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五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6-20 08:5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1973年在香港浸会学院就读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到泰国亚洲理工学院攻读硕士,1979年回到香港,1985年再度远赴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攻读博士,并于1990年顺利拿到博士学位,遂返回香港,一年后任教于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博士论文【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五篇】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1篇

赢得专业资质以教书育人;

十余载辛劳,

传道授业解惑得桃李满天下。

做学问 孜孜不倦,

做研究 勤勤恳恳,

这就是黄玉龙博士为学的精神。

社团服务 他奉献的是专业和热忱,

关爱家人 他享受的是快乐和幸福,

在古色古香的字画收藏里,

他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

勾勒简单生活的美好。

专业资质循序渐进

1973年在香港浸会学院就读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到泰国亚洲理工学院攻读硕士,1979年回到香港,1985年再度远赴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攻读博士,并于1990年顺利拿到博士学位,遂返回香港,一年后任教于香港理工大学,他就是黄玉龙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副教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他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寒暑,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做研究也是他的必修课,抗震及高强混凝土的抗火性能是他新近研究的课题。

土木工程、混凝土其实是很复杂的,土木工程要熟练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而混凝土是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的重要的材料,其中,高性能混凝土的配置比设计研究,尤其是在抗高温方面比较复杂。这些在外行看来或简单或复杂的事务,陪伴着黄玉龙博士走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只为有所突破,巩固人类的安全防线。

混凝土抗高温的研究,简而言之就是研究混凝土在火灾等突发事故中的破坏程度,乃至其所带来的灾难后果,并寻求解决方案,提高混凝土抗高温的质量。黄玉龙博士解释道:“在香港,大多数的建筑物是用钢筋混凝土做的,组成复合构件支撑整个建筑物。在火灾或高温情况下,表面的混凝土的功能主要是隔热,里面的钢筋温度不能太高,否则钢筋就会在高温作用下变软,丧失强度,从而导致钢筋变型,甚至会引起整个建筑物坍塌,祸及生命。近年广泛使用的高强度混凝土,其抗火性能比普通混凝土差得多,我们必须研究提升高强混凝土的耐火能力,从而在一定条件下消除其使用上存在的隐患。”

黄玉龙博士现在的主要工作分为教学和科研两大部分,他必须合理分配时间,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利用有效的时间做科研工作,他研究的课题均与混凝土相关,近期主要集中在抗高温(火灾)方面。黄玉龙博士介绍说:“从八年前开始就投入到混凝土在高温情况下,安全问题的研究工作之中了,这对增强建筑安全指数尤为重要。”他们的埋头苦干,是用汗水浇灌生命,换取大众的安全。黄玉龙博士以其专业资质,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一步步接近科学的本质,在试验的基础上探求混凝土实际运用的标准。

教研互补齐头并进

据黄玉龙博士介绍,十多年前,在香港工程设计上高强混凝土在高温情况下的问题不是很受重视,虽然其它地方国家对此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或已把成果写入设计标准,但混凝土尤其是高强混凝土不是任何地方的使用标准都是一样的,有的就不适合在香港使用,所以要不断地做实验,用有力的数据和事实说话,证明其是否符合实际使用标准。”黄玉龙博士说:“在方法、技术等方面也要寻求改变和突破,使其符合实际情况,在实验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口,不一定会一次成功,但要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反复不停的做实验,直到成功。”黄玉龙博士的话语里,流露出做学问、探索研究的实干精神,其实事求是是对科学研究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得到研究经费后,黄玉龙博士自2009年始,和国内外的专家、工程师及消防单位开始启动做研究。他说:“我们和英国防火工程协会香港分会、香港及国内的工程师及消防专家一起做实验、研究,合作交流,希望能够有所突破,应有在实际中。这方面的实验投资很大,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但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对降低灾难程度,增强安全指数非常重要,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反复不停地做实验,如黄玉龙博士所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香港的研究经费主要是来自政府。“可以向香港政府申请研究经费,但审批不是很容易拿到。”黄玉龙博士如是说。香港政府重视并支持教育和科研工作,每一位全职研究生都得到来自政府客观的奖学金。他接着说:“研究经费只做研究之用,只要是用来购置仪器、请研究员及研究生等,不能混在私人收入之中。”在香港科研和顾问工作是分得很清楚的,黄玉龙博士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领域及顾问工作严以律己,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为科学的进步和建筑安全贡献智慧。

做研究是黄玉龙博士教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不做研究不带学生,就不能出专业论文,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教学和研究是一体的。”黄玉龙博士说:“上世纪90年代的学生在学习上相对而言更勤奋、专心,当代学生则更具国际视野,要自觉抵制更多的诱惑。”面对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在十年的历练和积累中,其轻重缓急黄玉龙博士自有判断,二者互利共存,齐头并进。

在教学、科研及顾问工作之余,黄玉龙博士还担任香港专业审核师学会荣誉司库、香港混泥土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香港工程师学会材料分部事务委员兼建造分部事务委员等社会职务,以其专业知识回馈社会。当问及他这么多年里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时,黄玉龙博士如此回答:“做适当的顾问工作是很有意思的,工程在实际进展中的问题在学校难以遇到,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顾问便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是真正学以致用,也便于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

走出学校,参与社团活动,和众多专家一起带领工程界迈步向前,促进知识与理念的交流,提高工程界的专业水平,黄玉龙博士亦是尽力而为。四川地震后,他亦和专家前往灾区实地考察,对于“豆腐渣”工程的说法,黄玉龙博士表示不能一概而论,其中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困难、资金不足、专业技术不过硬、质量监管、缺乏抗震知识等问题,众多不利因素集合在一起爆发,导致类似四川震后的严重后果。黄玉龙博士立足现实,在灾难面前亦用科学的眼光审视一切。

现为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副教授的黄玉龙博士,在今天的岗位上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学的工程学课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及工程应用,两者不能缺一,深入研究,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所学。”学有所长,才能发挥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黄玉龙博士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亦为社会建设贡献着力量。

简单就很快乐

黄玉龙博士在教学和研究之余,陪伴家人是他最乐意做的事情,将身心置于一个舒适而放松的环境,与家人享受美好时光。他育有一儿二女,身为教师的他,尤为重视孩子的教育,“供孩子读书是我现在最大的支出,最大的孩子现在英国留学,两个小的在香港读书。”黄玉龙博士笑着说:“不要求他一定要很成功,但为人处世的态度很重要,先成人后成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尚的人格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身为教师,黄玉龙博士定然深谙此道。

在古色古香的字画里感受时光静流的从容,是黄玉龙博士最惬意的时刻。他对画的喜欢源自其父的影响,五六年前他也开始收藏自己喜欢的画,收藏,他不一定专业,但是,“孩子乖巧,还能够教书、研究,有时间看画,就很开心满足。”这是黄玉龙博士的心声,享受简单的快乐。黄玉龙博士在讲台上挥洒汗水,传播知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研究工作,兢兢业业,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他的处世态度,在古代先贤的哲学中领悟待人的道理,于丹青古艺中享受平淡而恬静的生活。

黄玉龙博士主要职务与履历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副教授

香港专业审核师学会荣誉司库

香港混泥土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香港工程师学会材料分部事务委员

兼建造分部事务委员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2篇

为适应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发展需要,诚邀海内外各类英才加盟学校,共谋发展、同创未来。

一、学科专业

学校获批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设有教学院(部)15个,40个本科专业涵盖20个一级学科和经、管、法、文、理、工、艺等七大学科门类。现有重点学科专业:

(一)硕士培育单位重点建设专业6个:

建筑与土木工程、法律、会计、金融、集成电路工程、教育管理。

(二)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含培育)专业14个:

1.土木工程应用型学科: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业工程;

2.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学科:计算机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学类;

3.法学应用型学科:法学;

4.工商管理应用型学科:会计审计类、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行政管理)。

(三)校级重点建设应用型学科专业5个:

经济学、金融保险类、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商务。

二、招聘要求

1.热爱祖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师德和团队精神,无违纪违法行为。

2.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身体健康,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

3.取得境外学历学位证书者应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三、引进计划

 

福建江夏学院2021年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需求表

序号

招聘单位

招聘人数

岗位资格条件

联系方式

需求专业

学历学位

1

会计学院

2

管理类、经济学类、工学类、理学类等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联系人:甘老师

联系电话:0591-23535073

手机:13655056309

邮箱:a1h177@163.com,yuktyrsc@126.com

2

工商学院

2

旅游管理类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联系人:殷老师

联系电话:0591-23531433

手机:13705954785

邮箱:294747157@qq.com,yuktyrsc@126.com

1

工商管理类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1

管理工程类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3

设计与创意学院

1

动画专业

博士研究生

联系人:孟老师

联系电话:0591-23531537

手机:13774543699

邮箱:510127135@qq.com,yuktyrsc@126.com

1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艺术设计、设计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1

风景园林专业

博士研究生

1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4

经济贸易学院

3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经济学、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联系人:范老师

联系电话:0591-23531569

手机:13509399930

邮箱:524217405@qq.com,yuktyrsc@126.com

1

工商管理类等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5

电科学院

2

光学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联系人:余老师

联系电话:0591-23531296

手机:13805019112

邮箱:ylyu@fjjxu.edu.cn,yuktyrsc@126.com

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挖掘方向)

博士研究生

3

光学

博士研究生

电子、通信类专业

博士研究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挖掘方向)

博士研究生

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6

工程学院

1

土木工程类

博士研究生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591-23533122

手机:13605980269

邮箱:smxywfc@163.com,yuktyrsc@126.com

5

土木工程类、建筑智能信息技术

博士研究生

1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

博士研究生

7

金融学院

1

保险学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591-23531396

手机:15394535897

邮箱:1686400700@qq.com,yuktyrsc@126.com

1

统计学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1

保险学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1

统计学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1

经济、金融类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8

外国语

1

法学(涉外法律研究方向)

博士研究生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0591-23531890

手机:13705927591

邮箱:2838538@qq.com,yuktyrsc@126.com

1

经济学

博士研究生

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博士研究生

9

法学院

4

海商法、民法、国际法

博士研究生

联系人:林老师

联系电话:0591-23535419

手机:13905020829

邮箱:271450350@qq.com,yuktyrsc@126.com

10

公共事务学院

2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

博士研究生

联系人:缪老师;

联系电话:0591-23531360

手机:13805008771               邮箱:1015228612@qq.com,yuktyrsc@126.com

2

社会学、社会工作

博士研究生

11

马克思主义学院

3

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伦理学)、历史(世界史)、世界经济、政治学

博士研究生

联系人:曾老师

联系电话:0591-23535207

手机:13599086695

邮箱:2618577@qq.com,yuktyrsc@126.com

12

数理教研部

2

数学类各专业

博士研究生

联系人:夏老师

联系电话:13859019007

邮箱:739468191@qq.com,yuktyrsc@126.com

 

四、引进待遇

(一)校级待遇

1.安家费、住房补贴及科研启动费:

类别

安家费+住房补贴

(万元,税前)

科研

启动费(万元)

Ⅰ-A

院士

1.可选择学校提供的200平方米装修免房租的别墅一套(产权属学校),在服务期及在编在岗退休后居住;

2.或可选择领取安家费及住房补贴(面议)。

面议

Ⅰ-B

长江学者、杰青、

Ⅰ-C

国家百千万人才等

Ⅱ-A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等

面议

面议

Ⅱ-B

获部级奖项、标志性成果突出的教授、博士

100

100-150

Ⅲ-A

近5年满足学校破格教授评聘条件的教授+博士

80-100

50-100

Ⅲ-B

近5年满足学校教授评聘条件的教授+博士

50-80

40-50

Ⅲ-C

任职以来满足学校教授评聘条件的教授+博士,正高职称+博士

40-60

20-40

Ⅲ-D

近5年有两项以上省级成果的正高职称+硕士(或硕导)

10-30

10-20

第四类人才

Ⅳ-A

高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

50-80(特别优秀的面议)

40-50

Ⅳ-B

高校毕业,或国家认定的一流学科博士点毕业的博士研究生

40-60

20-40

Ⅳ-C

近5年博士毕业,专业为学校硕士培养单位重点建设专业等的博士研究生

35-45

15-20

Ⅳ-D

其他博士研究生

30-40

10

2.享受省属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

3.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学校过渡住房。

4.硕士培育单位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应用型学科(含培育)、校级重点建设应用型学科所涵盖专业包括:建筑与土木工程、法律、会计、金融、集成电路工程;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业工程、计算机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学类、法学、会计审计类、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行政管理;
经济学、金融保险类、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专业参考此标准执行。

(二)省级待遇

1.引进人才其专业属于当年《福建省急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的,经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后,另可叠加享受生活津贴12-30万元,住房补贴14-18万元。

2.符合“国家”、“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A、B、C类)”、“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福建青年拔尖人才”等各类人才项目申报条件的优秀人才,学校给予支持推荐申报,入选后可享受相应待遇。

五、应聘程序

1.请应聘者将《福建江夏学院拟引进高层次人才情况登记表》及表格中要求的相关材料发送到各招聘学院对应的电子邮箱并抄送人才科邮箱fjjxxyrscrck@163.com,yuktyrsc@126.com。 。

2.投递简历文件命名:高等教育人才网+二级学院名称+应聘岗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职称+毕业院校。

六、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 :福建省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溪源宫路2号福建江夏学院人事处人才办

邮政编码 :350108      联系人: 吴老师

联系电话 :0591-23535303,18144055207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皖南,森林资源,现状,发展对策

 

皖南地区虽然森林面积、蓄积都不断增长,但在资源的消长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林分生长率小于采伐量,林分单位面积生长量一直徘徊不前,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现就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谈谈皖南地区林业生产的思路和对策。

一、皖南地区资源消长的动态分析

1、林业用地的减少有2个主要原因,一是林地与农田相接或小块穿插常被蚕食和挤占;二是林地经营不当,如采伐后不能更新或更新失败成为非林地。林业用地的增加也有2个因素, 一是原来的非林地用来营造林木,;二是原来农用地退耕还林或因外出打工的撂荒地用来造林。

2、疏林地有2种变化趋势:补植加密,加强抚育,进行改造,提高郁闭度,增加蓄积量,成为幼龄林或中龄林;反之,原来的林分过度采伐或经营不当就会退化成疏林地。在有林地中,疏林地越少越好。

3、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大小,是衡量森林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皖南地区林分蓄积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博士论文,现状。博士论文,现状。

4、林分林级的变化,在林分内部变换,如幼龄林的减少可以造成中龄林和近熟林的增加。新造林越多,幼龄林就增加;采伐越多,成熟林就越少。如果能少采伐、多抚育,林级自然就会提高,整个林分蓄积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就会上升。因此,林分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采伐非常重要。

5、灌木林地地不断增加,说明原有林分在不断退化,这是由于人为采伐、择伐或乱砍滥伐造成的。而未成林地的增加,则表示造林和更新的失败。

二、皖南地区林业生产发展思路

(一)重视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不但增加了林地面积,也增加了林业用地面积,因为有些退耕还林地很长时间已作为农用地在经营,这样就弥补了皖南林业用地少的先天不足,给林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将可增加皖南地区森林覆盖率。

(二)搞好四旁绿化

皖南丘陵地区的四旁绿化大有可为,搞好四旁绿化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也能帮助农民快速致富。

(三)加强幼林抚育

搞好幼林抚育,加强管理改造,促进林木生长,提高郁闭度,增加蓄积量,可提升为中龄林、近熟林,同时生态效益良好。

(四)调整林种结构

皖南地区林种结构很不合理,很难发挥森林维护生态、改良环境、保水保土的作用。营造防护林,就是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

(五)保护天然林,多栽阔叶树

阔叶树主要是栎类、枫香、枫杨、杨树、楝树、檫树、楸树、桤木、木荷、刺槐、樟木、榆树等;针叶树主要是马尾松、黑松、火炬松、侧柏、杉木等。而天然林的组成,主要是阔叶树。天然林和人工林相比,以及阔叶树和针叶树相比,具有抗病虫能力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保水保土,特别是保肥能力强等优点。阔叶树越多,森林生态越好。近些年林木种苗站一改过去大量进口国外松种子的做法,立足国内,面对本省,调进大批枫香、桤木、楸树、榆树、合欢、木荷、南酸枣、枫杨、樟树等阔叶树种,推广到各县,皖南地区阔叶树比重已成逐年递增之势。

(六)分类指导,各有侧重

从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和绿化程度等方面看,皖南地区各地区林业资源和生产状况差异很大。博士论文,现状。丘陵区,主要是沿江的铜陵、芜湖、马鞍山、巢湖、滁州及合肥市等30多个县(市)。这一地区气候多变,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水利设施差,造林比较困难,此地应营造大量防护林,多栽阔叶树,多种速生树种,尽快改变面貌。因交通发达,城市集中,还可发展绿色食品,如发展一些香椿、栎类、果树,这一区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4.2%,是3个片中最大的一块,不可忽略。其中的省城合肥被称为园林绿化城市,应向外扩张,提高绿化率。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林业产业化

林业产业化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这是以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前提的。林业产业化必须以林业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和不断强化为目标,以生态环境效益保证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生态效益的实现。

林业产业化经营要以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不断改善,才有林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发展,也才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杀鸡取卵、竭择而渔。即使是商品林或营造的速生丰产林,也必须从资源的可持续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视角进行合理利用,以保证森林资源的长期经营。

林业产业化经营无论是龙头企业的布局,还是资源基地的建设,都必须从区域林业可持续的角度做出科学安排。合理区域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区域间密切协作和互补,共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博士论文,现状。

林业产业化经营要有其他产业部门或中介组织的参与,但这些部门或组织可能会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自身短期利润最大化,或因为林业产业化经营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而使得这些部门或组织无法进入产业化经营过程。这就要求林业产业化经营首先要将立足点放在林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上,提高林业抗风险的能力,提高自我积累的能力,以吸引相关部门的参与。同时,根据公平的原则,理顺利益分配机制,调整组织模式,使各活动主体都能在长期经营中满足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博士论文,现状。

林业产业化要实现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必须与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相结合,走加工产品高科技含量化、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高技术水平化、生产经营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高技术产业的引入,并发挥其对林业各产业活动的扩散、辐射和长入作用。

四、小结

根据专家研究测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并且均匀分布时,就基本上起到了保水保土、维护生态、改良环境的作用。按发展趋势,在未来2~3年内使森林覆盖率达到30%是可能的,但分布很不均匀,山区早已超过30%,所以要抓后进,促先进,不断改善林相,提高森林质量。

林业周期性长,政策一定要稳,历史的教训是每次政策失误都造成森林的破坏。经过消灭荒山绿化达标和林业二次创业后,荒山基本消灭,关键是抚育、管护,各级行政部门和林业部门绝不可放松这一点。博士论文,现状。

森林资源的各主要因素都是动态的,是相互转换的,林业生产中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过量采伐和更新跟不上采伐,以致林分质量低下,三大效益不佳。限额采伐是国家早有规定的,但皖南计划外采伐现象普遍存在,这是森林的又一大敌。

参考文献

[1]赵鸣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对策[J]财政研究,2000,(10).

[2]夏自谦,滕秀玲.世界森林资源现状及前景展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3]李庆,宋志辉,孙业堂,杜文峰,张鹏.威海市封山育林及其发展措施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03,(03).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4篇

自古以来,科学家忧国忧民,自觉担负起科学救国的历史使命。而在今天,不仅有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默默耕耘在科研或科研管理岗位上,也自觉进行着不同层面的科学传播,像科学网博客这样科技工作者聚集的地方,为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传播搭建了很好的平台。重要的是,他们来自众多领域,可以很方便地借助这个平台,进行跨学科的交流,跨学科的科学传播。

平台上的一些专家在5·12汶川大地震后,针对强震后像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一系列次生灾害,认真思考,发起相关科学问题的讨论,专家们普遍意识到,强震后的救灾安置和重建并不意味着全部工作的结束,不断强化应急管理和次生灾害防范的有关理念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国家重大灾害防范应急方面,专家们认为应以更为严肃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需求、责任、平台、合作,成就了这样一群专家,共同发起参与编辑《强震应急与次生灾害防范》。

可喜的是,编书的倡议并没有停留在网上的响应和大家一时的热情,代之的是积极的行动,2009年和2010年间,专家们聚集在一起,召开了编辑工作会议。李小文院士亲临参加,为编写宗旨、写作大纲的制定,作者分工、写作进度安排等一一提出宝贵意见。特别令人感动的是,2012年年底,李小文院士突发重病住院治疗,在病床上口述,让其夫人吴老师代为录入,按时完成了本书序的写作任务。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XK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全日制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一、问题缘起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突飞猛进地进行,社会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呈上升的趋势,而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对实践能力要求极强的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甚至制约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培养质量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于2009年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范围,据统计,2010年全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达到了11万名左右,占全年招生总数的24%,目标是到2015年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基本持平。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教学研究型大学,XK大学早在1959年就开始招收5年制矿井建设专业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矿山建设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2001年获得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2008年已经完成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估,发展历史悠久,专业学科完善,近年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在国家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数量和提升质量的背景下,对于具有一定研究生教育基础的地方省属重点发展的大学来说,既是一个转型性的挑战又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现以该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为例进行探索与分析。

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调整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提升工程硕士科研实践能力

(1)培养目标方面,明确提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具体要求是:培养从事建筑设计、结构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市政工程设计、结构工程加固与检测、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技术知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及较强的协调能力;
掌握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现代技术手段,同时具有较强的现场沟通能力;
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相关管理知识,为从事工程建设项目的咨询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应用能力,这与教指委制订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是一脉相承的。

(2)课程设置方面,在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突出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尽可能紧密结合企业和部门的实际需求。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实行学分制,所修的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8学分,其中学位课18~1分,必修课5学分,选修课5~7学分,以达到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3)教材建设方面,科学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教材体系,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现有8门核心课程教材,教材突出基础理论、工程案例、领域前沿三者的有机结合,如:高等岩土力学、岩土塑性力学、岩土工程锚固技术与应用、结构鉴定与加固等课程,为配合教材改革建设,积极开拓案例教学,加强教学研讨,努力提高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水平。

2、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搭建提升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1)创造条件建设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主动联系具有较强工程研发与设计实力的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共建专业实践基地,这样不仅能够长期为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工程实践环境条件,同时也能促进了校企联动。另外,规范已有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借鉴学科评估的相关内容,对已有的专业实践基地进行考察和评估,督促其改善基地环境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2)过程管理方面,在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手册中明确规定专业实践的时间为半年到一年。集中进行或分段安排,实践前制订专业实践计划,实践过程中解决有研究意义、有一定难度且主题明确的实际问题,同时深入企业,体验企业的文化和运作方式,如岩土方向的专业实践环节在企业或实践基地完成,因各实践基地进行的项目自然环境不同,测算的数据和结论也不尽相同,学生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系统培养,提高了认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也在科研方面,如:寒区岩土工程灾害发生机理、秦巴山区公路隧道围岩破坏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3、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切实落实工程硕士双导师制

(1)为了健全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在研究生实践期间设立工程硕士与企业导师联系考核制度,要求以规定的时间和形式,保质保量提交实践成果,同时也督促校外导师切实参与进来。

(2)聘请校外高水平专家来校兼课,或以讲坛的形式讲授相关学科的前沿信息,以及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情况,拓宽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知识视野,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另外,学院从科研经费中分拨一部分设立优秀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实践报告专项基金,立项资助、遴选出适应需求且有创新价值的实践报告,激励其做出高水平的有创新、实践价值的成果。

4、建立工程硕士的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

(1)在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加大的背景下,积极与国外的专业相关科研高校建立联系,互通有无,通过学术讲座、报告交流等形式拓宽工程硕士的视野。

(2)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为我所用,逐步建立起国际化的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三、思考与展望

对于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是适应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的一种尝试,在重新审视和定位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期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的深刻改革,使其在全球化浪潮中起到积极的先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研[2009]1号.

[2]张海英,张锦绣.美国工程硕士教育模式观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6)67-71.

[3]陈玉芬.对研究生导师制度的分析—基于马丁•布伯哲学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2(4)29.

[4]张志红,潘紫微.全日制专业硕士产学研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32-136.

[5]张金鲜,刘燕萍.构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合力育人共同体[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7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