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数控加工工艺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17 14:5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数控加工工艺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分析改进建议【中图分类号】TG659数控加工根据零件图样及工艺要求等原始条件,编制零件数控加工程序,并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以控制数控机床中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数控加工工艺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数控加工工艺论文【五篇】

数控加工工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数控加工 工艺设计 分析 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TG659

数控加工根据零件图样及工艺要求等原始条件,编制零件数控加工程序,并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以控制数控机床中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从而完成零件的加工。数控加工的原理是通过把数字化了的刀具移动轨迹信息(通常指CNC加工程序),传入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经过译码、运算,指挥执行机构(伺服电机带动的主轴和工作台)控制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从而加工出符合编程设计要求的零件。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和传统的工艺设计相似,也是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分析零件、确定毛坯、设计工艺过程、工序设计以及填写工艺文件等。

数控加工工艺是采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所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总和,应用于整个数控加工工艺过程。数控加工工艺是伴随着数控机床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一种应用技术,它是人们大量数控加工实践的经验总结。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科学的分析是保障数控车削加工零件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分析的内容包括切削用量及确定零件的选择、设计工序及工步、优化并计算加工的轨迹、图纸的加工工艺分析、选择设计工具及夹具、加工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本文就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改进建议。

一、数控加工工艺的内容:

(1) 选择并确定进行数控加工的零件及内容;

(2) 对零件图纸进行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

(3) 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

(4) 对零件图纸的数学处理;

(5) 编写加工程序单;

(6) 按程序单制作控制介质;

(7) 程序的校验与修改;

(8) 首件试加工与现场问题处理;

(9)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定型与归档。

二、数控加工工艺具体的分析

包括内容:产品的零件图样分析和结构工艺性分析两部分。

(1) 零件图样分析

①零件图上尺寸标注方法应适应数控加工的特点;
②分析被加工零件的设计图纸 ;
③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点、线、面)的条件(如相切、相交、垂直和平行等),是数控编程的重要依据。

(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①零件的内腔与外形应尽量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
②内槽圆角的大小决定着刀具直径的大小,所以内槽圆角半径不应太小;

③零件铣槽底平面时,槽底圆角半径r不要过大;

④应尽可能在一次装夹中完成所有能加工表面的加工,为此要选择便于各个表面都能加工的定位方式;
若需要二次装夹,应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三、数控加工的工艺路线设计

数控加工的工艺路线设计与普通机床加工的常规工艺路线拟定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仅是几道数控加工工艺过程的概括,而不是指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工艺过程,而且要兼顾常规工序的安排,使之与整个工艺过程协调吻合。

1、工序的科学划分

保持精度原则和提高生产效率原则是数控机床加工时的两种划分原则。保持精度也就是工序要尽量集中,粗、细在完成过程中应该分开进行,这样就会降低热及切削刀变形对工件的位置、尺寸精度等得影响,保证工件的形状要求;
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也就是在操作过程中提高成功率,减少换刀次数,节省时间,也应该减少空行程。

(1)划分方法 :①按安装次数划分工序;

②按所用刀具划分工序;

③按粗、精加工划分工序;
④按加工部位划分工序 。

(2) 加工顺序的安排

①尽量使工件的装夹次数、工作台转动次数、刀具更换次数及所有空行程时间减至最少,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率;
②先内后外原则;
③精度要求较高的主要表面的粗加工应安排在次要表面粗加工之前;
大表面加工时,一般也需先加工大表面;
④在同―次安装中进行的多个工步,应先安排对工件刚性破坏较小的工步;
⑤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可将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合为一道工序;
⑥加工中容易损伤的表面(如螺纹等),应放在加工路线的后面。

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加工工艺的区别及特点

由于数控加工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数控机床,使得数控加工具有加工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质量稳定、生成效率高、周期短、设备使用费用高等特点。在数控加工工艺上也与普通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差异。普通加工工艺:许多具体工艺问题,如工步的划分与安排、刀具的几何形状与尺寸、走刀路线、加工余量、切削用量等,在很大程度上由操作人员根据实际经验和习惯自行考虑和决定,一般无须工艺人员在设计工艺规程时进行过多的规定,零件的尺寸精度也可由试切保证

2、 数控加工工艺现存的问题

(1)数控加工操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受限,从事多年的数控加工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目前科技及各方面的飞速发展,操作者的理论知识水平并没有完全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导致了一些新技术没能及时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也就是阻碍了我国整个数控领域的发展水平。

(2)数控企业的投资相对不足影响加工工艺的发展,在我国很多数控加工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投入的就相对不足,工量具的设备不足也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的障碍出现,在加工的工程中出现问题零件,没有合适的工具而不能及时的补救零件,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3、具体的改进措施

(1)企业加大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出具体的进修计划,大力培养在职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积极引进高学历技术人员,通过他们先进的理念及时的对现有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进行科学的分析调整,使数控车削加工工艺适应社会的发展状态,不落后于其他企业或国家。

(2)企业高管要把眼光放远,加大投资力度,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只要坚持原则,投入越多回报越大,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规律,运用科学、先进的理论进行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分析,与实际的操作结合起来,肯定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随着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数控技术正不断采用计算机、控制理论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就,使其朝着高速化、高精化、复合化、智能化、高柔性化及信息网络化等方向发展。整体数控加工技术向着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战,聂凤明,刘劲松,等.单点金刚石精密数控车削加工技术及发展前景分析[J].光学技术,2010,2.

数控加工工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控机床 加工工艺 分析

中图分类号:T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120-01

在科技超速发展的社会中,数控机床的各项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的前进着,现代化的技术水平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随着社会的脚步发展,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扎实的实际相结合起来,去对数控技术进行改进,使我国数控车削加工技术位于世界领先状态。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科学的分析是保障数控车削加工零件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分析的内容包括切削用量及确定零件的选择、设计工序及工步、优化并计算加工的轨迹、图纸的加工工艺分析、选择设计工具及夹具、加工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由此可见,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是整个零件加工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结合体。本文就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改进建议。

1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具体的分析

1.1 零件图的具体分析

(1)数控车削工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零件图的合理性。主要在三方面进行分析,即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方法是否适和数控机床的加工要求、分析节点坐标的计算和分析被加工零件的精度与技术程度要求。

(2)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方法是否适和数控机床的加工要求,这决定了加工零件的合理性,同一基准下直接给出标注尺寸,可以使设计、工艺、测量的基准和编程原点统一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使各种编程计算得到简单化。

(3)分析节点坐标的计算,在对零件进行加工中包括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在手工编程时要计算出每个节点坐标,在自动编程时则要定义所有几何元素。所以,在进行分析零件图时,要分析节点坐标的计算。

(4)分析被加工零件的精度与技术程度要求,想要选择出零件合理地加工方法、装夹方式及切削用量等等,必须分析出零件具体尺寸加上高超的技术水平。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做好假如达不到预想效果时的补救措施,在既定目标下完成好各个环节,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变换切削速度,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工作质量,事实就是,不掩盖事实。

1.2 分析加工中如何选择夹具与刀具

装夹的最低次数是提高加工效率的表现,同时要确保精准的加工质量。零件本身的外圆柱面是轴类零件的定位基准,套类零件则是内孔为基准,合理选择夹具非常重要;刀具选择也有技巧可循,寿命越长的刀具越能承受越多的切削用量,直径越大的刀具寿命越长。尖形、圆弧形和成型车刀是最常用的刀具。

1.3 工序的科学划分

(1)保持精度原则和提高生产效率原则是数控机床加工时的两种划分原则。保持精度也就是工序要尽量集中,粗、细在完成过程中应该分开进行,这样就会降低热及切削刀变形对工件的位置、尺寸精度等得影响,保证工件的形状要求;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也就是在操作过程中提高成功率,减少换刀次数,节省时间,也应该减少空行程。

(2)加工顺序遵循先粗后精、先近后远、内外交叉和基面先行的原则。提高加工精度是要逐步完成的,切削条件的改善至关重要。

2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现存的问题

(1)数控加工操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受限,从事多年的数控车削加工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目前科技及各方面的飞速发展,操作者的理论知识水平并没有完全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导致了一些新技术没能及时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也就是阻碍了我国整个数控领域的发展水平。

(2)数控企业的投资相对不足影响加工工艺的发展,在我国很多数控加工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投入的就相对不足,工量具的设备不足也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的障碍出现,在加工的工程中出现问题零件,没有合适的工具而不能及时的补救零件,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3 具体的改进措施

(1)企业加大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出具体的进修计划,大力培养在职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积极引进高学历技术人员,通过他们先进的理念及时的对现有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进行科学的分析调整,使数控车削加工工艺适应社会的发展状态,不落后于其他企业或国家。

(2)企业高管要把眼光放远,加大投资力度,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只要坚持原则,投入越多回报越大,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规律,运用科学、先进的理论进行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分析,与实际的操作结合起来,肯定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4 结语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作为数控机床这种高效率设备的必要条件,其科学合理的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分析这种加工工艺必须具备高素质的头脑,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特点及性能,在编程前也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这样就会把数控机床的高性能、高自动化和高精度的特点发挥出来,使最合理的加工方案得到最丰厚的回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为国家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康战,聂凤明,刘劲松,等.单点金刚石精密数控车削加工技术及发展前景分析[J].光学技术,2010,2.

数控加工工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艺分析;G73指令;数控加工

1工艺品“葫芦”加工发展现状

“葫芦”制品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代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销往世界各国,为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葫芦”从原始的一种盛器开始到现代的民间工艺品,对其加工的工艺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当前国内外研究“葫芦”工艺理论的专业人员稀缺,每年发表的专业论文篇数少,至今正式出版的相关著作国内也仅有几部而已。绝大多数“葫芦”工艺品的从业者是以按部就班的传统方式从事工艺品制作,对经验的总结很难形成文字性的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申请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立项中,关于“葫芦”手工艺制作的相关研究也没有展开。诸多的原因导致葫芦工艺方面的理论知识呈现出发展“单薄”的局面。传统方式制作存在的问题有:(1)样式是由制作师傅的技术及经验决定;
(2)加工方法是以手工为主,完全取决于制作者的技术水平及经验积累;
(3)效率低,制约了该工艺品的创新及发展。而创新、总结是“葫芦”制品发展的重心。本文以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数控加工技术为技术支撑,从外形设计、加工设备、加工刀具及加工工艺方法等方面优化处理,巧妙利用外形轮廓G73指令编写加工程序录入到机床系统里,进行对刀、程序校验、首件试切加工等作了详细阐述,对加工难点的突破提出了具体的方案。

2工艺品“葫芦”设计

针对传统加工方法存在的问题,从工人师傅自己的经验为主,到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突破了经验为主,该部分以突出现代设计理念,代替传统的工人经验,使结构更合理、美观、便携,如上、下的比例及各圆弧的半径连接需过渡流畅,葫底大小与葫腹的比例,中颈的大小与葫腹的比例,视觉比例等进行优化处理。

3工艺品“葫芦”的加工工艺分析及方法

分析图纸,加工对象的特点为:(1)直径大小相差很大,采用图形尺寸进行循环切削,空运行次数多,切削时间长,效率低;
(2)刀具切削时,刀刃左右交替参与切削,传统的左偏刀、右偏刀无法满足连续切削,因此本相应预处理。

3.1分析零件图

结合加工表面的特点和数控设备的功能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为了减少装夹次数、换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毛坯总长定为130mm,直径40mm。选用三爪卡盘夹紧工件,选定工件右端面中心为编程原点,通过程序校验,减少空刀运行时间,选择X41,Z105作为循环起始点,以确保加工效率。

3.2确定数控加工刀具及加工路线

为了减少刀具数量和装夹的次数,防止加工时刀具干涉影响切削面,针对要加工的材料是铝棒、木头等,这里用R1.5的专用圆弧车刀,可实现单把刀具完成全部加工及切断工作,不需要反身装夹和换刀,解决了传统加工因为刀具选择不合理,出现刀具干涉工件和换刀次数过多、反身装夹影响加工效率的现象.

4工艺方案及编程

4.1工艺方案

(1)粗加工分段切削,减少空刀行程,加工出近似形状。(2)连续切削粗加工,切出曲线形状。(3)精加工,加工出圆弧曲线。(4)抛光,用砂纸进行打磨。

4.2车削工艺编程

刀具选择,粗加工时可用割刀或者圆弧刃刀,精加工时用圆弧刃刀,抛光时要用砂纸打磨。按粗加工、精加工过程依次利用G73粗加工轮廓指令、G70精加工轮廓指令编写程序.

5加工难点及解决方案

(1)利用G73指令加工时,在程序中增加了一条单独的退刀程序,解决了G73自动退刀时,刀具对工件的干涉现象。编写加工程序,还要注意循环起始点的问题,如果起始点定不准,会出现刀具空运行,浪费时间,生产效率就会受影响,通过试验,循环起始点应该定在大于毛坯0.5~2mm之间。(2)对于既有递增又有递减的曲面图形,用轮廓循环指令G73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关键点是这里利用R1.5圆弧车刀,与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2的完美搭配,解决了加工中刀具干涉工件产生的过切现象。而且只用一把刀具可以加工全部曲面,不需要调头,不需要换刀,减少了换刀的次数,提高效率,解决了多次换刀、多次调头带来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误差等问题。(3)由于加工越小的葫芦需要的路径要求也越高,走刀的总步数也要越多,参数U值的计算就尤为重要,走刀路径太多,浪费时间,降低生产效率。走刀路径太少,背吃刀量又太大,容易断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精度和效率,通过多次试验总结,合理选择参数。(4)由于毛坯材料在最后需要增加一道抛光工序,这道工序,主轴转速2000r/min以上,用微细的纱布在工件上进行打磨抛光,必须要小心、谨慎,这也是整个工序中最费时、费工、最困难的问题,也是今后改进、创新的地方。

6首件试切

在零件加工中,由数控仿真软件进行加工。数控仿真软件程序验证通过后,就可以实际加工。数控车床是采用FANUC-Oi数控系统,把程序作部分更改,输入到机床存储中。使用刀具补正设置坐标系,利用试切法对刀,进行机床模拟仿真加工,没有错误就可以实现如图3所示的加工。通过上述设计、编程、加工后,完成零件加工全过程。

7结语

综上所述,“葫芦”制品是传统和现代民间美术中最活跃的艺术形式之一。本文的创新之处是突出了现代设计理念,比传统的加工效率高、结构更合理、外形更美观。国内的各种文化节和“葫芦”艺术研讨会后,形成文字性的文章也多是行业内部资料,数量少、质量低且对外不公开。中国“葫芦”工艺的理论研究和加工要本着总结实践,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提高。本文对工艺品“葫芦”的制作加工做了详细的阐述,对参数设置也做了相应的说明。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缺乏“葫芦”的后期美化、雕刻、漆艺、彩绘等工艺制作理论的研究,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作者:马丽 单位: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梁艳,钱媛园,张芸芸.当代葫芦工艺发展现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32(2):110-112.

数控加工工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控课程 教学 改革 实践

一、《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现状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是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面向其核心职业岗位(CNC程序员和数控机床操作工)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直接面向生产现场的实用型课程。但从近几年对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后显示,毕业生在CNC程序员岗位的适应能力非常差,用在学校所学的编程知识编制出来的加工程序到了企业不能用于实际加工。企业普遍反映,多数学校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脱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改革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是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也是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二、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改革要突出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特点,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进行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为课程改革目标。自2010年起,我们着手对本课程进行改革,其基本做法是:

(一)与广州超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该公司真实产品“GCY数控铣床装调维修仿真系统”,承接除数控系统外的零部件设计、制造、装配、调试与质量检测等项目,构建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形成过程构建课程体系,以6个学期项目(GCY系统零件测绘―GCY系统普通加工组零件制造―GCY系统数控加工组零件制造―GCY系统装配―GCY系统设备综合调试―毕业设计)贯穿职业技能培养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在进行本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时,以CNC程序员及数控机床操作工两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并结合广州超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生产要求来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力、知识、素质),特别要注意的是:

1.项目设计时不能简单地将企业某个零件的生产加工作为本课程的某个教学项目,应该将这些零件的各个加工要素进行分类,综合提炼成典型的训练项目。这些训练项目要做到“先简单后复杂―先单一加工要素后综合加工要素”,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与本课程对应的学期项目是“GCY系统数控加工组零件制造”,该系统要进行数控加工的零件有几十个,我们进行分析、论证后只提炼出8个训练项目融入课程教学。通过近2年的实践,完全能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设计(不论是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还是素质目标)一定是可检测的。例如,在描述本课程的素质目标时,我们将企业6S现场管理的内容“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写入,并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6S的要求进行检查、考核。

(三)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妥善处理能力、知识、素质之间的关系,理论教学以数控加工工艺知识、编程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度;
实践教学以项目为载体,着重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理论知识穿插于每个项目的知识准备过程中,让理论知识为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形成服务,实现理论―实践在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结合。

(四)本课程与学期项目都是在第3学期进行,因此要处理好本课程与学期项目(GCY系统数控加工组零件制造)的关系。即本课程是以学习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和编程知识、具备制订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编制加工程序能力为教学重点,训练的是工艺及编程能力;
而学期项目则是以操作数控机床、加工检测零件(生产企业真实零件)为重点,训练的是操作技能。教学顺序是本课程的学习在前,而学期项目是在学期的后4周完成的。

三、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能力目标是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训练项目来达到的,不是听课“听”出来的,因此,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本课程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班一般有40―50人,如果所有训练项目都在车间进行实际操作,按1台机床/2人计算,至少要配套20―25台数控车床及20―25台数控铣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项目化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要求每个学生进行实操并要得到可检测的结果,这就出现了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购买了一套数控仿真加工软件,结点数有56个,能同时满足56个同学进行学习、仿真加工。本课程设计的8个项目中有6个是仿真加工训练项目,安排在数控加工仿真机房完成,有2个综合训练项目,要在数控加工车间完成。当然,不同的教学项目、教学地点对教学方法设计也是不同的。

(一) 实操教学法

本课程设计中有两个综合训练项目(数车综合件编程加工、数铣综合件编程加工)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工艺、编程、操作)的重要环节,各安排6节课在数控车间进行实操教学,其教学过程包括:教师下达实训任务(项目单)―学生进行工艺设计(教师只进行指导)―学生编制程序(教师只检查程序是否合理、能否加工)―学生操作机床、加工零件(教师作操作示范、指导)―学生检测零件(学生互检、评分,教师抽检)―学生撰写实训报告

(二)仿真教学

本课程设计中有六个仿真训练项目是培养学生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特点进行同步教学,即:教师在机房主机进行操作,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演示,学生在子机(一人一机)上进行同步操作,每个项目完成后可以得到加工结果(仿真工件),并可以对仿真工件尺寸进行模拟检测。本课程的仿真项目均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很好,完全可以训练学生的工艺设计能力及编程能力。

四、考试模式改革

本课程的考试模式改革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过程考核,包括学习态度、上课考勤、项目完成情况等;
二是结果考核,在期末采用上机实操(由于机床数量和考试时间限制,只做仿真加工)考试。总分为100分,两个部分各占50%。

五、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一是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能设计出正确的工艺文件、编制出合理的加工程序、加工出真实(或仿真)零件,成就感十分强烈,学习积极性空前提高;
二是通过两个综合项目的训练,基本上实现了零距离对接企业的数控机床操作工岗位;
三是在课程结束后的考证中,100%的学生取得了数控机床操作工(中级工)资格,40%的学生还取得了高级工资格。

【参考文献】

[1]陈文杰.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数控加工工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外防护;
结构设计;
人机工程;
制造工艺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4-0062-02

0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制造业水平发展迅速。在数控机床的制造方面,我国的机床制造水平无论在机床的性能还是质量上都在世界机床制造业显示出较高的技术水平。但是同其它机床生产大国相比我国的机床价格并没有较好的优势,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数控机床的外观造型还有待提高。机床的外防护结构设计不够科学,美观,是我国数控机床的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不够一致,制约了数控机床的整体质量。如何实现国产机床的内外质量的一致,达到使外观能够很好的体现机床本身的质量,成为了当前机床制造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1数控机床外防护结构设计标准的制定

1.1 从美学角度制定数控机床外防护结构设计的标准

对于数控机床的外观设计标准首先建立在机械美学的基础之上,形成美好的动态视觉感受。无论从色彩方面还是从整体舒适度方面都给人一种美好的审美形态。现代数控机床制造不仅在性能上要求高科技行,更要在外防护的品质上有优美的造型设计。性能和外形的实现审美的统一,对产品在同行业中的脱颖而出具有很大作用。机床的外防护的造型要注重细节,给人一种高档,先进的感觉,各个模块部件在衔接上做到贯通,衔接缝隙做到高密度的精确处理,产生一种精密、贯通的审美特点。达到现在数控机床在性能、技术和美观上的和谐统一,增加外观上的艺术效果。这样有利于提高数控机床产品本身的附加值,提升客户的认可度,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1.2 从人机工程学角度提高机床外防护结构设计的人性化

使数控机床的外防护结构设计更加人性化,也是进行外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考虑,不仅要起到外观的防护性作用,也要实现设计的人性化。在注意安全的同时还要注意舒适性的人性化特点。在防护措施上要注意质量和全方面的防护,保证设备正常顺利的运转的同时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要求在安全性方面采用指示灯等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避免碰撞的发生。在造型上设计坚固稳定的形态,使用优质耐用的材料进行制造。色彩和照明的运用要求柔和舒适。在操作的重要部位要充分利用警示色和提示符合来进行标示。维修窗口进行合理的分布以方便日常工作中的维修和保养。对操作台的设计要实现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整。总之,在整个外防护结构的设计上全面考虑,注意各个细节的人性化设计,以建立一个安全舒适的操作环境,从而促进生产的高效性进行。

1.3 符合流行趋势,提高外观的创新性标准

对国内外的数控机床机型及产品外观信息进行及时的掌握,在造型上打破传统思维,提高造型的整体感觉,呈现稳固坚实新颖的视觉效果。注意外观的每个细节的设计,使整体造型显示柔和、高档的艺术效果。符合国家上机床造型的流行趋势,加以创新,无论在整体造型,还是色彩运用上都要注意提高产品的视觉效果(如图所示)。

新颖造型数控机床示例

2结合制造工艺进行数控机床外防护结构设计

2.1 外防护结构设计功能性要求

对数控机床的整体设计,除了机床内部的功能技术性设计之外,外防护结构设计也是重要的设计部分。在追求数控机床制造的高质量的现代制造行业中,数控机床设计要达到安全高效的性能要求,外防护设计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一个优秀的数控机床设计不仅要满足此机床产品的各个功能的要求,还要达到造型美观,防护有效的全面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品本身的价值。所以在数控机床的外防护设计上一定要以主机的设计为基础,对其的设计意图和思想进行充分的正确的理解。对产品的功能更要仔细研究掌握,了然于胸,这样以确保外防护的设计能够与主机进行更好的配合,以更好的对主机设计进行服务。而且外防护的设计不仅对整体上进行考虑,还要对部件间的关系的设计进行考虑,以达到个各部件之间的流畅顺利的配合。在外防护的各个配件的基准选择和装配的先后顺序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和确定,这样能够使各个部件在装配过程中实现准确和高效的进行。

2.2 外防护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的要求

外防护结构的设计,其制造工艺是产品具体制造过程中重要的部分。好的产品离不开好的制造工艺。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不同的加工工艺能够使同样的构件产生不同的质量和效果,无论从产品的性能和准确度,包括外观造型的美感方面,都会有所差异。

对于数控机床的外防护设计除了对部件的定型定位加以考虑,对部件之间的装配方面也有所要求。在部件的制造工艺性方面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合格率。在数控机床的外防护结构设计方面要以结构设计的要求为基础,对部件的制造工艺进行准确具体的分析,不仅有利于成本的控制,对生产加工的具体实施的工作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外防护结构的设计时,要对自身的现有的加工设备,加工能力有所了解,对部件的可加工性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使产品结构的设计能够满足所具有制造工艺。

2.3数控机床外防护结构设计绿色性要求

现在数控机床的外防护结构设计要符合简洁、绿色的设计流行趋势。不仅要满足机床产品本身功能性的刚性需求,还要在此基础上尽量在结构设计上实现简洁。外防护结构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加工过程以及后续装配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要注意提高加工和装配方面的方便性。因为外防护结构使用的材料多为2mm的钢板进行一系列过程的加工,构建太过复杂,对分子件的焊接密度就会相应的增加,这样焊接变形的几率就会加大。在产品材料和加工制造上尽量实现绿色设计,注意其可拆卸,可回收性设计,这样可以很好的做到控制生产成本,节约能源。

3结论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注重提高数控机床的外防护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美观性,可以大大提高我国机床制造的整体形象,提升机床产品的竞争价值。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深入的研究机床外防护结构的设计及加工制造工艺,探讨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机床制造业的专业水平,增强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戴起勋.机械零件结构工艺性300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