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有关于月亮诗句【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6-18 15:3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作者简介:陈静薇(1984―),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现代的新诗,我们有数不清的名篇佳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有关于月亮诗句【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有关于月亮诗句【五篇】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细读 《春江花月夜》 月 永恒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83-04

作者简介:陈静薇(1984―),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比较文学。

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现代的新诗,我们有数不清的名篇佳作,而唐诗更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一座高峰。其中,中宗时的张若虚,一生仅在《全唐诗》中留下了两首诗,但其中的《春江花月夜》却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张若虚也因此“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二十世纪的英国,英美文坛出现“新批评”理论(The New Criticism)。“新批评”之名,源于兰色姆(J.C.Ransom)的著作《新批评》。新批评主要的着眼点在于诗。他们认为,文学批评应关注诗本身,而不是游离于作品之外,要求诗应该既重视内涵,又看重外延;
同时,新批评倡导“细读法(close reading)”,在今天的欧美教学中,它依然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而这,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的诗歌,适用于这首《春江花月夜》。

一、永恒的月

基于“细读”这个基本原则,新批评的代表之一燕卜荪提出了词义分析批评(verbal analysis criticism)。他主张通过仔细的阅读,找出其中的关键词,从作品的语言来全面分析诗所传达的意义。

《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名,相传是南朝陈后主叔宝所作的艳曲之一。原词今早已失传,“吴中四士”之一的张若虚沿用此曲,创作出了一首别具韵味而又意味深长的佳作。其诗曰: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1] (P P.18-19 )

诗的题目名为《春江花月夜》,而诗人也的确在诗中描述了春、江、花、月和夜。但通过对全诗的仔细阅读,能够发现全诗共有36句,在这36句中,“江”字共出现了12次,“月”字一共出现了15次,其频率之高,很显然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在这两个字中,“江”为“月”的辅佐,月出江上,以江衬月,可以见出,“月”是全诗最为关键的字眼。

张若虚面对皎洁的月亮,心有所感。只是,他不像屈原那样充满怀疑,也不像其他诗人那样探求主客体的关系,而是把月亮当作自己的一个说话对象来平等对话。站在江边,望着天上散发着清辉的明月,再看看脚畔奔流的江水,作者不禁对月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什么人最早见到了你,美丽的月亮?而你又是什么时候将你的清辉洒向江边,照到了江边的人?人不停地轮回,代代更替,而月亮却亘古不变,依旧高悬天际,照耀大地。不知道奔流的江水和明亮的月亮是否也有期待,不停地滚滚东流。明媚的春夜江边,诗人在月下感叹着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探索着生命的本源。

月亮,自诗歌诞生以来就代表着哀愁与相思。在《春江花月夜》中,月亮依然承载着相思。“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扁舟子”指代游子,“明月楼”用以指代思妇。今夜,在这江月下,舟中的游子在思念着远方的家人,而明月照到的高楼上,深闺的也在思念远游的丈夫。两句诗,两处情,无限愁思。“可怜”八句,更是形象地表现了相思之情。“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游子在舟中思念自己的妻子,看见这月光,不禁想到它照到妻子梳妆台的样子。曹子建《七哀》诗中有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张若虚在这里化用了曹子建的诗句,从游子着笔,更写出了游子极深的思念。后面两句,可以说是思妇的写照,也可以说是游子的想象。“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月光照入室内,思妇想赶走它,可窗帘可卷,月光却卷不去;
映在捣衣砧上的光,用手拂去了,却又复现。思念也如这赶不走的月光,延延不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此时此刻,游子和思妇各自在对月思怀,却苦于不能听见彼此的倾诉,但愿我能随着这流动的月华(即月光),照到你的身上。“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古人有鱼雁传书的典故,作者在这里反用之。即使是飞得再快的鸿雁,也不能乘着这月光来到你身旁;
擅长游泳的鱼,也只能在这水中激起层层涟漪,更不能替我传书了。一时间,惆怅溢满诗面。

“昨夜”以下,到全诗结束,依旧是游子的哀叹。诗人把以上的诗句,都归结为昨夜的哀思。“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游子思家,在梦里也在想念,可是却只见落花不见家。时间已经到了“春半”,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游子依然在外远游。春将去,月将落,何时是归期?“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月亮西沉,渐渐隐藏于茫茫海雾之后,可游子和思妇之间的距离,依然像碣石到潇湘一样遥远。在这里,“碣石”指代北方,而“潇湘”则指代南方,游子思妇南北相隔,如何不叫人思念。在这春天的夜晚,有几个游子能乘着这月光,回家和思妇们团聚?无人可以回答。只有那落月的余晖,带着搅动人心的惆怅,洒满江面,以及江边的树木。至此,全诗结束,留给人们无限愁思,无限遐想。

二、格律韵脚细读

若把诗歌和散文放在一起,诗歌总是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二者的不同。因为,诗是声音的综合体,有两个相应的特征:格律和乐句。诗歌中的语音短句并不比散文中的更特别,但在散文中,它们完全看不见,也根本不成其为乐句。[2] (P.182 )

《春江花月夜》本是古乐府,对诗歌韵律的要求不如之后的律诗那样严格。它并不要求诗句一定要对仗平仄工整,也不要求一韵到底。诗人可以自己选择韵脚,可以换韵,也可以像律诗那样一韵到底。全诗几次变换韵脚,押“en”“an”“ai”“ou”“u”等韵,在变换韵脚之时,也变换着诗句所传达的意思。

诗从开篇到“皎皎空中孤月轮”,除了中间有两句押了“an”韵外,看起来就没有其他的韵了,也可以说,中间那两句是不小心对上了。但在诗歌中,“en(eng)”和“un”“in(ing)”属于宽韵范畴,在“庚”韵部里。这样,诗人是四句一换韵。诗人并未将他想传递的愁思在一开篇就展露出来,而是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江夜景图。春夜的江畔,潮水阵阵,海天一色,而明月在渐高的潮水中升起,流光奕奕,照在花林上,花林如雪片闪光,照在浅沙上,水月花光交映,只见白茫茫一片。月色如霜,孤月皎洁,这是何等美妙的夜景。文字在读者面前转化为画面,引起我们内心的印象,同时“惹起了一种激动,这种激动愈向深处进行,我们总必须紧紧跟着” [3] (P.14),因而,紧追不舍地往下文看去。

“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从现代文法上,诗人依然没有押韵,但我们阅读起来,却仍然琅琅上口。诗人以对话聊天的口吻,看似不经意地写下了这几句诗,却蕴涵着丰富的内涵。上文已经提到了,诗人在追寻着生命的本源。在看到那么美妙的夜景后,诗人面对这明月,由询问月亮,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愁思顿生。

“白云”四句,诗人押“ou”韵,一个愁,一个楼,两个字均是平声,读来顺畅,自然而然地接续下文。同时,也将诗意从对月的发问,引向了游子和思妇彼此的思念。“可怜”四句,押“ai”韵,“徊”“台”“来”三字,亦是平声。这四句写思妇的思念,承接前文而来,不突兀而又形象,思妇思念游子的形象跃然纸上。“此时”四句,从现代读音上来说,是没有押韵的。但前文已经提到,在古诗韵律中,“en”与“un”属于宽韵范畴,押韵成立。“昨夜”以下四句,再度换韵,押“a”韵。“a”韵为开口呼,读时须张开双唇,更使惆怅长久。最后四句,换为“u”韵,且由平声换为仄声,收尾深沉,更使意味深长。

全诗共有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以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依次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交错,高低音相间,顺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春江花月夜》的文字并不复杂,几乎可以说明白如话。但他毕竟不是话语,依然有不符合语法习惯的地方。

“昨夜闲潭梦落花”其实是“昨夜梦闲潭落花”的倒文,本来,“梦闲潭落花”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作者在这里将“闲潭”提到了动词前面,使其符合七言“四――三”的读法,同时,也让整个句子读起来更顺畅。句子的意思是说,昨晚在江边赏月,思念着远方的家人,晚上在梦中,却只看见了江潭里点点落花。游子思念家乡,不能回去,只能期盼在梦中能看一回家,可是,就是这小小的期盼也没法实现。因为在梦中只见落花不见家。当然,我们也可以说,“闲潭”本来就是“梦”字的状语。游子漂泊不定,晚上就在舟中小憩。在一个幽静的江潭里,希望能梦见家乡,梦见家人,但梦中只有点点落花。这就是“复义”,同一个词,同一句话,有着不同的解释。一时间,深深的愁思感染着每一个人,而作者,也就达到了他的目的。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也是值得反复吟诵的两句诗。前面已经分析过,这两句诗利用窗帘和捣衣砧,形象地描写了那“卷不去”“拂还来”的月光。永恒的月亮,俯视着人间,洒下同样永恒的月光,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无法让它从眼前消失。就如同那思念,也是那般的悠长,无论怎样也不能消去。诗句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在写相思。“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传达出思妇内心相思的执著、纯洁以及由此而生的难以入眠的愁怀。

兰色姆说:“格律与意义的动态互动过程就是诗歌的全部有机活动。它包含了诗歌所有的重要特征。” [2] (PP .201-202 )的确,在这首《春江花月夜》中,通过韵脚的变幻,诗人的感情也在不停地变幻,把读者从春江夜景图,带入对人生的真谛思考,再到游子思妇的愁思,最后在一片惆怅中结束。

三、诗的情感细读

燕卜荪指出:“伟大的诗歌在描写具体的事物时,总是表达出一种普通的情感,总是吸引人们探索人类经验深处的奥妙,这种奥妙越是不可名状,其存在便越不可否认。” [4] (P.62 )《春江花月夜》便是如此。诗人为我们描述的,仅仅是最最常见的事物:春、江、花、月、夜,但其中所探讨的人生问题,所透露出的深深离愁相思苦,却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

春夜的江畔,皎皎明月,春花烂漫,诗人独立江边,抬首望月,思绪便如流水一般滚滚而来了。望月,问月的永恒,叹人生的短暂。自古明月最相思,越看这明月,思念就越浓,再也化不开。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衬出离愁之苦,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彩。那徘徊在明月楼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体。那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楼上镜台前的思妇,月光中飞去的鸿雁,江流里跃水的鱼龙,是景还是情,竟叫读者难以区分,只能沉醉于其中了。全诗成功地融情于景,摄情入诗,相偕相融,构成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的每一句话,可以说都是一个细节描写,正是这一个个的细节,唤起了读者的情感,使得读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而占全诗大部分篇幅的,是相思之情。游子和思妇的两地相思在作者的笔下缓缓铺呈开来,浓浓的相思情令读者不自觉身陷其中。那“卷不去”“拂还来”的相思,那“光不度”“水成文”的惆怅,那“梦落花”“春半不还家”的哀伤,一点点渗入读者的心。而结句的“摇情”,更让那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和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方才提到,“江畔”四句,诗人在感叹人生短暂的同时,体会到了人类的绵延久长,而之后的相思愁,也是同样的久长。一个人的相思,当他团聚或是逝去之后,就不会再存在了,但,人类的相思,却可以永久不散,如同月光一般。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游子思妇,那么,相思离愁就会一直流传下去。

整首诗运用多角度写景,从月生、月照、月徘徊、月华、月斜,一直写到月落,再以江潮、江流、江天、江畔、江浦、江潭、江树等特定场景为衬托,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游子思妇的离愁。诗人紧扣“月”这个意象来谋篇布局,做到了情景交融,景随情移,从而使诗的意境既见层次又浑然一体,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细读整首诗,我们完全沉醉于诗人为我们营造的氛围中,体会到了诗人的感触。春夜江畔的景是美丽的,也是永恒的,年复一年,都有春夜美景。而月亮,更是永恒的,俯视着大地,照耀着人类。我们人的一生,和月亮比起来,是何等的短暂,不过沧海一粟而已,但人类绵延不绝,代代相传,便也和月亮一般永恒。一代一代的游子思妇,在月夜思念着彼此,那思念,也如这月光一般,永恒久远。人生短暂的哀叹,被人类代代繁衍的永恒所替代,思念恒长,代代均是如此,诗人用清新的语言,给了读者完全不同于唐初宫体诗的体验。浑然天成的诗句,使得《春江花月夜》最终成为了“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参考文献:

[1]窦英才,王景霓,金永德,许龙九.唐代文学作品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2]兰色姆.王腊宝,张哲 译.新批评[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徐葆耕,瑞恰慈.科学与诗[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卫华.价值批判与文本细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方珊.形式主义文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6]邓楠.文学批评新视野下的文本解读[M] .佛山:南海出版社,2005.

[7]吴小如,王运熙.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8]辞海・文学分册,汉语文字分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李白;
月;
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诗人将心中之“意”诉诸外在之“物”的结果。在诗歌中,意象是最基本的审美单位,它们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并且饱含着无限情思,皆着诗人之色彩。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典型的传统意象之一,是思乡、怀人的凭借,在诗仙李白的笔下,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摇曳生姿。据《全唐诗》【1】统计, 李白的近千首诗中涉及月亮的有400多首,仅“月”这个意象就出现了336次。在李白的诗中,月亮不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诗人人格理想的化身,他们同样孤独,同样高洁,人格化的月亮与诗人的心灵世界相契合,具有独特的象征意味和情感内涵。

第一,月宣泄了李白无限的苦闷、失落与悲愁。诗人一生曾被赏识、又弃官、流放、漂泊,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他坎坷一生的经历相符。“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饮尽三杯浊酒,拔剑对着秋月挥舞,高声吟咏,泣涕涟涟。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激愤苦闷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鹦鹉洲》)此诗写于李白被流放时期,一腔热血遭到打击后,诗人借纯洁干净的月亮控诉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一)》中写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诗人举起酒杯邀明月共饮,低头看到三个身影。月亮不知道畅饮的乐趣,只有影子陪在他身边。他在政治失意后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忧愁。诗中描写了诗人自身、影子和月亮,看似把寂寞环境描写的十分热闹,实则将这份寂寞渲染的更加深刻。刘大杰认为李白“在诗歌的语言上,放射出五光十色的绮丽的光辉,形成明朗透彻的个性”。【2】清新明朗的语言风格,使李白诗歌中的月在宣泄孤独失落的感情时别具一格。

第二,月代表了诗人执着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归宿。《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这样写道:“他厌恶现实的鄙俗,反抗封建传统的一切束缚。他把孔、孟那一般人,看作是礼教的奴隶”,“他这种排圣贤,反封建,鄙权贵,轻礼教的思想,贯通他的全部作品”。【2】李白不仅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又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理想抱负。首先,李白诗歌中的月亮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李白在艺术中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是他豪迈伟岸性格的体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充满豪情壮志,想要腾空而上,摘取皎洁的明月。这正是其远大志向的生动反映与真实写照。“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明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不慕虚名。其次,明月象征了诗人的高洁品质。月亮本身就是纯洁明净的,李白借对月的描写表达自己的高洁志向。他在《江上吟》中写道,“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当繁华逝去,唯有屈原之精神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在诗中,他毫不吝啬地赞扬了屈原的高洁品质,当然这也是诗人自身品格的写照。

第三,李白诗中的月寄托了无尽的思乡和怀人的情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凄凉寂静的长安夜城,沉浸在漫漫的月色中,家家户户捣衣的声音清晰入耳。风呼呼的肆虐,却吹不尽家人对远戍玉门关亲人的无尽思念。什么时候才能打败胡人,使我的丈夫远离战场,回到家乡来呢?这是李白边塞诗《子夜吴歌・秋歌》中的月和情。“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一片”与“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此句情景交融,寄托了妻子对丈夫无尽的思念和期盼。“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望着深邃天空清晰的明月,我把满满的愁绪托付给它,希望这种感情能随风陪伴着你。这是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月与情。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李白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月,使之同样具有感情,即人格化,浑然天成。

第四,李白诗中的月也包含着哲学思考。《把酒问月》中“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晓隐没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环不已,尘世间便在其反复出没中推演至今。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异,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的叹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说。”二句造语极具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两句在前两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两句分说,后两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初读《古朗月行》时,觉得它表达的是作者年少时对明月的认识和幻想。但是深入去解析时,却读出了一丝理趣,那是一种深层的潜在的具有超越性的生存之理。诗中对过去的月亮的描写是“白玉盘”和“瑶台镜”,这些是美好的意象。而如今的月亮却“蚀圆影”和“夜已残”。这鲜明的对比,写出的是过去月亮和现在月亮的对立和矛盾。这种深刻的哲学思想折射的是生存的悲剧,体现作者的悲哀和抑郁之情。就像蓝冰所说的“这是对诗中潜在生命哲理的认同。”【3】

李白心中的月是苦闷,是忧愁;
是理想追求是精神归宿;
是思乡是怀人;
是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位“盛唐之音”孕育出来的伟大诗人,将夜空中的皓月引为人生知己,可谓因月而生,又因月而死,与月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他对月亮的描写,更是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继承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不愧为一代诗仙。

参考文献:

[1]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范文第3篇

一、《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 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

(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二、《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1) “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

(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三、《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四、《悯农》其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

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

(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一粒粟” 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五、《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 字季凌。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

(1)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 尽:消失 穷:达到极点 更:再。

3、相关考题。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范文第4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

二、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中语言文字的优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中国月亮文化的源远流长。

(2)通过不同形式朗读有关月亮的古诗,积累描写月亮的经典诗句,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对诵读的深层理解。

(3)以小外甥关于月亮的比喻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自己的心中月。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读描写月亮的诗,从而领悟不同的读法,不同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觉。

(2)优美情境的熏染下,学生能写出自己的心中月,从而进一步领略月亮之美,中国月亮文化之博大。

四、教学准备

乐曲《春江花月夜》及轻柔的钢琴曲、教学课件、与月亮有关的散文和绘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江中月”,感受月亮之美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著名作家赵丽宏所写的散文,读――望月。

轻轻地读――望月,柔柔地读――望月。

师:望月所望的月亮不是一个,而是三个,一个是――江中月,一个是――诗中月,还有一个是――心中月。(板书:江中月 诗中月 心中月)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进了安详柔美的江天月色,带着你的感受,我们一起美美地读。配乐齐读第二小节。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朗读中,营造清幽静谧的气氛,学生一边感受江中月的柔美,一边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

(二)走进“诗中月”,感受月亮之情

师:这就是江中月,那么清幽,那么令人心旷神怡,难怪作者今晚怎么也睡不着。其实,睡不着的又岂止是作者一人,还有谁?(小外甥)两人看着夜空中这么朦胧迷人的月色,禁不住诗兴大发,开始了对诗比赛。他们是怎么对诗的?从课文中找一找,找到之后再读一读。

(出示诗句)

1.角色朗读

师:柔美的月色下,沉稳而又才华横溢的舅舅和聪明活泼的小外甥开始对诗了,他们会怎么来对这些诗呢?怎样的语气?怎样的动作?怎样的神情?同桌两个人一个当舅舅,一个当小外甥,先试着对诗。

(指名赛诗)

2.情感朗读

师:这些诗句都是古人所写,这古人的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诗人最是多愁善感的,面对着高空悬挂的月亮,诗人们都在怎样倾诉着自己的情思呢?(生交流每句诗的情感,并带着情感读诗)

师:(抛出疑问)读着读着,我就觉得奇怪了,都是天上的同一轮明月啊,怎么到了诗人的眼里,笔下就不一样了呢?这就叫“月亮本无情,情在人心间!”

(师板书:情)

3.拓展朗读

师:舅舅和小外甥仅仅就对了这几句诗吗?他们还可能对了哪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呢?

师:我们在对诗的时候,你可以用舅舅一个大人的语气来对,也可以用小外甥一个小孩子的语气来对,也可以当一回心潮澎湃的诗人对月抒怀,总之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有感情地朗读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6句描写月亮的诗都是学生学过的,比较熟悉。很多老师在处理这一环节的时候都是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读出诗的情感,诗的韵味。殊不知这样一来,就有脱离文本之嫌疑。在情感朗读之前插入分角色朗读,既源于文本,又让学生体会到:相同的文字可以有不同的读法,而不同的读法又意味着不同的理解,带着不同的理解来读相同的诗歌,会带给所有人不同的感觉,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品味“心中月”,感受月亮之韵

(1)过渡。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皎洁的月光下,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望着月亮出神了。他开始想象,想象眼前的这一轮明月,它究竟像什么?在小外甥的眼睛里,月亮像什么?(像眼睛,天的眼睛)这天的眼睛就是小外甥的心中月。这是怎样的眼睛?

(2)出示对话。这就是舅舅和小外甥的对话。谁来读一读?

(3)这月亮怎么就成了天的眼睛了呢?这个比喻好不好?好在哪里?同桌讨论讨论。

交流:月亮圆圆的,就像是天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我们芸芸众生。月亮弯弯的,就像是天的眼睛慢慢闭上了,好像在回味着人间的逸闻趣事,又像在思考怎样让人间变得更加美好!把天拟人化了,有时候睁开眼睛,有时候闭上眼睛。

(4)小外甥说这段话的时候可是绘声绘色的,谁来绘声绘色地读一读?

(5)师生配合读。

师:我们都来做一次这个可爱的小外甥,绘声绘色地读,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老师也加入你们的队伍,读舅舅的话。

(6)写话拓展。我们和小外甥有着一样的年纪,一样的调皮,一样的富有幻想。我们每一个人心中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月亮。平时空闲的时候,我们也会坐在院子里,站在阳台上,抑或是靠在窗子边,望着天上的明月出神。在你的眼中,在你的心中,月亮像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月亮的各种不同形态的图片)

拿出笔和纸,写一写你的心中月。(配乐)

(7)交流。

(8)时间过得真快,天边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

(师引读20~21小节)

我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此时此刻的我,又会有着怎样的幻想呢?

【设计意图: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讲解偏多,学生自主学习、作业时间偏少。新课标也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在品味了外甥的心中月后,所有孩子的心中一定涌动了不一样的情愫。此时顺水推舟,让孩子们想一想自己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及时写下来】

(四)寻找“心中月”,感受月亮之奇

过渡:作者心中的月亮会和小外甥的一样吗?会和你们的一样吗?

(1)同是天上的一轮明月,一落到人间,一落到人的眼睛里、心里,都会不一样。这就是月亮本无情,情在人心间。

(2)打开中国的文学史,每一页上都有仰望月亮的目光。古往今来,多少这样的文人墨客借助各种文学体裁表达着自己的心中月。

①出示贾平凹《月迹》,让学生读一读。

在这群小孩子的眼里,这月亮就是按在天空上的印章?这是多么富有童趣的想象,想累了,孩子们就甜甜地睡了,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②出示冰心《寄小读者》:静美的月亮,自然是母亲了。我半夜醒来,睁眼看见她,高高的在天上,如同俯着看我,我就欣慰,我又安稳地在她的爱光中睡去。

师读。在冰心奶奶的眼中,这月亮就是――母亲,这么温柔,深情地看着自己的孩子。

③出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朱自清笔下的月亮不是那个小小的印章,也不是慈祥的母亲,它柔和的光洒在荷塘上,这恍如仙境的美景让作者的心境也渐渐美好起来!

(3)古往今来,月亮不仅仅出现在优美的文学作品中,也出现在很多的艺术作品中。很多音乐家、画家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一轮明月。你们想看吗?想听吗?(教师出示一组画家的月亮作品,有油画、版画、水墨画等)

师:耳畔这优雅的曲子就是《春江花月夜》。

师:这是梵高的著名油画《星月夜》。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范文第5篇

徐榕自告奋勇,他跑上讲台,一副底气十足的模样。他大方地邀请了施雨宁,我们期待的一场好戏正式开演了!

徐榕一等施雨宇上台,就脱口而出一首《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首小诗被徐榕背得绘声绘色,还摇头晃脑,竟有点儿“小诗人”的感觉。被请上台的施雨宁有些腼腆,但显然是有备而来,不仅背诵熟练,也非常富有感情,一首《春江花月夜》博得一阵喝彩。徐榕又接上一首《枫桥夜泊》,并还有些挑战的意味。施雨宁不慌不忙,《古朗月行》的小诗一背,全班同学的情绪马上被点燃,一起跟着施雨宁背起了大家早就耳熟能详的名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渐渐地,他们的比赛也有了难度,终于,打成了八比八平手,这关键的时刻来了!这时,谁只要有了灵感,他就是擂主!只见徐榕仰头向上,撑着下巴,嘿,还真像位思考者。施雨宁则微微皱眉,咬紧下嘴唇,紧张地思索着。终于,施雨宁打破沉默,用一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击败徐榕,荣登擂主宝座。

向来不肯服输的男生按捺不住了,他们把陈宇桓簇拥上了讲台,姚雨霏勇敢地顶住压力,发起挑战。他们转眼间便斗到了十八平,这个比拼激起了他们的斗志,他们越战越猛,不分上下,台下的我们再也不袖手旁观了,纷纷拿起书和资料挥舞着,呐喊着。终于,这两位“秀才”、“状元”不负众望,创造了二十三平这个不败的“古诗神话”!

我们也站起来,秀秀自己。“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每个同学都兴致勃勃地读着、背着、念着。教室里热闹非凡,不断地传出我们的笑声和背诗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