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利用高校教学资源,依托综合实训软件,构建高度仿真的模拟环境――以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销售为核心,与供应商、物流商、贸易商形成完整产业链,同有关政府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相互关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跨专业综合实训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跨专业综合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一、经管类跨专业仿真综合实训课程概述
(一)课程简介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利用高校教学资源,依托综合实训软件,构建高度仿真的模拟环境――以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销售为核心,与供应商、物流商、贸易商形成完整产业链,同有关政府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相互关联,形成完整的一系列经济组织及其业务运作的系统。
(二)课程特点
跨专业综合实训突破现有经管类各专业实践教学自为一体的局面,集成经管类各专业知识体系,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创造性地建立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实践教学体系。高仿真实训环境设计,学生的经营决策行为实时改变实训的数据,动态数据环境突破了以往静止单一的实训模式,增加了专业实训的难度,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动态变化的数据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作出决策,实现了综合实训由静态模拟到动态真实的转变,高度模拟了现实社会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注重学生全面能力培养,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跨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市场竞争与决策能力、团队组织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
二、跨专业仿真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平台搭建
课程依托方宇博业开发的“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平台VTS-M”系统,构建虚拟仿真现代商业环境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学习训练、教学管理与评测的一体化平台系统。
仿真实习平台模拟电子设备制造业运营环境。由电子设备制造公司、原材料供应商、贸易公司组成的供应链,组建辅助机构:商业银行、第三方物流、会计师事务所、工商局、税务局和媒体中心。从市场环境、工作场景、业务流程、机构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景仿真,为学生提供了制造、贸易、供应、物流服务、政务服务等多种形态的仿真组织。
(二)硬件配备
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由于涉及多岗位的协同运作,对实训的场地有一定的要求,通常要容纳100人以上,并能满足后续扩容的要求。因为实训内容高仿真,在场地设置上也应尽可能模拟现实。制造公司、贸易公司、供应商办公室,银行柜台、工商局等各个区域尽可能按照实际工作环境布局和配置各种设备和办公用具,营造职业工作氛围。实训设备配置,对服务器、终端机等设备均有详细而具体的要求,在满足基本教学运行的情况下,需要适度考虑后续软硬件升级的问题。
(三)教学组织
跨专业仿真综合实训开课面向经管类各专业,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完成相应的实训活动,对教学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该实训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较强,对学生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有一定要求,在学完相应的前置课程和相关专业单项实训后开设较为适宜,一般在大三第二学期或大四第一学期开设比较合适。
以石河子大学商学院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为例,实训课程针对审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6个专业的学生,开课时间是大四第二学期初,实训安排80学时,集中在四周时间,每天下午四学时。每期人数约200人,配备6名实训教师,来自各专业方向,在实训过程中,负责解答相关业务问题,控制实训进度,协调现场事务,组织部署和评定实训成绩。另有一名实验员负责硬软件维护。
(四)实训内容及课程安排
实训仿真环境中,制造企业、贸易企业、供应商、物流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在线上完成从企业注册至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线下完成企业注册登记、员工招聘、会计账务处理,以及生产经营,网络运营维护业务,工商局、税务局办理各类注册、审批、登记业务,银行负责办理各机构开户、结算、贷款等业务。
课时安排:课程简介及开课动员4学时,CEO竞聘及员工招聘8学时,企业注册8学时,经营规则学习4学时,试运营1-4季度16学时,正式运营1-8季度32学时,课程总结4学时,资料整理归档4学时。
实训进行中,学生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履行任务,完成企业或机构经营目标。此外,还特别设计最佳简历评选、企业宣传海报评比、企业logo设计大赛、点钞大赛、CEO论坛等活动丰富实训内容。
(五)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既考虑团队业绩也考察个人表现。以核心制造企业为例,其考核重点关注期末经营业绩,网络运营情况、财务处理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此外还注重学生在实训全过程中的参与度、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及实训结束之后的总结反思。不仅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对其团队观念、竞争意识、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总体考量。期末经营业绩考核可以采用软件中自带的经营分析,也可以依据财务指标(如所有者权益)进行计算,教师也可以灵活设置考核标准进行排名。个人考核参照CEO对员工的评价,按照员工工作表现确定成绩等级。
(六)教学效果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开设仿真综合实训课程以来,共四届13个班级约650名同学参与实训,根据反馈信息来看,仿真综合实训突破了教学场所限制,使教学更加?N近真实,学生参与到实践环节,提高了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实训中融会专业知识,了解掌握相关辅助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了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综合决策力、执行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企业为单位的小组课程实训,让企业员工在CEO领导下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在学习中结下友谊,同时锻炼了团队组织与协作能力。
三、跨专业仿真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反思
(1)仿真综合实训创造了一个虚拟环境,并在虚拟环境中设置了一系列游戏规则,但规则有漏洞,学生在实训中会利用系统漏洞,如:系统里允许企业间转账,供应链上下游之间会相互拆借资金,导致民间借贷泛滥。
(2)实训主题围绕制造企业展开,机构和上下游企业训练难度低,操作空间有限,这会导致不同机构不同岗位工作强度和内容差别较大,教师需要根据各岗位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任务内容,减少差异。需要及时了解企业行业前沿技术内容,更新课程内容和系统模块,与系统供应商合作完善实训软件。
跨专业综合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教育;融合;仿真实验;跨专业
一、前言
要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综合性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由于各种原因,让学生到企业中学习锻炼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高校需要提供多专业综合性的实验平台供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跨专业仿真实验课程依托跨专业仿真综合实习平台开展课程,该平台是一套仿真经济环境的经营模拟演练教学平台。它依托院校的基础硬件进行仿真环境设计,以企业经营与管理为主旨,采用信息技术建立软件对抗演练环境。同时进行多组织对抗、多人协同的模拟经营和业务运作,通过体验式综合实验教学,强化了学生对产业环境、企业经营决策、企业管理、竞争对抗、业务训练等专业技能的认知,有效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最终实现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它能突破空间限制,最大程度的给予学生私人定制的体验。仿真实验教学可以将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将教学与当前的数字化技术紧密结合,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让虚拟化的实验和网络化的教育平台在实验中得到体现。对于企业来说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的投入以及实验室的投入。
二、经管类专业人才新的实验教学理念构建
高校引入跨专业仿真实验平台,要在实验教学功能和教学方法上重新构建全新的实验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功能上应该是从教学设计到评价设计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驱动式的功能设计。同时实验教学方法也应该顺应教学功能的改变,建立“双主”教学模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在多种专业背景、多种角色配合中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最终对接产业人才需求。
(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激发自主学习
对于这种综合性实验课程,一定要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要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的空间。教师只负责规则的解读,由学生自主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地去完成工作。学生由自己组织的团队进行经营策划、组织与实施,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起到教学设计、指导、监控(激励、答疑、纠错)和评估的主导作用。这种“双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分别指导和因材施教,提高实训的效果和质量。
(二)“虚拟场景、体验式的教法”使学生学用结合
跨专业仿真实验平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仿真性”,平台通过构建模拟供应链下各企业运作的仿真环境,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运用所学的各个专业知识进行企业运作的模拟演练和业务对抗。这种模拟场景让学生自主体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环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形成探究式、讨论式、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这种教学模式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体验式教学要先有理论基础,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的是理论的应用,而不是脱离理论的实践。二是教师一定要预先设计好教学内容,用体验的方式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三是创新考核制度,从实验过程、业绩到报告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三)“课后反思总结”强化实验成果
体验式教学方法的重点环节是体验后的分析和总结。只有体验,没有分析和总结,就像带着学生“做游戏”一样,无法达到深层的理性认识,更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总结环节也应分为教师和学生双方进行。学生每天要做好工作日志,既要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分析,也要对下一天的业务开展进行规划。教师在学生的总结基础上再次进行全面总结。使学生形成总结经验教训的惯性思维,不断强化仿真实验的成果。
三、跨专业仿真实验的课程开发设计
跨专业仿真实验课有众多的先天优势,可以完成许多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体验式、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目的。但跨专业仿真实验课程不能只停留在软件设计者设计的固定类型的企业和数据资源上,还有更多的功能有待开发。笔者认为,跨专业仿真实验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完成和经管理专业教育的融合:
(一)跨专业仿真实验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
跨专业进行仿真实验需要建设一个更加有针对性的仿真平台,在建设的时候需要与本校所处的地方经济环境相结合,以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管理实际为案例建立实验数据库。以F高校为例,该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手段,虚拟福建海西经济区、平潭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建财税金融保险、玉融国际创业小镇和当地大型企业,建立真实跨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数据资源供学生实验。这种结合方式即可以解决经管类专业学生实习难题,也促进高校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事业,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能够及时的适应社会。
(二)跨专业仿真实验与专业群建设结合
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转型中寻求突出的办学特色,高校需要产业融合,需要优秀企业的合作,高校专业群对接地方产业群正顺应了转型中的需求。建立专业群,通过产业资源对接,使得高校逐步改变专业教学及人才供应过程,也成为企业扩展区域市场的重要手段。例如,F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建立了旅游专业群、“互联网+商贸”专业群。坚持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办学思路,建立以市场需求、行业标准、职业需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两个专业群分别围绕旅游和国际贸易两个行业设置形成。在专业群下,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上有大量是共用的,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实训项目是共同的,所以跨专业仿真实训可以对专业群行业建设提供实验平台。经管类专业应依据经管学科专业方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将区域经济和宏观、微观经济等建立专业群,将专业群建设涉及的行业企业资料整合形成各种实验数据库,让学生在跨专业仿真实验平台就可以进行虚实结合的实验课程。
跨专业综合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
问卷调查;
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为了对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经管实验中心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50份,其中部分问卷因答卷不规范等因素去掉,剩余有效问卷642份。基本满足本次调研的需要。现就问卷调查的情况具体分析汇总如下: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课程在教学中采用的是虚拟仿真创业培训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虚拟的现场办公环境、软件实训平台、企业创建流程、仿真单据以及虚拟仿真企业运营实践,调查发现,学生对虚拟的现场办公环境、软件实训平台、企业创建流程以及仿真企业运营实践的印象更为深刻,对虚拟仿真单据的印象相比不够深刻。分析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仿真单据采用的是空白单据册,仿真程度不颍所以学生的直观感受不强,二是仿真单据的填制主要是由担任财务角色的学生在进行,其他学生的参与度低。
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调查,创业者能力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最为突出,占比达到22.18%,其次是沟通能力,排最后的是创造力。实训过程中每个学生加入到虚拟的公司,成为团队中的一员,每个团队的成绩取决于每个学生的努力情况,所以团队合作十分必要。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本门课程十分看重的,调查结果也证实本课程的培训效果。另外,沟通能力的提升也较为明显,在授课中我们几位老师也发现,很多在传统课程中不爱交流的学生也积极的加入到运营当中,沟通明显多了。创造力占比最少,说明学生认为课程中的创造力培训还比较缺乏,下学期授课中通过系统调整,增加生产产品的种类,提高学生的自由发挥空间,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其效果有待下学期检验。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课程设计了实训运员大会、创业CEO竞选会、创业团队组建、企业文化展示及设计、企业注册成立以及企业运营实践等,调查发现,学生对企业运营实践环节的印象最深刻,从中学习到的东西最多,其次是创业团队组建。分析原因,企业运营实践占本课程的时间最长,因此学生印象也最深刻,其次是团队组建,团队组建过程采用的模拟招聘,学生亲身体验了团队组建的特别过程,所以有深刻的印象。另外,企业文化展示及设计和企业注册成立,往往是部分学生在主导,所以有部分学生的感受相对差一些。
目前,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设的学期有大三下学期,也有大四上学期,课程开设初对于何时开设本课最理想并不确定,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大三下学期开设最合适,另外,通过本学期大四上学生开设课程的情况看,本课程设置在大四开设效果不如在大三开设效果好。主要是大四学生要参加各种招聘会,有些学生甚至还要到工作岗位试岗,请假的学生较多,频繁缺课导致部分学生的实训效果很不理想。
关于课程时长,目前设计的是10天,调查结果也支持最佳时长为10天,另外,设计15天或更长,从学生上课安排方面来讲也不容易达到,难以协调。同时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基本也认为10天为最佳实训时长。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课程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模拟经营当中,体验就业,因此,本课程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未来就业。从调查结果来看,94.97%的学生表示本课程对未来的就业道路有很大帮助或有帮助。这样的调研结果说明学生通过本课程能够提高其就业能力。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课程的综合性决定了其课程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是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为此,本问卷中调查了本课程对专业学习的帮助情况,调查结果显示,30.02%的学生认为对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62.09%的学生认为对专业学习有帮助,说明大部分的学生认可本课程促进专业学习。
在本课程中,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及特点,可以通过轮岗或是轮换工作机构来达到这一目的。在本学年中只有少量学生有机会实现轮岗,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体验轮岗。为此问卷中设计了轮岗需求问题,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希望有轮换机构或岗位。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课程中要加强轮岗的设计,让更多的学生体验轮岗。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课程采用实训教学模式,与传统授课相比,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性更加明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种授课方式是否更具吸引力,学生是否更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对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89.18%的学生认为虚拟仿真实训比传统授课方式更具吸引力。根据这一调研结果,说明这种将课堂交给学生的教学模式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希望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教学需求,对于增加哪些内容可以对学生的创业学习更有帮助,进行调查后了解到,学生最希望增加的内容是企业间经营对抗与合作、现场团队互动活动,其次是学习者经验的分享会和创业创意的展示,应该说问卷提供的四个选项都是学生希望能够增加的内容,其中前两项的需求更为迫切。为此,建议授课团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看是否可以加以改进。
问卷的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问题,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提出建议,只有个别学生的提出了一些观点,但是都不成熟,不做分析。
参考文献:
跨专业综合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VBSE;
探索;
高职教育;
实践教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136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242- 04
1 前 言
近年来,国家对于高校实践育人,加强职业化教育尤为重视,也提出了很多关于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方案和举措。
国务院总理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会议要求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会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
从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中,我们不难看到,一方面,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的要求和寄予的厚望。另一方面,不论是正在转型中的高校,还是各高职院校,对于如何真正做到实践育人,如何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职业化的应用型技能人才,都面临着新的思考和严峻的挑战。但毫无疑问的是,在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将对职业教育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 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目前高校职业化教育的改革和推进,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发挥的作用将愈加重要。首先,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核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构建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同时也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其次,实践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最后,实践教学有益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3 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职业化教育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计划、设备场地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深层和细节方面剖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 实践课程体系扁平化、模块单一化
目前大部分实践课程的设计都是根据理论课程的开设情况而定的,大部分是统一的标准化内容。一门完整专业课的教学通常是先上完理论课程然后进行实训课程,或者上一部分理论就同时进行一部分实训,实训课占总课时的比重相比以往也大大增加。就一门课程而言确实提高了对该门理论课程的动手能力或者实践水平,但实训课只是跟着理论课走,没有形成知识交叉运用,实践认知仍然只停留在对某一门课程知识的掌握上。以会计专业为例,在学习基础会计课程时,进行实训的内容就是针对基础会计的相关知识和业务内容;
而在学习税法与纳税会计课程时,也是仅对纳税申报和纳税会计方面的知识进行实践教学的。这样的实践教学仅仅满足了对单一学科的知识运用,应该说还停留在对专业认知的层次上,并没有体现出相应的岗位认知。
3.2 实践课程设置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
在现代企业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要求下,每个员工除了要了解自身的工作内容,还要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协同工作,理解社会供应链中其他组织、个人的协同关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职业化教育下应用型人才应成为具有知识+技术+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宽专多能”式人才,才能更受企业青睐。
我国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主要是单一的专业实训,并不涉及跨专业的岗位和职业群,缺乏系统性、仿真性和综合性的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实验室建设没有考虑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层次性、系统性,缺乏整体性设计,实训室资源相互独立,未能有效整合,使用效率低下,实训形式单一,缺乏跨专业综合实训环境,导致学生实训过程中与整个职业环境脱节,对企业内部关系及其与企业相关经济活动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缺乏了解。
4 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设计理念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转型,社会对于经管类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促使高等教育对于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愈发注重, 人才培养的目标也由过去的“知识型”向着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三创”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转变,高校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也亟待在“课程开设深度”和“实训内容宽度”等方面寻求突破。
在此背景下,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以下简称“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实现了“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商业发展”的协调同步,尤其是该实训平台“把企业搬进校园”的理念,为经管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难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确立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新高度。
4.1 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描述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以“对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进行全方位的模拟经营及管理。学生通过在多类社会组织中从事不同职业岗位“工作”,训练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感悟复杂市场营销环境下的企业经营,学会工作、学会思考,从而培养自身的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提供模拟实习的引导系统和相关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完成典型的岗位工作任务、学会基于岗位的基本业务处理,体验基于岗位的业务决策,理解岗位绩效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真实感受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过程;
全面认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和主要业务流程;
体验企业内部部门间的协作关系及其与企业相关经济组织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进而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达到全面体验岗位职位要求,胜任岗位工作的初级目标。通过在不同职业岗位“工作”,训练学生从事经济管理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感悟复杂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经营,学会工作,学会思考,培养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4.2 VBSE人才培养理念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通过对不同形态组织典型特征的抽取,营造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让受训者在虚拟的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中,根据现实工作业务内容、管理流程、单据,结合教学设定的业务规则,将经营模拟与现实工作接轨,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可进行宏观微观管理、多人协同模拟经营和多组织对抗。同时,依靠由“基本规则”到“管理理论与策略”的知识体系递进以及基于“操作、逻辑、理论、应用”四个方面的培养层级,保障了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最终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人才培养理念如图1所示。
简言之,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跨专业:融合经管类多个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
第二,全仿真:基于企业真实组织机构、工作任务、业务流程与操作环境的全景呈现,达到机构仿真、环境仿真、流程仿真以及业务仿真;
第三,对抗性:兼顾“创新、效率与效益”的综合评测体系营造出组间竞争氛围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5 VBSE对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的启示
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引入,解决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为职业化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
5.1 打破传统实训模块的单一化,体现跨专业综合实训
基于VBSE“把企业搬进校园”的实训理念,实训课程在抽取不同组织形态,设置不同企业类别的同时,还仿真设置了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和相应的岗位。以其设计的核心制造业为例,就一共设置了7个部门,18个岗位,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相应的职责和任务。组织机构和部门岗位设置如图2所示。
在VBSE的实训中,涉及的业务类别与整个经管大类的主要专业课程都有关系。如财务部门的实训业务就与会计专业中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法、成本会计等主干课程的理论知识密切相关;
又如市场营销部的实训业务会体现市场营销课程的相关知识;
仓储部和采购部在实训中还会涉及物流专业的相关知识等等。这样就为经管类专业的实训提供了更多自定义的空间,其“跨专业”的特性笔者认为可以有两层含义,一是同一专业的学生可以得到其他专业的岗位锻炼,学习到其他专业的知识,为今后就业提供更多选择;
二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同时进行实训,在充分锻炼本专业的岗位认知的同时,也能了解各部门和岗位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实训中只能就单一课程进行实训,无法把专业中各种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的弊端。
5.2 VBSE为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平台
我们以往在提到教学方法改革时经常会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转换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主体地位,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应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但是操作起来总是有困难。在VBSE的实训中,这一转变开始得以实现。VBSE实训平台通过其操作系统来控制企业的业务流程及业务的具体内容,实训中教师不再以讲授为主,教师只是帮助者的角色,真正的主角是学生自己。教师只是运用系统来控制课堂进度和推送任务,但所有的业务流程和操作都是要靠学生自己完成的,并且系统已经配合任务制作了相应的学习课件和指导手册,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完成操作,无法解决问题时求助老师,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真正达到任务驱动教学的目的。因此,在VBSE实训中对探索“翻转课堂”“行动学习”等一系列较为前沿的新教学方法都是有所帮助的。
5.3 VBSE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应用人才,所以学生除了专业知识过硬,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综合素质,才能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VBSE的实训课堂中,除了完成系统推送的日常业务,还要配合一些特别的任务来完成,比如CEO竞选演讲、招聘宣传海报的制作、营销策划方案的制作、企业业务流程的制作等任务,需要同学们进行PPT制作,还要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这样不仅锻炼了同学们文档制作的水平,还涉及人力资源、营销方面的知识,还有沟通与表达的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同学刚开始面对全班同学进行阐述时非常的胆怯,经过锻炼,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自信了很多。尤其是担任了CEO的同学能得到很大的锻炼,从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并且很能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而这些都是企业所需要的。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单单是一个教育问题,其事关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并将为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提供人才保障。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借助VBSE这一全新的虚拟商业环境的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将有助于高职院校继续开拓实践教学改革新思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过硬、具有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卢德湖.VBSE创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J].嘉应学院学报,2013,31(4):
94-97.
跨专业综合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仿真综合实训;
创业能力;
教学模式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的创业能力培养以及创业环境的建设。促进就业、鼓励创业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强化实践育人机制,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等方面一直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并逐步形成了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构建起基于仿真综合实训的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平台。
1 仿真综合实训的基本教学模式
针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整合现有的实训教学资源,仿真企业经营过程,构建校内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使学生在该环境中完成从求职到职场,从职场到创业,从企业创立到企业经营,以及商业竞争的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的体验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经营决策、业务往来等环节,作为学生参与真实的商业社会竞争之前的演练,也为学生将来自主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实训教学资源,构建仿真综合实训的基本教学模式。
1.1 仿真的商业社会环境
将真实的商业社会环境中的各关键要素进行抽象,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整合及自制实训软件和教具,构建起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见图1)。该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分为制造企业、政府部门、服务机构和其他企业四部分组成。其中,仿真的若干家制造型企业属于同一行业,并具有竞争关系,它们是整个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的核心,在这些制造企业中设置行政、生产、财务、营销、采购等部门;
政府部门主要包括工商局、税务局、招投标中心等,为制造企业提供注册登记、工商年检、纳税申报和招投标等服务;
服务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新闻中心等,主要为制造企业提供支付、存贷款、会计事务、审计、新闻等服务;
其他企业主要包括物流公司、商贸公司、货代公司等。
图 1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结构图
1.2 仿真的企业运营过程
在搭建好仿真的实训环境后,学生需要组成团队,作为不同的企业或机构参与实训过程,每个学生都扮演某个角色,学习和训练在该角色岗位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感受企业创立和经营管理的决策过程。
例如制造企业该如何投放广告开拓市场,如何按照每期的订单组织采购和生产活动,如何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融资,何时需向银行贷款及贷款类型和金额,固定资产的投入与折旧,财务会计处理,成本与利润的计算,风险的控制,何时进行纳税申报,如何与商贸、货代公司开展合作等,都需要由担任不同角色的同学自行决定。
在政府部门、服务机构和其他企业中参与实训的学生同样需要开展仿真的岗位业务活动,通过各项业务处理过程,企业在商业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相关的要素。整个实训过程以制造企业的运营过程为主线,通过多次岗位角色的轮换使学生全面体验创业与企业运营过程,全面提升创业素质。
1.3 综合创业能力实训
目前,多数院校的学生实训都是穿插在某门课程中,进行验证性实训、流程性实训以及课程结束前的专业综合实训。
这些实训环节能够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各自的专业局限性,对于学生形成跨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效果甚微,而创业能力就是一种多专业交叉的综合能力,需要专门进行综合实训,才能够逐步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
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实训环节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的验证性和流程性实训,如:“手工会计处理”、“会计凭证填写”、“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业务处理”等,实训内容都是会计学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很少能够接触到工商业务、税务处理、银行实务和企业运营等与会计专业密切相关的跨专业实训内容,不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和技能的获取。仿真的综合创业能力实训正弥补了这一不足。会计学专业的同学不仅可以在仿真制造企业的财务岗位工作,也可以在整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中体验不同类型企业、政府部门、服务机构和其他类型公司的不同岗位。学生通过在不同岗位上进行体验式、沉浸式的演练,不仅深化和拓展了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还习得了多专业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了未来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和相关技能,进一步提高了创新创业素质。
2 仿真综合实训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
2.1 跨专业的教学团队
基于仿真综合实训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需要一支具有多专业背景的教学团队。以经管类专业教师为核心,从各相关专业选出实训指导教师并由教务部门统一组织参训学生,科学整合及改造现有的实训场地、用品和计算机软硬件等实训资源。
2.1.1 多专业背景的实训指导教师。
在开展仿真综合的创业能力实训时,由林业经济管理系、林产工业系、林业信息工程系等部门派出经管类、林产类和信息类专业的实训指导老师,组成跨专业实训教师团队。在团队中,企管专业教师指导仿真制造企业的学生进行经营决策,国贸专业教师指导贸易企业业务活动,会计专业教师对各企业财务业务活动及会计师事务所实训内容进行指导,财税专业教师指导税务相关实训活动,金融专业教师对银行相关实训内容进行指导等。各专业教师在实训过程中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整个综合实训过程。同时,各专业的教师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和参训,互通有无,逐渐培养出具有多专业背景的复合式创业指导教师。
2.1.2 教务部门统一组织参训学生。
创业能力培养综合实训需要在仿真商业社会环境中进行,这就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扮演环境中不同的岗位角色,因此需要打破现有的以系部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由教务部门集中安排时间和地点,统一组织各专业的学生同时参加实训。
2.1.3 科学整合及改造现有实训资源。
为提高仿真综合实训过程的竞争性,模拟创业竞争过程,仿真综合实训平台设置了10余家模拟企业和服务机构,近200个工作岗位。如此大规模的实训教学任务成本较高,无法由单个教学单位独立承担。为此,需要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的分布在各个部门实训场地、实训用品及计算机软硬件等相关的实训资源,进行整合升级,以较低的成本打造出适合学院实际需求的创业能力培养实训环境,并在全院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2.2 跨专业的实训内容
仿真综合实训在实训内容上将各专业的单项实训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了跨专业的综合实训。
2.2.1 实训项目的综合跨专业性。
传统的实训项目主要是分布在各专业课程中的单项实训或专业内综合实训,比如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训项目一般是虚拟某个公司的财务背景,让学生根据该公司某个期间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和会计报表。
这些实训项目虽然能提升财务岗位的专项职业技能,但都是作业题形式,即学生看到的原始凭证都是设定好的,只能训练学生根据原始凭证进行账务处理的技能,并不能训练学生的管理决策能力,更不能有效的获取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而跨专业的综合实训是将多个专业的学生混编在一起,在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角色轮换反复演练,整个实训内容不仅涉及制造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还需要与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类服务机构进行协同业务处理,并且还将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整个供应链上相关的业务活动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仿真环境当中思考和感受创业过程。
这样一来,即便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也能参与企业从创立到经营决策的全过程,从而为日后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做好充分的技能准备,使其不断累积创业能力,提升创业素质。
2.2.2 实训项目的竞争趣味性。
为了提高学生参加实训的积极性,创业能力培养平台中设置了多个存在竞争关系的制造企业,并在实训案例和数据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竞争矛盾和利益冲突点,尽可能仿真了现实的商战过程。
例如,核心制造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后都可取得等额的经营资本。代表制造企业各部门的学生小组在接下来的实训过程中,需要根据瞬息万变竞争环境,科学决策,合理利用原始资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所有者权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体会到竞争的残酷性与合作的互补性,感受商业博弈的趣味性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例如:如何把握期初市场的需求量,如何获得适合本企业的订单,应向银行贷款多少、投入什么类型的厂房和生产线,在供应链条中如何与上下游企业展开合作实现共赢,如何评估自身的生产能力、资金周转能力、降低风险等。由于竞争的广泛存在,每个虚拟企业都希望自己在竞争中取胜,对于经营着虚拟企业的学生来说,将最大化的激发其个人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为了商战的胜利,往往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讨论与合作,其创造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2.2.3 实训项目的团队合作性。
创业和企业经营管理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紧密协作才能成功。团队是整体效用大于部分之和的有机整体,团队中的管理者应该能够把每个成员团结在团队目标周围,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潜力,平衡团队内部的矛盾,这对于创业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创业能力培养平台尽可能真实的模拟出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中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主要组织结构,设置了组成这些机构的主要工作岗位和典型业务流程。
例如,作为平台核心的制造企业中,设置有行政、市场、财务、生产、人事、采购等部门,以及CEO、财务主管、市场总监、生产总监、人事主管和相应的助理岗位,学生轮换着在不同部门的不同岗位上任职,各部门与各职位之间既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又存在微妙的竞争关系,企业的CEO需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各部门的主管同样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团结部门员工与其他部门合作等。以接单安排生产为例,需要训练作为企业CEO的学生召集各部门负责人进行集体决策的能力。市场部门要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提出使利润最大化的接单方案;
生产部门要根据企业目前的产能,制定出可选的多种生产方案以及是否新建生产线、生产线类型的建议;
采购部要根据生产方案制定原材料的采购计划;
财务部要对整个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所涉及的资金的情况做出分析等。这需要训练不同角色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业务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协调与合作的能力。
不仅企业内部各部门与人员之间需要相互协作,现代企业作为整个供应链的一环,不可避免的要与上下游企业展开广泛的合作。例如,制造企业与贸易企业、货代企业、物流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关系,其与工商局、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商业银行、招投标中心之间的服务关系。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动态的维护企业生存环境中的诸多合作关系。因此,在创业能力培养平台中,实训项目的设计处处体现了团队的合作性。
2.3 综合的教学管理模式
2.3.1 教学管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由于创业能力培养平台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学生在实训中都是虚拟公司或虚拟服务机构中的一员,都有明确的工作岗位和需要完成的业务活动,所以每一位参与实训的学生都把自己定位为一名职场人士,都为自己所在的公司(机构)业绩加班加点地工作着。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每家公司(机构)的总经理负责对本单位的员工进行考核,并伴有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奖惩机制。所以,学生参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虽然可以有百余名学生同时在实训室里参加实训,但实训秩序却可以井然有序。
2.3.2 教学管理注重过程,教学效果考核注重结果。
还以核心制造企业为例,评估学生的实训效果,一方面需要参考该企业的经营记录,如: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工商注册,是否依法进行了纳税申报和缴纳,是否按时完成了财务报表与审计工作等;
另一方面考核该企业的经营业绩,如:根据该企业的战略目标评估关键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计算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和排名情况等。通过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让参训学生认识到在企
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把握好的关键要素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4 学生创业能力提升
教学团队、内容和管理三个方面的创新培养模式共同促进了学生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对于创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这些理论知识是孤立的、零散的,很难在短期内形成有价值的创业能力。采用仿真综合实训的方式可以将多个专业的学生组织起来,沉浸在一个仿真的商业社会环境当中,将理论知识有机的串联起来并应用于实践,体验创业的具体过程,是学生日后自主创业的演习,必将大幅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4.1使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从感性层次提升到理性层次。
在鼓励创业的大背景下,学生对于“自主创业”并不陌生,但大多停留在媒体宣传、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层面,很少有学生具备低成本、低风险创业实践的机会。仿真综合实训将使得所有学生都可以体验创业过程,将对于自主创业的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提高日后真实创业的成功率。
2.4.2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技能。
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其知识构成和具备的专业技能是不同的,但创业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仿真综合实训将使得学生在虚拟企业创立和运营的过程当中,通过角色互换,主动的获取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训练企业创建、纳税申报、财务会计、产品宣传、企业融资等各方面的技能,其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2.4.3 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
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创业仅仅依靠墨守成规的知识、按部就班技能是无法成功的,创业的成功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创业素质。学生在参与仿真综合实训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产生创业嗅觉,提高发现创业机会的敏感度,形成自己的创业理念,对于创业活动形成整体认识,并不自觉的以创业思维观察社会,带着创业渴望、创业理想甚至创业计划进入社会。因此,仿真综合实训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会有较大的帮助,为学生日后创业的成功提供不竭的原动力。
3 仿真综合实训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创业能力培养的仿真综合实训涉及学院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的教师、学生和实训教学硬件,在教学组织上与传统教学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学院高层领导支持,统一协调各教学资源,以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
3.1 实训时间安排
由于各专业都有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设计划,且创业能力培养综合实训需要集中时间和人力统一进行。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排课计划,增设小学期专门进行创业能力培养综合实训,并将创业能力培养仿真综合实训纳入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3.2 教师团队建设
创业能力培养仿真综合实训涉及企业创立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团队联合进行实训指导。同时,实训教师还要不断学习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有全面的了解,逐渐成长为具备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创业人才和创业指导教师。
4 仿真综合实训效果分析
在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仿真综合实训的过程中,对参训的200余名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到反映实训效果的关键指标,对比分析实训前后的指标数据如下图(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主动参与实训的积极性较高,这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学生通过实训过程感受到了企业创立、企业经营管理相关活动的全过程,大大提升了学生自主创业的自信心,创业渴望也有大幅提高。学生对于自身掌握的创业技能的认知程度也有较大的改善。
通过对参训学生的调查还发现已有3名学生借助电子商务形式开展了创业活动,在线销售家乡土特产品。另外,还有5个学生团队正在编制商业计划书,准备筹建小微企业,向社会提供餐饮、3D打印和家教辅导等方面的服务。可见,仿真综合实训能够提高学生创业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提升学生创业综合能力,培养创业素质方面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5 总结
仿真综合实训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不仅打破了学科专业在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局限性,成为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开展综合实训的有效途径,而且使学生逐步建立起与创业相关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相关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断获取创业知识,训练创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提升创业素质,为学生日后开展自主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同时可作为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崔昌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科技创业,2008(8).
[2]徐晟,等.基于创业实训的会计学专业毕业实习模式构建与对策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
[3]吴燕.“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3(9).
[4]肖姝.关于“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