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审美管理论文【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3-06-19 08:40: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他的著作《艺术》中指出:“一种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它包括意味和形式两个方面:“意味”就是审美情感,“形式”就是构成作品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一种关系[1]。一件作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审美管理论文【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审美管理论文【五篇】

审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品设计;
功能;
形式;
形式审美特征

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他的著作《艺术》中指出:“一种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它包括意味和形式两个方面:“意味”就是审美情感,“形式”就是构成作品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一种关系[1]。一件作品通过点、线、面、色彩、肌理等基本构成元素组合而成的某种形式及形式关系,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感,这种构成关系、这些具有审美情感的形式就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现代产品设计是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要解决的本质问题就是将产品与人的关系形式化,这种形式除了要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外还要满足其审美的需求,因此也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产品设计的形式研究不能脱离审美的范畴。就最后的设计成果而言,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美的因素已成为考量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意大利建筑家奈而维(P.L.Nervi,1891-1979)指出“一个技术上完善的作品,有可能在艺术上效果甚差。但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却没有一个从美学观点上公认的杰作而在技术上却不是一件优秀的作品。优良的技术对于优良的建筑来说,虽不是充分的,但却是必要的条件”。[2]优秀的产品设计,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可以从他的审美效果上体现出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当技术相对于产品来说已经不成为主要问题的时候,形式审美就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产品的形式审美特征对于现代产品设计具有积极的意义。

就纯粹的形式美而言,可以不依赖于其他内容而存在,它具有独立的意义,德国哲学家康德称之为自由的美,狄德罗则称之为绝对的美或独立的美,在产品形式上表现为秩序、和谐等基本的形式美法则,用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趣味;
当然,产品设计的形式美不可能那么绝对自由,确切地讲要受到材料、结构、工艺等技术上的制约,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羁绊美;
另外,产品设计的形式还必须与使用功能、操作性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功能性与视觉形式的有机结合,产品外在形式是内在功能的承载与表现,体现出产品的高品质性能,表现为功能美;
同时,产品设计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并且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文化生活的综合体现。

一、产品设计的形式是产品功能的外在表现,其形式美受材料、结构、工艺等技术因素的制约

产品的外形既是外部构造的承担者,同时又是内在功能的传达者,而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材料来表达,不同的材料同时就具备不同的材质美感。《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依靠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来表现美的特征自古已有。从设计史上我们知道不同设计风格的演变往往与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是同步进行的,不同性质的材料与它组成的不同结构的产品都会成现出不同的视觉特征,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现代工业产品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对材料的运用和加工来表现的。造型材料是形式表现的内容之一,同时他又有自身的特点,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品格”,其本身就蕴藏着形式美的特征。现代设计中常见的有金属、塑料、陶瓷、玻璃、皮革、织物以及不断出现的新兴复合材料,而其中的金属和塑料在产品中应用的最广泛。金属材料其光洁的表面、闪烁的金属光泽、干净整洁却显得冷漠的外观给人一种高科技感,有时也会给人一种神秘、高贵感。塑料制品一般来讲可能让人感觉廉价、大众化。[3]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麽很多塑料产品表面要喷涂成金属质感的原因。比如手机的金属外壳其实都是塑料制品。但是即使是塑料制品这种让人感觉廉价的材料通过技术手段也能显示高雅的质感,苹果公司的IMAC电脑机箱的半透明塑料材质就迷倒全世界,成为一种时尚。

各种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结构美感要素,产品结构的美感要素往往来源于对这些材料的合理加工使用。不同的材料适合于不同的加工工艺从而形成不同的结构形态。金属板材适合冲压加工,但是冲压加工使产品的成型结构又受到一定的限制,20世纪初的流线型风格就是因为当时的冲压成型技术无法控制金属材料受压后的反弹而形成大弧面的流线型造型风格,而随着冲压成型技术的进步,金属能加工成平、薄、小弧面的结构形态,显示出整洁、精致的风格。塑料由于其本身的可热融性而采用注塑成型,特别是现在的CAD/CAM技术,使塑料制品的结构、形式具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选择,能满足各种各样的审美需求。

设计源于“制器造物”的人类活动,艺术起源于劳动,实用重于审美。《易.系辞》说“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4],这是人类祖先朴素的器物思想。现代产品设计的目的也在于实用,也就是说不管什麽样的审美形式都不能脱离产品的使用功能,产品设计的形式审美不是来源于对产品表面的纯粹装饰,而是产品功能的外在表现,产品功能的传达者。过分装饰的产品反而会使人无所适从。如20世纪30年代的机器美学风格在设计上鼓吹表现新技术,罗维设计的收音机面板上布满各种旋钮、控制键和各种非常精确的显示仪表作为装饰,却让使用者恐惧,不知如何操作[5]。回顾历史,从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路易斯·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到包豪斯的格罗皮乌斯提出“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奠定了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到后现代主义的极简设计代表人物菲利普·斯塔克,无论其设计的产品是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是以满足其基本使用功能为前提。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也可看到真正能广为流传的好设计从来都是形式与功能的高度统一。

现代产品的设计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合理的加工手段以恰当的内、外结构形式来传达产品的使用功能同时具备审美功能。

二、产品设计是创造有意味的形式,要符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运用不同的材料、适当的结构关系、必要的生产工艺最终生产出具目标功能的产品。而作为产品的终端用户即消费者所见到的只是产品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外表,即产品的外观形式。产品在满足所需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形态是否具有意味是否符合消费审美成了能否打动消费者从而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美感最初主要来源于人们在生活中对美的事物的体验,长期以来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体验,对自然中天然存在的一些事物美的因素的归纳与概括,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规则。产品设计中对形式审美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品造型的审美价值,产品的形式美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产品设计中艺术造型的核心。既然美的形式法则是人们社会实践中总结出的普遍规律,而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为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因此必须遵循这些基本的形式美法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统一与变化,“统一”使人感觉单纯、整齐、利落,“变化”带来新奇和刺激,打破单调与乏味;
对比与调和,“对比”强调了变化和个性,“调和”则强调了事物间的共同因素,在设计中要讲究求同存异,没有对比没有变化就觉得呆板、不活跃,变化太多又会有凌乱之嫌;
还有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呼应与重点、比例与尺度等等。产品形式美感的产生直接来源于构成形态的基本要素,即对点、线、面等形式其及所构成的形式关系的理解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映,当色彩、形态、材质肌理等形式要素通过不同的点、线、面的组合符合形式规则时,使人产生了美的感觉。

设计产品不同于传统工艺制品,前苏联学者诺维科娃曾说:“手艺人使用的技术是极初步的,从本质上说,这种技艺是手控能力的完善和加强”[6]。产品设计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运用形式美法则时,应该强调以充分发挥产品使用功能为前提,以创造功能与审美相统一的形式为原则。并且作为设计者还必须认识到,西方美学家阿恩海姆虽然发现了“心理-物理”场的规律,分析了“形式”与“心理”的同质异构关系,但是却忽视了“形式美”的社会和历史原因[7]。在产品设计中谈论纯粹的形式美是无意义的,产品设计的形式美必须与消费者与市场联系起来,要通过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将设计者的审美体验和消费者对美的需求相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符合需要的美的形式。而且形式美法则也并不是金科玉律,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形式美法则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三、产品设计的形式美要体现设计的人性化关怀,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等设计观

产品设计是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的综合体现,产品设计的形式风格伴随着工业生产的时代文化背景以及设计师个人的才华与智慧,留下了时代信息、文化风貌、企业特征与个人情感的印迹。设计的本质是一种创新活动,创造思维讲究独创性,人们总是对新奇、变化甚至陌生的东西有某种心理渴求。阿道夫.格勒提出:“审美疲劳”的解释:熟悉的东西比不熟悉的东西较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人们总是要求更强烈的刺激。[8]在当今社会,新奇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纯艺术别珍视哪种自由与个性的创造,但是作为产品设计是为社会消费主体服务的,而这种消费主体必然会形成某种特定的人文环境及社会风尚,反过来也就必然影响到产品的设计,尤其表现在产品的形式审美上,并且这种审美趣味又具很强的变异性,随着时间的变化因特定的人文环境及社会风尚的变化而变化。正如包豪斯的格罗皮乌斯在《全面建筑观》中所阐述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那麽一定会陷入模仿和停滞不前[9]。产品相比于建筑更具灵活性,更易受到特定人文环境、社会风尚等的影响。流线型风格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采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体现工业时代的精神,给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人民带来解脱和希望。产品风格的流行是通过日常消费的行为来完成的,大众文化的流行对消费观念起着主导作用。无论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流线型风格、艺术装饰风格,20世纪60年代的POP风格、高技术风格,还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简约主义风格、新锋锐风格,无不带着不同区域的消费观念和大众文化流行与发展的痕迹。正是世界各国文化融合的复杂性,促使了设计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文化在设计风格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产品设计发展到今天已不只是当初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单纯的功能主义了。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日趋丰富,产品设计已演变为对生活方式的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设计已成为提高生活质量及生活品位的一门艺术。产品设计虽然以物质功能为表现前提,却也越来越关注人类精神的需求,并且随着这种对人类精神需求关注的深化,在产品设计上表现出一种人性化的关怀。这一方面是由于日常产品技术同质化的原由,使生产者转向于开拓产品对于消费者的新的精神方面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是无止进的,这方面也可以给生产者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是消费者在满足基本需求后的更高层次追求。比如运用人机工程学使产品更适于人的操作使用;
追求产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
对残疾人设计领域的关注等等。形式美的内容已不止是一种表面的装饰,而是“以人为本”将功能与审美有机的结合,考虑到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理舒适,反映出设计与实用、设计与情感、设计与舒适等的多方面的统一。

人们在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及情感的享受的同时,不应忽视随着设计的过度商业化已引发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可持续性发展设计观就是倡导设计不只是屈从于商业目的,而应着眼于长远利益,考虑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步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设计形式美上不过分强调外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材料的堆砌及奢华的色彩,而将重点放在创新上,创造出既单纯简洁而又有意味的形式,满足使用与审美的高度统一,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英]克莱夫·贝尔著,周金环、马钟元译.艺术[M].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

[2]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人民出社,2001.

[3]吴翔.产品系统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5]何人可.工业设计史(修订版)[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俄]诺维科娃.劳动美学.引自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审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题】佳作品评

【关键词】审美品格/现实主义/京味风格/人文精神

【正文】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影视的发展逐渐步入了市场机制下的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电影、电视作为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越来越被强调,观众的关注焦点越来越被重视,影视剧作家们纷纷放下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姿态走进百姓生活,影视剧(特别是电视剧)悄然从深度开掘转向通俗娱乐,从批判的热情转向文化的消费,从崇高化转向平民化,形成多元共存的文化审美形态。电视连续剧《五月槐花香》就是在这种审美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没有追踪流行时尚,而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探索着“市场的”和“审美的”双赢之路。它通过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注、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真诚关怀、对现实生活的诗意阐述、对地方风味和地域文化的准确把握,既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又受到了观众的青睐。本文试图从现实主义的回归、风格化的审美形态、诗意化的人文关怀等方面阐释电视连续剧《五月槐花香》的审美品格,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现实主义的回归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中国电视剧创作,受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对解构经典、娱乐搞笑、碎片组合等手法趋之若鹜,有的电视剧打着“娱乐”的旗号进行市场运作,却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和对人的终极关怀的缺席而堕入了平面化庸俗化的泥潭。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这种现象犹为显著,一些搞笑娱乐、戏说历史的电视剧成了“文化垃圾”的代名词。现代性的碎片能否反映现代人的生活状况?剪切、粘贴能否展现现代人的精神面貌?消解深度模式是否符合当下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引起艺术家和理论家的广泛争鸣与思考,作为对这种思考的呼应,电视剧创作领域出现了现实主义的回归,电视连续剧《五月槐花香》在这种“回归潮”中脱颖而出。

对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恩格斯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电视连续剧《五月槐花香》(以下称《五》剧)故事的开始发生在清末民初,这是一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转折的重大时期,一个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阶段。此时的中国,大清朝已经灭亡,民国虽然建立,但政治上的疲软、外交上的无力使国家在外强中风雨飘摇,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在中国本土萌芽,中国的工业化转型已经初见端倪,外国资本的注入影响着本国的经济发展,“西潮东渐”带来外来文化的渗透。这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很不稳定的时期,封建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未随着大清国的灭亡而土崩瓦解,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仍未完全构建,旧的秩序虽已打破但仍发挥作用,新的秩序尚有待建立,“中国未来向何处去”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五》剧把故事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使剧作具有不言自明的历史厚重感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五》剧中,我们看到各式各样充满历史感和时代感的人物:有满清遗贵(如范五爷),有民国新贵(如蓝掌柜),有平民英雄(如佟奉全),有为爱寻梦一生的女人(如茹秋兰),也有融入革命洪流的女人(如莫荷),……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创造自己理想的生活,每个人的命运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沉浮。琉璃厂是《五》剧叙述的具体环境,剧作通过影像细致描写这里的街头景象、庭院房屋、家具摆设以及私人生活空间,讲述着古董行业的生意经,刻画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在这个典型环境中反映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显示人物的精神风貌,通过环境的逼肖来凸显人物的真实个性。

《五》剧的人物性格塑造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铁三角”饰演的范世荣、佟奉全、蓝一贵是三个性格迥异的人物,他们具有各自完全不同的出生环境、家庭背景、现实条件和人生理想,三人的命运形成了三条时而平行、时而交叉、时而混杂的轨迹线。范世荣是满清贵族,清朝灭亡后他随着贵族阶层的没落而跌入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他具有所有没落贵族的习气,既不满意现状又无法回避现实,整天沉溺于对过去的奢华生活和高雅情趣的虚无想象之中,他穷得要莫荷嫁人赚彩礼钱,却又信誓旦旦地许诺等某一天自己“发迹”了要给莫荷“八个丫头六个老妈子伺候着”。《五》剧第二集范世荣与汽车司机的一段戏,生动地展现了范世荣落魄贵族的性格和心态:汽车熄火了,正无所事事的范世荣上前指导,轻易地解决了问题,范神往地表达着自己过去的辉煌:“这路美国车,别克、库力思、道济、雪佛兰、旁太克、司都拿克,都玩过”,“你这类欧斯玛壁开过三辆”,当司机拿一个铜板谢他时被他愤然拒绝,等司机走后,他半蹲不蹲地去捡钱,当这一个铜板被莫荷捡起时,他又以“不是你捡,我可不要”来维护他可怜的尊严,细节的描写如此生动地传达了这个没落贵族的真实形象。佟奉全是《五》剧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性格贯穿于他的整个行动之中,琉璃厂学徒出生的佟奉全,只能靠一手过硬的技术在琉璃厂这条街立足,他的“慧眼”和“绝活”伴随着他从掌柜到伙计,从伙计到掌柜的几起几落。剧中佟奉全的行动贯穿全剧,全剧的开头就叙述了他与沈松山之间的较量,接着展现了一个忙忙碌碌的佟奉全:给茹二奶奶打工还债、造假画、下山西寻宝、得鼎、造鼎、卖鼎、……佟奉全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而左突右奔,行动积极主动,在他的积极行动中展开故事情节,透视人物性格。然而,他的行动又是一种被动的行动,在人生关键的时刻,他总是做出在他看来“不得不这样”的决定,原因往往在于他的忠厚、朴实、善良和责任心,以至于莫荷痛心疾首、满目同情地说“佟哥,你好象一生都在等”,在一生的等待和寻觅中蕴含着佟奉全优秀的个性品格。别林斯基说“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2]。《五》剧中的蓝一贵就是这样一个“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这是一个地道的商人,精明是商人的本色,同时,被人称作“蓝半张”的蓝一贵又是一个颇有文物鉴赏力的文化商人,在蓝一贵身上兼有文化人和商人的特点,是我们身边熟悉的陌生人。在剧中,范世荣、佟奉全、蓝一贵好象就是为“铁三角”量身定做的角色形象,性格的塑造和到位的表演精彩地展示了那个特定时代特殊生活群体独特的精神风貌。

二、京味风格的美学形态

优秀的艺术作品最可贵的就是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五》剧中呈现出一种风格化的审美形态,它以鲜明的京味风格取胜,剧中通过镜头语言描述北京的民俗风情、展示北京的风俗文化、采用京腔京韵的语言,全剧编、导、演风格一致,各部门以自己的方式彰显着京派风格和民族风韵。

如果说北京是一个京味十足的历史文化名城,那么琉璃厂就是北京近代文化发展的一个见证者,因为“琉璃厂文化街集中了一批经营古旧书刊、文房四宝、碑帖字画、珍宝古玩等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名店老铺”[3],是一个商人集中、文人荟萃的地方。《五》剧中讲述的正是清末民初北京琉璃厂这条老街上发生的故事,这种叙事本身就充满了文化韵味。清末民初,八旗子弟的飘零、沦落带来了一个文化转变的契机,当旗人、贵族走出皇宫、大宅门,进入平常百姓大杂院,他们带来了上层社会的文化,与京城市民文化融汇交流之后,成为民国初期北京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落魄的王公贵族靠典当变卖“玩意儿”为生,而一些军阀、新贵却附庸风雅的购置古玩,于是琉璃厂的生意格外的红火起来,也就有了《五》剧中充满了时代感和京城地方色彩的故事。琉璃厂的商业活动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其经营方式、商业道德、商业作风、商店的格局和情调,都带有传统文化的鲜明色彩。《五》剧中的琉璃厂是一条古朴精致的老街,具有一种属于胡同世界的商业的宁静和古城情调的悠闲,古意盎然的经营方式透露出深深的人情味,人人彬彬有礼,人人笑容可掬,用剧中禄大人的话说,叫做“把生意做得不像做生意才叫味道!”文物本来就是一个把玩品味的东西,买卖文物的生意当然应该做得温情脉脉才对得住那“上千年的玩意儿”了。佟奉全跟茹秋兰结婚后重新当上了掌柜,教他的伙计如何接待客人的一段戏可谓这种商业文化和商业人情的经典阐述。《五》剧将人物置于特定的时代环境和老北京风俗化背景中,在古玩收藏的文化氛围中加以描写,从而对历史与人生进行哲理性的探讨。

《五》剧京味风格的美学形态不仅体现在它对北京文化的阐释,而且呈现于它浓浓的京味语言中,地道的北京方言中透出浓郁的京味文化风格。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使用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某种文化承诺,获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接受一套概念和价值,在成长的儿童缓慢而痛苦地适应社会成规的同时,他的祖先积累了数千年而逐渐形成的所有思想、理想和成见也都铭刻在他的脑子里了”[4],北京方言的运用自然而然地在观众面前展示出北京的文化生活背景,把观众带入了北京所特有的皇城底下的百姓生活之中。《五》剧使用纯正的北京方言,体现了它对北京文化的整体认同,北京方言很自然的把北京文化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平民日常生活之中了,北京人有的哲理睿智、风趣幽默通过人物的语言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剧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俚语,人物对话具有浓郁的京派风格,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也在语言表达中凸显出来。第17集,蓝一贵被逮进监狱,他企图贿赂警官又不明说,对“贿赂”二人心照不宣,在与警官的对话中显示出蓝一贵世故圆滑和不吃眼前亏的精明:警官:什么事儿啊!跟洋人过不去了……(翻报纸。)/蓝一贵:其实跟他没关系,他非要揽事!/警官:说得有理,跟他没关系,他揽着了不就跟他有关系吗!服个软认个输吧……/蓝一贵:我服了也认了,他不饶人……/警官:还是没服……(假装不看报纸了,低头看空空的桌面。)/蓝一贵:(明戏,从怀里掏出一块表,几块大洋来放桌上)……/警官:你这是干吗呀!/蓝一贵:老总,先存您这儿,回头进号里再让人家抢了……/警官:也好!看好了啊,一块表十五块大洋,代存!……押七号,让青子照顾照顾!

三、人文关怀的诗意表达

在《五》剧的表层叙事中,讲述了许多尔虞我诈、造假做旧、坑蒙拐骗的故事,琉璃厂古玩街上似乎处处是陷阱,人们在里面生死沉浮不能自拔,但就是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世界却引起观众深切关注和同情,并从价值观念上表示认同。究其原因,就在于《五》剧的深层叙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人的命运的深切关注,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五》剧在展现经营之道的同时强烈渲染的是对真善美永恒追求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渗入使《五》剧的精神内涵远远超越了它在表层叙事中的故事呈述。

剧中的罗先生充当了“精神之父”的角色。罗先生是大学教授,以自己微薄的收入尽力收购珍贵文物,为的是不让国宝流失国外,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么珍贵的东西流失一件少一件啊!”显示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与社会责任感。佟奉全崇拜罗先生的学识,每有“好东西”总是要让罗先生鉴别,他更敬重罗先生的为人,对罗先生的教诲牢记于心。沈松山死后,佟奉全悔不该当初,他来到罗先生家里倾诉内心的苦闷,这个“精神之父”以佛门之语来阐述他的人文思想:“忘义取利就是病,以智轻人也是病。你以为你聪明是不是,你这是害人家”,并颇具哲理的指出:“逃得一时,逃不了一世,逃得众人嘴,逃得了自己的心吗?跟你说负债而逃是大病,负孽债而逃,更是大心病!”尽管罗先生并没有帮佟奉全解决现实的问题,但他的话却使佟奉全做人做事原则发生了重大转变,虽然“该怎么办我还不知道,但我心里有谱了”。《五》剧用前三集的篇幅完成了佟奉全人格精神的基本定位,也给全剧的精神品格定下了基调,在全剧设局害人、算计较量的故事进程中一直渗透着对美好人性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这就使《五》剧完全区别于那些庸俗化平面化的影视作品,显示出自己内在的审美品格,它在丑陋恶劣、互相倾轧的外部事件背后叙述的是深切的人文关怀。

罗先生是佟奉全的精神导师和灵魂拯救者,佟奉全是罗先生精神追求的具体实施者。罗先生这个在剧中连名字都没有的人物,在全剧精神格调的确立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他的人格品性、爱国心、民族责任感都贯注在佟奉全的身上,佟奉全收到的珍贵文物只有经过罗先生确认之后才能显示其真正的价值。当佟奉全把自制的鼎卖给禄大人而被人误称“卖国贼”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罗先生解释一番以寻求理解和慰藉,再三的请求遭到拒绝后,佟奉全失去了精神依靠,陷入了求告无门的境地,从此佟奉全厄运不断,他只能暗自保存好那只真的尊以求内心的安宁。在故事的结尾,当法庭即将判决佟奉全“卖国罪”的时候,罗先生再次以“精神之父”的形象出现,宣布莫荷端出来的这只尊就是佟奉全当年保护下来的尊,最终完成了“灵魂的拯救者”的形象塑造,把对真善美的追求贯注于全剧之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真善美的追求则化作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张扬,在龙门石窟中,三位石匠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愿毁坏那些祖先留下来带有“神性”的东西。琉璃厂的商人们大多是具有爱国心和民族感的,在把文物卖给外国人这一点上,他们的态度基本是趋同的,面对索巴大把大把的美钞和佟奉全送去的白面,他们多数人选择了后者。蓝一贵这种世故圆滑、唯利是图的奸商也能在关键时刻把国宝藏好而用伪造品带之,尽管他的主观出发点也许是为保全自身,然而客观的看他确实为文物保护做出了贡献。佟奉全作为罗先生精神追求的具体实践者,更是高扬着人文主义的旗帜,把对人的关怀化作对国家民族的关切。当看到敦煌的石雕像被毁,佟奉全悲痛欲绝地趴在破碎的石像上泣不成声,充满诗意的旁白恰如其分地响起:“这人与物的关系,从来分不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为的是什么,自家民族文化的一脉传承,转眼毁坏殆尽。残忍哪,无知呀,为了私利,将你的精神一脉毁了,将你传承的精神依靠毁了,你不失魂落魄才怪呢!你不肝脑涂地才怪呢!你不悲痛欲绝才怪呢!伤悲呀!”琉璃厂古玩街中的人物兼商人和文化人的特点,他们一边做着生意,一边经营着民族文化,人的命运总是跟时代精神、民族命运纠结在一起的,他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民族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播者,他们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看到文物被毁坏,大段的抒情简直就是一首现代抒情诗,充满了剧作家的哲理之思,蕴涵着剧作家自己对中华文化的深切之爱。

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终极关怀,对人及人类文明的终极命运的关注,这种终极关怀必须与当下现实相联系才能发挥作用,“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是相互关照的,终极目标是现实关切的指向,现实关切是终极关怀的基础,缺乏终极关怀视野的现实关切是急功近利、短视的,往往利弊相抵,不植根于现实关切的终极关怀是空洞无力、无意义的”[5],然而,在琉璃厂这条街上,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往往呈两相背离的状态。佟奉全的理想与追求似乎是一个永远难圆的梦,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往往不能实现,他常常做着一些在他看来别无选择的事情:他希望与莫荷成亲而不得不违心地帮范世荣做假画,他要离开茹家却一再的开不了口,他不愿别人误会他和茹秋兰的关系又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保护她,……《五》剧深切关注人物的命运,但剧中的人物总是处于“缺乏终极关怀视野的现实关切”或“不植根于现实关切的终极关怀”之中,总是欲动而静、欲罢不能、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总是不能挥洒自如、淋漓尽致:泼辣热情的茹秋兰希望离开贝子府寻到真爱,却不料价值连城的珍宝换不回流逝的青春;
纯贞素朴的莫荷渴望得到爱的归宿,然而有情人终难成眷属;
范世荣追求做人的体面与派头,最终只能在悲壮的自杀中重温“爷”的气度;
蓝一贵徒有“蓝半张”的虚名毫无文化人的气度;
悲剧人物佟奉全终其一生未能圆梦,……在这里,理想与现实之间如此难以把握,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之间如此不可调和,正如主题歌中娓娓道来的凄美沧凉:“半掩纱窗,半等情郎,半夜点起半炉香,半轮明月照半房。……半夜如同半生长”。

《五》剧关注人的命运,揭示真的人性,企图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然而,人性和精神家园并非恒久不变的,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人物生存活动的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人的真诚关怀汇入了阶级斗争的时代洪流,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时代中,人被衍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和符号,“人”已经成为“非人”,人文精神的探寻在这里出现了断层,人们找不到可以皈依的精神家园,更不知道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五》剧中一直在进行的人文精神的探讨被现实政治强力阻断,在新的社会环境、新的时代境况之下,人文精神何在?精神家园何在?新的人生态度何为?这显然是一个困扰着剧作家及剧组成员的问题。人文精神的失落造成了剧作最后几集在人物塑造和故事铺排中的摇摆不定,创作者对这部分的安排明显缺乏自信,影响了全剧审美品格和精神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恩格斯.1888年4月致玛·哈克奈斯[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2.

[2]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M].北京:时代出版社,1953.191.

[3]沈念乐.琉璃厂史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24.

审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渐悟”和“顿悟”本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对影响深远的范畴。慧远在《维摩义记》卷一中指出:“菩萨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渐入,二是顿悟。言渐入者,是人过去曾法,中退住小,后还入大。大从小来,谓之为渐”。“言顿悟者,有诸众生,久乘,相应善根,今始见佛,即能入大。大不由小,目之谓顿”,“渐入菩萨,藉浅阶远,顿悟菩萨,一越解大”。渐悟、顿悟是两种修习佛性的不同方法,由于对两者强调不一,曾经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两相对峙的南宗和北宗,即“南顿北渐”之谓。

其实,渐悟和顿悟亦可理解为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主张日积月累、由浅而深的常规之道的是渐悟,表现在修身养性方面即是“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的功夫。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伦理道德观念及规范日积月累的教与学,多是循渐悟之道而行的,我们平常所论道德认知,多是从渐悟角度展开的。其实道德认知和一般人类认知一样也还有另外一面,即“顿悟”。

顿悟即习佛上的“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即所谓“一旦豁然贯通”(朱嘉)、“发明本心”(陆九渊)或“反求本心”(熊十力)的功夫等。由佛学而渗透开来的顿悟早已成为我国哲学史、文学及美学史上重要概念。作为一般认识门径的顿悟既与渐悟有很大的区别,也有互补或统一的一面,无论过分强调渐悟,还是过分强调顿悟都是荒谬的。以辩证的眼光不难看出,历史上的“南顿北渐”的宗派之争,有其偏颇各执的一面,同时也可看出现实生活中对于遵循分析思维、循规蹈矩过分强调从而被理性思维缚绑手脚的单纯渐悟的方法论局限性。在中国现存的道德教育中因循理性思维的一般局限,人们多对道德认识“顿悟”的一面视而不见,或者视之为神秘的东西的而予以回避。因此对于道德认知的这一被忽视的侧面予以研讨是当务之急。

顿悟与直觉是相似但并不完全相等的概念。顿悟作为一种认识过程属于直觉的一种,直觉显然还包括在一种道德情境中凭直感立即作出判断的含义,而顿悟似乎更多地强调直觉之前的沉思默想等知情意的酝酿过程。但是直觉和顿悟之间相同的一面显然大于这些意义上的细微不同,本文是从直觉与顿悟相通的一面去进行以下论述的,亦即,本文的“直觉”作为认识的过程、方法和能力,也可称之为顿悟的过程、方法和能力。

二、道德直觉的必要与可能

在道德教育中之所以需要培养道德直觉,首先是因为道德学习过程中运用道德直觉的必要。而这一必要性主要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道德基本概念的意会性质(或自明性)。西方伦理学史上许多人都对这一性质有所揭示。如18世纪的情感派就曾认为人的道德认识与其说是一种经验推理,不如说是依靠人类所固有的道德感(所谓“第6感官”?)而直觉到事物或行为的善恶价值。乔治·爱德华·摩尔(GeorgeEdwardMoore〕?认为,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善”,而善是自明而不可推导的。“‘善’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正如‘黄’是一个单纯的概念一样;
也正如决不能向一个事先不知道它的人阐明什么是黄一样,你也不能向他阐明什么是善”。人们对善的认识因而只能是直观的,而不是描述性的推导,因为善是自明的,无须借助其它事物或性质来证明,更不能从别的东西中推导出善。我们不能同意善和义务等道德基本范畴是完全自明、拒斥逻辑推导的极端观点,因为这一观点的片面性不仅因为其对立学派的强大存在遭到了实际的揭示,而且这一观点确有走向神秘主义和否认伦理学的科学性的危险。但道德基本概念有其可以诉诸逻辑分析的一面,也有其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直觉性的一面。正因为如此,情感派的摩尔、普里查德到中国陆王学派及所有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家才能有经久不衰的立论依据。正如英国学者波兰尼所指出的“意会知识比言传知识更基本,我们能够知道的比我们能够说出来的东西多,而不依靠言传的了解,我们就什么也说不出来”。道德概念的意会性的存在,决定了通过直觉方式进行道德认知的必要性。除了道德概念必须通过直觉加以理解之外,道德行为所处的情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等也决定了直觉存在的必要性。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道德责任往往是多重复杂同时是相互矛盾的,加上道德情境可能存在的解决问题或履行义务的紧迫性(如救火、救人的情境)根本不容许人去进行复杂的逻辑分析或象功利主义、快乐主义伦理学家所倡导的那样计算结果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或大多数人的幸福。人唯有通过道德直觉进行当机立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才能获得问题的解决。这里他“以为他的道德观念和直觉地完成的行动仿佛是自明的、当然的、没有疑义的”。

道德直觉既有其道德学习上的必要性,也有其存在和培育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来自于道德学习主体道德智慧的积淀。根据社会遗传理论,每个人都有类的禀赋,千百万年人类的一些社会经验都以心理结构的形式实现了社会性遗传,积淀于每一个体的心理。所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所以在来不及作出合乎逻辑的证明之前道德主体就已然有了先在的道德判断和行动。在心理学“直觉”的解释中,容格所谓“原型”的触动,苛勒所谓“格式塔”的“完形”。实质上都是在一定情境之下,道德个体凭借并调动这些老祖宗的遗产对对象实施迅速观照和会意的结果,除了族类经验,道德学习个体自身的经验也可以以简约、内隐的形式积淀在意识的最深层。就象类的原型和图式起作用时一样,当道德情境刺激之下,人们的这种个体经验积淀也能为人所唤醒,不自觉地作出“非逻辑”(实为“隐逻辑”)的决断,而无论是类或个体道德经验的心理积淀都已成为心理学所证实的一个客观事实。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每一个个体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这些内存的直觉潜能,开发个体的直觉能力?这就不得不把论述的焦点移回到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活动的教育过程中来。

三、道德直觉能力的审美培育

关于直觉能力的培育,杰罗姆·S·布鲁纳(JeromeS.Bruner)在《教育过程》?第四章“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中提及6种增进直觉思维的可变因素,即倾向性因素、给某个领域提供各种经验、教学中强调知识的结构、启发式程序、鼓励推测、发展自信和勇气。庞学光在《浅论道德直觉及其培养》则直接提出了培养道德直觉的4种方法(第一,?给学生丰富、系统的道德知识。第二,重视学生道德经验的积累。第三,进行多样化的道德思维训练。第四,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布鲁纳曾指出,诗人和艺术评论家具有“直觉信心”,“需要在没有稳定的意见一致的标准下,着手选择一个形象或者表述一个评论。”教学过程就是要鼓励这种自信和勇气。庞学光也认为“对于道德直觉的培养来说艺术学科具有独特的价值”。他们都对艺术对直觉培养的价值作了不同程度的肯定,视为途径之一。但是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借助外在的艺术过程去培养道德直觉能力。只有使道德教育本身引入审美因素使之成为一种审美范式的德育,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审美的直觉培育功能。本文即是将艺术品及道德教育过程本身的审美因素统一起来论述审美对道德直觉能力的培育的。

审美活动何以能够培养直觉和道德直觉能力,这必须从分析直觉的特征和发生机制入手。首先,关于直觉的瞬时性与情感作用。直觉、道德直觉能在一刹那间“豁然贯通”地把握对象。这就是所谓直觉的瞬时性特征。瞬间性特征与直觉的许多特征和心理机制均有联系,但笔者认为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主体的情绪、情感因素,即布鲁纳称谓的“倾向性因素”。“这种倾向性因素对直觉的作用是使直觉倾向于对某个领域而不对别的领域进行直觉思维”,情感作为倾向性因素可使主体对对象作出与主体心理隐性需要和图式相契合的方向性选择,由于情感之中往往有理性的积淀,故有可能直接切入对象的本质,(也有可能导致谬误)。

情感对于直觉除了这种导向作用之外,还有直觉的发动机制。情感虽然不是认知,但它可以为人的认知内驱力提供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主体的心理活动,从而象高效计算机那样自动将合乎当前问题情境的策略从内存中调出,迅速解决问题。因此,如果说有什么因素能够增进直觉能力,那么首要因素当属情感。审美活动(包括立美活动)被人称之为“情感的体操”,是因为无论是创美过程还是审美过程,都是情感表现和观照过程。审美活动所激起的情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随意联想、想象和幻觉能力,唤醒沉睡的思维网络,在一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对道德教育而言,审美情感不仅对道德认知的对象会产生“赋值”作用,使认识主体有一定直觉的倾向性,??而且利于通过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交流训练提高“移情能力”,在接受道德观念、实施道德判断和行动时迅速“反求本心”,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通感”。

其次,关于直觉的非逻辑性与形象思维。布鲁纳指出:“直觉是指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而掌握问题或情境的意义、重要性或结构的行为”。

“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较为准确地揭示了直觉的非逻辑性或非理性特征。“非逻辑性”指主体在直觉对象并未进行自觉的归纳、演绎等理性分析活动。但非逻辑并不是“反逻辑”或“无逻辑”,而是逻辑活动在内隐的不自觉状态。之所以产生这种逻辑的内隐,是由于直觉活动中人是“以形象和概念共同反映事物本质”。直觉活动之所以优于单纯的“概念”思维,是由于形象和概念相互配合、补充、促进形成的合力。“形象比概念灵活、更能在问题情境不明确的情况下发挥创造性探索作用。它能表示概念、说明概念、扩展概念、并能启发创造出新概念”。正是与形象思维相融合,理性思维才显得“盐在水中,有味无痕”起来,因此,能够将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的活动将有利于直觉能力的培养,而审美活动恰恰是具备这一特征的典型。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曾正确地指出,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如“这幅画是美的”),但仍带有普遍性(我觉得美的东西别人也觉得美),这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单称判断(当我说“这酒对于我是快适的”?时,?别人的主观感受未必一定与我同一)。这一矛盾的统一在于“想象力和知解力的自由谐合”。审美判断一方面是感性、个别的,另一方面又是主观、普遍的,超越感性又离不开感性、趋向概念又无明确的概念。正是因为审美活动的感性、理性思维的统一,才有利于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发挥左右脑的共同优势,实现概念与形象联合的“非逻辑”性或“超逻辑”性。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过分强调分析思维的作用,改造这一范式的出路显然在于实现时道德教育的形象思维嫁接----实践德育的审美模式。

最后,关于直觉的整体性与物我同构。分析思维的特征是主体将对象各细部进行认真观照,由局部而整体,由小到大地认识事物。即“分析思维是以一次前进一步为其特征”。也正是因为思维的开端为局部、为分析,所以其认识事物的整体及本质有一个漫长而不保险的程序(不保险在于整体往往不等于局部相加)。

而直觉思维则相反,?它是“由大而斜?直接抓住整体切入对象的本质从而实现“豁然贯通”的。道德直觉也是如此,道德直觉对道德观念及道德情境的把握也是整体性的、未经分析直接从整体入手的。在道德情境复杂和紧迫的情况下,主体正是凭借这种对情境的直接整体性把握才能迅速作出道德判断并诉诸行动的。

苛勒在其(《猿的智力测验》,1917)中就曾指出,人脑对环境的反应是整体性的,人所认识的对象也是有组织的有机整体,直觉的过程即是主体实现对认识对象的(格式塔)“完形”的过程。因此,直觉可以理解为物我之间的一种同构现象的突然发生,就如柏格森所言的“所谓直觉,就是指那种理智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的内部,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

审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题】军队思政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审美教育/作用/途径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示。官兵对美的崇尚和追求,无论对部队还是对其自身来说,无疑都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我们要充分认识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殊功能,把审美教育切实渗透、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一、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审美教育,是指为了培养人在接受、理解、评价、创造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好、崇高事物方面的能力,并使这种能力日致完善而采取的一整套措施。黑格尔曾精辟地指出:理性的最高行动是一种审美行动,真和善只有在美中才能水融。因此,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官兵高高的道德情操。美育具有令人愉悦的可感形象,它对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鲁迅先生曾经指出:“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仍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1](P274)人们的任何道德行为,都是发源于人们的内心指令,一切道德规范,只有当它成为人们的内心信仰和要求之后,才能在实践中付诸行动。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不仅从理性上认识应该这么做,而且从内心情感上也甘心情愿地去这么做的时候,人们的道德信念才能是坚定的、稳固的。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教育正是依靠社会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来打动官兵、感染官兵,从而使官兵在效仿榜样的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教育,通过情感的变化来分辨美丑,自觉地趋善避恶,实现道德的升华。

(二)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美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追求理想的生活。审美理想是人们在生活中所追求、向往的一种完美的生活境界,是与社会政治理想密切联系的。恩格斯在评论德国画家许布纳尔的《西里西亚织工》一画时,曾说:“请允许我提一下优秀的德国作家许布纳尔的一幅画,从宣传社会主义这个角度看,这幅画所起的作用要比一百本小册子大得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从先进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图景中发掘美的内涵,美的心灵,美的理想,使官兵在审美的过程中自觉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促进官兵身心健康发展。健康,不仅是指人的身体(生理)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当官兵们沉浸在美的欣赏与创造中的时候,由于注意力的转移,生活的变换,情感的净化,就可以超脱自我,心情开朗,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从而使情绪稳定,保持心理的平衡。通过审美活动还可以帮助官兵开阔视野、增长智慧、训练思维能力,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提高官兵的全面素质。

(四)帮助官兵抵御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官兵们都是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者和未来创造者,都希望把美带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中。但是,由于年龄、知识结构、个人爱好的不同,他们对美的追求并不处在同一水准上,社会上一些腐朽的思想文化和丑恶现象对缺乏审美体验的官兵的诱惑,都有可能导致一些官兵在审美追求上误入歧途。因此,我们应因势利导,注意对官兵进行审美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形成美好的生活情趣,用美的尺度去塑造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思想政治工作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要充分发挥美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殊作用,还需探寻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从审美教育的实践看,主要应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美、形式美和形象美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美。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美”,关键在于使教育内容包含“真”与“善”的深刻内蕴。

1.美在于真。这里所说的真,一是真理,二是真实。真理,是说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打动人,起到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我们宣传的思想理论乃是真理。这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按照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用最先进的思想理论,特别是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去教育官兵。真实,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以真实为基础,尊重客观规律,一是一、二是二,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真实的东西,才是美,它不会使人失望,而令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俄国著名评论家别林斯基指出:“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虚假永远无聊乏味,令人生厌。”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总结宣传典型时喜欢人为地美化典型,任意拔高,这样包装出来的典型就失去了生活的基础,缺乏人情味,使人感到是天方夜谭,也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

2.美在于善。这里的善有两层含义: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要讲宗旨、讲奉献,要合乎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最大的善;
二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用的或有益于人类的功利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对人们思想行为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大,由各种利益矛盾引起的思想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审美教育同样必须把“义”、“利”的原则有机统一起来,既要从国家、集体的利益出发,同时又要顾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既要注重对官兵精神需要的满足,又要注重物质利益需要的满足,从而使审美教育充分发挥其至善至美的功效,使官兵切实体验到美与善的享受。

(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官兵的文化素质、个人意识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求美的愿望日益强烈。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审美教育,紧紧抓住官兵追求美的心理需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形式多样,推陈出新。正因为美的涵义是流动的,因时间、地点和人物的不同而不同,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创新是美的生命之源,美的灵魂所在,也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要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做到生动、活泼、新鲜。如在对部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对官兵们关心的问题、有分歧的问题,不妨采用“实话实说”节目的形式,让大家各抒己见,通过面对面的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就能起到上政治课所达不到的良好效果。在进行文体活动时,基层单位可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美育教育方式。如防化部队的文体活动,可以开展穿防化服打篮球比赛等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官兵的作战适应能力,又满足了官兵喜欢新奇的心理,活跃了官兵的生活。

2.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实践证明,单纯说教比较呆板、枯燥,如果把无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寓于美的形式、艺术形象之中,就会造成一个赏心悦目的心境,使官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官兵们的业余生活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一些腐朽、错误的东西必然去占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审美教育,抓好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一方面,要按照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向官兵推荐优秀的电影、电视、音乐、戏剧、图书作品,介绍先进的英雄模范人物,摒弃一切低级颓废的东西,使官兵的欣赏情趣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官兵的不同爱好,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影视精品欣赏、智力竞赛、群众性体育活动等。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和传媒。现在我军团以上单位已基本开通了闭路电视,可以利用闭路电视,拍摄播放部队自己采写的新闻节目,把部队发生的好人好事,官兵们训练、学习、劳动的情景拍成电视片。官兵们通过看闭路电视,便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美育的这种娱乐性,使官兵们在情感上自由、舒畅,其教育效果是深刻而久远的,它将在人的一生中长期发挥作用。但是,美育对官兵的思想所起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能简单地认为,开展一两次审美活动或欣赏活动,官兵的思想会立即转变,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只能在反复不断的审美实践中,在美的生活环境中,经过日积月累的熏陶、感染、滋养而取得。

3.情美交融,以情感人。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熏陶,而情感的产生是由美的形象唤起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审美教育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应注重塑造具体可感的情感形象,达到情与美的交融。官兵通过对这些情与美有机结合的形象,激发起感情的冲动,产生共鸣,获得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受到感化、熏陶,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是要讲“大道理”的。但是,要使大道理真正服人,必须实事求是地把晓理和动情结合起来。在一定的意义上讲,“通情”才能“达理”。列宁认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2](P255)要把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人的信念,是需要桥梁和动力的。这桥梁和动力不是别的,就是情感。思想政治工作固然重在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但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又是具有复杂情感的人,这就不能忽视情感的因素,不能不在告之以理、以理服人的同时,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人心悦诚服,激起他对真理的向往和追求的巨大热情,激起他求真、向善、爱美的信心和力量。一个战士,只有他具有了高度的民族自尊心,一种对祖国对人民的挚爱激起他强烈的情感时,他对敌人的打击才是最坚决、最有力的。他的身上会焕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要由美育来承担。

4.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环境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叉点,它关系到人的生存活动和生活活动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的美。环境美以稳定的影响方式陶冶人们的心灵。环境美的创造具有实用的和审美的双重价值。”[3](P350)让美走进军营,努力美化营区环境,创造多姿多态的形式美,既是现代文明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部队面貌,更能使官兵们心旷神怡,催人奋进。当人们长期在经过美化的环境里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就会从自身创造的美好环境中享受和谐的审美愉悦。美的陶冶犹如春风化雨,点滴滋润,逐渐形成一种美好的、积极的心理定势,它对人的全部精神生活,甚至对人的一生都会发生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创造美好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积极营造一种催人向上、追求真理、弘扬正气的政治环境。同时,要动员广大官兵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领导者要尽可能地从美学的角度去规划和建设军营,使营区做到庄严整洁、协调美观、绿化有序,使官兵们在美好的环境中,不断接受陶冶和滋养,在思想行为、知识情趣上不断得到提高。

(三)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形象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使对方自觉感化和心悦诚服的非强制性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就是审美活动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者是教育的主体,居主动和主导地位,但相对于教育对象,则又是被其评价和审美的客体。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均被作为参照系存在于教育对象的审视和评价中。因此,塑造一个令人心悦诚服,并产生依赖感的良好形象,在内在的气质和外在的风度上做文章,使教育对象产生美感,对教育者至关重要。

1.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备人格美。首先,要具备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趣,牢固树立埋头苦干、建功立业的思想。其次,要作风正派,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品行端正必然受到官兵的尊敬和爱戴,而品行不端、作风不正的人常常被嗤之以鼻。只有先做一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有德之士,才能理直气壮地站在教育对象面前,宣传真理,感染他人。

2.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备才能美。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博学多识,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军事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各种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做好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把丰富的知识自觉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多看、多听、多思考、多实践、多积累,做到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才能使教育对象口服心服,其信赖和敬佩的美感也油然而生。

3.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备行为美。行为美是指在良好动机的驱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以身作则,为人先行,以非权力影响力激励教育对象的效仿意识而产生美感的一种行为。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官兵们对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听其言,更重要的是观其行。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官兵,才能使自己成为官兵心目中的偶像,成为官兵自觉效仿的榜样。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审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绩效审计;
美国绩效审计;
研究借鉴

21世纪以来,世界诸多国家的审计工作逐渐转向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的现代审计阶段,这是审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演变。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审计监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传统的财务审计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行的要求,因此,以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为主要审查对象的绩效审计逐渐受到各个组织单位的青睐。本文探讨美国的绩效审计的先进经验,以此为例,为分析我国的绩效审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绩效审计概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绩效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近年来颇受重视的绩效审计关注度增高,有关绩效审计的研究和著作也越来越多。研究绩效审计,我们首先有必要给绩效审计一个明确的定义范畴。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绩效的定义: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通俗点讲,绩效就是组织所期望的结果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进行的各项工作。那么绩效审计也就是对组织的绩效完成情况进行审计,其目的也是为了确保组织实现自己的期望目标。

绩效审计在理论上并没有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不同的组织和国家对绩效审计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对于绩效审计的定义还是有大致的相同,即都认可绩效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的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称绩效审计具体是现金价值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是对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益性(Effectiveness)的审计,即我们常说的3E审计。

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这三者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是一条不可分割的生产链。这时候我们可以从3E的角度总的来概括一下上述的炼钢过程:炼钢厂炼一吨钢需要主要原材料生铁、废钢、造渣等5吨,辅助材料煤0.2吨(经济性);
原材料产出比5:1,辅助材料产出比0.2:1(效率性);
一吨钢收益500~1000元人民币(效益性)。而绩效审计则是贯穿于这个生产经营过程始终的审计过程,从原材料的购入、使用、效率到产品的销售收入整个生产链,每个环节都有审计,通过对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的审计组成了整个企业的绩效审计。事实上,绩效审计不仅仅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审计,绩效审计的涉及范围很广,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政府审计之中,这在下文中会继续讨论。

二、美国绩效审计的产生背景及经验

(一)美国绩效审计产生的背景

在绩效审计的研究和实践中,美国一直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绩效审计便有了初步的模型。美国著名学者肯特于1948年在《内部审计师》杂志上发表的《经营审计》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绩效审计这一概念。

1. 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的各行各业都处速的增长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伴随着企业的一系列弊端也逐渐显露。

2. 现代管理学之父,著名的管理学家美国人泰勒观测和研究了美国工厂生产流程中生产运营条线和管理条线的速度、时间、产量,总结出了一套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1911年泰勒在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构建了一套以“效率”为核心、适用于工业企业的科学管理原理。它的核心是通过对员工个人绩效的评估实现自上而下的管理控制。管理趋于科学性不仅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而且对美国绩效审计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美国企业中的绩效审计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由于当时公营企业此方面的弊端表现的最为明显,早期的美国绩效审计主要侧重于政府审计方向。

(二)美国绩效审计的发展及特点

美国政府于1921年正式颁布了《预算和会计法案》,在这一法案中政府绩效审计的方式和规定得到了较为详细的介绍。1921~1945年,是美国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绩效审计的进步时期,众多的绩效审计理论产生。这段时期,美国的会计总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著名的“发票审计”,在此次大规模的审计过程中,绩效审计被得到初步的运用。

1945~1981年是美国绩效审计基础建设阶段。二战后,在美国国会和三任最高审计长的努力下,以及同时期社会审计的高速发展基础上,绩效审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阶段我们称之为综合审计方法阶段。主要有以下特点:绩效审计的工作人员得到专业化的培养;
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的理念有了初步的更新;
审计机关的大规模重组。

1981年至今,是美国绩效审计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无论是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席卷全球,包括两个核心思想:一是强调绩效观念;
二是重视量化的评估方法。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1993年《政府绩效和成果法案》将绩效预算、绩效评估、绩效审计有机结合,建立起崭新的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管理制度。这一阶段,项目评估管理方法在全美得到快速推广和发展。

(三)美国绩效审计的经验成果

1. 审计计划严密,立项过程规范

美国绩效审计工作开展之前要求编制严密的绩效审计计划,计划中包含审计的目的、流程、方式等,只有审核通过的绩效审计计划才予以组织实施。同时,每一项绩效审计工作都要由专门的委员会召开论证会进行论证,由美国国会、审计署、行政长官等人进行提问,申请立项的人员进行回答,通过这种问答考核的论证方式,既可以加强决策者对于审计项目的了解,还能起到监督和评价的作用。对于论证不通过的审计工作不予立项,或者退回整改,申请下一次立项论证。

2. 审计监督严格,审计结果公开

审计工作本身便是一项监督性的工作,因而对于审计过程我们也应加强监督。美国在这一方面做到了监督严格规范,监督者和被监督对象之间明确责任,采取问责的方式规范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行为,促使工作的开展有序高效。

此外,美国的审计机关虽然没有直接的处罚权,但美国采取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即将绩效审计的报告公布于众,使社会、政府、舆论都参与到监督中来,真正做到了“内容上的震慑”,这比单纯的形式上的处罚更加有效。

3. 具备优秀的绩效审计人才队伍,审计方式先进

优秀的审计人才队伍是美国绩效审计工作得到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美国绩效审计人才队伍中包含着各行各业的专家,他们不仅仅对绩效审计理论和工作精通,同时对于其他领域也有涉足和研究,很多绩效审计工作人员都是复合型的人才,精通法律、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计量经济学、计算机,甚至化学和物理。据统计,这类复合型人才占美国绩效工作人员总数的70%以上。

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高效完善的计算机绩效审计系统,将整个审计流程反映在电脑中,每一步操作配备相应的权限,使整个过程严格规范。

4. 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美国在绩效审计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例如,在进行绩效预算编制时要提出具体的绩效计划和指标,由专门的绩效评估委员会和相关机构进行评价和监督。

三、我国绩效审计开展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20世纪80年代伴随中国现代审计制度正式构建,中国审计研究者们就开始探讨绩效审计的问题。但在二十一世纪初的调查却显示,中国大部分的审计机关目前仍然主要是以传统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为主,很多审计部门,尤其是地方审计机关甚至从未开展过绩效审计工作。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尚且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绩效审计在质量和数量上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绩效审计主要在政府部门和部分大型上市公司中有所运用,其他的单位还未有充分的运用,或者即使有运用,也难以避免流于形式的现象。绩效审计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审计报告更像是工作汇报,而不是披露性的报告。

(二)绩效审计工作受组织领导的个人意志左右

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绩效审计工作中,也存在于整个审计工作中,这与我国领导人负责的机制是分不开的,是我国管理体制下必然出现的一种情形。审计部门往往受制于上级部门和同级政府的领导,在客观性和独立性上难以得到完全的保证,因而整个绩效审计工作也容易受到领导个人意志左右。

(三)绩效审计在企业中运用不多

改革开放后,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民营企业不断增多和扩张,然而伴随着企业发展的同时,内部的绩效审计监督运用却不成熟,甚至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未能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中国的很多企业,是出于一种为了绩效审计而开展绩效审计的姿态,组织的绩效审计大多还处于表面和摆设的层次,未能深入的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发挥绩效审计在预测、管理方面的作用,难以真正实现3E目标的实现。

(四)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不足,理论基础薄弱

国家审计署以及下属的地方审计机关早期曾分阶段派出审计工作人员前往英、美等绩效审计先进的国家进行考察学习,并带回了大量的介绍国外绩效审计的先进经验的资料,对中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比如《世界审计史》、《世界各国政府审计》、《世界主要国家审计》、《英国绩效审计》等。但是关于国内绩效审计的资料则比较少,且多是一些探讨性和争论性的文献,鲜有明确的方向性的文章。绩效审计理论研究还任重道远。

(五)缺乏专业的绩效审计人员

由于缺乏足够的绩效审计理论基础和相应的社会宣传,目前我国专门从事绩效审计工作的人员很少,很多审计机构和部门让传统的财务审计人员从事绩效审计工作,缺乏专业型人才。不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所要求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更高,因而对于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很严格,表1是广东省梅州市审计局招聘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招聘计划表。

从表1可以看出,从事绩效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要求普遍较高,不仅要求具备审计方面的专业资格,还需要具备资产评估、建筑工程方面的资格认证,综合性高。且需求人数较少。

四、发展我国绩效审计的研究借鉴和建议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结合上文所述美国绩效审计发展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审计制度

详细规范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这是绩效审计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徒善不足以为政”,制度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会计总署八十年代后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条文,结合我国自身的审计工作特色,制定适合我国的绩效审计制度。

1.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标准体系。

2. 建立完善的绩效审计法律体系。

(二)加强绩效审计理论基础建设

1. 提高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数量和质量。

2. 转变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方向。

(三)加强绩效审计的宣传工作

在行业内部和社会上开展有关绩效审计的宣传。绩效审计作为新兴的审计方式,目前在整个审计行业内部已经越来越得到认可,我们要加大在行业内部,在各审计机构和部门之间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绩效审计,让审计工作人员了解绩效审计,学习绩效审计,掌握绩效审计,让审计机构和企业、政府多开展绩效审计工作。

另一方面,还要面向社会宣传和推广绩效审计。

(四)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在已有的审计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新鲜血液的加入。加强对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多开展交流和学习活动,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创新审计队伍管理体制和方法。具体如下:注重国家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培养综合型人才;
提高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吸收年轻审计人才的加入,优化绩效审计队伍年龄构成。

(五)改进审计技术和方式,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

信息化是当前审计领域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财务会计的全面电算化,计算机审计将在今后的经济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绩效审计工作中的计算机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运用计算机审计方面,明显落后于美国。因此,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以及审计软件进行辅助审计,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和审计结论的科学性。

五、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审计工作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绩效审计也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有关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相结合,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组织机构的绩效审计道路。美国在绩效审计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具备先进的绩效审计理论和经验,我们应当多研究、多借鉴其优秀的成果,吸取其发展过程中的失误教训,结合我们自身的条件,促进我国绩效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发挥绩效审计在经济发展和市场运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epworth.The role of performance audit[J].Public Money Management,1995(11).

[2]Glen. A Management Audit of the

Dropout Monitoring. Tracking and follow up procedures of a public high school[M].Saint Louis:
University,1987.

[3] Basset. A Critical Study of Operations Auditing[M]. Los Angeles: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Phd.1972.

[4]Victor. An Experiment to Test the

Efficacy of Operation Audit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Financial Auditing[M].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hd.1973.

[5]廖洪,王素梅.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06).

[6]田武宗.关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若干思考[J].会计之友,2007(11).

[7]张丽华.西方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及启示[J].财会月刊(综合),2006(08).

[8]邢俊芳.接轨国际绩效审计谋求中国审计发展机遇[J].中国审计,2003(15).

[9]剧杰.绩效审计中效率性构建思路[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05).

[10]邵伟然,张健梅.英国绩效审计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月刊(综合),2005(09).

[11]高伟.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主要做法及其对我国审计的启示[J].审计研究,2005(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