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增强记忆力音乐【五篇】(2023年)

时间:2023-06-21 12:3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大多数的音乐教学活动开始并非识音符、拍节奏,而是由教师带领学生逐句的教唱,这种教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的教学方法看似很原始,但事实上此种回声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记忆积极性。在一般情况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增强记忆力音乐【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增强记忆力音乐【五篇】

增强记忆力的音乐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音乐记忆,音乐教育,模唱,体态律动,感知觉,美

一、 以模唱的方式,训练听觉记忆

大多数的音乐教学活动开始并非识音符、拍节奏,而是由教师带领学生逐句的教唱,这种教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的教学方法看似很原始,但事实上此种“回声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记忆积极性。在一般情况下,新学的乐曲,教师一开始的领唱分句时间控制在:学前儿童在1-6秒,学龄儿童在3-15秒,此时,学生在短时间内将听到的音响快速编码进入感觉记忆。接下来,教师将分句组合成乐句进行模唱,使记忆内容经过重复的过程有所扩大,得到加强,这时,经过复述的乐句,进入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约5-20秒,一般不超过1分钟,存储在短时记忆里的信息大约在30秒之后开始消失,除非这些信息在30秒的周期内得到有效的加强。最后,学生可以自己从头至尾完成对整首乐曲的记忆,便进入了长时记忆。

以模唱的方式训练听觉记忆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法中都有所体现。为提高听觉记忆,在具体的操作中,依不同的对象,模唱的初始长度可以从一开始的两小节逐渐扩展到四小节、八小节,完整的乐句甚至整个乐段。在模唱的分句时要顾及乐思或乐句的相对完整,结构平衡,以培养学生对音乐句法、秩序和结构的美感体验。

二、体态律动--用身体来体验和表现音乐,运动记忆、视觉记忆、审美记忆与音乐记忆相结合。

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对其后发展起来奥尔夫、柯达伊等诸多教学法都有所启发和借鉴。

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情绪转译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 体态律动的目的是通过音乐与身体动作的结合,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及其敏锐的动作反应,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笔者认为:体态律动对音乐记忆的强化功能和协助作用效果突出。原因有三:

(一)、以听觉记忆为主,视觉记忆与运动记忆的参与,使得对音乐的审美记忆被增强。

和着音乐的体态律动从原始的音乐起源开始,就将音乐记忆与运动记忆联结在一起了,它们关系密切。肢体的运动能够刺激大脑皮层更加活跃的活动,使得记忆更为深刻。听觉记忆容易转瞬消逝,而运动记忆却能够协助音乐记忆,使它存储的更为长久、清晰。在这种情况下,听觉记忆不再孤立,有了相应的运动记忆和视觉记忆的参与,对音乐的审美记忆就会更加深刻、准确。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多重感官来记忆音乐,用“耳”来感知音乐;
用“眼”来观察音乐美感在肢体上的细微表现;
用“身体”动作来体验和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用“脑”来分析和记忆音乐,强调运用多感观的协调运作。在听觉记忆、视觉记忆、运动记忆的多重工作下,音乐记忆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提供了新的提取方式(通过对动作的回忆提取音乐要素)。

在提取过程中,当回忆一段音乐受阻时,记得当时的体态动作,就能唤醒相应的情绪、情感;
音乐要素不断重现,使得音乐记忆得到连续。

(三),提高了对音乐学习的审美情趣和记忆兴趣。

通过体态律动,主体以不同的肢体运动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这种音乐活动不仅对音乐的情绪、情感有所深化,而且对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织体、曲式结构等都要在肢体上有相应的表达,快乐的音乐活动促使儿童在听觉上更加积极、主动,尤其激发年幼儿童对音乐学习的审美情趣和记忆兴趣。

因此,体态律动能够强化音乐记忆,加入体态律动的音乐记忆比纯听觉的音乐记忆更加深刻、持久,而且在美感的表达上也更为生动。

三、 对音乐要素分析、强化、实践、创新,使之得到内化,音乐记忆从对感觉的记忆上升到

对感知觉的记忆。

要深入的理解音乐和记忆音乐,掌握、熟悉音乐的各个要素是必备的条件。每一种教学法都会运用不同的方式对音乐要素进行练习。通过听觉,以儿歌、游戏等儿童喜爱的方式感知和强化各音乐要素;
在熟悉音乐要素后,再以音乐实践和创新来内化它,激发音乐学习的兴趣并增强音乐学习的成就感,这些都是音乐教学法的重要手段。

对音乐感的记忆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只是对感觉层面的记忆,所以一般比较模糊、易错、存储状态很不稳定,此时教师会针对音乐要素编排儿歌、游戏、音乐社交活动等,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对音乐要素由感觉上的深入体验,上升到知觉层面的深刻理解。对知觉的记忆可以建立在已有的各种知觉经验之上,它们经常得到重复和巩固并长久、稳定的储存在长时记忆里。在感知觉上都对音乐要素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这时,学生就会乐于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参与到音乐的演奏、表演中来,鼓励学生有所创新,将音乐感知内化、记忆,变成学生自己拥有的音乐能力,此时对于音乐要素的记忆就会在音乐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从感觉上升为感知觉,深深地记忆在大脑里了。因此,有了感觉和知觉的共同参与,就可以将听觉记忆、逻辑记忆、语意语词记忆等联合起来,加强对音乐的记忆,最有把握的音乐记忆是经过知觉参与、分析之后的记忆。

四、 音乐素材的选取贴近生活,体现本民族的音乐审美经验,易懂易学易记。

在各个教学法中都非常重视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用。不仅选用艺术价值较高的音乐素材,而且注重贴近日常生活和本民族的语言特色。例如:柯达伊教学法在其教材中选用的音乐首推本民族音乐。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产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多用民间音乐素材,除了可以弘扬民族文化,从记忆效能的角度来说,使用本民族的音乐素材可以和主体的本民族语言,生活习惯、审美特点等彼此联系、互相渗透,使得音乐记忆自然发生,更快速持久。

增强记忆力的音乐范文第2篇

1AD的主要临床症状

临床上AD隐袭起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行为异常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早期出现记忆力减退,以近记忆力障碍为主,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严重时有空间定向障碍。AD病人常伴有情感改变和行为异常,出现焦虑、抑郁、情感淡漠和激越行为,病情常呈进行性加重,最终多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2AD的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应用一切音乐活动的形式(听、唱、演奏、律动等)来达到重建、维持及促进心理和生理健康的一种治疗方式。音乐治疗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为一体,由专业的音乐治疗师通过具有治疗效果的音乐干预来实现个体化治疗目标。音乐治疗分为主动音乐和被动音乐2种方式。主动音乐治疗需要病人主动参与演奏乐器或演唱歌曲;被动音乐治疗只需病人聆听音乐,不需要演奏或演唱。研究表明,与被动音乐治疗相比,主动音乐治疗更能调动AD病人积极性,使其更愿参与活动中[2]。音乐治疗通过影响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从而对AD病人发挥治疗功效。查小云等[3]曾从音乐治疗的方法、内容及其有效性等方面评估了音乐对痴呆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音乐治疗可有效改善痴呆病人的临床症状。

2.1音乐治疗对AD病人认知的影响

认知功能是病人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语言和非语言技能、记住新知识和从丰富的知识库中追忆知识的能力。AD的记忆障碍主要表现为记住新知识能力受损和回忆远期知识困难,早期以近期记忆力受损为主,最终近、远期记忆力均有障碍。情景记忆障碍是AD病人记忆损害的特征性表现614之一。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memories,ABMs)作为情景记忆的一部分,是对亲身经历过事件的一种远程回忆。音乐治疗有助于唤起既往事件及情感内容,有增强AD病人的自传体记忆功能。研究发现,与非音乐干预相比,音乐干预可以有效提高AD病人的自传体记忆[4]。并且,相对于听研究者选择的音乐,听自己选择音乐的AD病人自传体记忆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改善[5]。音乐治疗可以维持和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Cec-cato等[6]给AD病人播放已录制好的音乐,结果表明该种方式的音乐干预可以改善其注意力及记忆力。Satoh等[7]研究发现,唱歌训练(每周1次,持续6月)可显著减少瑞文氏图形推理测验(Raven"scoloredpro-gressivematrices,RCPM)分数,有效改善AD病人的精神运动速度。Innes等[8]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音乐治疗可显著改善AD病人的主观记忆功能和客观认知功能。音乐治疗也可有效改善AD病人的语言功能,在提高病人的语言技能上很大程度依赖于认知过程。音乐治疗不仅作为晚期AD病人无法理解口头语言的一种替代交流方式,还可以提高AD病人语言记忆能力。Sara等[9]访谈并记录接受音乐治疗的AD病人,他们更容易在音乐的环境下与其他AD病人或看护者进行交流。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为期6周的音乐干预改善了AD病人语言功能[10]。

2.2音乐治疗对AD病人情感的影响

AD病人常常伴有焦虑、抑郁、淡漠等情感障碍。研究发现,音乐治疗可明显减少AD病人的焦虑[11]与情感淡漠[12],且音乐治疗较阅读干预更能改善AD病人的焦虑及抑郁状态[13]。AD病人情感状态由交谈内容、面部情感的表达及心情所评估。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音乐治疗前后AD病人交谈内容无显著的改变,但病人的面部情感、心情较前改善[14]。

2.3音乐治疗对AD病人行为的影响

AD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激越行为是AD病人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研究表明,音乐干预2周后的激越问卷(Cohen-Mansfieldagitationinventory,CMAI)、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europsychiatricinventory,NPI)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但音乐干预第4周及干预结束后AD病人的CMAI及NPI评分与音乐干预前评分相比无显著变化[14],说明音乐干预对AD病人的早期激越行为有改善作用。Ho等[15]在痴呆护理院应用CMAI评分观察音乐干预对AD病人激越行为的影响,发现进餐时播放音乐可改善AD病人的激越行为,但其效应持续时间较短。近期一项荟萃分析表明音乐治疗可有效减少AD病人激越行为,尤其在选择个体化音乐、主动音乐中较为显著[16]。

2.4音乐治疗对AD病人的其他作用

研究表明,音乐治疗除改善AD病人认知、情感、行为外,也可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改善心情,增加其幸福感,提高睡眠、生活质量及减轻看护者负担[17]。Sara等[9]通过对AD病人及看护者对音乐治疗感受的记录,发现音乐可改善病人与看护者关系并减轻看护者负担,病人更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3音乐治疗对AD的影响机制

音乐治疗对AD病人影响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神经可塑性、神经再生与修复、神经内分泌、抑制炎症与氧化应激等有关。音乐在AD病人脑神经可塑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8]。AD病人常常伴有严重的脑萎缩,以皮质区较为明显,包括内嗅皮层、海马、内侧额叶和额顶区等。音乐刺激可激活脑内特定区域如岛叶、扣带皮质层、下丘脑、海马、杏仁核及前额叶皮层等,改变神经结构,增强突触可塑性,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研究发现,音乐刺激可增加右角回和左舌回神经活动,也可促进脑神经再生和细胞修复[18-19]。音乐刺激可部分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内源性大麻素、多巴胺、一氧化氮等生化介质,使AD病人身心得到放松;促进类固醇激素释放,从而延缓AD的进展[19];刺激中枢释放多巴胺和其他神经递质,加强自主调节,改善AD病人临床症状[20]。炎症与氧化应激在A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血液中高浓度的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可以预测认知功能的减退[21]。音乐治疗可以减弱和逆转这些有害改变,间接通过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改善认知功能,延缓AD进展[8]。

4问题与展望

音乐治疗是一种简单方便、低成本、有效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AD的治疗,但目前关于音乐干预治疗AD的研究还存在样本量偏小,多中心研究不多,评价方法单一,且参与者的文化程度、治疗背景及既往对音乐的喜好程度不同,这些都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此外,音乐治疗时音乐类型及音乐曲目的选择对AD病人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今后还需要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并应用更严谨的方法学对其结果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Alzheimer"sDiseaseInternational.WorldAlzheimerReport2015:Theglobalimpactofdementia[R].London,2015.

[2]LancioniGE,O"ReillyMF,SinghNN,etal.Assessingtheimpactandsocialperceptionofself-regulatedmusicstimula-tionwithpatientswithAlzheimer"sdisease[J].ResDevDis-abil,2013,34(1):139-146.

增强记忆力的音乐范文第3篇

音乐家和出租车司机的大脑

人的大脑皮质在完成各种工作和任务时有不同的分工,因此,具有不同专业技能的人在大脑结构和形状上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既是认知的特点,也是记忆的基础。

人们都知道,音乐家的大脑对声音特别敏锐,能迅速了解不同声音的音高和特质。音乐家的这种与一般人有区别的鉴赏音乐的本领与大脑的听觉区有关。解剖发现,音乐家大脑的颞平面(听觉区的组成部分)比一般人的大。

人类的听觉中枢主要位于大脑的颞上回、颓横回和颞平面,这些部位共同称为听觉区。但是,在欣赏音乐时,除了听觉区要发挥主要作用外,也需要大脑皮质联合区(额叶皮质的大部,顶、枕和颞叶皮质的其他部分)共同发挥作用。音乐或声音在进入耳朵后100毫秒内,脑干、丘脑、初级听觉区、次级听觉区和皮质联合区会共同作用来辨识声音的音高、音色与音量。但是,在100~200毫秒后,声音信号会进入大脑音乐回路的听觉区,由右侧颞上回处理旋律,由颞平面处理音程,由情感中枢顶叶激发从音乐产生的情绪。

但是,音乐家的大脑在处理音乐时,掌管语言的左侧听觉区与掌管理性思考的额页也会参与进来。对音高非常敏感的音乐家的左侧颞平面与掌控左右脑协调的胼胝体都比普通人发达。这是音乐家大脑的特别之处。

研究也发现,出租车司机的大脑也有特别之处,由于他们要记忆很多道路、行走方向、路标、交通管制情况和街道地名与地址,他们大脑的海马体部分比普通人的大。早在2000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埃莉诺・马奎尔等人就发现,伦敦的出租车司机从白金汉宫到大本钟(威斯敏斯特宫报时钟)只要5分钟就能赶到,原因是他们对道路的记忆非常清晰,知道怎么抄近路和避免拥堵。他们大脑中与导航相关的海马体要比一般人的大,而且,最有经验的出租车司机的大脑的这一部分体积是最大的。

马奎尔等人通过电视游戏《逃亡》对160名32岁~52岁的伦敦出租车司机和150名普通人的大脑进行了测试。在这个游戏中,出租车司机使用模拟仿真电视游戏机对伦敦街道导航,这时,研究人员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其进行脑部扫描。当出租车司机首次对前方行进路线思考的时候,他们的海马体最为活跃。而当出租车司机遇到路障、发现熟识地标、观赏沿途景色或是考虑顾客的想法时,他们大脑中其他区域的活动有了显著的增加。此外,马奎尔等人还对一名因大脑海马体严重受损而失忆的出租车司机做了研究,结果证明这名司机只可以对主要街道进行导航,而对蜿蜒复杂和次要的街道则无法辨认方向。

大脑的可塑性

对于音乐家大脑的颞平面比较大以及他们特殊的鉴赏音乐和创作音乐作品的能力,相当多的研究大员认为是天生和后天因素结合而形成的,即先天的音乐基础和后天的训练共同铸就的。而后天的训练帮助音乐家的颞平面变大实际上就是增加了这一区域的神经元数量,从而让听觉神经活动更加强化。这是后天活动增强大脑特殊能力的证明。

研究人员发现,音乐家左侧颞平面N-乙酰天冬氨酸(NAA)浓度明显比未经过音乐训练者高。而N-乙酰天冬氨酸是神经元的标记物,它的浓度升高表明局部神经元密度增加。相反,N-乙酰天冬氨酸减少,则意味着神经元数量较少和神经功能障碍。这也说明,长期的专业音乐训练可导致专门管理听觉和音乐鉴识的神经细胞的显著增多。因此,大脑中的这个区域通过训练不仅体积增大,也意睐着它的功能在增强。这就是音乐家明显比一般人更善于鉴赏音乐和从事音乐创作的生物学原因。

那么,出租车司机的特别的记忆力和形成这种记忆力的基础――较大的海马体――是如何形成的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马查尔等人又进行了一项相关的后续研究。这个研究是,让出租车司机和对照组参与一项对2万多条街道和地方进行导航与记忆的训练,并通过对这些参与者训练结果的比较,来探明人们是否是经过训练才形成了大脑中更大的海马体,抑或是有些人的海马体天生就比其他人大。

受试者分为两个组,一组是具有出租车从业资格的出租司机,共79人;
第二组是没有取得出租车从业资格的人和普通司机,共31人。马奎尔等人对这两组人群进彳亍训练,并在训练之前、训练之中以及结束后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以及对他们进行记忆测试。具体任务是,要求这些人记忆25000条街道和20000个路标。

在开始训练之前,具有从业资格的出租车司机的大脑与那些没有取得从业资格的司机和普通司机的大脑并没有差别。但是,经过3~4年的训练后,有从业资格的出租车司机中有39人的大脑灰质中后海马体部分体积增大,但是,没有取得从业资格的司机和普通司机的大脑海马区自始至终都一样大,没有变化。

研究人员认为,出租车司机的大脑比别人具有更大的可塑性。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些人的大脑的特殊性是后天塑造的,但是,前提是他们具有某种遗传素质。这就如同音乐家与普通人大脑的差异一样。

终生学习抗御痴呆

出租车司机大脑的海马体在导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似乎与卫星导航系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说明,尽管地图、指南针和经纬线等都是人类的导航工具,但是,在人的大脑中有一种心理导航图,主要是靠学习而获得。

由于伦敦的出租车司机需要在成千上万蜿蜒曲折的街道中寻找最佳行进路线,以便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的大脑形成了精确而有效的导航体系,并且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日渐强大。这就是他们大脑中海马体比普通人大数倍的原因。

然而,海马体不只是与记忆有关,也与学习有关,因为任何学习都涉及记忆。海马体是记忆形成的主要场所,在记忆过程中,海马体充当转换站。当大脑皮质中的神经元接收到各种感官或知觉信息时,它们会把信息传递给海马体。如果海马体有反应,神经元就会开始形成持久的网络,从而形成记忆;
但如果海马体没有反应,那么脑部接收到的信息就会自动消失。这也是人的认知的基础。

研究也发现,海马体内部及邻近大脑区域有三种神经细胞,它们与记忆和学习都有关系。这三种细胞是,位置细胞(Dlace cell)、头朝向细胞(head direction cel])和格子细胞(grid cell),这三种细胞组成了大脑中的导航体系。人的大脑中有成千上万的位置细胞,分布在众多细小的角落。位置细胞接收各种来源的空间信息后,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海马体内形成认知地图,或加强联合皮质内细胞集群的突触联系,以形成对空间位置的永久记忆。

头朝向细胞是一种头朝向依赖性神经元,它如同指南针一般,可以告诉人面对的是哪一条路,而且头朝向细胞受环境、方向、暗示等因素的影响,是指导生物运动的重要神经元。挪威科技大学的爱德华・奠塞尔研究团队于2005年发现的格子细胞则可以通过类似经纬线的网格模型告知人们已经行进了多远。

增强记忆力的音乐范文第4篇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特点

低年级学生一般性格开朗、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对教师的要求基本能完成,喜欢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对直观有趣的教学活动表现出浓烈的学习热情,而当面对抽象的音乐材料时,却兴趣度不高,面目表情疑惑。此外,低年级学生记忆特点表现为:记忆不精确,缺乏目的性,对事物的记忆不是寻找事物本身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而是对事物表面的一些特征进行机械的记忆,记忆时间较短,忘却得较快,这是这一阶段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共性。

二、图谱在低年级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图谱在低年级音乐教育的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运用形式,能起到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作用,我们必须合理有效地运用图谱,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1.图谱在歌唱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在歌唱活动中,图谱发挥重要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建立很好的音乐旋律感觉,了解掌握歌曲的情感。

歌曲《牧童》教学中,我将歌词与图谱有机结合,如针对“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我放羊儿上山坡”,我在黑板上画上蓝天白云、人、羊和山坡,针对“绿绿的水,青青的草”,我画上绿水青草,学生很快根据图了解歌词、学会歌词,还能看着图谱随音乐有节奏地说和优美地唱,这充分体现了图谱在歌唱中的有效运用。

在歌唱教学中,教师的策略多种多样,图谱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轻松理解记忆歌词,巧妙突破难点节奏,激发自主学习兴趣等。

2.图谱在打击乐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喜欢敲打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对声音具有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可以运用图谱增强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创造力,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感,在音乐教学中常要求学生手、眼、心、脑并用,不断增强学生神经系统协调配合能力,让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打击乐《土耳其进行曲》中,小铃用“,”表示,而且用疏密大小来表示音乐快慢和强弱,串铃用“n” 表示,并且用长短来表示乐句长短,木鱼用“・”表示,同时,这些不同的抽象符号也体现音乐性质的不同。

我们可以将图谱中的小熊改成士兵,在第一段音乐结束时,放一个扛枪走路的士兵,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乐曲还没有结束,还要继续下去;
在音乐完全结束时放一个敬礼的士兵,表明士兵停下来不走了,那么学生也能很快理解乐曲到此结束。

3.图谱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有效的图谱必须形象具体,符合学生直觉行动思维特点,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欣赏管弦乐《狮王进行曲》中,在引子部分,我们用语言表现:“这是森林里小动物欢迎狮王的一段音乐,我们将这段音乐用粗细不同的横线来表示,几声就用几条横线,重音用粗线条,弱音用细线条。”这样,学生既能了解音乐引子的变化,又能了解音乐中音由中强到弱的变化。学生很快看清楚有几条线,能说清楚有几个乐句。狮王走路的音乐用大脚印来表示,狮王大吼的音乐用锯齿表示。学生在音乐背景烘托中,加上图谱的帮助,很容易联想到音乐表现的情景。活动最后,让学生随音乐根据刚刚对音乐的理解,形象地表达、很好地再现狮王的威风雄姿。

4.图谱在韵律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韵律活动作为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的表现性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较集中的表现,是培养人们审美兴趣,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在开心时都会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韵律音乐《问好歌》中,我请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然后将几个动作用图谱形式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进行韵律活动,使活动变得轻松而简单。

三、图谱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图谱的运用使活动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充分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当教师像变魔术一样拿出图片时,学生特别兴奋和期待。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谱,能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图谱运用可以促使学生自己动脑,发展学生观察与比较能力。音乐课堂不应仅是听觉感知活动,而应是多种感官协同感知活动。

增强记忆力的音乐范文第5篇

1 声乐演唱的组织与听觉上的整体感

声音的听觉属性主要可以从音(高∕低)、响度(强∕弱)、音色及音长(长∕短)四个方面来描述。直接来自听觉的声音感受必然是由以上四种要素决定的。音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声音听觉特征,它一般被认为是由声音特有的泛音结构决定的,即泛音的数目、各泛音的强度及出现的顺序等等。协和感是当两音或更多音结合时最明显的听觉感受。协和感的心理本质是知觉的同一性判断,声乐演唱是有组织的声音,那么声乐演唱组织的原则是什么?构成这些原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听觉属性接近的刺激易于形成听觉上的整体感。当声音的音高、力度及音色接近时,则使人产生一体的感觉,反之则难以产生声音之间的联系感。这一原理可以解释为什么远距离音程较少的古典音乐旋律,比远距离音程较多的现代音乐给人的感觉完整性强音高接近产生听觉上的凝聚力;
为什么用钢琴演奏巴赫的复调作品时,不同声部之间要有力度的层次力度接近产生结构的一体化等等。许多旋律的轮廓线具有拱形的特征,其音高上的结构意义就在于,拱顶两端的音形成了音高上的接近,使人产生结构的凝聚力,而不形成这种音高接近的联系时,旋律的组织就会使人产生松散的感觉。

2 声乐表演中内心听觉能力

音乐心理学对音乐内容问题的研究内容问题是音乐艺术特别突出的美学问题,也是不同美学观点争论的焦点。这一问题在音乐美学中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就在于,它从根本上是一个心理学的课题:具有非造型性与非语义性特点的音乐音响材料,为什么能够使人产生非听觉性对象的体验。音乐到底是以什么样的途径来表现非听觉性对象的问题,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声乐演唱中之所以能够表现非听觉性对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人类的感觉系统中存在着联觉(或通感)现象,即当某一感觉器官受到刺激时,其他感觉系统也同时会产生相应的感觉反应。例如,高音使人感觉亮,低音使人感觉暗,就是很常见的听觉与视觉之间发生联觉的现象。研究证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紧张度及发音速度五个方面可以引起其他感觉系统的反应。联觉反应机制是音乐表现非听觉性对象的心理基础。以联觉反应为基础,听觉体验会带动一系列的联想活动,从而产生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审美感受。情感之所以在音乐的表现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在进行声乐演唱过程中音乐的呈现方式与人的情绪活动一样,都是在时间中发展与变化的;
另一方面,音响刺激能够直接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在联觉对应关系的作用下,音乐的音响直接引起了情绪的活动,而情绪活动的体验,会进一步引起复杂的经验与观念的介入,从而产生复杂的情感体验。

声乐演唱的心理过程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神秘的。在声乐演唱活动中,演唱者的内心听觉能力的强弱可以对非常复杂的音乐音响产生审美反应,而一个内心听觉能力相对较弱的人,则难以从音乐音响中感受到审美体验。音乐专家与一般人在听觉审美能力上的差异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对声音基本听觉能力的差别研究表明,在声音听觉能力方面,音乐专家与一般人之间的差异是微乎其微的。对此从一个婴儿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母亲与其他女性声音的差别就可以理解。问题的关键在于音乐听觉审美能力强者能够比常人更准确地把握音与音之间的结构关系,并且能够在复杂声音结构中分辨出不同音乐结构的组织。在社会音乐生活中,轻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接受者很多,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从听知觉分辨能力来看,这样的音乐对音响听知觉分辨能力的要求较低,因而容易为大多数人接受。声乐演唱有自身的规律,无论是各种音乐技能的学习,还是音乐知识的学习规律的研究都是很不够的。

3 听觉能力可增强审美感受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听知觉统一性的原则决定了,以一个主音为核心所构成的音乐组织,比起很多不同高度的音无中心地堆砌在一起,更容易产生听觉上的结构整体感。调式音阶的数量大多在5~9个之间,而这个数字范围恰与人的短时记容量对应。过多的音髙使人产生记忆的困难(十二音音乐很难记忆就是这个原因),过少的音则使人产生不够丰富的感觉。由此可见,调式是听觉审美心理需要的自然产物。调性是调式的音高。由于人类听觉记忆能力的天然限制,在一定长度的音乐片段中,使用的音高数量不能太多,否则会给听觉造成太多的知觉辨别与记忆的负担,这是调式成为音乐结构基础的根本原因;
反之如果音太少,则使人产生不够丰富的感受。如果说调式在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功能是使音乐音响获得统一的话,那么调性的变化在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功能,就是使声乐演唱在统一的前提下获得变化性与丰富性。人的听知觉特征对音乐审美价值的判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听觉能力可以强化音乐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