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整体上来看,文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分为两大方面: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中产生了西方的绘画,东方文化中产生了中国的绘画。就像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说过的那样:“任何民族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绘画艺术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绘画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造型观念 中国绘画 西方绘画 异同
从文化整体上来看,文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分为两大方面: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中产生了西方的绘画,东方文化中产生了中国的绘画。就像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说过的那样:“任何民族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绝对理念的产物而是与该民族所依赖的地理环境,经济土壤和政治结构密切相关的,也正因如此才构成了风格迥异、绚丽多彩的世界。”
而在这里我想说明的问题是东西方绘画造型观念的区别和联系。通过一定物质媒介、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观看的静态的空间形象的艺术被称之为是造型艺术。雕塑、建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篆刻等多种门类都称之为造型艺术。绘画、雕刻与建筑作为造型艺术可以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物质化,都是通过这些造型艺术给予的更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中国绘画的造型观念——“形神同体”
通过我对中国画的了解,我觉得中国绘画的造型观念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又接近又相互背离,这也是中国绘画传统造型的美学方向。
中国的绘画历史背景源远流长,中国的绘画的思想变化和艺术本身对现实、对主观和对客观关系的观念的变化有着很大的联系。在唐代二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绘画历史发展到高峰期时主要是以人物画为代表。中国的绘画家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同时也融入的外来的新思想,着名的画家也是在这个时期大量涌现出来的,不论是从绘画理论还是绘画作品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是中国绘画历史上的顶峰时期。
在唐代,人物画是绘画的主要画种之一。中国画的成就集中的体现在造型上的高度水平,在中国画的中线条和颜色的运用已经达到了难以突破的地步,以线条的造型为主体,以写实为基本手段即使是要夸张变形也要以写实为主,这样的观念形成了一种模式化的规律。中国绘画造型观念带有很强烈的主体意识,中国绘画和西方油画的区别在于,中国绘画对比西方油画在造型观念上没有西方油画的面面俱到。但是这一点也是中国绘画造型观念的长处,强调应该强调的,舍去可以舍去的。但是中国画的绘画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势必会出现物极必反,这样一种新的形式美也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
中国绘画的传统观念是“形神同体”、“以形写神”。着名的晋代画家顾恺之曾经说过这句话:“以神写形,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中国的画家在绘画时是一次次的反反复复的观察,去认真的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然后去领会事物本身的神韵。做到“成竹在胸,胸罗万象,胸有丘壑”。中国的绘画从传统观念角度来说是“传神”;以外形的描写来达到传神的表现是中国绘画的目的,中国的绘画强调的是传神,以传神作为中国绘画的最高目标。中国的绘画主张:“只要形似,神似在其中。”中国绘画中的“神”是指神韵、神态,画人物画时中国绘画讲的是人的神态表情和性格、精神气质,随便植物和动物没有人的那种喜怒哀乐,但是中国的绘画家都把它们当成人来画,给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灵魂和生命。
在最早的孔子的《论语》中对绘画的理论就有所探讨和研究,但是在那时候这个绘画理论仍然是没有系统的文字,从汉代以后才有了系统的文字和专题性的研究。其中顾恺之的两篇文章《画云台山记》和《魏晋胜流画赞》中很早就体现出了对于造型观点很独特的见解。在南北朝时期谢赫在开创了六法论之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六法论奠定了中国画理论体系——“形神同体”。六法论的第一条“气韵生动”就指的是中国画绘画的精神中的“神韵”, 应了中国画的“神形兼备”之说
一、 西方画造型观念——“锲而不舍,力尽其真”
西方绘画传统的造型观念中是在对待客观现实关系上基本倾向于“锲而不舍,力尽其真”的原则。这就是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理论和造型观点上最为不同的地方。
古希腊人的“艺术”概念与手工艺、技艺、技术同义都属于应用技术范畴, 其意为齐白石自称“鲁班门下”倒很一致正是强调技术的精益求精, 而这“精”的基础又是“摹仿”自然,才产生菲狄亚斯和帕拉克利斯这样的巨匠。古希腊雕刻的辉煌成就掩盖了绘画的光彩。事实上,罗马时期留下的希腊绘画摹品设色和谐、形体准确、明暗得当,相当富于整体感可以说技巧超过被誉为早期文艺复兴的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作品。
以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给西方绘画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活力,也成为了中世纪进入近现代的一个枢纽。从本质上说文艺复兴运动是复兴和发展古希腊的文化传统, 是文艺复古即新古典主义的运动。尤其是借助理论方法去发展“艺术摹仿自然”的希腊造型观念。如果说古希腊绘画的伟大成就还停留在对自然与人体感性认识阶段, 凭借经验与感觉去摹仿, 那么文艺复兴理性阶段, 摹仿建立在解剖学、透视学、测量学、明暗法则的科学基础上, 使绘画表现力表现技术获得飞跃发展的动力, 将仿真的技艺推向高潮, 迎接了立体造型时期的到来。
西方社会艺术上的诸多矛盾对现代各流派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种非传统的和反传统的造型观念成为新传统的造型观念, 反传统和反逻辑成为新传统和新逻辑,正因为新艺术造型观念建立在逐步动摇和彻底决裂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传统观念和程式格局上, 艺术便成为反艺术, 而反艺术又形成新艺术概念, 这就是本世纪西方艺术走向极端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国画造型》 莫各伯着
[2]《浅谈两宋山水画构图的审美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3]《构图一个西方观念史的研究》 石炯着
中国绘画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绘画艺术;
发展问题;
思考
相对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能够解除禁忌,促进文艺复兴和繁荣。而伟大的艺术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反映时代现状。中国绘画艺术通过不断吸收新鲜的血液,使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近些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绘画艺术发展产生了瓶颈。很多画家出现迷茫的情绪,这就需要艺术家们不断总结经验,吸收国外精华,提升绘画品质和内涵,促进我国绘画艺术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就针对中国绘画艺术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一、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根据大量的事实证明,真正的艺术是不能依附政治或者经济的。比如有的艺术家具有很高的官位,并不代表他的绘画水平的高超。同时在当前社会中,利益冲突越来越多,很多商家急功近利,制造出很多的文化次品,成为艺术的暴发户。导致金钱凌驾于文化、道德以及精神智商,简单的认为,只要有钱,就能论定绘画艺术作品的价值。还有的对绘画艺术作品进行倒卖,搅乱绘画艺术品市场,它们不是真正的收藏家,而是一种非常劣性的投机行为,对绘画艺术风气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处在转型期的绘画艺术家们而言,要洁身自好,不断吸收国外艺术家优秀的品质和技术,兼容并包、取长补短,树立良好的人文精神。在中国现代化进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家们在深层的思维方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要求他们对传统的、落后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新的反思,提升自身的社会审美品位。
二、要坚持主体性
中国的绘画艺术,是我国艺术的珍宝。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的过程中,还要坚持本土绘画艺术的主体性,不能简单的全盘西化或者全盘国粹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中国改革开发深入的进行,逐渐打破了传统的思想禁锢。作为绘画艺术们,在艺术上不能保守,不能作茧自缚,要海纳百川,弘扬自由精神,在创作过程中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丰富绘画的艺术生命,形成具有高尚情操艺术家的气质。但是真正的艺术家内心是十分孤独的,很多独特的灵感会来源于画家忧郁的情绪。
三、复兴中国绘画艺术的精义
中国绘画艺术代表东方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中国绘画以诗为魂,以书为骨,其中佛学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国绘画的源泉就是儒释道三家学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整体性,这使得传统绘画艺术高度成熟,形成了十分广阔的品格。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讲究天人合一,绘画需要生动体现整体观,真实的表达生命感,实现和谐美。中国绘画内容蔚然壮观,代表文人画的高成就和高品格。就目前而言,有的学者和画家人士认为文人画不是中国源头,力图恢复唐宋时期的传统。出现这种想法主要由于受到了西方具象与抽象观念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文化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和绘画的发展规律。中国绘画艺术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一整体规范。中国绘画发展主脉就是坚持形神辨证统一的一元论,始终坚持以气韵神采为主,以文为心贯穿各种绘画发展的始终,在艺术语言追求上,通过有序化呈现出和谐的生命。
四、要具有批判精神
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绘画艺术有其薄弱的一面,对我国绘画艺术长远发展产生极为不利影响。对于新世纪的中国绘画艺术家们来说,需要以反省、批判的精神,坚持务实的创作态度,要保持在混沌年代中难得的清醒,树立对决世俗的气概;
对传统绘画进行科学合理的梳理,在不断新的挑战过程中,实现超越和创新,促进我国绘画艺术的长远发展。
五、在继承中进行创新
中国绘画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风景绘画;
中国山水画;
西方绘画;
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77-02
中国现代风景绘画是受西方艺术的影响,特别是西方风景绘画艺术对其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现代风景绘画是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基础之上,历经近百年的发展与演变,才逐渐的成型。他既吸收了西方风景绘画艺术的精髓,同时又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所以中国现代风景绘画无论是在绘画技巧或绘画风格上,都有着很明显的西方绘画艺术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踪迹。
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相结合的影响
其实,谈到中西方绘画的融合,人们习惯将中、西绘画比作两座高峰。潘天寿曾说过:“东西两大系统的绘画,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在吸收之时,必须加以研究和试验。否则非但不能增加两峰的高度和阔度,反而可能减去自己的高阔,将两峰拉平,失去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巨大,争论的时间也更持久,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讨论,我们对欧洲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认识已经更为全面和科学,态度也更为冷静与理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现象是,中国人对介于古典写实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印象派艺术很早就持有另外一种态度,那就是承认和赞赏。
研究中国现代风景绘画,可以根据中国山水画和西方油画风景融合的发展趋势,归纳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点。总的来说,中西艺术融合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到内、逐渐发展的过程。现在,中国现代绘画出现了很多浮躁、流于表像的绘画形式,其实这些急于求成的做法也许都只会是昙花一现,不会有长远的发展。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是由表及里的,从工具材料到形式技巧,从绘画内容到艺术观念,这样一层层渗透和融合的。
中国山水画的水墨、宣纸和西方油画风景的油彩、画布,都是经过长期发展实践而留存下来的作画工具,它们用各自的材料,自然的沿着各自选定的历史方向发展。在中国20世纪的绘画艺术发展史中,将中西艺术融合得比较成功的画家,例如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都是用油画材料画的自然风景好过用水墨画的自然风景。
林风眠主张中国绘画从传统、摹仿和抄袭中走出来,尽量吸收西方绘画的优势,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在整体的把握复杂的自然物象中,寻求绘画上的单纯化,而不是依靠文人随意的几笔技巧去取得这种单纯化;
第二,改进绘画的原料、技巧和方法;
第三,绘画的基本训练,应采取自然界为对象,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绘画训练(《中国绘画新论》,林风眠 1929)。
1.从材料运用上看,其实中西方绘画艺术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中国山水画的材料对其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中国山水画主要的作画纸张是宣纸,而宣纸是无法使用油画颜料进行作画的,因此,在艺术创作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无法创造出那么多的肌理,进行反复的修改,就无法在宣纸上发扬西洋风景画的优势。但是在油画布上用油画颜料却基本上可以达到水墨山水画的效果,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出中国山水画的特点。由此可见,在表现自然景观的绘画艺术中,中西艺术融合的最好方式是“油画山水”。
2.从表现形式上看,有中西艺术相互交融的特点。油画风景和中国山水画的各种技巧都可运用到“油画山水”之中。特别是一个好的油画风景画家必须有丰富的中国山水画技巧;
一个好的中国山水画家必须有足够的油画技巧,才能真正创作出优秀的“油画山水”作品。
3.从内容上看,油画风景注重室外写生,中国传统山水画提倡“行万里路”;
同是对自然景观的直接描绘,油画风景重光影色调,中国山水重形体结构;
油画风景从自然整体中选择局部构图,中国山水则偏重将局部挪移和拼接来构成画面的整体性。“油画山水”就要尽可能地吸收运用中西绘画的优点,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仅仅是只看画面的尺寸大小,而应该更多的注重体现画面的内在涵义。
徐悲鸿,刘海粟等一代绘画大师都在用与中国传统绘画完全不同的观念来进行着现代绘画艺术的探索。这种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领域里的全新艺术形式与西方绘画的造型观念是水火不容,因此,他们的绘画在观念和语言上倍受限制,从而使这一代油画家们无论对于西方艺术精神的理解还是对于艺术技巧的掌握,在当时都难以得到真正的认可。
二、中国现代风景绘画的发展
中国现代风景绘画的发展方向更多的受到了这些艺术思潮的影响。无论是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还是西方的绘画艺术,在各种艺术领域创造中呈现的所谓“美”,不论其通过何种表现形态和表现方法,其内容都有相通的一面,也就是说,美的内部核心即精神是共同的,但因各有其特异的审美追求而别具特色。
就西方近代以来的绘画而言,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和其他各种现代流派,都各有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它们不会因为时代变迁所造成的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失去其意义和价值。正是这种特异的审美追求使艺术园地愈来愈绚丽多彩,也使人们的艺术体验和享受愈来愈丰富多样。
引用达芬奇的一句名言“到自然中去,做自然的儿子,惟有从自然那里认出自然的真实面目来,才能得到技术上真实的而且基本的训练;
也惟有得到真实的基本技术,我们才能表现真实的美的概念”。从模仿自然到主动地去组织画面对于绘画者来说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通过对大自然的写生描绘,由三维空间到平面的表现,由客观反映到主观的表现,使得作者自信于一种对绘画形式和语言的挖掘,才能体会到创作一张好的风景画的深刻含义。
在进行风景绘画艺术创作的同时,要能准确的感受到在绘画语言的主观上的认识和把握。在色彩的运用上,不再是单纯的再现自然的景象,而是让色彩语言有非常丰富的表现性,这正是绘画艺术对色彩价值的发现。例如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表现的物象,用写实逼真的绘画手法来表现,使得观众看到后有真实的感受,这种欣赏自然是趋向于实用目的,而现代绘画则在艺术形式上做了抽象化的处理,脱离了写实艺术的局限性。
因此,中国现代风景绘画,不仅在形和色彩上摆脱了描述性的再现的限制,是可以向观者会用另一种语言来进行交流,甚至倾诉,而这种抽象的绘画语言往往赋予出比写实更多的含义,给予观者更宽广的想象空间,达到艺术传播和交流的目的。然而,尽管摆脱了自然表面的束缚,这样的绘画形式和内容仍然会存在一种和自然物象相交的东西,也不会是完全臆想,毫无意识的表现。认识到这一点,就抓住了现代风景绘画表现的本质,作者才能完全主动的掌控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现代风景绘画正是以这种丰富的画面语言,赋予了作品无限的延展性,这既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这正是中国现代风景绘画的特点,也是是区别于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糊涂乱抹的绘画的根本所在。
现代风景绘画已经放弃了传统绘画对物象明暗、体积过多繁复的描绘,在造型上直接将其概括为各种点、线、面的形式。抽象出单纯简练的形和色彩的表现,画面中的自然物象会在观者的视觉意识中被削弱,从而更突出的表现了抽象的形式美感。所以,在画面中对点、线、面的组织和艺术处理,使得画面产生了有节奏、有规律的丰富的艺术效果。
在构图上,将表现对象抽离出来的点、线、面有序的组织起来,画面还是观者所熟识的自然风景,却因为这样的构图意识、对物象的表现形式和色彩关系的处理,使得作品更具艺术美感,将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巧妙的融合,会带给观者带来截然不同的艺术视觉感受。
构图可以是为表达画面的意境而故意夸张或者精简,让画面构图尽量简洁而富有情趣的意味,它的色彩是经过作者对物象的理解和艺术处理,进行概括深化了,如色彩对比,明暗对比等。
对于色彩的表现,并不在于画面有多么丰富、微妙的色彩变化,而在于能够大胆成熟地提炼出抽象的表现物象的色彩,以及摆脱自然形态对色彩表现的限制,赋于色彩更大的张力和表现力。注重意境的表达与境界的营造,在创作的思维模式与审美心理的构成上,在具体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法上都融合了中西方绘画的艺术精髓。
作者本身所体现出的意识的概念,无疑比绘画作品更为宽泛、深刻得多。要摆脱自然表象的束缚,向自己心中的自然迈出一步,就是离自然远了,离自己近了。在探索中国现代绘画语言的过程中创作的风景绘画作品,是取材于山川、村落、田野等自然风景,简单质朴本来就是大自然的本质,对自然风景绘画有着更多更深的认识之后,作者才会有更完善的绘画意识和更好的艺术表现,把大自然无尽的美不断的拓展出来。
中国现代风景绘画艺术的概念不仅有着深刻的意识形态的要求,而且在认识和实践上很容易产生狭隘与肤浅的诠释,它特别容易走进的一个误区,就是在没有掌握绘画基本语言之前就用所谓外在的简单的艺术语言形式去理解或替代绘画本身语言的特殊性,而作者自身意识则强调把多种艺术语言体现为艺术和审美心理的语言,它注重的是艺术和审美心理对于绘画艺术语言的投射与渗透。
参考文献:
[1]潘天寿.潘天寿谈艺录[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2]邵大箴.印象派绘画和中国人的审美趣味.
[3]朱朴.林风眠[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中国绘画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一、目前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1.对20世纪艺术的整体回顾。进入21世纪以来,对20世纪艺术的回顾逐渐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从社会、政治、文化、艺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20世纪的整体环境下,对新中国美术研究的主要有:陈传席《20世纪中国美术形成的各种因素》、林木《20世纪中国艺术形式问题研究得失辨》、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等。这类文献主要研究了20世纪整个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背景下绘画艺术的观念、形式、历史成因等问题,与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结合密切,关于建国17年绘画题材的具体问题并未涉及,而是将17年的绘画艺术置于20世纪背景下,做辩证探索,提供了研究17年绘画题材的整体视角和理论框架,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把握17年绘画艺术及题材的变化规律。
2.有关新中国17年不同绘画载体的研究。李桦《为提高版画创作的质量而努力》、马克《建国十年来的政治宣传画》、姜维朴《面对世纪之交关于连环画、年画、宣传画等通俗美术的一些思考》、潘耀昌《复制印刷和大众传播木刻和年画连环画宣传画全盛的时代》等,这部分文献主要分析了建国17年在国家政治话语权主导下,不同绘画载体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尽管涉及到了部分绘画题材的研究,也仅是作为论证有关绘画载体方面问题的一种依据,没有涉及绘画题材本身的具体问题。而潘耀昌则从时代的特殊背景下对大众化的通俗艺术作了客观分析,他认为今天对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批评往往掩盖了17年绘画在艺术上的成就,比如,留苏艺术家回国和契斯恰科夫体系的普及推广,使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人物造型的写实高手,推动了17年绘画题材现实主义艺术形态的发展,这在中国美术史上也是一个质的飞跃,消解了众多对17年绘画艺术概念化、公式化的误读,肯定了它存在的社会意义。这一类文献对于17年绘画题材客观研究的思想和角度是一种积极的引导和启发。
3.有关建国17年绘画题材的个案研究。俞建华《花鸟画有没有阶级性》、尚辉《20世纪花鸟画的演变脉络及文化观念的转变》、徐虹《20世纪以来中国绘画中的农民形象》、范达明《关于革命历史画与革命历史创作》、刘纲纪《努力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等,这一类文献较为分散,主要对题材的艺术形式、内容等进行了艺术本体的研究,并未结合当时国家意识形态而从其文化观念及社会影响这一大的历史范畴作深入系统研究,只是局部呈现了某一类绘画题材在这17年时期的历史面貌,但是究竟建国17年绘画题材的总体面貌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主题和社会性质,则没有深入探讨。
4.有关“思想美术”、“时代美术”等概念的提出。这些概念的确立为梳理20世纪中期的新中国绘画题材文献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时代美术文献展”、“时代美术”学术研讨会、《时代美术研究论文集》等一系列展览、研究文献呈现了整个时代美术包括绘画在内的发展史实,代表性的研究专著有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陈履生《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时期美术的整体发展变化和状况作了全面客观的阐述。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主要以史实为基础,从思想和观念的角度描述分析了新中国的美术发展过程,对于绘画题材的研究是放在整个历史的过程中以阐述某种社会现象和艺术现象,因此,没有对绘画题材的个别问题作详细论述。陈履生《新中国美术图史》主要以视觉图像与史料相结合的方式对建国17年的绘画作品按照不同的历史主题进行了分类,并对不同的主题进行阐述,没有对绘画题材本身的主题性质进行系统研究,这也是对17年的绘画题材需要深入探究的重要原因。
5.海外有关新中国绘画方面的研究。20世纪西方大学培养起来的中国艺术研究专家,大部分对中国艺术抱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多次到中国大陆进行艺术考察,与中国艺术家接触,为近代中国的艺术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美国的安雅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绘画与政治》这部文献,运用大量详实甚至一些连中国学者也难得一见的史料,阐明了建国后中国绘画传统如何在官方的选择与中被逐步改造,以让位于一种新的政治风格。作者没有因为两国文化意识形态差别而产生主观臆断,而是忠实于“原点实证”的原则,将研究重心放在了官方行政机构一面,尽量客观地表述自己对事情的看法,但是作者没有从更深的层面上解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有意识地塑造出这样的艺术形象,这也是17年绘画艺术应深入研究的重要方面。英国的苏立文《二十世纪中国的美术和美术家》,则以大量图像与文字资料介绍和阐释了20世纪中国艺术家所面临的各种境遇,以及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艺术在各种运动的历史进程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包括传统与变革的论争。苏立文作为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开创性学者之一,先后在中国大陆进行过多次艺术考察,始终保持着对中国当代艺术最新动向的关注,他认为了解中国及中国艺术实际上要比政治环境和主流媒体压抑下所呈现的面貌更为复杂,他将中国研究和中国艺术研究有机的结合在在一起,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深刻见解。尽管海外研究文献也没有将建国17年的绘画题材作为一个独立的命题来研究,但为我们提供了西方看待建国17年绘画艺术的一个视角及历史参照。
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首先,关于新中国17年绘画的研究更多持以批判的态度,并没有从当时的客观史实及时代历史的特殊性上来探索绘画艺术本身及绘画题材的艺术和社会价值、以及对新中国早期塑造国家形象所产生的直接而又积极的影响;其次,多停留于“史实”的表述和还原,缺乏“研究”性的探讨;第三,关于绘画题材的研究较为分散,仅被作为论述某种艺术观点的依据,或者解读某种美术现象的手段,对于题材本身作为新中国美术发展史的主体、及历史内容的载体,缺乏深度和系统研究;第四,研究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政治与文化艺术的关系时,显性的主流政治话语对艺术生产的绝对主宰以及有关绘画题材的政治叙事仅被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普遍现象”,但是对于隐藏在权力与关系网络中的政治资源与艺术的关系以及绘画创作和主题选择是如何借助政治叙事的方式来传达与国家形象建构的密切关系,并没有进行具体考证,在研究中也相对被忽视了。
中国绘画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大都是以题跋、书信、序记的形式,通过漫谈、随笔、评点的方式对古代以文学作品为主的各种艺术形式进行的批评、研究和鉴赏活动,比如《尚书•尧典》便是一种随笔作品;
《毛诗序》和《诗品序》属于漫谈式的文学评论作品;
《答李翊书》和《与元九书》则是书信体的词话与诗话著作。由此看出,古代文学评论是一种以自我分析、自我学习、自我总结为主的综合性的文学批评与艺术评论作品。其中,绘画作为我国传统社会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尤其是作为文人士大夫思想与审美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在各种古典文学评论中都有论述,而且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些评论的影响,在创作思想、表现方式、审美追求、艺术价值方面发生着变化。通过对多方面的资料收集与分析可以看出,古代文学评论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思想的形成
在我国传统社会早期,绘画与文字往往呈现出一种混沌的融合状态。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以具象表现为主的绘画不可避免地成了文字的替代品,发挥着事件记录与信息传达的功能。象形文字这种延伸自绘画的文字形式,以似画非画、似字非字的方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演变,才成为笔画简单的汉字。而长期以来,传统的绘画创作仍然没有脱离具象的创作技法或者表现方式,比如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一些壁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其这一特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文字为主的文学创作和绘画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两种相互独立而又关系紧密的艺术门类。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随着社会的急剧动荡,尤其是连年的战争使无数的文人雅士开始不断地思考人生价值,在文学、绘画中寻求身心与思想上的解脱,其中当时的归隐思想、佛教盛行与玄学的极大发展便是当时文人阶层思想观念最鲜明的写照;
另一方面,随着域外文化的大规模流入以及与本土文化进行的碰撞与融合,从而将文学作品和绘画创作两种艺术形式推向了巅峰时期。其中,当时谢赫创作了我国艺术史上最早的以绘画为主的文学评论作品“六法”,对当时传统绘画创作风格特征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作品在吸取当时文学创作思想观念、风格特征、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提出绘画创作也应当坚持“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的风格样式和创作理念。这与当时其他诸多文论对绘画艺术的创作追求是相通的,并且鲜明地透露出我国传统文艺的一个重要特征,即轻再现而重表现。在此种思想的影响下,当时诸多知名画家的作品都体现出“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的风格特征。
(二)“烘云托月,避实就虚”风格的形成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社会的人们具有含蓄、间接的性格特征,因此,反映到传统文学创作中,也就是历来重视抽象化、意象化甚至是间接的文学创作与描写方式,也即是通过“言此而意彼”的方法来拓展文学作品的想象空间,一方面提升整个作品的艺术内涵,另一方面也能极大地彰显作家的文学水平。我国传统文学创作的这一思维方式与风格特征不仅出现在诸多文论作品中,而且部分文论作品也由此提出了绘画创作的“烘云托月,避实就虚”的风格追求和表现方式,从而对当时的绘画创作也带来了直接的影响。比如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金圣叹在《西厢记》评论中明确地提出:“‘烘云托月,避实就虚’是我国历代文学创作潜意识中追求的共同表现方式,同时也是所有文学作品共同的风格特征,反映了历代文人雅士的思维方式与审美追求,因此,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也应当充分贯彻之一思想,即欲画月也,月不可画,因而画云;
画云者,意不在云也,意固在月也。”此外,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与刘熙载也曾对文学创作“烘云托月,避实就虚”的风格特征经过分析和论述,并引申至绘画创作过程中去,由此对后世的绘画表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指导意义。事实上,也正是这种“烘云托月,避实就虚”的创作方式与风格特征,使我国传统的中国画一直坚守并张扬着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以笔墨为主,略施淡彩,落墨草草,便能显示出一种天趣和洒脱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品位。正如沈雄先生在《古今词话•词品》中所说的:“情以景幽,单情则露;
景以情妍,独景则滞。”比如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在画马的过程中,融西洋画的造型与我国传统绘画的写意为一体,综合应用染、烘、积、泼等诸多墨法,使整个画面中的物象产生细腻的色质变化,由此产生特殊的情感韵味和情景氛围。
(三)“移物言志”创作思想的产生
《尚书•舜典》中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另外,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曾这样写道:“诗以言志,赋以敷陈,箴铭诔颂,咸各有伦。”简而言之,文学作品是要用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和决心的。然而,正如上文所说,我国古代社会中的诸多文学家习惯于含蓄、间接的创作方式,尤其倾向于采用“移物言志”的方式进行诗歌等文学作品的创作。当主体的思想情感难以进行准确而直接的描述时,“意”的表达就需要借助于自然万物,即“移情于物”,通过物性来观照或者是反映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由此进行准确而流畅的思想表达。这种“移情于物”的思想是我国传统诗歌创作的重要特征之一。
(四)以诗充画,诗画结合创作方式的形成
古希腊诗人曾说,画是无声的诗,而诗是有声的画。虽然诗和画两者的本质并不相同,但诗与绘画都是人类借以表达情感的媒介,有着相通的艺术效果。“如诗如画”“诗情画意”就是中国人对诗画相通和美妙之处的最好表达。中国诗歌与绘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彼此吸收对方的长处,发挥自身的艺术优势,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现传《杜工部集》中有题画诗18首,包括画山水、画松、画佛等题诗,把画面的视角形象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极富诗情画意。在画中题诗是为了补充画面笔墨未尽之意,但也要顾及画面艺术形式的变化和完美,诗与画的结合要融洽,使读者获得丰满的思想感受和审美乐趣。
二、古代文学评论对中国画创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