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老员工管理制度【五篇】

时间:2023-06-17 13:3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摘要:公路养护人员为城市的绿化工作做出了贡献,在他们年老退休时迫切希望生活水平能得到保障,因此对养老保险体制的制定也满怀希望。文章开头引出了话题,中间内容写了绩效工资量化到公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员工管理制度【五篇】,供大家参考。

老员工管理制度【五篇】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摘 要:公路养护人员为城市的绿化工作做出了贡献,在他们年老退休时迫切希望生活水平能得到保障,因此对养老保险体制的制定也满怀希望。文章开头引出了话题,中间内容写了绩效工资量化到公路养护人员薪资,养老保险制度的调节和筹资机制,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和监督,最后写了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体制的必然。

关键词 :公路养护 养老保险 实施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并且在不断加速重度老龄化的进程[1]。长期以来国家对养老保险体制的建设和实施工作十分关心。随着社会发展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体制的实施也迫切希望和国有企业的养老保险步调一致。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绩效工资量化到公路养护人员薪资

根据国家政策的规定对公路养护单位的工资结构进行调整,按照公路养护单位按劳分配的工资分配制度,对原有的岗位工资制度进行变动,对工资结构中的薪资工资和津贴补贴进行了结构调整,由于公路养护单位内部结构复杂,先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调整工作的进行先从基本的工资制度到随后的绩效考核都会慢慢到位。

随着公路养护单位人员工资的提高,工作水平基本保持平稳,另外,进一步规范了津贴绩效工资的内容,公路养护人员的工资分配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按照公路养护单位的调整进一步健全了公路养护单位人员的工资分配额度,符合公路养护单位的特点要求,特色性的绩效考核得到了体现。公路养护单位的管理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优化了公路队伍建设,合理调节公路养护单位和社会保险保障部门的关系。国家在调节过程中力度要适当,逐渐形成公路养护人员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公路养护部门之所以实行绩效工资目的是为了整合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不断完善绩效工资,采取激励性的津贴补贴,优化公路养护单位工资机构,严格把控好绩效工资的整体水平和分配情况,达到有效地机制激励。对退休的公路养护人员要给予成果共享。有关的财务管理要廉洁透明。

配套政策的完善很重要。对高层次的公路养护人员要采用激励的措施。政府补贴是主要的,补贴的方式分一次性的奖励补贴和灵活性补贴。灵活性补贴主要是针对工资的分配形式和方式,对公路养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实行最大程度上的报酬,对公路养护单位的领导采取激励措施,进行有效约束。公路养护单位的主管人员根据不同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工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不同的岗位类型以及一些其它方面的因素采取恰当的分配方式对有关人员进行分配。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调节和筹资机制

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工资增长情况和物价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公路养护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调整机制,最大限度的保障公路养护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满足社会保险保障机制的要求。

公路养护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该按照国家的规定,及时缴纳相应的养老保险金额。养老保险的征收机也要履行自身的职责启动养老保险的征收工作。政府部门要调整好自身的财政机构,优化财政结构,在养老金的发放上要及时和到位,对职业年金制定过程中的费用也要划拨到位。将公路养护单位养老金的发动落实到位,推动养老金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三、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和监督

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体制关乎着公路养护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养老保险体制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工程,有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各社会保险保障机构做好自身的领导工作,对养老保险体制的实施进行精心策划,及时向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的最新动态和国家养老保险的调控政策,对公路养护人员进行正确引导,确保养老保险体制的顺利进行。各地方社会保险保障机构不按照国家决议提出的实施办法,备案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对公路养护单位的管理实行社会化的管理,提高公路养护单位的管理水平,在全国公路养护单位中普遍发放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做好公路养护单位养老金的发放工作。加强社会上的一些基础社会保障平台,应以立法鼓励社会和个人参与养老资金的筹集,促进多元化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以实现养老资金保障的社会化[3]。为退休的公路养护人员提供有关跨级服务。

各地政府根据地方公路养护单位中养老保险存在的实际需要和制度要求,加强对社会保险保障机构的建设,加强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人力资源设备保障部对职业年金资金实行统一的受理。京外的地方政府对所管辖的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实行属地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切实做好养老金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其中包括做好对公路养护职工人员参保的登记工作,还包括公路养护单位员工养老保险的申请流程和离开公路养护单位后养老保险的关系转移工作。公路养护单位的员工在缴纳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还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公路养护单位为员工缴纳一定比列的职业年金份额,工人自己缴纳一部分。当公路养护单位员工退休之后,每月还可以领到公路养护单位发放的职业年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量化工作过程中的透明信息,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对管理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达到信息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提高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的质量。

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实行有效的监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的省级管理,不具备管理条件的,可以先进行部分的基金调剂,各政府部门务必明确自身在管理过程中的职责。

基本养老保险要建立独立的账户,纳入社会保障基金的门下,在养老金的征收和支付过程中实行两条路线,基本养老保险的专项资金实行专门的使用。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力度,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

结束语:

养老保险在保障退休员工生活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国家理应通过立法赋予他们一种基本的养老保障权,使他们在年老的时候有资格取得来自国家和单位的物质帮助,并享受社会经济进步和人类发展的新成果[2]。充分考虑人均分配情况,遵循上级设计的养老保险体制,研究养老保险和公路养护人员薪资制度的关系,从多个方面保护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体制的实施,实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性,完善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满足公路养护人员的愿望。

参考文献:

[1]陈谊娜.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研究[D].天津大学,2012.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一、广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践的主要成效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进一步完善,有力地维护了全区社会稳定。全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文件精神,不断深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保了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持续、高效运转。

(二)紧紧围绕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目标,确保当期不发生新的拖欠,基本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率保持在100%。改革创新调整办法,科学合理制定调整方案,顺利完成连续九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大幅提高。

(三)城镇企业在职参保人数快速增长,扩面工作取得稳步进展。加大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监督手段,以政策促扩面,实现无政策障碍参保,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稳步增长。按同口径统计,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四)强化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快速增长,极大提高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为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

(五)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全区实现统一政策、统一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统一计发办法和调整制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区统一预(决)算、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在业务经办上逐步统一经办机构建设、统一业务经办流程、统一信息建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自治区级统筹,养老保险关系在自治区内外实现顺畅、快速转移接续。

(六)原有企业年金按计划有步骤平稳移交,实现了企业年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逐步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体系,为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补充养老保险搭建政策平台,使之纳入市场化运营的轨道。

(七)稳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严格执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月调度制度和季调度通报制度,不断创新管理服务的方式和手段,加强督促检查,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加强。

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碎片化等有待改革完善。一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待遇的差距增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普遍偏低,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二是在待遇计发办法的改革中,新老办法不能做到平衡衔接,新老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出现倒挂;
三是由于工龄政策上下不同,新旧不一,给工龄认定工作造成极大困难,导致相关人员对现行政策的不理解、不支持;
四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利益平衡难以处理,在推进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二)基金征缴缺乏有效手段,部分企业瞒报漏报缴费基数,造成基金不能足额征收。仅2013年1—6月,广西实地稽核1458户参保单位,查出违规户数38户,查出少缴社保费并追回148.4万元。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情况有增无减。在2010年6月底,全区共有6927户企业欠费,累计欠费24.63亿元;
而到2013年6月底,全区欠费企业共有14992户,累计欠费达31.90亿元。另外,个体参保人员因收入低而无力缴费,中断缴费的情况日益凸显。

(三)确保发放的压力不断增大。一些当期收支缺口大、基金支撑能力弱、财力有限的地方,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压力不断增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风险管理机制尚未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全区联网,未能实现对各地基金收支及管理情况的动态实时监控。

(四)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快,向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能力提出严峻的挑战。据有关资料测算,到2050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赡养比将达到1.5∶1,负担极为沉重。

三、统筹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思考

(一)制度建设的目标规划

到2020年,全区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全体从业人员,保障有力、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运行机制,并形成比较健全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二)制度建设的基本任务

主要内容有:

1.改革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探索建立可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3.制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制度互转衔接办法。

4.建立新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5.建立完善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为主要内容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6.实现基础养老金全自治区乃至全国统筹。

7.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属地化、标准化、规范化。

8.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的养老服务完全实现社会化。

(三)制度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顶层设计,深化改革。以现行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为基础,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到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劳动者和成年公民,消除影响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制度,注重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起来。在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上,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特别是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体的生活,加快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同时,注重制度体系的完善;
在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
在推进各项制度改革的同时,注重法制、规划、信息网络、监管和服务体系等基础建设,促进养老保险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整体提升,重点突破。着眼于养老保险工作的整体性,在做好已有领域的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坚持典型引路、统筹协调,力促尚未完善的领域各项工作迅速赶上,努力开创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整体提升、相互协调的良好局面。同时,抓住机遇重点突破一些制度迫切需要、社会影响较大、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为养老保险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保证。

(四)制度建设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1.科学稳妥地构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框架。始终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研究制定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内的城镇其他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和办法,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不断完善广西多层次、多元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2.科学合理规划设计新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主要政策内容设想:

(1)制度覆盖范围为城乡全体从业人员。(2)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开征用人单位(雇主)社会养老保险税,参保人员个人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税收纳入统筹基金,个人缴费记入个人账户。(4)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绩效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由国家建立的统筹基金统一支付;
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各自经济发展状况,依据参保者的实际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积累等制定“绩效养老金”计发办法,并制定鼓励参保人员继续缴费延缓退休的奖励办法;
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现行办法计发。(5)新旧制度平稳衔接。一是新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参保的人员(新人)按新制度规定的办法计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二是新制度实施前参保、实施后退休领待遇的人员(中人),采取“基本加过渡办法”执行。即:按新计发办法计算,以就高不就低发放基本养老金。达不到新办法计算标准或低于原退休金标准的,可通过财政补贴分10年逐步补足。新制度实施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最多按15年计)。三是新制度实施前已退休领取待遇的人员(老人)原待遇保持不变,今后一并统一参加基本养老金的调整。(6)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3.补充养老保险。为保持公务员队伍稳定及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员工的利益,对这类参保人员可通过建立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制度加以补充解决,并积极鼓励参保人员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提高其养老待遇,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政策。

4.相关保障措施。主要有:

(1)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历史欠债(隐性债务)问题。国家通过发行社会保险基金、特种长期国债,变现部分国有企业或其他国有资产、减持国有企业股权、开设社会保险新税源等措施筹措资金,解决过渡养老金的缺口以及政府应当承担的历史欠债(隐性债务)、做实个人账户、为城乡无保障老人出资等问题,尤其是解决新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的中人过渡及老人补贴的资金问题。另外,每年按一定比例从央企中征收社会保险税,纳入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统一管理。(2)确保社会基金保值增值。授权允许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按一定比例提取社会保险基金进行商业投资运营,以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和个人账户的保值增值。同时,研究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通过运营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增值。(3)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机关、事业、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实行时间、标准统一,在全国统一调整标准基础上,再适当根据各省市自治区物价上涨水平给予适当增加调整系数。(4)将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进行改革,将基本工资比重提高到80%左右,降低生活补贴标准占工资收入比重,严格控制各地自行出台津补贴标准;
严格控制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差距,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收入水平。今后,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围绕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同步进行。(5)严格遵循“保基本”和“多缴多得”的原则。严格依法参保,努力营造用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自觉依法参保缴费(或纳税)的社会氛围,积极宣传“多缴多得”的理念,参保人员参保缴费达40年或以上的,年龄达到申领条件的,可按月计发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的基本养老金;
实际缴费达到15年,年龄达到申领条件的,遵循“保基本”的原则,按月计发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5%的基本养老金或略高于统筹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高于50%左右)的基本养老金。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家族企业;
老方车队;
对策

1 老方车队简介

河南省新中州运输集团驻马店分公司上蔡县老方车队是驻马店市规模最大的客运公司。老方车队从事客运事业由小变大,最早只有一部跑上蔡至郑州的客车。公司由弱到强。目前已开发出郑州、北京、广州、东莞、深圳、西安、兰州等客车线路20多条。拥有沃尔沃、德国奔弛、宇通、金龙等大型豪华客车20余台,每辆乘坐55人。固定资产三千余万元。是上蔡县乃至驻马店市最知名的个体运输集团之一。

2 阻碍老方车队发展的因素

2.1 管理权力过度集中

老方车队的领导人独断专行,不愿放弃权利。下面各层的事情都要等待最高机构处理,使各级组织机构丧失了积极性和创造性。事事要求下级请示汇报,使下级只能做零碎小事,使人成为一拉一动的工作机器。再加上武断的决策导致决策失误。老方车队在进行决策时,都是领导拍一下脑袋就定下来。

2.2 组织结构混乱

老方车队组织机构方面的常见毛病有以下几种:

(1)责、权、利混淆。

部门与部门之间,职权重叠交错,责任不清,无法明确划分,结果引起摩擦,乃至互相推卸或互相争执。

(2)组织机构发育迟缓。

老方车队在业务扩展、发展壮大之后,并没有对原有组织机构作出调整,仍停留在较小规模水平上,难以适应新的生产规模,结果造成企业上下忙乱,疲于应付,压力大而动力小。

(3)潜在的重复职务。

老方车队在职能组织部门之间又设相同组织机构,由此造成职责重叠,这不但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相互影响各自效率的提高。而且由于工作重复引起相关人员的责任混乱,引发一系列矛盾,给领导者增加了调节处理矛盾的额外负担。

2.3 职业经理人不得重用

由于管理者也发现自己的不足请到了职业经理人协助管理,但是要融入这典型的有家族成员组成的民营企业很是艰难。在老方车队里有太多的家族员工造成对外来人员的不信任感,使那些有才干的外来人员很难在企业中得到重用。家族式管理模式很容易在人才的选用上较别的公司更为受到局限。从公司内部管理层、司机上上下下都是亲缘关系,很多外来的管理人员、司机等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很难生存,且难于施展自己的才华,自身能力的提升也很有限,难免会有压抑受限之感,最后不得不选择放弃。另投别处。再加上总裁老方的独裁方式,更是架空了职业经理人。时日一久,公司很难有所突破。

2.4 员工薪酬制度不合理

老方车队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财务方面全由自家人管理。在薪酬的支付方面也常采用暗箱操作。经常出现财务亏损,帐对不上。在遇到员工不满、业绩下落时,第一个想起的激励方法就是鼓吹以金钱作推动力的奖励计划,但往往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久而久之薪酬方面员工永远都不满意,工作积极性也更不如前。

2.5 规章制度机械刻板

老方车队在创业阶段,主要依靠老板的远见卓识和超人胆量,使公司发展初具规模。但要实现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持续成长,光靠老板个人的才识和胆略就难以胜任了。另一方面,老方车队的经理多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经营管理培训与教育,仅依靠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来管理,老方车队这种典型的家族式管理在制度化的管理上不能处理好铁面与柔情的关系,不仅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引发种种矛盾与冲突,影响事业的发展。

3 解决老方车队弊端的对策

3.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老方车队要彻底摒屏传统产权理念,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这是老方车队改制成功与否的核心和关键。

对于老方车队而言,应当尽量按照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规范改制。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起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老方车队一定要按照公司法确定股东大会或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的权利与义务,形成互相依托、互相制衡的监督制约机制。

3.2 调整组织结构

(1)划清责、权、利。

老方车队的单一产权必然导致单一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并促使外来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老方车队向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的转变中,必然要经历明晰产权的过程。在具体操作上,首先是在老方车队内部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产权模糊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并严重影响家族企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对家族财产进行再分配,明晰和规范个人对企业的产权关系,确定管理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其次老方车队可以在保持控股地位的同时,尝试股份制改造,对非家族成员可以通过实行股票期权制度,吸纳外来员工的部分股权,扩大融资渠道,改善激励机制以提高管理效率。

(2)职业化管理加快组织发育。

制度问题是解决组织机构发育迟缓的最好解决办法。随着老方车队的发展,企业必须逐步规范化,不能只停留在小规模水平上。要摒弃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的模式,代之以规范的法人治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企业要发展,要壮大,必须依靠团队的凝聚力和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职业化管理就是解决企业内部问题靠法治而非人治,就是企业依照程序和规则运作,而非靠兴趣和感情维持。只有将企业家的魅力变成程序化的、可被接受的管理程序,老方车队才真正实现了职业化管理。

(3)撤消重复职务。

老方车队对外来人员的不信任导致家族成员安插过多,出现重复职务增加额外负担。劝说家族成员给其股份让出职务。物色好全部接替人选,或从老方车队内部选拔,或从外部招聘,最好是在老方车队内工作了一段时间,对其有了一个基本的考察之后再作的人事安排。并建立起整套对于外来职业经理人的监督、审计、考核和评价机制:

3.3 授权职业经理人

总裁老方应该放手集中在自己手中的权利,完全授权于职业经理人。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什么权该集、什么权该分做明确的界定,并切实地遵循,否则不仅不能获得效益,反而引起更大的混乱。只有把握好其限度,协调好这对矛盾,才能促进车队发展。

3.4 制定公平薪酬机制

程序公平视为公平原则重点为了保证老方车队奖酬制度的公平性,经理人应注意:奖酬制度要有明确一致的原则作指导,并有统一的、可以说明的规范和依据。同时也要有民主性和透明性。只有员工能够了解和监督奖酬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和管理,猜疑和误解便会消除,不公平感显著下降。老方车队也要为员工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条件,并引导员工把注意力从结果均等转到机会均等上来。

(1)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制度。

在以人为本管理理论的要求下,薪酬体系设计要注意以下三点: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要设法满足员工的要求;
积极主动的提高改善员工利益;
在创造中激发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因此,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制度,必须牢牢把握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总原则,以物质激励为核心,注意精神激励,实行有效激励。将激动薪酬作为薪酬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是老方车队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操作有:老方车队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培训对于员工的重要性;
积极防止人力资本贬值,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营造良好的民营企业文化。

(2)采用柔性的薪酬计量方法。

①薪点制。老方车队可依下列因素确定每位员工的薪点:职务、职称、学历或学位、工作年限、特定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特出贡献、责任与强度等。

②分红制。它可以分为以老方车队中的管理层或核心管理层为对象和以企业全体员工为对象的分红制两种。尽管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薪酬计量方法,但对老方车队来说,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③年薪制。这里的年薪制是以工作的年限作为主要依据的薪酬计量方法,也就是说员工的薪酬应随其在企业的服务年限或其某一工作岗服务年限的增加而自动加薪。

3.5 打造企业文化

(1)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从老方车队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理顺其关系,为心理默契文化创立条件。老方车队必须把员工的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这“两个利益机制”建立健全,使员工对企业一定程度上形成“归属感”。公开组织全体员工给他们讲清楚为什么要给他们交纳和办理“两个利益”,这不是老板的恩赐,是本企业发展的必然,员工一旦进入老方车队就具有天然的安全感。老板必须将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思路和员工进行充分沟通,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构筑共同愿景且让他们感觉也是企业当中的一份子,这种激励是用金钱不能够替代的。

(2)核心价值观的确定。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核心层。其中核心层是最主要的,老方车队应该花大力气进行核心层的建设。老方车队在平时就应培养起员工的一种企业所需要的价值观、造成一种健康的群体意识,以便让员工能够对企业高层所下达的任何指令都保持一种积极热情的支持状态。这也就是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在员工心中培养起一种近乎信仰的精神元素,使公司的每一个重大决策、每一项工作计划、每一个重要变革都能够被员工自觉自愿、不折不扣地彻底执行。执行越彻底就越说明企业文化的成功。有了核心层进一步就有了制度层,从而就会有物质层。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养老保险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企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无法脱离科学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养老保险作为企业保障的重要组成,与企业内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也是我国企业退休员工的一种基本保障制度。

二、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了完善,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发现,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一)企业员工的退休年龄无科学依据。按照我国的法律,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为55岁,而男性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岁,同时法律还规定,对于一些特殊岗位以及对人身体损害比较大的岗位,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分别下降到55周岁以及45周岁。针对这样的退休制度,社会上存在很多争议,这种对于不同工种以及不同性别的退休养老待遇差别大的问题,尤其是女性的退休年龄要远远早于男性,这就引起了社会针对养老不公平待遇的质疑。而且,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普遍希望通过提早退休的方式来享受生活,因而企业内部员工的提前退休率也在呈现增长的趋势,而且一些单位也将提前退休作为一种企业减员的方式。这就使得企业工作的员工减少,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年限也就会相应的减少,但是领取保险金的人数却是每年都在增加,同时由于企业退休员工领取保险金的年限增加,导致企业在保险金的支出上每年都在增长,这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二)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不够健全。按照我国的法律,当企业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后,满足法定退休年龄的员工就具有每月进行一定养老金领取的权利。然而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一些参保较晚的员工常常会采取一次性缴纳15年的保险金办法,甚至一些员工利用企业内部的人事关系进行养老档案的造假,针对管理制度中的盲点进行骗保。所以我应该针对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针对性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纰漏进行完善,进而更好的应用于企业之中。

(三)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制度的监督体系缺失。一些私企由于过分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员工的利益,一味的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不进行养老保险金的缴纳,有时在将保险人数上报国家时,出现少报人数或隐瞒缴纳金额的情况,以此来降低政府的税收。这样的问题在我国的很多企业特别是私有企业中非常常见。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做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究其原因还是政府缺乏必要的保险金征收的监督制度。基于此,我国应该依据实际构建起对应的监督体系,并对相应的监督制度进行完善,防止社会保障费用无谓流失的情况发生。

三、解决当前企业养老保险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当前所存在的企业养老保险管理问题,大大限制了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会阻碍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基于此,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下面的解决措施。

(一)调整企业员工的退休年龄。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关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的规定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无法满足于当前企业的发展与经营需求,因为这种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差别大的情况将会限制企业的发展。因而最有效的措施应该依据实际延长职工的退休年龄,这样做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年限,为企业创造出更多价值,同时老员工由于工作熟练也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企业由于养老保险金而带来的经济压力。而且与国外相比,我国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普遍偏早,这也与当前我国老龄化的现状不符合,而且也无法满足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现状。依据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由于劳动者可以自主择业,因而特殊职业也不应该提早退休。对我国的企业员工退休年龄进行统一是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这样的改革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公平。

(二)鼓励养老金的专业化经营。企业的养老基金作为一种特别的金融产品,和其他的金融产品相比,优点是周期长、稳定性高。由于养老基金和一般的金融产品相比,其所具有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风险都不同,因而这就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经营。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地针对养老保险基金金融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研究,同时借助于专业的机构的帮助,进行专业化的管理更为必要。因而就应该不断的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保证养老保险金的专业化经营,同时扩大其服务领域,使其在更大的空间内发挥作用。

(三)构建养老保险监督制度。对于我国企业当前关于养老保险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企业内部在养老金缴纳过程或者结算过程中造假的问题,应该构建起完善的监督制度,确保养老金的规范上缴并对养老金管理程序不断的进行优化。同时应该将养老保险金加入到对应的财政管理之中,减少由于缺少监督而造成的税收损失的状况。同时企业应该加强与审计、社会保障以及财政等部门的合作与交流,确保监督的有效实施,切实解决养老保险管理缺失的现象,进而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企业在进行养老保险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企业的核心应该是员工,员工的利益得到保障了,才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因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员工的利益为出发点,构建起完善的养老保险管理体制是诠释以人文本理念的重要形式,从而为企业职工提供法律与制度上的保障,切实保障其利益。针对企业不尊重职工利益的行为应该依法给予惩罚,最终使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协同发展,这将有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养老保险 改革

1. 养老保险涵义

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等。新的试点方案与企业职工目前推行的方案基本上一致,一旦按照企业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来发放,那么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待遇可能整体上会有所下降。这将涉及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及单位财政等相关问题,也就是一项对职工和单位都非常敏感的改革。因此认真分析这项改革将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使改革能得以顺利进行。

2. 对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行一些思考

2.1目前,普通高校的养老保险社会化程度低、覆盖面窄,在普通高校工作的在编工作人员中(编外人员即临时工已按企业养老保险办法参保),只有占人员比例很少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参加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而对占人员比例绝大多数的教师、管理干部以及固定工人采取的则是过渡时期的处理办法,即单位部分不参保,个人部分由单位代扣,退休后返还全部代扣的养老金,由原单位负担全部退休费用。这给单位的财政造成一定的负担。

2.2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以来,有关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是否看齐企业、大幅缩水等议题一度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议。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经过10多年的发展完善,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即实行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号养老金及企业年金三部分组成。

3. 对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的探讨

3.1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启动资金短缺问题,而且启动时间越晚,资金缺口越大。按照《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个人工资总额的8%。高校养老保险如要移交地方管理,退休人员至少要补交10年养老保险费,其中单位部分为个人缴费工资的18%(省属单位缴费标准),个人部分为个人缴费工资的8%,在职人员人均至少要补交8年单位部分的养老保险费(个人部分已从1994年开始扣缴)。如果在职人员人均缴费工资按5000元、退休人员按2800元(退休人员参保的缴费工资为全省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的标准计算,就某高校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约4000人,退休人员约2500人来说,首期启动资金保守估算也要56400万(具体数据可参考表1),这个数字对普通高校来说,算得上是个天文数字,根本没有能力支付。

3.2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也是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2000年12月,国家出台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关于确定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重点联系城市的通知》等文件,国家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专门做了部署,并多次强调,要进一步推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劳动和社会保障职能向社区延伸,加快构建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以外的社会保障体系。2002年4月,国家劳动保障部已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指定100个城市作为社会化管理服务重点联系城市。按照文件的要求,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基本养老保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继续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加快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为退休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尽管国家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并且出台了这些相关规定,然而,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4. 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对策

4.1事业单位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历史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门类变得越来越庞杂。事业单位的改革是一个综合配套的改革,包括人事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财政投入体制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的科学分类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前提,按照新的分类方法,有一部分事业单位实际上从事行政执行功能,应算作公务员或者是参照公务员的标准来管理;
还有一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在市场经济当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际上是企业性质的。真正的事业单位是从事公益的单位。当然,根据执行公益程度的不同,从事公益服务的单位还可以分成几类。

4.2在1997年全国范围内统一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全国各地为筹措养老保险的启动资金,国有资产便成为了补偿养老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具体方式有:(1)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从企业资产存量或国有资产的收益中划出一部分交给社会保险机构,作为对无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时期职工(在职和退休)的养老金权益的补偿;
(2)在企业发生亏损、无力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情况下,将企业的一部分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变卖或转让,所得资金交给社会保险机构,抵补企业现期的养老保险费和补偿过去的职工养老金权益;
(3)破产企业兼并、拍卖时,将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权益及其他社会保险权益计算出具体金额,由兼并方、买方出资,并交给社会保险机构。这些作法不仅促进了企业改革,维护了职工的利益,也为如何清偿社会保险历史债务(包括养老金债务)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途径。目前高校的经费来源结构主要是国家部分拨款,自己创收一部分。由于近年来许多高校进行合并、兴建大学成、扩招等运动,使得大多数高校处在负债经营的状态。而高校又有别于国有企业,是非赢利事业单位,可以经营,但必须接受政府调节,不可能有高额的利润,或变卖国有资产。面对庞大的启动资金,高校自身没有能力解决。因此,前期启动基金,还需要政府扶持解决。

4.3加强政策宣传、完善服务体系,高校退休人员移交社会管理后,国家要加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投入,逐步建立起如全国统一的退休人员信息网络,完善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移交等的相关规定,加强与社区所属单位的合作,保障退休人员移交社会管理后的文化和健身活动不受影响等,使退休人员成为“社会人”以后,仍能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