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动漫艺术论文【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6-20 18:2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纯粹的动漫艺术形象的美术技法讲解,将使得基础美术教学成为普通的技能培训,结合审美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知识的相关拓展、评述是一条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并值得探索的道路。1.动漫艺术作品辩论利用辩论法提高学生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漫艺术论文【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动漫艺术论文【五篇】

动漫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纯粹的动漫艺术形象的美术技法讲解,将使得基础美术教学成为普通的技能培训,结合审美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知识的相关拓展、评述是一条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并值得探索的道路。

1.动漫艺术作品辩论

利用辩论法提高学生对动漫艺术欣赏的认识能力。那么,何谓辩论呢?辩论是辩论双方用一定的理由及观点来说明自己对问题的见解,相互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美对我们是一种现象,是一种情感,而辩论可以很好的强化这种情感,提高欣赏动漫艺术作品的水平和能力。利用动漫艺术作品欣赏,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可以找出该作品的艺术特点与课程内容的核心问题,采用以辩论的形式进行动漫艺术评述。

2.动漫艺术作品解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具体分析国外动漫作品中的审美风格,引导学生对动漫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包括构图形式、色彩表现等,并感受作品中含有的独特艺术元素。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思维的主体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思考的独立性,教育过程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一起平等地、民主地共同研究、交流、讨论、探索的过程。

(二)动漫艺术教学在“欣赏与评述”学习领域的目标与价值分析

1.目标

第一,激发学生参与“欣赏与评述”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动漫艺术的美术素养,引导学生主动探讨深藏在形形的动漫艺术影像背后的不同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培养学生对不良动漫艺术现象与作品的批判和反省的能力,通过批判和反思,进一步建立对优秀动漫艺术的认同。第二,激发学生参与“欣赏与评述”动漫艺术教学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动漫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了解中外动漫艺术发展概况。通过动漫艺术欣赏逐步培养学生崇尚文明、珍惜中国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责任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第三,逐步提高动漫艺术的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对动漫艺术的真实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动漫艺术审美能力,并能独立对动漫艺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述。

2.价值定位

在基础美术教育“欣赏与评述”学习领域的动漫艺术教学,不仅仅要“欣赏”,更重要的是“评述”。这里的“评述”是建立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上共同参与,并在相互尊重、信任与平等的气氛中,学生以自己欣赏动漫艺术的真实感受与教师及其他同学坦诚的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以此加深学生对动漫艺术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
培养学生对动漫艺术作品的批判意识,建立属于自己的动漫艺术审美价值观,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动漫艺术作品的艺术审美精髓。

(三)结语

动漫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1995年开始,国外动画作品,尤其是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动画作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而这一时期中国没有优秀的动画作品出现,巨大的中国动画市场随即被各种国外动画占据,中国动画陷入了困境。目前,国内的动漫市场绝大部分是被美国和日本动漫作品所主导,人们更多地推崇美国动画如同电影般的紧凑情节和恢弘气势,日本动画的人物刻画细致与后期的精良制作,而我们的国产动画因过于集中在低龄儿童层,因此失去了广大青少年以及成年观众群体。

二、京剧艺术在我国动漫作品中的运用,形成了中国动画的特有形式

1.京剧的特点

京剧的表演不能够照搬生活,京剧的表现并不是如实的生活状态,而是从生活出发,因此京剧和动画一样都是来自生活,高于生活,通过夸张化的表现,来达到某种视觉和表现效果。早期的传统动画,例如《骄傲的将军》,不管是从人物造型、化妆,或是舞台设计、场景背景、背景音乐等各方面来看,都是京剧表演的翻版。

2.第一部京剧风格的动画

早期传统二维动画中,受到民族艺术影响颇多,很多经典代表作品受到了京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被人们记忆至今。1965年,一部20余分钟的风格独特的动画短片《骄傲的将军》被制作完成。该片的配音运用了戏曲当中的锣鼓唢呐等民族乐器,主人公的形象也完全采用了京剧脸谱的形式:将军采用大花脸的艺术造型,剧中的师爷则是二花脸艺术造型,从传统观念中就分清了人物的地位和关系。

3.京剧动画的特点和特色

与众不同的人物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引起观众的共鸣,卡通形象的设计,在动画片的创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动画艺术家,以及动画工作者们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卡通形象,这些优秀的形象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一个好的动画形象拥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不仅能够为作品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而且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票房收入。如果形象上出了问题,既得不到观众的认可,更不能准确地反映人物的性格,最终会导致整部动画作品失败。中国的动画制作水平以及艺术境界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它独具特色、自成一派,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吸收百家之长,较好地融合民族的文化特色,特别是在动漫作品中融入了传统的剪纸技法和水墨画技法,从而形成了我国独有的动画形式。

三、动画作品中京剧艺术的消失,使我国动画作品失去了文化上的竞争力

1.京剧动画淡出的原因

动画制作是一项非常精密和繁琐的工程,大多数的动画制作流程采取分工制作,在题材的选定和风格的确定上,极少会有人选择京剧风格的动画。因为京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理解和欣赏的艺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领会。目前制作动画的工作者大多较为年轻,对京剧艺术了解甚少,而具有深厚文化功底的老一辈动画制作者大都去世,因此形成了目前动画制作中青黄不接的现象,曾经辉煌过的京剧风格动画,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状况。

2.发达国家的动漫作品对我国发展动漫产业的启示

作为动画大国的日本,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动漫产业与日本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日本文化中的奋斗精神在动漫作品中得到完美的表现。如《备长炭》、《青出于蓝》、《千与千寻》等作品中细腻的画面,场景中总出现传统日式房屋,人物穿着多以和服为主等,处处都表现着日本文化。作为另一个动画出产大国的美国,其动画作品中也带着浓厚的“美式风格”。如《玩具总动员》中,主角一身西部牛仔风格的打扮令人印象颇深:牛仔裤配皮靴,领巾配大帽子,直接体现出了主角的牛仔性格,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美国牛仔的经典形象。而在另一部大成本制作动画影片《埃及王子》中,更是处处体现了传统的艺术和传统的文化。而动画的背景音乐多是以歌剧为主,不仅使这部动画在气势上辉煌磅礴,更容易让人想起美国悠远的百老汇音乐,使过去与现在,经典与科技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四、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走中国特色动漫产业发展之路

动漫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原创动漫;
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61-01

一、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

自2004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多个省市把动漫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了若干规模较大的动漫产业基地,推出了众多成功的作品。虽然中国动漫产业在最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动漫大国间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相比之下,国产原创动漫作品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困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国产原创动漫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难以吸引国内受众的关注。文化是动漫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国产动漫应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吸取经验,寻求帮助。

客观地说,一些取材于传统文化的动漫作品之所以没有获得受众的认可,在于作品流于形式,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借鉴。然而,当下西方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对我国人民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全面的,不但主导着国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还制约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单纯模仿甚至照搬美、日动漫风格创作的中国动漫作品,与国人的文化特征实不相宜,也无法真正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

二、我国原创动漫与传统文化的互动

在文化传播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动漫艺术,从出现起就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参与推动着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必然会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原创动漫应当具有自己鲜明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价值取向。文化是原创动漫的根基,动漫作品则为文化的发展及传播提供了媒介,原创动漫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共生共赢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是原创动漫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原创动漫曾经并不逊色于欧、美、日等动漫强国,并有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除了文学作品以外,服装、器物、饮食、礼俗、民乐等各种文化形态,都能很好地运用于原创动漫作品中。早期的《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为中国赢得了广大声誉的作品,就借鉴过水墨画、木偶剧、剪纸、皮影、泥塑等传统艺术形式。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并能成为原创动漫作品的核心竞争力。

(二)原创动漫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动漫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动漫产业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动漫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的延伸。融会了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原创动漫,必将成为新时期文化传播的有力助推。动漫作品的观众群普遍为青少年,作品中宣扬的文化立场与精神内涵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原创动漫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三)原创动漫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借鉴

民族传统文化决定了国人的行为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借鉴以及创新的表现方式,观众对传统文化会有更形象的了解,也更容易产生共鸣,作品的成功也就显而易见了。原创动漫应该创造性地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加强互动。原创动漫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该从文化的更深层面进行分析,并从表现形式等方面推陈出新。只有创造性地借鉴传统文化,原创动漫才会赢得观众的认同,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并带动中国动漫持续发展。

三、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艺术创作的影响

创意性是当今动漫艺术的显著特征,而深厚的文化积淀则是创意产生的源泉。成熟的动漫创作应该运用本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元素,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创新。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有机结合,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本地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才可能使当今动漫艺术实现产业化与人文特色之间的相融共生,并在动漫形象塑造、动漫产品研发、动漫品牌树立、动漫企业崛起中展现出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动漫产业走上生生不息的创新之路。

(一)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美术风格的影响

优秀的民间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同时也呈现出极其鲜明的个性化和地域性特征,从创作手法到美术风格都是如此。有朴素的、华丽的、含蓄的、豪放的,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此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为当今动漫在形象塑造、表现手法等艺术创作上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从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中可以看出,民间艺术丰富的表现形式已经在早期动漫创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哪叱闹海》借鉴了民间年画的风格,《猪八戒吃西瓜》运用了民间剪纸的形式,《九色鹿》则取自于敦煌壁画的造型,《小蝌蚪找妈妈》更是开创了中国动画水墨淡彩绘画风格的先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除此之外,诸如刺绣、陶瓷、木刻、石雕等表现形式多样,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和可塑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还有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空间。如果能将优秀民间艺术中的传统元素融入到当今动漫的形象设计上,一定会使观众在获得新颖视觉体验的同时,还能体会到民间传统文化在动漫艺术创作中呈现出的形式多样的美术风格之魅力所在。

(二)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审美价值的影响

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培育了原创动漫的美学风格,形成了意境美、道德美的审美风格和寓教于乐、内敛含蓄的中和之美与朴素之美的审美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艺术思维,崇尚神似、神韵和意会的艺术形象。

经典动画作品《大闹天官》就集中体现了中国早期原创动漫的美学气质与风格。其中人物造型古雅神奇,艺术风格灵动飘逸、超凡脱俗,综合运用了戏曲表演、脸谱艺术、壁画年画、民间彩塑等艺术元素,广泛汲取了先秦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六朝造像以及皮影、木刻等多方面艺术形式。虚实简练而富于变化,有着很强的写意性和装饰性,表现出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特有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在民间传统文化与动漫创作形式的结合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

(三)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创作思维的影响

丰富的民间艺术题材,浓厚的地域民族色彩是当今动漫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宝库中获取灵感、发掘原型,用现代艺术手法创作出具有民间传统风格气质与时代精神的动漫形象,是当今原创动漫创新的必经之路,也是专业动漫创作者应承担的责任。

当今动漫艺术和民间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早期动漫作品的取材就直接来源于民间,多是在采集整理民歌、故事、野史、传说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创新而成的,如《渔童》、《人参娃娃》、《阿凡提的故事》等。然而,由于民间文化具有传承性、娱乐性、民俗化和程式化等特征,这种渊源关系还表现为对民间叙事的借鉴与升华上,同一类型、同一主题的故事会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里流传,构成故事的各种元素在保持原有基本形态的同时,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当今动漫创作中,来源于民间传统故事的情节、人物在对原有元素进行整合演绎的基础上,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民间文化的永恒魅力,引起超越时空、超越现实的心理共鸣。

(四)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艺术发展方向的影响

动漫是一种把复杂的内容、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洁概括、准确深刻地表达其文化本质的艺术媒介。动漫文化是通过动漫形象来表现的,动漫形象以各种传播形式,使观众在感官上获得体验的同时,心理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一系列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融入其间,并通过动漫艺术完美地呈现出来,成为当今动漫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结合当今动漫艺术发展的特点,对优秀民间文化进行创新,使民间习俗和民间艺术中的经典保存与流传,无疑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动漫传播的大众性也使动漫艺术具有了平民化的民间文化特色。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今后传播技术的成熟和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原创动漫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将更为显著。在这样背景下,找准民族文化特色,保留并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便成为当今动漫创作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原创动漫也必定会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获得蓬勃而长久的生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在我们自己的原创动漫作品中,保留我们的民族价值观和文化思维,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动漫艺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齐骥.动画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巧,李少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造型设计[J].电影文学,2009(04).

动漫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美术是文化的造型载体,在当今流行视觉艺术中的漫画、卡通和连环画书刊占越来越大市场的情况下,动漫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无不喜欢,以下是我对这一现状的调查及分析,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当今学校美术课程面临的问题

1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没有规定在高中阶段开设动漫艺术课;
学校应不应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设动漫艺术校本课程。

2 有的学生对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学习上兴趣不浓,不愿意听课,不认真完成作业。

3 在一些课堂上,学生偷看各种动漫书籍或动漫饰物,影响正常教学。

4 在学生的笔记本或教科书上发现他们临摹或创作的卡通形象。

5 学生购买了大量的卡通或漫画书刊,对其他教辅材料不愿购买。

6 有一部分学生靠动漫形象来交流。

7 大量的动漫刊物充斥文化市场。

8 学生在服饰和行为上模仿动漫人物,佩戴动漫形象标志。

9 学生对动漫艺术的兴趣为什么这么大,而不愿意学习其他的科目?

二、分析原因

1 动漫是以简练的手法表现事物本质的平面绘画艺术形式。动漫艺术习惯采用夸张、比喻和象征等表现手法,儿童、青少年的审美观及立体观还都没有形成,所以习惯了看这样的绘画形式。

2 动漫是用连续的画面表现故事情节,具有故事性,在表现人物上有一定超俗的个性,符合学生的好奇心。

3 动漫在表现上是一种理想化的绘画形式,色彩美、人物形象美,注重传神,可表现一些虚幻、理想、超脱、神秘等故事,深受学生喜爱。

4 动漫画是一种国际性的文化载体,这符合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动漫是学生追求世界文化,了解外面世界的—个窗口。

5 现代的传媒有许多动漫艺术,让学生有大量机会接触并了解动漫艺术,有些也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要我们去引导。

三、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问题及原因,学校应该在开设高中美术课标所要求的课程以外,把动漫艺术引入课堂,根据本学校的情况及学生的需求开设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动漫和正确地欣赏动漫艺术,有利于美术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从而完成以下的教学目标。一是促进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形成,二是促进思维能力和美术创作技巧的获得,三是促进艺术分析的方法和鉴赏力的培养。

根据我的调查与分析报告,学校在美术模块教学中开设动漫艺术,深受学生的欢迎与喜爱,开创了美术教学的新局面,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四、评论

专家评论:把审美文化中心从高雅艺术转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当代美术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所以动漫走向美术课堂已势不可挡。学校教师应引导它向美好的方向发展,促进美术教学。

教师评论:通过开设动漫艺术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教学秩序井然,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性强,适应美术新课改教育的要求,同时也促使教师学习新知识,以利于教学,学习了世界多元文化,达到了师生共同发展。

动漫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浪漫型艺术;
转型;
美与丑;
现代艺术

一、浪漫型艺术的转型

黑格尔宣布艺术在发展到浪漫型以后将走向终结。艺术有没有终结,以及如何终结曾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但这只是黑格尔意义上的终结,终结只是转型的一种话语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器复制艺术的迅速增值,艺术已深入人类生活并成为人生的一部分。艺术并没有终结,却有艺术史家惊呼“艺术史终结了”。

黑格尔关于艺术发展的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大系列的观点虽然提出了一些深刻的美学见解,但它是否符合艺术史的实际却值得怀疑。后现代艺术精神的发展,打破了历史决定论的迷梦。艺术所具有的个体创造性,使艺术充满直觉、灵感、偶然与断裂。艺术的转型不是历史的必然,恰恰是历史断裂的呈现。艺术的最高价值并没有高低之分,在艺术的类型之间也不存在孰优孰劣,只存在人的判断力的差异和个人主观兴趣的爱好。艺术史的面貌是由不同的风格组成的,风格来源于时代的精神状况和天才艺术家的独创性。这一独创性以打破旧的束缚,形成新的风格为标志。

继浪漫型艺术以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先锋艺术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时代的大潮。20世纪的艺术家们再也不囿于古典艺术概念的束缚,而是采取一种反传统和反常规的艺术观念,同传统的艺术背道而驰。“艺术并没有死亡。结束的只是其作为不断求新的进步过程的历史。”艺术已不纯是诗意的,艺术成了散文形式;
艺术不再追求纯美而是呈现丑恶;
艺术不仅表现崇高,也表现媚俗;
艺术不仅表现现实,更多是表现幻想;
艺术的种种悖论在现代艺术中并存。

仔细研究黑格尔以后浪漫主义艺术精神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转型是现代主义的,第二次是后现代主义的。

先谈第一次转型。浪漫主义精神根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在德国哲人的沉思中则纯化为一种美学原则。有人把浪漫主义概括为“现代性”的第一次自我批判。尽管法国的卢梭是浪漫主义的直接先驱,德国古典哲学却是哲学领域里的浪漫主义运动,德国人的哲性思维、宗教神秘感的情绪,天生便具有浪漫主义的气质。叔本华、尼采、狄尔泰、西美尔,在哲学和社会学中使浪漫主义得到新的表达。浪漫主义美学传统张扬这样的价值:人生应是诗意的而不是散文化的,精神生活应该以本真的情感为出发点,人应以自己的灵性作为判断事物的根据,人的直觉和信仰比起知性来,更接近人的真实。科学技术使人和自然分离,人应该与大自然相统一。浪漫主义企图拯救被工业化和数字化所淹没的人的内在灵性智慧。浪漫主义的这一特点和先锋派艺术的追求是一致的,先锋派几乎是浪漫主义美学原则发展的一个必然。英国社会学家伯尼斯·马丁教授对二战以来当代西方世界的文化艺术流变的过程做了研究,将“战后数十年的文化变革视为浪漫主义原则持续发展的产物”。他着重探讨了1960年代末期的“反文化”风潮,认为它是某种至关重要的浪漫主义价值观的突出表现,并在1970年代融入我们的文化机制中。

浪漫主义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现代主义。黑格尔说:“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相应的形式是精神的主体性,也即主体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朱光潜先生在翻译了黑格尔《美学》中的《浪漫型艺术的解体》后评论说:“黑格尔指出浪漫型艺术的基本出发点是主体性原则,这就导致实体性内容的放弃,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和各自独立,内容与形象的分裂,艺术的创作能力和技巧成为艺术的主要因素,为什么运用某一种内容和某一种形式,都听命于偶然和主体的任意幻想。这就是浪漫艺术解体的根本原因”。从诗学的意义上看,现代艺术推崇主体性的绝对自由的观念是浪漫型艺术精神发展的结果。

西里尔·康诺利在1965年出版的《现代运动:英国、法国和美国一百部重要作品,1880—1950》中说:“法国人是现代运动之父,这个运动慢慢移到海峡对岸,然后穿过爱尔兰海,直到美国人最后继承下来,并把他们自己的魔力、极端主义和对异常事物的趣味带人这个运动之中。”赫伯特·里德说:“我们已经看出,当代的变革有着不同的性质:它并不是暗示倒转,甚至倒退的变革,而是解体,是退化,有些人会说是崩溃。它的特点是灾难性的。”这是一个与一切传统猝然决裂的运动,欧洲人五个世纪努力的目标被公然放弃了。在这个时代产生了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的作品,如,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立体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的作品,这些作品以艺术家独特的感觉和情感宣泄方式,以十分怪异而又令人着迷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一个时代和个体的全新的感觉。罗兰·巴特说:“传统的写作崩溃了,从福楼拜到今天的整个文学都成了语言的难题”。一种新的时代的异端风格,成了“想象的博物馆”,构成了文化的地震学。它记录了文学艺术和思想史上的感情变化和转移的过程。时代的更迭稍纵即逝,思想情感的变化层出不穷,历史与现实悠然脱节,传统价值瞬间崩溃,启蒙以来的理性大厦颓然倒塌,过去时代的广大领域化为一片废墟。现代主义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社会风格。这个词语,曾被用来包括各种破坏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激情的运动,它与实验艺术或先锋艺术一起引起了人们的注目,成为20世纪艺术的一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