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训个人小结【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实训个人小结范文第1篇
一、爱学生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实意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剂。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爱学生是对老师最最基本的要求。老师爱学生,可以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还要爱学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我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由于我爱学生,关心学生,处理问题及时,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所以,学生就信任我,喜欢我,也喜欢上我的课。热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一个教师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健康活泼的成长,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只有这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做一个人民教师的乐趣。
二、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精神境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是教师的最高美德。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谐的氛围,才能不愧为人民教师的称号。
三、具有广博的知识
实训个人小结范文第2篇
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中国培养技术型的人才,要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训教学,特别是现代社会缺乏高技术的人才,为了更好地迎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学校就应该分别从生产、建设、管理以及服务各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一线能力培养,保证学生一毕业后就能投入实际的工作当中。在开展实训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实训教学相对较低,由此,本文就结合当前的中职学校实训教学的现状以及问题来提高以下五个关于提高实训教学效率的策略。
二、要制订可行的实训计划
教学计划的可行性是保证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所以要提高中职实训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首先就要制订可行的实训教学计划。在制定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守以下三个原则,分别是:第一,明确实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制订实训教学课堂计划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明确清楚地认识到实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是什么。第二,细化并且优化教学内容。要想保证教学效率,教师就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在制订实训教学计划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明确实训教学的内容,对教学内容就进行细化,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于实训教学内容的掌握。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也应该结合当前的社会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来优化教学内容。第三,提高实训教学进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地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进度,如果学生对于某部分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是比较差,教师应该适当地延长该内容的教学时间,加深对学生的教学,进而保证学生对于该教学技能的掌握。
三、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于实训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的专业素质较差,将无法有效地提高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故此,中职学校应该加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首先,在选择实训教师的时候,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要求,除了要提高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还应该提高对教师的实践经验的要求,因此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学校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学校的实训教师。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重自我学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技术也得到不断地发展,所以教师也应该注重对于新技术的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对于学生的技术教学的时代性以及创新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实训教学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将整个生产流程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让学生更加直观和认识到整个生产操作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实践生产技能的掌握,所以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通过加强对多媒体仿真系统的运用,可以将实际的生产加工流程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在播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讲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生产加工技术的认识程度,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
五、加强小组教学方式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学习,所以在中职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小组教学方式的运用。要保证小组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就要保证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分组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班级学生的人数来进行分组,比如班级人数为60人,教师可以加强全班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五人。在分组的过程中,不能让学生自主搭配,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避免各个小组之间实力差距过于悬殊。分组完毕后,教师应该加强各个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并且推选出小组的小组长,保证实训任务的更好完成。在进行小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操作演示,操作演示是实训教学的必要环节,通过正常的操作演示,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实践操作的认识,在学生操作演示环节中,每个小组可以推选出小组内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小组代表,然后再各小组进行操作练习。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过程中,团结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中职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团结合作教学。
六、加强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都需要借助校外的实训基地来实现,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比如,学校应该加强与学校附近相关企业的合作,将学生放到企业一线生产中进行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七、结束语
实训个人小结范文第3篇
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作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的人才也是每一个中小企业关注的重点。根据中小企业培训效果现状的分析研究,发现了影响中小企业培训效果的各种因素,并根据中小企业实际发展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同时也帮助员工实现其人生理想。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培训效果;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7603
1企业培训效果的含义
企业培训是企业调动内外部资源对企业各层员工或各种组织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活动,包括对员工或团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积极性、执行力、创新力、价值观等的提升,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但我国中小企业的培训效果却不如人意。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对培训有科学正确的认知,同时由于资源限制普遍对培训没有应有的重视,在培训过程中比较随意、盲目,使得培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中小企业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
2.1培训与企业战略的结合度低
很多中小企业都仅仅局限于当前的发展,却缺乏长远的战略思维。在培训中局限于当前,而没有与企业战略紧密相联。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必须结合企业内部环境、经营状况和企业外部经济、政策法规等制定合理有效的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企业的工作发展方向。
目前一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企业战略,另一部分有自己的企业战略,却没有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在决定企业未来的人才培养中,很多企业都未能与其自身的企业战略相结合。员工培训应该辅助中小企业能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当前环境中的技术、知识培训,更应该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很多中小企业在出现问题、或者经营状况不佳、员工工作技能低时才进行培训,但是这种培训理念只满足了企业当下的需求,却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2培训评估反馈机制不完善
培训评估作为培训活动的最后环节对本次培训活动的衡量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会间接促进中小企业内部体制、管理层、工作流程等的变革。效果好的培训活动会在企业实际经营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工作效率、激发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优质发展。因为培训评估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反思,反思本次培训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满足了员工与企业当前的需求、是否达到了培训预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投资回报率等等。只有反思了培训的各个过程――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各个层面――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各种培训方法等才能更好的提高培训效果。
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反思,其效果评估体制也存在着许多漏洞,形成了一种为了培训而培训的现状,其培训效果差强人意,无法为中小企业带来实质的足够的经济效益。
2.3培训过程缺乏有效控制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一定使得许多决策都有较大的“人情味”,这也与中国自古以来的人情社会有很大的关系,许多中小企业设立的培训制度没有很好地实施,在实际决策中有较大的随意性,培训流程缺乏规范性与科学性,使得培训工作在各个环节中无法很好地开展。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在培训过程中抓住每一个细节深入做好每一步工作才能使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管理者需要对培训各个环节的确定,各环节的目的、各环节与实际工作中的联系与应用、员工个人情况对培训各个环节的影响等等都进行深入的调查与思考,使培训从有深度的思想性能够转化到操作性强的实践性。很多企业培训看似控制到位,但实际对细节的把控远远不足以满足企业的实际培训需求。
2.4培训缺乏针对性
每一个中小企业的内部环境都存在差异性,培训更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在实际的培训中都没有做好培训前的分析调查工作,没有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准确的定位。受企业管理者主观思维决定的培训也充满了随意性与临时性,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中小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其内部环境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其培训内容没有根据员工的个人情况量体裁衣。管理层与基层工作者,不同岗位的员工、不同学历的员工可能都在接受同一种培训。使得实际培训效果对企业与员工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虽然现在培训行业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是以传统的课堂授课――填鸭式教学为主,降低了员工的创新性、思考性、动手能力。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2.5培训相关资源欠缺
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持有的资金、技术水平一定,员工素质普遍不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融资难度一直居高不下,银行不敢轻易放贷,企业运行中的流动资金有限,培训费用相对于许多中小企业开支较大,使得中小企业不愿进行培训。只有在企业实际运行中需要培训时才会进行培训,导致培训的随意性和间歇性较大。
与此同时针对中小企业的培训资源不如人意。对于中小企业的培训讲师主要来源于企业外部讲师和企业内部经验较为丰富的员工。企业外部的讲师主要来源于培训机构和专职教师,培训机构和专职教师一般对企业本身的实际状况了解不深,缺乏实际生产工作经验,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导致教学与实际情况脱节。从企业内部经验丰富的员工中选择讲师可弥补与实际生产工作的脱节,但是中小企业普遍缺失有系统性的评估选拔讲师制度,讲师水平良莠不齐,培训效果欠佳。
2.6培训成果缺乏转换环境
能够对中小企业实际经营活动有指导性和实际意义的培训才是有效果的培训,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对培训成果转换却不重视,使得培训只是一种形式,还增加了企业的各种成本,得不偿失。很多中小企业并不实际考察被训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接受程度,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成果的应用,对一些操作强的培训在学习中没有进行实践教学,在培训后也没有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导致培训只是一种为了培训而培训的形式。
3提升中小企业培训效果的对策构建
3.1结合企业战略,持续优质发展
中小企业的培训不应只立足于当下,急功近利,而应与企业本身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帮助中小企业实现长远的战略目标,辅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一方面结合企业本身的战略做好培训前期的调研,让每一项培训工作都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对于企业的经营有较大的辅助作用;
另一方面要做好长期的培训工作准备,让企业进行长期的、连贯的培训工作,让企业和员工真正获益,同时将培训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创造一种符合企业价值观、信念、行事原则的工作氛围,促进中小企业长远发展。当中小企业真正以长远的发展的目光对待培训,以积极的态度去做培训,必然会达到高水平的投资回报率。
3.2完善效果评估系统
作为培训活动系统中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培训效果评估在很多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中却很不完善。优质的培训效果评估可以让企业从各个方面不断选择、调整其培训活动,为下面的培训活动提供重要信息,帮助管理者调整工作重心,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工作,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在培训活动中的评估环节,中小企业应该改变其固有观念,提高对培训评估的重视程度,同时从培训效果评估的流程、层面、方法等进行改进和完善。对评估的层面,中小企业不应仅停留在结果层面,还应对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进行系统的评估,为下一次培训活动提供借鉴、改善依据,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做出决策。
3.3科学控制培训进程
中小企业的组织规模一定,在培训流程中往往缺乏规范与科学管理。在培训流程中小企业管理者应秉持无规矩便不成方圆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按制度办事,按原则说话,通过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让培训活动更好地进行下去,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同时企业管理者在培训过程中应注意细节的把控,从时间的选择,培训目的的确立,培训方式的运用等等联系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员工个人情况,深入思考,以实用性、系统性、长远性、效益性为原则对培训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把控。
3.4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中小企业在培训中往往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生搬硬套地使用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培训体系,盲目地模仿他人的培训理念与方法,但由于其自身的规模、经验、组织机构等问题培训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中小企业在培训内容上要根据不同岗位和不同学员进行差异化安排,同时对于员工有较大的选择性,实现企业培训与员工学习的双向选择,一方面使得企业达到自己的培训目的,另一方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了员工的学习欲望。但是企业对其制度的制定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保证其培训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同时对于讲师企业也可进行差异化选择。对于专业技能较强,工作要求较高的培训内容,中小企业可以聘用外部的培训讲师;
对于较为基础的专业技能,中小企业可以从企业内部选择经验丰富的员工作为培训讲师。
3.5基于需求策划活动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与思想的局限性,在培训中往往人云亦云,采用大型企业的培训制度,但中小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不足以使培训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中小企业更应立足当下,在短期需求与长期需求的结合点上选择培训方向,结合自身内外部环境、以实效性为导向对员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中小企业由于资源有限往往将培训立足于短期需求,而不注重长远发展,但是这种方式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而无法对企业的长远战略做出有效贡献,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在培训需求分析中应结合长期、短期需求,找出需求交叉点,同时根据企业当下实际经营状况按一定比例决定培训内容。同时在培训需求分析中可从寻找绩效差异、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三个环节进行需求调研与分析。
3.6建设学习型工作氛围
崇尚学习的企业较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更具有创新性、独到性、适应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能优质发展。中小企业实际可以以培训以起点,培训效果为导向打造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平台,提高信息对称性,更有针对性、实战性地解决企业内部实际培训需求。
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培训最终效果分为团队间培训与讲师培训两种。以提高实际技能为最终目标的培训可选择以小团队为一个独立体,进行团队与团队间的培训学习。以提高员工软实力、建设优质团队为目标的培训可采用培训讲师实际教学方式。同时在中小企业内部辅以多种激励手段选拔讲师、打造企业内部讲师团队,使企业内部有强劲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氛围,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4结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中小企业面临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只有具有洞察性、前瞻性,有优秀人才的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经济混战中生存壮大。目前我国的人才培训效果低下,中小企业应提高对培训的重视度,以积极的态度去进行培训,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培训。转变固有观念,结合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做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调研工作,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反馈机制,提高学习氛围是当下中小企业提高培训效果的并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国锋.改进中小企业基层员工培训效果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2,(3):143144.
[2]郭书林.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改进[J].现代经济学,2010,(10).
实训个人小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
校内实训教学;
模拟教学;
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258-03
会计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很强,而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中的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应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高职会计专业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改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会计人才。高职会计实训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性、职业性、岗位性,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技能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会计实训教学按实训地点不同分为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训。校内模拟实训教学是指在会计实训教学中完全模拟企业的会计工作环境和会计岗位,模拟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对会计校内实训教学进行系统、整体的设计,进行会计实务的模拟训练和会计岗位的分工操作等业务活动,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使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独立处理各种会计业务,最终使学生毕业之后不用经过岗前培训很快就能胜任会计岗位工作或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胜任企业会计岗位工作需要。校外顶岗实训是指到企业一线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现阶段由于企业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会计专业在校外顶岗实训受到限制,受各单位保护各自商业机密和财务本身特点的制约,现有的校外会计岗位顶岗实训常常流于形式,顶岗实训的人数、实训的内容和时间难以保证,实训效果大打折扣。校内模拟实训由于在校内进行,实训中的很多因素能够加以控制,实训的自主性较高,无论参加实训的人数、实训的内容还是实训时间都能够得到保证,从而保证校内模拟实训应有的质量和效果。本文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训为研究对象,揭示当前校内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新的环境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会计校内模拟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职业技能强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当前许多高职会计专业在培养理念上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以理论教学占主导,实训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对实训教学重视不够。
1.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教学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体现不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校内实训内容与实际会计工作岗位任务脱节,没有按照实际会计岗位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根据教材的文字表述进行账务处理、登记明细账、登记总账等。实训内容简单,没有形成以企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校内实训教学体系。没有实现工学结合,不能充分体现校企共育的职业教育理念。
2.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会计环境欠缺。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在实训教学中没有专门的实训教室,实训过程基本按照理论教学的思路设计实训教学,没有体现教与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不能创设企业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缺乏会计应有的不同工作岗位的分别设置,如对出纳岗、记账岗、会计主管岗和其他岗等没有分别设置,实训内容没有涉及与银行、税务等相关部门的业务。实训过程中始终都由一人承担全部会计岗位职责,不能让学生在实训中担任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学生感觉实训课和理论课没有区别,会计实训缺乏真实感和仿真性,学生实训的积极性不高。
3.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教学方法单一。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训仅仅采用全岗实训这种单一的实训方式。全岗实训是指教师在实训过程中让学生独自一人按照实训的要求完成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直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会计工作流程,没有会计岗位分工,没有内部牵制制度。全岗实训使学生整个实训过程中失去了对会计工作所强调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深刻理解,缺乏应有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而且实训内容多数是以文字表述为依据,学生只是根据这些文字材料进行账务处理,不能直观理解各项业务的实际发生过程。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真正体现高职院校应有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单一的实训方法很难保证实训教学质量。
4.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实训课时不足。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教学实训课时占会计专业培养总课时的比重很低,有的高职院校在三年教育中仅安排了一个月的校内会计综合实训。从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们在思想上普遍重视会计实训教学,希望多开展会计实训教学,然而会计专业的教学、培养过程却没有像学生所期待的那样对实训教学以足够的课时。
5.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指导教师缺乏。在校内实训时,有的教师一人指导60多名学生,有的甚至指导90多名学生,实训指导教师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学生普遍反映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解答,实训指导老师太少。实训指导教师缺乏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反映在质量上。高水平的实训指导教师同样缺乏。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专职教师是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中直接选拔的,这些从高校到高校的会计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历,更谈不上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加之高职院校缺乏对新进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实践和后续职业教育培训的制度要求,许多会计实训指导教师缺乏企业一线的会计实践操作技能,实训指导能力严重不足。
6.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考核方法不健全。许多高职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训考核形式单一,只是以实训结束时学生上交的实训作业为考核依据,考核手段简单,导致部分学生弄虚作假,出现相互抄袭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完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几点建议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到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很快实现角色的转变。而核心竞争力的取得离不开高质量的校内实训,因此,各层级领导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训教学,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的全面支持。
1.引企入校,以就业为导向,充分体现会计实训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企业深入合作,保证校内实训的内容与实际会计岗位任务高度衔接。参照会计岗位任职要求制定培养方案,按照实际会计岗位任务组织实训教学内容,开发实训教材,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实训教学,保证校内实训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实现工学一体的实训教学。引企入校可以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可以引入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到校指导学生实训;
也可以在校内成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学校出场地、企业派相关人员把部分业务到校内实训基地完成;
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合作成立会计师事务所或记账公司,将会计业务到校内办理,校内教师在公司兼职,学生校内实训的同时可以到校内公司或事务所实习,将校内实训内容与会计职业岗位融为一体。
2.构建仿真的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环境。模仿企业实际会计工作环境,模拟设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相应的会计工作岗位、创设相应的会计工作流程,在不同的环节由不同的会计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强调会计业务的牵制、审核、监督过程,锻炼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突出学生在会计实训过程中的自主性、自为性。在校内实训时构建高度仿真的会计工作环境,创立虚拟业务,组建虚拟公司,成立虚拟银行和虚拟税务部门等,并在虚拟公司内部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分组到虚拟公司、虚拟银行和虚拟税务部门中担任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完成虚拟的会计业务。这种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将加深对会计工作业务的理解和认识,使会计实训内容不再是孤立、枯燥的,在较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在虚拟公司、虚拟岗位实训时,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在小组的成员安排上,改变单一的由同一年级的同一班级为同一小组的做法,多样化小组成员,使小组的成员超越班级、年级的界限,即小组的成员既有同一年级中甲班的,又有同一年级中乙班的;
既有低年级的学生又有高年级的学生。这样会计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相对多样,在实训中不仅可以实现小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激励,还可以帮助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性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以会计小组为单位的会计业务比赛,通过业务竞赛进一步培养小组内成员的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分工意识、协作意识和大局意识。
3.多元化会计实训教学方法。在会计实训过程中,采用全岗实训和分岗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单人全过程实训和分岗轮换实训相结合。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基础会计实训阶段,为了使学生对整个会计工作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可以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从设立账簿、填制凭证、登账到结账的全过程。到高年级阶段实训时,采用分岗实训方法,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分设出纳、审核、记账和会计主管等不同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让学生进行分岗实训,以更好地理解岗位牵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在完成一轮实训后,让学生们进行岗位轮换,在下一个岗位进行实训,如此反复训练,直至每个学生都经历所有的岗位轮换。经过多次岗位轮换后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会计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较全面掌握会计业务流程和具体业务操作,加深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师在指导会计实训时改变过去单一的以文字材料为依据进行指导,尝试利用声音、图像等手段,创设相应的工作情景,设计不同的工作任务,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学生实训,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体会、感受到各项业务的实际发生过程,不断提高学生实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4. 提高校内实训课时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校内实训,而要保证校内实训的质量必须有相当的实训课时为基础。不仅要在观念上改变“重理论、轻实训”,更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会计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减少理论课时比重,加大实训教学课时的比重,保证每学期每个学生都能开展相应层次、相应内容的模拟实训。
5. 加强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高水平的会计教师队伍,是保证会计实训教学质量的前提。首先,加大校内自有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高职会计专业教师数量并不少,而是合格的实训指导教师数量少。学校应创造条件使会计专业教师有更多的接触会计实务操作的机会,制定政策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制定相应标准对会计专业教师加以考核,对长时间考核不合格、无法达到一定实践标准的教师予以一定处分。其次,从企业一线引入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会计人才担任校内兼职实训指导教师。请他们积极参与指导校内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把企业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促进校内教师和校外实践专家的优势互补和相互之间的沟通、合作,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会计实训教学团队。高职学生们已经普遍重视实训教学,这也促使实训指导教师们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中,全面践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会计专业校内实训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打造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6.完善校内实训的考核方法。构建实训过程考核和实训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重点考核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形成。考核成员不仅有校内实训教师,还要有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实训指导教师的参与,校内和校外教师共同对学生的实训成绩进行考核。实训成绩不仅要看最终的实训结果,更要看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前文所提到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训,在考核时便以小组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根据小组的岗位分工、团队合作以及最终任务完成质量给出小组的综合成绩,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表现情况给出个人成绩。通过完善的考核方法避免学生的弄虚作假行为,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学生校内实训结束并不意味着会计实训工作的结束,本次实训虽然结束,但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工作仅仅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实训指导教师应持续了解、收集企业和毕业生对校内实训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意见,根据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保证实训教学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参考文献:
[1] 熊梅.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样态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1,(6).
[2] 朱葵阳.关于“一体三结合”会计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1,(4).
[3] 李福顺,孙立华.关于会计实训的认识与建议[J].财会月刊,2011,(1).
实训个人小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
培训;
培训效果评估
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在推动国民经济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年来,在创造就业机会、提高财政收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在必行,而作为中小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已被中小企业逐渐提高到公司战略层面,人力资源优势发挥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培训,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重要的投资项目。但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很多中小企业也怨声载道。据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的培训转化率仅有10~20%,80~90%的资源和成果被浪费掉了。培训作为一个闭合循环系统,大都数中小企业往往是头重脚轻、虎头蛇尾,有计划、有实施、未有效果评估,未对效果做深入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就出现了年年投入,年年一个样,看不到效果,员工失去培训的兴趣,企业也无可奈何。
1、中小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是对培训课程是否达到了培训目标的一种评估,通过收集培训前、中、后描述性和评判性的信息,使企业能够对培训项目的选择和开发上做出科学决策,是培训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但目前,中小企业培训效果的评估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培训效果评估缺乏重视。在中国由于融资平台大都向大型国有企业倾斜,中小企业在融资、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精力还是有限,大都重点放在市场的开发和产品的开发上。专业的团队负责整个培训系统的开发和运行还是占少数,一般是一人身兼数职,对培训体系的运行仅仅是形式而已,并没有深入到具体的实际情况当中,培训评估因为需要大规模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反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被大多数中小企业所省略。
1.2 培训效果评估手段较为单一 目前,中小企业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占少数,大多是传统的人事管理人员,因为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临时转为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现学现用,缺乏对人力资源理论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运用,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和考试的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而培训项目的不同,培训人员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获得评估所需要的信息,手段的单一严重制约培训效果的评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1.3 缺乏效果评估科学的评估技术 因为专业水平有限,对效果评估所需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对后续阶段对信息的分析起到一定的制约,再加上不能有效地运用理论模型,对所获信息科学的分析和反馈,制定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和意见,使得效果评估停留在较为浅显的阶段,评估的效用也只是应付检查或者是摆过场。
2、中小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的设计
2.1 培训评估的主要方法
从培训评估的定义来看,培训评估是一种信息化活动,需要大量的信息来获得决策所需的事实和评判依据。在评估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评估模型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法、测验。
2.1.1问卷调查法
调查者将调查的内容和目的以问卷的形式列出,调查对象以打分或者选择的形式对所列出的问题作答,调查法成本低,可信度高,信息收集较为全面,但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不高,敷衍情况较多。
2.1.2访谈法
访谈者通过制定访谈提纲与访谈者进行有目的、有条理的访谈,是通过采用对话、讨论等面对面的交往方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内容,但此种方法往往受到沟通能力的限制或者是情境造成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访谈的效果。
2.1.3观察法
是对某一项或多项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观察,通常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观察,结构性是指有明确的目标,观察内容,问题、范围都有明晰的规定,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观察,非结构性是一种开放性的,观察者根据需要临时决定观察的内容和视角。
2.1.4 测验法
测验通常包括书面测验和操作测验。书面测验是将培训的内容已测验的形式反应在纸面上,以获得培训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操作测样,培训者通过实际操作一些具体的设备、工具等了解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与水平。
2.2 评估指标的设计
在目前,国内外企使用最广泛的是美国学者唐·柯克帕屈克于1959年提出的四层评估模型。该模型主要是以受训学员作为评估效果的对象,根据评估对象的活动状况进行划分,在层级划分上,依据行为学的研究结果,由表及里,由观念到行为直至结果的变化规律将培训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与结果层。具体层次的划分与评估方法如表2一1所示。
2.2.1 反应层评估指标
反应层评估指标主要是收集学员的意见反馈,主要是培训课程、培训讲师、培训管理等内容进行评估,方式较为灵活、参与性较高。
2.2.2 学习层评估指标
学习层评估指标是指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层指标大都可以表明培训讲师知识的传授水平和培训本身的效果。
2.2.3 行为层评估指标
行为层评估指标是对培训实际效果的评估,是员工通过学习知识、技能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促进工作绩效提升的评估指标,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培训的最终效果。
2.2.4 结果层评估指标
通过对培训回报率的分析,即培训的净收益与培训成本之比,培训净收益是培训项目效益减去培训项目成本。培训效益数据的获得大都是通过企业的经营指标,企业利润收益、运营成本、顾客满意度、产品市场占有率等,回报率的计算是对培训项目整体价值的反应,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最关心、最有说服力的评价指标。
2.3 培训评估的实施
培训效果评估应贯穿培训的始终,坚持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的结合,从而更好地检验与促进培训目标的达成,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的决策,提高培训项目的管理水平,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注入发展动力。中小企业培训效果评估要根据各行业、企业内部所具有的特殊性,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属于本企业的具体特色的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KirkPatriekDL.TeeIiniquesforevaIuatingtrainingprograms[J].JAmsoeTrainDir,1959.(13):3一9
[2]菲利普斯.培训评估与衡量方法手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夏艳玲.培训效果评估理论综述[J].科技文汇,2006,(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