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是指四大绿色公园。包括*健身公园、*军事公园、*公园、*文化公园。*公园是以市民休闲运动为主题,以*丰富的森林植被为基础,形成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森林公园;*军事公园是以军事文化为主题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绿化年中总结【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绿化年中总结范文第1篇
“4”是指四大绿色公园。包括*健身公园、*军事公园、*公园、*文化公园。*公园是以市民休闲运动为主题,以*丰富的森林植被为基础,形成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森林公园;
*军事公园是以军事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公园;
*公园是以老年与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市民休闲娱乐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是以*历史文化为主题,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主题公园。4个绿色公园的建设主要从合理保护利用城市自然景观出发,对*、*、*、*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山体特征,将自然景观引入城市。力求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构筑“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城市空间格局。
“4”是指四条水系绿化带。包括*新城水系绿化带、*绿化带、封门溪绿化带、协里溪绿化带。4条水系主要是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建设亲水绿色环境。
“7”是指七条绿色长廊。包括江东大道绿色长廊、江贺公路绿色长廊、景星东路绿色长廊、*线绿色长廊、*路绿色长廊、*大道绿色长廊、“一江两带”绿色长廊。绿色长廊主要利用城市道路绿化形成城市绿色长廊,并联点成网,使城区绿地成为有机的整体。
“1”是指一批重要城市绿化景观节点。主要包括工业园区、住宅小区、城市道路等节点绿化。通过这一系列城市主要节点的绿化美化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休闲游乐绿地的品质。
二、工程总体规划目标
近年来,我市按照“拉大框架,提升品位,完善功能,做精做特城市”的总体思路,在城市绿化景观方面打造了“一江两带”、须江公园扩建、*广场、*桥头绿地等一批精品工程。这一系列工程的建成为市民休闲提供了理想场所,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同时,这些景观绿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亮点,大大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品位。
根据《*市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一规两案”》的具体要求,结合“四城联创”活动,按照“三年成形、五年成景”的目标,以城区“*”绿化五年规划为抓手,大力实施城区绿化提升工程,分期建设一批绿色公园、水系绿化带、绿色长廊、绿色节点,力争五年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5%,构建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系统,打造“十分钟绿色休闲圈”,着力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创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确保20*年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力争2010年创建部级园林城市。
三、工程设计要求
城区“*”绿化提升工程立足于新时期*城市建设,规划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彰显山水特色,突出文化内涵,将自然山水与人文历史有机结合,优化生态环境,营造和谐、优美、舒适的山水园林城市。
1.点、线、面相连的绿化网络。城区“*”绿化提升工程以《*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综合考虑、科学安排、远近结合,努力建成分布合理,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系统。要点线相接,以绿化长廊、绿色水系为经脉,有机地串起绿化节点和绿色公园;
要点面结合,节点绿化要以精细小品为主,绿色公园要以大面积造绿为主,绿色长廊要增强绿化连续性,构建一个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全局、开放、和谐的网络型绿色空间体系。
2.山水、建筑、灯光融合的绿地靓点。要充分体现“一规两案”中“山水结合,文化融合”的具体要求。一要与山水结合。特别要注重树种选择,绿化应鼓励采用乡土树种突出地方特色,精心配置,以乔木为主,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乔木、花灌木和地被植物形成三个景观生态层次,创造一个四时有花、四季变化,色彩层次丰富、景观优美的自然生态绿地。二要与周围建筑融合。规划设计以植物造景为主,减少不必要的硬地铺装,减少可有可无的建筑小品。树、石、草坪、水等生态元素不能简单地堆积,要自然排列构成景观的精髓。公园绿化、广场绿化、小区绿化,街头小景观布置力求保持原生风貌,不作刻意修饰,做到显山露水,见缝插绿,尽量体现原生态。三要与城市亮化相融合。注重在绿化山头、公园、长廊、节点上合理设计灯光,尤其是*电视塔、*、*景星塔与须江阁等“四塔一阁”的亮化夜景工程,体现亮在绿中、绿由亮呈,凸现色彩效果,形成绿地靓点。
3.休闲、防护、美化功能一体的绿地系统。按照打造“十分钟绿色休闲圈”的要求,以人为中心,把关心人、满足人的需求落实到规划设计中去,建设类型齐全、功能多样的园林绿地。突出体现市民休闲、改善环境、美化城市三大功能,努力把城市绿地建设成市民休闲的最佳场所,优化环境的重要抓手,美化城市的突出亮点。
四、工程年度计划
城区“*”绿化提升工程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按“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工协作”的原则组织实施,实施时间为5年,重点是20*~2009年。共实施绿化项目34个,绿地面积216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具体项目见附件1)。
1.20*年:实施19个项目,绿化面积58.8万㎡,总投资6*8万元。
2.20*年:实施11个项目(含续建项目,下同),绿化面积36.2万㎡,总投资3661万元。
3.2009年:实施12个项目,绿化面积87.7万㎡,总投资8725万元。
4.2009年以后:实施5个项目,绿化面积33.3万㎡,总投资3550万元。
五、工程实施措施
1.注重合力,统一协调。市政府建立城区“*”绿化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工程实施的协调工作,由分管城建副市长负责总协调,牵头单位为市规建局,市国土局、交通局、财政局、林业局、*经济开发区、*、*镇、*镇、*街道、*街道等部门、乡镇、街道要按各自职责做好相应的工作。针对每个项目,要落实实施单位、管理单位、资金筹措单位,各单位分工协作各尽其职。具体项目实施单位要有分管领导负责。
2.注重结合,多元筹资。城区“*”绿化提升工程具体项目总体上应按“谁门前,谁包干”的原则,由有关各方共同出资,落实好建设资金;
*、*镇、*镇、*街道、*街道等相关乡镇、街道负责做好项目建设用地的征地拆迁工作。其中,20*年实施项目的资金筹措,按《*市城区“*”绿化提升工程20*年实施计划表》(附件2)的规定执行,20*年后实施的项目原则上每年年初由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有关部门、街道作具体论证后再明确任务和具体筹资方案。
绿化年中总结范文第2篇
重庆市结合“山城”、“江城”的风貌特色,以及“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在《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以下简称《城乡总规》(2011年修订))中设立了“公园绿地、其他绿地”两类城市绿地,使主城区人均公园绿地达到25m2,人均绿地(含其他绿地)达到90m2[3],远远高于国家技术标准的指标要求。该总规中的城市绿地相对于国家技术标准已被赋予了具有重庆特色的新意。为此,本文对已拓展和延伸后的城市绿地的概念与范畴进行诠释,探索各类绿地的划定与控制方法,以期为下阶段主城区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奠定基础。
重庆市主城区绿地建设概况
重庆市主城区坐落在缙云山和明月山之间的丘陵地带,长江和嘉陵江由西南和西北向东穿插切割,构成了沟槽峡谷、山峦起伏的地形地貌景观,使重庆具有独特的“山城”、“江城”风貌。依托三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主城区呈现“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形态,“四山”(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南北延绵,“两江”(嘉陵江、长江)东西横贯交汇,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大山大水”自然生态本底。
多年来,重庆市在绿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统计,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有绿地面积289.35km2,非建设用地范围内有风景林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共计27个,总面积611.627km2,其中部级风景名胜区1处,市级风景名胜区5处,部级自然保护区1处,市级森林公园3处,区级森林公园2处。自《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实施以来,重庆市突出城市公园建设、生态景观建设和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大力实施“绿地行动”和“两江四岸”绿化工程,2010年主城区成功创建全国园林城市。随着重庆城市地位的提升,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环境和生态建设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拟通过“森林重庆”、“绿化长江重庆行动”等重要绿化建设行动,积极创建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此,《城乡总规》(2011年修订)结合山地城市和滨江城市的特色,提出在今后绿地规划建设中应注重建立包括城市建设用地绿地和非城市建设用地绿地在内的多类型、多层次的城市绿地系统。
主城区绿地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绿地资源未充分挖掘,绿地系统不完善。主城区具有大山大水的自然本底系统,绿地资源丰富。但原有的城市绿地系统往往只划定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的位置和范围,而对于能够发挥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生态绿地和林地资源挖掘不足,造成城市绿地系统不完整,公园绿地考核指标偏低。
(2)对建设用地绿地关注度高,对非建设用地绿地关注不足。绿地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的发挥,不仅应依靠建成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绿地,还必须依靠建成区的自然山水等非建设用地绿地。目前由于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侧重于规划建成区,导致对建成区内的建设用地绿地重视度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建成区的非建设用地绿地的重视不足,投入不足,绿化建设水平低下[4]。
(3)绿地规划建设与游憩系统构建结合不充分。随着生态景观理论的广泛接纳和应用,城市绿地系统基本能按照“斑块-廊道-基质”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布局结构。但这种形式完整的空间结构通常“好看不好用”,原因在于它未与游憩系统的构建进行充分结合,使得市民使用极为不便,参与度不高,造成部分城市绿地形同虚设。
主城区城市绿地的类型与含义
在城市规划区内能够发挥生态功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功能的绿地,广义上都可以称为城市绿地。但为了从区域生态角度和城市使用角度区分绿地系统层次,仍然将作为自然生态本底的一般农林用地界定为生态绿地,此类绿地不计入城市绿地统计指标及考核指标;
而将能为市民提供游憩休闲服务功能、配套完备、使用便捷的城市公园、郊野公园、风景名胜区、风景林地等界定为城市绿地,此类绿地应计入城市绿地统计指标及考核指标[5]。重庆市主城区“四山”南北连绵,“两江”东西横贯,地形破碎度高,山坡绿地和滨水绿地资源丰富。为了保护和引导“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控制城市绿地,完善城乡一体化绿地建设,有必要将能够发挥城市绿地游憩服务功能的部分绿化景观、环境优越、服务市民便捷的郊野公园、风景名胜区、风景林地等引入城市,作为城市绿地指标纳入统计考核。为此,笔者根据主城区城市绿地所在区域位置及所承担的生态、游憩、休闲等服务功能的不同,突破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束缚,将《城乡总规》(2011年修订)中计入绿地指标的公园绿地细分为城市公园绿地(G1-1)和只征不转公园绿地(G1-2),并将计入绿地指标的其他绿地冠以城市绿地头衔为“城市其他绿地(G5)”。
城市公园绿地的概念与范畴。“城市公园绿地(G1-1)”是指位于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之内,计入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城市绿地。
只征不转公园绿地的概念与范畴。“只征不转公园绿地(G1-2)”是指位于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计入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但发挥了公园绿地功能的生态绿地、结构性绿地、滩涂绿地等的城市绿地。
城市其他绿地的概念与范畴。重庆山地城市特征突出,为保护主城区“四山”(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范围内的森林、绿地资源,强化组团隔离带功能,提高建设用地的实际使用率,将主城区范围内临近城镇建设用地,但不计入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能为市民创造更多健康生活环境,能发挥服务市民休闲、观光、健身、度假功能的绿地以及具有特别绿化功能的绿地界定为城市其他绿地(G5)。城市其他绿地主要包括郊野公园绿地(G5-1),以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林地、文物古迹区等特别绿化区绿地(G5-2)[6]。
主城区城市绿地的划定与控制
主城区城市绿地的划定原则。充分利用主城区大山大水的自然生态本底和“山、城、林、江”的自然生态格局,克服目前绿地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非建设用地绿地资源挖掘不充分、绿地规划建设与游憩系统构建结合不协调”等问题,按照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结构合理、方便市民游憩使用等基本原则,在保证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大中小各级城市公园配比适宜、服务半径及服务功能均好的情况下,可将城镇建设用地中或临近城镇建设用地的绿地景观资源丰富的部分山坡地、坡前褶皱地、河谷破碎地、陡坎等规划为只征不转公园绿地或城市其他绿地,以共同承担城市绿地功能。通过城市公园绿地、只征不转公园绿地、城市其他绿地等的相互协调和补充,最终形成结构合理、布置均匀、方便市民生活、多层次、立体化、独具山城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主城区公园绿地的划定与控制。根据前文所述的公园绿地的概念和范畴,对城市公园绿地(G1-1)部分,主要应结合城乡总体规划和已批控规进行落实和优化完善,不宜做出大的调整和改动。但可结合现状绿地建设情况和现行控规的绿地布局情况,采用绿地集中方式,对原有零星分散的城市公园绿地进行适当优化调整,以形成大型城市公园。对于原控规规划的零星城市公园绿地则可采用划入邻近开发用地的方式,通过在开发用地空间控制导则中划定绿地建设控制线进行控制;
对于只征不转公园绿地(G1-2)部分,则应结合区域的地形地貌、植被资源、土地利用状况、道路交通状况、市民的行为特征和使用需求等多种因素,进行多因子叠加分析后划定,并应制定相应的规划控制导则进行控制。以实现《城乡总规》(2011年修订)提出的人均公园绿地25m2的规划目标,即实现人均城市公园绿地7m2和人均只征不转公园绿地18m2的规划目标。对于公园绿地的“定性、定量、定位、定界、定控制要求”等详细划定与控制,还应根据已确立的规划目标在下阶段的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中,通过充分的现状调研,严密的生态景观分析及市民游憩行为特征分析等进行深化落实,并提出实施层面的规划控制要求,为下阶段的控规优化完善工作提供参考。
主城区城市其他绿地的划定与控制。通过城市公共服务、公共交通及慢行交通、游憩体系、生态服务等基础研究,按照可达性、服务性、生态景观性均好的原则,将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生态空间中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便捷的郊外休闲、游憩、运动及自然科普教育等服务功能的绿化用地划定为郊野公园绿地(G5-1)[7]。根据各个郊野公园所处空间位置、资源本底条件、规划建设适宜度等进行分类区划和分类管控,即应该就各类型郊野公园的活动主题、景观生态控制、规划建设要求、建设使用强度等分别制定相应的规划控制导则;
对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生态空间中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由于其具有特定的保护和使用功能,故应划定为特别绿化区绿地(G5-2)[8]。特别绿化区绿地的规划控制主要应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规范执行。通过郊野公园绿地和特别绿化区绿地的共同控制,以实现《城乡总规》(2011年修订)提出的人均城市其他绿地65m2的规划目标。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生态空间地域广阔,绿地资源丰富,城市其他绿地挖掘潜力巨大。随着城市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市民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距离市区相对较远的绿地景观资源丰富的地区尚有划作城市其他绿地的可能。
绿化年中总结范文第3篇
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以上,建筑节能已迫在眉睫。
“钢结构建筑是实行建筑节能代表性的项目,其具有显著的绿色建筑特点。”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原建设部总工程师姚兵如是说。在钢结构领域,与姚兵持相同观点的专家不乏其人。
建筑节能已成共识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以上,建筑节能已迫在眉睫。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有20亿m2左右的新建建筑消耗着世界上40%左右的水泥和钢材。据悉,欧美国家(地区)建筑的平均寿命在80年以上,而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50年。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潮中,“短命建筑”层出不穷,大量的“青壮年”建筑被迫“英年早逝”。人们在炫耀GDP的同时没有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给社会、给子孙后代留下的灾难。
可喜的是,发展绿色建筑已明确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扩大技改专项资金规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要抓紧制定出台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方案,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和干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
2011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要求,建筑产品施工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
新建工程的设计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达到100%,新建工程的建筑施工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求。规划要求提高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制造水平,促进结构构件集成化、模块化生产;
鼓励和推动新建保障l生住房和商品住宅菜单式全装修交房。相关政策的出台已充分表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决心。
钢结构与绿色建筑
欧洲称绿色建筑为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建筑,美国称之为绿色建筑,中国给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沈祖炎说:
“我国建筑业近年来一直是能源、材料、水和其他资源的使用‘大户’,发展推广应用钢结构完全符合国家着力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倡议,符合当前国家对建筑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沈祖炎为钢结构建筑总结出“轻、快、好、省”的四大特性。轻——钢结构建筑具有轻质高强性。钢结构住宅的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50%左右,使用面积比钢筋凝土住宅提高4%左右。快——钢结构建筑的工业化程度高,工期短。同等条件下,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5252期相比,钢结构仅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3~1/2。好——钢结构材性好,可靠性高。在国内外的历次地震中,钢结构是损坏最轻的结构,已被公认为抗震设防地区特别是强震区的最合适结构。省——单纯从目前材料价格上看,钢结构比混凝土结构造价要高,但钢结构比混凝土结构建设速度要快50%左右,这会节省很多时间成本,而且房屋整体重量也比混凝土结构轻50%以上,这样基础处理、运输量成本都会下降。建造房屋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维修和管理等诸多环节,因此,从整体上看钢结构更“省”。此外,钢材具有可回收再利用的特点,相对于目前普遍使用的其他建筑材料,其最有利于节能、节材、节水和节地。沈祖炎对钢结构建筑简明扼要的总结,与绿色建筑的特征相当吻合。
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会长、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方鸿强结合钢结构特点,以绿色建筑为主题,提出了“零资源、零能耗、零排放、零污染、零工地、零距离”的建筑设计理念,并将此运用在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钢结构住宅小区——万郡大都城住宅项目中。作为万郡大都城住宅项目的总负责人,方鸿强非常看好钢结构建筑走产业化之路。在万郡大都城住宅项目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方鸿强充分发挥钢结构建筑体系的套型结构可适度改变、非承重部件可更换和钢材可回收再利用的三大优势,按照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以“六个零”为设计标准,建立从规划、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开发与建设全新模式,设计和建造新一代满足工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的现代化钢结构住宅建筑产品。万郡大都城的模式为加快住宅产业化进程、改变传统住宅生产方式、推进节能降耗和绿色低碳的环保建筑起到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政策为绿色建筑护航
据方鸿强介绍,2011年8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已率先颁发了《关于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的总体目标是争取到2015年,全社会绿色节能意识明显增强,在全国率先基本形成绿色建筑发展体系,实现从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跨越式发展。建筑材料循环利用范围和比例进一步扩大,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比现有水平下降10%。住宅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住宅产业化项目建筑面积占当年竣工住宅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到35%以上。
绿化年中总结范文第4篇
打造高品位现代化绿色生态市—山东省__市造林绿化主要事迹
__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海岸线长1000华里,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沿海经济和口岸放城市之一,拥有石岛、龙眼两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全市总面积1392平方公里,辖12个镇、2个管理区、10个街道办事处,858个行政村,总人口66.5万。1988年撤县设市以来,__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市的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和谐发展,将造林绿化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结合,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相结合,向绿化要形象,向绿化要竞争力和生产力,逐步形成了“村庄鸟语花香,道路园林美景,海岸黑松林立,社区开窗见景,远郊青山绿水,城郊绿色长廊,城区绿地花园”的绿化格局,进一步改善了生态和人居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山东省首位。截止20__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420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7.2%。全市20多万亩宜林海滩和数百座大小山头已实现了全面绿化,千里海岸线上建起了比较完善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基本形成了山丘、海滩、河岸、道路、田间、城镇“六位一体”的造林绿化格局。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部级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建起了槎山、伟德山两处部级森林公园,一处部级城市湿地公园,一处部级大天鹅自然保护区,一处地(市)级自然保护区和一处地(市)级森林公园,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__年荣获“首届cctv中国魅力城市”荣誉称号。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增强全民绿化意识
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绿化工作,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规划,重点规划,统一部署,优先发展。成立了市绿化委员会,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市的绿化工作,主任由市长担任,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并在市林业局、建设局等部门设立专门的科室分别负责林业造林绿化和城区园林绿化及管理工作。各镇、街道办事处设有林业工作站,全市上下形成了组织健全、运转协调、保障有力的多层次绿化工作组织领导体系。近年来,全市各级始终以“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生态__”为目标,每年都把绿化山川、美化家园作为重要工程来抓,做到一年四季都造林,组织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积极性。主要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领导精力到位。每年的造林绿化规划,市委、市政府都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主要领导亲自审核,方案确定后,召开专题大会进行动员,统一部署全市的造林绿化工作。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市级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带领机关干部深入一线参加植树活动,市直各部门也都按照各自分包的绿化任务,出人、出力、出钱,积极开展造林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带动作用。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绿化工程,市领导亲自组织有关部门现场办公,就地解决困难和问题。造林任务完成后,市委、市政府还组织各镇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巡回观摩,促进了全市造林绿化平衡发展。二是工作力度到位。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造林绿化列入全市的重点工程,并对工程分包领导、主要实施单位、项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进行具体分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同时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绿化责任状,把造林绿化任务分解到各镇区、各部门,逐级抓落实。市里还把造林绿化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文明单位评选的重要依据,纳入机关岗位责任制考核。市督查考核办公室定期对重点绿化工程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督导各单位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绿化任务。三是资金投入到位。主要采取“五个一点”,即:财政拨一点、各单位出一点、个体投一点、干部群众义务植树献一点、招标省一点的办法,全方位、多元化筹措资金。在财政投入上,近年来,每年直接投入资金都在4000万元以上;
在社会投入上,按照“谁栽植、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由承包单位承担绿化所需费用,对不能参加义务植树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以资代劳。在个体投入上,对旱薄地实行退耕还林的农民,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奖励政策,规定成片连方达到300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助100元;
对重点绿化工程,一律进行招投标,实行比价采购和施工,降低工程造价。四是人员发动到位。为调动各界参与义务植树的积极性,本着“思路多元化,方法多样化,参与大众化,效益社会化”的原则,常年不间断地开展绿化宣传活动,宣传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法定性、全民性、义
务性和公益性,提高广大市民的绿化和生态意识,增强广大市民参加植树造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了“爱绿、护绿、造绿、养绿”的良好风尚。几年来,在市绿化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下,林业部门组织开展了“绿色小康镇、村”建设,把造林绿化与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经济收入,改善人居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
工会组织开展了“城市庭院绿化”活动,发动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单位,重点在城区空闲地大搞庭院、单位绿化;
团市委组织开展了“青春、绿色、家园”活动,重点实施农田林网建设;
民政部门组织开展了“生态墓区”活动,共绿化墓地120多处,栽植各类树木5万棵;
妇联组织开展了“村在绿中”活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动妇女和群众营造围村林、致富林,户均植树20棵。市直部门、重点企事业单位结合义务植树开展了“包山头绿化”活动。在农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积极引导与扶持,围绕“村在绿中”这一主题,重点实施了农田林网补植完善、围村林建设、庭院绿化、生态墓区建设、致富林建设、地堰绿化、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一系列工程,绿化美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坚持科学规划,构筑全市绿化总体格局
__市把造林绿化与全市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从规划设计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和大手笔、高品位、多元化思路,追求大色块,突出规模效益;
追求多样化,注重绿化效果;
追求精品化,做到精益求精。
(一)认真编制实施绿化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林业部门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深入镇村和山头进行认真调查设计,先后编制了《__林业“十五”发展规划》和《__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每个阶段的绿化任务。按照“山顶黑松戴帽,山腰针阔混交,山脚干果环绕,山下果树成片”的原则编制了《__市退耕还林及荒山绿化总体规划》。按照主林带以高大乔木为主,副林带以乔木、灌木相结合,形成乔、灌、草相辉映的立体复层绿化带的原则编制了《__市绿色通道建设规划》。建设部门综合考虑了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的绿化布局,编制了《__市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从宏观上科学指导城镇绿化建设,注重整体与局部的衔接,努力将各个绿化区域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绿化脉络,做到了“以绿绕城、以绿连镇、以绿环村”。
(二)严格控制绿地范围,切实加强“绿线”管制。一方面,认真搞好现有绿地保护,在绿地系统规划中明确界定出应作为城市绿地的区域,使之成为绿化建设和执法管理的依据。在工程建设中,严格实施“绿章”制度,凡不加盖“绿章”的项目,不准开工,不予验收。对违反“绿线”管制、侵犯绿化建设用地的行为一律严肃查处,并记录在案,作为今后评定单位资质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加强区域绿化指标控制,先后制定实施了《__市城市绿化办法》、《关于提高住宅小区设计质量的通知》和《__市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指标规范》,对建设工程绿化比例做出明确规定:城市干线两侧绿化带宽度控制在50米;
生活区、办公区和公共区的新建与开发,绿化覆盖率不得低于40%。老城区拆建,绿地必须一次到位。
三、突出发展重点,加快推进造林绿化进程
一是加快荒山造林绿化进程。20__年,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各镇村的每个山头,对适宜植树的地段逐个进行详细勘察,将所有适宜绿化的荒山、疏林地重新进行规划,把绿化任务层层分解,实行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三包一不变”政策,即:包栽、包活、包管护,一包五年不变,从而加快了山头绿化速度,仅用2年左右时间,高标准完成山头绿化面积2万多亩,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二是加快绿色通道建设进程。按照国家四部委的要求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绿色通道建设列入重点绿化工程,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并层层签订工程建设责任书,实行工程建设领导目标责任制。为确保绿色通道建设质量,由市林业局牵头,会同公路、城建、土地、水利等部门以及通道沿线各镇组成联合规划班子,按照“四个结合”即:经济林、防护林、风景林相结合;
乔、灌、草相结合;
绿化、美化、香化相结合;
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逐段实地进行勘察设计,力求做到适地适树,布局合理。栽植过程中,坚持用大苗、用好苗、挖大穴,浇足水,培好土,并指定专人管护,直至成活。对绿色通道建设所占用的土地,实行路随地走,林权到户,收益归农户;
引进市场化造林新机制,鼓励单位和个人连片承包经营管理,在不影响道路景观的前提下允许拍卖、继承和转让,实现了社会、政府、企业、农户多赢的局面,从而调动了各方面参与绿色通道建设的积极性。先后实施了南北环海路、309国道、威石路、成大线、石烟线、荣乌高速连接线等20余条重点道路的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截止20__年底,全市新建绿色通道已达514.3公里,县级以上公路全部完成高标准绿色通道建设,共栽植各类树木400多万株,花灌木4000多万棵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营林措施为主;
着眼高标准,立足早见效;
科学规划,强力实施;
利用三年时间,尽快提升交通干线、旅游干道两侧,以及景区景点周围的绿色质量,全面提升我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城镇的绿化、美化。
2、基本原则
坚持重点突出、点线面结合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坚持亮点示范,注重实效,推进全局的原则;
坚持适地适树,尊重自然科学规律的原则;
坚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修缮、完美的原则。
基本概况
镇古为黟县赤山镇,自唐永泰建县千余年来一直是城关镇。镇域经过两次调整变动,现在的镇东西长13.8公里,南北宽27.3公里,东临金字牌镇和柏溪乡,西接小路口镇,南与塔坊乡、祁红乡及休宁县接壤,北与大坦乡、古溪乡为邻。全镇总面积34.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0.2%。城区面积3900亩,慈张公路、皖赣铁路及新建的黄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
全镇辖18个行政村,136个村民组,人口为483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540人。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度,农民人均收入为4890元,其中林业收入1500元,占31%。
我镇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林地面积3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4%。活立木总蓄积77.3万立方米。辖区内有各类林场14个,营造人工林2.4万亩;
有部级、省级公益林共79247亩。城区周边有茶山公园、宋家山森林公园等集绿化美化、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场所五处,县政府计划用2-3年时间从城区沿阊江河往南修建一条长约4公里的河边绿色长廊,那将又是我县市民进行晨练、散步的又一好去处。
规划设计内容及技术措施
镇作为我县第一大镇位于县中心城区,区位优势明显。本次绿色质量提升工程活动,我镇将按照祁门县绿色质量提升行动领导组[2011]8号文件通知部署要求,以全面提升城镇绿化美化质量全力打造慈张公路及皖赣铁路绿色长廊为目标。规划用2-3年时间,在城区周边及交通干线两侧建成13个绿色质量提升亮点工程,合计实施面积2504亩,建设期为3年,即2011年至2013年。建设内容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景区景点(含节点)绿色质量提升
规划设计3个提升点内容包括:绿色产业园开发绿化工程、华杨工业园新区开发绿化工程、阊江河绿色长廊绿化工程,工程实施总面积5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绿化美化。主要措施是采用乡土树种与珍贵树种、常绿树种与彩色树种、乔木与灌木、竹类与木本草本植物结合的方式,立体搭配,对园区进行绿化,美化;
对现有的古树挂牌登记,设置围栏保护和病虫害防治;
设立封山碑,制定护林公约,组建护林防火队伍。
2、百佳摄影点绿色质量提升
规划设计1个提升点为茶山公园绿化提升工程,实施面积2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绿化美化。主要措施是在现有基础上加强补缺补差,采用乡土树种与珍贵树种、常绿树种与彩色树种、乔木与灌木、竹类与木本草本植物结合的方式,立体搭配,对园区进行绿化,美化;
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和围栏保护;
砍除杂草、藤蔓等植物,促使新造幼林生长。
3、新农村建设绿色质量提升
规划设计2个提升点内容包括:西风坦雷竹园丰产工程、华桥新村绿化提升工程,工程实施总面积19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高效雷竹培育,道路绿化,河坝、护坡绿化等。主要措施是采取除草,施肥等加强笋竹两用林的管理;
搞好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绿化。
4、交通(旅游)干道两侧山场及其它(含城镇、园区)绿色质量提升
规划设计4个提升点内容包括:站办林场速生丰产造林工程、松植园绿化大苗培育工程、宋家山森林公园多功能提升工程、青罗寺森林登山探险旅游工程,工程实施总面积1314亩。主要建设内容为中幼林培育,珍贵绿化大苗培育,封山育林,补植补造,迹地更新等。主要措施是按照营林规程对人工中幼林进行抚育管理,提高林分质量,培育大径材;
立足乡土树种,提高珍稀树种大苗培育的比例;
对达到主伐年龄的人工林林分,要逐步安排块状皆伐,并栽植毛竹或阔叶树,及时更新;
组建护林防火队伍。
5、城镇绿化绿色质量提升
规划设计3个提升点内容包括:七里桥新城区三期项目工程,实施总面积3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城镇建设,园区建设,绿化美化。主要措施是采用乡土树种与珍贵树种、常绿树种与彩色树种、乔木与灌木、竹类与木本草本植物结合的方式,立体搭配,对主干道城镇、园区进行绿化,美化。
投资概算
根据当前劳动力日工价、苗木价格、管理费用等经济指标,估算我镇2012年绿色质量提升行动点5个,面积1224亩,工程总投资为2163.6万元。其中:
1、景区景点(含节点)绿化质量提升点2个,面积410亩,投资900万元。
2、交通(旅游)干道两侧山场及其它绿化质量提升点2个,面积714亩,投资363.6万元。
3、城镇绿化质量提升点1个,面积100亩,投资900万元。
效益评价
1、生态效益
通过以毛竹垦复扩园、纯林改造、中幼林抚育间伐等科学措施,优化林分结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土地绿化率,提高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
2、社会效益
通过对城区周边、公路主干线、景区景点、河流两岸以及新农村绿化建设,可以更好地绿化美化城镇旅游休闲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
3、经济效益
工程实施后,林分内林木质量可以得到提升,能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同时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苗木产业发展,也为我镇林农增加劳务收入。
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发动
绿色质量提升行动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生态治理工程,是充分展示祁门对外形象,加快现代旅游城市建设的德政工程,为营造浓浓的绿色质量提升行动氛围,镇政府牵头,林业主管部门及各提升点单位具体实施,通过张贴标语,制作横幅、宣传牌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我镇计划在公路沿线,各提升点悬挂大型横幅,在醒目位置,制作大型宣传广告牌一座。通过系列宣传发动,增强了全民参与意识,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干群都来关心、支持并主动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来。
2、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决定成立“镇绿色质量提升行动领导组”,明确镇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镇长具体抓的工作机制,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林业站,具体负责提升行动日常工作。同时,明确具体责任,做到13个提升点都确定一名副科领导包点以及技术负责人,确保每个提升点事有人抓,责有人担。
3、落实资金
要依托项目,多方集资,搞好各提升点工程实施单位项目对接,做好服务,确保资金投入,保障绿色质量行动建设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