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智慧旅游考察报告【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6-18 08:40: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智慧旅游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一、安仁景区创5A存在的问题(一)独立的管理机构和运营平台缺乏。景区没有独立的综合管理机构与制度体系,是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要求中扣分的重要点。A评专家暗访时对景区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智慧旅游考察报告【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智慧旅游考察报告【五篇】

智慧旅游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一、安仁景区创5A存在的问题

(一)独立的管理机构和运营平台缺乏。景区没有独立的综合管理机构与制度体系,是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要求中扣分的重要点。A评专家暗访时对景区不达标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如:景区规范管理缺乏,其具体表现为一是景区内乘坐人力三轮车、电三轮等交通工具,无法开具发票;
二是游客中心无法提供景区内三大景点的套票出售,套票价格应低于单票价格;
三是不能实现在景区内各个景点开具其他景点的发票;
四是景区内工作人员服装不统一。

(二)游客中心及生态停车场缺乏。目前三大景点各自的游客中心分散建设,景区出入口缺少标准的主游客中心。停车场多是随机分散的小型停车场,缺乏标准停车场与停车场管理制度,特别是缺少生态停车场。

(三)交通组织缺乏及三大景点连接通道混杂。景区内交通车辆混杂,没有统一管理,缺乏慢行系统。小镇内部三大景点游览线路各为体系,缺乏完整闭合、通达内外,串联三个主要景点的游览线路。

(四)标识系统缺乏。现有标识系统不统一,景区内无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不健全。景区标识不足,如高速路口引导牌、无广告牌标识氛围。

(五)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缺乏。景区智慧旅游方面严重缺乏,没有景区智慧旅游平台及大数据中心,景区电子导游、营销宣传、企业形象、电子商务等数字化建设很弱。

智慧旅游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业;
互联网经济

随着全民进入休闲大时代,旅游成为大众消费需求。中国旅游业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从数量增长到质效提升,正在迈向产业化、社会化、全球化、现代化的时代。“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跟随“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正在迎来一个“旅游+”新时代,体验旅游代替传统旅游,景区泛化成为大旅游时展趋势,旅游业面临转型升级,全域旅游成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

一、“旅游+”战略

1.“旅游+”的问世

“旅游+”战略由北京伯联顾问于2015年5月首次提出,并应用于“文山州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发表署名文章《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全面解释“旅游+”是什么、为什么,并从战略层面、重要行业、热点领域阐述如何实现“旅游+”。“旅游+”已由一项口号和国家政策应用于实践,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渗透到其他行业之中,不同的学者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行业动态开展“旅游+......”的研究,“旅游+”作为一种新形态广泛的运用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中。

2.“旅游+”的内涵和作用

“旅游+”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同“互联网+”一样,“旅游+”具有“搭建平台、提升价值、促进共享、提高效率”的功能。“旅游+”能拉动需求和市场,为所“+”各方搭建巨大发展平台;
“旅游+”通过有机融合,产生“1+1>2”的效果,加出价值、放大价值;
“旅游+”是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是服务于人的“+”;
“旅游+”是充分拓展的“+”,“+”的对象、内容、方式丰富多样,“旅游+”的效果丰富多彩。

3.“旅游+”的内容

推进“旅游+”,“+”什么、如何实现“+”是中心。“旅游+”延伸到第一产业,重点发展乡村旅游;
“旅游+”延伸到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
“旅游+”延伸到第三产业,促使旅游与文化、金融、交通、商务、医疗、体育等产业握手,诞生新业态、孕育新产品。

李金早指出,从战略层面上,推进“旅游+”国家重大战略,推行旅游+“五位一体”建设、旅游+“五化”战略、旅游+“一带一路”构想、旅游+长江经济带构想等战略。从重点行业方面,推进“旅游+”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旅游+研学、旅游+交通、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新型养老、旅游+健康养生和旅游+购物等。在热点领域方面,推进“旅游+”,实现重点突破,推进旅游+互联网,以信息化武装旅游;
推进旅游+“美丽中国”建设,开展旅游精准扶贫;
推进旅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和活力;
推进旅游+外交,使民众交往成为国家关系正常化的导航器。

可见,“旅游+”从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加法,通过“旅游+”其他产业,带动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江苏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性分析

1.完善的旅游行业体系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密集,形成了沿长江、环太湖、沿海、楚汉文化、徐、宿、淮五个旅游资源聚集体。凭借经济优势和多年的开发利用,有着完整的旅游产业链,相当的旅游行业规模,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接待能力,较完善的旅游行业生产力体系。“十二五”规划期间,旅游业取得巨大进步,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贡献率不断提升。5A级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数量全国第一,省级旅游度假区45家,居全国前列。2015年,旅游发展继广东、北京、上海之后,全国排名第四。“十二五”期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累计达到26亿人次,年均增长11.5%;
实现旅游总收入3.66万亿元,年均增长14.1%;
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1%,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5A景区20家,位居全国第一。全省部级、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增3000万元以上的旅游项目335个,完成投资1063亿元。在“十三五”时期,江苏要在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达到阶段性的目标与要求。

2.特色鲜明的旅游圈

江苏13市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南京的六朝胜迹、苏州的园林古镇、无锡的太湖风光、常州的主题公园、扬州的汉唐文化、南通的江涛海潮、徐州的两汉遗韵、盐城的珍禽灵兽、镇江的寺院山林、泰州的国粹风采、连云港的海域仙境、淮安的伟人故居、宿迁的西楚文化。旅游实力差异显著,苏南高于苏中、苏中高于苏北,不同等级中不同城市旅游竞争力也具有明显差异。展现出明显的圈层性,苏州是I级旅游圈,南京和无锡是II级旅游圈,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是是III级旅游圈,其余城市为IV级旅游圈。

3.丰富的旅游产品

江苏省旅游产品丰富,形成独特的无锡樱花、高淳油菜花等江苏赏花之旅,汤山、天目湖等温泉之旅,同里、周庄、f直、木渎等古镇之旅,“中国星宝贝・深氧湖?星空音乐之旅”等亲子之旅,徐州、扬州、无锡、苏州均有运河之旅,长江、古淮河、运河等江河之旅,太湖、洪泽湖、瘦西湖等名湖之旅,红楼宴、太湖船宴、乾隆御宴等美食之旅,泰州凤城河长三角夜钓大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运动之旅,敲钟祈福、无锡灵山大佛、镇江句容茅山进香等祈福之旅,南京金陵廉史文化游、无锡仰先贤高德开时代新风名人文化线等廉政之旅,以及色彩纷呈的主题公园、园林之旅、湿地之旅、乡村之旅、文化之旅、自驾之旅、红色之旅、养生之旅等。

4.智慧旅游的契机

江苏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2011年国家旅游局审批同意江苏省建设“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2012年南京、苏州、常州、无锡、南通、扬州和镇江等7个城市建立了“智慧旅游城市联盟”,同时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成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最多的省份,南京成为国内第一个是发展智慧产业的城市。镇江智慧旅游虚拟平台,“南京旅客助手”手机客户端,苏州市旅游局官方手机应用-姑苏style、苏州漫游卡,无锡旅游全程解决方案DTD项目等。

2015年9月,首次中国“旅游+互联网”大会在常州召开,12301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落户常州。江苏旅游业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运用互联网开展旅游网络营销、产品设计、市场预测和大数据采集。各个城市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运作,例如,全国最大的旅游电商平台“同程网”和全国最大的旅游BTB平台“八爪鱼”在苏州崛起,成为全国旅游产业“互联互通”的又一互利分享平台。2015年仅镇江就有400家旅游企业在携程上线,收入约5300万;
2015年全省游客满意度综合得分高出省政府考核目标。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江苏省旅游系统积极应对挑战,在新常态下主动探索作为,旅游经济取得良好发展。在大旅游时代背景下,江苏有必要主动对接“旅游+”发展新形态,拓展旅游自身发展空间,推进旅游转型升级。

三、江苏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途径

1.“旅游+行政”。在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与行政的双管齐下。江苏应对新时期旅游工作,在行政审批、土地使用、市场管理、税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大力扶持旅游产业的发展。2016年5月31日,江苏省社科院在南京举行现代智库论坛,提出江苏民生共享战略,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共享发展,不断增强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可以组建旅游工作部际联系会议制度,突出问题导向,定期围绕旅游发展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政策实施障碍等进行评估、协调、议决;
将旅游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和年度工作报告和考核之中,并通过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加以督察。

2.“旅游+规划”。旅游规划设计是对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文化建设、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等一系列重要事项的总体安排和统领设计。形成江苏四大旅游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旅游品牌“江南水乡”主题的苏锡常通旅游区,江苏最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的宁镇杨泰旅游区,开发两汉文化和淮扬文化内涵的徐宿淮旅游区,开发海滨度假休闲、自然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的连盐旅游区。各个旅游区找准特色,对旅游产品进行规划设计。

3.“旅游+新科技”。以新型互联网络、移动通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正深刻地变革着旅游业的发展进程。运用“互联网+”,将信息技术融入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活动开展、旅游规划设计之中,促进全省智慧旅游的建设。促进统一旅游资源数据库、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公共信息平台、车辆配载平台等建设,推进“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等示范工程,绘制《漫游江苏》交互式漫画,推广“江苏智慧旅游卡”,从整体谋划上推进江苏智慧旅游工作。

4.“旅游+产品”。按照保持原真、创新利用的原则,加强旅游与农业、工业、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务、生态、创意、养老、购物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商务旅游、民俗旅游、美食旅游、旅游购物等传统旅游产品,创新高铁旅游、游艇旅游、医疗旅游、会展旅游、影视旅游、旅游演艺、房车旅游、露营旅游、邮轮旅游、会展旅游、养生养老等专项旅游产品。如针对江苏金陵文化、楚汉文化、吴文化、淮扬文化、江海文化、海盐文化、京口文化的不同特色,开展文化之旅。以扬州菜为代表的淮扬风味、以苏州菜为代表的苏锡风味、以南京菜为代表的金陵风味、以及镇江、淮安等地的全席菜开展美食之旅。

5.“旅游+服务”。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落实“畅游江苏”要求。加强面对新型旅游形式提供的设施设备的加工,如房车、邮轮的建造;
建立邮轮母港基地,完善邮轮维护、后勤供给等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房车基地、自驾游营地的建设;
加快漫游卡、手机应用、“苏州好行”、“落地自驾”、“旅游管家”和导游预约等六大散客服务平台的运营;
完善旅游咨询、投诉处理、信息处理、营销推广三级政府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施停车场、标识标牌、旅游厕所和无线网络四大旅游公共服务专项行动计划;
利用导游自由执业的契机,从各行各业中培养敢创新、会创业的旅游人才。

6.“旅游+营销”。积极推进江苏旅游品牌化战略,在城市、产品、企业、文化、服务等方面全力打造江苏旅游的特色、个性和品牌。增加旅游宣传促销投入,整合著名旅游景区,作为整体江苏旅游形象加以宣传。针对国外游客,通过知名旅游评论网站TripAdvisor(猫途鹰)、旅游视频网站YouTube、社交软件Facebook和Twitter加以江苏旅游宣传;
针对国内游客,利用微博微信、“高铁旅游・XX手册”等宣传。结合具有爆炸性传播效果的事件、热点话题营销,邀请旅游达人、知名博主、媒体记者来苏州体验。

7.“旅游+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科技旅游最大的问题在于创新,江苏应不断推陈出新,变出花样增加游客的新鲜感,从而增加游客的回头率,而不是一次性游玩。在保持现有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的同时,要重点挖掘和创造旅游资源,深层次开发旅游景区,将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景区建成精品景区,在吸引新游客的同时,也让老游客游出新意。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创建旅游创客基地,推进旅游创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的创新工程。

参考文献:

[1]李金早.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N].中国旅游报,2015-08-21(01).

[2]石培华.解读“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5-08-28(01).

智慧旅游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全面贯彻“旅游兴州”动员大会精神,学习借鉴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经验,助力我州全域旅游发展,推动经济战略转型,加快旅游兴州步伐,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我州经济发展新引擎,使“青山绿水”和“冰天雪地”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以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纪凯奇为组长的考察组,分别于201x年12月和2018年3月,赴**省**藏族自治州、**傣族自治州、**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省**藏族自治州,以及**省**市、**市、**市,**市、**市等地就全域旅游和冰雪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总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旅游资源集雪山、峡谷、高山草甸、宗教和民族风情为一体,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和睦相处的“香格里拉”胜境。

201x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0亿元、旅游门票收入6亿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1x年旅游接待人数2519.94万人次,同比增长25.91%;
过夜旅游人数1205.56万人次,同比增长26.76%。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联邦接壤,该州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被国内外誉为“孔雀之乡”、“神话之乡”、“歌舞之乡”。201x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76万人次,同比增长46.62%;
实现旅游总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30.97%。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国第二大藏区。甘孜旅游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201x年接待游客1325.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3.74亿元,同比增长21.13%、24.99%,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达16.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牡丹江市、齐齐哈尔市,是冰雪旅游资源最丰富,工作开展比较完备的地区。其中,哈尔滨市作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始终位列中国冬季冰雪旅游最热城市之首,201x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849.4万人次,同比增长12.2%;
收入28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我国降雪最大、积雪期最长、雪质最佳的赏雪胜地,被称为“中国雪乡”。齐齐哈尔市别称鹤城,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依托“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品牌特色,充分发挥地处北纬

47度,冰雪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冬季旅游优势产品体系,持续升级冬季旅游产品供给,201x年冬季冰雪旅游接待旅游人数达到4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2亿元。

**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大力发展冬季冰雪旅游,呼伦贝尔市形成了冬季那达慕、冰雪观光游、滑雪牧户游、温泉民俗游、度假养生游等特色旅游产业,是“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兴安盟位于**自治区的东北部,境内阿尔山市,是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无与伦比,201x年冬季冰雪旅游共接待游客75.7万人次,同比增长14%;
实现旅游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4%。

吉林省白山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以冰、雪、温泉、边境、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冬季冰雪资源突出。近年来,经过白山市委市政府的精心培育和打造,全市冰雪旅游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1x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69.15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其中201x年冬季冰雪旅游者达到155万次,同比增长18%。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旅游发展全域化。

哈尔滨市、甘孜州、迪庆州、西双版纳州、兴安盟等地立足全域旅游要求,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构建了良好旅游体制机制。一是加强领导,统筹旅游规划引领。哈尔滨市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指导意见》、《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意见》等政策措施,建立了由市长担任总召集人的全市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旅游局更名为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等职能,并相继召开了全市旅游产业项目推进大会、加快旅游业发展工作大会、全市旅游工作现场推进大会和全市旅游综合监管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党

委重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甘孜州早在2011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全域旅游战略,以州委、州政府名义制定印发了《关于实施全域旅游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编制了《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同时,修编完成了18个县《旅游发展规划》和《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总体规划》、《贡嘎山海螺沟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亚丁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迪庆州和西双版纳州也把全域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成立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重点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将原旅游局提档升级,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增设机构,增配编制,增强旅游管理部门在全域大旅游发展中的综合协调、产业融合、规划统筹、公共服务等职能。同时,强化考核体系建设。迪庆州推行“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的工作机制,对工作推进不力的,通过报纸、电视、旅游微信等实时通报。二是强化组织,统筹全域资源开发。统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形成各资源管理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兴安盟深化大兴安阿尔山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改革,将大兴安阿尔山旅游景区由大兴安岭林管局直属企业成功划转为由兴安盟行政

公署直属的国有旅游公司,大大增强了对旅游资源的统筹、规划、开发和管理效能。呼伦贝尔市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一部规划,深度开发全域生态、民俗、边境、冰雪、红色等旅游资源,把景区穿成线、连成片、组成团,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三是加强协调,统筹全域空间布局。迪庆州以“七彩**”为引领,强化全域旅游规划引导,将旅游产业目标、战略及规模体系落实在全域空间上,实现“气候+植被+民俗+景区”的全方位布局。依托6个气候带、13个植被类型和海拔落差5200m的优势,将域内打造成了以温差变化、景观交替、民族特色、国家公园为核心全域旅游景区支撑体系,让游客通过环线,在海拔的高低变化之间,寻求更舒适的旅游体验和更为长久的游程安排。德宏州瑞丽市以“建城(建设珠宝城)、兴边(打造最美边境城)、强镇、靓村”为抓手,推进购物、民宿、民俗、休闲、美食等活动,推进“最美县城、魅力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全域旅游空间结构体系,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覆盖。

(二)旅游供给品质化。

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提供更多精细化、差异化旅游产品和更加舒心、放心的旅游服务,增加有效供给。一是以标准化提升服务品质。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围绕旅游“六要素”,不断加大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引进和建设了香格里拉、松赞林卡、悦榕、丽世、高山别庄等星级酒店和精品酒店,实施了全州旅游干线标识标牌工程,新建和改建了

100多座旅游厕所,推进独克宗古城、月光城、菩提园等一批旅游综合体建设,对全州旅行社负责人和导游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全州旅游服务能力实现了大幅提升和转型升级。二是以品牌化提高游客满意度。兴安盟坚持品牌战略,持续加大打造旅游品牌的力度。围绕打造“巍巍大兴安 梦幻阿尔山”、“穿越大兴安金哈达风光带”、“草原红城、天骄圣地”、“代钦塔拉,英雄草原”等旅游景区,全力打造了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其市场影响力正在形成。白山市抚松县依托万达和鲁能两个精品滑雪场,辅以森林生态、温泉康养、乡村民俗等十大冰雪旅游区,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三是以智能化优化服务举措。迪庆州全力打造电子商务、智慧景区、智慧住宿、智慧导游、云呼叫等智慧旅游核心应用系统。开设“旅游APP、网上市集、淘宝店、微店”,实现景区门票、旅游商品、住宿、餐饮、交通票等旅游产品的在线、咨询、展示、预订及交易。西双版纳州加强游客集散中心以及旅游咨询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了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旅游信息平台、旅游投诉指挥中心,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同时在酒店和景区建立表演、地图、网络等多媒介全方位的旅游解说系统。

(三)旅游发展融合化。

一是旅游+农业融合发展。呼伦贝尔市等地以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休闲农业、农家度假、农耕文化、农事体验为核心,整体提升农村旅游品质,利用农产品种养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花卉培育基地等资源,推出农业生态观光游、农耕农事体验游、浪漫赏花游、四季水果采摘游,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二是旅游

+文体融合发展。打造文旅融合精品节目,促进演艺市场与旅游景区互动,推出一批精品剧目定期驻场演出。深度挖掘历史资源,复兴传统文化,开发以非遗传承、工艺美术品为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曼斗傣族村的泼水节以及傣族婚礼仪式、丢包、民族舞蹈等少数民族风情文化形式,打造“中国傣族之窗”旅游品牌。三是旅游+工业融合发展。迪庆州深入发展藏族蔬菜、食用油、保健品、藏药绿色食品加工业。同时,制作了尼西黑陶、益西木碗、卡萨藏刀、改良民族服饰、建筑装饰等香格里拉传统民俗工艺品,优化生产—展示—交易产业链。四是旅游+养生融合发展。阿尔山市通过“中国阿尔山国际养生冰雪节”大力培育“冰雪+温泉”“冰雪+民俗”“冰雪+运动”等养生优势项目。白山市抚松县开发温泉养生、中医药养生、避暑养生、美食养生、森林浴养生、运动养生等健康旅游产品。

(四)旅游治理规范化。

加强游泳环境整治,开展旅游综合执法,强化旅游安全保障,推动建立旅游诚信体系。一是强化旅游环境整治。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开展主要旅游线路沿线风貌集中整治,使得“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甘孜州制定实施《甘孜州公路沿线环境美化与秩序管理办法》,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特别是针对国道317、318线如厕、停车、照相乱收费等行业要重拳出击、坚决查处。二是强化旅游综合执法。建立健全旅游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涉旅领域执法检查。牡丹江市强化旅游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市政府建立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旅游、物价、公安、工商、交通、质监、食药监部门联合开展旅游秩序、旅游物价、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消费等专项整治行动。建设市级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旅游投诉电话并入市长热线,旅游投诉处理率达到

100%。三是强化旅游安全保障。组织开展旅游风险评估,加强旅游安全制度建设,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各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甘孜州建立了游客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体系建设,搭建州县旅游应急救援综合指挥数字平台,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设立旅游应急救援点,配备旅游应急救援相关医疗和物质设备。迪庆州成立了旅游综合调度指挥中心、旅游警察支队,切实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力度。特别是围绕**省“22条措施”,制定出台了《迪庆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极大改善了迪庆旅游环境。四是强化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呼伦贝尔市通过教育引导、专业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不断强化旅游诚信体系建设,使旅游者普遍做到“讲安全、讲礼仪、讲卫生,不大声喧哗、不乱写乱画、不违法违规”;
使旅游企业普遍做到讲信誉、重品牌、有担当;
使从业人员普遍做到自觉宣传文明旅游,自觉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五)旅游效益最大化。

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不断提高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水平。一是引进大项目,带动大旅游。项目建设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哈尔滨市

2012年以来,全市推进2000万元以上旅游产业项目43个,累计吸引投资超过1000亿元,投资百亿元的波塞冬海洋王国和拥有全球最大的室内娱雪乐园、全国最大的滑冰场的万达文化旅游城正式开业,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齐齐哈尔市冰雪旅游大项目建设实现突破。近三年,全市在建、新建旅游项目总投资超过70亿元。特别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奥地利AST公司,投资近40亿元建设了奥悦冰雪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发展。白山市引资350多亿元建设的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和抚松漫江鲁能滑雪场,打造了白山冰雪产业集聚核,助推了冰雪产业的快速升温,在刚刚过去的雪季共接待5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0亿元。二是城市形象更加鲜明。旅游业带动了城市发展,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哈尔滨市东北亚地区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地位不断加强,“冰城夏都”知晓率由65.9%攀升至95.3%,在全国339座旅游城市吸引力标准排名中位列前30强,在世界65个旅游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第16位。兴安盟阿尔山市是全国最小的县级市,通过抢占“大兴安岭”地域名称影响,依托“阿尔山自然风光四季都很美”“阿尔山的旅游一定能火起来”的美好赞誉,全力打造了“巍巍大兴安 梦幻阿尔山”的城市品牌名片。三是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成效显著。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德宏州盈江县下勐劈村依托黄草坝自然景观和傈僳族文化特色,通过举办傈僳族“阔时节”和“乡村旅游音乐节”,积极打造傈僳族特色旅游文化村,实现了少数民族贫困山村向特色旅游富裕村的

华丽转变。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着力在“建设+扶贫+特色”结合上下功夫、求实效,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培育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328户,旅游从业人员1800多人,仅去年就完成乡村旅游接待99.97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3594.35万元。

三、学习考察的几点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这次考察学习,考察组普遍认为,**、四川、黑龙江、**等地发展全域旅游的经验和做法,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启示一:强化组织领导,是实现“旅游兴州”的前提。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重大事项谋划、重要规划审核、重点项目推进、市场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领导和统筹,形成“全州一盘棋、共同抓旅游”的强大合力。同时,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全域旅游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强化工作督导,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启示二:强化顶层设计,是实现“旅游兴州”的保障。要做好规划,对全州旅游发展进行通盘谋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并形成以其为核心的相关配套规划体系。要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导向调整和完善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要按照打造东北亚旅游胜地的目标,积极与国家相关规划衔接,主动融入吉林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启示三:强化旅游设施建设,是实现“旅游兴州”的基础。要强化旅游景区景点及相关设施建设,为游客创造并提供便利文明的旅游产品及服务。要构建畅达便捷的交通网络,规范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完善集散咨询和志愿服务体系,推进服务智能化。倾力打造“礼仪延边”旅游城市形象,完善旅游业标准体系,扩大旅游标准覆盖范围,加强涉旅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树立友善好客、乐观向上的延边旅游服务形象。

启示四:强化旅游品牌的打造,是实现“旅游兴州”的关键。要彰显朝鲜族民族文化“金字招牌”,深入挖掘丰厚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展现鲜活多姿的民俗风情;
要突出边境风貌,让“三国交界”成为旅游风光;
要开展多方边境游,强化与周边国家的旅游合作;
要突出冰雪风韵,找准产业突破口,大力开发冰雪观光、冰雪运动、冰雪艺术、冰雪娱乐、冰雪度假等方面产品;
另外,要发展我州的红色旅游,打造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启示五:强化宣传营销,是实现“旅游兴州”的有效途径。要加大主流媒体宣传推广,整体打包宣传具有延边特色的全域旅游品牌形象;
要推进线上线下宣传促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APP客户端等新兴媒体整合营销;
要深入挖掘创作一批彰显延边文化特色的电影、电视剧和微电影,出版一批音像制品、宣传画册和出版物,叫响一句享誉全国的旅游宣传口号,创作一首广为传唱的延边形象歌曲,举办一系列主题突出的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延边旅游宣传渠道。

启示六:强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旅游兴州”的必要条件。必须“跳岀旅游看旅游、跳出旅游抓旅游”,大力实施“旅游+”行动,促进旅游业与文体产业、工业产业、农林产业、生态养生产业等深度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延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启示七:强化旅游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是实现“旅游兴州”的突破口。我州发展全域旅游,只依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一些零散资金注入旅游市场也无法真正拉动旅游业发展。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制定并不断完善能与世界接轨的旅游大规划,高端定位,精准发力,引进国际国内大公司开发旅游资源。大项目、大公司的到来,不但可以带来大量资本,促进我州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我州的国际化进程。大项目、大企业带来的不仅是他们的财富,更有他们的网络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我州与世界联系的纽带。

启示八:强化旅游与工业经济同步的理念,全力促进税源经济发展,是实现“旅游兴州”的重大支撑。从考察情况看,一个旅游业态良性发展的地区,旅游业能实现富民,但对地方政府刚性支出的迫切需求还缺乏有力支撑。脱贫攻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需要以工业为龙头的二、三产业贡献大量税源。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抓旅游不可偏废工业发展,抓旅游不可忽视项目建设。

同时,考察组认为,我州旅游资源丰厚、要素齐全,产业基础扎实,具备做大做强、引领牵动的现实条件和广阔前景。特别是独特的生态、民俗、边境以及冬季冰雪资源更是我州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所在,也是有别甚至优于其他地区的地方,发展全域旅游,实现“旅游兴州”和经济绿色转型,大有可为。

四、工作建议

旅游业是极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朝阳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覆盖面广、带动作用强,一业兴百业兴。我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经过多年的培育,我州旅游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域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但通过西南和北方两次考察学习,考察组成员普遍感到,与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我州还存在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缺乏大项目支撑、旅游发展不均衡、民族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和不足。为此,考察组认为,要促进全域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抓好“四大体系”建设。

(一)抓好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完善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

打造良好的旅游目的地,是提升旅游形象,实施“旅游兴州”战略的前提。一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要加快推进延龙图文化旅游新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六鼎山文化旅游区、龙山恐龙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高节庆活动质量和层次,重点打造以延边(中国)朝鲜族文化旅游节、中国图们江民俗文化节和冰雪文化节为主的旅游品牌,形成全国知名、辐射东北亚的文化旅游系列活动,贯穿延边四季旅游。二是打造贯穿全域景观的品牌。推进符合延边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强县城、做优乡镇、做美村屯,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拓展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经营范围,实现“景城一体、景镇一体、景村一体”高度融合发展,构建“宜居、宜业、宜游”新型旅游城镇体系,打造“生态、生活、生产”相结合的乡村旅游特色。三是打造优质

高效的旅游服务体系。大力加强旅游公路建设,改造林区、乡村公路,完善交通标识。把厕所革命从景区扩展到乡村旅游点、旅游线路沿线,实现旅游各个环节全覆盖。高标准建设智慧旅游系统,推广智能导游、移动支付、电子门票等服务。加强生态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旅游集散中心、自驾车和房车营地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实现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村屯、宾馆饭店WIFI全覆盖。四是拓宽旅游通达平台。依托已有交通框架,进一步扩张、丰实、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交通网络。继续加大国际航线开发力度,拓展国内重点客源地航线。丰富公共交通线路,规范旅游通勤班车、景区交通专线。逐步构建航空、高铁、高速立体交叉,公共交通、租赁汽车、自驾车互为补充的交通体系,打造集散中心—车站(机场)—景区无缝对接的便利化旅游交通网。

(二)抓好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促进提档升级和结构优化。

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是提升旅游形象,实施“旅游兴州”战略的基础。一是提升旅游业态多元融合发展。推动“旅游+农林”融合发展。结合全州特色乡镇建设,抓好旅游沿线型和景区带动型乡镇旅游开发,重点开发敦化雁鸣湖镇、珲春敬信镇、龙井东盛涌镇、安图松江镇等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将旅游与森林大健康养生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鼓励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等,发挥森林生态大效益。推动“旅游+文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挖掘民族历史和民俗文化,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文物遗迹、艺术馆等文化场所,推进演艺、游乐、民俗、体育等与旅游休闲相融合。突出民族特色,如对外交往和窗口部门突出朝鲜族民族服装的展示,主要建筑风格体现朝鲜族民族特色。加快敦化渤海文化园等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提升珲春防川景区等产品吸引力。利用国家“三亿人上冰雪”政策,突出冰雪旅游,加快延吉梦都美、和龙仙峰、安图和平滑雪场和老白山雪村等雪上项目建设,培育冬季旅游产品。利用延边富德足球队开发体育系列旅游产品,办好韦特恩国际自行车旅游节和和龙马拉松赛。推动“旅游+工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工业升级与旅游发展融合,积极开发参观型、参与型、消费型等多种形式的工业旅游,加快税源经济发展。引导农副土特产、木制品加工、特色手工艺品等开发销售企业,创意设计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
依托长白山人参、鹿茸、熊胆、林蛙等优质特产,创新研发保健医药产品;
鼓励民族食品、海产品、延边稻米等特色食品深加工与旅游消费相结合,实现税源经济快速发展。推动“旅游

+服务业”融合发展。切实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加快发展“互联网+旅游”产业模式。扩大“旅游年卡”功能,建立旅游大数据中心,推动延边旅游便利化、智能化、现代化。推动“旅游+生态养生”融合发展。坚持以建设“生态延边,美丽延边”为目标,推出“青山、碧水、蓝天”工程,通过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试点、保护森林生态系统,重点建设城市及周边江河景观工程,念好生态经,打好山水牌。强化旅游与健康养生紧密结合,发展延边的养生、保健旅游,开发敦化雁鸣湖温泉度假产品、汪清满天星休闲养生产品,融合人参、鹿茸、林蛙等优质特产,创建中国北药健康养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对外开放”融合发展。全面把握图们江地区开发合作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六区”区域旅游一体化、国家倡导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等机遇,推动“东北亚开发开放合作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双边及多边旅游合作机制,构建务实高效、互惠互利的旅游合作体系,继续办好中国—图们江发展论坛。搞好跨境旅游项目谋划,推进旅游通道建设。二是设计开发经典旅游产品。充分挖掘生态、文化、乡村的资源潜力,在景区开发、文化演艺、餐饮购物等方面,着力打造经典旅游产品,特别要突出生态、民俗优势,加强生态景区开发,策划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和演艺节目,打造具有延边烙印的经典旅游产品,全力唱响“美丽中国,鲜到延边”品牌。同时,利用好延边生态优势、民族优势、区位优势,探索发展以生态休闲、温泉度假、医疗养生为主的旅游新业态,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三是提升旅游市场主体影

响力。把项目建设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旅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旅游项目。制定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搭建全域旅游发展投融资平台,加强对各类涉旅企业的重点培育,鼓励支持本地企业和个人投资开发经营旅游商品、宾馆、饭店,大力繁荣旅游市场,增加旅游税源收入。

(三)抓好旅游营销体系建设,提升“美丽中国,鲜到延边”旅游品牌形象。

强化旅游市场营销,是提升旅游形象,实施“旅游兴州”战略的支撑。一是强化市场营销。精准定位旅游市场,借助智慧旅游大数据,开展分层次的旅游市场大数据应用研究与第三方效益评估。强化重点目标市场旅游营销,办好宁波市和延边州结成帮扶对象工作,以旅游为先导,进一步挖掘长三角旅游客源市场,加强延边州与宁波市的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内重要媒体合作,着重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客源市场线上线下宣传,借助东北旅游推广联盟等区域合作平台,与重点客源地密切交流合作,大力推广“美丽中国、鲜到延边”旅游品牌。二是大力实施“互联网+”营销战略。夯实“智慧旅游”工程,丰富“延边旅游年卡”功能,在现有“一卡游延边”的基础上,融入多元旅游要素,扩大年卡外延,实现多领域、跨地区“旅游一卡通”互联互通。加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对导游服务平台进行系统升级与功能完善,实现与国家旅游局电子导游账号的信息同步。同时,做好新媒体平台和网站建设,打造最迅速的旅游资讯平台、最全面的惠民平台和最智能的服务平台。三是整合全域旅游营销资源。农、林、水利、文化等资源要向旅游聚集,研究产业融合政策措施,提高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多方位资源保障力度。做好区域规划对接、共创共享区域旅游品牌、开发区域旅游线路、开展区域旅游联合营销、加强市场监管协作、促进行业交往交流,建立无障碍旅游区,形成“美丽中国,鲜到延边”旅

游品牌推广合力,提升延边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智慧旅游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Yancheng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s the related spirit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e-government construction and actively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In Yancheng, th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the level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have been gradually improved, the connotation of e-government construction has been unceasingly enriched and the function has been unceasingly enhanced. E-governmen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Yancheng.

关键词:电子政务;
信息化;
系统;
智慧;
建设

Key words:
e-government affairs;
informatization;
system;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023-03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政务和互联网已成为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实施政府信息化的共同选择,同时也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的工作平台。党的十六大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电子政务建设也有重要批示,要求“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实现“智慧城市”的目标,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架构基本完成,业务应用系统得到较大开发和应用,电子政务运行保障体系初步建成,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同时也看到,盐城市电子政务推进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何进一步搞好盐城市的电子政务建设,使之真正成为拉动盐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火车头,任重道远。

1 电子政务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

1.1 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制定出台了《智慧盐城建设实施意见》和《智慧盐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从市级层面积极探索和指导适合盐城本地发展的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之路。加强顶层设计,按照“一个系统、一个中心、六大平台”总体框架,全面稳步推进,信息消费空间不断拓展,智慧盐城运行体系初步形成。推动WiFi城市群建设,基本实现主城区主要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目前,智慧盐城云平台已经提供了部分民生服务,后续将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应用,全面提升盐城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

1.2 信用信息系统建成使用 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盐城市行政管理中实行信用报告信用承诺和信用审查的办法》等文件近20份,形成管理应用制度全覆盖,为信用信息管理、应用提供了制度支撑和保障。投资625万元建成了盐城市“一网两库”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目前,盐城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已归集市级57个部门单位社会法人和自然人3217项信用信息2000余万条,省市两级交换的信息量达227万条,已出具2408家社会法人信用查询(审查)报告。

1.3 行政权力阳光运行成效明显 对全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实施平台改造升级,对权力库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完成清理调整后的行政审批事项权力事项及流程图的网上备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健全公共权力运行机制,推动市直部门行政权力办件“全上网、真上网”。对县(市、区)行权系统进行改造督查,各地外网政务大厅已经全部建成。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建设,提高权力运行数据质量,解决系统运行中的问题,督促和指导有关部门自建系统达到规范标准,真正实现权力网上运行和电子监察全覆盖。

1.4 推进信息资源管理和政务云平台建设 为给智慧盐城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市全力推动信息资源管理和政务云平台建设,出台了《关于盐城市政府云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信息资源整合及政务云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信息资源管理体系逐步规范,信息资源整合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已有37个部门和单位,共计4.05亿条数据汇聚到市政府信息资源中心。切实推进政务云平台建设工作,云计算中心初步建成,已开始为全市政务部门提供服务,部门应用系统在逐步向云中心集中。实施全市一张网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努力建成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政务服务体系。市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打造便民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建成全市“三证合一”系统全覆盖项目,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只需2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三证合一”登记发放工作。

1.5 完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 新建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结合盐城市实际和各部门需求,精心编制好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严格规范项目建设招标工作,认真制定建设实施方案,逐项细化,倒排工期,确保建设任务有序推进。电子政务内网机房建设已经完工,市级网络结点实现与省网互联互通。CA中心已经建成,正积极开展认证服务工作。正在规划实施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拟在原电子政务内网基础上全面升级改造,按照省规范标准组织实施。

1.6 政府网站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进一步完善网站群功能。建成以《中国盐城》为中心、以部门子站为支撑的政府门户网站群,通过建设政府门户网站群,整合服务资源,增强在线服务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快捷、方便的网上办事服务。强化网站微门户应用,通过推介WAP、微博、微信等功能将政府网站向无线终端延伸,使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开发建设了无障碍访问通道,让视力和听力残障人士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方便地、无障碍地使用《中国盐城》网站浏览信息、获得服务。对英文版网站进行改版,适应发展和形势的需要,使其成为盐城市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网站内容保障持续加强。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建设,第一时间政府重大政策信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精选与市民息息相关的主题开展在线访谈活动,邀请市领导、部门负责人参与访谈,与网民互动,解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加大全市政府网站巡查工作力度。集中力量加强政府网站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定期巡查,发现错误,查明原因,及时整改到位,切实消除政府网站“僵尸”、“睡眠”等现象。开展与第三方专业公司合作,在全市进行大规模的政府网站巡查,及时将全部检测结果反馈给相关单位整改,对有较严重问题的网站发出整改通知,并跟踪督促整改到位,取得了明显效果。

2 加强和创新部门业务应用

2.1 市住房公积金新信息管理系统成功上线 为方便群众查询住房公积金信息,投入一千余万元对全市公积金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系统设计体现了全城通办的设计思路,融合了短信、微信、客服等多维交互平台。盐城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核心业务模块及12329短信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使用,成为国内第二个严格按照“两个标准”设计和开发信息系统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贯标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2.2 积极探索“互联网+”,推进食品药品监管 一是推出药品信息惠民平台。市药品安全信息化惠民工程入选“智慧江苏食品药品监管行业应用示范(试点)工程”,并得到社会各界好评。二是构建远程监管平台。阜宁县建成集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监管于一体的药械电子监管网络,覆盖全县城乡所有相关单位,具有综合监管、风险预警、为民服务等多项功能。三是研制行政执法监控平台。研制开发了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对药械执法人员的执法过程和行为规范进行实时监督。

2.3 市卫生系统整合资源,推动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 一是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水平得到新提升。拓展平台综合应用功能,扩大数据收集范围。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目前全市电子健康档案入库率达80%。二是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取得新成效。改造升级市级新农合信息平台,新增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功能,实现大病患者现场即时结报。三是远程医疗建设迈出新步伐。完成远程医疗系统硬件平台调试和软件部署实施,实现市、县远程会诊系统联网调试运行。四是探索智慧医疗模式取得新进展。积极探索开展“互联网+健康医疗”信息惠民服务,开发“盐城看病网”,为群众提供网上预约挂号、手机取号、付费、取药等便捷服务。

2.4 市国土系统建设“慧眼守土”国土资源综合动态智能监管系统 建立国土资源大数据动态智能监管系统,将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登记、综合整治、工业用地效率分析等国土资源全业务纳入监管平台,并与视频监控相配合,运用大数据理念,对国土资源各项业务工作进行实时监测、识别、判断、处置以及统计分析,有效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水平。这样的综合动态智能监管模式国内尚属首家。

2.5 市交通系统深入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通过组织实施信息化重点项目,推进我市“智慧交通”建设。通过抓好视频监控、智慧公交、数字公路、航道ETC、民航、海事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推广,打造“智慧交通”、“数字交通”。一是建设公众出行服务信息系统;
二是启动盐城市交通数据中心建设;
三是构建盐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同时,围绕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开展“智慧交通”顶层设计。

2.6 市旅游系统推进旅游信息化项目建设 进一步丰富线上旅游服务内容,健全完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设立盐城旅游网日文版、手机版。目前,盐城旅游网包括首页动画,政务网、信息网一体化以及英、日、韩等三大外文版本。推动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互联网+”智慧营销。与同程网合作,设立盐城旅游官方旗舰馆,整合全市重点旅行社,景区和星级酒店与同程网的合作资源,设立统一平台,统一形象,开展线上销售,实现盐城旅游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销售的有效融合。

2.7 市人社系统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大力推进人社信息化建设,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升级金保核心平台,提升支撑能力。二是加快社会保障卡发行,拓展社保卡应用。三是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提升业务经办。四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拓展服务渠道。五是加强“互联网+城乡居保”系统省试点建设,全力拓展了信息化服务手段和内容。

2.8 市教育系统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市及县级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已建成全部开通,实现了省、市、县(市、区)平台对接。完善“盐城名师在线”、“盐城教育资源网”和“盐城名师网上答疑”等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高速、共享的特点为教育教学服务,现已成为面向公众,服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和内容。积极开展盐城市中小学数字化学习工作,做好电子书包的配备工作,探索基于数字化学习的课程建设、教学评价、学习管理模式,形成数字化学习成功案例,建立学生数字化学习的运行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数字化学习常态化。

3 盐城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问题

在取得进步的同时,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3.1 组织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盐城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少数县(市、区)还无相应的电子政务管理部门,组织力量、技术力量不强且较为分散,整体推进力度不够。

3.2 基础平台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电子政务基础支撑和交换平台比较薄弱,无法完全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

3.3 电子政务应用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深入,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应用不多。

4 对策建议

紧紧围绕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和服务型政府创建,以强化公共服务为宗旨,以促进电子政务应用为重点,以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突破,不断提高电子政务建设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盐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4.1 深入推动信息资源整合和政务云建设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围绕电子政务云和基于云端的大数据安全、大数据交易和产业大数据标准制定等进行试点。二是切实加快政务云平台迁移工作。按照“增量先行,存量逐步迁移”的原则,抓紧制定全市政务云平台迁移方案,实现统一建设、统一部署、统一运维、统一管理。三是抓紧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智慧盐城建设总体规划,抓紧出台云端盐城建设的实施意见,精心谋划基于多部门数据共享基础之上的挖掘应用。

4.2 加快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信用数据应用推广 加快市县两级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形成全市系统全覆盖。推动市信用大数据,逐步形成信用数据分析应用。在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系统服务功能、优化诚信盐城网站、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继续推进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应用,加大联动监管力度。以信用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行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类监管和事后失信联动惩戒工作。

4.3 努力提高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建设水平 一是继续推进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建设完善领导决策支持和应急服务系统,统一部署政务信息、电子交换、视频会议系统、党政门户网站等公共业务应用。完善和迁移各党政部门内部办公应用系统,开展重点业务应用示范建设,同时充分利用人口信息、法人信息、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和文件档案等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媒体资源、国情省情市情等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各级党政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二是根据盐城市电子政务应用的实际要求,在和全市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做好盐城市电子政务外网规划建设。三是认真梳理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在确保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分别向内外网部署和迁移。

4.4 努力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大力推进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完善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库,实现全市政务信息的统一报送、集中存储、多渠道和分析利用。强化社区综合便民服务平台的窗口功能,实现服务事项在社区的就近受理和办理,提高基层社区服务效率。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事件预警处置信息化,为公众提供医疗卫生综合信息服务;
加强校园安全信息化监控,促进平安校园建设。加强公众关注焦点的信息服务,尤其是食品药品安全、安居住房、交通出行、法律援助等服务,有效促进民生幸福城市建设,推动盐城市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快速发展。

今后,盐城市以规范和创新政府行政行为为主导取向,以加强为企业、群众服务和公众监督为基本需求,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实现重点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使信息共享程度显著提高。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政务应用项目,改善和加强政务部门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系统应用。实现全市政务网络平台、应用系统及信息资源开发的整体功能,提高全市政务信息化应用与现代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卢保中.电子政务建设国内外现状及趋势[J].价值工程, 2011(10).

智慧旅游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Mc接口 运营商 大数据 旅游行业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公司的迅速崛起,传统电信运营商正面临着巨大冲击,原有的价值链被打破,逐步沦为“哑管道”,运营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必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当前社会对数字化生活的依赖度不断提高,移动娱乐、移动医疗、移动教育、移动金融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服务需求旺盛,将成为新一轮的消费热点。因此运营商开始研究以网格区域内人群位置数据为核心、用户数据为辅助的大数据基础能力研究,实现网格覆盖区域内的流量监控分析、人口特征洞察、位置轨迹分析、综合价值评估等基础功能,并支持通过组合、复用等方式,支撑旅游、交通、金融、咨询服务等行业应用。运营商处在大数据业务的中心位置,在掌握用户行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基于此,本文接下来将对运营商大数据在旅游行业的应用进行探索研究,总结其拥有的优势以及具体的应用场景。

2 运营商大数据在行业信息化的优势

与互联网公司相比,运营商手中的数据更具有普遍性,甚至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社会个体,尤其是运营商针对社会人群的精准数据,更是一座现成的金矿。目前运营商要做的事情并非“发展客户增加收入的阶段”,而是将客户的精准数据分析、位置数据和用户规模结合起来,再利用大数据技术服务于运营商的转型业务,用于自身业务的精确营销、交通部门的道路规划、商圈的选址及旅游行业,突破原先业务的束缚,在大数据运营的蓝海里寻找一片新的天地。

运营商的大数据来源:

(1)用户资料:这些是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有些信息可以用于用户趋势性数据分析(用户区域信息),主要包括如下主要信息:用户的归属信息(用户的归属省份信息、地市信息、县市信息)、性别信息(男/女)、年龄、单位性质等信息,这些数据只使用于趋势性分析、地域分析,不能用于个性用户的数据分析。

(2)用户的订购关系数据:用户在运营商订购的业务、套餐信息。

(3)用户行为分析数据:用户的上网行为分析数据、用户的消费信息(通话的通话清单、短信清单、流量消费信息),这些数据是用户的敏感隐私数据,在使用时必须进行脱敏处理。

(4)用户的位置信息:用户在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登记的位置信息、基于A接口或Mc接口的位置更新信息(Location Update)、漫游切换信息、位置附着信息(Attach)、MT、Mo过程信息及SMS短信过程信息,这些数据都是实时数据,准确地记录了用户行驶轨迹,准确性非常高。

运营商的大数据在旅游行业的优势:

(1)数据准确性

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文,从2015年1月1日起,所有运营商注册的用户必须实行实名登记,这样确保了用户基础数据的准确可靠。其中位置信息、互联网访问信息都记录了用户实际到访位置及上网行为,再结合用户属性数据、订购业务、详单信息等,和客户的行为、喜好直接相关,有很高的准确性。

(2)权威性

移动运营商的用户规模大,约占70%的市场份额的移动数据更具有权威性,采样数据比较全面,在趋势性分析领域更具权威性。通过用户的行为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结合企业数据中心用户行为特征,为集团客户提供精确营销开辟了新途径,为今后的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分析源。用户所有在互联网络的操作行为、到访信息,运营商都可以记录,并经数据脱敏,就可以为旅游、交通、政府的业务规模提供趋势性分析数据。

(3)实时性

移动运营商拥有丰富的网络信令数据,用户发生位置移动、发送短信、上网等操作都会在网络的Mc接口(4G网络)或A接口(传统的2G网络)触发信令数据产生。通过这些信令数据的上下文,可以通过基站描点勾勒出用户的活动轨迹,而且这些数据都是实时的,和用户的实际过程相匹配。

除此之外,还有用户的主动位置更新(更新LAI)和定期的位置更新(一般为2小时以内),也会记录用户的位置信息,再利用运营商在旅游景区的基站信息同景区进行有效的结合。

实时客流监控、景区客流分析、游客特征分析就是利用运营商在旅游景区的基站信息,利用实时采集A接口、Mc接口数据的信令数据,实时分析景区的用户轨迹数据,对景区客流信息实行实时监控分析,改变景区只能事后统计用户量的情况,提升实时反映能力,进而加强服务和管控能力,并为推动旅游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效信息数据支撑。

3 运营商大数据在旅游行业的应用分析

以游客为中心,服务游客,满足游客需求,运营商可获取相关静态数据:游客人群来源地(用户的归属信息)、性别;
再结合用户的动态信息:位置信息、来访时间、在各景点的驻留时间,进行旅游客源分析统计,并对景区客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与分析,将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与响应能力,为景区应急调度与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如图2所示,通过对游客客源归属地的分析统计及对客户行为、特征的全面分析,为景区信息化建设及市场推广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1)客流分析

通过对景区包含的基站信令接口数据分析,统计出基站当前实时人数,同时参考运营商用户占比模型,计算当前景区(或景区内某一区域)的实际游客数量,实时反馈给景区系统,以趋势图或数字方式呈现。

根据提供景区人流量及归属地的实时统计与分析数据,再结合用户的归属信息,分析出各省市的游客旅游热度分析、游客特征分析、游客驻留时长分析、历史客流比对分析(按周、按月等)、重点节假日游客分析,支持实时客流量GIS地图展示,支持各类分析数据的报表展示。

基于网格管理实现景区网格的人流量可视化,实现实时监控预警、分析预测、深度洞察、信息,为旅游行业在流量情况掌握、应急预案准备、公众信息等方面提供参考和支撑。根据景区的容纳游客人数,同景区实时游客进行比较,达到上限时进行告警,提高景区管理职能和服务能力,及安全保障措施。

客流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

(2)客源特征分析

根据客流分析的用户数据,再根据运营商的用户归属信息,把手机网络信令数据和用户数据结合,为旅游景区提供游客特征分析、游客消费分析、游客精确营销分析,满足景区的游客洞察与营销需求,改善景区管理水平。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到访景区的当前用户构成,细分到省、地市、县市,并可以按照用户数访问的时段进行归属信息统计,将景区内游客显示在电子地图上,同时对区域进行流量监控。

基于用户的归属信息,根据入园游客年龄分布统计、入园游客性别分布统计、入园游客到访频次统计、游客对景点类型的喜好度、入园游客的消费能力分析以及客户运营商产品订购行为的分析,进行360°游客画像,建立客户的归属地、年龄分布、性别比例、喜好景点类型、消费档次分布数据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精准匹配。在用户到达相关景区时,实时推送景点相关信息,在推送渠道、推送时机、推送方式上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全程精准营销。图3为客源特征分析图。

(3)景区欢迎度分析

在了解游客归属地情况下,可以进一步统计各个省市用户到达旅游景区的热度排名,再分别通过当天、周、月、季、年的方式展现各个旅游景区人数排名、分时段人数排名,并提供景区热度排行,包括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以及节假日的特殊统计分析;
确定城市中哪些景区为热门景区,为管理部门制定预案或者提升景区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提供外地游客来城市首先访问的景点,或者景点访问顺序,提供给旅游服务企业或者旅游监管部门有关景点的分析,或者访问路径优化等。

提供按时间段(最小统计单位天)景区内各个景点的用户滞留时长数据,时间段可以灵活设定。热点分析包括:热点客流分析、热点客源分析、热点景点分析,通过对客流来源、热点时期每天客流统计以及热点时间段内客源在景区内各个景点的分布情况综合分析,使得景区管理员更充分地了解到热点时期游客游玩景区的行为习惯和分布比例,为景区实施营销策划和资源调配提供有力数据保障。

(4)客流趋势分析、历史对比分析

根据往年的历史数据,可以从横向和纵向时间的维度对流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方便景区管理员掌握景区各维度客流情况。通过对热点景区的专题分析,可通过对节假日的分析了解游客在不同节假日的来源、流量高峰及喜好等特征,进行相关时间段的游客趋势分析,为景区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节假日景区游客提前进行疏导准备工作。

如图4所示,景区内各景点区域实时游客人数地图显示,人员密度根据游客舒适度情况进行颜色标注,在系统顶部以消息滚动条形式实时播报景区内游客总量和拥挤及较拥挤的区域信息。同时手机客户端将推送拥堵信息给景区管理员,提醒景区管理人员做好游客疏导工作。

(5)旅游行业后向广告

结合用户的归属信息、到达景区的时间、在景区的滞留时间,整合旅游景点商家信息,基于游客群体的特征分析,提供后向广告功能,为旅游景点、城市旅游宣传、旅行社热点宣传提供专业的移动渠道广告业务。如用户旅游结束后,在景点出口出可以实时给游客推荐附近的以下信息:

1)住宿设施:酒店、旅店、招待所、家庭旅馆等);
服务性设施:餐饮场所、娱乐场所、购物场所、商店;

2)旅游交通线路:高速公路休息站、城市所有的公交站点、长途汽车站点、机场、火车站、交通售票点(航空、铁路)、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租车公司、旅游线路、景区内的通行车线路等;

3)辅助设施:公共厕所、公共停车场、加油加汽站、收费站、车辆维修点;

4)商铺信息:景点的特色服务信息、商家的促销信息可以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实时发送到达景点的游客。

4 结束语

以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用户数据信息为纽带,通过移动大数据的建设,可构建旅游行业新型产业价值链,提升旅游经济附加值。因此,本文对运营商大数据在旅游行业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运营商大数据在行业信息化所拥有的优势,随后通过客流分析、客源特征分析、景区欢迎度分析、客流趋势分析、历史对比分析及旅游行业后向广告等多个方面探讨运营商大数据在旅游行业的应用,为景区信息化建设及市场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总而言之,对于旅游行业,通过信息化手段,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大数据分析,将分散在各地的单个景点按其文化内涵,串“点”成“线”,强化重点景点、文化和游客的有机统一,可提升旅游行业的整体文化附加值,提高旅游行业档次,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通过建立和健全“智慧旅游”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提升了旅游监管部门的经营管理能力,为运营商的业务转型提供了新的业务探索。

参考文献:

[1] 谢廷晟,牛化成,刘美英. HTML5权威指南[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2] 位元文化. JSP动态网页入门实务[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3] 林星. HTML5移动应用开发[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4] 王易,蓝尧. 微信这么玩才赚钱[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南京智慧旅游客源分析系统技术方案[Z]. 2014.

[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打造掌厅主入口 促进互联网化营销转型的探索与实践[Z]. 2015.

[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江苏公司集团市场入口布局汇报[Z]. 2015.

[8] 程德杰. 电信运营商真正的优势在于大数据分析[J]. 移动通信, 2013(17):
76-77.

[9] 陈科帆,周洪成. 电信运营商大数据资源变现模式及策略研究[J]. 移动通信, 2016(1):
63-67.

[10] 朱健,王雄,李光文.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四网协同组网方案研究[J].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14(6):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