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护士长管理经验交流【五篇】

时间:2023-06-20 14:4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科室固定床位45张,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妇科住院患者850例设为传统交接班组(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985例患者为流程再造组(研究组)。两组患者年龄、疾病谱、护理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护士长管理经验交流【五篇】,供大家参考。

护士长管理经验交流【五篇】

护士长管理经验交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妇科;循证护理;护士交接班;流程再造;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科室固定床位45张,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妇科住院患者850例设为传统交接班组(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985例患者为流程再造组(研究组)。两组患者年龄、疾病谱、护理级别、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的护理人员相对固定不变。

1.2护理方法

1.2.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等同常规护理。(1)组建循证护理小组,分析以往的排班时间、交接班流程、交接班的人员、时间、内容、职责等。(2)获取检索文献:输入关键词“询证护理”、“晨间交接班”、“流程再造”,搜索护理实践、改进措施、循证护理应用和循证护理评价。(3)评价检索获得晨间交接班、流程再造的循证证据。(4)分析文献报道的循证评价,循证小组进行学习、研判,设计新的晨间护理流程,确保每位参与流程再造人员充分掌握报告的内容、个人具体担负的项目。最后提出护理问题:①如何合理安排交接班时间;②如何有效减少患者心理不良反应;③新入院、手术、危重症患者的重点护理;④针对尿潴留等并发症的护理干预。1.2.2流程再造的循证干预1.2.2.1循证实践①按医院作息时间责任护士7:45进病房,与夜班护士进行床边交接,了解患者夜间病情变化、以及采取的治疗及护理措施。②准备晨间护理用物,护士长查看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及交接情况。③8:00开始医护晨会集体交接班,科主任主持,医生护士分别口头交班。而后,科主任、护士长对交接班进行点评。④8:30晨会结束,医生开始查房,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晨间护理,护士长对重点患者予以护理指导。之后责任护士根据主班护士处理的医嘱完成各项检查、治疗及护理工作。1.2.2.2循证支持循证护理小组护理人员对原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梳理存在的不合理环节:①时间安排不合理:医生查房与晨间护理同时进行,不利于营造安静的氛围,有时为避让医生查房,只能暂停晨间护理,影响了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②晨间医护集体交班内容太多、时间长、有重复交接内容。③护理人员集体参与晨间护理涉及人员多、分工不合理、重点不突出,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床旁交接流于形式,没有体现分层级管理等。④医护沟通不畅:医生查房时对患者夜间病情变化需查阅护理记录获得。责任护士要了解患者的夜间治疗需查看医嘱,遇有疑问需找医生协商,环节繁琐。⑤延迟患者治疗计划:查房期间,医生调整治疗计划通过下达医嘱来实现。首先经主班护士处理,再通知责任护士而延迟执行时间,有时尚需暂停晨间护理。1.2.2.3循证应用针对循证支持问题,我们拟定了新的交接班模式,与护士长、护理部一起对新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核,然后制订、试行、评价、修改(借助PDCA循环法),最后确定再造流程。①提前完成晨间护理:循证小组讨论同意后,护士上、下班时间均稍作前移。夜班护士完成晨间护理用物准备。责任护士7:30进病房,查看交班报告,进行物品、器械、药品等交接,与夜班护士进行床边交接,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进食、夜间睡眠及治疗用药等情况,及当日工作重点,发现问题及时与夜班护士当面沟通,避免晨间护理与医生查房时间冲突,也充分利用交班前时间查看各类引流管的引流情况,与患者主动沟通了解心理状况。②精简医护集体交接班内容:完成晨间护理后,集体医护交班内容简单扼要,去掉原来医护相近的交接陈述,护士以新入院、当日手术、特殊病情变化为重点,对夜间给予的医、护措施进行交接,医生补充,交代下一步治疗观察重点。③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晨会结束后,责任护士跟随医生参加包管患者查房,随时处理、执行紧急医嘱。护士长参加疑难、危重患者查房。查房结束,责任护士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执行患者的各项检查、治疗及护理工作。④改革床旁交接班形式与内容:护士长、主管护师带领,分2组由2名夜班护士分别与责任护士进行床头交接。接班护士只接包管患者,不参与其他患者的交接,保证充分的时间完成责任患者的观察和执行护理治疗。交接班内容:要求责任护士主动接班,听取分管患者的病情,提出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拟采取的护理措施,同时将患者心理护理措施纳入交班内容。护士长、主管护师提出疑难、危重患者护理重点和难点,指导、监督护理措施的落实。1.2.2.4循证评价(1)护士对流程工作满意度评价:流程再造前后分别评价,每周5个工作日测评。每天晨间交接班结束后当场向主管护师、责任护士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50份,收回50份。调查表主要包括上、下班时间,交接班内容、专业知识、团队合作、护士精神状态等,回收结果使用5级评分法进行评价[1]。(2)患者对护理流程满意度评价:采用本院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要求在出院当天填写并回收。评价内容包括5大项:护理水平、科普宣教、护理操作(穿刺、置管等)、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共100分。(3)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每日交接班后由护士长根据我院护理部制订的“分级护理质量标准”进行评估。评分标准:身份确定(15分)、生活护理(20分)、妇科护理(50分)、权益保障(10分)、病情转归(5分)。(4)流程再造后交接班所需时间:分别记录晨间交接班流程再造前(2015年6月—2016年6月)和流程再造后(2016年7月—2017年9月)每天医护集中交接班与床头交接班时间,分别观察记录50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交接班时间、出院患者及接班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均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护士工作满意度、出院患者满意度、病情掌握、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晨间交接班时间明显少于传统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通过科学严谨的步骤把护理科研证据提炼出来,并结合检索获得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愿望设计出新的护理模式,即在循证获取确切的护理证据后,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5]。EBN是伴随循证医学出现的护理模式,渗透了科学、客观、实证的理念,通过借鉴文献资料报道的经验,结合本科护理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分析,将晨间交接班流程加以改造,使其更加具有科学性、更加符合护理治疗的要求,体现了现代护理的优越性[6]。本研究将EBN原理应用于晨间护理交接班的流程再造,具有如下优点。

3.1流程再造避免了医护晨间治疗的冲突。

床边交接与晨间护理提前进行,避免了医生查房的同时护士还在进行晨间护理,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医生早晨查房营造了一个规则、有序的治疗环境。

3.2提高了患者和护士满意度。

流程再造后的交接班流程能够让责任护士提前到病房,有时间与患者沟通,便于了解患者的睡眠、饮食、心理状况及病情变化,实现“一对一”晨间护理,责任护士对病情的准确描述,让患者感受到主管护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责任心,另外,加强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与尊重,增加了患者对病情的了解和对护士的信任,提高了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同时也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对护士的满意度。此外,流程再造使整个交接班过程重点突出,责任明确,缩短了交班时间,减少了夜班拖班现象[7]。本组结果显示流程再造后交接班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组。

3.3再造流程缩短了交接班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交接班内容不重复、重点突出,节省交接班时间,提高工作质量[8]。报道显示,床旁交接班改为小组巡视的方法,责任护士每天上午可节约33min用于护理患者具体工作[9]。本研究显示,流程再造后交接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再造后,责任护士提早做完主管患者的晨间护理,时间上更节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间提前。另外,集中交接班由原来的医护雷同的陈述,改为重点及特殊情况交接,也大大缩短交接班时间。分组进行交接,参与人数减少,交接更有秩序,责任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主管患者的直接服务,增加了责任护士直接护理时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各项护理措施无遗漏。

3.4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规范的晨间交接班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科室管理水平,决定了护理管理制度能否落到实处[10]。责任护士参与查房中获取了医生对患者的诊疗计划及治疗进展,对患者的重点、难点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护理治疗能做到有的放矢,能主动配合医生完成医嘱,打破了以往等待医嘱然后执行的惯例,使护理工作主次分明、严谨有序。另外,通过查房,护理人员学会了各种化验、检查报告的阅读,了解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及处置方案,一旦遇到异常变化,可及早提醒医生并及时处置。查房过程中对复杂病例的分析,护理人员可以了解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国内进展,拓宽了基本知识领域,提高了基础理论水平,激发了主动学习的兴趣[11]。获取的相关知识反过来指导临床护理,促进了护理专业的发展。实施流程再造后,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与传统组,尤其是病情掌握项目评价,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传统交接班模式中,由于部分护士工作时间短、阅历浅、经验少,缺乏对病情变化敏锐的观察力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出现交班内容不全、重点不突出,致使接班者获取信息不完整,妨碍护理治疗的连续性。流程再造后,交班护士明确了自身工作责任,规范了交接班流程和内容,使得接班护士能够全面、深入掌握病情,客观地评估患者,便于护理环节质量的自我控制,做到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施护,实施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目标更能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保护理质量。另外,护士长示范指导病情危重、大手术后、护理难度较大的患者的护理技能操作,有利于责任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掌握护理过程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认识到自己专科知识的不足、进而激发自学专科知识的热情和主动性,变相地为护理人员提供了继续教育的机会,从根本上提高了病情判断能力和整体专科护理水平,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保证了护理安全。

护士长管理经验交流范文第2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4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32-01

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要力量,其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与领导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1]。年轻护士长任职后不仅面临着角色、环境、人际关系、专科技能等方面的改变,而且还要面临着竞争的考验[2]。年轻护士长如何应对各种压力而把自己锻炼成为高效能的护士长?笔者将个人实践体会报告如下:

1年轻护士长任职后的压力来源

1.1工作压力

1.1.1护士长应该是本科室的技术标兵,能够游刃有余应对各类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各种技术难题的处理。从事本专业任职的护士长在技术方面还可以应对,如果是跨科室任职的新护士长对另一科室专科疾病的检查、治疗、护理等知识不能全面掌握,给工作带来许多障碍,对护士进行业务指导以及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等工作感到困难重重。

1.1.2新的岗位面临着新的工作内容。新护士长尽管有临床工作经验,也是曾在老护士长领导下涉猎过护理管理工作,但“做”毕竟不等于“看”[3]。

1.1.3初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护士长缺乏社会经验和阅历,对工作环境诸多不适应,是重要的压力来源。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常手忙脚乱,影响到整个管理局面。

1.2社会及心理压力

1.2.1心理压力大从普通护士晋升为护士长,一心想把科室的护理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安全有序,让护士钦佩,让领导认可,是每一位新上任护士长的最大愿望。而新的岗位、新的环境,无形中使新护士长产生巨大心理压力。

1.2.2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人际关系是新护士长任职后面临的最大压力,既要处理好与各级领导的关系,又要做好科室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取得本科医生、护士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同时新护士长在落实规章制度时必然会触及一些护士的利益,遇到阻力,因此会感到紧张、焦虑[4]。

2应对措施

2.1适应角色的转变从临床工作中选拔的护士长多未经过系统的护理管理方面的训练,所以要学会并适应角色和工作内容的转变[5]。在日常工作中多从事管理方面的检查、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护士沟通、协调,并取得护理部领导的大力支持。

2.2护士长个人素质的培养

2.2.1领导素质领导者的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6]。要求护士长应该具有使命感、责任心、信赖性、积极性、忠诚老实、有进取心、忍耐性、公平、热情、勇气等品德。

2.2.2管理素质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充分利用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工作的必要手段。新护士长上任后要主动自学一些护理管理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和交流。同时,虚心请教年长护士长,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提高管理能力。

2.3专科技能的提高护士长威望的建立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术。

2.4增强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很重要、很宝贵的心理品质,当一个人有自信、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她会变得坚强、有干劲,想方设法的表现自己,这时往往会收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效果[7]。

2.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护士长应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和谐的氛围是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护士长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8]:

2.5.1处理好与护士的关系平时护士长要善于观察、了解每名护士情况,掌握她们的思想、生活及工作状态,经常与她们谈心、交流思想,以及采纳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解决她们工作中的问题,缓解心理压力,知人善用,充分发挥每个护士的作用。

2.5.2处理好与科主任的关系平时要尊重科主任,积极配合科主任的工作,以大局为重,当好科主任的助手,遇到一些事关科室前途、利益的大事及原则性问题及时与科主任沟通交流,请示汇报,共同做出决策。

2.5.3处理好与医生的关系临床工作中,医护是密不可分的合作伙伴,当医护之间意见发生分歧时,护士长要及时进行调节,统一认识,平息矛盾。在护士反映医嘱有差错时,护士长要及时找相关医师核实,保证执行医嘱正确有效。

2.5.4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护士长应经常主动与主管院长及护理部主任进行交流沟通,掌握护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向,积极配合护理部的工作,完成护理计划。

2.5.5处理好与辅助科室的关系科室工作在运行过程中离不开辅助科室的配合,如检验科、总务科、网络科等,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长应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合作,保持工作畅通。

2.6加强沟通能力,释放压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使人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和上级领导、同事、下级保持良好的关系,善于把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倾诉出来,把消极情绪释放出来。也可以找一个与自己阅历相似的管理者交谈,听取他人的建议。

3小结

只要工作,就有压力。年轻护士长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护理事业的发展。所以,医院领导应加强对新上任护士长应对压力的培训。同时,年轻护士长自身应尽可能的采取适当方法减压,调整情绪,积极进取,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护理管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李金娜,朱云霞,郑水利,等.护士长个性特征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9:46-47.

[2]刑玫.新任护士长在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15(2:51-52.

[3]胡成文.新护士长的角色转变与适应[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2:94-95.

[4]杨莎,游建平.年轻护士长跨科室任职后压力与应对[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89.

[5]许金力,林芬月,林明珠,等.护士长工作误区与管理技巧[J].工企医刊,2009,5(22:94.

[6]唐安顺,王爱莲.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6:106-107.

护士长管理经验交流范文第3篇

1.1提高思想认识:血液被视为生命与健康之源,输血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疗疾病、拯救生命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有效手段[1]。我站每年与医院输血科、临床医生召开座谈会。请临床医生对血液在临床治疗与抢救中的重要性、急迫性、有效性进行讲解,使得采血护士能够意识到,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临床用血如果得不到保证,就意味着输血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特别是产后大出血等病人,就有可能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就有可能丧失生命,从而能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

1.2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即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在每周例会上,注重对采血护士职业道德的教育。结合采血工作,对采血护士提出严格的要求。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钻研技术,精通业务;
优质服务、尊重献血者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强化、灌输为献血者服务的思想和理念,做到将献血者迎进来送出去,让献血者充分体会到采血护士的责任心、爱心、感谢之心,使献血者愿意再次献血。

2采血护士自身素质的培养:素质是指个体完成工作活

2.1《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血站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资质要求,对采血护士的学历、职称均有明确要求。本单位在招聘采血护士时,高标准严要求,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核。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继续教育,组织采血护士进行学习,通过培训、讲座、讨论、考试,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个人学习能力和个人内在素养。目前外聘采血护士33人中,本科学历11人,占33.33%;
本科在读14人,大专学历8人。

2.2开展献血服务规范化培训:上岗前必须进行护士的礼仪、着装、规范培训、沟通技巧等专业形象训练,采用经验交流、聘请礼仪顾问现场讲座,增强护士的职业信心及自尊心,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4]。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采血护士所面对的无偿献血者人群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同层次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定期开展有效地培训,规范服务理念、服务准则和服务要求。由于采血工作的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采血护士的个人形象、亲和力,能充分的吸引献血者。亲和力是一种对他人产生的吸引力,是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易被接纳、产生亲近行为的能力,是人际交往的一张门票,它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5]。献血服务质量的提高永无止境,只有让采血护士不断吸收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确保我们的献血服务质量和要求能满足广大献血者的需求,从而提高自愿无偿献血率。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1开展采血技术比武:静脉穿刺是血液采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也是衡量一个采血护士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采血技术熟练、操作顺利、穿刺成功率高,则献血者很少有甚至没有疼痛感,且血流通畅,使所采血液无凝块,质量高,适合分离血液成分,也能给无偿献血者留下愉悦的献血过程[6]。我站不定期组织采血护士进行采血操作技能比武。在平时工作中加强采血技能的培训,规范操作,同事间互相切磋、交流,不断提高采血护士的操作技能,增强自信心。而采血护士熟练、规范、稳健的采血技术,能给献血者以信任感、安全感,使献血者有一个愉悦的献血过程。

3.2采血护士经验技术交流:定期组织采血护士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将在采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遇到的困难提出来,进行探讨。如探讨采血过程中,血管的选择,血管与进针时疼痛度的比较;
探讨遇到滑动血管时,如何固定血管,如何控制进针角度;
探讨献血过程中,如何与献血者进行交流,面对献血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时,如何进行解答;
探讨献血不良反应的观察、处置,献血后的护理等等。通过现场交流,经验丰富的采血护士觉得自己的经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有一种满足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的方法,想做得更好。而年轻的采血护士通过认真学习,虚心请教,能够学到书本上所没有的工作经验,实用的操作技能,少走弯路,能更快地成长起来,缩短与献血者的磨合期,从而能迅速的建立一支优质的、高水平的采血护士队伍。

4为采血护士提供积极向上的氛围;采血护士每天都奋

斗在无偿献血工作的第一线,面对着不同的献血者,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精神紧张,这需要采血护士具有良好地心理素质,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动力,更需要有坚强的后盾,在工作、生活中向她们提供积极向上的氛围和足够的支持。

4.1引进激励机制,强化竞争意识。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所拥有的能力和她在工作中发挥出的能力是不等量的,一个人如果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可以发挥他们80%~90%的才能,反之只能发挥20%左右的才能[7]。本单位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机制(如竞争激励、奖惩激励等),充分调动采血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内在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开展采血小组长竞聘制、关键岗位竞争上岗、实行全站护理人员轮岗制,给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发挥每位采血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脱颖而出,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平时表现出色的采血护士奖励其外出学习,参加学术研讨会;
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取得毕业证书后,给予奖励;
对于通过职称考试,符合晋升的逐级晋升,并且与工资挂钩等。使得采血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参与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极大的提高了采血护士的学习动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护士的素质不断提高。

护士长管理经验交流范文第4篇

1 提高护士长的自身素质

护士长除具备现代化管理知识和较高的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外,首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护理专业,有强力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敏感的观察力和思维方法。不畏艰难、勇于进取和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

护士长既要负责指挥病房正常工作的进行,又要处理日常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接触面广,经常与医生、护士、患者和患者家属及兄弟科室打交道,忙于日常的琐碎事物中,护士长的岗位和职责要求其言行对护士起潜移默化的表帅作用。故应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要对患者实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以自觉地行动解除患者的痛苦。要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宽以待人、团结同志。搞好医、护、患三者之间的关系,率先垂范,在实践中不断的自我完善,发挥其表率作用,这是护士长职业道德地体现也是必备的素质。

2 护士长要有一定的领导才能、创新能力

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护士长素质的优劣有密切关系。护理质量是护士长素质的反映,而护士长的素质的提高又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护理管理主要包括人、财、物、信息等。

领导才能包括敏锐的观察能力、判断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艺术方面在使用人的问题上处理人际关系上,工作方法上,执行规章制度上等都要具有领导艺术,充分显示出在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在护理管理中,用用人本管理理念,重视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护理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以促进医院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护理工作即辛苦又琐碎,护士们常年值夜班,护理中有时还被患者、家属打骂在工作中,护士长既要对护士严格要求,督促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又要同护士们加强情感交流,同护士交朋友、让护士和自己在一起时感到轻松、愉快、自然。设身处地的为护士着想,关心他们的工作。尤其要注意安排好值夜护士的饮食和冷暖及休息。当护士生病或家中有困难时,护士长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带领同事们去探望,让护士感到集体的温暖,这样,她们就会安心、努力地工作,有利于人心稳定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3 护士长要有娴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由于现代护理学的发现,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转化为新型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要求护士长必须具备医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社会学、健康教育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科学知识上,对护理业务的要求掌握更深刻、更好、更多,以解决护理中的疑难问题。同事组织护士业务学习、技术交流,倾听她们的建议,坦诚相待,共同探讨新理论、新方法,总结经验。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与护士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弥补目前护士法律知识的缺乏。定期组织低年资格护士学习疾病护理常规,鼓励护士积极参加各项形式的继续教育,以便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培养护理人员责任心,密切观察病情,正确理解医嘱及治疗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以便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杜绝因疏忽而造成的医疗事故,一个有较丰富专业知识的护士长,自然会得到护士的信赖和称道。

4 更新知识、完善自我

护士长管理经验交流范文第5篇

气管插管是ICU常用护理操作之一,在接受插管的患者中,清醒患者又占有较大比例。插管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生理负担,甚至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以往的研究显示,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可达到5.4%-15.5%[1-7] 。同时由于插管阻碍,患者无法表达自己的护理诉求,常常导致心理负担的加重。另一方面,由于无法实现有效的交流,护士无法掌握患者的护理需求,常常给予患者不准确的护理服务,结果是增加了护理差错和副反应[8]。如何改善对插管患者的护理服务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热点。改善的途径不应仅仅局限在具体的护理操作中,也应将其将之置入护理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中。我科自2012年起开展床边护理查房,该形式容易发现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利于顺畅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选择61例清醒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床边护理查房和45例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不进行床边护理查房对照,现报道如下。

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共61例,从2013年11月后我科住院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对照组45例为我科同时期未参与床边护理查房的患者(表1)。两组患者均为首次住院。在查房时,患者均意识清楚,无视力、听力及认知行为障碍。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2 方法

2.1 查房前准备

查房前通过科室的规范化培训制定与患者交流的特定方式,如点头或摇头表示是或不是,对于头部无法运动的患者可紧握患者手掌,告诉患者通过握力表示是、不是以及对某问题的关切,通过眼球运动表示疼痛方位等。总结插管患者常见及少见护理需求,如冷、热、痰堵、口干、呼吸困难、疼痛、大小便、卧位不适、胸闷等,并做成文字卡片。查房前日,护士首先告知患者床边护理查房的内容及意义,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对于不配合的患者不强迫参加。交代患者在查房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会患者用简单的特定方式与护士进行交流,床边放置专用交流板,用以书写交流。

2.2 查房过程

查房由护士长主持,2名高年资护师负责督导,交班护士组(通常由组长及2名组员构成)负责汇报,接班护士组记录并检查。查房过程中,不仅护士之间要顺畅交流患者的病情及护理要点,还要特别注意要让患者能够听清楚整个查房过程,要通过高年资护士向患者解释气管插管的目的、症状、必要性及拔管指征。要关注患者的表情及身体语言,对患者的反映做出相应的回应,通过书写或约定的手势进行交流,期间可要求一名护士始终紧握患者的手,一方面可以表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也可及时发现患者的反应。针对每一个患者的护理需求做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制定护理工作重点。查房时间均选择在患者经治疗病情稳定且清醒一日后。对照组不参与床边护理查房。

2.3 评价内容和方法

评价内容分为两组,分别是客观性指标和主观性指标。客观性指标来自临床记录,包括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并发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记录的护理并发症包括气管插管特有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非特有并发症,如误吸、痰堵低氧血症、褥疮、尿路损伤和深静脉血栓。

主观性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或询问获得。首先,本研究选用焦虑自评量表[9]和抑郁自评量表[10]作为评分标准来反映患者的心理状态。用4级计分法。1=没有或很少时间,2=小部分时间,3=相当多时间,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调查时间选在床边护理查房一日后。调查时,先向患者解释调查目的,由于患者常无法自行填写调查表,故由护士读出调查表内容,患者自行回答各项答案,护理填写,然后当场收回问卷,对有疑问的地方护士予以解释但不予诱导。其次,为了判断患者对医护工作的配合程度,本研究通过问卷分别对患者进行调查。问题如下:1、对自身发病原因的了解程度;
2、对自身病情所处阶段的了解程度;
3、对自身接受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的了解程度;
4、对下一步治疗及护理重点的了解程度;
5、对气管插管目的及必要性的了解程度;
6、对气管插管并发症的了解程度;
7、对拔管指征的了解程度;
8、是否愿意根据病情发展撤管;
9、是否已经学会通过简单手势向护士表达自己的护理需求。采用4点记分法,1=很了解或很愿意,2=了解或愿意,3=很少了解或不太愿意,4=不了解或不愿意。然后分别通过管床医生和护士对患者的配合程度进行评判,亦用4点积分法,1=很配合,2=基本配合,3=不太配合,4=很不配合。三者结果进行比照,排除评分差大于2的病例。对照组也进行以上三项的评分,时间选择在经治疗病情稳定且清醒2-3日间。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对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表2)

调查显示,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尿路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并发症比较[n(%)]

3.2 患者心理状态及“对医护工作配合程度”的评价(表3)

显示患者心理焦虑(SAS)和烦躁(SDS)的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4.1 床边护理查房提高了对ICU插管清醒患者的护理的质量

近年来,床边护理查房作为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护理查房的全新模式开始被应用于临床,这种模式拉近了患者与护士的距离,延长了护士停留在患者床边的时间。更为关键的是在这种模式中,护士与患者是多对一的关系,这样有利于患者的诊疗及护理信息在护士集体中的有效传递,使得每个护士取得相同的护理需求信息,弥补了由于个人能力不同造成的护理需求信息获取的差别,有利于她们提供准确的护理服务,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床边护理查房作为科室规范化培训的一环,有利于建立起一套针对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护理程序,明显改善护患交流的方式和效果,最终促进针对这一类患者的护理质量。

4.2 床边护理查房明显改善了ICU清醒插管患者的心理状态

心理因素已经被认为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心理护理在临床各科室也越来越受重视。在ICU,科室特点更决定了心理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治疗过程与最终效果。ICU插管清醒患者的心理问题常常来源于对气管插管造成的生理痛苦、病痛的无法倾诉以及与外界的隔离等一系列因素,护理的方式也主要是针对心理问题产生原因进行积极的沟通、劝导、梳理,尤其是要用合适的方式多次向患者解释插管的原因、必要性、症状和拔管指征。在日常护理中,护士与患者常常单对单进行交流的,故而不同护士具备的护理能力有差别,她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患者对她们的信任程度往往不同,这些因素常常制约着解释效果的不同。有时更会因为护士表达不当引起患者的误会,加重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床边护理查房作为护理规范化操作中的一环,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这种“多对一”的模式,消除了“单对单”模式中护士个人因素差异对心理护理效果的影响。面对一个有着和谐、欢乐和融洽的家庭式氛围的年轻护士群体,患者更容易融入其中,通过约定的简单方式向护士群体表达自己的生理及心理痛苦,对于处理完全隔离治疗状态的患者来说有着非常好的心理慰藉效果,减少了患者心理的焦虑、烦躁、害怕、孤独及忧郁的心理,使得患者能够理解和配合医护工作。

4.3 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无法与患者通过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故而对待插管清醒患者的床边护理查房与其他患者不同。第一,为了提高查房的规范性和时效性,需要在查房前先约定特定的交流方式,例如通过简单的手势、点头、摇头、握力改变或写有文字的卡片。这种方式不仅要全体护士掌握,而且要在查房前告知患者;
第二,即使交代了患者简单的交流方式,这种有效性也与患者的年龄、听力状况、学历和心理状态等主客观因素有密切联系,所以更要求护士在查房过程中要有耐心,要经过多遍、多种方式的交流得到患者要表达的准确信息,要关注患者的每一个表情、手势和姿势的改变,并要做出恰当的回应。第三,由于气管插管给患者带来的生理痛苦较为明显,不能仅仅依靠一次床边护理查房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需要将对患者的心理辅导融入平日的日常护理中。

参考文献:

[1] 方力争,周畔,方强,等。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冈素和预后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404-406.

[2] 方静,扬海燕,刘汉,等.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护理学杂志,2004,19(2):37-38.

[3] 郭军荣,刘冬霞.机械通气病人意外拔管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河南外科学杂:蠡,2004,10(10):88.

[4] Yeh SH,Lee LN,Ho TH, et al. Implicationsofnursing carein the occurrence and consequences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inadultintensive care units.Int J Nurs Stud.2004;
41(3):255-262.

[5] 朱忠琴,管军,董浩芬,等.人工气道病人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护理杂志,2003,20(7):63-64.

[6] 宋瑰琦,冯影.ICU病人气管置管意外脱管分析.护理进修杂志.2001,16(2):146.147.

[7] 王晓弥,沈富女.ICU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33-434.

[8] Haig KM,?Sutton S,?Whittington J. SBAR:
a shared mental model for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clinicians. Jt Comm J Qual Patient Saf. 2006,32(3):167-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