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杜甫诗歌【五篇】

时间:2023-06-21 15:30: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P键词:杜甫诗歌理趣玄言诗自然“理趣”是宋代诗歌的一大显著特征。这已为学界所公认。然“理趣”的意蕴早在唐诗如唐代大诗人王维、杜甫等人的诗歌中就已出现。集大成的杜甫作为唐人之开宋调者,虽然诗歌创作中尚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杜甫诗歌【五篇】,供大家参考。

杜甫诗歌【五篇】

杜甫的诗歌范文第1篇

P键词:杜甫 诗歌 理趣 玄言诗 自然“理趣”是宋代诗歌的一大显著特征。这已为学界所公认。然“理趣”的意蕴早在唐诗如唐代大诗人王维、杜甫等人的诗歌中就已出现。集大成的杜甫作为唐人之开宋调者,虽然诗歌创作中尚未出现大量的理趣诗,但诗歌中却不乏理趣的意味,通过探析杜甫诗歌中的理趣意蕴,可以对杜甫的生活环境和思想体系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理趣”的内涵

“理趣”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李T的《文章精义》:“《选》诗惟陶渊明,自理趣中流出,故浑然无成,无斧凿痕。”至于明清,沈德潜《清诗别裁・凡例》有言:“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下理语。”周振甫在《谈艺录读本・鉴赏论》中阐释了钱锺书先生对“理趣”一词的理解――“唯一味说理,则于兴观群怨之旨,背道而驰,乃不泛说理,而状物以明理;
不空言道,而写器用之载道。拈形而下者,使辽阔无象者,托物以起兴,恍惚无联者,著述而如见。譬之如太极,结而为两仪四象,鸟语花香,而浩荡之春寓焉;
眉梢眼角,而芳悱之情传焉。举万殊之一殊,以见一贯之五贯,所谓理趣者,此也。”由以上三人对于“理趣”的描述可以看出三点。其一,“理趣”的重心不在说理,即并非诗含义理即可谓作“理趣诗”,理趣的重心在于一个“趣”字,它不是简单地说理语,即不是通篇像老夫子般枯燥乏味讲述义理,而是义理明白晓畅且包含趣味;
其二,“理趣”贵在自然天成,不矫揉造作,李T以陶渊明为例,表明了理趣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妙合自然的境界;
其三,理趣是通过“状物、器用”等载体来传达的,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将所要表达的义理与景致紧密结合,既可带给人心灵上的启发,又可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

二、杜甫诗歌中的理趣意味

杜甫一生创作的诗歌有一千首之多,内容、体裁无所不包,其中更是不乏包含“理趣”意蕴内容的诗歌。现在我们对具体诗歌中的理趣内涵进行分析,来看一下杜甫是如何将物致与情理在诗歌中得到统一的。

(一)咏物诗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此时定居于四川成都,诗人自己耕种,深知雨水灌溉对于万物生长的重要性,因此满怀深情写下了这首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全诗通篇运用拟人手法,雨知时发生,在夜晚无声滋润万物,既是对这场“好”雨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作者对于大自然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思考,无形之中暗含自然的理趣和意味。

江亭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此诗亦作于上元二年,成都生活虽较安稳,但安史之乱仍未平息,李光弼大败于邙山,河阳、怀州等地皆陷。颔联通过“水”和“云”的意向符号表达了诗人淡泊的心境,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然而从更深层次考虑,其实“心竞”和“意不迟”才是诗人的真实心绪,只因看到了涓涓流水和悠悠白云后,方觉栖遑度日之无谓,继而才生出“不竞”和“俱迟”的感悟。明王鍪《震泽长语》卷下《文章》曰:“‘水流心不竞, 云在意俱迟。’人与物偕,有吾与点也之趣。”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中也曾说道:“少陵之‘水流心不竞’现心境于物态之中,即目有契,着语无多,可资“理趣”之例。”[1]

(二)郊游诗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十

幽意忽不惬,归期无奈何。出门流水住,回首白云多。

自笑灯前舞,谁怜醉後歌。只应与朋好,风雨亦来过。

离别后,流水停滞,所思所想皆为与友交游的快乐,虽感落寞,但相信会很快与朋友再见,届时便可以慰心中寂寥。生离死别乃人之常情,诗人虽亦不免因分别而感伤,但很快便从悲观的心绪中解脱出来,相信等待他的事下一次相聚的欢乐,可见诗人思想中“乐天知命”的因素。

后游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喧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这首诗是杜甫重游修觉寺时的作品。可与诗人初游所作的《游修觉寺》对比来读。旧地重游,往往会勾起记忆中曾经的美好感受,陷入离愁别绪之中,然而不难发现,在《游修觉寺》中,杜甫客愁重重,而《后游》中,却客愁全减。“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写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意谓只要人有意,物也是有情的,这就将自然与人的感情连接起来。明人钟惺在《唐诗归》中曾云:“‘无私’一字解不得,有至理。”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引赵P注:“……如此章“有待”、“无私”之类是也,盖与造化相流通矣。”清人浦起龙《读杜心解》也认为“三、四脱口而成,其中有性情在。”自然性情与万物造化相联系,意趣盎然。

(三)向往自然的诗歌

秋野五首・其二

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吾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秋风吹几杖,不厌此山薇。

这是一组向往田野生活的组诗。首句就颇富禅机,三四句自然事物中含人生的普遍规律。如《岁寒堂诗话》中所言:夫生理有何难识?观鱼鸟则可知矣,鱼不厌深,鸟不厌高,人岂厌山林乎?此子美悟理之句也。《四溟诗话》中也谈到:“子美《秋野》诗‘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此适会物情,殊有天趣。”以自然之趣来寄寓归于自然的心绪。

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杜诗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诗歌,这就是典型一例。全篇对初春生机勃勃的景物进行了勾画,清新自然。诗中描绘的图画赋诗歌以生命意识,人与物的和谐,物与物的融恰,浑然天成。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关注大自然,对大自然进行思考,才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事物本质。

(四)思考人生的歌

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首诗在湖北江陵公安一带因思念故土而作。由远浮天边的一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的现状,把自身感情与身外景物融为一片,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忠心却依然像孤月般皎洁。明王鍪《震泽长语》卷下《文章》门曰:“‘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若与物俱化。”认为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方回《瀛奎律髓》中也说道:“中四句用“云天”、“夜月”、“落日”、“秋风”,皆景也,以情贯之。“共远”、“同孤”、“犹壮”、“欲疏”八字绝妙,世之能诗者,不复有出其右矣。公之意自比于“老马”,虽不能取“长途”,而犹可以知道释惑也。”诗人一生坎坷,志向虽未得伸展,但已然能从自然事理中有所收获从而坦然面对。

杜甫虽开宋人“以议论为诗”的先河,喜欢在诗歌中发表自己的想法,但就“理趣”这类将诗歌意象与自然事理相结合的诗歌来说,无论就数量还是成就而言,与宋诗都有一定的差距。但有几点值得我们格外注意。首先,杜甫的理趣诗歌的创作多为寓居成都和漂泊江汉时所作,即在生活安定与孤苦漂泊时都有理趣诗作;
其次,杜甫诗歌中包含的理趣意味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存在的事理,一种是借物阐发的人生哲理;
最后,杜甫诗歌中的“理趣”不是禅理,也不是宋代所言的“理学”之“理”。而是诗人在观察自然和结合人生际遇所得出的人生感悟。

三、“理趣”影响因素分析

理趣诗与玄言诗、山水诗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理趣诗是玄言诗衍生出来,借自然山水来达到理与趣相统一的诗歌。与魏晋玄学诗“形而上”的枯燥虚幻、固化单一的说理方式不同,唐代山水诗中的“理”最初应为“禅理”。葛晓音曾在《山水诗的玄学佛学理趣》中说到:“盛唐山水诗空灵的意境美与山水诗‘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方式和禅宗性空的观念有关。”唐代诗人重视诗歌的形象化,缪钺曾在《诗词散论・论宋诗》中说到:“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
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哲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腆;
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因此,唐代诗人在摒弃了魏晋玄学纯说理的糟粕下,发展出了寄予山水,寓意万物之理的理趣诗。杜甫集前代诗歌之大成,其理趣诗必然接受了玄学诗中的说理因素,且自谢灵运始,山水意象将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学中解放了出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发展到唐代,诗人已能将表达的义理与描绘的景物统一起来了。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其《终南别业》就是一首典型的诗味和理趣兼备的诗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句中,溪水尽头,似已无路可走,然坐看风起云涌,仿佛又是一番新的天地。在佛家眼里,云象征的是“无常”。因此,“坐看云起时”中蕴藏的是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可以说,魏晋南北朝玄学诗,山水诗以及初盛唐山水田园诗对于杜甫富含理趣的诗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杜甫富含理趣的诗歌创作时间既有生活较安定之际,同时也有漂泊之时。以文章第二部分例举的《春夜喜雨》和《江汉》为例,《春夜喜雨》是诗人寓居成都所作,那段时光是诗人一生中少有的一段平静安定的岁月,诗人不仅近距离的接触到自然,而且没有生计的烦扰,他可以无所顾忌的郊游、与农夫相交,可以以一种愉悦的心境去观照大自然,与自然达到心理上的契合和共鸣;
诗人此时诗歌中的“理趣”内容偏向于对大自然的深度理解和对自然规律的感悟;
反观诗人流寓漂泊时的《江汉》,虽仍以自然作为述理的载体,但重点却转向借自然来纾解心中郁结的情绪了。诗人一生以“致君尧舜”的儒家思想为信仰,即便有短暂的归隐田园的经历,但心心念念的依然是“皇都和朝班”。

除此之外,杜甫诗歌中包含的理趣意味还受诗人“乐天知命”的心态所影响。杜甫一生创作的三十多首戏题诗中表现出来的豁达乐观主要是受儒家“执中”和“处乐”两方面的影响。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将执中作为最高的德行。受儒家执中思想的影响,杜甫诗歌处于一种“怨而不怒”的平衡状态;
诗人生活虽然困苦,但总能从自然和世间万物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从而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

杜甫的诗歌中富含“理趣”,这既与诗人“转益多师”的学习态度相关,同时也与诗人一生的仕途经历和儒家“乐天知命”的思想相关,杜甫专门的理趣诗很少,富含的理趣内容与宋代诗歌相比虽不够全面,但其诗歌内容与表现方式上对于宋代诗歌的影响,在推进诗歌议论化与形象性方面对于后世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其将自然和社会事理与景致相相融合的诗歌特征也为后世所继承,发展到宋代,理趣诗和议论化的特色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注释

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3:547.

参考文献

[1] 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 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3.

[4] 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2.

杜甫的诗歌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所谓忧患意识,是指社会危机引发出来的人类主体世界焦心忧虑的一种思想意识。在社会发展时期,一些文人志士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容易发现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不足而希望变革,并以诗文抨击社会现实,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的强烈忧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写下的大量诗篇中就充满了这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究其根源,是因为他骨子里根深蒂固、终身奉行不愈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他内心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爱和责任所致。

忧患意识,是指社会危机引发出来的人类主体世界焦心忧虑的一种思想意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有识之士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容易发现社会现状的不足而希望变革创新,并以诗文抨击社会现实,对人类社会的忧患表现得更突出,这成为他们创作活动的动力。所谓“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无论是叙事抒怀,还是写景咏物,都是结合现实,其中充满着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贯穿他的一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晚年越是强烈、真挚。年轻的杜甫“归醉每无愁”,是没有多少忧虑的,所关注的就是个人的抱负和功名的追求。自从他为求仕途人长安再次应试落第后,被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开始“十年困守”的艰难生活,使他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国家的现状。自此,他的忧患意识也由个人前途的忧虑逐渐转为对国家民生的忧虑。诗歌中也由“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转为“君不见汉家LLI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他对唐玄宗盲目发动开边拓土的不义战争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深为担忧;
他对清浊不分、贤愚不辨的黑暗政治忧心如焚:“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他看到大雨成灾,就忧虑劳动人民的苦难:“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他“一饭四五起,凭轩心力穷”。面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成长为一位自觉的忧国忧民的诗人。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王朝陷入了战争的深渊,使人民坠人了沉重的苦海。诗人杜甫也被卷入战争的乱离漂泊之中,他亲眼看到了安史叛军的屠杀焚掠,亲身经历了与民同难的艰险流离,亲自感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他的心更贴近了劳动人民,忧患意识更加广泛深刻了。诗人最忧虑的是安史叛军还未平定,四方盗贼仍是很多:“所忧盗贼多,重见衣冠走”,又担忧官吏不顾百姓死活而横征暴敛,引起人民的反抗:“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他希望有贤德的官吏实行仁德之治:“诛求多门户,贤者贵为德”。直到临死之前,诗人仍在忧虑:“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无论是忧时忧国,还是忧虑民生,都有其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和社会根源。杜诗的忧时忧国,是从他“忠君”的儒家正统思想出发,与国家前途命运的盛衰起伏密切相关的一种忧患意识。这种意识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非常强烈。例如:“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襟”,等等。他的诗歌充满着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与忧心,具有强烈的爱国热忱。针对玄宗的黩武战争,他指出:“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他讽刺杨氏兄妹的荒淫生活,并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朝廷欢娱后,乾坤震荡中”。面对“安史之乱”带来的国难,他唱出:“国破I河在”的悲歌,鼓励朋友们“济时肯杀身”、“临危莫爱身”,他坚信“胡命岂能久,皇纲未宜绝”,希望唐肃宗“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对那些搞分裂割据的叛将“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缨”的行为他切齿痛恨,真切地表达了盼望国家安定统一的强烈愿望;
杜诗的忧虑民生,是杜甫对社会动乱中生灵涂炭的忧虑,是他内心儒家“仁爱”、“民贵君轻”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他长期接近劳动人民的结果。在他的笔下,描写了众多的人民形象:农民、士兵、织妇、船夫、渔父、负薪的女子、无告的寡妇、被迫应征的老汉、提前服役的儿童,诗人不仅从多方面表现了他们的悲惨生活,而且还表达了他们的愿望要求:“谁能叩君门,下令减租赋!”“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杜诗中广泛地反映了人民遭受的苦难,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他在长安时就指出:“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正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养活了这些剥削者。面对扩边战争给人们到来的灾难,他呼喊:“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在“三吏”、“三别”中,诗人一方面对劳动人民遭受“安史之乱”被迫服役的惨状哀痛不已,另一方面为了国家的安危又鼓励人们奔赴前线杀敌卫国:“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他在自己“幼子饿已卒”的情况下,仍然“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在自己的茅屋被风雨摧毁时,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即使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是超越了个人生死利益的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忧虑。这已经超越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立身准则,在他极少“达”过的一生中,无论穷达,他始终都要兼济天下,真可谓“于黎民,无刻不关其念”。黄彻说他:“其穷也未尝无志于国与民,其达也未尝不抗其易退之节”(《碧溪诗话》)卷十),朱弁也说他:“穷能不忘兼善,不得志而不能忘泽民”(《风月堂诗话》卷下),都指出了他强烈的忧民责任感已超过了一般儒家思想要求。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家庭,始终自称“儒生”、“老儒”、“腐儒”。儒家“人世”、“有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影响他一生,“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是他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

杜甫的诗歌范文第3篇

杜甫能写各种体裁的诗歌,包括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绝句等,其中最擅长的是七言律诗。杜甫虽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也狂放不羁不乏豪气,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有《春望》《三吏》《三别》等名作。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杜甫的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杜甫;
舟船意象;
表现角度;
情感体验;
家国关怀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64-03

杜甫在《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里回顾一生,发出“哀伤同庾信”的悲叹;
①在《咏怀古迹五首》(其一)中又说“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两处相联,发现杜甫与庾信在漂泊他乡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庾信是南人北寓,杜甫是北人南泊。北马南船,杜甫在南方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与舟船有了联系。“关下嘉陵水,沙头杜老舟”(《嘉陵江过合州汉初县下》)[1],是南宋范成大的诗句,“杜老”即指杜甫。杜甫在《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中写道“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又在《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中说到“君今起舵春江流,余亦沙边具小舟”。范成大将杜甫的诗句“杜陵老翁秋系船”、“余亦沙边具小舟”合并浓缩为“沙头杜老舟”并写入己诗,足见杜甫在生活上与舟船是很密切的。缘此,笔者即试析一下杜诗中舟船意象的独特风貌。

一、舟船意象渊源与杜诗中的舟船意象

我国很早就发明了独木舟,随后演变出空间更大的木板船。最初“舟是指用于江河两岸的过渡工具,而船则是沿水道上下航行的远行工具”[2],舟、船“普及之后,最先的这种过渡与远行的区分就不明显了”[3],可并称为舟船。早在先秦时,诗歌中就出现了舟船意象,如“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诗经・柏舟》)[4]。作为诗歌意象的舟船,在言语表达层面上,由于古人分类的细致、修辞等因素,除了舟、船,尚有航、舸、、桨、棹等多种表达。而先秦至盛唐,杜甫诗歌中出现的舟船频次是最多的,高达470余次。②杜甫笔下的舟船意象始于其身处北方之时,但数量较少。杜甫真正在生活上与舟船密切相关、在诗歌中大量涉及舟船意象并凸显其自身特色,是从漂泊西南开始的。

二、杜甫诗歌中舟船意象的特点

自先秦至盛唐,诗歌中舟船意象的表达情境,多为渡水场景、泛游描写,情感上多为玩乐、离情、隐逸等。而到了杜甫,时代环境的前后变迁,自身的经历与情感的参与,使其诗中的舟船意象以更接近生活的笔调呈现出来,诗中的意象与诗人自身的外在处境、内在情感联系的更为紧密。

杜甫面对安史之乱引起的社会动荡、肃宗的冷遇等情况,被迫举家流浪至相对安定的南方。然而,即使在南方,也先后出现了多次骚乱。这种情形下,杜甫不论是思北归还是避战乱,都与作为水路交通工具的舟船有了联系。更突出的是,他出峡后真正达到了舟居的地步。③杜甫频繁的舟居与船行,反映到创作中,就使得其诗中的舟船意象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第一,外在处境上,丰富了水上舟船的表现角度。杜诗中的舟船意象出现的表达情境,不仅涉及离别、游玩这些一般化题材,而且触及到更广泛、实际的水上生活。首先,杜甫细致地表现了一些虽不“诗情画意”但却实际真切的水上行旅体验,如“吹帽时时落,维舟日日孤”(《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奉简郑十三判官》)、“舟中无日不沙尘,岸上空村尽豺虎”(《发刘郎浦》)。这种体验,与孟浩然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相比[5],确实是大异其趣的。其次,杜甫诗歌中大量写到舟人船工这些普通劳动人民,独特地表现了他们的行船技术及相关的打鱼、客货运输等内容。

第二,内在情感上,伴随着水上行旅生发出独特的情感体验。杜甫到南方后,又怀念起生活多年的长安,常希望经水路出峡、至吴会沿运河北上返京。在川渝时,舟船就成了他出峡的希望,如“轻舟下吴会,主簿意何如”(《逢唐兴刘主簿弟》)等。但出峡后,因计划与实际不符,他的生活时有窘迫,终致未抵吴会,客死荆湘。与其他诗人如鲍照、王昌龄不同,杜甫漂泊荆湘的三年,朋友变故、军阀战乱,使其四处奔波,居无定所,常处于水上行旅中与舟船相伴,这种相伴是长期的甚至是有些无奈的,消除了应景、猎奇等因素,具有更为真切、深刻的人生体验。通过分析杜诗中诸如“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野望》)、“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等诗句,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水上行旅时孤苦无依的情态,甚至在无奈、病困之下竟将舟船视为最后的寄托物与安顿所。

三、杜甫诗歌中舟船意象的精神价值

汉代李尤认为:“舟楫之利,譬犹舆马。辇重历远,以济天下。”(《舟楫铭》)[6]晋代枣据也称美舟船:“且论器而比象,似君子之淑清。外质朴而无饰,内空虚以受盈。”(《船赋》)[7]由此可看出舟船的作用与地位,也感受到舟船比德而出的内在意蕴。依此观照杜甫诗歌中作为意象的舟船,可以说折射出了强烈的家国关怀。这种家国关怀,主要表现为实虚家园、比德君国。

(一)实虚家园

杜甫以细致的写实手法,较为充分地表现了南方水乡的生活面貌。这类诗作中写到最多的是打鱼,如“渔人漾舟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观打鱼歌》)等。杜甫的这类诗句,与何逊的“渔舟乍回归,沙禽时独赴”(《答丘长史诗》)等相比[8],对这种生产活动的描绘确实更有活泼灵动的生活气息,就描写打鱼而言,杜甫的诗句更为形象生动。杜诗中也多次写到南方的水路运输,如“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西山三首》其三)、“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夔州歌十绝句》其七)。此外,如前提及,长期居住南方,杜甫在诗中也写到水手善于使船的情形,如“欹帆侧舵入波涛,撇漩捎无险阻”(《最能行》),这在水高滩险的滟体现得尤为明显,“舟人渔子歌回首,估客胡商泪满襟”(《滟》),用乘客的惊恐落泪反衬舟工船夫的歌笑自若,更凸显了其行船的巧妙。这也从侧面展现了舟人船工这一阶层刺激而自信的生活情态。总之,杜诗中的舟船意象,较为充分地反映了以舟船为工具的水路交通、渔业生产,真切地体现出诗人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关注与热爱。以此观之,杜诗中的舟船意象带有明显的家园气息。

杜诗中的舟船意象在表现南方百姓的家园气息上,是切实的;
但对于他自身而言,却是化虚的。杜甫居住草堂后,生活境况相对安定,与家人有了更多的团聚时光,如《进艇》诗中“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表达了戏耍游乐的悠然欣悦之情。像这种舟船意象中含有拖家带口的情境表现,杜甫以前,只有津女救父等典故、棹女情郎等内容稍微沾点边,而文人在诗中鲜有这样涉及其家庭的。此外,杜诗中还有写到一家子靠着舟船四处流荡的场景。家庭悲喜之外,他还抒发了对故园的深深依恋。视京洛为故乡的杜甫,他的怀乡与恋阙紧密相连。杜甫遇到故人归京或者舟船往来,便会引发家国之思,如“西江使船至,时复问京华”(《溪上》);
而“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的“故园心”,从《秋兴八首》整体上看,更是将思乡与恋阙巧妙联在了一起。

杜甫融合了思乡与恋阙,又受到报国安民理想的鞭策,使其虽漂泊困顿,但从不绝望,一直热爱生活、关注现实。杜甫漂泊南方时,精神力量确是支撑他积极生活下去的主因,但常伴他的舟船,也同样不容忽视。

舟船作为交通工具,相比车马,有不少优越性:其一,一般地讲,水行相对平稳,便于旅行时眠卧;
其二,遮风避雨性能良好,航行持续性较好;
其三,舟船上可备有厨具。④除此之外,杜甫还把“行李、长物多放在长期包用的船上”[9],可见舟船俨然成了他长期漂泊的“小家”。据“雄剑鸣开匣,群书满系船”(《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巾拂那关眼,瓶易满船”(《回棹》)推断,诗人在“小家”里得到简单的休息、安顿后,还可以看书、喝酒。杜甫不仅自身生活能够得到简单满足,还可以在舟船上招待拜访的客人,如《苏大侍御访江浦八韵记异》的序文里提到在舟船里招待来访的苏涣。可见杜甫在漂泊南方时,尤其是流离荆湘的三年,舟船在很多时候成了他的栖息地、庇护所,是在外部条件上最后一道免于饥寒的防线,护佑其走完最后的人生历程。因此,杜甫诗歌中的舟船意象某种意义上渲染了一些遮风避雨、身心休憩的“家”的色彩。

由杜甫常乘坐舟船并将之诉诸大量的诗歌创作,不难发现,作为诗人的杜甫与作为诗歌意象的舟船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这种密切关系,使其诗中的舟船意象不可避免地陶染上自身的色彩。值得注意的是,杜甫客死于船上这种特殊的经历,在后人看来,更是强化了杜甫与舟船的联系。以上情况,促成了后世诗人在舟船意象的表达上,有时会融入某些杜甫的因素,如前提到的“沙头杜老舟”当中,沙头之舟称为“杜老舟”,几近于典故。又如黄庭坚在《题杜子美浣花醉图》这首题画诗中写到“浣花酒船散车骑,野墙无主看桃李”[10],在诗与画更大的文化视野中,将杜甫形象与舟船意象联到一起;
而清代毛际可《灯下读杜》一诗中的“老病孤舟生事少,江湖满地故园荒”[11],可谓将杜甫晚年寄寓南方具舟漂泊的生平经历作了精当的概括与体认。

此外,杜甫对于陶渊明构筑的“桃花源”很向往,曾多次探寻这个富足、淳朴而又类似上古时的家园。杜甫虽未找到桃花源,但留下了浣花溪草堂这个真正存在的住所。在杜甫看来,草堂只是一时的乐园,但在之后的历代文人心中,草堂俨然成了杜甫住过的名迹、圣地,并得到不断题咏,几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从杜甫的经历特别是舟居情况、其诗歌创作中舟船意象的突出地位以及后人的咏悼情况来看,比照浣花溪草堂,可以说杜诗中的舟船意象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诗人“流动的家园”,或者说是“化虚的家园”。

杜甫以其细致写实的笔触,不择巨细,有感即作,流落南方的特殊经历使其在诗歌创作中对舟船意象作了广泛的开拓,既有反映南方普通百姓的水乡家园气息,也有“历史的玩笑”折射出的诗人自身的“化虚的家园”,它们都以独特的方式透显出特定的家园气息。

(二)比德君国

古人很早就将舟船与国君相联系,如《尔雅》:“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庶人乘”[12],即表明造舟为天子专用。春秋战国以后,造船术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更完备的大型舟船。“龙舟(船)”一词,有时指端午民俗中比赛用的舟船,但诗歌中亦指国君所乘坐的舟船,如“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炀帝幸江南时闻民歌》)等[13],杜甫诗中亦有用例:“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将造舟、龙舟等豪华的舟船与国君相联,呈现出国君出行、游乐的盛大气势与尊贵身份。为了保卫家园或者维护、促进统一,时而会发生战争,而舟船自古都是水上作战的重要承载工具,如楼船、戈船等。诗歌中的舟船意象对此现象的反映也是由来已久,如《诗经・朴》中的“淠彼泾舟,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王粲《从军诗》中的“楼船凌洪波,寻戈刺群虏”等[14]。杜甫诗中也有用例,如“无复云台仗,虚修水战船”(《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四渎楼船泛,中原鼓角悲”(《夔府书怀四十韵》)等。

杜甫的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面貌、现实主义、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感染力、雄浑壮阔、苍劲凝炼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出生于贡县(今属河南),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杜甫的诗篇内容很丰富,风格也是多样的。但“沉郁顿挫”的风格是最能体现他的诗歌的特征,并且也是历来被人们所共识的风格。

作为钟爱于杜甫诗歌的读者之一,我在这里仅以自己的理解浅谈一下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一、寓主观于客观,具有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染力

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精练的艺术概括,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面貌,反映人民的遭遇和愿望。

1、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描绘和集中反映

我们知道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贯穿在杜甫诗歌作品中的一条主线, 他以写实的手法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地描绘和集中的反映,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同情。

当我读到杜甫在深陷长安时写的《春望》这首诗时,我被诗人那强烈的爱国之情深深感染了。“国破山河在”这一句使诗人一下笔就写出了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城春草木深”这一句本来是描写春意盎然的景象的,但此时此刻却成了增添国破家亡这种情感的景物了。一个“深”字,真实地写出了客观存在的事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人因为感慨时才见花开而溅泪,人因离别之恨,才会听见鸟鸣声而惊心。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更加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杜甫不仅深刻了解广大劳动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的生活,而且还善于通过一幅幅画面,再现了动乱期间人民的痛苦遭遇,形成了“诗史”的特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充满了大气,充分体现了他那“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一个自己已被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却联想到了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的诗人。诗的最后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全诗的高潮。表现了他对天下寒士无限的关怀,洋溢着救世济人的热情。

2、通过细节描写丰富诗的形象性

杜甫是伟大的写实诗人,他的作品中有深刻的现实生活的内容, 往往能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在我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时,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句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对立矛盾,从而揭示其社会的本质。在《兵车行》这首诗中有这样一句“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就是一个细节描写,这一句不仅揭示了那个役夫“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情,而且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

杜甫以诗为武器,抨击了黑暗的社会现实,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面貌,反映人民的遭遇和愿望,奏响了为人民大声呼吁的激昂号角,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二、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

杜甫以他爱国的胸襟,博大精深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站在一定的高度,创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诗歌艺术境界。

1、雄浑苍劲的意象表达诗人伤时忧国的心情

杜甫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是很广阔的,他通过多种多样的意象,表达出了他诗歌的雄浑壮阔的艺术风格。

当我读到杜甫的《成都府》这首诗时,就深深地被诗中描绘的各种意象所感染了。这是一首五言诗,诗人将自己在路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诗中通过“山川、城郭、原野、星空”这些雄浑苍劲的意象,达到了情与景的自然交融,渲染出了一种苍茫的气氛,也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杜甫在《兵车行》 中写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诗人以简练的笔墨,以疾风暴雨骤然即来的声势,着力刻画送别时妻离子散的悲惨之状。

杜甫的诗歌往往通过朴实而悲壮的语言中传达着那个时代惊心动魄的悲剧,读杜甫的诗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一个忧道不忧贫的沉重儒者的高尚情怀。

2、凝重的感情和博大的境界

《登高》这首诗感情凝重,境界博大,语言精炼,充分体现了杜甫诗作中“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全诗通过诗人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在外老病孤残的复杂感情。首句写登高所见山上的三种景物,风急暗点登高,因登高才觉风急。次句写登高所见江上的三种景物,然后又写山景。

这样多角度、多层次的景物描写,构成了一副具有立体感的三峡深秋图,现实了悲壮的感情基调。

在《野望》中有这样两句“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诗句境界阔大,以辽阔的视野,深远的目光,出色地塑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同时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苍劲、凝练的语言艺术

杜甫的诗正是从苍劲、凝练上构成了自己语言的主要特色。他下字力求准确有力,使每一个字都含有很重的分量和很深的含义。

1、准确有力的炼字

杜甫下字力求准确有力,使每一个字都含有很重的分量和很深的含意。他很善于用实词,如“微风燕子斜”,这个“斜”字,就斜’之语。”杜甫在《旅夜书怀》里有这样两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里的“垂”字和“涌”字也是很有锤炼之功的。这个“涌”字也是很有分量的,晚上看不见江水的流动,可是从大江里的月影的涌动,可以感觉到江水的流动。

杜甫诗句炼字的精当,确实已到了惊人的地步。为了在色彩的组合上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意境,他常把色彩字放在句首,如“绿垂风折笋,红锭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五。“红稠屋角花,碧垂墙隅草”《雨过苏端》。他还善用动词和副词,描写水常用“动”,描写鸟常用“度”和“过”,如“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水会渡》。有意用较宽泛的动词,构成了浑融含蓄的意境。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者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浪费用一个“臭”字就活现出来了。区区十个字,将统治阶级的罪恶彰显出来,作者的爱憎之情也已表露无遗。真可谓是高度凝练,简洁有力。

2、言简意丰的炼句

杜甫对自己作诗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他力求达到“毫发无遗恨”的境地,经常是“读书破万卷”“语不惊人死不休”。当我读了《绝句漫兴九首(其七)》这首诗时,感触就很深。

这是一首初夏景色的诗,首句“糁径杨花铺白毡”写出了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路上好像铺了一层白毡,这一句不仅概括力很强,而且还富有形象感。第二句“点溪荷叶叠青钱”仅用了七个字就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的生动传神,使这一句活了起来。

被人所称道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仅仅就是一个典型的诗例。仅用了十四个自就包含了九层可悲的意思。

同时语句又是极其凝练,言简意丰。这也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