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化学课改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18 20:5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由于学院为地方办学,教育投入主要依靠地方财政,学院是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校内的实验实训室较多,因而用于单个实验室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目前无专门的应用化学实验室,通常在进行应用化学实验时,一般被安排在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课改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化学课改论文【五篇】

化学课改论文范文第1篇

1.1实验实训设施不足,现代化程度低

由于学院为地方办学,教育投入主要依靠地方财政,学院是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校内的实验实训室较多,因而用于单个实验室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目前无专门的应用化学实验室,通常在进行应用化学实验时,一般被安排在园艺实验室。园艺实验室中的实验仪器、设备、器皿等也并不完全适用于应用化学实验的要求,有些实验必需的实验仪器、设备等需要向其他实验室临时借用,有时因实验仪器、设备的缺乏就完不成相应的实验。目前所使用的部分实验设备、仪器还是原阿克苏地区农校十几年前所购买的或使用的仪器,其中有些仪器已损坏或不能使用,这样就使得应用化学实验课程无法正常进行。

1.2教育理念落后,重理论、轻实践

高职的现代教学理念要求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各项能力目标来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进行课程设置。园艺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和经营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根据培养目标,在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向学生传授园艺技术从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园艺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必须结合起来。而目前的实践教学由于受实验条件、教学思维的固化影响,只是将理论教学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课时完成即可,这就使实践教学成为了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往往被忽略或草草完成,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1.3教学方法手段单调

目前,现有的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单调,几乎无法用现在比较成熟的教育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方法等,这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这样的实验教学,学生不感兴趣,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教学的目的,因此对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

1.4学生基础薄弱,影响教学效果

在南疆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居多,汉语水平有限,应用化学实验课的开展有一定的困难。首先,民族学生的相关化学知识基础非常薄弱,有的学生曾上过化学课,而有些学生基本上没有上过化学课,即便是上过化学课的学生也是使用的民族语言授课,这样的结果就是:即使是高职班的学生,其基本的专业知识甚至是简单的概念都是空白,基础非常薄弱。其次,学生的汉语水平也不高,由于学院地处南疆,园艺技术专业所招收学生全部来自南疆,他们在入学前汉语水平都比较低,甚至连基本的汉语沟通都无法实现,更谈不上专业的化学知识了,这就给正常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对策与建议

经过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院1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相关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应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在实践的过称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明确改革的方向与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2.1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应用化学是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应用化学实验课的现状,必然要加大对目前实验实训条件的教育投入,同时整合目前相关实验室的实验设备、仪器等硬件设施,改善目前这种“东挪西借”的尴尬情况,为今后的实验课程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

2.2对课程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根本保证,而要加强实践教学则必须要对目前的实验课程进行改革。从图1可以看出,专业基础教学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能力,基础打不好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甚至是职业能力,而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则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实验基础不牢固,对专业课的学习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实验课程的改革必须从基础做起,打牢、夯实实验基础并与园艺技术实际需求相结合。首先,通过基础教学,让学生学习与掌握一定的汉语知识,对于民族学生尤其是汉语水平不高的学生,汉语水平的能力是他们的学好其他课程知识的最基本能力,必须要求其MHK(三级甲等)通过才可,将汉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贯穿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使其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与理解汉语的真正含义及应用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其次,在学生学习应用化学实验过程中对于常用药品、试剂及仪器设备,尽量让学生多接触、多认识,培养学生对于应用化学实验课程的必备知识的感观认识,从而为真正学好和掌握应用化学实验打好基础。最后,在实验教学中以化学实验与人们当前园艺技术专业在实际生产过称中确实所需为目的,拓宽应用范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生产应用能力。

2.3对实验教材进行改革

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尤其是实验教材。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教学改革应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理解能力高、动手能力强”的目标指引下,努力培养高技能、适应性强的人才[3]。实验内容应不局限在所订教材的实验范畴,而要密切结合园艺技术实际所需来开展实验,目前我院学生所使用的实验教材都是所定教材当中所包含的相应实验项目,有的实验项目还不完全适应于实际的教学,因此,编写适用我院学生实验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2.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1)采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新颖、有效的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作为教学改革的配套措施,必须十分重视和加强。通过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使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4]。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机交互、及时反馈[5]。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已成为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能帮助学生提供形象、直观、规范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提供相应规范化的实验内容如规范化操作录像,并在录像中根据具体情况强化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使实验过程可视化,让学生在预习实验时改变传统的阅读文字的预习方式,从而提高预习效率。这样,在实验进行时也起到规范、较容易学习的作用。(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教育才有成效。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实验任务分解分组,每位学生在所分小组中则有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如在溶液配制的实验中,必须要求学生对溶液的配制中所需的溶剂的量的计算准确到位,使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有序进行,这样便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有力提高教学效果。还可采取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实验过程中进行选择,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觉实践、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敢于创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精神、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5考核方法的改革

化学课改论文范文第2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例如,在“氮和磷”的教学中,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氮气的包围之中”的现实场景引入氮气的物理性质,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而引出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也可以讲述在打雷闪电时氮分子与氧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一氧化氮分子的场景,介绍了后续几个反应后,得出谚语——“雷雨发庄稼”的结论。在讲到NO的毒性时,补充NO作为信使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功能,让学生带着惊讶的情绪对NO产生了新的认识。

通过紧密结合教材基础知识或重点知识的应用性知识的补充、讨论与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进行热点渗透教学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人类保护臭氧层的行动”,这既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人文意识”问题,围绕“从电冰箱的普及与换代到臭氧层”开展探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访问网站,获得知识。在讲授重金属汞的性质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其危害,讲述汞蒸汽对人体的危害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用行动防止汞污染的重要性,例如怎样清理破碎的水银温度计、如何处理含汞的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使化学教学更贴近于社会实践,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所学知识富有时代感,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的人文关怀,将自然科学融入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

三、进行生活与化学关系专题教学

高中化学专题教学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具体教学形式可以将生活中的化学与书本中的化学的联系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介绍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介绍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介绍化学在高新科技领域中的作用,介绍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介绍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如健康、保健、能源、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例如可以向学生讲解当前化学合成材料的发展概况,人类已经可以制造出可以替代人体多个部位的化学材料。

四、与生活中化学知识相关的实验探究教学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入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理性认识。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以贴近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现象为素材,组织探究实验活动,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国民经济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例如选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可进行“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等实验。选取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为实验内容可进行“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等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五、进行与生活有关的论文写作教学

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或课题报告,探讨实验中的问题或写出自己的体会。教师向学生介绍撰写小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文字能力不做高要求,只要论据能说明论题,条理清楚,说得明白就达到了要求。例如,将“糖类”设计成主题为“糖类与生活”的拓展课,课前充分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他们感兴趣的课题,引导他们提炼成“糖在生活中的分布”、“血液中的葡萄糖”、“糖与糖尿病”、“糖与减肥”、“糖与健康”等小课题。然后把全班学生组合成几个组进行专题研究,同学们查找资料、走访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实验,在组内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课题报告。

此外,遵循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将课外新闻记者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加以组织,写出科技小论文。在将阅读材料整理成文章,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学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自学能力的组织语言的能力。

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化学教学内容可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或者说都能很好地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本文就当前化学教学与学生生活不能紧密联系的现状提出将生活中的化学渗透在化学教学中的相关教学方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社会生活中,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接受这样一种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并愿意在教学中付诸实现,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学习,注意搜集各种新知识,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各科知识的普遍联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的进入化学学科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化学与生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1):58-59.

[2]李琴.将社会生活中的裕学渗透在化学教学中[D].华中师范大学,2008:3-27.

[3]张俊英.现代生活中的化学[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4]刘长笑.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与绿色化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8.

[5]吴君磊.让化学课堂回归生活世界[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91-92.

化学课改论文范文第3篇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一专业术语指教会学生在多种音乐文化社会中懂得音乐。也指民族音乐和其它的文化内容。还可以指“仅仅针对少数几种音乐文化做深入研究”。也可包括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面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薄弱,调动开发该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尤为重要。生源的选拔不利于音乐课程的实施。学前教育学院的学员一般年龄偏大,他们觉得时间宝贵。比较重视所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忽视音乐课程。在学前教育学院一年级的第一学期的音乐课。完全是做的调整工作。把他们用速成的方法赶上齐一的水准。智慧比较高的勉强赶上,来得慢的就落伍了,因为在高中有的根本不开设音乐课,也有课表上虽然排有音乐课,实际上学生在教室里温习其它的功课,还有的不能请主任教师只好请图画、体育教师兼代。乐理不会讲,五线谱不能认,唱歌是“左嗓子”,学生没兴趣。高中音乐课程目标应完成的一些音乐知识。诸如乐理中简单的识谱,音乐基本表现要素,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音乐历史及音乐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等等,没有在他们身上得到实现;
在音乐技能方面,诸如视唱练耳等方面差,就更不会关心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师对开发课程资源的理解仅局限于开发几门实用课程。像钢琴、声乐、和声、视唱练耳等,未能认识到音乐教师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在职教师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和技术从哪里来?我们不能期望或者说等待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中自然的产生,教师课程理论基础薄弱必然造成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的无所适从。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指导是关键。音乐教师则是开发的主体。作为音乐教师教育主阵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应率先设置和开发课程资源,从而形成未来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理论和技术。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形成了上级发号施令、下级照章办事的依赖心理。究其缘由。教师的这种“惰性”是由国家教育机制、教育政策造成的。要真正调动教师开发资源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潜力。惟有给教师赋权,使其从旧有教育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加理性地结合教育学院的性质和生源现状从事教学活动。凡是对学生发展有价值、有影响的东西,均有可能开发成为课程。

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建立适应教育要求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提上日程。在音乐教师职前教育中对师范生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教育和示范,就显得尤为迫切和有价值。

(二)音乐课程资源内容单一,建构音乐教育课程的多元文化视角

出于教育的不同目的,形成用于培养专门化人才(专业音乐教育)的课程和用于培养非专门化人才(普通音乐教育)的课程两种课程形式。这两类课程知识都是专业知识其性质是相同的,并非用于培养“专门化人才”的知识不同于用于培养“非专门化人才”的知识,它们只是两类学科课程,而不是两种学科知识,其中的差别仅在于课程知识的组织结构和课程知识的处理方式而也,差别的根源在于其教育学背景(即培养目标与教育设计等)。学前教育学院中的音乐教育体现了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师范性”,不能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方法。在内容上不能只强调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内容过于单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称“新课标”)的研制和出台,顺应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为普通音乐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前景。“新课标”新增了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一学习领域。这无疑是对学习的提升,学前教育学院的学生虽然音乐底子薄,但高考文化分数录取较高,一般在500分左右,而音乐专业学生文化较低,普遍在200多分左右,高考文化课分数的高低标志着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这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学前教育学院的学生不要仅局限于音乐内部(音乐感受和音乐技能)的学习,在学习音乐上宜多一些音乐欣赏,少一些说教,帮助学生提高鉴赏和分析作品的能力,不必太注重较深的音乐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音乐与相关文化: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
音乐与姊妹艺术;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发展把其他音乐文化纳入音乐课程的能力。将多元文化方法纳入音乐教育课程可解除对学生学习的限制。音乐方面的课程包括作品曲目和音乐要素等,学校可以建立与作品曲目相关联的部分课程提纲,将使学生有机会从各种文化出发,通过个人、结构和社会文化角度去学习理解音乐,把音乐作为该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从多种过去和现在的社会和文化视角“研究音乐”。把音乐定位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地方或文化中来区分音乐的特性(诸如曲调或节奏特点),掌握特定文化或历史背景下所创作音乐的理解方法。在高等教育中加入外来音乐将提高听的能力,独特的音调和节奏结构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类型。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一个班级的学生可能来自几个不同的民族,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应付不同文化和音乐表现,不得不寻找处理这些情况的方法,虽然教师仍需根据提纲讲授。但感兴趣的教师也向学生学习,通过欣赏学生最擅长的音乐,让他们在课堂上演示不同文化的歌舞,收集研讨会资料,阅读论文并且走出各自的领地寻找那些对教学有帮助的文化持有者,这一系列的办法收集材料在课堂上使用。

(三)课程资源开发缺乏地方特色。建立以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为中心的音乐课程体系

从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来,音乐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是文化系统中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文化形象,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无论是其曲式、配器还是旋律、节奏等,总是呈现出母语文化的特征,无不反映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审美心理。母语是音乐的“国界”。我们常说中国音乐要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就是指中国音乐的创作、演奏、表演、教育等应体现出它固有的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取向。我国新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要“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新课标”在标准地列举了民间或民俗音乐的内容,如:3-6年级标准中有“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7-9年级标准中有“在出席音乐会及参与社区音乐活动过程中,能够观察和了解音乐家或民间艺人的活动,并作出自己的评价”。应该说这是很好的想法,但如何真正地贯彻实施,并在这些学习内容中考虑音乐民族学家的观点,仍是当前的音乐教育需要作出回答的翻。

我国音乐教育尤其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其课程设置主要以欧洲音乐体系和音乐内容为主,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至今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许多大学生对自己音乐的“母语”知之甚少,高校音乐教育一直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课题虽早在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上就已被提出,但至今仍是制约我国音乐教育发展深层次问题,“母语缺失”“文化缺失”亦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视并加强民族音乐教学,把文化之根深深地扎在音乐教育的土壤中,是我国普通教育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在选择。构建新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彻底摒弃以欧洲为中心的“一元论”观念,努力实现从“欧洲中心论”到“音乐文化多元论”的转变,建立以我国民族传统音乐为中心点的多元文化观和音乐课程体系。在现在开设的“中国音乐史”的基础上,增加如中国乐理,音乐诗、词、曲课和创作课。中国器乐课,中国音乐美术课等课程或部分内容。增加姊妹艺术和艺术以外的其他科目知识;
在中国音乐的内容上。既包括汉族的音乐文化,也要重视藏、蒙、壮、维吾尔族、彝族等各少数民族的音乐;
在中国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之外。也要有现当代的音乐、尤其要注意引导流行音乐进课堂的问题。我们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作为音乐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民族音乐传统的理解和对艺术美、思想美的感受和挖掘,可以很好的促进对学生音乐教育的效果。

化学课改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范式” 教学理念 人文化

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意见》下发以来,我们不断地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当听到一堂优质课时,如教师能得心应手地做到导法、导路、导疑、导思,学生就会感到心情愉快、思维活跃,师生心灵产生碰撞,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显著增强。相反,当听到一堂劣质课时,学生就会感到精神萎靡不振、思维呆板,由此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负效果。同样是一堂课,为什么教学效果各不相同呢?我们认为,这与教师“范式”教学的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范式”的教学理念与“范式”教学理念的负面表现,提出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范式”旧理念的新对策,用人文化教学理念启迪大学生成长成才,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向成功的彼岸。

一、“范式”的教学理念与“范式”理念在教学中的负面表现。

(一)什么是“范式”。

“范式(paradigm)”一词,原是指语法中的“词形变化表”一词,它的原意是表示词形的变化规则,如名词变格、动词人称变化等。由此可以引申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的。由于“范式”概念是库恩的整个科学哲学观的中心,他试图以此来概括和描述多个领域的现实科学,而不仅仅是对科学史和哲学感兴趣,因而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范式”概念作了多重的界定和说明。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些界定和说明,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引述库恩的某一解释来阐述自己的问题,因而不免出现某些偏差。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对库恩的“范式”观作了系统的考察,他从《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列举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并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或三个方面: 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象,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

简言之,“范式”代表了一种近乎固定的模式、模型、范例问题和解题方法。“范式”不是理论,但它对理论的形成或理论的传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对我们改革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是因为,关于“范式”的建构一般有两种路径:一种是“研究空白”,一种是“重新提问”。所谓研究空白,就是在现有的学术领域中,找出并去填补那些尚未完备的学术“空白”。这是常规范式下的研究方式。与此不同的另一种研究方式是“重新提问”。所谓“重新提问”,即改变原来的探查路线,换一个方式看问题,发现新的问题或意义。这就是说,重新提问是从根本上改变先前的“范式”,设计另一种认识思路的理论框架,由此开辟一个迄今未被发现或久被忽略的领域。“重新提问”并非都是研究未知领域,它可能来源于一种新的观察视角,通过这一新视角来研究那些人们可能早已知晓,但从未重视的领域。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应该说在有效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地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效地宣传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有效地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某些“范式”的制导下的思想政治教学研究往往忽视的是教育者自身的教学理念。

(二)“范式”教学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负面表现。

“范式”教学理念一旦成为固定的模式、模型、范例问题和解题方法,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理念(它产生正面效应)和旧理念(它产生负面效应)。作为新理念,它需要多学科、多渠道共同努力才能产生效应,它的育人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但是如果作为一种旧理念,它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受教育者的心灵伤害也是无法估量的。

例1:个别教师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动性,把受教育者的内化过程视为单一的被动接受过程。其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讲台上只是一味地、头也不抬地(设想一下,上课时教师不抬头,学生抬头吗?)、自顾自地、津津有味地大发宏论(把讲课当成了作政治报告),而很少注意学生在台下的想法和感受,很少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课堂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以教学为中心,学生围绕着教师转,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怎么教就怎么学,教师怎么要求,学生就怎么做,结果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例2:一位教师给大二学生上哲学课时,老是拿起课本来“念书”,她念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昏昏欲睡……有两位同学商量后,共同递上了一个纸条:“尊敬的老师:请您多研究一些教学方法,争取在课堂上给我们讲得活泼一些。您这样‘照本宣科’听起来真没劲!”这位老师看完纸条后,大声地说:“这条子是谁写的?有胆子的给我站起来!”两位学生满脸通红地站起来说:“老师,条子是我俩写的。”结果被急风暴雨式地“洗礼”了一番,且期末考试总评“不及格”。

例3:一位语文教师在开课初的自我介绍中说了这样一番话:“我的耳朵很灵,眼睛特别尖,你们的一举一动,说过的每句话,我都知道的非常清楚。所以你们最好老实点。别想耍花样。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你们的心理我早就摸透了,甭跟我玩什么猫腻,我治人的方法有的是,不相信的就试试!”这番话给学生的印象是什么,可想而知。

例4:一位教师给大三学生上“课件制作”课时,发现一位男生动作迟缓,“课件制作”“不理想”,就走过去“啪”一巴掌打在这位男生的脸上,男生很吃惊地问:“你为什么能打我!”这位教师反问:“我为什么不能打你?”学生惶惶然不敢应对……下课后,许多非常生气的同学望着他那已气白了的脸问:“怎么办?”他说:“求求大家绝对保密,此事一旦张扬出去,我的这门课准挂课。因为前面的一位同学遇到此类事‘张扬’了一次,毕业时没拿到毕业证书!”

例5:一位中年男教师在监考时,发现一位学生在座位上东张西望,就用很难听的脏话大声骂学生,吓的其他学生连头也不敢抬,试后他们说:“今天的心情糟透了。”

以上实例也许不具普通性,但是具有典型性。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是教育方法的问题,实际上是“范式”教学理念问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凡是出现大声斥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斥责表现出最原始的本能的反应,每个教师心灵中所有的情感的素养的种子便会在这种反应中丧失殆尽。”这对大学生解放思想,发展个性,挖掘潜能,提高创新能力,造福社会是极为有害的。

毋需讳言,已往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组合、融通、检验、选择与改造。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与实践的检验,已有的教学模式(如“范式”教学中的负面表现)在如今的课堂上早已暴露出严重的缺陷。

二、提出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范式”理念的新对策,用人文化教学理念启迪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提出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范式”理念的新对策。

从上述可知,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学教育者自身的教学理念如果是某些“范式”制导下的一种旧理念,它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将会极大地影响教学价值的丰富性、教学感受的个体性、教学体验的生成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等。忽视了教学的个体性、体验性、互动性,实质上也就是忽视了教学的丰富的、更为深层的育人价值。为此,特提出如下新对策:

第一,要依法执教,学习宣传党的教育方针,要自觉遵守《教师法》,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高度一致,热爱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二,树立优良的师德师风。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是博大精深的,如自古就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训诫。教育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其中的“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在本世纪,我们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不但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而且具有优良的师德师风:其一,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大学生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二,不能用某些传统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其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和潜能,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这一点至关重要)而把教学具体化。

第三,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学生,认真研究教学方法(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做误人子弟的人或事。

第四,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的优秀品质。

第五,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包括影响情绪变化的家庭矛盾、社会矛盾),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要转变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传统观念,大力倡导相互尊重、相互讨论、相互争鸣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们研究在人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范式”,也就是研究最能体现其本性、本真、本色的构成要素,而不是在确定一种凝固的课堂教学程式。“范式”也就是课堂教学在求新、求变、求异中体现相对稳定不变、具有典范性的要则和基本法度。研究、认同和遵循这个基本规范,将十分有益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在人文化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用人文化教学理念启迪大学生成长成才。

什么是人文化教学?“人文”出自《易・贲》,其本意是人类所应遵循的法则、秩序,作用在于规范人的行为、教化百姓;还可引申为为人之道。人文化教学亦称人文教育,即做人的教育,教人学会“做人”,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身?”、“人生有何意义和价值?”等重大问题。它属于价值判断体系、非智力教育范畴,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教育自然人成为健康、健全的社会人。

教育学生成人,培养学生成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成为健康和谐的人,成为祖国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而不是培养有着高智商、高能力却有心理疾病、人格障碍的病态之人。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更密切,社会化、功利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突出,极易受社会思潮影响。加之社会正在急剧的变革,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诱惑纷至沓来,学生进入大学后,生活、学习、思想都不能尽快适应,人格尚未健全,一些浮躁、偏激的社会情绪对他们影响很大。譬如,云南大学2000级学生马加爵,只因为和同学打牌时吵架,别的同学说了他一句,就自认为同学看不起他,“因为气愤,想不开”,“就恨他们”……从而动了杀机,非常残忍地杀死了同宿舍(都已是大四的学生)四位同学。此等惨案发生至今,还有不少大学生认为马加爵做得对。天津远科大学学生马小明因对其父和祖母的批评不满,用铁锤将二人打伤致死;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竟然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5只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的身上或嘴里。据统计,当前在校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者占16.5%,且略有上升的趋势。诸多现象表明,在社会日趋复杂化的今天,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抓紧成才教育,更要重视成“人”教育。

这种成“人”教育是通过人文精神的濡染与涵化,从而使“人”学会做人的教育形式。它不但使人获得人文知识,更使人能够认识人的本质,建立价值体系,而且让人有一个丰满的充满活力的生命,从而塑造精神家园,使人安然立命。它让人关注实然又关注应然,简单地说,就是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个性的教育。其中,人文精神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含义是比较复杂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虽是相对的,但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相融的、互补互渗的。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精神,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人应当怎样生活、人类应当怎样组织价值原则等。它是在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中,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关切,即人类的自我关怀。在微观体现为人们的气质修养和价值取向,在宏观则表现于民族精神之中。它是构成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人有两种状态:一方面,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人的生存状态要由各种关系所规定;另―方面,人又是应然的存在,人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通过对象性活动,去超越各种被给定的对象性关系,去实现所“应是”的目的。人存在于这两重性的对立统一中。人文精神所关注的就是人的一种应然的状态。无论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如何,都对“应如何”“应是”充满关切,这种关切往往超过对现实的关注。

站在国家的角度讲,当前国际形势动荡,世界还不太平,国际间日趋激烈的竞争背后其实是人才的竞争。最需要的人才是经过人文教育的掌握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①是民族之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毫无疑问,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没有崇高的人文精神,必定不打自垮。

站在个人的角度讲,人文素养对个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指出,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IQ,即智商)的作用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EQ,即情商)的作用要占80%(包括意志力、进取心、自信心、自我控制力、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处事能力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情商高的人,是最健康的人。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IQ高,且学习不错,记忆力强,对问题的分析和逻辑推理都规范,但脾气不好,经常自以为是,工作情绪化和同事摩擦多,矛盾多,关系处理不好,老是感到工作不称心、不顺心,甚至失掉信心,事业也难以成功。大量实践表明,EQ高的人眼光远大,意志坚定,生活比较愉快,能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人生的各个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事业成功的机会比较大。从一定意义上讲,具有较高的EQ是人成功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生决胜的关键。EQ实质上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一个人要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光有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或了解一般的道德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日常的道德实践,把道德知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和意志,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此,必须加强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加强人文素养就是加强怎样做人的素养,以人为本,人格是本中之本。人文教育的内容具有传承性,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部分,辟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优良品德。人文教育又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人文教育就是教育人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具有爱人、爱物、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具有勤奋、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具有团结协作、诚信待人的素质修养;具有优良的沟通、表达能力,能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文教育又具有开放性,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合理部分,以充实自身内涵。如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平等思想、创新冒险精神、重实践善质疑态度”等可以吸取进来为我所用。学生教育管理应该首先是成“人”的教育,学会怎样做人,然后才能成“才”,既成“人”又成“才”,才能为人民谋福利。

综上所述,教育者教学“范式”理念的改革,是人文化教育最艰难的一步。某些“范式”的陈旧的教法改革需要每个教育者自觉地作出不懈努力才行。“范式”理念的更替常常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在新的世纪里,我国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施人文化教育,在发挥教育本体功能的前提下,发挥其社会功能,以便造就出个性全面发展、有志于献身于社会进步的一代新人。为能实现这一终极目的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是多么光荣而自豪的事情啊。

注释:

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16号.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意见(2005)5号.

[3]刘钢.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4][5]黄自兰.中国教育危机报告[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化学课改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新课改已进入纵深阶段,提升教师素质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话题。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在学校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教育实践,离不开学校文化。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为了研究学校制度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选取了一所城市小学作为个案,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产品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个案小学六年来的制度文化建设的情况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认为富有生命力的学校制度文化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但制定完善的制度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关键在于制度的人性化、情感化实施;
校长在推进制度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已进入纵深阶段。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教育改革的成功必须依靠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为了应对新课改的挑战,教师必须实现持续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1]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话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阶段、模式、途径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已形成诸多共识。然而,理论探讨虽多,对实践的指导仍有隔岸观火的味道,现有研究中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2],也少有对普通学校中的普通教师专业发展具体情况和过程的探讨。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在学校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教育实践,离不开所处的学校文化环境。学校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的功能,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够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教师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学校的发展。[3]所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对学校,特别是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一般认为,广义的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观念文化和学校制度文化。其中,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当前,对学校制度文化的研究并不多,对制度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几乎还没有。因此,从研究学校制度文化入手,深入探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首先确立个案,并于2009年8月底进入个案学校现场,收集资料,最后分析整理资料,成文。收集资料采用了观察法、谈话法、产品分析法等方法。 

三、研究结果 

1.个案小学的基本情况。个案小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该校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享有“名校名师育名人”的声誉。它创建于1903年,曾是很多名人从教的地方,又是很多名人求学的母校。1978年被列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20所重点中小学之一;
1980年成为湖南省开展整体教学改革实验的8所中小学之一;
1991年、1993年、2000年、2003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小学语文教改实验先进单位和小学数学教改实验先进单位;
2000年,学校少先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2003年以来,学校快速发展,师生数都几乎翻了一番。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学生1100多人。在职教师55人,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青年教师有38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69.1%,中年教师(35周岁以上50岁周岁以下,含50周岁)14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25.5%,老年教师(50周岁以上)3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4%。很明显,该校教师近95%是中青年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1岁,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2.个案小学的制度文化分析。 

(1)学校制度文化的内涵。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中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以及它们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心理态势等文化因素。前者是表层的显见部分,后者是其深层的隐含部分。一般来说,学校制度文化的显见部分又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学校传统,主要是指带强制性或学校着意倡导的传统,如校训、校歌、校徽、某些优良作风、某些教学或文体活动项目的专长等等;
另一类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师德要求、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各种奖惩制度、学校及各层级制订的各种带强制性的措施等等。学校制度文化的隐含部分主要是其显见部分所体现的价值观。它包括制订者和倡导者的价值观念,也包括执行者认同程度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念。从另一角度看,它主要是学校各种群体文化,即学校行政人员(包括领导者)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在学校传统与规章制度上的体现。[4]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能否对制度文化加以改造乃至重建,使之真正成为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内在保障机制,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向度和效度。[5] 

(2)个案学校显见的制度文化分析。个案学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着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井井有条。以教师培养制度为例。2003年,个案学校针对青年教师日益增多,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所占比例偏低的现状,制定了长远的教师分层培养制度:“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 

“青蓝工程”是针对青年教师制定的一种师带徒的制度,师徒结对,周期为五年。这期间,徒弟每学期要听师傅10节课,师傅每学期要跟踪听课20节课并予以指导;
对工作时间未满三年(含三年)的年轻教师开展每学期2次的磨课活动,进行手把手的指导;
青年教师每月都有月汇报课,每学期要进行一次教学比武;
每月不定期抽查粉笔字、定期检查粉笔字;
定期进行基本功比赛(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即兴演讲);
每月两次读书沙龙活动,每学期的读书笔记不少于1万字、教育教学反思日记不少于3篇。年青教师均备有个人成长手册,把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记载在册。五年期满,通过严格考核,符合要求便可出师,行满师礼。假如没有达到要求,还要继续学习,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名师工程”是针对中年教师制定的,目的是使教师进一步成长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这个阶段,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突出的教育教学、管理班级的能力,而且具有深厚的教育素养、突出的科研能力(能主持或参与一个以上的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这个阶段,对教师们的培养采取的是一种自主的、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力求让每个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为了更好地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个案学校积极为教师们创造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参加课题研究的机会。以2009年上学期为例,在学校的工作记事中,有长达30条的教师外出比赛和考察、学习、观摩的记录,包括市区的教研活动、培训、教学交流活动、比赛、课题研讨活动、“请进来”讲座等。2009年,个案学校还启动了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对攻读在职以及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师实行奖励。可见,个案学校显见部分的制度文化具有形式上规范、内容上具体的特点。 

(3)个案学校制度文化隐含部分体现出的价值观分析。学校制度文化不是学校制度的集合。从某种角度看,学校制度文化是由各种规章、条令、程序组成的条文及其执行系统构成。但与制度体系相比,制度文化更注重的是制度本身所蕴藏的价值观念,体现的是学校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6] 

个案学校制度文化隐含部分体现出哪些价值观呢? 

首先,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所有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为了束缚教师,而是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 

其次,是合作的观念。个案学校一直秉承“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的校训,所有的工作都由领导和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青蓝工程”就是一个合作的好例子。还有,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由教师们出谋划策,集体商议通过的。教师参与决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认同感、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学校集体的凝聚力。个案学校实行团队管理模式,特别是“名师工程”的培养对象,都要负责学校某个制度板块的管理。学校成员都有非常强的团队意识,在工作中平等互助、开放合作,经常沟通交流,教师面临问题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是以校为本的观念。学校所有规章制度的执行,都是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校师生的发展。有位教师如是说:“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工作是一种幸福”。这句话,道出了个案学校教师的认同与自豪感,体现了优秀的学校制度文化的魅力。 

3.个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状况。通过六年多坚持不懈的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个案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高。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制度,师傅对徒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徒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提高得很快。还是以2009年上学期为例,被派去参加教学竞赛的年青教师,均取得了好成绩。个案学校为给学校中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展示平台,还举行了“中青年教师开课”活动。本次活动共有18名中青年教师上课,活动中,他们表现出了高超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认真与执着、对学科教学深刻的领悟与思考以及“踏实、扎实、朴实、平实、坚实”的教学风格。 

(2)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意识的提升。专业情意是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7]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基本态度。它强调的是教师的心理意愿,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动力和前提,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高低表现出来。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是指教师本人基于自身专业素质的现状,根据本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形成的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目标、规划和思路等自觉的、明确的认识。只有富有专业情意和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产生内在的专业发展动力,才会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自觉地持续增强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自我更新取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专业情意与态度是个人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个案学校的教师,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特别是教师们的读书活动,不断学习与反思,提高了教育素养,也使他们学思结合,使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机不断增强。有位教师说:“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3)专业自主性的增强。在我国,过去高度集权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的权力。个案学校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也在不断增强。比如语文教学方面,除了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之外,还开展了作文比赛、朗读评估活动,小诗人评选活动,以及课外阅读和新诗教的课题研究,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开展百舸诗社活动、毛泽东诗词鉴赏活动,推荐好书、古诗背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不再是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自主意识越来越强。 

四、讨论 

1.建设富有生命力的制度文化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文化规定着教师工作、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进而规定着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富有生命力的制度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它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制定完善的制度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关键在于制度如何实施。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情感管理。情感管理的实质在于以情感为中介,协调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使学校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情感管理要求人与人之间及时地沟通。学校要有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行政领导要更多地与教师沟通,去了解教师的情况、需要和动机,信任和尊重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信任和尊重是人的一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会导致教师的自我信任,而阻碍这种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进而阻碍教师的发展。 

3.校长在推动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一把手,在推动制度文化建设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上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校长不仅是学校行政领导、管理者,而且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专业发展的模范。作为出色的管理者,校长要有清晰明确的学校长远发展愿景,在这个愿景之下,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制度文化氛围,既要在学校内部营造人人求发展的竞争氛围,又要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让所有教师进步。校长的行政权力加上榜样作用,是教师发展的保障和模本。校长在推动学校制度文化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从个案学校得到的最大启示。 

然而,对于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名师工程”的有效实施,本研究涉及较少,这也是个案学校做得还不够、正在积极努力探索的地方,相信随着学校制度文化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此问题会得到更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71-74. 

[2]牛瑞雪.不同层级教师专业发展道路的个案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10):85-88. 

[3]丁笑梅.学校重构与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同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5):32-36 

[4]秋实.第六讲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j].教育导刊,1991,(10):41-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