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移动通信网络的软交换技术已经逐渐成熟,IP网络技术也在朝着大规模、高水准的商用领域发展,因此移动通信网络的IP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相比于传统TDM网络架构,IP化改造后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将拥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移动通信网络【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移动通信网络范文第1篇
【关键词】IP化;
移动通信网络;
改造;
范围;
流程
如今,移动通信网络的软交换技术已经逐渐成熟,IP网络技术也在朝着大规模、高水准的商用领域发展,因此移动通信网络的IP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相比于传统TDM网络架构,IP化改造后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将拥有更灵活高效的组网模式,可接受业务范围会更加广泛、多样化,而业务控制能力及网络建设成本也会有所改善。
一、移动通信网络IP技术的应用发展现状
移动网络IP化的核心就在于将移动语音与信令承载于IP承载网络之上,这其中就包括了移动核心网路承载与控制分离、软交换设备的引入。从所涉及范围角度讲,移动通信网络IP化可以应用于网络的应用层面、承载层面、接入层面、核心网层面和维护管理层面,所以IP化改造应该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应用建设过程。
在新时代,移动通信的网络IP化改造是一种必然,因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演变,如果要保持网络业务的高继承性与稳定性,就必须强化对骨干承载网的建设。所以在2007年,国内移动通信运营商已经基本完成了对IP骨干承载网络的建设部分,并在2009年建设了以IP化软交换技术为主的3G核心网络。此时在3G网络建设的过程中,无线数据业务已经实现了对IP网络的承载。2013年,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4G业务正式开启,对网络的IP化改造也已经逐步走向成熟。
在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与演变也会与IP技术所紧密相关,甚至整个移动通信网络都会向全IP模式发展,对技术的引进与网络架构的实现将逐渐从承载网转为边际网、从互联网逐渐转化为电信网、从TDM逐渐转化为以软交换为主的扁平化网络体系,而数据业务也会朝着全业务应用方向发展。所以说,IP化改造将使得网络技术应用超出互联网领域本身,并逐步渗透到移动通信网络领域的各个层面,逐步成为未来4G网络的主力核心架构与统一公共承载模式,即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必然成为全IP通信网络[1]。
二、IP化改造的意义与总体原则分析
(一)IP化改造的意义
IP化改造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条件,它所提供的各种业务必然会为未来开放型的网络奠定技术基础,使得整个国家网络系统更加趋于综合、多元化发展。因此,IP化改造后的网络必然支持更多类型的通信业务,例如以宏观范畴为主的公用和专用VPN业务、基于移动业务特性的固定业务、多媒体业务等等。甚至包括许多实时及非实时、单播及组播业务。因此基于这些不断扩增的多媒体业务及数据业务,移动通信行业必然需要扩大自身的数据流量,将来自于不同网络的资源整合优化起来,形成一套以分组式网络技术为主的新网络环境,进而提升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支持的能力,同时也节约更多网络运营成本。
基于需求角度,IP化改造后的移动通信网络不但要能够支持传统通信网络以及分组网络业务之间的相互融通,也要支持诸如传统ATM、SDH和FR业务技术,并在网络结构上实现业务与控制的相互分离以及控制与承载的相互分离,成为能够具有真正独立性、灵活性的网络,所以本文总结了IP化改造的几点现实意义。
首先,下一代网络将具有极强的可运营性和可管理性,它能够为网络运营商提供一套较为方便和操作型更强的管理模式,例如对于用户、网元设备、网络资源、各项业务的管理等等。
其次,它会具有承载多业务的能力,将业务竞争范围扩大,并希望在网络中提供对更多业务的承载能力,从而降低基础网络建设所带来的高指标开销及运维成本。
再次,IP改造后的移动通信网络会为城市提供更高稳定性、高可用性的网络,从而保证网络业务的运营可靠性。届时,网络延时、延时抖动、丢包等状况也都会变成既可控又可预测的。
最后,从网络运营安全保障角度来看,改造后的移动通信网络将能够提供从端到端的安全,并能够具备一定的恶意攻击防御能力。而网络设备的抗攻击、用户业务保护与非法用户业务盗用防范也会变得更加专业化、高效化,所以IP化改造后的网络将更加安全,这也是它改造的现实意义所在。
(二)IP化改造的总体性原则
1.网络稳定性原则
虽然要进行大规模的网络IP化改造,但其前提也一定要以不影响现有网络运行环境为基础条件,对所进行的IP化改造设备实施较为严格的升级改造方案并考虑与其对应的风险,并设计与其对应的规避方案,最终目的即保证网络的长期稳定性。
2.业务继承性原则
IP化在改造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对现网中某些业务的继承性,绝对不能以降低网络质量和降低现网业务用户体验为代价,要在改造之前就考虑好对承载业务、电信业务、智能业务以及增值业务等等业务项目的考察,保证它们在IP化改造后的业务继承效能。
3.分类实施原则
由于IP化改造涉及对移动语音网的改造,所以为了确保全程全网实施,应该按照地区级别进行分类分区域性的网络化改造实施工作,尤其是重视对无线网络A接口、Gb、lu-Cs等接口的改造工作,并按照实际需求来进行分区域改造。
4.善用IP承载网原则
要遵循“近入IP、远出IP”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IP承载网功能,将话务业务就近入IP网络之内,并在远端落地晚出IP网络,实现下一代网络组织的扁平化发展趋势[2]。
三、移动通信网络IP化改造的范围及流程
(一)移动通信网络IP化改造的范围
我国移动通信网络IP化改造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网络的全IP化,所以它所涉及的改造范围包括了基于Mc、Nb、Nc等接口的CS域,基于Gi、Gp、Gn等接口的PS域,以及lur、Gb、lu-cs、Abis的无线接口,另外还包括了基于MAP/CAP的信令网。(图1)
(二)改造流程
依照我国移动通信未来网络IP化改造的基本理念来看,IP化的改造流程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步骤1:实现全网范围的移动语音网IP化,将具有Nb、Nc接口的设备改造为带有MSC、TMSC所能达到的功能的设备。
步骤2:根据地区需求来实施对IP化改造的无线接入。需要根据需求来引入诸如Pool容灾技术来改造lu-Cs、Gb等端口,并同样将设备改造为涉及MSC、BSC、RNC端口的设备类型。
步骤3:根据发展成果来对网络IP化改造实施各项业务要求及信令,确保无线网络的全面IP化。例如结合标准协议来建设IP网络,并致力于对端口及业务平台接口的改造。另外在移动语音网方面也要实现IP化改造。
四、IP化改造后的注意问题及网络安全防范建议
(一)IP化改造后的注意问题
IP化改造后,由于软交换系统会引入大量数据及IT设备,并通过主系统及相关技术来完成对网络的基本架构和TDM制式转换,因此在网络IP化的改造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在组网规划、设备维护、网络优化、技术支撑以及网络问题安全方面的变革挑战,甚至在生产及管理环节都会遇到问题。因此在如此状况下,移动通信网络在IP化改造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故障定位复杂且解决过程漫长
IP化改造后的网络组网将趋于复杂化,所以一旦出现问题也将很难进行故障定位,问题解决时间也相对漫长。比如某省在网络维护过程中就遇到过通信不畅、信号中断等问题。但在网络人员对相关硬件、系统参数进行排查后却没有发现问题,所以为了快速恢复用户业务,就不得不重装系统,才使得业务恢复正常。但从设备维护成本角度看,这种故障排查及处理方式是有欠妥当的,不值得借鉴。因此故障定位难且难于维护是IP化改造后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不可预见因素多
由于采用了分离式架构,所以软交换网络系统在承载疏通IP相关信息时就很容易出现意外,比如某省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就造成了路面塌方,使得地下光缆被压断。类似于这样的不可预见影响因素还有许多,他们都直接影响了移动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营。
3.网络故障级联性大
上文提到,IP化改造后网络将趋于技术与结构上的复杂化,因此它的故障级联性也会相应增大。这也是因为IP化网络是一级关联一级的结构,所以只要任何一级出现故障,那么就会使得整个网络陷入瘫痪状态,形成连锁效应。比如某省移动网络的SGSN的MFS网元出现负荷过高,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并且不断向上一级网元发送错误信息包,又引起了上一级网元的拥塞,造成更大范围的网络故障。故如何防止故障范围影响的扩大也是保证网络质量的一个关键点。
(二)IP网络安全防范建议
1.强化集中维护体系
IP化网络改造以后,集约、精确、高效管理将成为全IP网络化管理的必然需求。基于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设备容量与网络规模变大的考虑,应该采用现代化技术提升管理体系的运维水平,以“集中控制、维护、管理、少局所、大容量、少人力、精管理”为改革思路,强化集中维护体系。比如说在网络运维作业中处理好企业信息化OA系统中所存在的关联性关系,将数据统计、与信息交流作为办公流程自动化与知识管理自动化的结合点,做好电子信息流的定制工作,确保网络资源的集中化管理质量。
2.做好质量评估
以交换设备运行质量为标准,建立良好的设备评估机制,将设备管理、维护与监控一体化,并实现标准流程模式。本文认为,基于软交换网络运行模式,应该实现IP化改造后网络的4个标准化,即故障处理标准化、实时监控标准化、日常维护标准化和质量评估标准化。
3.实现三网联动机制
按照IP化改造后核心网络的网络架构演进趋势,再基于上层业务需要与下层承载层QOS保证来确保各专业之间传统交换网络与耦合度、传输网络之间的紧密关系。由于IP承载网在专业传输特点上的差异性,并没有建立基于共同语言的沟通关系,所以应该基于先进网络管理手段建立三网联动机制,确保网络的高质量。其联动内容就应该包含了以承载网、割接、调整、故障处理和测试为主的信息共享机制;
以承载网定期网络性能、链路符合等通报模式和提高AR-CE、CR-AR各个链路峰值带宽利用率为主的工程实施策略;
还有以承接网网络资源表格统计与资源共享、系统和端口关联建立关系更新技术、故障快速定位排查处理为主的资源关联模式。保证对新网络系统的深度维护机制与精细化管理[3]。
总结
IP化改造后的移动通信网络必然会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技术,并吸取百家之长,形成全方位的分层、开放体系架构网络,为未来全业务、全IP网络运营模式的实现而不断改进。本文对IP技术进行了简单论述,证明了移动网络技术演进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漫长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参考文献
[1]卢凤英.内蒙古联通移动网络IP化改造规划与实施[D].北京邮电大学,2012.5-7.
移动通信网络范文第2篇
做好传输线路设备管理方面的工作
对由自身建设移动通信传输线路设备,因为其采用外包的维护方法来展开维护,一定要在维护初期就应该明白传输线路设备产权,并且对维护段落进一步落实到位,强化对维护公司管理与考核,真正做好线路预防性维护工作。针对租用线路,需要督促相关的出租单位确保线路整体质量,并在移动通信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及时进行维修。
加快新技术应用步伐,采用维护系统进行维护管理
要获得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关键是建立好的我网络,所以应该做好为市场服务,为用户服务的工作,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占有更大市场份额。一是,对高层建筑实现分层覆盖。充分解决高层建筑覆盖是实现网络优化的重点课题,这需要采用小区分裂技术,将原来的小区分裂成上层小区与下层小区,分裂之后对上层小区IDEL、ACTIVE、BALIST实行严格限制,并且将逻辑邻区限定在下层小区。将高层外部邻小区至上层小区单向切换并进一步加大上层小区CRH、CRO,保证在外部小区登录网络和起呼迅速回切,占用质量好的室内分布小区,充分解决原来信号杂乱,真正解决高等建筑信号覆盖问题。二是,使用EGSM频率。因为在应急通信中需要使用应急通信车,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容量。配置新的基站后又会导致基站过于密集而影响通话质量。进行技术论证以及现场分析等方面工作,在应急通讯车上使用EGSM频点,能达到较好通讯质量。
移动通信网络范文第3篇
网络的规划主要内容有划分安全平面,并在不同安全区域的边界或者哥哥安全区域的衔接位置是进行网络的整合或者保护,如分配IP地址、将不同的网络或者服务区进行有效的隔离并适当增加设备,已达到扩容的目的。网络规划的主要作用是在组合网络时直接解决安全问题,环节大流量对于系统的压力,或者改善网络环境,方便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解除网络中潜在的缺陷或者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
2加密保护
加密是提升数据保密性及保障数据安全性的最普通且极为重要的方式。在开放性的网络中,不法分子一般会利用窃听或者入侵等方法,获得所需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如用户通信的数据、用户的基本信息、路由器的相关参数、费用计量数据等,不法分子即使得到了信息业无法解密及识别,保障数据的安全。但是该方式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增加了密匙管理的负担、提高了计算成本、给加密数据的管理及审计工作造成较大压力等。
3身份认证
身份的认证是鉴别用户的最为直接的方式之一,能够保障用户的可信性及可靠度,但是如果在认证的过程中首先将其中一方当做可信的,而将双向的认定则会变化为可信一方向需要认证一方的单项行为,系统也会可能会被欺骗,或者拒绝服务等鉴于双向认证的流程较多,较为繁琐,成本高,因此通常在一方已经属于可信的条件下,也可以将双向认证简化为单项认证,以节约资源,减少开销,降低成本。
4信息过滤
过滤主要是先对相关信息的有用性、真实性、可靠性的呢过进行准确识别,如垃圾邮件、虚假信息、还有病毒的广告等,将不合格的的信息进行清理或者屏蔽,较少无用信息数据对于宽带资料的使用,避免其对系统带来的安全威胁,有效的提高网络的有效的负载,保障宽带的使用效率。但是,过滤的前提条件是准确的识别,如果识别的准确率不理想,则会适得其反,并或丢失有用的信息或者对其带来损害。
5设置多个数据通道
设置多个信息传输通道,使信息在进行传递时有多个选择,或者将信息分别使用多个通道进行交流,这种情况下,想要获取信息则需要取得多个通道的信息,否则无法截取信息数据,或者无法得到完整的信息数据,使该类攻击行为失败或者受到限制,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其缺陷在于需要其他组网,且宽带的支出较高。
6总结
移动通信网络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联网;
移动通信网络;
融合
21世纪初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2008年以后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作为经济强国的美国把开发新能源和物联网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作为新兴经济大国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物联网成为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感知中国”成为时代最强音,物联网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和学术职业。
1新兴的物联网
1.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第一次提出物联网概念的是美国科学家艾什顿教授,他在1999年从事RFID研究时提出,2005年国际ITU组织进一步扩展了物联网的内涵,直到21世纪初经济危机后,世界各国陆续发表了各自的发展计划。但这并不是物联网的统一定义。欧洲和美国称其为“物联网”,而东亚的韩国和日本把物联网理解成“无处不在的网络”。“物联网”,从字面意思分析,可以理解为通过网络实现任何物品的连接,实现信息交换、智能服务和管理。这是物联网在物理世界的延伸。它可以被定义为:是指采用一定的感知手段对世界物品的相关信息进行感知,并利用相应的信息网络传输技术将物品互联成网,实现信息的相互和远距离传输,最终实现实物系统一定程度的自我智能管理以及人们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定位、监控和管理的一种互联网络。
1.2物联网的基本结构
1.2.1感知层
物联网的终端是通过传感器实现对所连接物品的信息感知、传递和控制。信息感知部分的功能主要是感知物品的相关信息,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将所感知的信息按照规定格式以有线或无线的形式发送到信息传输网络。
1.2.2控制层
控制部分也称嵌入式综合技术,这种技术把传感器、集成电路、计算机软硬件、电子应用等完美结合,实现智能终端控制。它主要负责网络信息传输和对接收的信息发出控制指令,从而满足人们对物品的需要。
1.2.3网络层
网络层是物联网信息传输的中间环节,它由计算机物联网、本地无线网络、公共移动通信网等多种信息传输网络构成。信息传输网络的主要功能是连接信息,对各个节点进行控制,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实现安全管理和传递管理,同时为上层信息的应用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
1.2.4应用层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高级管理层,主要由多种应用程序和系统构成,它主要负责对网络对象的位置进行监视和管理。物联网日常收集到的信息是海量的,对如此庞大的数据信息的管理和应用,有必要采用数据挖掘和云计算技术来实现。技术人员通过信息的应用环节,即人与物的接口,能够查询有关信息并能够进一步进行定位或监控。
1.3物联网特点
1.3.1节点数量大、覆盖面广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中包括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通过物联网实现对物体的使用和管理,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例如自动警报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报表系统等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而人们实际生活中物品的数量远远多于人的数量,所处位置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因此说物联网的特点是节点数量大、覆盖面广。为了节约物联网投资成本并提高使用质量,对于节点如此密集广泛的物联网,采用布设线缆的方式进行节点互联是不现实的,所以物联网采用封闭或远程传输的无线网络来实现信息传递将是必然发展趋势。
1.3.2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
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对象多数具有私有特性,不同于计算机信息的开放性和信息共享,物联网信息特征表现为专有性、封闭性和安全性。物联网信息特性决定物联网必须具有极高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信息传输安全和用户接入安全。信息传输安全是要求信息在传输过程不会被非法窃取;
用户接入安全是指只有特定合法用户才能接触到特定物品信息,才能实现对特定物品的控制。否则,失去安全性能,联网物品信息呈现混乱状态,毫无疑问会给联网系统相关的个人、家庭、单位甚至城市、国家的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由于物联网连接的大都是行业、城市或者家庭的专有物品网络,用户要求能够及时获取物品的状态信息并能随时实现对物品的控制,这就要求物联网的信息传输必须高度可靠,以保证相关物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而只有这一点得到保证,物联网业务才能够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
1.3.3网络管理和运行
为了实现信息的特殊性、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物联网必须具备一个管理良好的网络,这样才能使信息传输和用户访问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只有由专业的运营商来管理物联网,才能实现完善的管理。因此,物联网运营过程中,要选择一个可操作网络。在多年的实践中,电信运营商已积累了大量的公共信息网络运营经验,物联网的运营由他们负责更能实现物联网安全可靠性。
2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
2.1物联网与移动通信融合的必要性
如上所述,由于信息节点数量巨大、地域覆盖广泛,且部分联网的信息节点又具有一定的移动性,无论从建设成本还是从实现技术考虑,无线通信都将是物联网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而物联网的可运营、管理的要求,也需要由专业网络运营商满足。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城市都已覆盖了移动通信网络。由于网络负载和网络通信,大型信息传输网络并不容易运行,移动运营商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非常适合网络操作。因此,有必要实现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全面融合,加快物联网建设速度,推进物联网建设进程。
2.2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基本融合的途径
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融合的基本途径是将物联网的信息感知和控制节点看作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终端,将移动通信网络的信息传输网络同时作为物联网的信息传输网络,将物联网的信息应用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增值业务,从而将物联网叠加到移动通信网络上,实现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有机融合。
2.3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具体融合的途径
我国现阶段的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工程等方面,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是在传统的语音通信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但现阶段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
2.3.1移动通信终端改造
作为一个节点控制、信息融合与控制网络通信终端的传感器,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终端对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功能和对象进行改革,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提高传统通信终端信息感知和目标控制能力。作为网络信息传感器节点,它们不仅具有控制器、传感器和传统移动通信的功能,也是移动通信的终端。
2.3.2移动通信网络改造
我国现阶段的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工程等方面,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是在传统的语音通信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语音通信,在信息传输方面还存在缺陷,因此,必须对融合后的物联网进行改造,增加物联网的信息传输和管理功能,让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发挥最大的作用。要区分对象对应的终端节点的信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和管理效率。
3结语
物联网研究和建设的推进是各大国现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结合了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物联网能够实现无缝覆盖和便捷接入,物联网的数据通信能力不断增强。物联网与移动通讯相融合可以节约建设物联网网络的资金成本,对于物联网应用快速普及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莹,冷锦,刘中华.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融合发展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1(7):25-29.
[2]高华.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研究[J].移动通信,2011,35(19):55-58.
[3]高旭东.物联网(智能家居)中无线异构网络融合网关的设计与应用[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3.
[4]杨建栋.面向城市生命线管理的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6.
[5]丁杰.新型高效协作式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移动通信网络范文第5篇
传统的通信网络管理被简单地理解为技术维护工作,NGN时代的网络管理应该是指通信网络从规划到建设、从建设到维护优化的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全部管理工作,也包含技术的引入、业务在网络上的实现、人才的培养、工作的协调等等。
网络运行服务保障和自身运维效率的提高对宽带移动通信网的管理工作具有潜在的提升作用。各移动电信运营商对通信网的网络管理系统提出了一些要求:(1)提供面向客户的服务保障,端到端的服务质量管理,促进增加收益;
(2)对庞杂的移动通信网进行集中监控,统一调度,确保资源的高利用率;
(3)对故障、问题及时有效地分析和快速处理,降低运维成本。
华南某市运营商网络维护系统采用T2000实现监控、鼓掌处理、E2E业务发放、设备管理等几乎所有操作;
通过T2000虚拟网元配置跨EMS业务。该维护系统存在一些弊端:业务发放量大,效率低;
2人业务发放,平均200条/天,尤其是配置跨EMS业务效率低,一个工单需要在不同T2000上配置多次。
针对该市运营商网络维护系统存在的这些弊端,提出了一种面向E2E路径的网络管理模式。它具有集中E2E业务调度,集中告警监控和排障都优点。超大管理能力,不需要虚拟网元,通过TCAT提高业务割接效率,后续可通过工单导入系统提高业务发放效率,降低OPEX;
掌控全网资源,实现集中监控,利用E2E路径提供业务级别告警,提高维护效率。
T2000/ T2100新架构E2E模块共享,增强T2100网管功能,界面风格统一,所有业务统一调度,有利于网络集中维护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