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农家乐策划书【五篇】(全文)

时间:2023-06-18 12:4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春暖花开,正是同学们踏青春游的好时节,班委会举办此次农家乐活动,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加强班级同学之间的联系,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促使我们09级树临一班这个新集体能尽快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结的大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农家乐策划书【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农家乐策划书【五篇】

农家乐策划书范文第1篇

春暖花开,正是同学们踏青春游的好时节,班委会举办此次农家乐活动,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加强班级同学之间的联系,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促使我们09级树临一班这个新集体能尽快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结的大家庭。

活动目的:2011年伊始,春意盎然,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时节。通过本次农家乐活动,在领略优美的景色的同时,促进本班同学间的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同时。这既可以为全体成员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又可以加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

活动时间:
2011-04-10(周日)

活动地点:王家湾的农家乐

活动对象:09级树临一班全体同学(分组等抓阄后确定)

活动流程:

1.4月8日,全班59人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12(11)人,由班上同学已抓阄的形式确定小组成员,抓阄的同时负责人把进场费收好,(魏铁容负责男生那边,钟杨,沈慧负责女生这边)并选出小组长,这样更好的让班上的同学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小组长写好成员名单交至沈慧处。

2.去农家乐前的买菜各项准备,由小组长与小组成员商量分工合作,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分工合作。各队各派一班干部负责带队。

3.2011 年04月10号早上8:00全体参与活动成员在校门口集合,由班长清点人数,并带队乘913去农家乐活动场所所在地,到达活动地点再次由班长清点人数,以确定无人掉队。

4.上午时间:全体成员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进行,做饭前准备活动:洗菜,洗碗,生火,切菜等……一切就绪后,开始炒菜,在餐桌上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聊天,学习,工作生活有关话题,促进班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5.下午时间:先由班干部组织进行一些集体活动的小游戏,如贴膏药等。大家围成一个圈在一起玩有意义的活动。吃东西。在集体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可由自己意愿选择活动项目:台球,乒乓球,羽毛球,KTV等。

6.下午5:00由班长带队坐913路返校,上车前清点人数到校后,以确保所有参与活动的同学全部返校。

活动经费:每个小组由班里分发60块钱用于买菜,买水果及饮料,若经费超出60元有组员自己平摊,每个同学各自负责场地费5元和来回车费。班干部用100元买公共用品:油,辣椒粉,杯子等。

合计需用班费400元。

注意事项:1活动过程中由班干部与小组长共同负责参与活动同学的纪律问题和安全问题,尤其在做饭过程中预防烧伤烫伤。

2.活动期间,如有要离开的同学,应向班长和副班长说明情况,并保持手机畅通,以便随时能联系到离开的同学。

农家乐策划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幸福家园 理念体系 实践探索 农村小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55-01

上虞市谢桥小学创办于1915年,是创始人、革命先烈“叶天底”重视下创办的,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人文内涵丰富。随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学校在秉承革命先烈“为人类谋幸福”的办学遗志的同时,努力探索学校文化特色。2010年9月,学校提出了“办殷实的农村教育”的办学目标,确立了“为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以“给孩子一个七彩童年,师生共同打造幸福家园”为行动口号,力造农村“美丽新视界”,为农家孩子带去幸福的感觉。

一、构建“殷实教育,幸福家园”理念体系

农村家庭都追求在追求“殷实生活”,农村的教育其实也需要为孩子们追求充实与富裕,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可亲可近、知识丰富的老师,有多彩而充实的校园活动……有书读,读好书。为此,2010年9月,学校启动了创建“幸福家园”的行动研究,并以绍兴市规划课题的形式加以推进。在课题的设计中,全体教师群策群力,一致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要实实在在改变学校办学模式,立足小规模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以促进师生“幸福成长”为主要核心理念,让师生在快乐学习和共同成长中体验幸福,创造幸福。

为了把“幸福家园”的目标细化、具体化,我们提出了让学生“做快乐学童”的教育新主张,我们不仅要培养集体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和生活的小主人,更要引导儿童“快乐做主人,开心过童年”。各项活动的策划与推进,都不能偏离教育活动的核心本质,解放儿童的身心,找回属于儿童的快乐,实现童年的幸福。

同时,我们提出了“做幸福教师”的教育新主张,成立“幸福家园”教师共同体,让教师拥有梦想,甘于奉献,积极争做“追寻幸福”的思想者、“幸福教育”的探索者和“幸福课堂”的实践者,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幸福家园”创建行动换来的是学生品行提升、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二、探索“殷实教育、幸福家园”发展之道

学校提出“七彩童年、幸福家园,办殷实的农村教育”整体改革教育方案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1.营造“幸福愿景”,建立“幸福家园”工作室

为了推进幸福家园的创建工作,我们布置了“七彩童年 幸福家园”主题墙,将校训、办学口号等重新装饰上墙,校园墙面氛围得到改进。同时,学校开辟了创建“幸福家园”工作室,成立了学校发展领导小组,将制定的办学规划书提交全体教师会议讨论,还向家长印发“办殷实的农村教育规划书”征求意见稿。学校先后开展了“我为学校发展献一计”、“七彩童年系列活动策划”和“心中的幸福教师”有奖征集活动,为学校领导小组的决策与管理寻依据、理思路、出点子,也统一了教职员工的思想。

2.推行“美丽行动”,凝炼“和衷共济”的团队文化

“美丽行动”是学校教师贯彻“每个孩子都是重要的”的育人理念,实施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协约性活动,“美丽行动”具体包括八项活动:专注一项研究课题,开出一节公开课,主持一次校级主题活动,带好一个特色社团,管理一个专用教室,结对一名留守儿童,提一个合理化建议和一月一次的清卫行动等。由于学校校园占地面积大,校园内树多、落叶也多,青年教师常在午休时间打扫校园,整理花木,这一活动的图文信息《美丽行动,让教师的心灵变美》刊发在《现代教育报》、《绍兴网》、“现教传媒”等媒体。

3.加强“硬件美化”,丰盈师生的精神家园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熏陶着、影响着、决定着学校全体师生的文化内涵和发展程度。学校领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着力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2011年共投入设施设备资金25万元,更新办公桌椅、增添电脑、空调,让宁静、清新的蓝色,晶莹闪亮的显视屏成了办公室里亮丽的景色;
重建教工之家,投入40万元改造学生餐厅。

4.建构“幸福课堂”,推进有效教学

课堂生活的幸福与否决定课堂教育生活的幸福。打造幸福课堂,让学生感受学习生活的成功与快乐,感受生活的美好,是每位追求幸福的教师的追求。我们积极探寻教学方式变革,着力建构“幸福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把握“幸福课堂”的要求。《“幸福课堂”教学策略操作十条》,“五星教学原理指导下的幸福课堂操作要义”等研究,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支持。我们聘请了教研员、市级名师为导师,通过结对子,定主题和任务,通过自学理论、集中专题培训、基本功修炼、赛课活动等各种形式,实行系统的培养计划,促进了教师的业务发展。

三、培养新一代“天底少年、快乐学童”

叶天底烈士短暂的一生、不朽的精神,一直是谢桥师生强大的精神支柱,“我决不愿跪着生,情愿立着死”是叶天底留给世界的最后话语。“文明、自强、责任、乐观、有为”是“天底少年”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我们边思考边实践。

1.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从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抓起,提升学生的阳光形象。整肃仪容仪表,整顿课间操、大课间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倡导大课间时跳绳、踢毽、转呼啦圈。人人学形体操,内练精气神,外塑形体美。整改自由阅读时间,清晨再现琅琅书声,浅吟轻诵;
午间,让每一个学生走进学校图书馆、年段阅览室,光顾班级图书角,从书中汲取营养,书香润泽农村孩子的童年,已经成为现实。

2.以争当“天底少年”为主题,开展“七彩童年”系列活动,激励学生幸福成长。通过活力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勤动手、善学习、勇创新的能力。开展“争当时代先锋”为主题的孝义主题教育活动,师生一起到实践基地扫地、校园花坛中拔草,丰富校园生活,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组织开展逃生演练,带领学生野外远足,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尊师卡”;
组织召开谢桥片儿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丰富大课间项目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农家乐策划书范文第3篇

背景:宣传教育先行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和主体是广大育龄群众,根本目的是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虽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阶段,但这并不完全是群众生育观念转变的结果,我们还面临着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结构不科学,人口素质不高,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并趋向多元的局面和形势。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在“加强人口文化建设,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加强农村人口文化建设,将其融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全局,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创新人口文化活动形式,不断充实活动内容,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农村人口文化氛围”。人口和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必须顺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变化,围绕中央《决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适时调整和确立新的宣传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立足四川特色,坚持宣传教育理念、载体、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科技手段,开展具有特色的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加大包括少生优生、男女平等等先进的婚育观念、生殖健康等科普知识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在内的人口文化传播的力度与广度,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人口文化需求,努力为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现状:XX年前后,全省各市、州按照省人口计生委的统一部署,建设了生育文化干线、环线、生育文化广场、长廊、生育文化大院和生育文化中心户等多种形式的宣传阵地,全省生育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统一规划和督察考核,许多基层的宣传阵地建设相对零乱,档次参差不齐,“写几幅标语、挂几个灯笼、贴几张挂图、放几本书籍”成为不少宣传阵地的真实写照,而规划科学、建设规范、形式新颖、艺术性强、内容丰富、群众真正喜欢的则不多。

意义和目的:人口文化阵地建设是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是在总结与吸收“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扬,提高与创新。实践证明,要解决好当前存在的各种人口问题,不仅要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而且要充分运用和依靠文化的力量,着重以文化的力量解决文化(观念)的问题。开展人口文化阵地建设的目的,就是把人口文化有效融入到人们的生育、生产和生活当中,形成浓郁的人口文化宣传氛围,以先进的人口文化教育、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婚育观念,树立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乡镇(街道)、村(社区)、组是城乡居民集中居住、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在这些地方选择一些人口相对集中、人口流量较大、基础设施较好、宣传辐射面较广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和环境优美、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优秀农家乐,结合全省新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整合、依托和利用各地现有的计生技术服务站(室)、“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乐”,打造一批人口文化中心、人口文化站、人口文化大院(农家乐),建立科学规范、形式多样、创意新颖、功能实用的人口文化宣传教育阵地,既可以展示本地人文特色,又能够倡导和传播人口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不但具有宣传针对性强、受众面广、实效性高、点面结合、科学规范的特点和辐射示范作用,而且便于集中宣传和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为育龄群众服务,既符合中央“发展人口文化事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省委“文化强省”的要求,也是整合利用社会资源、融入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社区新家庭建设的有力举措。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关于“利用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各种文化场所和宣传途径,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口文化活动”的工作要求。整合人口计生系统现有资源,依托社会资源,利用农家乐这一优势平台,创新人口文化宣传教育的载体,努力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文化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需求和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群众作为人口文化宣传教育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在宣传上要坚持贴近需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群众所关心和喜欢;
要寓教于爱、寓教于乐,群众乐于接受。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四川省情及本地地域人文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注重实效,打造特色各异、具有不同形式和不同档次的人口文化阵地。

3.先行试点、逐步推进的原则。全省统一规划、制作设计方案,重点选择旅游风景区、休闲经济区、新农村集中居住区 和灾后重建区的乡镇、村、社区先行试点,示范带动,逐步推进。

4.整合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依托和整合利用乡镇、村、社人口计生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全省计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当地乡(镇)、村(社区)社会文化建设规划和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开展人口文化中心、人口文化站、人口文化大院(农家乐)三级人口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将先进的人口文化、计划生育宣传内容通过现代传输媒体,覆盖全省乡镇,进村入户。用2—3年时间,通过先行试点,规范和建设一批标准化、具有多功能、多媒体的人口文化阵地,形成多功能、广覆盖的人口文化、计划生育宣传信息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

具体目标:2011年,在县、乡镇规范和建设100个标准化的人口文化中心,乡、村级规范和建设1000个标准化的人口文化站(室),命名10000个人口文化农家乐,大力发展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中心户、人口文化书屋。

三、框架体系

四、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一)人口文化大院或人口文化农家乐的建设标准(10000个)

1、由省人口计生委统一命名和统一标识;

2、在现有的基础上由当地人口计生部门负责打造或点缀人口文化环境氛围;

3、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性病预防、生殖健康等知识信息的文图宣传品十种以上。

4、制作一个计划生育药具柜和一套孕期胎儿发育模型展示台。

5、配备广播、电视等声像宣传设备及五种以上的人口文化音像宣传品。

(二)村(社区)级人口文化站的建设标准(1000个)

1、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专栏。

2、反映人口计生工作主要任务的公益宣传画和环境气氛打造。

3、建立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性病预防、生殖健康等知识信息的各种形式的文图宣传品十五种以上的图书角。

4、制作一个计划生育药具柜和一套孕期胎儿发育科普模型及一个膳食营养搭配实物展示台。

5、配备广播、电视等声像宣传设备及五种以上的人口文化音像宣传品。

6、每年开展两次群众性人口文化活动。

(三)乡(镇、街道)人口文化中心的建设标准(100个)

1、反映人口计生主要工作的公益宣传画或专栏。

2、不同形式的木雕、浮雕等环境打造作品。

3、建立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性病预防、生殖健康等知识的各种形式的文图宣传品二十五种以上及配置有电脑的读书屋。

4、配置一套卫星远程信号接受设备、投影仪等声像设备。

5、配备一套广播、电视机声像宣传设备和十五种以上的人口文化音像宣传品。

6、制作一个计划生育药具柜和一套孕期胎儿发育科普模型及一个膳食营养搭配实物展示台。

7、每季度开展一次群众性人口文化活动。

乡(镇、街道)人口文化中心、村(社区)人口文化站、组(社)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农家乐)人口文化阵地建设,在规划设计上要立足地域特色、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体现形式多样,将传播人口计生知识与展示当地风俗文化相结合,将传统宣传形式与现代传播手段结合,将传播文化与美化环境结合,综合运用视、听、看、读、聊等群众乐于接受的宣传形式,开展人口文化的传播与倡导,达到让群众知晓政策、学习知识、愉悦心情、自觉执行人口计生规定的目的。

五、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步骤与评估标准

2011年各市(州)选点(址)申报,进行试点;

2011年,在总结试点阵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成20%的人口文化阵地。

2011年建成30%的人口文化阵地。

2012年建成50%的人口文化阵地。

各市州按照省人口计生委的工作规划完成建设任务,最后由省人口计生委组织评估。

六、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评估标准

1.宣传氛围。(1)户外要有醒目的标识、规范的人口户外宣传画、温馨的人口宣传内容、形象生动的人口文化艺术造型(部分配置)等;
(2)室内设图书角或书屋,配置含有人口计生政策法规、科普知识等内容的文图宣传品、广播、电视等视、听、读宣传、学习媒介。

2.阵地建设。阵地建设规范、整洁,具体要求以前面第四条建设标准和要求为量化验收标准。

农家乐策划书范文第4篇

当天下午,胡忠威书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融资先融智,规划先策划

记者:胡书记,新化县是部级贫困县,但从县城和近郊来看,似乎比邻近几个县差不了多少。我们想知道,新化究竟有多贫困?

胡忠威:新化县位于湘中丘陵西北边缘与雪峰山弧形交错区,资江从中部贯穿而过,是一个具有900多年历史的山区县,也是一个革命老区县。全县总人口142万,总面积364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22米,最低150米,相对高差1472米;
全县国土总面积中,山地面积占66.7%,耕地面积仅占13.5%。

要问新化有多贫困,在人们迈入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上世纪90年代,新化还有216个省定特困村、196个县定贫困村、45万贫困人口,靠蕨根、野菜度过春夏荒的还有11.8万人。而连续几年的统计表明,新化县国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产量、人均财政收入四项基本经济指标,均低于全国592个国家贫困县,比湖南省31个贫困县还低三成。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新化县由财政部挂点扶贫。

记者:既然有900多年建县史,不应该是如此深度的贫困。

胡忠威:加重新化贫困有三大原因――一是国家建柘溪水电站,所占基本是良田,新化县的米袋子没了;
二是冷水江从新化划出去,那可是新化工业、矿产资源集聚区,新化县的钱袋子也没了。另外,石漠化也是贫困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记者:但如此贫困,似乎没有影响新化县委、县政府开发山区的决心和信心。

胡忠威:“穷”有两种导向,一种“穷极无聊”,只能等、靠、要,即使扶贫也是愈扶愈贫;
另一种是“穷则思变”――怎么“变”?这就需要大智慧、大策划,所谓扶贫先扶智!

记者:大智慧、大策划从何而来?

胡忠威:走出去,请过来,融资先融智,规划先策划,这是新化县委、县政府这些年所强调的兴县富民策略。敞开山门天地宽――大智慧、大策划来的途径有四:一是上级领导、专家。从1994年以来,仅财政部就先后有4位部领导、16位司局长和30多位处级干部为扶贫工作来过新化县。他们带来的扶贫攻坚新的思维、兴县富民的新理念至今让我们铭感;
二是国家、省、市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专家;
三是专业的咨询顾问公司;
四是遍布国内外的新化同乡献计献策。总之,不拘一格,从谏如流。这不,这次又请来创新三农课题组的专家。

记者:一个贫困山区的县委、县政府能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委实不易。

胡忠威:闭塞导致落后,开放才能搞活。

记者:在新一轮的农村改革中,开放同样重要,除了创新机制,先得解放思想,思路决定出路。

“三创”让策划不只是纸上谈兵

记者:与县委农村工作部的同志接触,发现他们视野开阔,思路灵活,看来策划先行在新化所言不虚。

胡忠威:在县、乡决策程序中有策划长效机制的设置,从宏观规划到微观项目操作,处处体现策划的力量。

记者:怎么保证策划的效应不只是纸上谈兵呢?

胡忠威:谋定而后动。我们通过工作中的创意、创新、创造来让策划接地气,应该说,“三创”成了我们突破“贫困”的法宝。

记者:策划是主动创意、创新、创造的源泉所在。

胡忠威:非常正确。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尝到了甜头的。

先是观念的转变。譬如过去,一提到新化部级贫困县现状,班子成员免不了强调新化县先天不足,难有作为。现在我们不这样认为了――专家们的咨询、策划工作让大家看到部级贫困县赋予了新化县后发优势:一是生态修复、生态农业可持续开发作为空间大;
二是山区人口大县,中小型城镇建设潜力空间大。另外,相对封闭的山区地理环境与相对滞后的山区开发让新化丰富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沉淀、传承,从而为今天科学规划、高水准开发这一宝贵资源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作风的转变。有思路就有出路,有策略就有办法,凭什么不作为。从县到乡,甚至到村,大家都投入到建设新化、建设家园的热潮中去了。大到大熊山、紫鹊界这样的景区,小到星罗棋布的农家乐,你们都能感受到受梅山文化浸染的新化人那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志与干劲。可以说,以前是霸蛮苦干,现在是苦干加巧干。

大策划带动大开发

记者:据我们了解,县委、县政府着力于以大策划带动大开发。

胡忠威:新化是农业大县,但不是农业强县,就农业做农业做不起来――粮食总产量年50万吨,全县自给自足都难。

记者:那大策划带动大开发又是怎么回事?

胡忠威:我们提到的“大策划”就是融合旅游、农业做大旅游、大农业。我们的“大开发”即指大农业、大旅游。

记者:怎么个“大”法?

胡忠威:这个“大”就体现在旅游、农业的融合。一是围绕农业做旅游。譬如依然在耕种的秦人梯田,黑米、黑茶、黑猪,这些农业元素都被纳入紫鹊界农耕文化旅游景区加以策划设计;
二是围绕旅游做农业。我们的养殖、种植、加工业都要通过旅游来提高农业、农产品的比较效益,这样品牌农业、精品农业、绿色农业就有了市场。

黑茶的发源地为新化县奉家镇渠江村,史称渠江薄片,而不是现在大家所认为的安化县。新化过去有两家省级茶叶企业,当时茶叶企业改制的时候,速度太快,很多茶企都没有了。安化改制速度慢,所以还有些国有茶叶企业。新化茶叶鼎盛时期7万多亩茶园,曾经是湖南省四大产茶基地之一,现在有2.5万亩,全省排名35、36位。近年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作为新化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重新面市的渠江薄片定位中、高端,携带方便,工艺讲究,每盒售价达到1980元。与此同时,我们县利用紫鹊界的自然条件,种植富硒黑米、天然弱碱性黑米,量不大,但十分罕见,在上海世博会卖到了168元一斤。

融合农业、旅游,我们已经建成了大熊山、紫鹊界、梅山龙宫三个景区带,当地的农户不少通过配套的农家乐实现致富。2013年,新化跻身为湖南三个重点旅游特色县之一,新化的旅游农业的开发、发展进入黄金阶段。

记者:在城镇建设方面,县委、县政府有没有融合旅游农业的考量?

胡忠威:让城里人进山、上山;
让山里人进城、融入城镇――这是我们结合旅游农业抓城镇建设的主要思路。

从东往西,从娄底到怀化200多公里;
从南到北,从邵阳到益阳,沿资江河200公里,没有个像样的城市,中间十字架的地方,正好是新化。按照中国城市的发展规律和新化目前具备的条件,新化适合建造一个中等城市。而且,新化城镇化的发展潜力原本就很大,现在城镇化率每年25%,离全国的平均水平53%,离湖南的省均水平49%,还差距很大,就是把本县的农村人口通过城镇化建设消化掉都不得了,那可是80万人!

农家乐策划书范文第5篇

一、建设文化大院,为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提供重要的活动载体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对精神领域的追求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渴望身心健康、优生优育、家庭幸福、社会和睦的愿望日益强烈。而农村文化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民文明观念的形成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建设高标准的人口文化大院,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对于转变农民的婚育观念,提高农民的生育、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两个文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而重大的意义。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级党政领导对农村人口文化大院建设高度重视,从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把人口文化大院建设列入小康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县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对人口文化大院计生服务阵地、设施、制度建设制定了统一的标准规范,市、县党政领导和人口计生部门的领导先后多次到我村给予具体的指导帮助。我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也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在市、县、镇各级投资和社会募资75万元的基础上,村集体又投资145万元,建成了集党员活动室、人口学校、小康电子书屋、计划生育家庭幸福咨询指导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生产生活用品超市、书画活动室、活动室、建身房等于一体的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标准较高的人口文化大院,配备了多媒体电教、VOD点播系统、电脑、健身器材等设备,并配套建设了篮球场、门球场等活动场所,为群众生产生活、文化学习和健身娱乐提供了一个环境优雅、设施齐备、服务便利的农村文化生活主阵地,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发挥三大功能,为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为确保人口文化大院的充分利用,我们从加强管理入手,设立了人口文化大院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管理员,健全完善了分工负责、轮流值班、管理使用、定期培训、集中活动等各项制度,保证了人口文化大院的全年开放和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充分发挥了人口文化大院的文化娱乐、宣传教育和综合服务三大功能,为新农村新家庭建设和村民生育、生产、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一)发挥文化娱乐功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村计生协会牵头组织成立了由文艺活动爱好者20多人组成的文艺宣传队,农闲时节编演以倡树婚育新风、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等为主要内容的吕剧、快板、小品、歌舞等文艺节目,遇到谁家有喜事便免费上门演出,既送去了欢乐,又宣传了国策、教育了群众;
组织成立秧歌队,广大村民踊跃参加,每到农闲傍晚近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10余人组成的书画爱好者协会,闲暇时间聚在一起学习、交流,节庆日义务为群众写春联、送对联,宣传新型人口文化;
组织6名德高望重的热心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提供婚丧嫁娶上门服务,改变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旧习,受到广大村民的普遍欢迎。群众在空闲时间、茶余饭后都爱聚集到人口文化大院,读读书、上上网、下下棋、甩几把扑克、活动活动身体。村里的篮球队、门球队已连续4年在全镇体育比赛中保持前三名的好成绩。百余名热心村民积极领头参与各种宣传活动,成为宣传国策、倡树新风的志愿者和带头人。广大村民在活动中增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睦了邻里关系,摆脱了“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落后观念,形成了健康向上、追求幸福生活的新风正气。

(二)发挥教育培训功能,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在村人口学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多媒体电教设备,分期分类组织育龄群众培训,宣传国情国策、人口计生法律和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持家教子和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邀请计生、卫生、农业、畜牧等方面的专家,通过面对面、互动式、温馨化的培训方式,开展各类科技知识讲座。今年以来已举办各类知识培训班17期。通过村里的VOD点播系统,村民在家中便可自主的点播观看内容全面丰富的生育、生产、生活方面的电教片。群众政策法规和科技知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生殖保健意识和发家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村计生协会还组织16名致富能人、技术能手、具有一技之长的会员等,组成生产生活帮扶服务小

发挥人口文化大院作用促进新农村新家庭建设

*位于*,总人口918人,耕地面积1375亩。多年来,我们村充分依托人口文化大院,传播农村生育文化新理念、倡导农村小康新风尚、培养农民致富新技能,适应了农民群众“求富、求知、求美、求乐”的文化需求,取得了丰硕的社会教育成果和经济效益,全村呈现出经济发展、村风文明、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美满的可喜局面,我村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村和市级小康文明示范村、生态文明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模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0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

一、建设文化大院,为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提供重要的活动载体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对精神领域的追求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渴望身心健康、优生优育、家庭幸福、社会和睦的愿望日益强烈。而农村文化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民文明观念的形成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建设高标准的人口文化大院,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对于转变农民的婚育观念,提高农民的生育、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两个文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而重大的意义。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级党政领导对农村人口文化大院建设高度重视,从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把人口文化大院建设列入小康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县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对人口文化大院计生服务阵地、设施、制度建设制定了统一的标准规范,市、县党政领导和人口计生部门的领导先后多次到我村给予具体的指导帮助。我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也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在市、县、镇各级投资和社会募资75万元的基础上,村集体又投资145万元,建成了集党员活动室、人口学校、小康电子书屋、计划生育家庭幸福咨询指导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生产生活用品超市、书画活动室、活动室、建身房等于一体的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标准较高的人口文化大院,配备了多媒体电教、VOD点播系统、电脑、健身器材等设备,并配套建设了篮球场、门球场等活动场所,为群众生产生活、文化学习和健身娱乐提供了一个环境优雅、设施齐备、服务便利的农村文化生活主阵地,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发挥三大功能,为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为确保人口文化大院的充分利用,我们从加强管理入手,设立了人口文化大院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管理员,健全完善了分工负责、轮流值班、管理使用、定期培训、集中活动等各项制度,保证了人口文化大院的全年开放和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充分发挥了人口文化大院的文化娱乐、宣传教育和综合服务三大功能,为新农村新家庭建设和村民生育、生产、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一)发挥文化娱乐功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村计生协会牵头组织成立了由文艺活动爱好者20多人组成的文艺宣传队,农闲时节编演以倡树婚育新风、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等为主要内容的吕剧、快板、小品、歌舞等文艺节目,遇到谁家有喜事便免费上门演出,既送去了欢乐,又宣传了国策、教育了群众;
组织成立秧歌队,广大村民踊跃参加,每到农闲傍晚近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10余人组成的书画爱好者协会,闲暇时间聚在一起学习、交流,节庆日义务为群众写春联、送对联,宣传新型人口文化;
组织6名德高望重的热心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提供婚丧嫁娶上门服务,改变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旧习,受到广大村民的普遍欢迎。群众在空闲时间、

茶余饭后都爱聚集到人口文化大院,读读书、上上网、下下棋、甩几把扑克、活动活动身体。村里的篮球队、门球队已连续4年在全镇体育比赛中保持前三名的好成绩。百余名热心村民积极领头参与各种宣传活动,成为宣传国策、倡树新风的志愿者和带头人。广大村民在活动中增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睦了邻里关系,摆脱了“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落后观念,形成了健康向上、追求幸福生活的新风正气。

(二)发挥教育培训功能,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在村人口学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多媒体电教设备,分期分类组织育龄群众培训,宣传国情国策、人口计生法律和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持家教子和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邀请计生、卫生、农业、畜牧等方面的专家,通过面对面、互动式、温馨化的培训方式,开展各类科技知识讲座。今年以来已举办各类知识培训班17期。通过村里的VOD点播系统,村民在家中便可自主的点播观看内容全面丰富的生育、生产、生活方面的电教片。群众政策法规和科技知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生殖保健意识和发家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村计生协会还组织16名致富能人、技术能手、具有一技之长的会员等,组成生产生活帮扶服务小组、沼气服务队,利用人口文化大院为广大群众提供致富信息、传授致富技术、生产经验等,帮助群众发家致富,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去年,村里的狐狸养殖户*家的狐狸不知什么原因忽然不吃不喝,还不停得咬自己的尾巴。*吓坏了,赶紧找帮扶服务小组求助。小组长*在人口文化大院上网一查,原来狐狸是得了“嘶咬症”,于是领着*来到镇兽医站买来了“狐咬灵”,给狐狸服上,不久狐狸就全好了。平时村民谁家的沼气出毛病了,作物、牲畜生病长虫了,不管大事小事,自己解决不了的,帮扶小组都会热心指导帮助。

(三)发挥综合服务功能,满足群众生育、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在县、镇人口计生部门的指导下,建立起“信息采集—分级负责—跟踪服务—效果回访”的计划生育家庭幸福指导机制,村计生专职主任付艳玲每月6天定期在计划生育家庭幸福咨询指导室坐班,生殖保健员和育龄妇女小组长按月入户随访,解答群众疑难问题,了解群众服务需求。根据群众需求信息,村里积极协调各级、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群众生育、生产、生活,及时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温馨化的服务。近几年来,共协调贷款300多万元,“三结合”扶持款7.45万元,先后帮助14户计生家庭解决了项目启动和资金周转问题。协调镇政府和民政部门对2户孤寡残疾老人*实施了安居工程,并给他们配备了全套生活用品。男到女家落户的*,因病致贫,村里为他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并出资3000元进行了困难救助。镇计生服务站技术人员每年2次进村到人口文化大院组织健康查体,近2年来已帮助6名患有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的妇女治愈了疾病,对26名有生殖道疾病的妇女实施了跟踪指导服务,使她们消除了病痛困扰。村民ZZ、*夫妇,结婚3年不孕,到村计划生育家庭幸福咨询指导室咨询,村计生主任将情况上报,在县计生服务站的跟踪指导下,于去年生育了自己的孩子,享受到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村民*女儿出嫁、儿子参军,农业生产遇到困难,每到农忙时节,村计生协会都会组织人员上门帮忙。设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物美价廉的社区生产生活用品超市,为群众的卫生保健和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质快捷的服务。村民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帮、闲有所乐。用村民们的话说,现在城里有的,我们村里差不多都有了,有些城里人享受不到的我们也享受到了,有了人口文化大院这个家,咱就没有啥可发愁的了。

三、文明新风劲吹,实现了人口计生事业与新农村新家庭建设的互动共赢

文化大院的建设和充分利用,倡树了文明新风,使广大村民在优美的环境中情操受到陶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思想受到教育,在优质的服务中生活得到实惠。既满足了群众的需求,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拓展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优质服务的舞台,增强了人口计生工作的渗透力。村民*,婆婆*年去世,为让公公*有个幸福的晚年,多方托亲戚、找熟人,给老人找了老伴,翻修了新屋,还为他们热热闹闹地操办了婚礼,“儿媳为公爹当红娘”在当地传为佳话,成为道德风尚的文明人。

独生子女户*,依靠“三结合”扶持款办起了“馒头房”,他做的馒头质量好味道香,很快在四邻八村出了名,现在年收入超过5万元,成了优惠政策的受益人和小康路上的富裕人。广大村民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在计生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科学、自主地确定生育计划,自觉接受孕前检查、补充孕期营养素、参加孕期优生监护,生殖保健知识水平明显提升,十多年来未有一例病残儿出生,成为生育计划的新主人、政策上的明白人、生育文化的现代人、优生优育的聪明人和生殖保健的健康人。*、*兄弟,最早响应村里的号召建起了沼气池。在他们的带动下,现在全村80多的户建起了沼气池,村里街道上以往堆积的柴草不见了,家家户户内外整洁、干净卫生、讲求环保,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活方式的生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