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课程群建设论文【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3-06-21 19:2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高校的文学理论课程大都属于专业基础课或者专业必修课,对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这些课程在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注重历史经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群建设论文【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课程群建设论文【五篇】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当代语境;
文学理论课程群;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43-02

一、高校文学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高校的文学理论课程大都属于专业基础课或者专业必修课,对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这些课程在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注重历史经典,很少顾及当下的现实生活。学生现在明显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知识僵化和老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也不能解释当代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和审美体验,从而产生了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消极态度。第二,大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任课教师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高高在上,少有对于文学问题的具体阐释和实践环节的锻炼。第三,各课程之间独自言说,很难做到相互融通。文学理论课程的本质是形同的,都是对文学现象的总结和文学规律的把握。但现在一些教师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局限于某一单一的课程,从而固步自封,缺乏更宽阔的学术视野,不能使学生获得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针对以往局限于单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不足,因此有必要把文学理论课程作为一个群体来统筹考虑,实行文论间的现代转换,避免单兵突进,以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整体优化,产生规模效应。同时,坚持以当代意识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注重补充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内容,删减陈旧和晦涩难懂的材料,力争在规模上瘦身,在内容上新鲜,以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

二、文学理论课程群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1.关于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一,关于“当代意识”:广义上的当代意识是指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产生的并且能够反映这个时代本质的,具有指导和推动这个时展的先进意识、科学意识。狭义上的于“当代意识”是指文学理论课程教师置身于当代的文学和文化环境,面对当代的社会现实,把握时代的精神特征,并将对于当前形成的感知、价值和理念等自觉地运用到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研究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进行具有当代意义的阐释,以此来促进文学理论课程健康发展的改革意识。第二,关于“文学理论课程群”:从教学及其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把从理论上把握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相关课程称为广义的文学理论课程群。在这个群体中主要有《文学概论》、《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文学批评》、《马列文论》、《文艺心理学》、《中西比较诗学》和《美学》等课程。

2.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关于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当代意识的研究:在此领域主要以徐一周的《文学理论教学论》(接力出版社,2006年)最为代表,指出了当下文学理论教学所面临的十一个问题,其中脱离现实的问题最为明显,解决的办法是必须具有当代意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发挥文学理论的审美作用和指导作用,提升其生机与活力。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还停留在理论上的研究或者限于局部的问题上,文学理论课程中的当代意识体现得还不明显。第二,关于文学理论课程群之关系的研究:对此理论研究,主要有童庆炳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主张将古代文心与现代心理美学的互相阐释,以逐步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顾祖钊的《中西文艺理论融合的尝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主张中西文艺理论的融合和将古代文论的范畴和理论做出现代的阐释,转化为现代文论的范畴,以防止某些西方文论的缺陷。关于文学理论课程群之间的关系在理论的研究上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在实践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在所需要的就是继续做好文学理论课程之间的渗透和转换,发挥好课程间的辐射作用和课程群的整体效益。

3.当代语境中文学理论课程群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一,“课程群”理论。在20世纪的90年代,为了适应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和发展形势,提出了课程群的概念,它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独立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而成的整合性课程的有机整体”。本课题所指的文学理论课程群已具备了这些特点和要求。第二,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认为文学观是冲突的产物,没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文学观念,任何文学观念都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处于一定空间位置的文学活动者建构的结果。因此,从事文艺学研究和教学的人,应该将文学观还原到其产生的文学场域、文化场域和社会场域,将经验分析与理论阐释结合起来,解读其背后的社会实践内容,不能将文学观念从其产生的“文学场”中抽取出来,进行抽象的分析。第三,“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理论。1996年10月,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主办的会议上,正式拉开了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序幕,主张以中国古代文论为母体和本根,吸收其精华,同时深入研究西方文论和我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实际,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以此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体系和文艺学教学方式。

4.文学理论课程群建设的内容

以当代意识为切入点,探讨文学理论课程群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古代文论与当前文艺作品和现实生活之关系研究。中国古代文论所产生的时代环境已经远离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加之语言的陌生和现在学生对文献理解能力所限,导致古代文论与当下的教学环境有着一种将行渐远的趋势。但是,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特色文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充分发挥其对现实文艺的指导作用,努力缩短两者的距离,因此可以把当前的文艺作品植入到对古代文论的阐释中,把对古代文学理论的阐释植入到现实语境中,使两者之间成为有机的联系而不是互不关联的割裂体,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亲近感,使他们在心灵上走进古代文论并且喜欢它。第二,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现在的文学理论教学大都忽视了理论学科的应用性能,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明确目的性。在课程群的建设中,应当努力打破学术与实用的界限,注重加强实践环节,对当前的文艺生活发挥指导作用,甚至可以来治疗当下文艺创作中的种种弊症。第三,文学理论课程群间的知识融通研究。文学理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对文学现象的概括和文学规律的总结,因此在整体而言,不管是古代文论或是现代文论,不管是中国文论或是西方文论都只是时间和地域上的区别,其实在知识上相互间是可以融通和转换的。在课程群的建设中,应特别注重文学理论课程群间的知识融通,在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在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的比较中,来进行对话、交流,以相互理解,以更宽阔的学术视野建立自己的话语系统。其中各课程间融通的模式和特点是研究的重点。第四,坚持整体性研究原则,确定好文学理论课程群中的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选修课,做到有主有次,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避免平均使用力量。

三、结语

通过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群的建设,在当代意识的指导下,对文学理论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进行精简和适当增添当代新的研究成果,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文学理论课程群不是把每一门课程孤立的对待,而是把形态或者性质相关的课程当作一个开放的系统,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学科发展的整体趋势,有利于从大系统的角度来思考性质相关的课程间的联系和各自特定的位置,从而在这个大的课程群的系统中相互促进,使这个系统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徐一周.文学理论教学论[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6.

[3]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蔡钟翔.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丛书[M].南昌: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5]拉曼・赛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王运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7]袁济喜:中国古代文论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8]张少康.文艺学的民族传统[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0]谭好哲,马龙潜.文艺学前沿理论综述[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11]赖大仁.文学理论教学何为[J].中国大学教学,2002,(2).

[12]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文学批评,2001,(5).

[13]钱中文.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理论前景[J].文学批评,2001,(3).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号处理;
CDIO;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117-02

一、引言

目前信号处理相关课程在国内外诸多高校都是本科教育主要课程群之一,但该类课程存在理论性较强,数学公式和数学概念较多。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理解其实质和用途,很难将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并运用相关工具来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以下简称集成)专业中信号处理类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是本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多个高校开始实施针对信号与系统或数字信号处理的课程改革,所涉及到的课程改革都是在不改变现有课程体系结构上的教学改革,没有结合各自专业的特点,如集成专业的数字信号处理的侧重点应与其他专业的数字信号处理的侧重点不同。

CDIO 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 代表构思(Conceive) 、设计(Design) 、实现( Implement) 和运作(Operate) ,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1,2,4]信号处理是集成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开设集成专业的高校还没有开展该专业的CDIO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本文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集成专业的教学计划为基础,对集成专业信号处理相关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构建集成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所建课程群可作为本专业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下的二级CDIO项目,为本专业实施CDIO工程教育奠定基础。另外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对改善该专业的培养模式,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号处理课程群构建的指导原则及方法

实施基于CDIO教学理念的集成专业教学改革,[3]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建立该专业的CDIO项目。包括:一级项目、二级项目和三级项目。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该专业的二级项目,该二级项目是以信号处理课程群为载体,让学生掌握关联性较强的课程之间缺乏知识的继承性和连贯性。将各个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有机结合。笔者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课程群构建的指导思想,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构建出能突显本专业特色的信号处理课程群。

(一)以CDIO 理念为指导,构建本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

按照CDIO 教学改革理念,对照现行大纲,构建以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基于FPGA的系统设计与应用高级数字IC设计为主线的课程群。增加实践和工程应用环节,重新统筹理论教学内容,去除课程间知识的重复和冗余,构建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课程群。

(二)理论结合实践,先试点试验再逐步推广

在构建课程群时采用探究式研究方法。以小班为试点进行实验,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于整个课程群的构建也要先从个别课程开始,逐步扩建到整个课程群。

(三)建立有效反馈机制,及时修正课程群构建中的不足

在构建课程群的过程中,要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为此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反馈机制。积极听取授课教师和听课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归纳总结及时进行调整,逐步实现课程群构建的最优化。

(四)考虑本专业的特点,突显本专业特色

所构建的信号处理课程群要与本专业的教学计划紧密结合,以构建本专业信号处理方向的二级CDIO项目为目的。充分体现CDIO的教学理念和本专业的特色。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

构建该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立该专业CDIO工程培养模式下的二级项目。需要解决以下主要关键性问题:一是在构建的课程群中如何充分体现CDIO理念;
二是课程群知识点的优化整合;
三是设计贯穿整个课程群的案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了以下研究工作。

(一)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项目构建为标准,构建课程群

本文拟构建出集成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该课程群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IC设计、基于FPGA的系统设计与应用和高级数字IC设计。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是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数字IC设计和基于FPGA的系统设计与应用是本专业的专业平台课;
高级数字IC设计是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课。课程群中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所构建的课程群也可作为本专业CDIO教学改革的一个CDIO二级项目。

(二)课程群教学内容优化整合

课程群所涉及的各科课程内容既具有自身的完整性,又有一定的交叉,课程内容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如果每门课程都强调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必然造成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单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很难收到理想效果。本课程群所设计的课程中内容涉及集成电路设计的整个环节,从算法到架构好后到实现。其中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属于算法领域,数字IC设计属于架构领域,基于FPGA的系统设计与应用和高级数字IC设计属于实现领域。对于一个数字系统的设计需要用到上述所有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但本身课程之间又有相互重叠的内容。构建该课程群时,笔者充分考虑了课程群内课程的关联性,重新统筹了理论教学内容,去除了课程间知识的重复和冗余,并增加实践和工程应用环节。

(三)以Matlab和FPGA为实现手段设计贯穿整个课程群的案例

该课程群中大量的理论和结论都是通过数学推导的方式得到,所以学生往往过于注重公式推导或证明,而不能理解其实质和用途。缺乏运用工具来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的能力。本文以Matlab作为信号处理算法的验证的工具,FPGA作为信号处理VLSI实现的验证工具。充分利用其各自的特点,以二者为该课程群的实现手段设计贯穿整个课程群的案例。所设计案例要涵盖课程群的全部重点知识点,并且可以遍历集成电路设计的设计流程:系统设计、算法设计、仿真验证、硬件描述语言建模及FPGA验证。

(四)以《数字信号处理》为载体,设计了该课程群下的CDIO三级项目

以该课程群作为本专业二级CDIO项目,则该课程群下可构建出若干三级CDIO项目。以《数字信号处理》作为构建CDIO三级项目的试点课程,设计了该课程群下的三级CDIO项目。设计的案例包括:基于Matlab的FFT IP设计和无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等。

本文以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构建了信号处理课程群,旨在解决原有信号处理相关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在现有集成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的基础上,构建了该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所构建的课程群可作为本专业CDIO工程教育改革中的二级CDIO项目。所构建的信号处理课程群充分体现了集成专业的专业特点,注重信号处理算法分析设计的同时,注重其VLSI的验证与实现。

参考文献:

[1] 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等.从CDIO到EIP— 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
课程群;
实践教学

引言

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世界文化形态,还是中国文化形态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强大的数字化媒体技术的支撑下,平面设计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都无可避免地要对此做出积极的反应。虽然教育的变革首先发生在教育观念与教育目标的层面,但必会落实在课程上,并通过教学活动呈现。

一、“课程群”相关概念释义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见于《朱子全书•论学》:“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其意指学习是长期的行为,需要紧凑合理地加以计划;
“小立课程,大作工夫”则指要设置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并花大功夫认真地实现它。此处的“课程”虽泛指学习,但确带有课业、进程,以及学习方法之意。作为一个术语,“课程”一词在今天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课程虽然只是教育教学系统的最小单位,但唯有抓住了它才能有效提升整个大系统的质量。《现代汉语辞典》中,课程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1]。它不仅是教程,更是学程,是动态的教与学双向流动的实践过程。作为教育的基础,课程即发展资源[2]。它不仅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技术、文化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的总结,更是对该学科在现、当展前沿做出的理性反映。课程群简称“课群”,最早由北京理工大学王嘉才等提出。强调课群建设应在借鉴其他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结合21世纪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科建设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课程进行整合,建设具有学科相关性、知识完整性、内容继承性、结构相对独立的课程继承模块[3]。北京理工大学自1990年开始课程群建设,其课程群在拓宽学科专业口径,实现特色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扩展了教学内容,降低了总学时,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保障,也有效地推动了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建设。课群不是简单的课程捆绑,它从属于某个学科或某个专业,跨学科的课程组合也是在此前提下进行的,跨学科课群的建设是方法,被某一专业课程群所吸收的跨学科课程也必须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基于此,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群建设除了包括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实践等不同层面的课程元素外,还须在适应时代、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
它不仅强调综合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也注重满足个性化培养需求的教育内容。

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目标

纵观近年来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关于设计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的讨论业界基本上达成了较为明确的共识,但在教育体系的构建、课程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毕竟,设计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没有哪一种设计教育模式可以具有无障碍的普适性。因为多样化的设计教育生态是保证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土壤,而个性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教育正是实现设计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作为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种新形式,课群建设的本质在于确立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科观、新的专业观、新的教学观和新的课程观,而非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的“修补”,更不是把原有专业课程依据相似度而进行简单的分群建设。对此,我们应着重于设计专业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的课程群建设,厘清各课程之间、课程群之间良好的逻辑关系,摒弃与市场脱节的纯理论或纯技法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人性化、个性化、科学的课程群建设体系,为学生的学习和服务社会搭建开放灵活、系统合理、完整高效的平台。课群建设是与某一门课程建设相对应的一种系统化的建设模式,包括下设课程的选择与组合的方式、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建设等内容。关于课群建设,有观点认为课群是某学科内多个课程的集合,以学科作为划分群与群的界限。也有观点认为课群是指专业课程体系的某一类别的课程集合,例如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或专业方向课程群等,即以专业作为划分群界限的依据[5]。但这两种观点显然是将“封闭”的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课程教学,拉入另一个“封闭”的课程群教学,其局限性无可避免。此外,虽然平面设计专业强调与市场的紧密结合,但高校不是社会某行业的专业培训基地,其教学与科研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也会沦入另一窠臼。一个开放的课群,其系统内的所有部分均相互关联,“开放”意味着变化和不确定性,课群内部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可能在外界条件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灵活的适应性正是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目标所在:以人的发展为前提,优化配置课程资源,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自主地作出选择。

三、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原则

(一)恰当的课程群规模作为一个行业的平面设计,不仅设计理论更新速度快,技术手段的更新更快。反映在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的建设上,就要求我们立足专业教育教学的整体,既要准确把握群内课程间的目标一致性,也要统筹规划课程群之间的连贯性、系统性;
既要考虑设计学科的基本特征避免加大学生的课业负荷,也要积极、开放、务实地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跨学科领域的相关课程纳入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课群是若干门在知识、方法、拟解决的目标问题的方面彼此存在逻辑关联的课程。因学科不同、专业不同、阶段性学习目标不同,课群的规模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如若少于三门便难以成群,反之,群内课程数量过多也会因课程群规模过大而不利于管理,且会因彼此间差异加大反而不易体现课程群的特色。尤其是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课时有限,通常为4-6周,如果群内课程数量多于5门,则意味着一个课群的学习必然会跨学期展开,如此必不利于课程群目标的达成。基于此,本文认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的规模当以3-6门为限。

(二)合理设置群内课程

现有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多重视微观视角下某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每门课程相对独立,课程间虽有前后置逻辑关系,但难免出现内容重复、衔接不畅等问题。课群建设更注重群内课程间的优化整合,统筹规划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较大程度地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课群的设置可以依据知识型、方法型、项目型进行大的分类规划,并在此框架内进行更加细化的课群建设。知识型课群多强调同学科、同专业课程的组合;
方法型课群强调以逻辑关联为前提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设置;
项目型课群是以专业设计项目教学为基础,强调实践性,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某设计项目长期或短期设置的课程群,虽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设计水准有着不容忽视的强化功能。此外,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还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分层级地进行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如通识层次、专业基础层次、专业拓展层次、个性化发展层次。

(三)群内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年龄、专业能力、教育素养等方面的综合水准决定着课群建设的最终效果。作为课群建设的主体,相关教师应具备对群内课程教学内容融合贯通的能力,这要求教师不能仅仅熟悉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和专业技能,还要掌握课群的全部内容,并有能力驾驭整个课群的教学设计。再者,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不管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课程等在教育过程中施加多大的影响,教育功能的实现最终还得依赖于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人与人”或“我与你”的关系才能得以实现[6]。目前高校设计专业多采用工作室项目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在很多时候更像头脑风暴,教与学的关系更像是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团队管理能力与设计操作能力也是群内教师必备的素质。

(四)重视实践教学,分层建设实训基地

关于实训基地建设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可资借鉴:台湾中原大学商业设计系视觉设计专业与近百家单位在媒体、动画、广告、影视等设计方向均有广泛的合作。德国国立HFG-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的平面设计、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等专业的课程面向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相邻专业和领域的课程,即跨专业自主学习。这些课程通常由教授主持,在相关技术人员或助教的协助下完成实践教学,授课方式极为灵活。众所周知,平面设计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指导性的知识传授,而是设计目的的实现。基于此,将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应用性的教学项目引入课堂,分层级的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是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强调对学生观察、认识和表现事物能力培养的基础型能力实训基地;
强调科学的设计理念养成的综合能力实训基地;
在专业学习阶段,结合各课程群的总目标或阶段性目标,通过项目教学引领学生深入而敏锐地把握生产、生活的实际,直接参与设计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取从事与平面设计相关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的技能型实训基地。

(五)完善课程群教学评价体系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
专业群;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4-0111-02

一、专业群的内涵

“专业群”建设任务的提出,缘起于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但是究竟何为“专业群”,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许多学者基于专业群建设的实施或管理实践,对“专业群”的概念做出了各有侧重点的理论阐释。

陈林杰认为专业群是“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的一个集群。各专业可以是同一专业大类中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专业大类中的专业,能否归为一个专业群主要以是否拥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来划分,并且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面向企业中的岗位群,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
孙毅颖认为“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具有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等’特征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由若干相关专业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内涵,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专业目录、课程设置,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整合跨类别专业、培育孵化新专业、建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库、建立实验实训基地、配备师资团队、建设质控评价体系等。专业群的建设水平是一所院校特色化办学能力的综合体现,诸多的工作无不蕴含其中。概括地说,专业群是以办学实力、行业背景、发展潜力等综合优势明显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

二、“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课程体系的构建导向与建设内容――以会计与金融服务专业群为例

以由会计与审计、金融与证券、财务管理三个专业组成的“会计与金融服务专业群”为例,通过人才需求分析、技术与服务领域分析、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构建以培养具有专业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导向

1.底层共享,构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课程平台

这个用以共享的平台性的课程群的设置内容,突出了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理念。一是搭建“基本素质平台”,其中囊括了高职学生所必备的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高等数学、信息技术基础、大学英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等全校性的通识教育课程;
二是搭建“专业素质平台”,其中包括了群内各专业共同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坚实基础的如会计基础,应用统计,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等4门职业基础课程。

2.中层分立,构建核心课程平台

依据群内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面向岗位,打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围绕典型工作任务(过程)设置体现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综合的专业核心“理实一体化”课程,推进“教学做合一”。以会计与审计专业为例,依据该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工作任务(过程)要求,重点开设会计实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实务、国家税收、审计理论与实务、会计综合实训等6门专业核心课程。

3.高层互选,构建素质拓展和专业拓展课程平台

开设的可供群内各专业交叉互选的素质拓展和专业拓展课程平台。例如,会计与审计、金融与证券、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可选修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素质拓展模块中的课程;
以及会计电算化实训,证券投资分析等专业拓展模块中的课程及实训;
在巩固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跨岗位的就业能力,拓宽就业口径,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依据市场调研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工学项目模块设计项目课程体系教学方案设计的路径,将教学计划与岗位能力要求有机结合,以实现为企业和行业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卓越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通过校企“双主体”育人,实施招工即招生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共同选拔人才,使学生入学伊始便获得了“学校学生”与“企业准员工”的双重身份,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主体培养。校企共同制定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岗位技能标准、评价体系等,工学交替、轮岗培训,深化学生学徒的一体化培养。

2.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

改变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实行的“学院院系教研室”的三级教学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学院院系专业团队课程团队”的四级教学管理模式,并且重心下沉。发挥专业建设负责人的团队引领作用,由专业团队和课程团队全面负责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和教材建设,组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实施学生的“分层教学”、“分类培养”,开发并丰富平台课程与拓展课程,对底层共享、高层互选的课程实施“弹性学分制”,学生可在两类课程范围内自主选课。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要求,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按认知与体验、岗位实训、综合模拟实训、顶岗实习四个层次构建“校内课程实习、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多方向、分岗位、重操作”的实践教学特点,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校内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与指导工作,将学生岗位训练与综合训练、实践训练和技能鉴定、专业模拟和专业实战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并进的局面。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与实践,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人力、设施设备、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等资源,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三、结语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专业群;
课程体系;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22-02

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由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高职专业群应形成“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因此,加强专业群建设是解决高职教育发展内在需求的切入点,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笔者拟探讨“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途径,旨在为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提供思路。

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与开发程序

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是:以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活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递进的总规律为指导,以现代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型”特征为着力点,将实践作为实施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从实践出发,按认识实训、创新实训等递进层次设置学期项目,以学期项目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开发程序 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及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建设与改革需要,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程序是: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麦可思报告)主要职业岗位(群)具体工作任务(群)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课程体系(见图1)。

“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课程体系的构建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包括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生物技术、微生物技术及应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四个专业方向,其中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方向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方向是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方向。通过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构建“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的课程体系(见图2)。

“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课程体系的内涵

底层共享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的四个专业方向具有同样的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能够实现“基础共享”。公共基础课平台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10门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专业基础课平台包括《基础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微生物操作技术》、《化工制图与CAD》等5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检验、生化操作、分离提取、微生物培养与保藏、识图绘图等基本操作技能,为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中层分立 根据四个专业方向所涉及的技术产业特点、区域经济优势、职业岗位及学生就业创业需要,开设不同的专业核心(方向)课程和实践专项,实现“核心分立”。例如,针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方向,根据生物技术产业特点、区域经济优势、职业岗位及学生就业创业需要,重点开设《食用菌生产技术》、《调味品生产》、《酒类酿造》、《生物产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等专业核心(方向)课程,同时安排培菌工、发酵工、调味品酿造工、酿酒工、检验工等工种的考核,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及职业技能。

高层互选 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及核心(方向)技能的基础上,在四个专业方向开设可供交叉互选的专业群拓展课程平台,实现“拓展互选”。例如,在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方向和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方向均选择《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专业群拓展课程及生产实践活动,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及跨岗位就业能力;
通过顶岗实习及毕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及综合技能。

“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课程体系构建要点

借鉴、吸收先进的职教经验,与食品生物技术类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课程建设,遵循课程开发超前性、多元性、基础性、实践性、灵活性的“五性”原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选择教学内容,基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施教学活动,引入第三方评价实行多元化考核,使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及岗位要求相对应,根据岗位的工作过程开展教学,并通过课程标准及课程活动方案设计加以体现,通过能力训练重构知识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课堂与实训室的结合,能力与岗位证书的融合,使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紧密联系。

专业群基础平台 专业群基础平台应能够支撑各专业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应体现知识的基础性,讲究基础知识的传授,为后续的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应体现技能的服务性,练就娴熟的基本技能。专业群基础平台应以专业群内的核心专业(方向)为龙头,以群内各专业(方向)相互协调为主线进行设计。

专业群核心(方向)课程 按照职业成长规律,打破传统的学科性课程模式,运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论,重新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核心(方向)课程体系,使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体现。在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区域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特点,以企业生产实际、发展趋势为指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使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会贯通。

专业群拓展课程 专业群拓展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必要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及岗位迁移能力,为培养急需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群拓展课程的开发应以精简理论、注重实用、突出实践、拓展能力为原则。

“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愿望选择专业方向,而且还可兼顾学生选择第二就业方向学习的需要,坚持“宽基础、强技能”的原则,将培养能广泛适应就业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

参考文献:

[1]沈建根,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78-80.

[2]何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途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09(1):72-74,121.

[3]范民.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中链路课程的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23-25,50.

[4]张凯,孙君艳,胡孔峰.基于种植类专业群的“平台+模块”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J].广东农业科学,2010(3):318-319,327.

[5]罗成龙.以专业群为基础构建高职学分制课程体系[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