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机电专科毕业论文【五篇】(全文)

时间:2023-06-17 20:4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机电专科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1.提高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若干对策2.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实践与探索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研究4.略论高职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5.电气工程及其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机电专科毕业论文【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机电专科毕业论文【五篇】

机电专科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1.提高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若干对策 

2.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4.略论高职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 

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探讨 

6.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7.基于项目导向的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

8.提高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探讨

9.提高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10.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研究 

11.新形势下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12.探索提高热工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13.MATLAB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学生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14.基于ASP及VBA技术实现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自动化

15.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探讨

1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改进措施探索

17.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

18.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大纲的探讨 

19.高职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探讨

20.应用型本科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21.仿真技术在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22.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探索与实践——以太原工业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 

23.提高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研究 

24.浅淡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毕业没计

2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改进措施探索

26.利用网络资源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实践

27.试论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高技班开展毕业设计

28.对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经验总结与思考 

29.如何做好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 

30.农机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与科研结合效果探讨

31.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新模式探索

32.工科毕业设计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为例

33.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实习与设计

3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改进措施探究 

35.高校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的探讨

36.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改进

37.提高工科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38.地方农业院校机械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探析——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39.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探索与实践

40.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实践

4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讨

42.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综述  

43.微生物自动化分析仪的毕业实习带教初探

44.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卓越技师毕业设计作品化改革与实践——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45.自动化和建环专业联合开展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

46.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探讨

47.提高工科高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改革与探索——以自动化专业为例

48.CAD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49.浅谈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规范化

5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质量的研究——以常州工学院为案例  

51.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及思考

5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定——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53.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5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改革探析

5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探索与实践

56.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57.基于CDIO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58.不变与应变——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再思考

59.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模式探讨

60.自动化仪表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实践

61.MATLAB在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62.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方案研究

63.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4.以实际生产工艺过程作为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题目的思考

65.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探讨

66.毕业设计与毕业分配挂钩新的教学模式 记92届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

67.工企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研究

68.谈中专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

69.自动化专业新形势下毕业设计过程与质量研究 

7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7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改革探索 

72.电子束离子束专业结合毕业实践研制用于生产自动化仪表零件的电子束焊机

7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的改革 

74.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教学改革

75.毕业设计过程中学风因素及治学方略研究——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76.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

77.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

78.高职电类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探讨

79.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80.基于学科平台开展本科毕业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81.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应用对检验医学本科生实习的影响与对策

82.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能力

83.毕业设计过程中如何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

8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教学实践 

85.医院药房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进展

86.人工与自动化双分拣区系统品项分配优化

87.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88.基于配电网自动化的多Agent技术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中的研究

89.基于不同接线模式的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

90.自动化炒青绿茶生产线的设计与应用 

91.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技术综述

92.馈线自动化自适应快速保护控制方案 

93.滚筒采煤机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发展及应用

94.国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发展状况研究

95.正念训练的去自动化效应:Stroop和前瞻记忆任务证据

96.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  

97.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98.基于数据驱动的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 

99.省级气象计量检定业务自动化系统

100.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101.压力容器焊接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102.薄煤层综采自动化配套装备开采技术

103.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究 

104.自动化装配设备的总体设计

105.配电自动化 

106.探讨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107.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108.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究 

109.从国内外建设经验探讨广州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

110.槟榔包装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111.我院基于整体设计的自动化药房建设 

112.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 

113.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探索

114.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浅谈

115.基于CAN总线的船舶自动化系统研究与设计

116.基于SMART准则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117.基于Android的自动化测试的设计与实现 

118.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119.自动化综采工作面概念探讨

120.任务复杂度对自动化意识的影响 

121.探析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趋势

122.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煤矿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123.软件自动化测试概述及应用工具分析

124.试论化工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

125.基于IEC61850国际标准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

126.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127.智能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发展及展望

128.图书馆自动化开源系统的市场可行性研究

129.国内石油钻机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建议

13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选型

131.IEC61850在高级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132.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的探索

133.智能电网发展的机制及其对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影响

134.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一)——电力市场与协调型自动化

机电专科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结构 实践教学 毕业设计

电气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学生除了接受课堂教学外,还需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解决各种电能变换技术与电力传动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可通过强化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进行高级技能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考核来实现,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的锻炼,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工作能力,在重视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前提下,还应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因此,要大胆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加强实践环节锻炼,抓好毕业设计。

一、大胆改革课程体系结构

由于科技进步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有所减少,而对其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会变化。电气工程愈来愈多地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电气工程的学科结构、研究方向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新的强电专业的人才必须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也应进行适当调整,对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删除一些陈旧落后的技术课程,加入一些最新技术和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作为课堂教学内容。

独立学院应结合自身特点,按照本三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专业建设应主要包括两个专业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气自动化。专业特点: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电气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结合。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人文精神、科技素养与创新精神相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科基础课主要课程有电路原理、模电、数电、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主要课程有:电力拖动与控制、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气检测技术、高低压电器等。总学分数为176.5。其中通识教育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106.5学分,专业选修课13学分,学科选修课12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5学分、文化素质和公告选修课10学分。

上述的课程体系适用于研究型重点院校,对我们本三教学应用型院校来讲需要作以下修改和调整:

(1)学科基础课主要课程设置基本类同,删去理论较深、适用于研究型院校的“工程电磁场”课程。

(2)“电机学”理论较深,课时过多(5学分,含1学分实验),适用于“电机与电器”专业方向。教材修改为“电机与拖动”,学分降为3.5学分,含0.5学分实验。

(3)原课程体系的专业选修课适用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不适用我们拟订的专业方向,须作较大的修改。拟设置市场经济热门的、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电器控制技术、PLC原理与应用、单片机技术与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微机测控技术、运动控制系统、电气工程基础(学位课)、变频器原理与应用、开关电源、计算机网络等。

二、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本三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从知识结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着手。不仅在理论教学中致力于理论的应用,注重课程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先进性及实用性,更重要的是加强实践环节,突出系统性、工程性、实践性教育。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遵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动手能力,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实施因材施教,重视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必须用创新的思路抓好以下五个实践环节:

(一)实验环节。

1.大胆淘汰技术陈旧的项目,采用新技术、新器件、新方法、拟定实验项目。项目的内容要具有应用广泛、实用性强,能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特点。

2.改革实验方法,强化实验管理,量化实验评分标准,将实验成绩定量纳入期末成绩综合记分。

(二)校内创新创业实践环节。

1.组织高年级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学校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学生自拟题目、课外设计,搭制线路,到实验基地调试。教师给予答疑指导,没有实验指导书,只有实验工具书。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充分发挥创新思维,不断提高独立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互帮互学的团队精神。

2.引导学生自我创业:独立学院可能目前不能培养出院士、科学家,但可以培养出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本三学校很多学生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人脉资源,学生的智商、情商也较高,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学校提供有关创业方面的课程、锻炼平台,来拓展他们的创业素质,挖掘创业潜能,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三)生产实习环节。

目前,由于众所周知的各种原因,学校组织的集中式生产实习均以参观、授课为主,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参加实习,使实习流于形式,既花钱费劲,又收效不大。

改革设想:利用一周时间进行生产实习,参观3―4个企业。参观了解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管理、质量保证、加工设备等环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企业,更好地与市场接轨。其余二周时间与毕业设计时间合并,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节省生产实习的经费开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校内职业技能实训环节。

目前是市场经济时代,企业成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选任和用人的决定权。专业技术人员必需接受企业化和社会化的双重管理,其中职业准入制度是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有效方式。职业注册资格制度是现代化专业人员准入管理的国际通行做法,是人类社会文明步入质量认证时代的一个标志。

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顺利进入人才竞争市场,高等学校的毕业证书是毕业生获得从事相应专业工作的第一张准入证。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高级维修电工)是毕业生获得从事相应专业工作的第二张准入证。在此基础上学生走向社会,经一段时间的工作锻炼,可向注册工程师等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岗位的资格认证努力。

三、抓好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最后学习阶段,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独立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与学校对毕业设计的规定和组织、学生素质和态度、教师水平与指导情况以及毕业设计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是实践教学最主要的环节。

(一)抓好毕业设计选题、审题关。

毕业设计课题应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有较强的工程背景,能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
课题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工作量要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毕业设计时间内,经努力能按时完成任务。

(二)产、学、研紧密结合,共同抓好毕业设计。

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鼓励学生在即将就业的单位(校外),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由学校、校外单位共同指导,抓好毕业设计。

(三)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对于有创业意向和愿望的学生,鼓励他们立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毕业设计期间,利用学校仪器、设备,尽快研制出产品的原理样机。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中的最后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和充分发挥毕业设计的作用,要在学校组织实施、教师指导、提高学生本身的学习动力,尽快为学生解决上机机时、提供现场毕业设计机会和解决与毕业设计、找工作的冲突以及在考研等问题上及时作出应有的努力。

四、结论

在电气工程领域,需要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能较系统地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宽广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强电与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运行与制造结合,使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有很强的适应性,既可以从事电力系统及其相关领域的工作,也可以在自动化及信息技术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研究开发、系统运行等其他方面的工作。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加,我们将结合教育管理的客观规律,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学科发展的要求,不断修改完善教学改革方案,并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华红艳,楚随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24,(1):97-98.

机电专科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本科 毕业设计 创新 科研 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36-03

现代大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只有二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才能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其中,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培养本科生的一个关键阶段,是高校尤其是理工科各专业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对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毕业设计与科研和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教学环节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个教学环节。它不仅可以全面考查理工科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可以使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索取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为今后参加工作或者进一步深造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2004年4月教育部就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专门发出通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加强毕业设计工作,要求各高等学校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订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把好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关,需要高等学校及高校教师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探索新思路。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不断加强和改进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的突出问题是不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往往与科研生产实际脱节,课题缺乏创新性;部分毕业设计选题立意和思路不错,但由于学校毕业设计经费不足、科研实验设备欠缺,毕业设计论文只完成了综述和提出论题,分析实证研究深度不够,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的推进,对专业技术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越来越依赖靠得住、用得上、开得路、动得手的专业人才。因此,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必须针对上述突出问题,使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面向科研和工程实践,以适应新的形势。

二、毕业设计与科研和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可行性

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作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工程技术创新的引擎,承担了国家的大量基础科研课题;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承接了大量工程技术攻关、新装备新产品研发、生产过程控制管理等方面的项目;高校的科研和实验软硬件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都为高校面向科研和工程技术实践开展毕业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许多高校教师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指导大学生毕业设计纳入自己所承担的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中,指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或其子项目的相关研究设计,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完成毕业设计,这样的毕业设计质量普遍较高,学生们也普遍感到底气足、收获大。高等学校则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条件,制订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管理机制,做好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这篇文章,使之成为大学生毕业设计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企业无论大小都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压力,都希望招聘的大学生新员工专业基础好、创新意识高、实践能力强、接受新技术快,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同时,许多经营状况较好,有相当经济实力的企业从社会责任和本企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出发,大都愿意并且有能力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一定支持。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举措。其中,面向科研和工程实践进行毕业设计改革是众多高校的共识,这与企业“一拍即合”。近年来,国内许多知名企业都与国内大学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如为高校提供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兼职校外指导教师、订单联合培养协议等,为大学生面向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的开展搭建了坚实、宽阔的平台。

这些年,国家教育管理和相关部门在全国高校中开展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的竞赛和训练。尽管这些竞赛和训练是课外性质,但其内容往往和学生专业和科研实践相关联,其技术含量、工作分量大都不亚于毕业设计。将大学生的课外科技竞赛和创新训练项目与毕业设计课题有机衔接乃至融合具有可行性,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值得研究探索。

三、毕业设计与科研和工程项目密切结合的实践

(一)将毕业设计纳入学校科研课题和教师科研团队

高等学校应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条件,科研项目层次高、数量多,科研支持教学政策到位、成效明显。采取政策和措施支持以科研团队为单位开展毕业设计工作,选题应主要源于高层次的科研项目,真题真做,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真正的科研能力训练。近年来,我院承担的部级、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和企业横向科技课题逐年快速递增,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水平。学院采取政策从毕业设计导师条件、一次允许指导学生人数、教学工作量计算考核等方面鼓励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科研课题指导大学生毕业设计,要求教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但应吸引研究生参与研究,还应当引入本科生毕业设计课题中,并双倍计算教学工作量。这使得教师们既有责任也乐意利用自己科研课题资源和经费,并动员研究生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一大批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论文)有效结合,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基本科研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形成了以来源于科研、生产一线的实际科研课题为纽带的指导教师-研究生-本科生毕业设计新模式,使学生既参与了实际科研课题,又可以感受科研团队的工作氛围,同时也协助教师完成了科研项目的部分工作。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我院教师将实际科研项目引入到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比率越来越大。由我院教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大都有本科毕业设计学生部分参与。通过参与实际科研课题,可以让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实践、接触社会,感受实际工作中的压力,积极思考问题,这能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学生们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和导师时,也对实际科研项目及与企业合作的选题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毕业设计工作热情更高。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实施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以此为契机,高校应当建立将“大学生创新训练”和“卓越工程师培养”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机制,支持鼓励学生大学头两年就积极构思、申报感兴趣的创新训练课题,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后续还可以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平台和时机深化、完善自己的课题。这种结合对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探索精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高校实践教学必须借助社会资源,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实践特性。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

建设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可以依托企业先进的技术、仪器、设备、场地,借助企业完善的生产、设计、开发和创新条件,利用企业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以及先进的文化氛围。企业具有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员等优质资源,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内容更加贴近科研和生产实际;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学校师资力量(如聘请研究院的研究员、企业的工程师作为现场的指导)和仪器设备不足的缺陷,同时也加强了高等院校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便于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让学生面向社会,毕业设计题目来自于企业、来自于社会,真题真做,这更有助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

以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从2005年起,学院针对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应用覆盖面广的特点,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策划,选择性地与省内外10个大型电气企业签约建立了“武汉大学(电气)教学实践基地”,其中涉及电气科研设计院所、供电公司、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超高压变电站、电气设备研发制造公司等,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为我院本科生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服务。每一级本科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都有相当一部分安排在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就毕业设计而言,学院分别与中南电力设计院、国家电网电科院、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武汉供电设计院、供电修试公司等教学实践基地联系,每年约有10%的本科生到有关教学基地参与实际工程设计和研究课题,聘请企业的工程师作兼职导师,合作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让学生结合工程实际完成毕业论文。这项改革的实践效果如下。

1.设计院所更加具体了解并充分肯定了学院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且给予了学生们很高的评价,大都主动给学生们提供工作津贴,有的单位还直接与参与毕业设计的学生签订了毕业就业协议。

2.学生们在工程师导师的指导下,上手很快,真题真做,参与完成了不少具体工程设计任务,为企业生产出了力。通过工程设计的实践,学生们普遍感受到理论和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受益匪浅。

3.学生们成为企业的“准员工”,遵循企业工作制度、参与企业的部分文化活动,培养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毕业设计与保研读研衔接

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已保研单位(本校内或外校)跟随自己保研后的导师从事毕业设计。这部分学生实际上已经提前进入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衔接和连贯,及早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融入导师科研团队;导师则可以通过学生毕业设计了解学生的特质和潜力,为日后研究生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奠定基础。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和研究生导师大都非常喜欢这样的毕业设计方式,这也成为大多数有保研资格的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的首选方式。同时,这也成为学院与其他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相关专业进行教学交流沟通的一条渠道。

(四)毕业设计与应聘就业岗位相结合

支持鼓励已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的有条件的单位接纳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制订实施管理办法、主动发函联系。这种模式实际上使企业能了解高校的教学培养过程和要求。用人单位可根据自身发展和对员工岗位要求提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由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及要求,并进行指导。这部分用人单位主要是从事产品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他们所安排的毕业设计选题和内容的实践性和目的性都非常强。通过毕业设计他们可以进一步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这为企业选拔合格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同时还可以省去岗前培训的环节,节约培训时间和费用。对学生而言,通过毕业设计实践,他们对企业会有更深入地了解,这为成功就业打下了基础。此外,通过毕业设计实践,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尤其是在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可以为以后的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学生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胜出,会非常珍惜在公司进行毕业设计的机会,力争给公司留下好的印象。在这种竞争压力下,毕业设计的质量更可以得到保证。

四、结语

本科毕业设计与科研和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改革创新举措,受到了高校同行、企业用人单位和学生们的关注与好评,毕业设计质量大幅度稳步提高。有的学生在教学实践基地做毕业设计中为企业开发的辅助设计软件模块被企业实际应用,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不少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成为其指导教师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或其他纵、横向科研课题工作的一部分;部分学生将毕业设计成果整理成科研论文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近年来,学生毕业论文共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近60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在面向科研和工程实践的毕业设计基础上完成的,这充分证实了面向科研和工程实践毕业设计模式的生命力。

实践表明,与科研和工程实践密切结合开展毕业设计对培养大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推动学校与社会的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其开展起来有不少困难,但它也有许多可行的形式和途径。面向科研和工程实践开展毕业设计应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 参 考 文 献 ]

[1] 胡志坤,孙克辉,盛利元.理科大学生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11(3):116-118.

[2] 武卫莉.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153-155.

[3] 李广凯,李庚银,赵成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5):102.

[4] 丁坚勇,饶凌平.加强大学生实验教学培养电气工程高素质人才[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56.

[5] 梅锦春.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5):55-57.

机电专科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 机电类专业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Graduation Design Guidance and Practic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AO Jianjun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graduation designs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ummarizes experience of guiding graduation designs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adopted mode of Integration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working practi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ion designs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re embodied.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integration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working practice

1 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14号文《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①

机电类专业是高职教育中专业技术性强、就业行业口径最宽专业之一,专业技术性、综合性突出,其毕业设计是专业技术与行业企业生产实践的综合,是各单项技术、单项技能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发现技术问题,从文献、技术资料、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另外对提高学生写作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2 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与实践

笔者自2005年以来,一直担任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并负责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对于采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体化模式,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

2.1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一体化

(1)时间安排一体。高职教育一般三年制,时间短,教学课程多,把毕业设计安排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边顶岗,边毕业设计,时间上得到了保证。

(2)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一体。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是双重身份,既是企业新员工,又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也是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同时,进行学生岗位指导,使其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3)毕业设计课题内容与岗位工作一体。一般来说,课题由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确定。常见课题可分为以下几类情况:层次较高的技术应用设计类,比如:RS智能绕丝机电气系统的设计、钢铁生产火焰切割机PLC改造、基于TPC7062K触摸屏的微生物发酵PLC控制系统等;
装配调试类: 高铁用电器组件的装配、单晶炉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橇装式加油机的安装与调试等;
维护管理类:变电所系统管理及维护、英派斯跑步机使用及维护等;
操作生产类:包装机操作与维护、电缆生产操作流程、计算机主板SMT的生产工艺流程、二极管生产工艺等;
技术文献类:硬盘原理及其修复技术、机电一体化在纺织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等。

可见,每一个课题均涉及不同的行业、企业,且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下,毕业论文内容与企业行业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改思路,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②

2.2 校内师生双选、校企共同指导

校内指导教师实行双选,教研室公示每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擅长的领域,学生选择适合的老师, 而教师选择专业和方向对口的学生。教研室根据学生工作单位、学生岗位、教师指导人数集中协调,确定每位学生的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教师一般由企业安排的师傅、班组长、部门负责人担当,学生把相关师傅信息上报给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在走访学生时,要与企业师傅详细交流,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详细情况。

2.3 规范毕业设计格式标准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虽然在内容深度上降低了要求,但在逻辑性、规范性方面对培养学生文字书写、表达水平,提升学生文案处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毕业设计格式一直没有自己独到标准,一直以来都向本科设计看齐。我们在本科院校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形成自己的格式标准。实施中,适当降低语句表达要求,但是论文层次、逻辑条理、文字格式、图表格式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4 多形式组织答辩

提高教师服务意识,采用多样化的答辩方式。大部分在学校周边参加顶岗实习学生,返校参加集中答辩。人数相对较多的企业学生,可以申请企业现场答辩,教研室业余时间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与企业师傅共同进行。个别学生因参军、异地工作,采用书面答辩方式,提交答辩报告。

2.5 立体化指导、检查监督

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采用电话、QQ、飞信、Email等方式加强联系指导、督促,要求学生严格按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实施,学生要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阶段成果。规定指导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学生。教研室统一组织中期检查,加强检查监督,每月要求指导教师上报指导学生状态数据,如所指导的学生工作单位、工作岗位、企业指导师傅及电话、课题名称、进度等信息,督促教师加强指导。

同时,学校组织实施“百名教师下百企业”专项毕业工作检查,组织教师们交叉检查学生设计情况及教师指导情况。学校教务对每届毕业设计论文开展抽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优秀论文推荐参加省级评选,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促进作用。

3 成效及思考

采用一体化的毕业设计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打破由教师出题,学生择题,理论完善,缺乏实践的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每人一题,起到了师生互动交流及教学相长效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专业发展潜力大,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体化模式,适应高职学生现状,可操作性强,也体现了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高职特色,对实现专业目标培养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然而,从最终形成的文章上来看,内容上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又不仅是学生简单的劳作总结,而是结合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专业技术的再学习、再提升、再应用。这种总结性、应用性的文章书写过程,帮助学生在平凡、简单的岗位上,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意义,更深入的了解企业、了解行业,从而更好地实现专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应用。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文章深度、广度、设计性、原创性存在不足,严格意义上说,不能叫设计,笔者个人认为称之为顶岗实结更为合适。

可以这么说,通过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提升了学生技术、技能、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力,为其事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打好了基础。希望不久将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设计能够形成自己的标准及规范,更好地指导一线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机电专科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1 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获得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它是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1]。作者结合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际,从科学选题、落实开题环节、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措施。

2 科学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但是选题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
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
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
另外,系与系之间和各系内部之间的设计题目在难度和分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联系工程应用、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是真做实干,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科研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在为2003 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选题时,选择了“旋转超声主轴振动系统研制”,“三座标工业机械手的设计”,“防伪矿泉水瓶盖的设计”,“自动门PLC控制系统设计”,“适合于电感的微点焊系统研制”等新颖又结合科研实际的课题,尽量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让学生能了解、把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结果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科研课题的研究中。

(2) 要考虑完成课题的客观条件。学校毕业设计经费、教学试验条件都有限,不是任何来自科研实际的课题都可用做毕业设计,必须根据客观条件来选择设计题目,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可查资料库源,试验设施和足够的经费等,因此我们在选题时,一般选用能为学生提供可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条件的科研课题,例如“微细特种加工中心”试验样机在我们教研室已经搭建好,“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机床、超声抛光装置”等设备可以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提供可以直接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机会。

(3) 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举例说我们选择“旋转超声主轴振动系统研制”课题时,考虑到该课题涉及了声学,机械振动学,电力电子学,数电,模电等多个领域,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设计工作量较大,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可以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考虑到本课题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或做出阶段性结果,我们安排了两个同学参加,在掌握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硬件结构设计、驱动电路等不同部分的,有侧重点地进行研究,经过分工合作,完成了整个课题的设计任务,效果良好。

3 落实开题环节

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和探索出适用于毕业论文设计全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可借鉴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新增开题环节,以强化学生包括查阅文献资料广泛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拟定实验研究方案和设计方案,科学实验与测试,数据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论文,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述等能力在内的基本创新能力。

(1)开题环节的必要性。开题的意义在于完善论文设计方案,使论文设计方案更加系统化,收集信息,听取各方意见,明确思路以坚定论文设计者的信心。一般说来,将思考的东西正式地讲出来和写出来,会比原来所思考的更有升华的意味,因为从“思”到“说”和“写”,其间加入了逻辑的创造过程。通过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学生讲清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论文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

(2)开题环节的组织 在开题会之前,每个学生按规范书写了开题报告。学生持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的选题报告书、任务书及其它相关资料上台汇报选题的目标和意义、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工作基础、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等内容10分钟。评审小组根据学生自述和选题报告书及其它文本内容,对学生论文设计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完成论文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考核,并对论文设计广度、深度、贴切度、重点和难点等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 保证毕业设计答辩的质量

答辩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可根据本院及所属各系的具体情况成立若干答辩分委会,分委会下辖若干个答辩小组。分委会主任和答辩小组组长均由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担任。答辩前应认真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论文)应由除指导教师外的答辩小组1名以上教师认真评阅,写出评阅意见与评分,评分不及格者不得参加答辩。凡毕业设计(论文)拟评“优秀”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各系答辩分委会组织的集中答辩。对毕业设计平时不认真、小组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由相关分委会组织复答辩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通过。答辩时间应控制在学生汇报15-20分钟,教师提问20分钟为宜。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优秀”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在本专业参加答辩总人数的20%以内,优良比例应严格控制在60%以内。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除了本身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

外,还应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工作中查阅处理信息和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撰定科研报告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答辩委员会要办事公正,治学严谨,严把质量关,对毕业设计(论文)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决不姑息。

5 结论

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重要的是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到位和管理工作到位。另外,科学选题,严把选题关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
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开题工作是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消除学生毕业前的各种干扰,专心做好毕业设计,是本阶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