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农村经济论文【五篇】(全文)

时间:2023-06-18 19:00:08 来源:晨阳文秘网

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经济。近年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现在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2004年至2009年,中共中央连续六年以三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经济论文【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农村经济论文【五篇】

农村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经济。近年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现在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2004年至2009年,中共中央连续六年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因此,做好农村经济新闻,是地市级新闻媒体贯彻中央精神的责任和义务。农民群众对经济新闻的迫切需要。我国是农业大国,70-80%是农业人口,农民毫无疑问应当是媒体报道的主要群体。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繁荣,农民群众迫切需要更多的对自己生产、发展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经济新闻。地市级新闻媒体要认识到农村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情感和实际行动上贴近农民,为农民群众提供真正有用的信息和新闻,帮助农民发展经济,而不是仅仅对“三农”问题进行无关痛痒的报道。

二、当前农村经济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地市级新闻媒体明显加强了农村经济新闻报道,但是总体来看,关于农民的经济新闻和给农民看的经济新闻仍然偏少,这种现象与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对称,也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农民作为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在新闻报道中却时常被淡化;
农村经济新闻报道的角度比较狭窄;
新闻媒体及采编人员对农村经济新闻的重视程度不够;
媒体从业人员大都出生或生活在城市,有些记者编辑对农村经济活动的报道既缺乏深刻的认识,也缺乏专业素养和报道热情。上述原因导致农村经济新闻存在扁平化、模式化、肤浅化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对农村经济新闻的采访、素材的有效收集、整理加工和主题表达的力度。

三、做好农村经济新闻报道的对策

加强农村经济新闻报道、创新农村经济新闻报道方式已迫在眉睫。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对农村经济新闻报道要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首先要认识到农村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情感上贴近农民,而不是为了遵从上级指示,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无关痛痒的报道。农村经济绝不仅仅是农民的几个致富案例,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不仅仅要面对传统农村生活方式造成的困扰,还要应对和城镇人口相同的新型问题,如讨薪、医疗、子女教育费用等急需解决的忧虑。因此,经济新闻的报道视角只有与农民平齐,才能代表农民的真实夙愿。地市级新闻媒体要从总体上对农村经济新闻报道进行策划,在受众定位、栏目设置、报道内容等方面下功夫,要以“农村经济”为立足点,办出自己的特色;
要加大对农村经济新闻报道的比重,拓宽报道面,通过多种形式客观、公正地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广大农民在经济发展中的创造;
要主动收集国家实施的各项农村政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反馈资料,及时进行报道,为党和政府及时作出决策提供依据。记者要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入基层,了解农民。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有着丰富的经济新闻资源。记者要写好农村经济新闻,就要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入基层,走进农村,走进田间地头,充分地了解农村、农民。只有“脚到”才能抓到“活鱼”。2012年10月,《亳州晚报》记者丁静在“走转改”活动中,来到谯城区一个偏远的乡镇,起了个大早去集镇走访,发现一个大院里天还没亮已人声鼎沸,原来是农民自发在这里交易地产中药材。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一现象,通过深入采访,采写出消息稿件《“地产药行”乐了药农活了市场》,获得2012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试想,如果记者没有走基层的亲身体验,会发现这样好的经济新闻选题吗?吃透新闻事实,为农民提供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地市级新闻媒体,不管何时、不论何地,时时刻刻都要关注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呼声,为基层群众提供有价值的实用信息,农村经济新闻亦是如此。2011年秋季,亳州市谯城区很多农户种植的冬瓜遭遇销售难,许多又大又好的冬瓜烂在了地里。在接到这个线索后,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在写稿时,在报道“销售难”现象的同时,提出了更深层的思考:为什么这种现象频频出现?采写了《传统蔬菜种植期待转型》一文,从农户的遭遇、某蔬菜专业村的成功、农业部门专家的指导性意见等方面,为农户指点迷津,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事实证明,在报道农村经济新闻时,媒体采编人员一定要吃透新闻事实,为农民提供各地有益的发展经验和农村实用经济信息。不仅可以采访农业经济专家学者,还可以请农村一线的致富能手、土专家建言献策,对一些技术性强、涉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开展大讨论,让农民群众一起来参加大讨论,从而增强农民对农村经济新闻的阅读兴趣。

四、结语

农村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1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中国长期实行城乡经济结构,国家税收和财政体制实行偏向城市和歧视三农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而致使农村在国家税费改革以前的地方经济负债累累,连最基本的村级运转和乡镇级(包括县级)财政到了无法正常供给。更谈不上大力扶持项目推进和发展地方经济了,更有甚者有些较落后的农村连“村两委”都结构不全,即使能有一套领导班子也是人浮于事,真正能够带动地方发展经济的能人和有知识科技水平的人,都不愿在地方任职,而转到外地发展个体经济了,地方只剩下一些文体水平较低、业务能力较弱的年长同志支撑艰难的工作局面,对地方经济也是爱莫能助,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2尽管中央政策近年来对农民负担问题一直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减轻农民的负担,从实施的效果来看,这些措施对农民负担上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达到制止农民负担增加。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来税费改革以前全国农民直接负担的税费共1778.9亿元,平均每个农民负担199元,其中,各种税92元,“三提五统”66元,“两工”和以资代劳6元,集资等各种社会负担30多元,与以前年度相比增长了3.3%。自中央政府2000年提出了税费改革以后,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效果是明显的,人均负担下降了30%。税费改革虽然达到了使农民减负的目的,但同时使乡镇政府和村一级组织收入减少,使县、乡、村机构正常行政能力受到影响,而税费改革农民减负与县、乡、村财政情况紧密相连,没有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的改善,农民减负就难以完全实现,税费改革就缺乏推进的基础。中国户口在县和县以下的人口10亿多,其中农业人口9.2亿,在县城和建制镇的人口有1.7亿,中国现有2109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镇财政,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方17%,县乡两级共计20%多,而全国财政负担70%人员费用的状况,不仅农民负担无法得以完全减轻,同时基层政策的行政能力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直接面对农民、行政最为繁杂,作为政权基础的县级两级政府,可支配的财政收入是最少的。

3政策缺陷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影响。在中国城市公益事业的建设全部是由财政拨款进行的,国家每年花大量的财政收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大河的治理,而各级财政计划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不仅数量少。而且资金在流向农村的过程中经过层层截留和克扣,到农村已经没了,真正落到实处的是少之又少,农村村级公益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就基本落在农民头上,用一句不负责任的“谁投资谁收益”的空头支票应付了。

4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投入不足,长期以来,致使农村公益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加之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尚未建立,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到村一级数额有限,无法顾及所有乡村的公益事业项目。

5村民一向公益意识淡薄和经济承受力有限的影响。一般是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规定来办,由于“一事一议”标准低,数额少,与解决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的实际需要相关甚远,普遍存在着“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问题。

6现行的农村多渠道投资机制实施过程中难以配套的影响。由于现行的国家投资、地方配套,农民集资相结合的农村公益事业多渠道投资机制存在着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不是地方财政紧缺、配套跟不上,就是现行的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规定(受上限控制),不是以筹够集资的部分而耽搁,影响了农村公益事业的正常发展。

7村级债务沉重,影响了农民兴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前些年,一些地方由于盲目发展乡镇企业,超能力地集资贷款修路、建校,形成了巨大的村组债务。一方面,使集体经济经济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由于财政管理混乱,一些农民认为基层干部在工程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中捞取了私利,因而干群关系紧张,工作难开展,严重影响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8在目前乡镇财政既要保吃饭,又要还债务,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事,因而乡村基层政府和组织缺乏积极性,这就必然导致一些乡村特别是贫困乡村难以兴办公益事业,而只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才会缩小,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会顺利。搞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也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内容。

9众多乡村人口与农产品供求及农民收入问题。从中长期看,继续依靠政府提高大宗农产品收购价格来增加农民农业经营的收入,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而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由于土地规模限制,也不能对所有农民的收入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人多地少构成了农户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基本约束,在此约束之下,非农业人口城镇居民及整个国民经济所能承受的农产品价格水平与农民农业经营收入的增长是一对很大的矛盾。

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须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地区对现行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尤其是在基层组织的考察、选拔,使用中能够推陈出新,着重培养和任命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文化的干部队伍来发动和带领群众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二、三产业收入,家庭经营农业收入,转移和财产性收入等。

2一是要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把用于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优先安排,并按一定比例逐年加大县(区)级投入,不断改善广大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多元投入机制,在坚持标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政策资助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办法,鼓励农民及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公益事业,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帮扶、农民自愿、社会捐赠、民主管理”的方式,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基金。基金的来源除了各级财政划拨外,还可建立社会团体捐助、企业赞助、个人捐助等多渠道的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三是建议地方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出台《关于认真解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的意见》,明确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指导思想、原则、政策措施等,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

3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大对县(区)特别是财政困难县(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对于较早实现“普九”达标验收的县(区)给予资金和政策倾斜。对因农村“普九”教育达标建设等所形成的政策性债务,可按照“谁的孩子谁抱走”的办法,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逐步消化解决。切实开展农村困难学生助学活动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巩固“两基”成果,按照危房改造同农村中小学布局相结合的思路,合理规划和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逐步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返贫问题,逐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4相对集中捆绑使用各个海外关系的财政支农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是借鉴扶贫工作“整村推进”的做法。指定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规划,按照“海外关系不乱、用途不变”的办法,把分散在各部门的支农项目资金集中起来,设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给予适当补助,力争在解决一批乡村重点公益事业项目。二是改变支农项目资金的投入方向,减少对生产经营环节的支持,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例,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减少中间环节,尽量采取项目资金直达的办法,防止层层截留和克扣。同时。建立项目资金跟踪检查审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资金有效使用。三是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中,从实际出发,减少县(区)政府项目匹配比例,取消乡镇匹配,以确保农村公益事业工程质量和效益。四是对于税改前村组在建设公益事业时,免征农业税属村集体兴办的公益事业,按“一事一议”制度办理。根据原合同和具体情况,由村采取措施逐步解决。

5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规范和完善“一事一议”筹资制度。一是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免征农业税后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乡(镇)村干部要加大“一事一议”宣传力度,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艺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例的政策界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发展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严格按“一事一议”制度办事,规范操作,以巩固减负的成果。考虑到农村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在遵循公开、透明、自愿、协商原则和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基础上,对一些直接由农田受益的基础上,如水利项目等,可按田亩筹资(但总额不得超过按人头的筹资额)。三是允许采取适当提前或延迟的办法,将两至三年的“一事一议”筹资集中起来,以兴办村内一些重要公益事业,涉及几个村的公益项目,也可以跨村联合使用“一事一议”资金,所筹集的资金使用情况必须全部公开。四是可以考虑把粮食直补资金改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集中统一使用。

我们正在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口惠实至”,使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而安居乐业。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工程。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来认识这个战略问题,并从多方面付出努力。

农村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一)开发和运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的实体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但是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能运用到经济建设中,这就需要一个开发和运作的过程。首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的实体资源进行分门别类,有效发挥其用途,以此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发利用具有显性美的静态资源: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群等,是人类文明发展轨迹的见证,有着丰厚的人文积淀。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修缮、维护、宣传、美化,使之成为旅游资源,能很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转化和利用这些资源时,特别要在宣传和美化上下工夫。

1.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体进行宣传。

制作成富有民族特色或风俗风情的短片、拍摄广告宣传片、作为综艺娱乐节目的拍摄背景或场地等。如湖南卫视推出的综艺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第5期节目,拍摄场地选择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草原的美景,蒙古牧民的民族服装,蒙古包、“移动房车”,特制的牛车、马车,这些都带着鲜明的民族印记。亲自去牧场挤牛奶,烹煮奶油茶,烤全羊和各种烧烤小吃,热烈欢快的篝火晚会,一系列的活动环节,无不体现出现代旅游的娱乐性、休闲性、直接性和体验性等特点。

2.政府根据各地民情风俗举办各种节庆、活动,一方面拉动内需,繁荣市场。

另一方面在条件成熟的生产基地,进行招商引资,扩大产业链,开发衍生产品,实现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3.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建筑风格或名人轶事,拍摄成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影响力。

如电影《刘三姐》的拍摄,使刘三姐的家乡和刘三姐勤劳、善良、不畏、敢于与恶势力抗争的形象家喻户晓。建立或维护相关的文化场所,如建立博物馆。或根据地方特色或民情风俗建立影视拍摄基地。如浙江横店影视拍摄基地,江西萍乡的安源影视城。

4.直接作为旅游景点,配备相关的解说人员、解说词、宣传画册、录制成影碟等。在旅游景点定期组织各种民间艺人进行集中表演。

(二)发掘运作具有隐性美的动态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具有隐性美的资源。如: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俗等。这些资源大多属于动态的资源,要使这些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需要一个发掘和运作的过程。1.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建立档案库。一方面帮助和维护其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鼓励其收徒授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2.收集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俗等,建立资料库。将这些资源制作成光碟;
戏剧、曲艺、民歌等用文字记载下来,编写成书籍;
用画图或制成模型的方式记录技艺的动作或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申报世界或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便得到更好的保护或传承。另一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持其多样性和民族性。3.选择可以用于产业化开发的资源。如: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一方面用于旅游景点的表演,为游客提供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将有着民族特色和民族印记的服饰、配饰等加工为文化产品,作为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出售,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服务新农村美育的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十报告中提出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服务新农村美育有多种途径。

(一)引入中小学美术课程

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潜在的美术资源。如: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俗等大都蕴含着丰富的美术的内容。在服务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术资源进行转化和利用,使其赋有“产品”的价值。一方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宣传和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是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可以进入中小学美术的课程,所以需要进行筛选。一选具有当地地方色彩的。如:泥塑、剪纸、雕刻。二选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如:美术课程的原材料是学生能够容易买到或容易获取的。三选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如:泥塑、配饰、雕刻的造型,做成花鸟虫鱼的形状。四选具有人文意蕴的。如:剪纸中所体现的劳动之美,以及“风调雨顺”、“年年有余”的寓意等。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让农村学生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

(二)找准美育教育的关键因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私相授受得以传承,所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美育教育的关键因素是人。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具有技艺性、保密性等行业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非常讲究诚信、友善、勤劳等优良品质的传承。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潜移默化。教师一方面按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先自己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能进入美术课程的资源,并熟悉其来源、所含的文化和民族印记,再通过讲授和实践传授给学生。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耳相传、私相授受。条件允许的学校,可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使学生不仅了解其表象的东西,更懂得其背后深厚的文化积淀。三是民间艺人的活动实践和影响力。四是爱好者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和影响,营造诚信、友善、求实、创新的氛围,为农村的新风尚的形成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寻求幸福感,建设农村新风尚

根据十精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有效的转化和利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不能只是静态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单纯性的保护、保存,必须关注保持这种文化的人们的幸福。以明确的意图更加积极地加以有效利用和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其本身具有价值,而是在传承这种文化遗产的关系之中,它的价值才得以生成。”全球最权威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认为:我们50%的幸福是天生的,由基因决定;
10%的幸福由生活环境决定;
剩下40%的幸福则由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决定,而幸福的秘密就在于这40%。两者的研究成果都认为: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

1.培养孩子的幸福感,营造自然求新的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有很多与自然界的事物联系紧密,如泥塑、剪纸、服饰、配饰的图案,很多为太阳、星星、月亮或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或各种动物,这些都是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事物。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中,应多关注孩子的兴趣,关注其幸福感的满意程度,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营造自然求新的环境。

2.提升成年人的幸福感,提高生存和生活的技能

经济是决定生活的基础。农村由于交通、信息、教育、就业等都与城市有较大差距,所以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因地制宜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资源建立各种生产基地或旅游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应在微观方面加以指导和提供实际的服务。因势利导,举办各种培训班或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提高生存技能和文化素养;
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农民回乡办企业;
培养一批年轻有为,积极向上的基层干部;
开展好扶贫、帮困工作;
加强交通安全和法制宣传工作。政府工作人员和基层领导干部经常进行自查自纠,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帮助农民树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乡规民约的意识,培养有正义感、责任感、荣辱感、奉献感的新型农民。

3.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促进农村有序和谐发展

农村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新农村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组织形式也由过去单一意义上的合作社发展到今天新型的组织形式。同时,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也逐渐形成了比较明晰的思路,这就是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统筹城乡发展时指出的: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建设健全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模式对于提高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的经营效率和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发展,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旨在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有研究的共识和不足。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

从现有文献资料的总结来看,目前学界对于农村经济组织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常用的有农村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中介组织等诸多称谓。此外,对于名称的内涵界定也有着不同的研究。

首先,组织性质的分歧。有学者认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民自己联合、民主管理、团结互助的非营利性的一种经济形式。但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民联合自助,约定共营的一个企业形式的法人经营共同体,各“合作人”是具有私人财产和分户经营的单位。王礼力等则进一步认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民为增进自身利益而形成的组织,存在着组织和农户之间剩余利益的分配。而潘劲等则认为,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介于社会团体和合作企业之间。

其次,组织形式的区分。多数学者的研究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了区分。现行《宪法》第8条第一款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由此可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着本质上的区分,前者呈现出了农村区域一般特征,是以集体所有制经济为基础的;而后者是农民自愿加入,是私有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

再次,关于组织范畴的维度。有学者通过区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较系统地论述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概念,即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指有关农业以及农村二三产业中经济关系和从事经济活动的合作经济组织,该组织采取自愿加入原则,实行民主管理,具有独立财产权。目前,学术界广泛研究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大多集

中于农业,还未涉及农村中的二三产业的合作经济组织。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类型

各地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组织类型和组织模式。按照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组建和运作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主体,张学鹏等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分为政府主导型、能人主导型、公司主导型和专业合作社四种形式;刘德春将其种类分为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组织。总的来说,通过不同学者对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类型划分,虽然有名称和形式的差别,但是都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于加强农村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了肯定。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角色定位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角色定位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大部分学者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角色归纳为连接政府、市场和农民之间的桥梁。陈永平指出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具体含义:宗旨是为全体的组织成员服务,为组织成员谋取更大的利益;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效率,提高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组织规模的扩大,是为了使合作经济组织更加富有生命力,在市场竞争中更加具有竞争优势。也有学者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角色进行了多方面的归纳,张屹立等认为,非政府组织担任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政府社区以及农民之间的沟通和农村社区社会资本凝聚的作用。此外,徐顽强等认为,研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视角应从本质上出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角色定位应该是连接农业资源和市场的纽带。

四、农民合作组织目前存在的问题

现实表明,尽管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具有若干鲜明的制度优势,但在全国范围内仍发展不足,存在不少的问题。目前,学者们主要从外部制度供给和内部自身结构两方面对农村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从外部制度供给来看,部分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导向作用,法律地位不明确。夏英指出,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外部环境,在两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性:一是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不完善;二是合作组织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撑。有学者从政府的角色定位和介入方式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表现为明显的行政主导态势,行政色彩浓厚,合作属性淡化,不能有效维护农民利益。张晓山则进一步指出了政府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消极因素所在,主要包括对合作资金的管理不规范;部门利益影响组织资源的整合;单纯下指标,定任务,影响组织运行效率。从内部自身结构来看,当前大部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内部管理松散,发展机制不完善,缺乏严密的组织结构。同时,由于农民长期生活在“小农经济”的习俗环境中,其自身存在一定的思想和认识局限性,忽略了对财产的权利意识和参与管理的义务,缺乏人本理念。另外,一部分学者也指出,现行合作组织的服务、协调能力不强,组织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和进入市场的能力有限,且具备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难于适应市场资源配置的要求。

由此看来,学术界从多方面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外部环境而言,学者们主要从市场经济、法律构建、政府角色等视角分析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面临的问题所在。从内部结构来看,学术界主要关注的是组织的结构、成员以及功能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但是,从研究目标来看,学者们的研究主要还属于政策性研究,仅仅是从政策制定层面展开对现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问题的分析,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

五、综合评述

综上可见,学术界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方面已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在以下方面初步达成共识,但现有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研究的视角上,目前理论界大多从经济学意义探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而从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等视角研究的成果较少,不利于人们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全面把握和了解;第二,在研究方法上,以规范分析为主,实证研究相对较少;第三,在研究内容上:一是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定义,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本质特性的认识,制约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深入研究,尤其是政策层面的研究;二是现有研究偏重对浙江、江苏、山东等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研究,欠发达地区及落后地区研究较少;三是关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大多从自身内部结构、外部环境等微观层面展开,而没有将其放到整个农村社会系统中考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村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村其他社会要素相互关联,所以我们必须将其放到整个村社会系统中去考察研究,理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村基层组织、乡村政权组织等之间的影响关系;四是现有研究大多集中探讨某一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如农民协会组织、股份合作制组织等,个性研究未能有效上升为共性研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内在规律性的研究尚不深入。

主要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增长理论;
农村经济;
农村教育;
原因分析

由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相对于城市经济,我国的农村经济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农村经济关系国计民生,在此背景下,分析发展农村经济对策,更具现实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教育角度分析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本文从农村教育角度分析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丹尼森等新古典学派研究了知识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丹尼森在《1929—1969年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中得出: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库兹涅茨提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索洛于1957年运用全要素分析法分析了美国上世纪前半期的经济发展,发现从1909—1949年间美国GNP的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了87.5%,而人均资本投入量的增加只贡献了12.5%,因此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因素。

新古典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来研究,罗默、卢卡斯等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不同意这种观点,岁默从内生性技术进步出发来解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经过分析认为:知识不仅能形成自身的递增效应,而且能够渗透于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使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也产生递增受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卢卡斯的观点与罗默类似,只是把技术进步换成了知识积累,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永久动力,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主要是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以及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人力资本比较差异所致。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对1929年—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定量研究后发现: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平均达到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70%,占国民收入增长的33%,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对于农村发展与农村教育的关系,舒马赫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发展中国家农村之所以贫穷,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的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村的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很多的缺陷。发展中国家农村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使农村生活活跃起来。而人是一切财富的首要和最终的根源。因此,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农村的智力援助,赠与有用的知识,加强农村的教育。农村教育要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要培养具有正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和信念的“完整的人”培养为农村、为人民服务的人。

二、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生产方式传统,现代农业没有大范围推广;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附加值低;
农村人口过多,农村生产效益低下;
农民收入不稳定,消费能力弱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虽然有多种方式,但最根本的还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发展能有力的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1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要发展,必然需要促进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而要发展现代农业,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需要大量的农村人才。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基本科学素质,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对农村科技的快速消化能力,最根本的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增强其学习、钻研能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转化,现代农具的使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需要以下人才:(1)农村综合性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多种专业知识。(2)农村科技人才。农村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3)农村新型劳动者。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的要求。(4)农村经纪人。农村管理部门与广大农户之间、农村生产者与农产品市场之间联系的纽带。

2.2农村教育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小农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农经济难以与大市场对接,农业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进步慢、农民收入增长缓、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而农业产业化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农业产业化能有效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的组织化、商品化程度,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组织作为农村中的企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介,需要大量的农村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应用人才以及科技开发者,这些都需要教育能够培养出大量实用的农村建设者。

2.3农村教育可以影响农村人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农村教育的发展,会促进农村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促进农民少生优生。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人口过多,农村土地偏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从下表可以看出,随着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妇女的平均生育率在不断下降,因此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对农村人口数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村居民将因为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而提高生育意识,少生优生,有效降低人口的出生率,使我国的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得到降低,缓解农村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促进农村人地矛盾的逐步缓解,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农村教育的发展,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向城市转移。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人地矛盾突出,劳动生产率低,需要转移。据统计:2006年底,我国有4.81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7.64亿的62.9%,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为3.26亿,占全国劳动力的42.6%,而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一般在10%以下。据估计,我国有约1.5亿的农村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去。如果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这一效应就可使农民生产效益提高40%。

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居民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工作机会。农村教育在这一进程中将因为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各种素质,增加他们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机会,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4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民消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人均教育消费相当于城市的三分之一,农村教育消费不足,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抚育子女上学,必然要支付相应的教育费用,这就是消费。消费会刺激生产,消费了教育费用,换取的是劳动者智力和体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从经济效果看,农村教育是有限度的消费,但却是扩大了的生产,因此农村教育促进了农民消费,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5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从而使收入弹性降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强,适应各种工作的能力就越强,不容易受到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劳动收入的抗干扰力和抗波动力就更强。特别是相对于目前的全球性经济萧条,劳动者收入的抗干扰力显得尤为重要,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总的来说,农村教育能够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降低农村生育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消费、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等方式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重视农村教育。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舒马赫著,虞鸿均,郑关林,译,小的就是美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秦庆武,徐锦英等,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与出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5]邱共华,农业剩余劳动力难解[J],当代经济,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