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管理学基础综述论文【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6-18 13:20:02 来源:晨阳文秘网

“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e.Poter(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著作《CompetitiveAdvantage》(《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倡导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规划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管理学基础综述论文【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管理学基础综述论文【五篇】

管理学基础综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价值链;
成本控制;
理论研究;
国内外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国外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

“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e.Poter(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著作《Competitive Advantage》(《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倡导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以帮助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这一经典论著成为了价值链研究的基础。

后来Peter Hines(彼特・汉斯)对波特的价值链进行了深化与扩展,把波特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这是另一种有关价值链的定义,把利润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而Poter所定义的价值链只停留于把利润作为主要目标。

1995年,Jefferey F.Rayport(雷鲍特)和John J. Sviokla(斯维奥克拉)又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观点,认为企业存在于两个世界之中,即管理者可感知的物质世界及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而企业要谋求生存和发展则必须在这两个世界中竞争,赢得竞争优势。

Duncan and Moriarty(1997)认为传统的直线式价值链无法反映员工与团队、顾客、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认识度、信任感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必须用 “价值范畴”来代替。美国西北大学教授Gulai et a1.(2000)认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处于顾客、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组成的战略网络中,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

2.国外成本控制理论研究综述

在20世纪50年代的企业战略管理中已经有了战略成本控制的内容,但战略成本控制的全面研究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1981年,英国学者西蒙德发表了 《战略管理会计》一文,首次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yManagement Accounting,简称SMA)”的概念。

1985年,美国的迈克尔・波特在其 《竞争优势》和 《竞争战略》的书中对价值链战略成本分析法作了研究。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等人在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该书构建并详细阐述了最为广泛的战略成本控制模式,使战略成本 管理的理论方法更加具体化。

美国的林文雄概括说明了美国管理会计学者在 1992-1997年间研究策略(战略)成本控制的内容,主要有策略成本分析、目标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法、平衡财务与非财务绩效表。

1998年,罗宾・库珀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控制体系,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控制体系中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关注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从而构成一种战略管理会计系统。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理论界和企业界也意识到企业战略成本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成本管理模式一 成本企画。这种管理模式最早萌芽于60年代初期,源自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新车开发和车型更新。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于战略成本控制的研究是从 80年代开始的,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研究的出发点是成本控制系统如何为新兴的企业战略管理服务,其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通过对成本控制视野和方法的拓宽来提供战略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其研究的目的是帮助企业确立竞争战略,并采取与企业竞争战略相配合的成本控制制度,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近年来,有关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

二、国内研究综述

1.国内价值链研究综述

在我国,较系统地介绍迈克尔・波特价值链理论的文章最早见于1997年。文章认为,迈克尔・波特的很多观点非常独特,分析问题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其后,关价值链理论研究的文章系统地进行了价值链理论的引进与介绍,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我国的应用思路。

迟晓英,宣国良(2000)概述了传统价值链思想的产生背景,对价值链思想的发展和改进、信息技术、因特网和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我国学者张继焦博士(2001)在总结他多年从事管理咨询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价值链理论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价值链理论将企业的业务过程描绘成一个价值链。

关于价值链理论研究的文章逐年增多,具有代表性的是经济学家厉无畏的《变革价值链,提高竞争力》、《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发表于《上海经济》2000年12期);
南京大学学者潘镇的《基于价值链之上的企业竞争力― 一项对457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发表于《管理世界》2003年3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海林的《价值链内部控制模型研究》(发表于《会计研究》2006年2期);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学者陈楚的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创意产业赢利模式探析》(发表于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2期)等等。在理论研究上还处在一种引进、消化阶段,在创新上刚刚起步。

2.国内成本控制理论综述

我国对企业战略成本控制的明确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在20世纪 90年代明确进行战略成本控制或战略管理会计专门研究的学者有陆正飞、卓敏、杨雄胜、王化成和杨景岩、林万祥等。他们主要研究战略管理会计或战略成本控制的概念、特点、意义和内容等。从 1998-2007年的10年间在权威期刊《会计研究》上都有一些战略成本控制的专题。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贺颖奇所在课题组对管理会计和交易成本作了系统研究,并于2006年在 《会计研究》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乐艳芬于2006年出版了专著《战略成本控制与企业竞争优势》对战略成本控制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近期公开发表的有关战略成本控制的论文明显增多,在成本会计或管理会计教材中己有战略成本控制或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目前,从发表的论文看,引进介绍的论文占有较大的比例,对战略成本控制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概念、特点、体系、内容、方法和定位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尚没有对企业战略成本控制基本要素 (包括主体、客体、方法和目标等)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从1981年至今,企业战略成本控制或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己从发展的初期进入发展的成长期,目前的战略成本控制的要素研究还属于前沿理论研究,战略成本控制的理论正在日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6-58页

[2]孙茂竹.姚岳.成本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 32-54页

[3]张粟等. 构建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企业成本管理框架 [J].会计之友,2012,(3):37-38

[4]罗绍德.刘志娟.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研究[J].财会月刊,2008,(11):8-9

[5]谷慧岭等.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理方法思考 [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6,(1)

[6]韩址清,王洪漠. 基于现代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12,(2):20-22

[7]张鸣,王明虎.战略成木下价值链分析方法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报,2013 ,(4):6-53

管理学基础综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学;商学素质;课程体系

在中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具备商学素质的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跟上这一发展趋势。基于此,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提出加强学生的商学素养,并付诸于实践,针对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经济学课程。本文在实际教学的基础上,研究构建针对非经管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一、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一)完善专业课程结构,拓展专业发展方向

合理的课程结构应是在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调整,拓展专业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经济学课程是一门讲授经济学基础原理与方法论,普及市场经济基本常识,掌握各种具体经营管理方法的课程。开设本课程对于非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拓展专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为例,在外语系、计算机系、人文艺术系等非经管类专业开设了此门课程,经过多年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外语系的学生把专业知识与经济学基本知识相结合,可向国际贸易方向发展,拓宽了专业领域。计算机专业学习相关的经管知识,可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人文艺术系的新闻专业学生把专业知识与经管类知识相结合,向财经新闻方向发展,能更好的胜任今后工作需要。由此可见,在非经管类专业普及经济学教学不但能强化专业技能,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满足社会岗位需求。

(二)培养学生商学素质,提高综合能力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宗旨,以强化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以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为目的。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职业能力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开始从单纯的具体岗位的单项技能,扩展为管理者技术技能、理论知识、商学素质等合一的综合能力。这要求生活在当今社会的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将对非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经济基础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调控经济的方针政策,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环境。

(三)课程综合化的必然要求

当前各高校对实践性教学越来越重视,这必然要求调整传统的课程学时结构,做到在较少的理论学时内,高效率地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从而使课程综合化的要求日益迫切。财经院校非经管类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符合这一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此类院校的天然优势,明确经济学课程在非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将经济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形成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非经管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经过简化处理之后,也可作为经管类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建立现代经济管理的理念,培养经营管理意识;二是结合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习目标;三是提高学生的商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拓宽今后就业领域。这三方面教学目标是有机联系的,层层相扣的。第一方面目标是课程的直接首要目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知识与方法论,形成初步的经济思维。在第一方面目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学生内在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让学生自己找准专业发展方向。在前两个目标的基础之上,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商学素质的终极目标。

(二)教学安排

各个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分布特点,对非经管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合理安排教学。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为例,本课程安排16课时,每次2课时,分8次上完。学生可以以系别、专业为单位编排上课班级。具体上课可采用讲座形式,把本课程内容分解成八个有机联系的部分,每一部分以案例、原理、方法论贯穿起来,重点突出,通俗易懂。这样做既考虑到了非经管类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也兼顾到了课程内容结构的完整性,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为了突出经济学的实践应用性,本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以企业角度的经济学为主线,将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应用经济学知识相融合,介绍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微观经济内容、宏观经济内容、国际经济学内容,按照突出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形成针对非经管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新体系,如图1所示。分为微观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学基础、国际经济学基础三大板块,总共八个部分(对应八次讲课),并据此组织编写教材。

第一,通过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观察、分析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微观经济学的4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在第1部分中,提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即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也就是从研究如何利用和配置经济资源开始的,因而需要选择相应的资源配置方式,引出市场经济价格理论,分析供求关系。由供求关系联系到供求双方消费者和生产者,并在第2、3部分中分析他们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价格和利润成为调节货币和资源流动的信号。据此展开第4部分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内容的论述。通过微观经济学4个部分的学习,帮助学生从理论的层面上把握经济问题,学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经济理论支撑,达到培养其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结合南昌商学院的实际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经济理论的阐述不是照搬经济学教科书,而是站在企业的视角进行阐述,密切联系企业实际情况,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学生学以致用。

第二,通过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整个社会经济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的运行规律及其各个组成部分间的关系。从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阐述开始,介绍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的评价指标及其经济意义,引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使学生对宏观经济整体的运行有较好的理解。同时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多种复杂的因素会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使整体经济运行偏离预期的目标,产生宏观经济的波动,需要政府进行调节,由此阐述宏观经济政策。当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更多的从企业经济学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以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从企业的视角,介绍有关的宏观经济理论内容,重点探讨政府的宏观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作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外部环境依据。企业经营者只有深入研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企业的宏观经济环境,预期经济政策对企业诸方面的影响,才能用战略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制订出科学的经济决策,提高其驾驭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第三,国际经济学基础先介绍国际贸易理论,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以及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性。首先,由国际贸易产生了国际收支问题,从而引出贸易保护内容,进而分析从企业角度如何有效的参与国际贸易;其次,简单介绍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的基本常识,探讨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与进行国际投资时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及时规避风险等问题。

上述三个部分内容并非简单罗列在一起,而是有机地组合起来,其中每一部分不求学科体系的系统完整,但整合以后的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新的内容体系,形成企业角度的经济学。从南昌商学院的实际教学来看,这样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符合“必需”、“够用”的原则,学生也容易理解接受,也符合“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四、教材建设

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符合本课程教学要求的教材,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并以上述第三部分内容体系的构建为指导,编写一本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对于本课程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笔者依据南昌商学院这几年的实际教学得出了课程教材建设的几点体会:

第一,根据财经院校非经管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编写出版适用的《经济学基础》教材。按照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总体要求,教材的设计与编写必须突出经济学教育的特色。既要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也要应着眼于企业经济管理岗位的诸多实际需要。

第二,改变以理论知识为核心,以原理、范畴、概念为主线的传统教材结构形式,采取以主题或讲座形式来组织教学内容,强调突出经济学的实用性,并兼顾趣味性。例如,阐述某一理论时,用案例分析引入,或介绍了理论之后,用案例来论证等。在叙述上,描述性分析与规范性分析的相结合,即除了在文字上论述理论、思想、方法外,尽可能地运用流程图、示意图、例表以及模型等加以规范,以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

第三,注重知识传授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即在教材中附上案例分析题和实训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雪莲.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9(10).

2、李学毅.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类专业办学特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3、杨加强.普通高校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4、古丽孜拉.谈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7).

管理学基础综述论文范文第3篇

Abstract:
The teaching progra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not only a guidance document which is built on education purpose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but also an overall plan of curriculums. The paper firstly determines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emphasi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based on a survey, then uses the analysis method of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ling(ISM)to set a multi-level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curriculums. Based on the logic between the curriculums, curriculum"s semester arrangement is settled. It is hoped that the paper will provid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teaching program.

Key words: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ling;

logistics management;

teaching program establishment

0 引 言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实体流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使各项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1]。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突出,推进现代物流发展,推动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许多省、市、地区已明确将现代物流定位为新世纪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相应于快速发展的物流产业,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的人才非常紧缺,据预测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了600万人,物流专业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制约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师范大学于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物流管理专业,至今顺利培养了800多名物流管理本科毕业生,主要输向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及政府(海关等物流密切部门)。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目的和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是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由于物流管理在我国依然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学科,物流管理本科教育还处于不断完善的发展之中。本文将解释结构模型的思想和方法引入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对其本科课程设置进行整体规划,以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提供借鉴价值。

1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整体统筹

在调研国内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较早的高校基础上(北京物资学院、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广东商学院等20多所已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确定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与重点。

1.1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及重点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和广博的科学素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国际物流、港口物流与物流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备国际物流、港口物流管理和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与运营管理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为了顺利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培养重点要突出两点:(1)教学内容强调综合性。为了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整个课程体系安排上,参考目前国内各大学加强基础课程的配置,在“宽口径、厚基础”上下功夫,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课程内容以数学(含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计算机、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系统、经济法等学科为基础进行综合性的学习,专业课程的涉及面要广,使学生能够适合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作业领域。(2)强化实践教学。物流管理是一门特别强调实践的学科,强化实践教学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国内各大院校都紧紧围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实际开设的教学内容中,实践学分基本占到毕业总学分的近四分之一;
课程实践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约十分之一;
在实践实习环节中,普遍设立了“专业实践”、“毕业实习”。

1.2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整体统筹

依据上述确定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重点,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设置课程类型、体系与学分结构情况设计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其中,大类平台课(其中,校级平台主要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数据库程序设计、数理统计、线性代数;
院级平台主要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物流学、财务管理和经济法)占专业课的比例为49.5/(49.5+72.5)=40.34%,充分体现了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而强调的“宽口径、厚基础”;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采购管理、物流仓储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国际物流、物流信息管理、运输与配送、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供应链管理、ERP理论与实务、生产运作与管理、现代港口物流管理等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环节)占比为37/134=21.26%,这一点是上述强调物流教学内容实践性的细化。

2 基于ISM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2.1 解释结构模型原理

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物流技术与管理技术相交叉的复合型学科,其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另一方面,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ling,ISM)是美国沃菲尔德教授于1973年开发的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的一种方法[2],是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要素,利用人们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以及计算机的帮助,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因此,上述两方面综合决定了可以考虑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来进行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制定。具体来讲,解释结构模型依据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有向图模型和布尔矩阵,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处理,最终形成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多级递阶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结构模型,以为更加科学合理地统筹安排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时间分配、教学进程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基于ISM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结构

在对上述所提及的20多所已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的高校调研的基础上,遵照上述培养目标及重点,并通过江苏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全系老师的共同商讨,确定出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开设课程及课程间先行关系,如表2所示。

第二步,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可达矩阵R,归纳可达集合与先行集合,对可达矩阵进行区域分解和级间分解。

第三步,求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结构矩阵,绘制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多级递阶结构图。

逐一按照上述三个步骤操作,即得到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多级递阶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显示,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分析的结果表明,上述39门物流管理专业主要课程可以划分为12个层次,课程的先后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2.3 基于ISM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学期安排

依据ISM分析结果,按照江苏师范大学相关教学制度规定,需要将上述12个层次的课程考虑在7个学期安排(第8学期学生主要进行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工作)。具体的学期安排如图1所示。总体上来说,图1依据ISM分析结果,依据课程间的逻辑先后关系,大一(第一、二学期)、大二(第三、四学期)主要安排体现基础化、综合化的基础性课程和原理性课程,大三(第五、六学期)及大四上学期(第七学期)主要安排体现能力化和个性化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课程。

第一、二学期课程安排,除了上述表1中所提到的人格素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军事体育类课程等,考虑到大一是高中学习生活到大学学习生活的过渡,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不宜安排太多,因此,第一学期主要安排《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政治经济学》,其中,《高等数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政治经济学》课程是该学期安排的专业基础课《管理学》及《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由于是同一学期,在时间安排上可考虑两门专业基础课略晚于上述课程4~6周;
经过一学期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第二学期除了继续经济学的宏观部分外,可考虑安排作为管理大类学生均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类课程《经济法》、《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学》,与此同时,由于后续需要诸多计算机操作实践技能,在此学期同时考虑安排《计算机基础》。

第三、四学期课程安排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无论在学分总量上还是课程难度上都较第一学年有很大幅度提升,具体体现在:第三学期开始逐步安排以物流每一职能作为一门课程的专业课程,包含《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
与此同时在《计算机基础》上将计算机技能提升至《数据库程序设计》水平;
为了后续专业基础课《配送与运输》课程的顺利进行,在第三学期需要安排作为该门课程基础课程的《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第四学期安排作为后续规划设计基础工具的《管理运筹学》课程,迟4~6周安排《运输与配送》;
逐步开设《市场营销学》及反映物流综合职能的《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由于该学年已经逐步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相应于每门专业课程,需要同时安排相应的实践操作课程。

经过两学年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第五、六学期课程安排物流管理专业综合职能类课程《国际物流》、《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现代港口物流管理》、《ERP理论与实务》、《物流专业英语》、《物流成本管理》等;
同时为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学年同时安排《统计学》及《统计分析软件》课程。

第七学期考虑学生就业、继续深造及出国等多向分流,安排了素质化、个性化的课程,包括《管理经典选读》、《物流前沿专题》、《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HRM)》、《质量管理》、《物流保险专题》、《科学研究与协作训练》等课程。

管理学基础综述论文范文第4篇

 

1企业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是培 养大学生社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综合 知识运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并对其进行 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重要实践环节。

 

但是,近年来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仍 然有下降趋势。根据本校企业管理类专业 近5年来的论文指导工作调查情况,主要问 题表现为:(1)选题大而空,论文以大量来自 互联网上的重复内容拼凑而成,甚至完全 抄袭。泛泛而谈纯理论的多,通过毕业论文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少。(2)调查研究 过于肤浅,立场过于主观,人云亦云,缺乏 自我独立的分析思考。罗列堆砌多,分析论 证少。(3)研究方法定性多于定量。较少联系 所学知识,或者胡乱套用知识,不懂得正确 利用知识为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 提供解决方案。(4)文字表达口语化严重,描 述与论证过程不准确、不严谨、不简洁、不 流畅,无论是总体结构还是基本语句逻辑 性都较欠缺。(5)答辩流于形式、草率。对师 生之间即时探讨学术与实践问题的环节非 常不适应,表现为教师不知如何提问,学生 不知如何应答。(6)论文选题与评价无明确 的参照原则和标准,不能正确反映学生真 实的论文工作质量和学业掌握水平。过于 强调论文外在形式、格式,甚至成为唯一标 准,以应对上级检查。

 

2实践导向的企业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原则

 

本文在综合调研用人单位对未来职业 管理者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的 企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素质水平,从论文 的选题、提纲确定、论文调研指导、论文修 改、最终评价标准、奖惩制度等一系列环 节,提出了参考思路,以其改进论文指导思 想,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就业水 平和职业素养。

 

企业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应 该看成是一次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既能 面对企业实际务实地思考与解决问题,又 能体现本科教育的专业素养,即以未来的 职业企业管理者的视角来撰写论文。根据 对一些企业发展现状和管理者进行调研, 参考一些管理咨询公司的思考模式,在高 校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提炼出一些企业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强调实践性:
对于本科生毕业生的知 识和能力要求,尤其对于地方普通高校的 培养目标而言,应当是以应用知识解决现 实问题为主。

 

适度的理论评价与延伸:在严谨、细致 的企业内外环境调研的基础上,在现有企 业发展经验遭遇瓶颈的背景下,尝试对理 论应用的前提条件和局限性作出评价,以 体现知识的价值与学以致用的能力。

 

强调学习、思维和表达能力:高校目前 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快速发展的社会实际 有一定的滞后,所以高等教育的任务不仅 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既有基础知识,更重要 的是强调不断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方法, 以及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能 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其他人合作共事中所 体现的组织能力,文字和口头的表达能力。

 

3企业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 改进思路

 

前提条件:毕业论文调研必须以实习 单位情况为基础,以自我的人际交往技能 和工作作风取得实习单位相关人员的信任 与合作,以利于尽可能获取真实、丰富的写 作素材。

 

(1) 选题阶段——确定研究对象:根据毕 业生综合能力的高低和实习条件的优劣, 可以以整个企业或者企业的某个部门或者 某两三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事务作为研究对 象。可以选择企业纵向组织所表现的问题, 如战略层、管理协调层、操作层,也可以关 注组织横向协调所表现的问题,如不同岗 位、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鼓励自我选 题,挑战复杂企业的复杂问题,但教师需帮 助作出判断和修正,以免好高骛远,影响论 文进度。

 

(2) 调研阶段一确定研究内容:要搜集 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某部门管理现状资料, 要尽可能以事实与图表数据做客观和精炼 地描述。也可以通过目前的各级管理者了 解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思路,所感受到的危 机和挑战。总之,要看、问、听、思相结合获 取一手鲜活资料,培养对知识和问题的敏 感性,不要完全寄希望于他人提供的二手 静态资料。

 

(3) 理论工具选择:简单引述某一两个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能用到的专业理论, 并做出理解,评价其适用条件。这些理论广泛存在于战略管理、营销管理、项目管理、 生产运作、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等各种核心 课程之中,一定要选择权威教材中的某个 原则、方法、理念进行引述,分析该理论的 适用条件和方法, 发现知识的价值。

 

(4) 分析阶段一应用理论工具和研究 方法:根据已经获取的一二手资料进行分 析,了解企业发展的长远思路和现实困境, 理解企业各部门在实现企业目标中的职责 与工作流程,判断其合理性。发现企业与客 户、企业与竞争者之间、部门内部与部门之 间的冲突,必要时与同事、上级管理者、指 导老师进行讨论,边分析边补充调研内容。

确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和次要问题,列 出问题组成的结构。

 

(5) 解决问题阶段一兼顾创造性与现 实性提出方案:根据问题分析阶段的结论,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评估方案,要综合 考虑解决问题的理想化程度、可行性、阶段 性和解决成本来提出解决方案。要避免目 前论文中常见的书生意气错误,即用理论 一对比,到处是问题,对目前的管理者全盘 否定,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切实际、过于理想 化或者某种策略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均导 致论文的幼稚和浅薄。

 

(6) 论文修改、答辩与评价阶段:指导教 师需要加强论文过程的沟通管理,尽可能 在论文的前期阶段,如选题、调研、提纲拟 定把握论文的质量,以免后续的大量反复 做重要修改的情况出现。论文的答辩过程 以交流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心得为 主,而非仅仅走一个为了评价而评价的过 场。

 

4结语

 

论文指导工作是每年需要花费众多专 业老师大量心血的一个教学环节,同时也 是学生收获较大的一个教育环节。本文所 提出的一些改进原则和指导思路,基于重 新追溯了高等教育的本质与社会用人单位 的基本需求而提出, 并提供可操作性的注 意要点。当然,毕业论文工作及至其他教育 环节的质量改进,还需要教育评价体制、高 校办学理念、社会和政府的支持等多方面 配套因素的变革。

 

【作者】 卢忠东;

管理学基础综述论文范文第5篇

一、生平简介

陈述彭(1920.2—2008.11)曾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后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他还曾担任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副主席兼地球信息科学学部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数据地理模型委员会委员,国际空间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IGBP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科技顾问,国家遥感中心顾问以及中巴资源卫星应用分系统总设计师等。陈述彭创办了《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和《遥感信息》等刊物并长期担任主编,著有《地学的探索》六卷、《石坚文存》三卷,联合撰写《遥感地学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地球信息科学》、《遥感信息机理研究》、《地学信息图谱》等专著,主编《遥感大词典》及《地球系统科学》等大型工具书,主持设计编辑和印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集—自然地图集》、《中国陆地卫星遥感分析图集》等大型图集,发表中、英、俄文论文300多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奖,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国际欧亚科学院一级勋章,美国地理学会0.Miller金质奖章等奖项。

二、陈述彭的地学思想

1.陈述彭地学思想的启蒙

陈述彭从小兴趣广泛,5岁起跟着父亲学习识字。在长沙高级中学时刊登的《南岳游记》受到校长的赞赏,成为了引导陈述彭走上地学的第一个无声信号。1927年陈述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竺可桢先生大力倡导着徐霞客的毅力和精神,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推崇科学、民主的求实精神,浙大史地系更是名家云集,老师们讲授地球演化的历史、自然演化的过程、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严格的野外基本训练和系统的地学基础知识令陈述彭大开眼界。浙大的学术空气异常浓郁:涂长望教授的大气物理、气象观测,叶良辅教授的历史低值和演示抗污分析,任美锷教授的地形发育旋回和经济地理区位理论,谭其骧教授的沿革地理,张其昀教授的地缘政治天上地下,自然人文,展现出了地球科学的大千世界,这些积累为他后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第一的精神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维打下了初步基础,这里也成为树立陈述彭地学科学大有可为这一坚定信念的发源地。

2.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研究地学历史的发展规律

陈述彭十分注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他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我国地图学发展过程,发表了《地图的故事》、《地图史话》等论述。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对地学的需求分析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剖析社会效益和历史作用。他凭借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基础知识及理论,阐述了地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在与人类社会共同进步过程中的普遍发展规律。陈述彭科学的分析评价了中国和世界古代地图科学的先驱希腊的托勒密和中国的裴秀,指出:“在世界地图科学史上,希腊的托勒密和中国的裴秀,好像两颗璀璨的明星,东西辉映。他们的著作标志着山谷时代地图学的总结性成就,反映了东方和西方不同的发展特点,奠定了地图学的基石,对后来地图制图产生过长期的、深远的影响。”陈述彭还分析了中世纪西方和中国地学研究停滞不前的原因,肯定了中国罗盘、齿轮、造纸、印刷术对世界测绘发展的贡献,对于近代地形图测绘和专题地图的出现与发展也有着深入的思索,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地总结了地图学几个主要历史阶段的时代体征,并提出了以史为鉴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3.以实践为基础的区域论地学思想

地学研究往往都是通过环境论与人地关系论视角、区域—空间论的视角、综合的视角或地理学的空间表述完成的。在传统的地学思想中,系统论和区域论是二元对立的,但现代地学研究中却大量运用了系统科学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要素作为方法依据。现代地学既注重对实体性、具体性区域的综合性和独特性分析,同时也采用区位分析和空间分析手段强调空间模式化、理论化研究。陈述彭明确指出地理建设、规划、实践中应坚持“因地制宜”,任何空间政策的实施都不应做概括性处理,而是根据地理环境的差异做适当的调整。陈述彭以大量科学考察和野外观测为基础,在1947《螳螂川流域之地文与人生》的硕士论文中,通过大量的基础数据和绘图,阐述了对区域地文与人生综合、逻辑研究的趋势。文章从分析该区域的自然背景、地形发育和人地关系方面入手,探究区域内各种地理因素间的相互影响,指出地理现象之整合性与综合性:“如具有生命之机体,不容分割且具个性”,通过分析个别地理因素为区域地理研究打下基础。他还先后赴遵义、沁河流域、桂林七星岩、南岭山地等一系列对于地理典型区域具有代表意义的人地景观开展地貌、自然基础、地文与人生的研究,注重通过挖掘各区域的演变与历史发展过程,恰当的运用注重空间分布和空间差异性的区域论地理学思想,诠释被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在早年的《桂林七星岩喀斯特洞穴地貌图》中,陈述彭以现有的地形—地质平面图和综合剖面图为基础,提出关于洞穴地貌演进过程的假设和推断。在论述了洞穴地貌图的六种类型后,归纳总结出了一般地貌制图的基本步骤。陈述彭还在《遵义附近之相对地势》一文中对地文分析方法中有关“相对地势”的计算方法开展过比较研究,在《遵义附近之聚落》中对“估计人口之方法”给予了论述,这些都不失为区域论地学研究的典型实例。随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陈述彭以任务带科研组织开展大地图集编制时,将地理学研究和地图制图相结合,明确了制图综合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对制图区域整体认识基础上的系统论的整体观。在地图学研究过程中,陈述彭重视区域各种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空间差异性,分析当地地文与人文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综合制图要以自然综合体与经济体综合体为依据,注重“自然综合体的内在联系与自然地带规律性的体现”和“区域各种地理要素之相互影响,与当地的地文与人生之深切关系”的研究思路,指出制图实践“能具体揭示自然综合体的类型和分布规律,反应地域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为进行主导因素分析,地理相关研究和叠置法的运用提供可靠地地图资料”的论述,形成的基于系统性区域论地理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地图制图理论,这一系列在地图制图理论与方法上的示范和影响,启发了当时一代的地理与地图工作及爱好者,随后的十余年全国出现了综合制图和综合地图集的编制高潮期。

4.以系统论、认识论和各种地学方法推动遥感地学的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