无直接联系。

1.3 药性与功效不相关临床上,一些中药主要功效与其药性相悖或不能从药性与其功效的关系中得到阐释。属于此种情形的中药大多为具有特殊功效(专能),或属于驱虫、截疟、麻醉、外用等类。如杀虫药使君子、榧子、南瓜子等的杀虫效用与其药性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大蒜解毒消肿、治痢之功与其温热之性亦没有太大的关系;
硫黄的解毒杀虫止痒与其酸温之性亦毫无关系。

而且须注意的是,药性理论的个性化特征在于其有主次之分,何者起主导作用,功效就会更突出地体现这方面的特性,不能一概而论。大多数中药的寒热属性能够在功效中得以体现,而有的药物寒热偏性较弱,只能作为临床遣药组方的参考因素。当药物的归经作用特征大于其四性特征时,则突出与归经直接相关的功效作用,寒热有可能在功效中并不体现十分明显。如桔梗、牛膝有引药上行和下行及其它功效,而其寒热属性并不明显。

不难看出,多种药性及其交互作用构成了中药的整体功效。由于中药药性的多样性和性-效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几乎没有能在性能和功效上完全相同的两味中药。功效与药性这种复杂的离合关系表现出“效性相同”“效同性异”和“性同效异”等特点。因此,在掌握药物共性的基础上,认识中药的个性则尤为重要。临床应用中应同中见异,或相须而用,或各有所主,或各有偏重。

2 研究意义

药性理论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并以中医的阴阳、五行及脏腑经络等学说作为理论基础逐步探索实践加以论证的。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的特色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运用中药的重要依据,它精练又富含医理,药性和合体现了深刻的传统哲学思想和中医宝贵的临床经验,认识和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内涵对于继承和发展创新中医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中药药性理论的抽象性,中药理论涉及的内容多维交叉的复杂性,以及对中药药性理论及内涵的偏差理解也牵制了中药药性的内在本质研究。可以发现,中药药性不完全如同现代物质概念中的自然属性,它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以中药药性的多样性为切入点来认识中医理论体系的中药药性理论,进行中药性效关联性研究分析可以发现药性和功效的特殊联系,通过药性理论指导有助于发现药物的新功效和指导组方用药。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药性与药效相关性及中药药性的科学实质内涵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研究内容之一。

转贴于

3 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在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效药理作用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但对于这些化学成分、药效药理作用与中药药性理论中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中药功效之间有什么联系却缺少研究。当前,尽管在中药药性的研究思路、技术方法方面创新较多,研究成果亦颇为丰硕,但由于受传统思维观念影响,加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缺乏质的突破,导致中医药界对药性的把握或基于临床应用经验,或本于现代对药物化学成分及实验药理学等的揭示,尽管这些认识途径都从不同层面丰富了中药药性基本特征的认识,但亦存在着各自的不足。有关中药的现代研究,均侧重从现代化学药物的药效角度来认识中药的性能、药理效应与药性,药物性能与证候基本上是各自分开研究的。由于性与效的分离,药与证的分离,使有关研究在揭示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上以及有效指导中药临床合理运用方面非常有限。

迄今为止,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一种性能,如针对寒热药性或归经或毒性等,从药效或药理毒理及其机制研究较多[2];
对五味理论则主要从物质基础角度进行研究[3];
对归经理论大多借鉴受体学说、药代动力学等方法进行研究[4],针对单味药物某一有效部位,则很难形成规律。中药的每一种性能,只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对药物某种作用特性加以概括、认识,均不够完善。那么作为研究,也是单纯从一个侧面进行探索,显然有失偏颇。加之各个医家所处的认识角度不同,学术观点、评判依据等差异,在认识上不统一,对中药药性标注混乱的现象大有所在。现有的各版《中药学》教材之间的性味归经标注也不尽一致[5]。在选择研究对象方面,没有注意药物性能标注的主次关系,甚至忽略历来存在的认识分歧,其各说不一,更难以揭示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有学者已经注意到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文献与理论研究缺乏深度与广度,实验研究缺乏较理想的病或证的病理模型,缺乏综合性研究,缺少集中药性、味、归经于一身的系统研究[6]。虽有将性味归经结合的研究者,也大多局限于文献数据的整理,或者是点面结合、分散研究。而对药性认知确定,缺乏把握主次、去粗取精能力,常常真伪难辨,亦难阐释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

4 展望

近些年来人们在对药理或证候研究反思的基础上,不断认识到“性效关联”“药证相关”的重要性,提出将对药性与效用关系以及药与证相互关联的研究结合起来[7];
以及采用系统生物学尤其是代谢组学的研究手段,坚持证候与药效关系的宏观研究与机体生物标志物成分系统分析的微观研究相结合[8]。有理由认为,这将是开展中医药性理论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药性-功效-病证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没有离开中医证治的中药性能和功效,药性和药效对证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说药性-功效-病证之间不可分割。由于中药药性本质的体现是性味结合其他多方面因素才充分反映出来的,因此,必须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其各自内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的药性研究结论认识将会不只限于物质(化学成分)的范畴,更会是物质与效应的统一,其本质将呈现多层次、多因素特征。基于这样的思维模式,传统中药药性的研究将领域宽广,内涵亦将得到极大的丰富与发展。

通过对当今中药药性研究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近年来的研究体会,我们认为未来中药药性本质的研究应立足于临床实践,基于中医证候,以阐明中药性效关系作为未来研究的基本导向,如此才能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并在研究中取得相应的突破。确立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为研究指导思想,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才能很好地保持中医药学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基本特色和优势,体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思想,实现对传统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超越。

【参考文献】

[1] 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4,1698.

[2] 常学辉,张华军.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J].内蒙古中医药,2000,19(增刊):72.

[3] 盛 良.中药四气五味和化学成分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1):2804.

[4] 穆仙丽,赵宗江,魏 晨.中药归经研究述评[J].内蒙古中医药,2002(6):43.

[5] 胡华一.试论中药性味不统一问题[J].中医药信息,1986(5):25.

[6] 肖小河.中药药性研究概论[J].中草药,2008,39(4):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