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渊:高校要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目前,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高校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高校思政工作意见【五篇】,供大家参考。
高校思政工作意见范文第1篇
《教育与职业》:请问《意见》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定出台的?
黄文渊:高校要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目前,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高校专任教师六成以上,他们与学生年龄接近、沟通互动较多,对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很大。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热爱教书育人事业,关心关爱学生,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应看到,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因此,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2012年1月,在会见第20次全国高校党建会代表时强调指出,要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2012年6月,在部分高校党建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高校党组织要切实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来抓,关心青年教师,及时掌握青年教师思想动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帮助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上全面进步。在今年五四重要讲话中,又对包括高校青年教师在内的广大青年提出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的五点希望。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决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统一部署。
2012年2月,教育部组成调研组,在北京、天津、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四川、重庆、河南、陕西等14个省市开展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调研,百余位省级教育工作部门有关负责同志、高校党委有关负责同志和高校青年教师代表参与了调研座谈。在此基础上,中组部、、教育部组织起草了《意见》初稿,先后在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推进会、全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全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座谈会、第21次全国高校党建会等会议上广泛征求各地各高校意见。今年年初以来,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第21次全国高校党建会部署,进一步丰富完善,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形成《意见》。
《教育与职业》: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学校发展未来、关系人才培养未来、关系教育事业未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请介绍一下《意见》的定位和主要内容。
黄文渊:《意见》与《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共同构成指导开展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体系,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
《意见》包括七大部分,共16条。一是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从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丰富政治理论学习方式等方面,就切实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引导提出要求。三是就推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作出部署,要求强化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机制。四是明确提出要加大青年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力度,进一步做好青年教师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发展党员质量,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五是提出要努力拓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大力开展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青年教师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六是着眼于解决青年教师实际问题,就关心解决青年教师实际困难、关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平台等方面提出要求。七是强调加强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机制,落实工作基础保障。
《教育与职业》: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加强思想引领、强化师德建设,《意见》就此提出了哪些要求?
黄文渊: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培育优良学风,引导高校青年教师自觉抵制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倾向,志存高远,不慕虚名,静下心来倾心育人、专心治学。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重在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加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要深入、持续开展,不能走过场。要充分运用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作用,邀请高水平专家把理论问题讲深讲透,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信度和效度。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不断丰富学习方式,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通过建立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准确把握青年教师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活动,有效实现教育学习目标。
强化师德建设重在激发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意见》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学习师德规范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杜绝有损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要完善师德评价内容和方法,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失德失范行为,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定期开展教书育人楷模和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营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激励青年教师爱岗敬业。
《教育与职业》:不断提升发展党员质量,是当前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请问就加大青年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力度,《意见》提出哪些具体要求?
黄文渊:要着眼于做好青年教师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思想入党是一辈子的事,要在青年教师入党后持续开展教育工作,持续增强青年教师党性修养,持续提高青年教师政治素质。教育工作要突出长效性、专业化,以培训为主要手段,以党校为主要渠道,定期制订青年教师党员培训规划,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同时,《意见》对每年面向青年教师党员开展的集中教育学时也作出明确要求。严格党员管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尤其要注重日常管理、严格组织生活。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正面引导,通过树典型、立标杆,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高校青年教师关注自我发展,同时也注重社会参与,要针对年轻教师群体特点,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发挥青年教师党员主体作用,提高青年教师党员的党内事务参与度。
要着眼于提高青年教师发展党员质量。高校青年教师是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希望,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主力,要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尤其要重视在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留学归国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注重把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青年教师列为重点培养对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培养,充分发挥党性观念强、业务水平高、在青年教师中有影响的党员专家教授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作用。在发展党员时,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重点考察青年教师的一贯表现和对重大问题的态度,严格把好党员入口关,切实提升青年教师发展党员质量。
要着眼于发挥教师党支部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在队伍建设方面,要选好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注重从优秀青年教师党员中选拔党支部书记,注重通过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在支部设置方面,要根据青年教师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按照便于有效开展工作的原则,不断探索、创新党支部设置方式。在支部作用发挥方面,要致力于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不断丰富支部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不断增加党支部吸引力凝聚力,有效提升党支部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教育与职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丰富方法、拓宽途径,《意见》就此提出哪些要求?
黄文渊: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研究时代新情况和青年教师新特点,丰富方法、拓宽途径、搭建平台、加大投入,善于利用社会实践、师生互动、网络教育服务等多种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引导。
要开展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青年教师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身社会责任。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选派青年教师挂职锻炼,鼓励青年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项目,推动青年教师深入基层参加生产劳动,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志愿服务。
要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要健全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完善有关聘任、管理和考核制度,落实相关待遇。
要创新青年教师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青年教师对自身网上言行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积极搭建网络教育服务平台,提升运用网络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高校思政工作意见范文第2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根本动力——社会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作为一个子系统,其“”有一个更大的系统,即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产生制约作用。
(一)经济体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1]因此,经济关系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主导因素。政策作为人们“思想”的产物,自然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自建国以来,我国形成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事务进行集中管理,高校被定位于政治之中。围绕政府意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只规定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旋律等意识形态教育。如1950年《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确定在高校设立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程后,直至1976年的政策始终强调通过“学习毛泽东着作”、“选读马列主义经典着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主旋律教育的规定来看,1950年《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规定了“反帝教育、土改教育、五爱教育”的工作重点。1961年《高教六十条》提出,要使大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高校逐渐脱离政府的控制而拥有了非政治领域的自主社会空间。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拥紧现实而放逐理想,追逐功利而嬉戏道义,尊重自我而淡薄群体”的价值取向[2]。对此,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结束以阶级斗争为教育内容的时代,开始重视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要。1986年《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强调要普及法律常识。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校园文化”的教育途径。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推进网络化教育的开展。
(二)政治体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公共政策总是在一定的政治体制下制定和实施的,“体制上容纳的可能性决定了公共政策选择的结果。”[3]因此,对政策变迁影响最大的政治因素是政治体制。建国初期,我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反映在政策领域即以中央精神和领导指示作为逻辑起点。如1950年《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强调,“根据共同纲领文教政策”来规定“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及其他方面。1970年《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的批示》指出,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培养有文化科学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劳动者。《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强调,遵照胡启立同志关于“在全国各大学开设法律基础课”的指示开设法律基础课。
随着国家与社会二元分化进程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中仍存在集权政治的“阴影”,但已不是“主流”。如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强调,根据十五大精神进行课程设置及有关工作。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政策中,我们明显感觉到政策导向的变化,即开始关注大学生的道德、心理和生活需要,政策的文本表述由“引导”代替“应当”、“必须”。在制定政策时,政府也逐渐跳出“权力的圈子”,积极迎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利益和需要。如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历时9个月的调研,涉及全国几乎所有高校,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宏观管理、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4]。
(三)文化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文化的因子总会深入制度的具体规定和内在精神,成为决定政策变迁的重要变量。改革开放前,社会文化价值观高度同质,人们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和权威的意志作为价值尺度,绝对否定人作为个体自我的存在。这种文化价值观决定了社会的一切事务由政府直接决定,民众(包括大学生)无权利质疑政策或拒绝执行政策,即使政策发生方向性错误仍得到运行,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错再错”。如1957年《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出台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左”,教育目标转向阶级斗争教育,教育内容转向对马列着作的学习,教育方式转向劳动改造,管理体制转向工农兵学员管理。198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出台后才逐渐“转轨”。
改革开放后,文化价值观多元突显,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价值观“迷失与缺失、多元与偏离”[5]等现象,使政府主动地变革政策。如《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增加了适合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教育内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增加了适合大学生个性需要的教育途径。在教育管理方面,1987年《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提出“全党全社会都应当关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制度方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学校德育工作要有法制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基础动力——政府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6]因此,在政府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众多活动中,教育从来就是统治阶级维护、加强其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行为个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状态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管理不是我国政府独有的,世界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方式对高校德育进行管理,只是管理方式不同而已。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政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干预,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主导力量,是基础动力。
政府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过程中,由官方主体(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团中央等)主动提出,并在各高校选择有经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旧、新政策的讨论,最终以官方主体的名义发文。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首先是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就大学生思想教育作了3次重要批示,要求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部署,接下来由教育部组织力量对全国10个地区,包括北京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上海地区、天津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征集大量材料,并从地方高校选拔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家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形成的。在这种制度框架下形成的政策,更多地反映和代表了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利益,而大学生利益却无法真正得到体现,这种政策是“义务型”政策,即一项政策出台后,目标群体不得不履行一些新的义务或者增加履行原有义务的总量。由政府主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以渐进变迁为主,少有激进变迁。从政策变迁的60余年来看,除《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政策作全面调整外,基本保持了政策的稳定变迁。政府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时,不是保持“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的,而是以一定的价值取向为基础。政府的价值取向表现在:(1)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2)统一大学生思想和行为;(3)培养社会的接班人。
政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主导力量,主要是根据社会环境和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调整和终止旧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来看,建国之初政府全面学习前苏联,使政策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的规定上明显带有前苏联教育制度的痕迹。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不满和躁动倾向,为此政府推动政策转向服务于阶级斗争的需要,并相应增加了“阶级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等内容。改革开放初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讨论,为此政府主动结束了阶级斗争教育,并推动政策从重视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转向突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受“市场化”、“利益化”、“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大学生队伍出现了“理想淡化”、“信仰动摇”、“价值扭曲”、“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倾向,为此政府再次调整政策,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教育形式,提出建立德育工作的评估制度,制定有关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条例及实施办法。同时,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投入制度,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指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直接动力——大学生
政策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群体。一项政策如果使目标群体获得一定的利益,那么它就较容易被目标群体接受;反之,一项政策如果被目标群体视为对其利益的侵害和剥夺,那么它就难以得到目标群体的认可[7]。因此,大学生作为目标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直接动力。
50年代大学生对政治、马列主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据回忆:当时同学间谈论最多的话题不是体育、不是游戏、甚至不是学业,而是政治,大家都坚定地笃信马列主义[8]。因此,不论政策怎样学生都“心安理得”地接受它,学生的表现促使政府沿着建国初期的政策走下去。从课程规定来看,1956年《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与1952年《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相比较,除增加马列主义基础外,其余保持一致。1957年后,部分大学生思想的波动状态才促使政府进行政策微调。如1958年《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规定,一律停开政治课,改开一门“社会主义教育”课程。1959后又回到原来的“轨道”。
60年代大学生共同拥有着“讲政治,不讲出身”的时代心理,对党、国家和毛主席表现出无限忠诚,拥有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追求。学生的表现使政策在延续的基础上向绝对服从于政府和社会的方向发展,以至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如1961年《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1964年《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其目的均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宣传党的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80年代大学生更多地表现为“自我搜寻”、“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奋斗”、“自我超越”,逐渐散去了对政治理论课的热情,认为“政治理论好像没有多少用处,是可有可无的。对于现在的功课不像入学时那么热心了。有时甚至想抛弃它,但又觉得束手无策,陷入痛苦的彷徨中。”[9]同时,少数学生中也出现了某些思想消极、混乱等现象,并多次发生学潮。学生的变化使政府作出政策调整,增设思想品德、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
90年代大学生思想动荡比较明显,如面对腐败、分配不公等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面对“脑体倒挂”现象和新的就业制度心理问题急剧增加。学生的变化使政府积极进行政策调整。如1995年、1998年分别形成“两课”改革的“95”、“98”方案。从课程改革来看,浓厚的政治色彩降低,道德教育得到提升。同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以“德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并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这表明政府努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生活化方向发展。
高校思政工作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政治教育;
改革
1 提高主体的自觉性
1.1 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能力
1.1.1 强化辅导员在网络思政方面的引导作用
辅导员教师队伍要熟练使用使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主动使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和影响,同时,辅导员要用学生的视野来分析和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来推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在开展这一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利益,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1]。
1.1.2 辅导员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在利用网络教育来影响班级的思政教育工作方面,辅导员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己管理能力,使得学生主动、自愿的接受老师的正确影响,促进学生自主的理性形成,促进学生自觉、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1.1.3 转变思想,灵活运用网络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的班级模式早已从“固定”转变成为“灵活”。早在1862年,“班级授课”这一制度已确立。班级模式的固定化,利于学校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但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学生的创造力。为进一步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因势而生,以前固定的班级模式渐渐灵活起来。这种“灵活性”也逐渐应用于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西华大学的“易班”学生互动平台,就是有效使用虚拟平台社区,由辅导员老师和学校的网络工作队伍共同关注学生的“网络言行”,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对学生的思想工作进行监督和引导。[2]实践证明,转变思想,灵活使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利于推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1.2 发挥学生干部在在进行舆论引导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高校学生是高认知人群,他们的利益诉求更加强烈。高校一旦出现网络舆论导向错误的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的损害学生的利益,易在校园网络平台上内产生不和谐的声音。这样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易导致更加严重的问题,这些网络上的发生就推动了高校舆论的进一步发展,随之产生相对应的矛盾和问题。
在高校舆论的引导方面,要正确发挥学生干部的力量:一是,在面对网络上学生们自己对自己利益的诉求,他们选择网络这种渠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希望得到他人和支持,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结成有共同利益和能互相理解的集体。而当这些人的单人观点成为集体观点之后,影响力会越来越大,最后成为一个舆论导向,在面对这种舆论导向的产生时,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干部在起始阶段就密切关注,一旦发现舆论的导向不对,就需要及时告知辅导员,再配合学校扭转这种不正确的舆论导向,将这些问题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二是,要培养学生干部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够及时关注并发现到网络上在同学们所发出的“声音”,对好的言论积极引导并指出,对不好的言论及时发现并关注,采取相应的措施。
1.3 培养“意见领袖”促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每一个固定的大学网络平台上活跃的群体较为固定的,在这个群体中,较容易出现某些语言表达能力强,思路清晰的“弄潮儿”,他们的看法容易左右一个集体的舆论的导向,这就是我们称之为“意见领袖”的人。当一些错误的言论在网上形成扩散趋势之后,出现误导广大学生的舆论导向时,意见领袖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意见领袖肩负着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重任。我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为“意见领袖”的正确观点充当传播者,同时我们自觉担负起引导社会正确舆论导向的责任,担当起正确的意见领袖,并在学生中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意见领袖”,让广大学生就能在第一时间接受到正确舆论导向的影响,起到导人向善的功能作用。
如何树立学生意见领袖的地位:一是,创造一种自由平等的网络舆论氛围。作为在网络中人际关系的扩大,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二是,在舆论引导机制建立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群体意见领袖。积极发挥学生意见领袖的作用,以其个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来对广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3]三是,在学校网络体系构建当中,积极发掘思想觉悟高、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的优秀学生,并对其进行网络传播的培训,进而将其培养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力助手。
2 丰富内容的有效性
2.1 借助网络舆论,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覆盖面
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形态已然普及,高校的校园网络文化也显得非常丰富和活跃。高校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大学生作为校园网络群体社区的主力军。学生群体常常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对校园及社会上的某些事件在校园网络平台上进行个人言论的发表。学生对这一平台上产生的言论也是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使用这一网络平台的频率也较高,借助校园网络平台,舆论的传播扩散到高校的角角落落,其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当一个爆炸性的热点事件出现,与此同时,各种声音在网络上出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通过这些舆论的发展进行着扩散和覆盖。
2.2 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加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度
学校要有意识地及时防范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的舆论导向,正面积极的宣传教育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降低负面舆论的不良影响。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供大学生们学习和交流,并增加学生学习书本以外的、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量,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深度。首先相比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对网络上的一些极端分子和恶劣言论进行积极疏导以外,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发生,尊重学生的平等、自由发言。其次,校园网络舆论的长期性、多元性,使得在应对诸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出现的紧急事件、突发事件方面,网络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元,对处理这些问题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最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丰富校园网络文化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学生的“网络发声”,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实现网络内容的丰富性和延展性。[4]
2.3 舆论引导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具共鸣度
对于高校而言,要有效控制和引导网络言论的方向:一是,需要开展网络舆论的社区平台;
二是,要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抵御网络上的错误思潮,采用有效的方法途径使主流价值观占领高校的互联网阵地;
弘扬国家和社会的主旋律,用红色思想来占领校园网络“制高点”,为高校大学生们创造良好的网络氛围,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产生共鸣度。
高校要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共鸣度,首先建议高校建设一个主流的校园网站,建设一个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校园网络互动形式,吸引大学生们主动自觉参与、浏览并发表自己对于校园网站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深化交流与创新思维,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当然,重要是打造主流特色的校园网站,符合当代大学生们的思维观念,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资源的需求与喜好,同时校园主流网站要兼具高校的趣味性、独特性、知识性、人文性和教育意义于一体,提高大学生们的热情,吸引他们的眼球,做到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的高层次水平。
其次,还要加强各高校校园论坛的建设。高校大学生大多数习惯在校园论坛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校园论坛中寻求帮助,各高校的学生和老师参与其中,由于年龄和知识程度相仿,因此,大多数学生能在这里找到共鸣、找到适合自己的关注点。校园论坛上的舆论也经常成为热议话题,引起全校乃至更广的反响,校园网络上各种言论冲突也随之展开。高校掌握舆论主动权,也要做好校园网络论坛的管理工作,正确引导校园网络论坛上的各种舆论。[5]
3 创新方法的新颖性
3.1 网络舆论进一步拉进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希望学生坚持正确观点,防止出现错误观点,但这种“防患于未然”的观点反而容易让学生走进误区,导致学生出现一定的叛逆思想,而网络舆论有效的推动了老师和学生在网络社区上的交流互动。首先,辅导员老师通过网络平台积极的关注学生在网络上的各种言论,正确理解学生的言论以及想法,理性使用情感方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的与他们产生共鸣,立足实际,通过网络评论等方法转变学生的错误观点。其次,目前,建设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拉进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引导机制队伍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推动了老师和学生在网络社区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增加网络社区的活跃度。最后,在网络舆论的引导中,始终坚持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强化意识形态的有效性,使学生的网络思想言行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通过形式多样、机具吸引力的网络文化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和老师在网络社区上的沟通与互动。
3.2 舆论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更具隐蔽性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网络舆论的引导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更具隐蔽性,这一隐蔽性体现在:一是,网络平台为主客体之间的互动,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主客体通过网络,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二是,在校园网络平台上,主客体的身份得到了隐藏,在现实社会中不同的表象、身份、地位,但在网络上得到了这些身份由于网络的作用,被一定程度上的隐匿起来,加强了主客体之间的平等性,使两者之间的沟通更具有平等性和相对的实在性。比如西华大学的易班建设的过程中就发现,指导老师用虚拟的网络身份和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交流时,学生会较现实生活中更轻松的与老师沟通、交流,能够更便于让老师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将某些疑难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网络舆论的引导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永.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2).
[2]年大琦.基于易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4(4).
[3]张朝霞.大学生意见领袖--民办高校学术党建工作的新抓手[J].理论观察,2014(6).
高校思政工作意见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发展;
特征
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和素质教育,有效引导学生自我约束与管理,起着重要作用。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光荣使命。进入新的世纪,大学生思想呈多元化趋势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中国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发展状况及其特征,对于建设高水平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发展状况
(一)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阶段
1937年至1952年为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萌发阶段,在这一阶段,高校辅导员制度继承了根据地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指导员制度的优良传统。1937年,在组织机构上改名之后的抗日军政大学仿照部队编制,军事化管理学生的生活实行,学员被编成为若干大队、支队、中队。中队配备政治指导员。“这就是最早的政治指导员制度。政治指导员全面负责基层中队学员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是学校领导对学员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1]新中国成立之后,高等院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50年党发出了《关于加强对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领导》指示,要求各类高等院校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为了加强全国各学院政治思想教育的领导,“1951年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以华北、华东、中南三个地区的工学院为重点,拟定调整方案。方案指出:‘各工学院有准备地试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设立专人担任各级政治辅导员,主持政治学习思想改造工作’。”[2]
(二)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确立阶段
1952年至1961年为高校辅导员制度确立阶段的具体时间,在这一阶段,全国高校经过了“三反”运动和思想改造清理,群众的政治觉悟空前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也空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1952年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央教育部的《关于在高等学校试行政治工作制的的指示》,指出全国高等学校应有准备地在校内设立政治工作机构,其名称可称为政治辅导处,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学习,指导全体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指导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社会生活,掌握全校教职工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此外,《指示》还规定了政治辅导员的人数比例、挑选条件以及主要任务。政治辅导员要多参加学校党支部和团支部的领导工作,兼任政治理论课助教,以便能够逐渐培养成为学校工作中的骨干,成为政治理论教员。在当时,政治辅导处的政治辅导员是学校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
(三)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完善阶段
在1961至1966年期间,高校辅导员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很大提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1961年,为了加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在关于讨论和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指示中规定:“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3]国务院于1965年出台了《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政策,以法规的形式将政治辅导员等做出了的地位、作用、职责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政治辅导员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四)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挫折阶段
在1966年至1976年十年时期,高校辅导员制度遭到严重破坏。高校中党的正确领导在此期间也被错误的,教育制度被摧残,教育秩序遭到破坏。许多政治辅导员也成为了斗争的重要对象被批斗。这段时期,政治辅导员制度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破坏。虽然在“”后期也有政治辅导员,但是,总的来说政治辅导员制度在这一阶段很不规范。
(五)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再发展阶段
1976年至今是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再发展时期。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修改意见是教育部针对高校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明确提出建立一支新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恢复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1980年,由教育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在这个意见里,指出要建立一支坚强的、精干的、有战斗力的政治工作队伍。建立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制度主要是根据具体条件进行。1993年,由中组部、、国家教委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这篇意见里,中组委、、国家教委的相关人员指出了“要努力建立一支以精干的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的政工队伍”重要建议。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10月14日下。文件中明确了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文件,并把过去称呼的‘政治辅导员’改称为‘辅导员’”[4],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变化。2005年1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5]由此,高校辅导员制度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
整体宏观观察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50余年的发展历程,这一制度不仅适合我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也实施培养了千千万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并且也锻炼了一大批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当然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也需做出更大的努力一致为实现辅导员职业化和专家化的目标。
二、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特征分析
通过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观察,社会与时代对大学生的培养以辅导员制度发展为重要的动力和落脚石,辅导员制度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从专门化向职业化的发展的过程,而且又是一个从职能化向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一)社会与时代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求是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动力和落脚石
社会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求密切相关的辅导员制度的发展的重心是围绕着我国的教育方针而进行的。建国初期在特别强调政治下,满足政治的需要,职责单一的这一时期辅导员的工作“以政治为本”,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政治学习和思想学习。随着20世纪80年代教育方针的改变,相应的辅导员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历经的辅导员制度逐步得到恢复后,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工作职责主要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两个方面的辅导员工作开始转向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党的十六大不仅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而且也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因而进入到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阶段的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在这一情况下,辅导员工作由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教育、管理、服务、咨询、研究为一体的专业行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育人的工作职责。
(二)从专门化向职业化的发展的过程
我们从职业的角度来看,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发展从专门向泛化并向职业化不断发展。前期是我们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前期,辅导员是不独立的,是专门化的政治辅导员,而且也不是作为一种职业来看,仅是高校内部做一个兼职。辅导员制度由专门向泛化过度后,辅导员身份明确了点但还不清晰,工作职责泛化,选用制度也不规范,流动性太强,没有相关的培养和培训机构。十六大之后,我国辅导员开始成为一门职业,辅导员职责不断清晰,选拔、培训、管理、考核、激励机制也不断完善,辅导员的素质通过专门机构提升,队伍建设以专职为主、专兼职并存。可以说,“一支‘信念坚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育人自育’的职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
(三)从职能化向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的辅导员都在党的领导下,这是一种职能式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党的工作的开展以及上下命令的传达,也保证了信息的有效传递,能更好对学校工作服务,有利于学校的管理,秩序的维持和效率的提高。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以及辅导员职业的变化,原先的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新形势。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使得辅导员需从职能化向专业化改进,“专业化的前提是改变所有学生事务块状集中于班级由一个辅导员完全负责的状况”[7],辅导员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也要进行相应教育,应当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辅导员专门奖惩绩效机制,促进辅导员这个职业的发展,完成辅导员个体专业化的进程。
总之而言,高校辅导员制度是规范辅导员工作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模式,同时,高校辅导员制度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被完善。健全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工作机制就要不断规范高校辅导员制度。辅导员制度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工程,它的正常有序运转事关高校的发展稳定,关系到新世纪优秀人才的培养,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把高校学生工作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吉兴华,姜瑛,叶丽萍.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J].北京教育工作,2009.
[2]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N].人民日报,195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5.
高校思政工作意见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下发至今已6年,《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意义非常重要。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难以估计,中东、北非的政权也更迭频繁,我国周边形势风云变幻,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也越来越尖锐复杂。正是在这样的局势下,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另外,由于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让大学生信息摄入也越来越具有多元化、包容化、独立化的趋势,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因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对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和高校、社会发展要求的满足程度。也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与出现的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有效性”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这种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变化的,是与时俱进的;
第二,有效性应该是一切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教育者的活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应该是一种合力;
第三,有效性是有层次性的,主要体现在依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
第四,有效性还应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有效性、过程的有效性和因素的有效性。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意义
1.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应对日益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必然要求。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和平演变的行动不断加强,近期中东及北非的和平演变和原有政权的颠覆很多都是因为大学生和青年群体成为外部势力影响切入口导致而成。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加之西方的文化霸权与渗透对大学生的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另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负面因素,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种种形势表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已刻不容缓。
2.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目标。同志在《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而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人才需要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引导大学生将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虽然高校一直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重视不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办法比较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具体体现,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如果任由其发展,很可能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因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显得迫切而重要。
4.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一代,他们的性格特点表现如下: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强;
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价值观现实;
更多地和网络打交道,因此他们的信息和知识也更加丰富,这些特点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他们更加注重个人自身的发展,特别是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由于大学生乐意接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教学,这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因为如果不能够主动适应教育客体大学生的变化,那么在满足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三、新时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新时期增强高校思想教育有效性,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新时期的教育条件和环境,正如前文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有条件的,而今是要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和受教育者大学生呈现出各种新特点的情况下来研究,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策略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1.切实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近来中东和北非国家的更加凸显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是形势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趋势。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认真领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最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指向。二是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作用。长期以来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造成某些高校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不够重视,逐渐放松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这种现象会对我们的人才培养带来不利影响。常抓不懈地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作用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三是要融会贯通,善于总结。要认真对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正视并寻找解决方法,在不断总结和提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2.构建一支水平高、经验多、能力强的队伍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教育过程中教育主题往往起到的是关键作用,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广大教育者就是教育的主体,构建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至关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第一,要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的传递职能。我们的干部队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意志开展工作,绝对不能超越主导价值体系的规训。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国家相关政策的研究解读,明确自身代言人的角色,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递给大学生。第二,要进一步丰富干部队伍的教育职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决不能是简单的说教,而应更多地运用引导和启发的方法,因人而异地组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多形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终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塑造、引导和转化。第三,要进一步提高管理职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强、牵涉面广的工作,需要我们的干部根据大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和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目标、计划、组织和制度等各种管理手段进行教育和人格塑造,教育者有效地管理可以规范教育对象的言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证。
3.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很大程度在于大学生对这项教育的接受程度,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于接受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一步丰富满足大学生们日益多元化的需要,笔者认为要做好三个结合:一是经典理论与时事政策相结合。现在大学生对于时事非常关心,对于经典理论涉足甚少,然而很多时事其实可以用党的经典理论来解读,如何将这两者融会贯通,需要下些工夫。二是网络问题与现实现象相结合。大学生普遍对网络比较感兴趣,他们很多的见解现实中可能不会表达,而在网络中却是各抒己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比大学生更加关注网络。如果从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网络问题为切入点,从而引导到对现实的关注,进一步达到思想的塑造,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三是知识传授与互动反馈相结合。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向行为,它的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在教育者主动传递知识的基础上受教育者的互动反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多设置一些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的活动内容,从而达到良性互动的效果。内容是鲜活的生命力,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在动力,也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必然要求。
4.拓展多元化的教育渠道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手段。在充分发挥“两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拓展多元化的渠道,这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手段。一是精心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可以弥补课堂主渠道的不足。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传递给他们,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如何贴近学生,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其中,增长见识,真正地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二是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建设。网络已经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独特的优势有效地缩短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平抑了角色异化带来的身份鸿沟。老师可以最真实的体会大学生内心的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交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三是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是有政工干部和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然而如果通过积极的引导和鼓励,让大学生自己来担当教育者的角色,那么他们从自身出发制订的教育计划、内容、方式将更多地切合他们自身的需要。如某些高校设立了理论学习研究小组、时事评论社等社团组织,这些平台的构建对于学生自发地进行思想塑造和人格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5.完善评价反馈机制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方法。有效性是相对的,它的结果评价是有效性衡量的重要标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评价反馈的结果息息相关,只有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才能真正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结果主要体现在第二课堂建设、校园文化成果及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等方面,这些是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成果更多的是通过调查、跟踪的方法来收集、评判,如对大学生入学和毕业生分别做问卷调查,对用人单位做毕业生的评价问卷,对毕业后学生进行跟踪调查,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