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文化素养论文【五篇】(全文)

时间:2023-06-19 16:4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懂法才能守法,有了烹调技术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公民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也必须建立在知晓公德标准的基础之上。很多人不是不守公德,而是不知道什么是公德,不知道应该怎么去作。因此,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公德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文化素养论文【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文化素养论文【五篇】

文化素养论文范文第1篇

懂法才能守法,有了烹调技术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公民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也必须建立在知晓公德标准的基础之上。很多人不是不守公德,而是不知道什么是公德,不知道应该怎么去作。因此,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公德知识意义重大。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图书出版等行业,应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把社会公德知识的宣传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通过优秀的作品去宣传普及公德知识,公民耳濡目染都能吸纳到公德常识,在行为上自然而然会趋向积极的一面,抵制消极因素。

二、制定制度,加大行政制约力度

虽然社会公德规范不是法律、法规,不能强制执行,但也需要养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适当的行政制约手段,还是十分必要的。对违公德规范的行为给予适当的行政处罚,会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树立典型增强遵守公德的自豪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模仿是人类的天生本能,“说讲十遍,不如做个样子看一看”典型是摸得着、看得见的活教材。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应大力树立道德模范,对诸如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爱护公共设施、见义勇为等先进人物,要大力宣传和表彰,也可适当给予奖励。也使人们学习有目标、行动有方向!让广大公民都认识到遵守社会公德是光荣的,增强遵守社会公德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四、提高公民文化修养

(一)文化修养的界定

人们对文化修养的理解,多数人把对汉语言掌握的多少、汉语言使用的灵活程度、书面语言的使用能力和技巧看做是文化修养的高低的标准,实际是把文化修养和文学修养等量齐观了,可以说这是一种狭义文化修养的界定和理解。这是对文化修养的片面理解。其实,文化修养是指人的综合素质,不但包括对哲学、历史、文学、法律等等社会科学的汲取量,也包括道德修养、艺术鉴赏能力,还包括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乃至包括、情感世界。文化修养是认知世界、感悟世界、创造生活、驾驭生活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公民文化修养的意义

公民文化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智力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民文化修养的提高,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能否强盛的基础所在。从最基础生活增面,公民的文化修养水平关涉到每个公民的生活质量。没有好的文化修养的公民,生活是单纯的,是纯粹物质的享受,领略不到精神享受的愉悦,不会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三)提高公民文化修养的途径

1.扩大义务教育范围和年限

公民文化修养的提高,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公民获取知识提高文化修养最为系统的途径。但我国目前依然有大量的失学儿童,新的文盲群体还在不断生成。这一现象严重地降低了中国公民的整体文化修养水平。因此,继续扩大义务教育的范围,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才会加速公民整体文化修养的提高。2.加强各类媒体宣介力度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各类媒体软硬件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覆盖面和传播能力不断扩大和增强。这为宣传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渠道。因此,各类媒体应该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开设专题版块和栏目,有意识、有计划、有规律地加大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介。

3.大力构建新型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平台

除了传统媒体,新的宣传载体不断出现,要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新的载体,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比如互联网,是当代最有活力的信息传播渠道,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组织各种形式的知识讲座。支持、引导、指导广大网民建立各类知识的交流QQ群。又比如户外电子屏幕,都可充分利用起来,制作播放短小精悍的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短片。

4.创新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形式

不同受众群体,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是人生阅历,对各类知识的吸取,都有着不同的喜好方式。因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形式也要多元化。要大力提倡和推动创新活动。比如发挥各类科研机构、各类社会团体、演出团体的作用,组织文化进军营、进社区、进厂矿等活动。以各类受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

5.举办各类科学文化知识竞赛

政府应划拨资金,支持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积极组织各类知识竞赛,奖励优秀者,提高公民的自觉学习意识。各类竞赛活动要避免形式主义,避免作秀,更要避免搞成专家型的知识竞赛。要根据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组织竞赛活动。

6.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取长补短

文化素养论文范文第2篇

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艺术家”,艺术审美素质是一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但人们发现美、感受美甚至创造美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获得。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审美不但需要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心灵的感悟。《文化生活》中的审美教育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情操,在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审美愉悦的感受之中,达到人文素养的提升。《文化生活》教材内容中介绍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展现文化多样性的豫剧、吕剧、川剧以及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
体现传统文化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
显示顽强生命力和无穷魅力的汉字,以及《易经》、《论语》等古代经典中关于中华民族祖先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不可多得的素材。借助这些素材,我们可以在《文化生活》课程教学中使用情感教学法,通过情感的桥梁和媒介,不仅可以满足教学本身需要达到的知识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与丰富的情感。当他们具备这种情操和情感时,就会自然而然抵制假、丑、恶,满怀激情地追求真、善、美,做一个高尚的人。这种教育不仅体现美的意蕴,而且能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在讲授“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时,笔者适时选择宁波的代表剧种———甬剧的事例。谈到甬剧从清代形成之初到现在,经历了剧目题材的扩大、曲调丰富与发展,从清装戏过渡到西装旗袍戏,并在改编真人真事题材上成功创新。通过这一教学环节,既让学生体会到文化创新的意义所在,又让学生感受到甬剧之美、家乡之美,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2.转变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理念要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文化生活》模块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并挑选具有真实性、积极性、代表性的生活片段,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学习如何正确分析文化现象,理解文化生活的意义;
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得到体验和感悟,感受生活的意义,在情感体验和矛盾冲突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事物的能力,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认同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通过这种方式切实贯彻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理念,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具有人文色彩的《文化生活》教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又要充分选择学生经历的生活事例,分享学生的生活经历,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情感变化、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帮助他们进行自我体验,在体验中提升人文素养,为学生进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这一内容时,笔者请学生回顾暑假的生活经历。学生们畅所欲言,如有同学去杭州西湖,感受西湖的魅力;
有同学去云南丽江,感受玉龙雪山的神奇。在笔者适时引导点拨之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发现自己在进行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原本抽象的文化传播含义和途径这些知识难点也在讨论声中被化解;
同时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感受到各种文化的差异,增长了见识,升华了情感,也体会到了文化交流的意义。

3.深入钻研《文化生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知识的积累是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离开了知识载体和文化熏陶,文化素养教育将会变成一纸空谈。教师在教授《文化生活》课程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该教材包涵独特的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传统文艺思想,优良的传统道德操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无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需求,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芒。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如在学习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时,我们可以列举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以及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这些思想以及杰出人物的形象能够使学生的灵魂得到洗礼,从而在《文化生活》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同时,政治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领会教材编制的精神实质,充分挖掘能体现《文化生活》教材内容的教材资源,尤其要考虑到当地优秀的教材资源,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比如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在探究“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引入了宁波本地非常重视“孝慈文化节”事例,讲述了宁波“慈城”这个地名由来的典故,并且向学生阐述了宁波如何对我国的传统“孝”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最后让学生讨论该如何实践并创新“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这些原本说教的环节,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本土化设计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这一教学设计,不但真正使学生感受到“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要地位,更激起他们对宁波“孝”文化的探究欲望与自豪之情,真正起到升华情感的作用。

文化素养论文范文第3篇

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本质是能够掌握相关的活动知识,并且清楚地了解活动的流程和规章,以便能够在商务活动中熟练地使用语言。因此商务活动的话语交流,实际上是不同地域、文化上的交流,交流者不仅需要具备商务知识、商务技能,还应熟悉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对方所在国家(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跨文化、跨地域的商务交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我国对于这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大。因此近几年,各高校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该专业与普通英语专业的区别是,商务英语专业是结合英语与经营类(管理学、法学、经济学、贸易)等相关的学科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任务是以英语为交流工具,以期培养出能够独立、高效并娴熟运用经济学内容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型复合人才。因此,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要包含商务和英语,还应涵盖语言知识与技能、经济与管理学知识与技能、跨文化、地域交流和文化素养等课程,尤其是有关文化素养的培养应当与语言学习同时进行。因此商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二、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文化素养教学的现状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高专的教学时间较短,同时为了顺应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原则,众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在设置商务英语课程时主要偏重于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的结合,教学上教师讲授也是以知识性介绍或者语言文字解说为重点,对文化内容涉及不多,对中国本土文化涉及得更是少之又少。学生方面。现代随着英语的广泛使用,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对于国外文化的了解也随之增多,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本国家民族文化的了解却越来越少。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教育方面的失衡。

三、文化素养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1《.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建设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应制定《教学大纲》,指定必须主修的文化课程,用《大纲》来规范教学内容,充实大学英语教材。目前,教材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普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而设,仅重视语言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对于文化和语言技能的教学并没有太多偏重,这与现行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因此教材中应当增加文化知识的含量。

2.定位传统文化素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目标在进行外语教学中不能仅局限于教学语言对象的文化,还应该包含本民族文化,而后者的学习是对文化素养的基本要求,LarryA.Samovar等学者曾指出:“了解你自己,了解你自己的文化”是跨文化交际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2004年版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提出了高校进行文化教学的要求。文化教育内容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这种“跨文化交流”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本民族文化与其他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而将传统文化素养教学内容加入商务英语教学课程中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在此前提下加强各语言之间的交流。

3.从思想上让学生意识到文化素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素养教学既让学生学习到国外的文化传统、习惯、流行趋势,又可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知识,特别是我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又掌握了运用英语来表达我国传统文化的技能。对此高职高专院校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来吸引学生主动去学习各国包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使其意识到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4.充分利用商务英语专业课文中的文化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两种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去探寻课文中所提到或是牵涉到的文化差异点,学生通过主动的探寻来加深对该语言知识点以及相关文化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同时还能够引发学生继续探索与该知识点相关的文化内容。当完成一阶段的学习后,为了避免学生知识点的零碎和不连贯性,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对所学习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文化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对这些知识的综合归纳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5.教师应加强文化素养教学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文化素养教学导入商务英语教学的精读、泛读、口语、听力、写作和翻译等课程当中,并且结合教学材料将相关的文化知识和交际规则适当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利用多媒体将所教授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声音和图像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但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来加强商务英语传统文化素养教学。第二课堂即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进行的口语比赛、演讲比赛、专题辩论赛、写作比赛等竞赛活动。

6.教师应加强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鉴定英语专业教师是否合格的最为重要的素质之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让英语教师对本民族文化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情感认同,且教师本身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补充人文科学和自然学方面的知识。第二,学校应多给英语专业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通过外部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论文范文第4篇

编辑文化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杠杆,作为精神生产力,是既可以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又可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的。由于期刊编辑文化品位与它的文化本质属性相联系,其文化内涵的发展又应集中体现在它产品的高品位上。编辑的事业是文化事业,编辑的使命是文化使命。推动这项事业,完成这一使命,要求编辑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只有达到一定的文化境界,才能成为合格的编辑。编辑的文化内涵包括文化品位、文化自觉和文化底蕴。

1.文化品位。文化品位是指文化产品的内容美恶、格调高低,也指人们面对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成果所持的态度、标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评判和取舍。期刊这一文化载体是编辑文化品位的外化,因此,通过对期刊的探察就能对有关编辑的文化品位有个大致的了解。以往人们对期刊的评论,往往忽略期刊编辑责任,更缺少从文化层面上进行剖析

2.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文化判断的基础。编辑作为以文化选择为神圣使命的文化人,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是必备的基础条件之一。编辑的文化自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观念的自觉。要说做编辑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文化,这绝对不是事实,但如果说所有的编辑都能了解文化的科学内涵,这恐怕也不是事实。二是文化实践的自觉。这里所说的文化实践,是指与编辑的职责和使命直接关系的那个部分的文化活动实践,也即指在建构文化的过程中,编辑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方式。三是文化追求的自觉。有人从审美的角度研究过中国的学报文化,指出中国学报文化的审美本质是尽善尽美,以善为本,以充实为美。这一审美本质,是通过学报文化的重要主体——学报编辑的自觉文化追求而实现的。编辑的自觉文化追求,又体现在对文化精品的执著追求和对文化垃圾的自觉抵制上。

3.文化底蕴。期刊编辑具有了文化品位和文化自觉就有了文化底蕴。基础越深厚,储藏越丰富,编辑在自己的文化构建活动中就能游刃有余。近年来,出现于编辑文化活动中的策划,突出地体现了当代编辑参与高层文化建构的特点。在现实的编辑活动中,编辑主体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停留于以作者的作品为主导的择优劣汰,而是在编辑有意识的文化意向中进行初始化控制,以导引作者的选题和作品方向。期刊编辑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决定着期刊的质量和学术水平,制约着编辑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也导引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因此,作为期刊编辑,首先应该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并总是在孜孜以求充实自我,不断地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基础越深厚,储藏越丰富,编辑在文化构建中就越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期刊是重要知识、文化信息的传播媒介和载体。编辑要提高创新意识,为编辑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1.观念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将创新文化及时传播出去,进而产生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求新是学报的生命,要办好期刊必须开拓创新,没有创新,期刊就失去了它作为学术理论刊物的价值。期刊无论是在选题策划还是在栏目设计和内容选取上都要力争出新,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具有创新成果的信息奉献给读者。

2.方法创新。创新精神是编辑出版工作者最可宝贵的精神品质,以创新为品质的编辑文化是在出版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作为现代期刊的编辑工作者,要尽快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尽快适应和掌握网络环境下的出版流程一体化的技术和手段,熟练掌握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这才能使刊物在与同类期刊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3.制度创新。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并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是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所在。要想保持现代期刊编辑的创新理念和思路,在对编辑进行选拔和考核时,除了制定相应制度外,还可以采用多种人才竞争机制,如责任编辑竞争上岗制、责任编辑轮流制等,为编辑创造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另外还需建立编辑培训制度,为编辑人员创造接触发达地区期刊的条件,提供办刊经验交流和培训锻炼的机会。

编辑是社会上一种极其重要的角色,人类文化在其萌发期都只是一些首创者个人提出的不系统、不规范的认识、见解和思想,称为“文化个体创造”。期刊编辑文化不仅仅只是传播文化思想,还对这些文化思想以文字的手法和出版的文化产品形式,将智能知识转变为物质财富。编辑将科学技术知识通过文化物质产品这一形式转化,体现了改造自然、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一文化生产过程。期刊编辑文化的内容是综合性的,那么,期刊编辑文化对编辑素质的要求也是综合的。

1.知识性与技术性素质。编辑需要对自己负责的文稿进行审查,对其内容进行加工润色,拾遗补缺,订正错误,为作者完善初稿提出指导性意见,这一层面的工作内容,属于智能性的工作。因此,这一层面的工作特性要求期刊编辑必须是具有相当学识的人。编辑在整个文化产品生产的流程中,要对文化产品进行工艺操作,这一层面的工作内容属于技术性的工作,这一层级的工作特点要求编辑工作者必须是精通编辑工艺的行家。

2.科学与人文素质。编辑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是学报编辑文化体系的命脉,缺少了哪一个方面,都会使编辑文化发生病变。编辑在参与不同层次的编辑活动中,可能碰到的种种问题必然是综合性的,多因素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相辅相成,那就会失去判断正误和优劣的能力,无法胜任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重任。编辑对两种文化整合的影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互补性和同一性以及编辑活动兼具两种文化的特质,决定了编辑在两种文化的协调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具体地说,期刊编辑可以通过自己的编辑活动,借助出版物,经过提高认识、普及方法和丰富语言三条途径,对两种文化的整合产生影响。

3.文化的审美素质。我们说,知识经济时代的编辑行为与传统编辑行为有所不同,在传统意义基础上产生了新质:由单纯地积累知识、传播文化发展到创新知识、审美文化。知识经济时代编辑人文化审美品格的确立尤为关键。审美感受、审美经验、审美创造这三个方面的能力足以构成网络时代学报编辑致胜的必要条件。知识经济时代的期刊编辑与文化审美之间具有如此密切的关系,编辑行为体现的质量品味、文化进化、知识创新等,无不凝结着期刊编辑的文化审美素质,那么,期刊编辑对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宜作为一种职业的自觉意识,值得推崇。

文化素养论文范文第5篇

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刺激传统媒体记者开始全媒体化,受众兼具信宿和信源的双重身份。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呈现出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转移的趋势,人们逐渐习惯运用各类社会化媒体来整合自己的人际资源,各类信息依托半封闭半开放的社会化媒体传播环境得以快速蔓延。现在,人们对社会化媒体的依赖性使我们生存的世界正在重新部落化,传统的信息生产模式现已发生巨变,技术语境的变迁赋予社会化媒体受众更多的信息权力,他们既可自行生产信息,成为信息生产的前端;也可转引他人信息,成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环。面对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社会化媒体的受众解读信息的能力与其是否能够接近事实真相密切相关。因此,培养社会化媒体的媒介素养有利于受众判断力和消费信息能力的提升,从而降低盲目行为带来的社会风险。

二、社会化媒体传播中的信息风险

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劳动分工的时代背景下,人际交往的方式逐渐虚拟化,面对面的亲密交往行为被社会化媒体中的即时互动取代,人们对社会化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和报纸作为受众了解风险信息的主要媒介,具有“喉舌”和“过滤”功能,它们通过过滤风险信息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而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媒体的把关功能逐渐弱化,社会化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释放了更多的话语空间,受众开始成为自己的信息把关人。Lindsay认为,各类风险事件验证了社会化媒体在风险传播中的作用,如发出预警、接收与求助救援、恢复工作以及监测事态发展和实时信息。社会化媒体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蕴含着各种信息风险,笔者认为“信息风险”是指在信息流动过程中,由于信息内容的失真、损耗或迟滞等原因从而导致谣言的生成和扩散,最终影响受众的信息决策,引起社会恐慌情绪的蔓延。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风险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西方媒体传播的信息风险。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世界风险社会》中曾指出:风险社会制度是一种新秩序的功能,它不是一国的,而是全球性的。社会化媒体信息流动的特点模糊了国际风险和国内风险之间的界限。一些国际风险信息在社会化媒体的助力下得以在中国境内传播,如“美国校园枪击案”“波士顿爆炸事件”“马航MH370失联”等都曾在我国的社会化媒体中引起热议。此外,信息传播空间的改变使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结果更难控制。西方媒体能跨过政府的信息宏观调控,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直接向中国受众传播信息,既可以传播西方社会的思想文化又可以表达其对中国社会的态度和看法。我国传统媒体的“喉舌”功能使受众对境外媒体的报道更加好奇,因此受众并不排斥外媒的社会化媒体信息。如新浪微博中的“@美联社”有13万粉丝,尽管粉丝数量远远低于我国传统媒体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但从评论和分享的情况来看,其信息具有广泛市场。基于西方国家和我国在社会体制和价值观上的固有差异,外媒的社会化媒体信息中不可避免地夹杂着西方意识形态,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削弱我国受众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进而危害国家安全。第二类是盲目相信社会化媒体中的熟人信息所带来的信息风险。社会化媒体使朋友之间的现实人际关系开始向网络空间转移,通过微信、微博、人人网和QQ空间的高互动性不断加强虚拟和真实空间中的社会联系。信源的确定性使受众盲目地相信信息内容,在不确定信息真假的情况下将信息传播至下一个圈层,不确定性消息在熟人社会的快速传播容易演变成谣言且不容易被控制。谣言的传播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情绪,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第三类是社会化媒体新闻客户端报道议程设置中的信息风险。目前,我国的社会化媒体新闻客户端多以新闻整合的姿态出现,信息更新速度虽然远远高于传统媒体,但准确度不高。在传播社会风险事件的过程中常因追求速度使失真信息广泛传播。如在“MH370失联事件”中,腾讯新闻客户端通过整合各种来源的新闻信息直播事件的最新进展。未经证实的信息导致了网络谣言的发酵,之后腾讯新闻客户端开设“辟谣专版”专门为已的消息纠错。同时,社会化媒体新闻客户端的议程设置方式中也隐藏着信息风险。议题的设置与组合安排方式建构了社会风险,社会化媒体的议程、政府议程、传统媒体议程与受众议程之间相互影响,新闻客户端在整合新闻资源时建构了信息风险,影响了受众对生活事件的态度和行为。如近来腾讯新闻客户端连续报道的“女生返校途中失联”引发了社会对女性安全的讨论。在社会化媒体场域内,与受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风险信息更容易被受众关注和感知,也更易引发社会风险和道德讨论。当下社会化媒体成为建构风险信息的平台,其信息流动的特点和多元化的传播功能既能够传播积极信息,也能使风险信息更具传播力。社会化媒体受众以草根阶层为主,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也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研究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的受众媒介素养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应对社会化媒体的受众媒介素养教育新路径

(一)传统媒体语境中的受众媒介素养教育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英国学者凯丽•巴查尔格特(GaryBazalgette)认为,获得进入多种媒介和接触各种媒介传播内容的路径,并能对此作出明智的选择;了解各媒介使用的独特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懂得媒介的产品制作过程、制作目的,以及媒介如何应对其受众的反应;利用媒介表达思想和传播信息。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教授在《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中将媒体素养定义为:媒体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注重受众使用媒体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侧重于培养受众面对信息时的批判性思维,并掌握甄别信息真假的能力,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体传播环境。

(二)社会化媒体语境中受众媒介素养的延伸

1.受众进入社会化媒体信息场域的技术素养

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软件以及各类智能终端的开发利用,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基于web2.0技术之上的社会化媒体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加强社会联系、文化娱乐、了解信息和学习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技术素养是受众在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认知体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技术及其产品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具有运用科学技术和使用信息产品的能力。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和各类APP构成了受众进入社会化信息场域的物质基础,了解社会化媒体是有效利用社会化媒体的前提条件。首先,受众应获得硬件设备、掌握接入互联网的资源并对各类智能设备有一定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使用现有的各类设备之外,也应关注科技变革背景下所产生的各类新产品的技术特点。其次,应掌握下载和安装各类社会化媒体软件,包括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和其他社交软件。受众对社会化媒体的消费诉求不同,在了解各类App的布局特点和使用方式之后,大多数受众会在众多App中选择适合自己使用习惯的产品,如今各类App纷纷推出个性化服务,明确的消费目的有利于更加有效地使用信息。再次,受众应掌握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各种基本功能,培养自身独立获取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信息和表达自我的能力,即发送信息、接收推送信息、分享已接收到的信息、向他人转发信息和通过评论表达自我。社会化媒体中用户会收到自己所关注的其他账户的推送信息,推送服务节省了用户搜索新闻信息的时间,各类公共服务号、新闻客户端以及关注的人所生产的信息随时会被推送到每个节点,收到信息的个人通过分析解构信息之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将信息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圈或是将信息转发给其他目标对象。社会化媒体的评论则是表达自我和参与舆论建构的重要功能,评论功能的有效使用可以使受众与他人沟通思想,行使自己的公民权。现如今,各类第三方应用之间的连接极大地丰富了受众体验,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技术素养已成为社会化媒体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向度。

2.受众批判性思考社会化媒体信源的能力

受众在信息消费过程中的满意度取决于其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即选择或然率越高的信息越能吸引受众,因此,社会化媒体的技术特点使其成为人们生产和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社会化媒体的信息生产者以普通人为主,信息通常在经权威部门验证前就已被广泛传播,一些失真的原始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极具社会风险。由于社会化媒体信息把关的缺位、信息生产者身份的匿名性、受众信息消费高度自由以及平台的开放性等多种原因,信息常处于先被传播后被验证的尴尬状态。在2013年3月发生的“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各类伪造国际级权威媒体信源的信息在各大社会化媒体中大肆传播,真假难辨。国内外各大社交媒体中涌现了标示为“马来西亚官方”“美联社最新消息”或“CIA调查结论”的信源不时地披露客机行踪。例如,《羊城晚报》等多家媒体的微博了内容为“据CNN报道,马航MH370航班已确定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北100公里境内坠落”的微博,而事实上CNN的官方网站从未出现过相同或相类似的报道。社会化媒体的技术特点使信源真假更难辨识,媒体和受众都存在信错信源的风险,盲目地成为风险信息传播中的节点。信源的可信度、时效性、接近性、轰动性、娱乐性和公信力等均是影响受众信息判断的有力因素。受众在感知风险时的第一反应是向自己的熟人社会传播风险信息,以维护其群体利益。盲目传播的行为导致失真信息的多次传播,易引发社会的不安情绪。甄别信源真假的能力有利于遏制谣言的传播。笔者认为,受众可分别从信源的独立性、信源的多样性和信源的社会公信力这三个维度出发去辨识信源。受众作为其自身的信息把关人,应明晰自己的信息消费诉求,即哪些信息是其作为社会公民有权力且必须知晓的。首先,受众应思考接触到的信息是否为独立信源。信源在信息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来自经济、情感、政治以及宗教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影响信源的独立性。信源与受众之间的相似性会引起二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易于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其次,受众不应满足单一信源的信息供给,应比较不同信源以获得准确而全面的信息。国内更大媒体、政府和社会权威的微博实名账户或微信公共服务号相对于个人信源更具公信力,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受众可考虑从权威信源获取信息。再次,应批判性地思考熟人信源的可信度。以微信为例,朋友圈中的成员多为亲密的群体成员,彼此信任度高,加之微信私密的传播情境极易成为谣言传播的利器。受众可以在众多信源中尽量选择公信力高的权威信源来接受信息以减轻假消息的侵害。

3.受众阅读社会化媒体信息文本的能力

网络中的信息鱼目混珠,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导致人们的信息消费时间十分有限,而社会化媒体中的碎片化信息与事实真相往往相去甚远。网络热门话题在提高受众参与度的同时也加速了各种不确定性的传播。此外,新信息不断覆盖未经证实的旧信息,受众在新旧更替的信息之间更加难以辨别孰真孰假,错误信息或谣言容易转移受众对真相的关注和探索,而受众的记忆也被不断碎片化。虚假或错误的信息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发酵、传播都是诱发社会风险的不安因素。传统媒体“把关人”的角色在社会化媒体语境下日趋多元化,政府部门、利益集团、民间组织、权威媒体和社会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面对海量信息,我们该选择什么信息并且相信它成为考量受众媒介素养能力的标准之一?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在《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一书中认为,在新证据面前,真相会逐步发展,公共生活领域的真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清晰。并提出了“怀疑性认知方法”,即(1)我碰到的是什么内容?(2)信息完整吗?(3)信源是谁/什么?(4)提供了什么证据?(5)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6)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这六个步骤从媒体内容出发,清晰地阐释了受众在信息认知过程中甄别信息的可行性方式。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种类繁多,其中既包括来自事件当事人的原始信息,也包括官方和媒体对事件最新进展的权威,还可以是来自社会组织和利益体团体的广告宣传。信息的类别和形式影响着受众对信息的判断,不同的信息表达方式中隐藏着不同媒介或个人的价值观。社会化媒体受众首先应辨别接触信息的种类,探究信息编码的目的,而不应在未辨别信息种类的前提下盲目地解构文本。其次,受众应观察信息已有或缺失的内容。社会化媒体中一类信息会直接陈述事实,常见于各门户网站所提供的滚动消息或通讯社的通稿;另一类信息是将经过选择的不同事例整合为同一个事件,通过议程设置的方式引导受众的思考。真实是信息可信性的首要条件,受众在阅读信息文本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信息在叙述过程中是否再现了事件发生时的语境,涉事人物的言论是否客观公正,其对事件细节的描述是否出现前后矛盾,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否有明显的错误。同时,受众可比较来自其他信源的消息与已阅读过的信息之间是否有较多出入,最终对涉事的信息的准确性和社会价值作出综合的评判。再次,信息内容的叙述过程中是否提供了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信息是真的且值得相信。各类信息陈述的事实可以让我们明确一部分已经发生的事,但仍有部分事实是未知的。在信息接触与阅读行为发生之后,我们应该思考信息在叙述过程中是如何整合不同视角的证据,以此来完成中心议题的阐释工作。本着批判性思考的原则,树立不偏听偏信的信息观念,克服先入为主的自然心理,根据个人已形成的知识体系思考信息内容,还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的方式去检索同一议题的历史背景和其他报道,尽可能多地了解确切的信息,随时关注事态的后续报道以获得更加完整的信息图景。最后,受众可以从语言的微观层面来解读信息,剔除附加在各类细节性描写之上的修饰语。文字是社会化媒体信息的呈现方式,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损耗。尽管真实的信息要求信息生产者对事件应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但个人社会背景的差异性导致信息生产者在编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通过修辞、隐喻、片段化和模糊信息源等方式融入自己的倾向性和意识形态,建构文本框架。

4.受众读图和观看视频的视觉素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