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关心他人作文【五篇】

时间:2023-06-20 12:40:12 来源:晨阳文秘网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人文关怀越来越多的被高校管理者重视。构建高校学生教育的管理人文关怀体系,已经成为了现代高等教育发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管理的核心环节。而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关心他人作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关心他人作文【五篇】

关心他人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生干部;
人文关怀;
高校;
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人文关怀越来越多的被高校管理者重视。构建高校学生教育的管理人文关怀体系,已经成为了现代高等教育发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管理的核心环节。而高校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的群体,对他们的人文关怀更应该被重视,同时需要在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指导下,从学生干部角度出发,明确目标原则,建立适合学生干部的人文关怀体系。

一、重视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认清楚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作用,是认清这个群体的前提。了解了他们的重要性之后就需要建立适当的体系去激发他们的作用,让他们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时候对学生干部的人文关怀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当然对学生干部的人文关怀也不仅仅是为了发挥他们的管理作用,更多的也是培养人才,增强学生干部本身综合素质的需要。

1.组织领导作用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中管理者,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看到他们在学生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同时他们也肩负着协助辅导员和班主任管理学生各项工作的重任,辅导员指示的工作,学生干部可以很好地在学生中落实,他们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学生与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喜欢服从他们的安排。

2.纽带桥梁作用

无论是班长还是学生会主席,他们担负的都是为学生服务的重任,另外也是连接学生和老师的桥梁。由于学生工作琐碎,由于高校扩招的原因工作的任务量也很大,老师不可能每件事都亲自去学生中执行,老师需要一个中间者帮助他们完成,帮他们传递工作要点。学生干部就成为了这个中间者。

3.榜样示范作用

无论是班长还是学生会主席,都是从学生中投票产生的,学生选择这群人担任学生干部,一定是有理由的,这代表他们相信学生干部的能力,同时愿意服从他们的指挥。他们在学生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被学生看在眼里,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励其他同学上进,同时他们还具有一定的号召与带动作用。

二、学生干部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类精神。内心的关怀。从教育管理视角,人文关怀是用人文教育的模式,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注、关心人的个体需求,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中佼佼者,他们本身具备很强的综合素质,如何引导他们向综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建立学生干部人文关怀体系是引导他们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

1.学生干部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是学生干部人文关怀体系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体现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主导思想,也体现我国高等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宗旨。当代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主体,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的主体,也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对人文发展的要求。学生干部平时需要有学习的压力,同时还会有学生工作方面的压力,他们承受的要比一般同学多的压力,因此,要从学生干部的角度去替他们着想,以解决学生干部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积极引导学生干部健康的成才,以此为其他同学做出榜样。帮助学生干部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关心、爱护学生干部,但绝不是偏袒。

2.学生干部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目标

学生干部管理中的人文关怀需要实现四个目标,第一: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
第二:帮助学生干部实现自我;
第三:培养学生干部的人文情怀;
第四:提高学生干部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上四个目标需要在构建学生干部人文关怀体系的的过程中实现。培育优秀的学生干部,首先是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学习有用的知识以适应社会的生存,同时实现人生理想。其次,在学习之余,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地模拟社会的环境,需要学生抓住在校期间的机会,努力的锻炼自己的领导组织能力。最后,社会是残酷的,相比社会校园要温馨很多,要将学生干部从温室中花朵变成野火烧不尽的野草。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构建人文关怀体系的最终目标。

三、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

1.道德信念教育

在对学生干部的道德信念教育中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对大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二是要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高校人才教育的根本,因此必须重视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学生干部的道德信念教育,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可以引导学生干部积极地生活工作学习,同时也能够感染周围的同学,因此学生干部需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信仰,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信心,有决心,抱着积极进取的态度投入到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去。

2.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是培育充满个性且能够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多重压力所致,学生干部的心理承受能力备受考验,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干部的成长。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干部释放内心的压力,舒缓他们的情绪。

3.实践活动教育

学生干部虽说是学生群体中佼佼者,但是也是父母的掌中宝,对于从未涉足社会的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未知,尽管学校的压力你可以承受,但是步入社会之后的考验才是未来更大的难关。因此,组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能够更好的磨练学生干部,同时锻炼他们自己,提升他们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结语

当前,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视野中,学生的人文关怀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同样也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学生干部的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体系核心的应该是因人为本,重视学生干部,关怀他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增强感情的投入,让学生干部体会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任何,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潜能与热情,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耘. 培育办学特色:
新建本科院校的立校之本[J].中国行政管理, 2009,(9):
106 - 108

关心他人的作文范文第2篇

一、“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在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的名字常常是与“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艺术主张联系在一起。1918年底与1919年初,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周作人先后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重要文章,他从个性解放和反对封建旧文学的要求出发,提出在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理论主张。

在《人的文学》中,周作人开门见山地提出:“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虽然在表述上存在着一些不十分明确的地方,却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从本质上厘清了新、旧文学的标准。文章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认为封建的旧文学中那些妨碍人性生长的非人的文学,应当排斥;
有助于人性发展和人的健康的精神生活的新文学应该提倡。文章还明确提出:“我们希望从文学上起首,提倡一点人道主义思想。”

周作人提倡的“人的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周作人对“人的文学”的提倡基于一种对人性亦即人的本质的认识,他首先承认人是一种生物,与别的动物没有什么不同。他相信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应完全满足。凡是违反人性不自然的习惯制度,都应排斥改正。但又指出人是一种从动物进化的生物,他的内面生活,比其他动物更为复杂高深,而且逐渐向上,有能够改造生活的力量。因而他相信人类以动物的生活为生存的基础,但其内面生活,却渐与动物相远,终能达到高尚和平的境地,凡阻碍人性向上发展者,也都应排斥改正。他这种灵肉一致、兽性与神性合一的人生观,吸收了欧洲自15世纪以来的人文思想的成果,希望中国人睁开眼睛认识自己,重新发现人,“去辟人荒”,进而“希望从文学上起首,提倡一点人道主义思想”。

同时,周作人还指出,“我所说的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所以我说的人道主义,是从个人做起。要讲人道,爱人类,便须先使自己有人的资格,占得人的位置。”

本着这种人道主义的文学观,周作人进一步提出以“平民文学”的口号。在《平民文学》中指出,“第一,平民文学应以普通的文体,写普遍的思想与事实……第二,平民文学应以真挚的文体,记真挚的思想与事实。既不坐在上面,自命为才子佳人,又不立在下风,颂扬英雄豪杰,只自认是人类中的一个单体,混在人类中间,人类的事也便是我的事。”在文中,个体的人与群体的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强调。而且从那个时代需要出发,提倡更关心普通人,关心普通人的精神与心理。

周作人所提出的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成为文学革命在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的理论口号。他那个时代所要提倡的种种文学内容,都包括“人的文学”这个中心观念,从而成为“五四”新文学各种流派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推动力。

周作人“人的文学”及“平民文学”的艺术主张还有着鲜明的人文关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之所以要在文学上略略提倡,是“稍尽我们爱人类的意思”。在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中,强调“彼此都是人类,却又各是人类的一个”。并以此作为“人的文学”观念的两大支柱,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思想是西方自文艺复兴以降几百年来“人学”思想的延伸和发展,它强烈地反叛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及儒学思想而把文学引向对于人或人生的关怀与描写,使得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人文关怀的道路。

二、国民精神与个体情趣

虽然人们普遍注意到周作人在“五四”初期率先提出“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的艺术主张,却很少有人能将其理论与其散文创作联系起来,从理论倡导者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去探究其中的人文关怀,探讨作家如何在自己的散文创作中真切地实践着这种艺术主张,表现心中真切的人文关怀。

在笔者看来,周作人散文中对人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群体层面,即对国民精神的关注,一是个体层面,即对个体人生情趣的重视。这两大层面的存在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中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因素同时共存是密切联系的。这两大层面在他的散文中大体呈现出既历时性变化,又互相交融的特点。在早年的散文中,他注重的是对群体的关怀,着重关注的是国民精神人格的重塑,主要表达的是对全体国民精神心理的人文关怀;
而越到后来,主要是在平淡冲和的外衣下关注平常的人性人情,特别是个体的人生情趣。

首先看其对国民精神的深切关怀。周作人在1919年从日本回国后,就积极参加到新文化运动中,除了在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从理论上积极提倡“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外,他的其他的大量的散文,与他的兄长周树人的杂文一样,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思想体系,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层面关注国民精神心理与理想人格的建构,深沉关注中华民族的群体人格。

周作人在《思想革命》一文中,针对当时的文言与白话之争,不是单一地提倡白话,而是十分深刻地看到白话文也可像文言文一样宣扬“纲常名教”“忠教节烈”,因此,“单变文字不变思想的改革”等于“换汤不换药”。他明确提出“思想革命”的口号,并说:“文学革命上,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为重要。”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从初期的着重文白之争,推向对人的现实境遇与精神心理关注。

周作人的散文对妇女有着较其他群体更为深切的关怀。他那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在面对中国社会最弱势的群体——妇女时,表现得十分明显。在《妇女问题与东方文明》一文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妇女问题是全人类的问题,不单是关于女性的问题。”他还指出:“我觉得中国妇女运动之不发达实由于女子之缺少自觉,而其原因又在于思想之不通彻,故思想改革实为现今最应重视的一件事。”

周作人意识到经过两千年的封建统治者不断精心培植的旧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和精神领域的各个方面。对此,他作了广泛而持续的批判。周作人对旧道德的批判是坚决的不妥协的,同时他又忠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他认为只有借助于“科学的力量”和艺术的修养,才能改变国民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他说:“道德进步,并不靠迷信之加多而在于理性之精明,我们希望中国性道德的整饬,也就不希望训条的增加,只希望知识的解放与趣味的修养。”周作人创作了大量的这类极具批判性与战斗性的散文,体现了“五四”文学对中华民族群体精神心理的关注,与其兄鲁迅的文章一样,是一种“立人”的文学。

再看周作人散文对个体心灵的关怀。在周作人的散文中,有一系列描写草木虫鱼,抒写个人生活情趣的闲适小品,而且他自己则是越来越有意识地去追求。著名的《喝茶》《乌篷船》便是这类文字的代表。他的这类散文无明显的社会意义,常在描述日常生活琐事或回忆往事或谈天说地、谈论花鸟虫鱼,表露自己的心境和情致,过去常常被人批评。其实这类文章关注的重心转向了个体的人,侧重的是个体人生情趣的表达与关切。

如著名的《喝茶》,文章将“吃茶”升华为了一种人文关怀。文章推崇日本“茶道”,并以“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八字概括,认为喝茶是“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表现出对“茶道”的优雅的情态与精神享受的推崇。文中还提及作家自己的喝茶之道在于“赏鉴其色与香与味”,而且特别崇尚其“自然之妙味”,这就将“吃茶”与人生,与人生情趣的获取与品味联系起来,从而升华为一种人文关怀。

三、借鉴西方与延续传统

中国现代文学是经过中西文化的双向选择而创造的民族新文学。周作人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部分,有着与中国现代文学相同的特质。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来说,所谓中西文化的双向选择即是借鉴外来文化使之民族化,继承本民族传统使之现代化。周作人散文中的人文关怀也是20世纪初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

人文关怀是现代学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现代文学“改造民族灵魂”的启蒙性质,决定了现代文学对于作品的人文价值会给予特殊的重视。在对中西文化的继承与借鉴中,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人文关怀话语呈现出在交流与碰撞中借鉴吸收与融会贯通的特点。据学者考证,中国现代文学上使用的“人文”一词,有明显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它首先是由学衡派主将胡先啸提出来的,是他“在1922的评论胡适的《尝试集》时,根据英文Humanism一词,再加上日译词尾——‘主义’——词译定的。梁实秋间或用作‘人本主义’(《现代文学论》),但更早也更普遍的用法,是译作人道主义,如周作人《人的文学》(1919)”。而在西方,近代意义上的“人文”以个性与人权(自由)作为其中的核心价值。

中国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就全面引进了西方的人文观念,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关心个人,尊重个人,张扬个性,崇尚自由,歌颂叛逆,反抗专制,确立了对群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生存境遇与精神心理的全面关怀。但在确立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中西两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矛盾与碰撞。

一般而言,中国传统的“人文”重群体,强调人伦,西方的人文较强调个性自由。现代文学史上一系列文化与文学斗争,其中往往包含了两种人文观念的对立与抗争,如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阵营与学衡派、甲寅派的论争;
30年代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化阵营对自由主义思想与尊孔读经的批判等。总的来说,新人文观因为顺应了时代要求,明显占有话语优势,但中国传统人文观念,仍潜藏在国人心灵的深处,因而,现代文学在人文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发生中和,两种人文观念由对抗趋向对话,由原来激烈冲突趋向于互相交融。于是,现代人文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西方与本土传统的人文话语在交流碰撞中生发出一种新的现代人文价值观。

在他具体的创作中,他实践着融通后的人文思想与艺术主张。从其散文的题材内容上看,就是越来越趋向对个人情趣、民间生活的关切。

周作人的文章有许多是谈民间饮食的。在民间饮食方面,像《卖糖》中关于绍兴夜糖、《喝茶》中南京茶馆中干丝,《谈油炸鬼》中故乡的麻花摊、麻花粥、羊肉粥之类等的描写,都让人在细细咀嚼中感受到人间的情趣。除了民间饮食,周作人对草木虫鱼方面也有特别的兴趣。30年代之初,他曾宣称今后专门谈草木虫鱼。他在文中谈苍蝇、鸟声、金鱼、秋虫的鸣声等,这类文字都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给人的是心灵的抚慰,是对读者精神的关怀,是其作品人文关怀的曲折表现,融注着浓浓的人间情怀。

周作人的这类以平淡闲适为主要特点的“言志”的散文小品,抒发个人真情实感,表现生活的情趣,追求隐逸的风致,显示博览的杂学,采用平和的絮语的散文小品具体地实践着“言志”的艺术主张。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周作人等强调晚明文学的个人性,随机性,世俗性,并且成功的和小品文创作结合起来,其正面意义在于:以传统的文化与市民大众便于接受的文体,维护乃至扩大了以个性解放和个体发展为终极目的价值观,既威胁着30年代的政治高压,同时也抗拒着多数人的‘一道同风’,当时他们人数很少,势单力薄,注定为各方所不容,也成不了大气候。但几十年后,拉开距离,从长时段的角度看,其价值取向在现代人文价值建设中的意义是不容略的。”

关心人、尊重人,不仅关心群体的国民的精神灵魂的健康,也关心抚慰作为个体的人的情感意趣,是周作人散文人文关怀的重要特征。周作人对人既从群体的角度予以思考,关心民族精神心理的重构,又从个体的角度去以人的方式理解人的存在,关注人的个性情趣,以他的散文为代表的现代小品散文呈现出西方人文关怀向本土传统人文关怀回归的趋势,使得现代文学上的人文关怀由原来重群体转向重个体,更加的世俗化、民间化,消除了现代文学初期借鉴西方话语带来的与本土话语之间强烈的碰撞,表现出“借鉴外来文化使之中国化,继承本民族传统使之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充实完善了现代文学的人文关怀,使现代人文关怀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关注人,尊重人,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周作人散文中蕴涵的人文关怀,值得人们去作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

[2] 周作人:《思想革命》、《知堂小品》,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3] 周作人:《妇女问题与东方文明》等,《知堂小品》,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

[4] 周作人:《狗抓地毯》,《周作人集》上册,花城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5] 周作人:《与友人论国民文学书》,《知堂小品》,太白文艺出版,1999年1月第1版。

关心他人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语文教学 师生关系 学习兴趣

语文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作为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语文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语文是学习各种门学科所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
语文学得好,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会有积极的影响。因此语文学科在普通高中学生的眼里是一门极其重要的主课,可是在职业学校的学生眼里却成了一门无关痛痒的副课。面对这种情况,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更要懂得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听其道”,慢慢改变他们错误的学习观念,激发其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虽然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决不能扼杀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要求他们完全盲目相信老师所言。但无可否定的是: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大脑会处于积极的接收和运动状态,可以吸收较多的信息;
而当他们处于低落情绪时,则会反应呆板,无心学习。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在中考赛场上的落败者,甚至可以说是经过高中“过滤”后的弱势群体,他们大部分知识面狭窄、文化基础薄弱、而且缺乏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职业学校之后,不少学生和家长更是片面地认为,读职业学校只要学好专业技能就足够了,其它科目无所谓,结果不少学生都忽视甚至放弃对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的学习。大部分同学一上文化课便昏昏欲睡,或心不在焉的,把老师的话语当耳旁风,一心沉醉于各种杂志、小说、漫画之中;
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课后作业,往往都是应付了事,甚至抄袭他人之作……

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课老师如果只会一味地、一本正经地进行说教、训话,那不仅不能教育好学生,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抵触!因此,职业学校语文老师一定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培养学习兴趣。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表面上看来,他们很早就接触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物,有自己的独特想法、感受,但实际上他们心智仍未成熟,容易感情用事。特别是经历过中考的挫折后,他们丧失了本有的自信,变得自卑、敏感;
他们渴望进步,却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他们渴望肯定、表扬,却得不到关注的目光,再加上家长对他们过度的期待、社会的偏见……他们像刺猬一样伪装自己;
却又仍然像小孩子一样,处事往往会由情感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老师,是成功实现教书育人的第一步。当老师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时,学生才会放下抵触的心理,敞开心扉与老师为友;
由此因为“爱”与“喜欢”从而愿意尝试倾听教师的授课,接受老师的教育;
也因为“听其道”而慢慢地发现学习的意义,尝试到学习的乐趣。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利用好每一个机会,特别是课堂外的时机,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你,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教育!

一、放下身段、关爱学生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这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深深地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对于失去自信的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更是时刻渴望着别人能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人来平等对待。因此,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平等地看待他们:记住学生的名字,主动跟他们打招呼;
俯下身子和学生说话;
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
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说话……或者这让教师失去那种被学生深深敬重的威严,但这并不吃亏。“将心比心”,教师能够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学生觉得你平易近人,那下次就肯定会先跟你打招呼的。教师能真诚地关心学生,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喜怒哀乐、寒暑冷暖都放在心间,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那他们也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引导,以他们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二、暂忘常我,保持童心

“为师莫忘少年时,常与学生心比心。”成人需要他人的理解,孩子也同样需要别人的理解。其实,理解就是一种沟通、一种关怀。教师若能保持一颗童心,多了解学生的心声与爱好,和他们一起唱唱歌、聊聊家常、玩玩游戏,自然而然地就能缩小师生之间的年龄距离与文化隔膜,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另外,保持童心也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由于知识、阅历的欠缺,有些在老师看来极其简单、不值一提的问题,在学生眼里却变得那么的“难以理解”。教师如果能够放下常我,俯下身子,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用他们的耳朵去倾听,用他们的情感去感受……这样就能知道学生的困难在哪里,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帮助

学生顺利解决问题。

三、肯定学生,激励学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作为教师,在思想上,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个体,都具有有极大的潜能;
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深入、细致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帮助。哪怕是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足以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肯定和欣赏;
也正因为老师的肯定、欣赏,学生会惊讶自己也有优点,会学着重新认识自己,慢慢克服自卑自弃的心理,恢复他们应有的自信、激情与活力。正如爱默生所说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学生一旦建立了足够的自信心,也便具备了强大的决心和毅力,才能在学习上不断战胜困难,不断进步,慢慢步向成功。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捷尔任斯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激发、感召、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我们在不断提高个人教学水平的同时,更需要用我们真切的爱,用我们的具体行动感化学生,引导学生慢慢爱上语文这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心他人的作文范文第4篇

2006年1月7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木心在大陆的第一册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对“木心迷”而言,这一天太珍贵,他们已盼得太久。而更多的人还不知道一“木心是谁?”

“未名之高人”

木心,本名孙璞,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1982年赴美,定居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

木心的文与画都颇具声名。他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国家画廊举办过个人画展,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台湾和纽约的华人圈则视他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有一批人定期到他的居所听他习文授课。

在中国内地,却很少有人听过木心这个名字。由于偏爱繁体字,木心一直不曾在内地出版作品。中国内地顶熟悉木心的,要数陈丹青、阿城、陈村、陈子善等寥寥数位。陈丹青和阿城都曾在纽约听过木心的课。1月7为配合《哥伦比亚的倒影》的宣传,陈丹青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作专题演讲,介绍他的这位“师尊”。而陈村的《关于木心》则通过互联网小范围流传,如今大凡听说过木心的读者,几乎都知道陈村是木心的铁杆“粉丝”。

“我知道木心先生很晚,”陈村向《望东方周刊》说,“是自己读杂志发现的,此前从未有人专门向我提及他。”

据陈村回忆,他有一天偶尔翻阅旧杂志,在2001年的《上海文学》上读到木心的《上海赋・只认衣衫不认人》,“读罢如遭雷击”,“立刻晕眩昏迷”。这篇文章洋洋万言,将上海人穿着、打扮、置衣、洗浴等平常琐事描绘得纤毫毕现、灵动飞扬,将与衣衫相关的旧上海文化心理写尽写绝。其语言熔古雅与现代于一炉,从容洗练,光彩夺目。如最后一段关于旗袍的文字:

“……旗袍并非在于曲线毕露,倒是简化了胴体的繁缛起伏,贴身而不贴肉,无遗而大有遗,如此才能坐下来淹然百媚,走动时微风相随,站住了亭亭玉立,好处正在于纯净、婉约、刊落庸琐。以蓝布、阴士林布做旗袍最有逸致。清灵朴茂,表里如一,家居劬劳务实,出客神情散朗,这种幽雅贤惠干练的中国女性风格,恰恰是与旗袍的没落而同消失。蓝布旗袍的天然的母亲感、姊妹感,是当年洋场尘焰中惟一的慈凉襟怀―近恶的浮华终于过去了,近善的粹华也过去了。”

陈村随即开始搜集木心的书,在网上找资料,将他的部分文字做成电子文本,向朋友们推荐阅读。为介绍木心,他竭尽所能,“意在宣示于天下读书人,世上尚有未名之高人”。他甚至断言,“企图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度量。”

有喜好写作的网友在陈村的推荐之下读到木心,直呼“大开眼界”:“犹如家门前凭空多了一座山,心里岌岌危危起来。”还有人搜录木心的诗句:“炎阳下芭蕉的绿是故意的绿”,“铜绿的绿是铜不愿意的绿”,“生命树渐渐灰色,哲学次第绿了。”

可惜的是,网上仅能搜寻到木心的只鳞片爪。“木心迷”早就盼着大陆能出版他的文字,如今总算得偿所愿。

文学之异数

读多了当代流行的文字,再来读木心,着实有惊梦之感。木心的精美优雅、深邃广博、学贯中西,愈发映衬出今人的浮,今人的浅,今人的心有旁骛。

“木心式的写作,在我看到的,是硕果仅存。”陈村说,“他从五四而来,从西人的哲思而来,跟大陆当代的‘主流文学’没关系。他从文学出发,当代文学从时势出发。”

木心向来清高淡泊。陈村说,老人只身在海外,没有任何镀金的“头衔”,也从不引述什么名人辞典的列名。他是“布衣作家”,写作人中的百姓。远离“江湖”的木心,得以静心打磨自己的思想和文字。他自称以“殉道者”的心态对待艺术及人生。他不停地写作,地下车中写,巴士站上写,厨房里一边煮食一边写。“并非勤奋,我想:不写又作什么呢,便写了。最喜欢在咖啡店的一角,写到其他的椅子都反放在台子上,还要来两句:‘即使我现在就走,也是最后的一个顾客了。”

木心本是画家,但写作的爱好由来已久。1971年起,他被囚禁18个月,所有绘画作品皆被烧毁,所有文字作品――整整20本手抄精装本,均遭没收。出狱后,他被判在上海一家工厂劳改,1977至1979再次被软禁。木心自嘲说,“尝著文章自娱”结果是“尝著文章自误”。而在狱中,他还是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万言的狱中笔记。木心说,史学使他清醒,哲学使他坚定。因此,命运坎坷并不令他为之困扰。一切感慨喟叹,均化作纸上烟云。

对于在国外的写作生涯,木心给了自己一个比喻:“文学鲁滨逊”。那是一种四顾茫然的感觉,在一座小小的孤岛上,望不见自己所远离的土壤,却仍然坚守着一种艺术理念、文学立场。孤独不被打扰,热情也不曾熄灭。他终于得以独善其身,在深受西方文明浸染的同时,使中国传统文化之脉得到了保留和补充。

寂寞者仍将寂寞

曹凌志说,“木心作品不是街角读者都能卷在手上的,阅读欣赏木心是意料之外之外,更需要文化素养。”这也是大多数“木心迷”的共识。陈村说,“木心的趣味不是今天燥热中的人们所热衷的。按木心先生自己的估计,他的读者不会太多。我猜测他也不喜欢太多的人忽然都成他的知音。”

在曹凌志看来,出版木心的书,于文化上意义重大。“最大的价值是对语言的净化作用,让我们看到文化的传统。他在语言上有美文的特征。另外,他对日常生活的一些想法和道家靠得很近。比如他说,生命是什么呢,生命就是时时刻刻不知道如何是好。”

“木心有文化史的意义。他的《上海赋》,写民国时期的上海人情百态,其观察之细微可以与鲁迅写国民性问题相提并论,只不过他用的是‘赋’的形式,铺陈的手法。民国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人可以超越时出这样的文章来。”

曹凌志表示,虽然对市场前景并不十分乐观,但出版社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在文化界引起较大的反响。他认为,木心将来是能够进入文学史,载入史册的。

在文学批评家朱大可看来,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一些文化传统逐渐消失。“这导致作家的语境被极度恶化。写作的状态其实很像练功。一方面提炼汉语,一方面提炼心灵。这个过程现在被打断了。五四以后一些作家在关注更宏大的问题,而今天的作家确实是失去了这种非常深刻的自我内心的熔铸。当代作家最缺乏的是灵魂的力量。他们的精神性非常弱,过多地关注现实关系,缺乏自我灵魂的塑造和反省,只是一种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的低级对话。”

关心他人的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文关怀;
底层叙事

人文关怀是人文主义的关怀,西方的人文主义当从文艺复兴时代谈起,首先它重新拾起古典的力量,其次它强调人的尊严,第三它注重道德实践,最后它促使人的彻底开放。而中国的人文主义当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人文运动说起,孔子主张“不学诗,无以言”,强调古典的力量,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人的自我修身精神。在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彭学明这里亦然,其人文的关怀透然遍布其作品。

彭学明的人文主义表现在他亲身经历对底层人的生活,因而对乡亲的关怀表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在《故乡,我永远的航船与口岸》中他说:

当我一步步更加精细地走进乡亲们的世界时,乡亲们的苦与痛、甜和乐,就更如与生俱有的家族血民族髓,连着我的骨肉,植进我的心灵。我看见他们的孩子跟我的妹妹一样读不起书,我看见他们的爹娘跟我的爹娘一样看不起病……

作者是湘西土家族的儿子,他看到亲人的痛苦和贫穷正是他曾经经历过的。正所谓“悲伤着他们的悲伤,痛苦着他们的痛苦”,他的辛酸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理会。

彭学明的作品相当一部分都是书写湘西土家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场景,给予故乡底层群众社会关爱和深切同情,加上作家对湘西土家族个体和打工仔现象的描述,并给予真切的关心和爱护。散文《老去的渡船》《吊脚楼里的人物》《酉水背沙女》《庄稼地里的老母亲》以及长篇纪实散文《娘》等多篇散文都在以描写故乡的人物个体,而他又不是简单的描述,作家字里行间透露给读者的是温情的温暖。当家乡亲人被社会给予错误的解读后,彭学明以高昂的热情纠正和还原社会真实,《我的乡亲不是匪》、《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宋祖英》就还原了社会真实,他是土家族的一份子,生长在这片土地,是土家人的代言人,他有资格还原土家人的社会真实,呈现在世界面前的应是一个真实的湘西土家族群体。

他希望有一天时光倒流出现奇迹。尽管他老了,他的手、他的背、他的力无法再与河流对抗了,可他还摇得动橹。可是,没人来,他不免落寞苍凉,有星星点点的泪。

《老去的渡船》描述了一个祖祖辈辈出生在河边,靠着划船度生活的家庭。没有一成不变的职业,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强劲的姿态更改了乡土世界原有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但这种改变只停留在表面,他们的内心从来都没有被现代科技真正俘虏,对他们来说,这种接受期是无期限的。老船夫的内心就没有因为现代科技的到来而欣慰,对他来说,修桥改变的是乡土的表面现象,车水马龙的生活和现在所住的房子都是新的,没有历史,没有回忆也没有印记。没有历史的存在是虚无的存在,华丽的外表终究掩饰不了实在的空虚,成为残缺的外壳。没有历史印记的存在是孤独的存在,热闹的社会现状改变不了人们寂寥的内心。乡土变成了小城,河上漂泊的船变成桥上奔驰的车,桥连接了河的两岸,但阻隔了河两岸的亲情往来。这是老船夫寂寞的根源和怀念过去之根本。老船夫的儿子觉察了老船夫的寂寞,于是要求爸爸为他撑船,老船夫内心欣喜荡漾。儿子还说修桥是好事,这都让内心原本不平衡的老船夫多了一个接受现代科技的理由,这在很大程度上又缓解了老船夫内心的悲伤。彭学明对老船夫内心的深度透析,借老船夫儿子之手很好地表现出来,彭学明理解底层人,关心底层生活,关注底层人的内心需求并很好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吊脚楼里的人物》里孤儿四龙自小没少吃苦,受人白眼,被人驱赶,遭人冷遇,艰苦的生活熬出头的日子就是四龙长大成家后的日子。生活要继续,人不能只活在回忆里,只能依靠回忆度日没有现实生存能力的人不是真正快乐的人。四龙曾经的遭遇不曾忘记,但他选择相信和接受现在的乡亲,跟他们和睦相处,活在当下则是最好的生存法则。吊脚楼里的木匠,自小便有挣钱养家的好手艺,但当其进入了城市,挣了大钱,看到了城市的生活人群,他迷失了自己,丢掉了自己的乡土人身份,开始了的生活,抛妻弃子,快活自在去了。一个人只有一个根,最初的身份被丢失,最初的圈子被丢弃后,就很难被另外一个圈子真正接受,都市人没有接受木匠,当其年老体衰之时他后悔莫及。他回到原来的乡村,乡亲给了他靠岸的港湾,给予他生活上很多帮助,亲人总是这样心胸豁达,当你从错的中点返回对的原点时,只有亲人愿意张开翅膀拥抱你。在这里彭学明给内心知道忏悔的木匠一个被原谅的机会。

彭学明塑造了土家女性纯善美好的一面,她们勤劳,朴实,无私。但是她们有她们的苦。女人承担起繁衍后代的责任,在部分家庭里,女人为家族生出男婴才算真正完成了繁衍后代的使命,若孩子没有一个男婴,女人则很可能遭到婆婆和丈夫的冷遇,这使得女人的日子是难熬的。于是作者给予女性很高的评价,赞美她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因此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观念是可以改变的,生男生女不随人愿,某些家庭不应该对此耿耿于怀。土家女人太辛苦,社会应今早的改变一些摧残人性的旧观念。

内心的冲动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当感性冲动受到理性冲动控制时,人内心冲动的无限可能性就会受到压制,起决定作用的理性冲动就凸现出来,与之相应的理性冲动就会付诸实践,成为实践行为冲动。故乡亲人被欺骗,他不能漠视,他亲自采访他们并探访黑职介,亲人被欺骗,彭学明的内心受到极大的刺激,他不忍心看到亲人任人宰割,于是内心产生想要去帮助他们的冲动观念,经过理性审视,这种观念上的冲动就变成了行动上的实践。由此可知,他对底层人的关怀不仅仅停留于关切之心和同情之意,更是一种参与,是观念上和行动上的参与,这更是深层次上和实践上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彭学明博客:http://.cn/pengxuemingzuojia

[2]彭学明:《我的湘西》,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83-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