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上学首日,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步入这在未来3年的家。进入校门,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座巍的峨教学楼,它穿有一件红色的外衣,上面还缀有几条白色丝带,缝有黑色花边。它的红色,正如一轮初生的红日,朝气蓬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校园新环境作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第1篇
初中上学首日,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步入这在未来3年的家。进入校门,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座巍的峨教学楼,它穿有一件红色的外衣,上面还缀有几条白色丝带,缝有黑色花边。它的红色,正如一轮初生的红日,朝气蓬勃,欣欣向荣。顿时,给我一种带有激情与力量的动力。
它如一颗希望的火种,用它那代表希望的火红种,传递给每一位来此的学者,让我们有青春理想;
它如一个祥云花团,将用它那吉祥
除了外,新校园风景线还有绿地风景线。进入校园内,教学楼前有两片绿地,绿的十分显眼,如果眼睛累了,或许还可以从教学楼内看看,可以使人神清气爽,让学生充满了学习的气氛。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要伴随着美丽的校园,一同相伴三年,一同成长,奋斗!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第2篇
一、高校校园创新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创新文化是一种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通过创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植学生创新精神、发挥学生创新潜能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环境,组织开展富有创新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的新型校园文化。它是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大学的战略要求,对传统校园文化加以发展创新而构成的一种新型文化。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要大力加强校园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一种发展文化,加强校园创新文化建设,要把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科学精神的树立、科学道德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弘扬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积极合作的精神,要有宽容失败的气度,潜心研究的修养,严谨求实的学风,克服急功近利倾向,摒弃浮躁之风。”
蕴含创新文化的创新型大学,与传统研究型大学相比,在办学理念上,更加强调创新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
在人才培养上,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放在首位,更加注重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校园文化上,更加崇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敢为天下先、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二、高效校园创新文化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要发挥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有特色发展之路
创新型人才具有不同的类型与层次结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创新型国家的人才需求是 “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均属于创新人才的不同层次和种类,都是创新主体;
国家在对不同层次创新人才需求数量上也有数以亿计、数以千万计和一大批的区别。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等各层次、各类型创新人才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高校来培养的。
面对创新型人才这一多层次、多类型概念,并非所有高校都培养拔尖人才,因为拔尖人才的数量需求是有限的,而且相当一部分高校也不可能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拔尖人才上。所以,各类高校明确自身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建设高校校园创新文化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2、要开放合作,既要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更要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
高校校园创新文化能否发挥其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的作用,是高校校园创新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一是要开放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创新源和科研院所智力源的作用,增强高校科研投入,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是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激发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创业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推进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机制;
特别是增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市场的联系,引导它们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合作教育,增强科研立项的市场导向意识,提高成果的市场转化率。
3、要有强烈的主动意识,敢想敢干、扎扎实实,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主动走向经济社会生活的中心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面临着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为迫切的要求,高水平大学分布在各个区域,应该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和科技走向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把高水平大学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与高技术的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
三、高校校园创新文化的建设
建设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校园文化由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活动三部分组成。
构建高校校园创新文化,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合力并抓。
1、培育具有创新理念的大学精神是核心
大学精神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整合、提出的,反映学校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行为规范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对于师生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
培育具有创新理念的校园精神,要深入开展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大力弘扬四种精神:一是崇尚学术,探索真理;
二是大胆质疑,敢于批判;
三是追求个性,求新求异;
四是勇于尝试,勤于实践。
与此同时,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还要具备三种创新意识:一是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二是求异意识,求异就是追求与众不同,追求新异,保持个性,保持自己的思想,不人云亦云;
三是超越意识。创新要求不唯上,不唯下,不唯书,不惧权威,敢于超越前人,鼓励和支持师生勇攀高峰。
2、营造具有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保证
要增强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大学,校园文化环境要素至关重要。积极营造高校包括制度环境、学术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在内的创新环境,是高校校园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里无处不在的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就是一种巨大的启迪力量,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启迪,对一个人的气质、心理、性格都会有较深的影响。建设校园创新文化环境就是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让学校的每面墙壁都能说话,散发出宽容的,自由民主的,让人敢创、想创、争创的氛围。
建设校园创新文化环境,要致力于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改善和创新。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大学校园里的基础设施,如校园建筑、校园雕塑等物质景观。清净幽雅的校园环境往往让人心情愉悦、赏心悦目、提高学习效率。学校自然环境的建设,要凸显文化品位、个性特色,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建筑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调查表明,许多创新人才的创造性灵感就是漫步在优美的大学校园里,在大自然幽静的环境熏陶下迸发出来的。校园制度文化环境是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的管理体系给每个成员巨大的约束力和方向感,使大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一定的“规范”发展,科学的制度文化可使教育对象由被动变为主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建设校园创新文化,制度应该先行,要改革科技评价与奖励制度,为创新行为提供制度保障,各种制度应该能导引人、鼓励人去创新。
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是大学精神的体现,蕴涵广泛,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校报、宣传牌、橱窗、文化走廊、网站等等都是。校园文化环境是重要的隐性课程,往往有正式课程达不到的教育效果。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把具有灌输性特征的教育转化为蕴涵着教育意图的校园环境,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效果。
3、组织开展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动机”,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机载体和起飞台,具有促进校园精神的培育、激活校园文化环境的作用。
(1)以科技文化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大力发展校园科技文化
高校要鼓励和要求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科学竞赛,参与创造性的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自由、自主地开展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学术讲座、科研征文;
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参与科研单位的科研活动;
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拨出专款,奖励学生科研,支持大学生的学术活动。高校还应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节、艺术节、大学生学术论文报告会等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科技活动。
(2)提供创新平台,建立创业基地
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要集中科研力量,整合科研资源,实现成果共享,建立具有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高的科技创新平台。高校要构建大学生科研基地,提供学术科研平台,鼓励自主创业。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大学生创业,创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公司、书亭、超市等。
此外,高校要加快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互动发展,推动知识的会聚和交流,加快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服务,推动大学、科研院所、企业进行全面合作,为全社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进而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3)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加强锻炼,实践是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突破点。高校应按照国家的方针,建立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制。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 新校区 校园文化 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56-03
2007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2%,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为了满足扩招后的师生教学、科研的需求,也为了不断提升高校的教育、管理、服务的水平,很多高校都开始拓展办学空间,兴建新的校区。然而,两校区甚至是多校区办学的模式也为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重大挑战,尤其是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已成为高校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校园文化作为学生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思想道德、行为方式,已成为了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中央财经大学(以下简称“中财”)沙河校区为例,从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出发,探讨目前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校区文化建设的对策,以提升校园文化的德育成效。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德育功能
现有文献对校园文化内涵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其一,是美育范畴,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校的艺术教育和学生的课外活动。其二,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三,认为校园文化仅包括学校的思想、意识、观念、习惯及情感领域。其四,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组织文化综合体[1]。
综合以上定义,可将校园文化理解为:以社会环境为背景,在社会主流文化和其他亚文化的相互作用下,由学校全体成员在一定的校园环境下为发挥学校职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中所取得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心理趋向以及规章制度、校风校貌、学校精神和学校形象等。
校园文化与德育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从德育角度来讲,德育目标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德育目的决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从校园文化的角度来讲,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从校园文化与德育的关系上我们可以看出,校园文化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具有重要德育功能,细分来讲,校园文化具有陶冶、导向、规范三种德育功能[2]。
二、新校区文化发挥德育功能存在的问题
对于新建校区来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是促进新校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新建校区由于历史积淀不足、地理位置偏远等原因,导致校园文化不能充分发挥陶冶功能、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影响了文化育人的效果。
(一)新校区的校园文化不能有效发挥陶冶功能
校园文化的陶冶功能是指,校园文化环境对师生道德情操方面的感染、熏陶作用。校园文化从物质环境以及人际环境两个方面来熏陶校师生。物质环境包括学校里的建筑、设施以及校园环境,精巧的校园布局、整洁的校园、别致的景观设计等能使置身于环境中的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校园人际关系环境是由校园文化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影响作用而形成的,它是一种动态的场环境”[3],在人际环境里,学生通过与老师的言语交流、行为感染、思想碰撞,学学精神、学术思想、价值取向、道德标准;低年级的学生通过与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的交流,了解学校的校风、学校的历史文化、学校的规章制度等。
但是,和中财沙河新校区一样,很多新校区都是分期建设,也多是在初期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最基础建设完成之时便仓促入住。这就导致,在校内环境上,校园内已启用区域绿化不足,未建设区域大面积荒芜空置;在基础设施上,体育馆、图书馆等必要文化设施尚不完备,无法满足师生基本的文化需求;在周边环境上,四周荒芜一片,配套设施不全,交通、治安状况较差。物质环境不尽如人意,给师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不便,无法起到陶冶育人的效果。
与此同时,新校区由于地理位置、功能设计的原因,文化主体即老师与学生、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隔,无法形成良好有效的人际陶冶环境[4]。沙河校区地处郊区,交通不便,任课教师下课后便匆匆乘班车离开,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辅导员也是下班后便离开校区,学生鲜有时间和机会与教师交流沟通,大学精神、学术思想不能有效地传播。此外,新校区多是低年级的学生入住,低年级的学生与高年级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交流较少,很难从高年级学长处获得生活学习上的帮助、指导,学校的优良传统、历史文化及主流价值观不能有效传承 。
(二)新校区的校园文化不能有效发挥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它对师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作用。校园文化通过物质环境、校园文化活动,使包含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学校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观。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和外在标志,使身置其中的人领悟这所大学所代表的价值、精神和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达到引导校园人的目的。而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作为一种实践,满足了学生的求知需要、娱乐需要、情感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素质,是实现价值观内化的很好的方式,是校园文化发挥导向功能的过程。
但是,新校区物质文化的导向作用明显不足。很多建设物设计仅以美观取胜,而没有结合本校特色赋予其文化意蕴;校区标示文化不足,已建成的楼宇、道路都尚未命名,仅以简单的编号称呼,校区内难寻象征大学精神的校训、标志性雕塑。
同时,新校区的一些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也不尽如人意。首先,文化活动“重数量,轻质量;重文艺,轻学术”,团学组织在开展活动过程中缺乏系统规划和过程监督,只追求活动的数量、种类,开展活动也多是文体娱乐类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业、科研相结合,能够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促进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高质量活动较少。其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缺乏围绕主旋律、围绕核心价值观、围绕学术科研的精神指导,很多团学组织“为搞活动而告活动,为拉外联而搞活动”,这类活动不仅能发挥好的文化导向作用,甚至可能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最后,新校区许多课余时间举行的活动,由于没有老师现场指导、监督,活动或止于形式,或在开展过程中偏离主题,都不能达到活动教育人、引导人的目的。
(三)新校区的校园文化不能有效发挥规范作用
校园文化通过一个学校的精神层面的“软约束”以及规章制度的“硬约束”对师生发挥规范作用。校园精神的规范作用是群体价值体系、道德标准、思维方式对个体的直接影响,个体直接受群体氛围和舆论的影响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规章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师生品德行为具有直接规范作用。
但是,在部分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忽略了精神文化的约束作用,对学校的精神凝炼不足,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没有对学校共有的价值观、道德标准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在一些情况下,“软约束”等于无约束。
同时,在规章制度约束力层面。新校区的很多管理体制与制度简单照搬老校区的模式,未能根据新校区的新情况进行调整,难以被师生认可并遵守。另一方面,由于惯性思维和工作习惯,在同一领域,一些根据新校区实际情况制定的规章制度与老校区的规章制度并行使用,造成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新校区里制度的约束力。
三、基于德育功能新校区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开放性与主导性共存的原则
校园文化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还必须与外部的世界、社会的其他文化不停地进行着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流,在普遍联系的世界里,校园文化具有相对的开放性的特征。也正因为这样,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在不断汲取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其他的亚文化的营养和精华中发展、进化和完善。同时,从文化的德育功能出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坚决抵制那违背党的教育方针的错误思潮和文化倾向。
(二)支持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学校领导层面应大力支持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活动,在政策层面、资金层面予以保障。同时,应及时对校园文化活动予以引导及监督,根据德育目标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指导和纠偏。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围绕主旋律,将休闲娱乐、审美提升、知识积累、道德培养、政治追求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传承与创新并济的原则
虽然新校区与老校区的地理位置、功能定位不同,但是所有的校区都是学校的组成部分,每个校区文化具有同源性,本质上都是这个学校的共同理想、价值取向,所以新校区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便是传承或移植老校区已有的优秀的文化载体。同时文化具有动态发展的特性,新校区的文化建设应更加体现时代特征,同时根据新校区的特性在文化建设上加以创新。
四、加强新校区文化建设提升其德育功能的建议
物质环境、人际关系对师生具有陶冶作用,物质环境、文化活动对师生具有导向作用,而精神文化、规章制度对校园人具有规范作用,所以要提升新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就要坚持“开放性与主导性共存、支持与引导相结合、传承与创新并济”三原则,从校园文化的物质环境、文化主体、制度保障三方面着手,加强新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其德育功能。
(一)优化校园物质环境,突显物质环境的精神内涵
良好的物质环境通过优美宁静的校园环境、功能齐备的建筑设施来陶冶师生情操,通过领悟物质环境所代表的精神内涵来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优化校园物质环境,要“加强规划,突出重点,立足眼前”。首先要做好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战略规划。虽然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一步到位的规划无法形成,但是应面向未来制定符合本校发展战略、体现本校育人理念的特色战略规划,根据时代特征,校区实际情况,制定新校区物质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进度。同时,建立新校区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切实有效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如期实现。
其次,在物质环境建设过程中要突出精神内涵的重点,精神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物质环境是为精神内涵而服务的。所以在校园物质环境设计、建设要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宣扬学校自由民主、积极上进的优良校风,体现本校的育人特色。
最后,在围绕精神文化这个核心的基础上,应立足眼前加强新校区的物质环境建设。新校区的文化建设必然有着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是应充分已有条件推进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加强新校区的校园环境的美化;对已建成的道路、楼宇的进行命名;根据新校区的环境特色,建立新校区特有的文化景点,例如中财“创业先锋班”在沙河校区建立的“创业咖啡屋”,巧妙利用教学楼的景观设计开辟了“欣逸斋”茶室;新校区还可以充分发动校友的力量,通过校友捐资在沙河校区设立各种学校的象征性的雕塑。同时,将老校区好的文化载体移植到新的校区,在新校区建立“校史馆”对新校区的学生进行校史教育,将老校区颇有特色和文化意蕴的“陶艺吧”复制到沙河校区。
(二)促进文化主体融合,构建“全员育人”的德育格局
要充分发挥人际环境的导向功能,就必须全力促进文化主体间的融合。虽然,造成文化主体――学生与老师之间、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之间联系阻隔的地理原因客观存在,但是在新校区文化建设过程中,仍可以通过物质上的保障、精神上的激励、机制上的约束,发动全体教职工以及高年级学生参与新校区文化建设,加强与新校区学生的交流,给予其帮助与指导。
首先,学校可以就近买地建设教职工住宅区,或以较优惠价格出售给教职工或作为学校公租房供教职工周转,也可与当地政府加强合作建设面向本校教职工的经济适用房,这样不仅可解决教职工的生活问题,也为位老师就近教学、就近辅导提供可能,增加了新校区里的教师工“人气”,进而有效地保证师生之间的文化传承。
其次,搭建新老校区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通道。通过学校交流会、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担任辅导员助理、团学组织建设延伸等机制实现低年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的交流沟通;有意识地在新校区引入高质量讲座,打造文化品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对于好的讲座、活动进行实时转播或者录播,实现两校区资源共享。
最后,通过机制的设计,有效约束、激励教职工参与到育人工作中,积极参与新校区的文化建设,从而使校园文化发挥良好的导向功能。以中财的“全员育人”考评机制为例,两年一评,对教学单位、管理部门、服务部门的育人工作进行考评。在这种考评机制的约束、引导下,全员育人成为共识。
2010年,1000名专业教师在授课之外积极担任新校区学生的学术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的指导老师,218名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的综合导师;130名管理干部积极担任新生的“成长导师”,经常到新校区与所带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在全员育人机制下,全体教职工都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有效地加强了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在此过程中,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道德水准得到有效传承,极大地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三)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发挥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
要提升新校区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一方面,凝练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新校区的制度建设,规范师生行为。而校园制度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思想,适应时代要求,从学生思想和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和规范,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本主义校园制度环境。
首先,建立健全新校区的各项规章制度。应在遵守老校区已有的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等一脉相承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特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思想、生活特点,结合新校区的特殊情况,及早制定或完善新校区的管理制度、服务办法,建立起新校区安保安防、公寓管理、宣传管理、后勤保障等全方位的制度体系,以达到“一切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局面。
其次,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组织机构。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要保证制度真正发挥规范功能,就必须有一个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组织,在充分落实校区各管理部门职责的同时,应积极发动学生的力量,例如成立学生生活区管委会、学生治保委员会,与管理部门配合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最后,将学生纳入到校园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来,师生共同参与制度的制定。制度本质意义在于制度文化能够内化为师生的行为准则,要想制度能够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让学生体验制度的制定、执行和遵守的全部过程,真正领悟制度对人的重要作用,从而认真遵守各项制度。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完善的物质环境建设,有效促进文化主体的融合与交流,同时注重校园价值观与道德观的精炼及传播、规章制度的完善,全面地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有效提升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使校园文化能够感染、熏陶校园人的道德情操,引导校园人的价值取向,规范校园人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刘德宇.高校文化发展论[D]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徐振鲁.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内涵探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3).
[3]葛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运作[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4]韩延明,张宏高.我国大学新校区文化建设的检视与沉思[J].江苏高教,2010(1).
Research On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New College Campus Based on the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Cased on the Shahe Campus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LIU Ting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园环境;
大学生;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0;
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029-01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创新思维起着先导性作用,创新思维在知识转化为智力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能保证学生解决新的问题,能深刻的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从而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1]。大学校园因其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深厚的学术氛围,是启发创新思想、塑造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的天然载体和重要基石。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形式,它的产生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环境因素[2]在创新思维的触发阶段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创新校园环境氛围才能使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创新思维能力发展需要的基本环境
大学生的生活起居主要是在校园内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园精神氛围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环境可具体分为三大类:校园人际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物质环境。
(一)校园人际环境。
校园人际环境是指在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之间,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创设和形成的。它具有动态性、渗透性和可塑性等鲜明特征,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3]。宽松、融洽的校园人际环境,可使大学生心情愉悦,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得到增强,人格得以健康的发展,能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良好的校风、学分、作风与和谐的人际氛围,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自主思考,创造思考的能力。
(二)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是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是维系学校的一种精神力量。为了培养创新人才,世界著名大学都强调学术自由,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通过充分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同时,通过寄宿制和导师制,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包括观念型文化、智能型文化、素质型文化[4]和制度型文化。这四种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的指导、思维的开拓、学习的熏陶和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三)校园物质环境。
校园物质环境为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前提和必要条件。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能够激发创新主体的灵感,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流畅性。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图书资料、园林绿化这些以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可称为硬件环境,硬件环境是一个学校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学校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师生的生活和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整洁幽静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校园环境的质量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校园环境,使学生们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用创新思维去思考问题。
二、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园环境
创新人才培养取决于多方面的环境因素,校园环境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关系密切,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育人环境,只有为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合格人才。
(一)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学生在求知寻真中体会崇高的精神美、探索美和创造美。
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学生在求知寻真中体会崇高的精神美、探索美和创造美。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精神生活的质量。现实生活中许多伟人的教诲以及甘于寂寞的学者的现实行为都是极好的教材。他们的经历和言行告诉大家:真正的人生乐趣不能够用金钱买得。学校要重新审视理想教育的现状,从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到各种评价制度的制定,都要突出褒扬脚踏实地的探索者,鼓励敢于吃螃蟹创新者,让自由、理性、科学创新回归知识分子,让他们在民主朴实、自由奋进中各显个性,对于学生的创新行为,要积极鼓励。校园文化环境作为亚文化系统,对于整个社会环境既有依赖性,也有其显著的独立性[5]。
(二)建立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环境。[6]
课堂教学环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场所,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崭新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注重知识的纵向延伸,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不断递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运用创造思维的新视角,以新颖的方式去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7]。
(三)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创建信息化校园环境。
学校需要改善硬件设施,努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信息化环境。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必备的物质条件,学校应当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上的投资,鼓励教师的创新教学和学生的创新学习。原哈佛大学校长德里科·博克曾说过:大学的进步除了图书馆、实验室和其他研究设施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授们能够在一个不受约束和外界干扰的自由环境中展开工作”[8]。大学内部管理要为创新主体提供一个透明、公开化的管理机制,促进创新主体与环境制度的密切交融,为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制度支持。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网络将不同的学科结合在一起,可以开拓创新者的眼界。因此,学校建设投资的重点应落实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校园网建设上,为学生提供实验设备和信息资源,为将来虚拟校园成为信息指导中心和科研中心准备条件。
参考文献:
[1]冯培,贺淑曼. 创新素养与人才培养[M]. 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
[2]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
[3]李晓娟. 校园人际环境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与优化[J]. 中国青年研究,2011
[4]袁培.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D].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
[5]王任. 略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17):73-75.
[6]韩理安.创新与环境[J]. 交通教育研究, 2000(4):22-24.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园环境;
人文和谐;
环境育人
校园环境是一所学校的窗口,是办学素质和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我校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扩大教学领域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提高环境建设对大学教学的重要性。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园布局知识化,校园绿化美化,不仅能改变校园环境的小气候,起到防风滞尘、降低噪音、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等生态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典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可使学生精神愉快,激发他们的美感,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学习。环境育人与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1]同时并驾齐驱,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千秋大业。校园环境园林化就是要把园林化设计搬进校园。利用林间小路激发学生的思维,利用亭台、回廊鼓舞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强他们报效祖国的信心,利用 自然 界的绿色,提醒学生生命的可贵,时间的短暂。利用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让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好,从而增加学习的劲头。总之, 园林化的校园环境是我们办学的特色工程,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2]。
1、绿化、美化校园与学校生存和 发展 的统一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层次的逐步提高,办学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我们这所两万余人的本科院校中,尤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日益丰富,对人类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今天,人的发展呈现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和生理素质、社会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休戚相关。生理素质是物质的前提,社会环境则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作为大学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整洁、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既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望,使师生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促进师生积极进取,还可以此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所以我校在校园总体现划上,特别注重建筑布局和美化布局的相互映衬,使其达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使其成为熏陶、教育、塑造学生的辅助课堂, 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在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陶冶,让他们的精神领域和知识水平同步提高,真正成为一个思想上与时俱进,精神上丰富多彩,知识上超凡脱俗的名符其实的当代大学生,使他们的知识与环境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同时,校园的绿化、美化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的学子前来就学,由此不断扩大我校的教学规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绿化、美化校园与学生道德、心灵美的统一
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高校师生的基本需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恬静、清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文化 历史 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高校校园环境的塑造有利于高校师生环境道德、环境责任的自觉培养。高校校园环境在培育人才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高校毕业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职业职责、价值目标要以造福人类为指向,以人类的长远利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这一点来说高校环境的塑造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环境保护,它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并且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更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提升学校的凝聚力, 使师生充满自豪感。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净化师生的心灵。
校园人文韵味的植物造景不仅为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使师生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疏松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还能起到重要的精神层面上的作用,它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精神食粮,它以空旷、豪放、煦丽多彩的色调,使师生们心胸开阔、积极上进、充满自豪感和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亦即穆尔所提的校园“场所精神”,对师生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默默的渗透作用,体现了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的境界。
3、绿化、美化校园与学生求知欲的统一
求知欲是人们积极探索知识的一种心理状况。而求知欲是在好奇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常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心就会导致对某事物的探究。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探索心理和行为动机,它是人类行为的最强烈动机之一,其强弱与外界刺激的新奇性与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愈复杂愈新奇,则个体的好奇心便愈强。求知欲是一种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 科学 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知识,就产生了探究新知或者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境多次反复,认识倾向就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求知欲。
好奇心、求知欲的产生和培养与环境刺激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环境是激发和培养好奇心、求知欲的必要条件,我们在美化、绿化校园的过程中,将校园内共有的木本植物用标示牌标明:蔷薇科(rosaeeae)和木樨科(oleaceae);豆科(leguminosae)和松科(pinaceae); 蔷薇科李属(prunus); 松属(pinus)、圆柏属(sabina) 和蔷薇属(rosa)。校园内有一些有重要观赏价值植物,如: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黄玉兰(mgnolia sp.“sunspire”)、紫玉兰(magnolia lilirflora)[3],还有一些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树木,如辽东冷杉(abies holophylla),还有珍稀树木,如银杏(ginkgobiloba)等。木本植物,有香花槐、日本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银杏(ginkbiloba)、核桃(juglansregia)、芍药(paeonia lactiflora)、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黄玉兰(mgnoliasp.“sunspire”)、四季玫瑰(rosa rugosa var.)、黄刺梅(rosa xanthina)、华北珍珠梅(sorbaria kirilowii)、紫叶碧桃(prunus persicvar.duplexcv.pissardii)、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金叶小贞(ligustrum quihoui var.)、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将它们的产地、年龄、生活习惯、作用、功能、观赏特点进行详细的记载。在小游园设立标牌,介绍它的设计意图与园林每一区由于有特定的功能和性质,容易构成独有的风格[4]。使园林绿化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使人形象特征,以强化人的感受识别,以植物名称来点拨游玩中的受教,以创设适宜环境,用一个启发、探究式的问题代替了枯燥的问答,既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创造思维、展示自己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他们不断地产生、爆发思想的火花,即顿悟的过程。
4、绿化、美化校园与学生创造力的统一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这些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个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创造力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美国心 理学 家吉尔福德认为发散思维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其行为表现有3个特征:变通性:思维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不易受功能固着等心理定势的干扰,因此能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新观念。流畅性:反应既快又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念。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解。聚合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所谓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定论的原理、定律、方法,解决问题时有方向、有范围、有程序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
绿化、美化校园应以绿色为基调,并以大绿为主,适当栽种花草,在讲究一定 艺术 性的同时, 栽大树, 植大绿, 规整、严谨、有序,使校园绿化带、绿色走廊、大型绿地、人造树林、大树种植相配合,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校园绿化系统,以充分体现高校所特有的庄重、高雅、清新、宁静和奋发向上的氛围与风貌。使学生从园林绿化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园林绿关化与建筑的关系,从祖国美好山川灵感得到的启发,然后在新任务、新情况、新要求来临的时候,通过记忆的加工、重组、选择、判断等形成创新的源泉,实现创新的契机。
5、绿化、美化校园与环境、人文和谐的统一
校园绿化、美化的 发展 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校园环境、人文和谐的统一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和谐校园”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和谐的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环境。其中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其次,还应包括校园的融洽氛围,努力形成师生和同志间互帮互助、同心协力、共创发展。具体表现为能不断调动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激发创造性;
办事公平、高效,讲团结,讲协作,讲原则,讲大局,是安定团结、公平正义的学校;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民主办学,依法办学,是民主法制的学校;
以诚待人,增强同志间、师生间的友情、亲情,是充满团结的学校;
是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自然 和谐相处的和谐学校。校园绿化、美化应遵循多样化统一、均衡、比例、韵律、对比、和谐、质地、简单、寻求意境的原则[5]。结合学校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充分发挥环境的抽象性、象征性特点,表现出大学校园作为 科学 殿堂的一种神圣、崇高且震撼人心的科学美,一种与环境相和谐的自然美,一种展示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美。使大学文化精神在校园环境中得以流露[6],得以涵养。校园绿化应在点、线、面、空间四要素的约束下,通过种植花——草树木等措施,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配合校园建筑起着衬托辅助作用。体现园林式的校园,高水平的科研,高质量的教学,科学化的管理。
通过绿化、美化的校园,笔直的校道从校门延伸至生活区,两旁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花带、绿化带交错有序,整齐规范,长廊、景观建筑[7]别具一格,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内的松柏、大王椰、柳树、翠竹等各种树木30余种,草坪10000多平方米。目前,校内花坛、凉亭风格雅致,小桥清池别有韵味,红花、绿叶相互辉映,形成了四季常绿的美丽景观,成为学生饭后聊天、看书休闲的好去处。
在校门口、教学楼、宿舍楼的显眼处,到处可见墙上贴着一些制作简洁的标示牌,上面写着“请您把废弃物放进果皮箱,这样您才是我们文明学校的一员!”有的充满诗意,如:“我愿化作一滴雨,洗出一个干干净净的世界。”校园内,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 教育 。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优化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为把我校建成一流的校园环境。我们的校园绿化、美化目标是:结合学校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充分发挥环境的抽象性、象征性特点,表现出大学校园作为科学殿堂的一种神圣、崇高且震撼人心的科学美,一种与环境相和谐的自然美,一种展示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美。使大学文化精神在校园环境中得以流露,得以涵养,得以饱含酐畅。我们的事业将更加生机勃勃、蒸蒸日上,我们学校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参考 文献 :
[1] 杜文贞优化育人环境 建设美丽校园[j]高校后勤研究2007,(1):76-78
[2] 葛贤林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育人氛围高教与 经济 2007 20(1):37-39
[3] 刘艳萍,董文珂花卉在校园绿化中的应用北方园艺 2006,(5):122~123
[4] 肖运成校园绿化与植物造景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33- 5234
[5]李治中 绿化美化校园 优化环境育人--高校园林绿化系统工作只之关键高校后勤研究 2007,(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