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应用的相关物流信息系统是为了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物流业务各个环节中,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其特点主要是具有固化管理、优化操作、资源和信息共享、数据分析传递快捷准确,且能够在动态管理中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物资供应管理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应用的相关物流信息系统是为了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物流业务各个环节中,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其特点主要是具有固化管理、优化操作、资源和信息共享、数据分析传递快捷准确,且能够在动态管理中决策,使物流各个环节联系紧密高效等等。
1.1公司物流管理模式专业化采购管理模式:业务部门按照GW公司总部划分物资的60个大类来组建的采购管理模式。其主要职责是完成本部门执行所属大类的所有区域需求物资的采购并跟踪至办理合格入库手续。一体化采购管理模式:业务部门按照GW公司境内外项目部全球各大区域而对应组建的采购保障管理模式。其主要职责是执行所属区域(项目部)所有需求物资的采购,并跟踪至入库、出库、发运到指定项目部。
1.2公司常用采购方式一级物资采购:GW公司总部制定了一级采购管理目录,由总部授权所属单位集中采购管理小组实施采购。年度框架协议采购:GW公司总部一级物资(及以下)的物资,参照一级物资采购办法按年度进行招标或谈判签订年度框架协议的采购。其它常用方式采购:询比价采购、招投标采购、单一来源(谈判)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代储代销采购、网上超市采购、运输服务采购以及其它工程、技术、维修、租赁类采购等。
1.3常用的物资信息系统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系统:GW公司总部投入使用的在线价格查询、订单审批、入库和出库等业务物流数据系统。PS(PeopleSoft)系统:由GW公司投资开发使用的网页式物流软件。境外项目部通过网络PS系统向国内总部提报采购计划,国内业务与ERP系统切换,执行完后再集港发运,并通过PS该系统将相关信息反馈各境外项目部。GW公司总部合同审批系统:GW公司总部内部投入使用的合同在线审批系统。GW公司总部物采平台系统:GW公司总部内部投入使用的物资采购方案审批、寻源采购及信息同步与共享业务等在线系统。公司价格审批系统:公司对常用物资低于招标额度而投入使用的价格审批系统。公文网络平台:公司还利用公文办公平台传递与审批业务文件,包括供应商管理、考评、招投标方案审批和招标结果上报备案等。
2公司物资供应链及管理系统
2.1供应链与全球采购供应链: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E.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发展而来的。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对象是由一些相互合作的企业所构成的整体,这些企业通过合作事先战略定位,增加运作效率。全球采购:全球采购是一种方法,他要求采购将整个世界看作是组成部件、服务以及最终产品的潜在来源。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进入新市场,或者获得同一个供应商的帮助使全球企业更具竞争力。尽管有局限性,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为整个世界既是一个市场又是一个供给源。
2.2公司物资供应管理系统GW为钻修井、测录试和井下作业的综合技术服务型石油钻探型企业,其供应链管理及相关核算系统具有典型的施工企业特点。
(1)计划立项系统:GW各项目部根据作业队伍物资需求信息编制物资需求计划。配件类由物管中心审批,固定资产及长摊类由规划计划处审批。
(2)采购系统:公司采购业务部门根据计划指令需求的规格及数量,以优质低成本完成的物资采购。公司负责GW境内外的装备类和二级(及以下)统购物资采购与运输;
GW二级单位和境外项目部根据自主采购权限和范围行使补充采购职能。
(3)运输系统:公司运输保障部根据运输计划将物资及时发运到境内外各项目部。主要委托货运或货运公司操作;
境外项目部配合目的港货物清关及之后的内陆运输,GW生产协调处是运输管理职能部门。
(4)仓储系统:公司仓储站负责妥善保管物资,正确及时完成入库、出库并形成相应记录。该部分由境内和境外两部分组成,境内仓库主要为境内作业队而临时储存的周转仓库,境外为当地仓库,包括项目部仓库和作业队仓库。
(5)生产协调系统:GW生产协调处牵头并由物资的需求单位和各境内外项目部组成,它是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保障中心和生产协调指挥中心。
(6)会计核算系统:财务部门负责收集供应链管理各环节财务信息、材料核算与资金流动,是反映公司物资的周转和消耗等状态的系统,主要由GW财务资产处、二级单位财务科和项目部财务部组成。
3、管理模式优化
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简析人员管理和计划管理欠完善,尤其是供应保障管理模式问题最为突出。
3.1物资供应保障管理模式
物资保障管理模式优化前,境内外共设立了9个专业化大类采购部门(见表1),分别负责相应的大类物资的采购。
3.1.1境内项目部采购管理境内项目部由于供应商、物资业务人员和作业现场人员相对来说距离近,沟通方便。在作业现场遇到任何问题,从技术、人力、库存备货、设备回厂返修及各种应急设备和措施等诸多方面都有利于快速处理。对于供应商来说专业化的采购其数量是规模化和大批量,更便于他们组织提供售后服务。
3.1.2境外项目部采购管理境外项目部则不具备以上优势,且还涉及货物的国际运输、出口退税、到港物资清关、项目成本结转等多个复杂环节。境外物资需求弱化了专业化采购的规模批量优势,反而凸显个性化、区域化、紧急化与整体化等特点。由于境外后勤保障人员少,物资到货时间则越短越好,批次越少越有利清关和内陆运输。针对每个订单的包装、交货期和国家不同等差异性需求较大,专业化采购会由于各部门业务量、办事效率和业务人员不同,而容易产生很多物流环节上的瓶颈问题,再加上物资到货、验收和出入库以及运输集港、装船等业务与运输保障部人员的衔接等,更会直接降低物流时效,有些问题的滞后解决还会带来恶性循环。所以,对境外项目来说,一体化物资供应管理模式优势远远大于劣势。
3.2采购计划和运输计划
3.2.1采购计划信息不全面境外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决定了物资计划提报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化工类和测录试两类物资采购计划,境外项目部一直按大类提报且比较专业。主要是这两个专业涉及的物料种类较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对所用物资的熟知程度较高。相对钻探类物资而言,物资种类庞杂,现场物资管理人员大都是机械师或电气师兼职,对所有跨大类物资属性并不一定全部熟悉,物资采购计划型号、技术规格及物资编码等会产生一些误差。采购过程中,有些物资信息需要反复确认,会使采购周期延长。还有作业现场人员对物资消耗无准确的前瞻性和规律性分析判断,未能实现科学化、系统化采购计划管理。
3.2.2运输计划信息不准确运输计划是运输部门执行运输任务的唯一依据,计划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是反映计划提报质量的关键。计划提报不及时将给运输货物的箱单发票制作、实物包装、数量核对、询船、定舱、报关、报检、运输全程监控和定险定损等工作带来很多隐患,也会导致货物无法报关或清关或不能及时到达等问题。公司对提交运输计划的要求,成套设备应在预计起运35天前,配件和材料应在预计起运25天前。突出问题是为了市场开发需求,成套设备运输和公司统购物资运输计划,基本上都是刚采购完或在采购过程中就提交了信息不完整的运输计划,物资合同号、金额、包装、重量、尺寸等信息误差较大,给后续运输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3.3物资库存及周转方面
3.3.1境内物资仓储管理水平一般公司境内现场物资仓储功能主要由境内仓储站和临时库房来完成,各境内仓储站的布局需要根据项目和井队移动作业的需求而不断进行调整。境内需求物资采购后,先送达公司境内各地仓储站,再由需求单位自提或提交运输申请后由公司安排二次倒运到作业现场。由于二次短倒需求的特殊性,往往所承运车辆吨位与所承载货物量不匹配,时有车辆亏载而造成浪费的现象。
3.3.2境外需求物资国内周转库效率不高境外需求物资周转库收货是按照国内厂家货到后验收入库,其计划性不强。出库物资也是根据项目紧急程度来安排装箱和提交运输计划,缺乏全程信息共享和全流程货物动态的计划性和高效性,时有装好了货物又掏箱的现象发生。由于整个过程有物资入库、开箱查验、入出库、包装、分类装箱、提交运输计划、集箱与集港等多个环节,导致采购和运输部门无法准确掌控实时动态的准确信息,直接影响了货物的整个发运效率。由于仓储管理不到位,也会出现延迟收发货、货差或发错货物等现象;
有些向境外周转的测录试临时储备物资和一些装备,无法及时核准到具体项目,造成了很大的库存和在途物资。
3.3.3境外项目部库存管理有待提高境外作业现场物资管理由项目部及作业队负责,库存周转率较低原因:
(1)物资种类繁多。主机有多种不同的规格型号,相应所需零配件的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均不同,各种常用物资达4-5万项,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2)作业地点分散,办理入出库耗时费力,运输距离长,增加了物流运输成本。还有对库存管理重视不够,人员配备不足,信息化手段不强等因素。
3.4供应商管理不尽科学
目前公司入网供应商800余家,其中生产型的企业不足一半。按照目前GW境内外的工作量,供应商总数削减一半即可满足整个GW的生产需要。因大量低水平小生产商和中间商的介入,不但造成整个供应商管理工作量的增加,更无法保证产品质量,质量管理和供应商管理成本逐年增高。
3.5质量管理措施滞后
公司有专业的质量监督中心,配备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对货物的质量抽捡,合格率很低。公司无专业检测设施和手段,到货验收只通过目测检查进行质量把关,很难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化工类物资批批检验,配件类是箱箱打开逐个查验,在流转繁琐的程序中,经常遇到项目紧急需求物资,只能空运进行补救,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3.6物流管理人员配置不足
依据近期的调查结果,公司三分之一的海外钻修井项目未设立专职物资管理机构,也未配备专职后勤保障管理人员。有些海外项目虽有物资管理专职机构,在专职人员定编配置上严重不足,也是供应链管理不到位的一个主要因素。培训、配置和储备合理数量的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是供应链所有程序能否规范运行的关键。
4、优化后的机构、业务流程设置及优势
4.1业务部门设置
2013年公司实施采购专业化和区域一体化管理模式有机结合的优化策略,境内业务保留了原专业化采购的9个采购部门(详见表1)。境外业务按照区域新增设了四个区域保障部(化工、测录试保留境内外专业化采购),境外保障部实行采购、运输、退税和结算业务一体化,即每一单业务都由一个业务人员从头至尾做下来,避免了中间环节因工作交接出现误差。国际贸易部负责保障业务以外的所有贸易类业务,运输保障部按照区域分设中东、中亚、美洲和非洲四个区域化运输业务小组,分别负责各自的大型装备运输和设备回运等运输保障业务及结算等工作。
4.2管理模式专业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4.2.1供应链整体优化方面综合分析GW供应链管理现状,业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基础管理薄弱,尤其是过时的保障管理模式和流程是导致保障效率不高、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主要措施如下:
(1)完善公司技术管理部(编码科)职能,增加编码管理、供应商和服务商管理、建立成套设备台账和配套清单,落实原配套厂家相关信息等。
(2)整合生产经营部,使其负责计划、仓储、生产协调和经营管理。
(3)加强国际贸易部的采购职能,将一类集中采购物资、集团电子商务采购物资和第三国采购物资纳入国际贸易部业务范围。结合国际贸易采购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高其专业化采购和国际采购能力。
4.2.2物资保障模式专业化与区域一体化优势互补物资供应链业务流应该是融合专业化标的物与通过公司供应链全流程的优化,质量控制、结算办理和招投标管理等方面的效率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4.3采购计划管理方面
为了解决部分不具备条件的项目部未能通过ERP系统提报准确的采购计划,避免计划提报不及时、规格型号和物资编码不齐全等问题,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反复确认和数据重复录入,简化审批流程等工作,公司在采购计划管理上下功夫,从部门设置的源头上优化设置,且不需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
4.4采购业务保障体系
该体系主要由公司各专业采购部门组成,该体系的主要职能是负责供应商管理,接受公司采购计划指令,按要求完成各项采购任务。境内保留专业化采购模式,境外按照区域一体化模式,力争同一批次采购需求计划按照统一的流转时间进行供应,避免了错综复杂的信息交替,使海外项目物资的信息跟踪、出口退税和境外成本核算得以顺利进行。
4.5运输业务保障体系
该体系主要由公司仓储管理站和运输保障部组成。该体系的主要职能是根据指令接收采购物资,负责物资的验收及库存管理,根据运输计划组织物资发运。通过统筹安排,加强各仓储站虚拟入出库的管理(直达料),靠前管控,最终提高了所需物资发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6生产经营协调体系
该体系主要负责完成物资需求计划汇总和流转,下达采购及运输指令,协调采购、供应、仓储管理等各个环节。GW层面主要由物管中心和生产协调处组成。公司整合了生产经营部,作为公司的物资调剂、采购、仓储、计划和生产保障协调体系核心。
4.7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质量和仓储管理体系
4.7.1供应商和服务商管理严把供应商和服务商准入关,定期开展供应商和服务商资质评审和产品服务质量评价。加强了供应商考察和资质认证工作,由境外项目或境内作业单位根据现场装备、配件及化工品的使用情况,推荐信得过的战略合作供应商,结合资质认证和使用单位质量反馈,将供应商数量逐步控制在200-300家以内,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管理成本,控制产品质量。
4.7.2质量管理、管控前移组织同类产品成本对标分析,确定合理价格,同生产企业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提高质量保证金比例,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供应商加大处罚力度。不定期对供应商和服务商进行产品和服务定期检查或突击抽查,使供应商和服务商最终能够自觉控制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基本实现了产品和服务质量控制关口前移至由供应商自己来管控。
4.7.3技术体系管理对所有境内外设备建立设备台帐和配套清单(含配套供应商),规范技术、技术协议、质量和检测标准库。建立物资生命周期表,完善物资编码库、合同价格库、优质供应商和服务商名录库,不断更新各仓储站的实际库存数据,强制执行单证备案和档案管理程序,以满足供应链管理各环节的技术信息需求。
4.7.4物流过程控制管理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在完成供应商和服务商资质认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可控的情况下,加大年度框架协议组织实施力度,缩短组织周期,优化结算程序,大大提高了框架协议物资的保障效率。如境外需求的化工品,通过框架协议减少了合同签订量,缩短并统一了各供应商的框架协议下物资的生产周期、质量和运输包装要求,大大降低了不必要的库存。
4.7.5扩大可行的虚拟入出库比例境内物资在具备直达施工现场的条件下,由公司国内仓储站人员到项目需求目的地进行现场联合验收并办理虚拟入出库,即提高了运送效率又节余了大量的周转时间和倒运成本。境外项目在保证公司统购物资和合理物资库存量的基础上,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逐步加大直达料的比例。业务员在给厂家下达订单时即可将包装要求和运装要求等一次性详细的规范下达,具备发运条件后即可直接将货物运抵提前确定好的货代堆
4.8利用信息化,搭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
4.8.1完善物资编码管理公司组织人员按照“唯一和通用”的原则,对公司生产作业涉及的各种物资,进行统一编码,规范物资中外文名称,大大减少了由于名称不一致而造成编码不准确或一物多码的情况。
4.8.2强化信息系统管理信息化推广在物资计划及采购环节中获取了以下良好的效果:
(1)物资需求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存储需经过多种传递路径和审批手续,实现了实时记录,便于信息使用部门及时掌握物资计划完成的时效性,避免了信息传递过程的不及时、不准确,提高了管理和决策水平。
(2)充分实现信息共享,解决了各部门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后只能存储在本部门的问题,冲破了“信息孤岛”现象。
(3)实现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的无缝对接,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简化了单据传递及会计核算流程。
4.9国际化物流供应体系的建立
公司在境外建立了两个子公司,全球物流供应体系已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公司计划在全球其他合适的地区增设3-5处境外物流采购供应基地,实现物流的当地采购,就近供应,以降低物流成本。借鉴国际成熟企业经验,制定规范的物流基地管理标准,保证了公司国际化物流管理体系的高起点、高标准,较好地实现了保障供应、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依据经济效益原则,明确各境外物流基地的物资采购供应目录,规定并规范了各业务部门和单位的业务范围。
4.10发展GW自主品牌,搭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
国际贸易的增长带动国际物流,国际物流的顺畅促进国际贸易,两者相辅相成地发展。GW国内业务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国际业务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GW自主品牌,搭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和实体展示平台将大大拉动公司国际物流系统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业务既是日常生产物资保障的补充,也是公司利润新的增长点。
5、结语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注重物资供应商的选择在供应链条上,任何环节上的双方都可以成为供应商与客户,与供应商的合作对于实现供应链的集约化管理,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注重物资供应商的选择是十分必要的。选择供应商主要看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物资价格,信息沟通是否通畅,是否能够保障物资的生产以及做好售后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否有为铁路提供物资的资质。此外,在选择供应商时,主要考虑供应商的生产规模、层次是否与铁路部门相配,并且一个供应商的采购数量也有限定,同类型和级别的供应商不能过多。同时,供应商的选择主要依靠招标的方式产生,通过对供应商的投标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供应合作伙伴。
2.加强铁路物资的采购管理采购是供应链企业之间物资沟通的重要环节,采购应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以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地点购买数量合适的物资。当前铁路物物资采购主要有三种方式,首先是招标采购,主要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对大宗、涉及安全运营的物资进行采购的方式。其次是集中采购,这种采购方法是为多个企业进行物资采购,了解企业所需物资,然后进行统一的大规模采购,有利于价格的商议,从而降低采购的成本。最后是对一些零星的、小批量的物资进行比质比价的采购。[2]铁路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应根据采购物资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采用采购方式,以便最大程度的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降低成本消耗。
3.建立完善的供应链沟通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完善的供应链沟通平台,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分享,提供切实可靠供应链物资信息。利用网络平台,办理供应链物流的手续,实现网上的供求衔接,签订物流协议,并进行网络送货,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调配送货车辆,以及流程和路线,实现网络交易、网上支付,实现网络化的供应链管理流程。[3]供应链管理都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的,因此铁路物资的采购应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供应链上的企业是彼此独立的,但却又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应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做到彼此信任,彼此依赖,共同进步。此外,供应链网络平台的发展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成员应为彼此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从而促进管理上的进步,实现企业双方的共赢。
4.加强供应链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供应链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方式,它涉及到多个行业、多种现代化技术,因此供应链管理模式所需要管理人员也应试具备多方面的管理知识和理论,掌握多种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例如数据的采集、交换,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信息技术,物流、营销、财务等方面的管理技术。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运用与发展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需要众多懂知识、懂技术的人共同努力。因此,铁路物资管理部门应积极引进高学历、高素质、懂管理的年轻人才,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供应链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管理的方式和技术,建立一支综合性的人才队伍,为铁路物资采购供应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贡献。
二、结束语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
物流成本;
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5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铁路运输行业改革迫在眉睫。
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运用,使铁路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为铁路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铁路运输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必然对铁路企业物流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采购 - 仓储 - 供应”模式已不能适应运输生产的要求,只有真正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全面提升铁路物流管理水平,切实降低铁路物流成本,才能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效益。
一、高物流成本影响运输经营效益的提高。
铁路运输生产物资供应传统的做法主要依赖库存供应,通过提前计划上报需求和准备较富裕的安全库存,长此以来形成较大的物资积压浪费和价值损耗,造成铁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铁路运输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提高困难增大。主要表现为:
铁路物资采购管理权限不明确,分散采购、多头采购现象严重,节约采购成本效果不明显;
物流信息化水平比较低,覆盖面小,不仅与财务系统没有实现有效对接,而且在物流系统内不能实现快速沟通和信息共享;
获取市场信息手段单一,掌握供应商信息资源较少,导致采购供应渠道单一;
计划大于实际需求,导致库存逐年积压,库存结构不合理,占用资金额度大,库存积压造成的物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大;
缺乏供应链管理理念,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物流保障在应对防洪抢险等突发事件方面,预案要求不高,响应速度不快,组织供应能力不强。
二、物资集采统供管理模式下物流管理的创新。
为控制物流成本,铁路物资应采用集采统供管理模式,并应该逐步尝试实施一些新的物流管理方法。
1、明确采供职责。
大力推行铁路局直管站,对物流部门进行整合,成立集中的路局直属物资供应站。物资供应站负责全局运输生产所需物资设备的仓储、配送和受路局委托物资的采购供应;
各生产站段由材料科负责提报生产用料计划、领取材料、仓储保管和发料配送及应急用料的采购供应;
物资管理处受路局委托,负责大宗物资和重要设备及关键配件的招议标采购,并对全局物资系统进行专业业务管理。
按规定程序推行物资设备批量采购和集招分供。生产单位按月将物资需求计划在物资信息系统上报后,物资供应段按照管理权限,将需物资处审批的计划进行转报。
物资处对需求物资进行汇总统计,单品种采购资金达到一定金额以上的,集中统一纳入招标采购,选择供应厂商,由其进行分头配送供应。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打造现代物流环境下的电子采购体系。
分别以铁路局局域网、互联网为载体,建立和完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构建供应商管理、信息、询价采购、招标采购和设备管理 6 大平台组成的电子采购体系,并融入路局整体运输生产,形成市场监督、采购供应和物资使用全过程闭环管理的现代物流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和不断提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物资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工作环境,实现了物资与财务在局域网上的同级信息对接,将各系统的仓库资源和物资消耗在网上进行链接,把物流管理信息从路局物资处向物资供应段业务部门―――站段材料科―――材料使用车间班组 ( 最终用户) 延伸,扩大了信息共享范围。对物流管理的全过程实时跟踪控制,进一步保证各生产单位制定采购计划和物流部门实施采购决策的科学性,减少过量的安全库存,提高物资使用效能。利用互联网优势,通过网络手段提升招标质量。
3、优化物资库存结构。
路局加强物资成本的预算管理,对站段生产用料计划按月提报审批,需求预测按周调整,从而大大缩短了需求提前期。能有效消除了部分生产需要的“牛鞭效应”,物资安全库存得到合理控制。
对重点物资设备供应采取提前介入机制,通过提高物资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做到合理快速组织物资保障供应,有效压缩物资在库时间,加速全局库存物资周转。
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可实行零库存物资供应品种范围,推行引厂入段储备模式,选择质量信誉优良的大型企业和区域定点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生产厂商代保管物资品类和数量,对全局物资消耗量相对稳定的产品实行厂家物资代储备保管,压缩自存物资品种和数量。
4、加强合格供应商管理。
培育铁路物流供应链体系利用路局品牌优势,完善外网电子商务功能,建立供应商档案,形成供应商资源库,定期对供应商进行“星级”诚信监测和综合评价等一系列动态管理。
与专业供应厂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直达供应的采供双赢模式。减少中间供应环节,节约成本费用,剔除不具备法人资格、产品生产资质的企业及商,对线路配件、牵引供电设备、接触网配件、通信信号设备等专业技术要求高的重要件,取消供应商,直接与经过评审的生产企业签订协议。
5、建立有效应急机制。
提升应急保障能力。针对铁路突发事件和防洪灾及冰雪等自然灾害,为应对可能对铁路运输生产造成的损害,确保及时抢险恢复,应逐级建立抢险应急预案,以抢险文件命令形式下达防洪物资设备明细。防洪备料除保持必要库存外,当地资源充足或厂商供应保障度高的品类物资,采购单位要与之签订代储协议,建立抢险应急物资供应绿色通道信息库。代储物资协议单位和所有抢险工作人员信息要做到公开,当值人员不得脱离岗位,相关人员手机24 小时处于开机状态,人员随时待命,机械设备预热检查,要求全部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 J. 鲍尔索克斯,戴维 J. 克劳斯,M. 比克斯比・库泊。
供应链物流管理[Ml.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甲供材料核销;
工程项目;
工程管理
通常情况下,一项工程从设计到具体施工到最后竣工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涉及的内容也较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文章要提到的就是物力原材料,拿水电工程建设来讲,根据实践情况分析证明在整个工程投资当中主材投资占有较大比重,高达50%~60%左右。业主要建立全面系统的材料核销体系,保证工程材料统一采购、统一送达等,这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程在进行甲供材料核销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讨论。下文为具体讨论内容。
1 甲供材料核销基本概述
1.1 甲供材料核销的含义
一般,在工程建设中均需要进行甲供材料核销管理,工程业主项目部门要进行工程材料统一选购,同时根据不同施工进度、施工需求对其予以不同类型材料下放,在这一过程中要系统核算不同阶段工程所用的材料消耗量,同时将核算指标数据与预期规划的工程阶段所用材料消耗量这两进行对比,根据对比数据能够对工程前阶段材料消耗情况进行总结,同时还能够度工程后阶段材料消耗情况予以调整和预测,从根本上控制工程成本[1]。上述内容即为甲供材料核销概念。
1.2 需要核销的材料
通常情况下,一项工程的甲供材料核销管理中需要被进行核销的材料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理论消耗量。工程项目在投标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项目所需物资及工程建设时间和阶段性工程进度等不同方面明确阐述标注,最终形成文本合同,理论消耗量属于合同内容的一部分。其次,施工理论消耗量。投标结束后确定工程建设的甲方和乙方,工程承包商与业主部门相互沟通协商的过程中明确业主的意愿,并规划施工图纸,在这一项工作中需要对工程材料消耗量进行核算,主要是根据工程量、当前原材料市场单价等方面考虑后进行配比核算出的指标数据,其也属于理论材料消耗量的一种。最后,材料实际消耗量。工程从开始施工到最后竣工期间所用的原材料消耗量,将这一指标数据与上述两项理论指标数据进行核销整理对比即可。
2 甲供材料核销应用于工程管理的价值作用
从大方面来讲,加工材料核销应用于工程管理的价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投资控制。根据当前工程建设情况来看,存在一定不良风气。部分施工工程承包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进行物资倒卖活动,将好质量工程材料卖掉买进质量差的工程材料,赚取中间差价,同时大部分施工工程承包商都没有健全科学的物资管理系统,物资丢失或损毁情况常见,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工程业主的投资支出。将甲供材料核销管理应用其中能够对施工单位的不良风气予以抑制和防范作用,能够有效管理物资提高物资利用率,同时在工程施工中进行原材料统一购买,能够从物资需求量方面出发进行采购协商,降低原材料成本,控制工程投资。其二是质量控制。在工程建设当中原材料物资用工不合理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物资超耗,与之相对应的另外一种是物资欠耗。前者主要是指工程建设的实际原材料消耗情况与工程规划预计的材料消耗情况相比较,实际应用材料少于预期规划原材料,造成材料剩余,这种情况要进行甲供材料核销管理,最为重要的是库存管理,保证剩余材料合理保存,以免造成损坏或雨淋生锈等,在后期工程建设中应用必定会影响工程质量。物资欠耗主要是指工程实际施工所用材料远远超过预期规划的工程材料消耗量,这种情况也需要进行甲供材料核销管理,从施工方、工程业主方等不同方面彻查是否有偷换原材料或偷工减料现象,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影响[2]。
3 甲供材料核销管理完善建议
首先,完善物资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就目前而言,工程管理相关的物资管理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要根据当前工程建设现状要设定不同类型的物资管理制度。其中可以有《甲供物资管理办法》、《物资运输及仓储管理办法》等[3],工程项目在招标投标阶段,业主可以将这些物资管理相关制度作为合同签订的附加条件,保证施工工程承包商能够认同并严格遵守,一旦出现违背情况要按照合同签订予以赔偿,承担相应责任。其次,物质采购工作合理化。工程项目投标中,业主要与工程承包商进行有效对话沟通,从工程量、工程预期进程及工程质量保证等多方面考虑,计算出工程所需材料量,尽可能提高该指标核算的准确度。确定物资理论消耗量后业主部门进行不同类型原材料统一购买,这种情况能够在进行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占据采购量优势,能够协商到低于市场平均单价的原材料,从根本上降低投资成本。同时也能够吸引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可以多方考虑,“货比三家”选取质量过硬的原材料,保证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完成。最后,过程管理。工程建设过程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物资在统一采购后需要送达至工程施工场地,业主部门人员要在物资运输之前进行核查,清点验货,主要查看物资的质量和物资的数量是否均正确,随即核算运输效率,保证物资不受损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提高物资运输量,这能够最大程度提高运输效率。另外,物资运达至施工现场后要将其放置于仓库储藏,要保证物资不暴露于自然环境中,以免日光暴晒或者风吹雨淋等影响物资质量。同时对于施工方物资领取方面也要予以管理,每次领取物资的时间、数量、类型及用途和领取人姓名均需要登记,这能够有效提高物资利用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部门要对甲供材料进行核销,分别与每个月月底、每个季度和每个完成工程阶段进行核销,在核销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根据原材料消耗量预测并调整工程后续的施工方案,保证合理利用原材料物资,降低工程投入成本。最后,工程施工中会产生废旧物资,这类物资材料需要业主部门予以统一管理,避免施工方出现废品倒卖情况,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甲供材料核销管理的统一性和科学性。
4 结束语
工程建设中实行甲供材料核销管理能够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降低工程投入成本,对于实现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吉仓,舒忠.甲供材料核销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J].房地产导刊,2013(20):160-160.
[2]郑书国.甲供材料核销方法的实践和思考[J].建筑・建材・装饰,2015(6):128-129.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相关理论基础
资源编排相关理论概述
资源管理理论(resourcemanagementtheory)、资产编排理论(assetorchestration)是资源编排理论的两个分支,资源编排理论是由它们相互结合发展而来的。在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Theory)范畴下,资源管理理论得以发展,主要涵盖组织、捆绑、利用这三个维度,以及三个维度分别包含的附属要素,组织能力是形成资源组合的关键,主要是资源的获取、积累以及抛弃;
稳定、扩展和创新是其捆绑能力的主要涵盖方面,是资源整合的过程;
利用能力主要是动员、协调、部署。近年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件频发,是对一个国家应急供应链管理的巨大考验,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物资、抗疫物资储备、管理与应用涉及资源编排理论的应用。通过资源编排理论与应急供应链管理的结合,加强成员间协同配合,可以提高应急供应链柔性,最大限度的保障中小企业与国民的需求。
应急供应链的概念
应急供应链是指发生大规模重大公共卫生、安全、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事件时,紧急提供资金、救灾物资、救援、调度指挥、专业介入等给受影响的地区,是一种多层面、多维度参与的协同活动,其运营结构亦属于系统的功能网链结构,其是由政府主导,若干供应方、需求方组建的[1],以时间效率为核心目标、能够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动态供应链。1、敏捷性[1]。由于突发事件很强的不确定性,应急供应链在事件处置与善后工作中必须拥有足够的敏捷性,应急反应体系的构建与运作必须快速且高效,才能满足突发事件处置的基本要求。2、动态性[1]。突发事件在处置过程中仍然会不断发生变化并产生新的运作问题,这要求应急供应链面对事件变化拥有足够的反应能力,对其变化趋势能够进行相对准确的预判,并设置相应的资源与运作措施加以应对。3、协调性[1]。在应急供应链运作管理中,因为经常性的存在缺乏反应时间与资源准备的情况,各环节的协调性要求将更高,要求各类性质、功能、规模、能力均有不同的运作环节能够准确衔接,高度协调,以完供应链运作目标。4、适应性[1]。应急供应链是为应对突发事件存在的,要求其体系拥有较强的由平时转战时的能力,以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处置措施。
佛山中小企业应急供应链管理模式现状
所谓应急供应链管理模式,是指为应对灾害或疫情发生时各类救灾防控物资需求紧急量大的特点,以政府为主导快速组织各类急需物资的供应商、制造企业、仓库、专业物流机构和各物资需求地点之间形成一种高效畅通的物资联动供应网络,保障应急物资快速、准确、充足地送达需求地点的有组织、善协调、精运作、受监督的管理模式。[2]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众多企业重新审视自身应急供应链管理问题,通过深度分析2020年上半年佛山中小企业行业样本,总结出佛山市中小企业应急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现状: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有待加强目前佛山市中小企业内在应急服务物流管理方面尚未建立起集中统一的企业职能部门,同时各部门也少有专业管理人员领导,通常由发改、交通、工信等职能部门之间协同协调完成。[4]若佛山市职能部门间协调无效或者配合不力,则中小企业应急服务物流系统的运转势必会有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存在。
应急供应链各方协同性差,物资分配不合理
目前,建立起基于互联网、基于大数据的应急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屈指可数,佛山市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物流供应链各个环节协同性不强,各终端管理也比较差。例如,干线公路运输、支线铁路运输及商品配送物流管理“断链”停滞现象严重,从产品供应端到产品需求端,经过发货、运输、储存、配送等流程,全程货资物流管理效率低下,[3]短期内造成了物资运输不通畅。应急供应链行业信息化发展程度相对较低,信息不对称严重当前佛山市整个物流供应链行业缺乏统一服务平台为应急运输物流市场提供相关信息整合和共享,同时佛山市各行业也缺少高效准确的供需信息及时传递与缺乏协调信息沟通,应急交流物资市场供需及应急物流供应相关服务信息不匹配造成的失误时有发生。[3]原料供应商涨价也让大家意识到与供应商关系稳定、及时获取市场产品价格信息的重要性。医疗防护用品等应急采购和储备体系有待完善佛山市大部分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统一有序完善的企业应急储备物资采购和储备管理体系。储备物资大量短缺,储备所需物品来源名录、数量、地点等都未能构成一整完整有效的流程体系。
资源编排理论在应急供应链管理模式构
建中的应用资源组织阶段在资源组织阶段,佛山市中小企业可以同较大规模的类似企业或物流企业就应对突发事件时资源供应达成援助协议,中小企业也可以从中获取其大部分资源,例如在紧急情况下获取物资援助、医疗援助、资金援助等。资源的获取阶段,即资源编排理论的第一阶段,佛山市众多中小型企业,根据其自身企业的应急供应链管理现有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大规模企业合作。[4]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应急供应链管理模式也成熟,随着合作时间的增长,中小企业可以积累相关经验,在合作第一阶段结束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合作企业的应急供应链管理资源进行抛弃和整理,通过资源的替换和调整选择出适合自身发展阶段和发展资源的组合。资源捆绑阶段资源的稳定性,资源的丰富性以及企业对于所有资源如何构建创新,这是资源捆绑阶段中的主要方面。这是确保佛山市中小企业能够实现企业资源的稳定捆绑以及在此基础上加强资源的创新构建极其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中,企业要在创新新资源的过程中,维持原有的资源发展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开拓。[4]这就要求佛山市的中小企业在不断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应急供应链管理模式中取得一个阶段性的成长,这个发展过程中,仅仅靠与这些大规模企业加强合作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各级政府也起了很大的主导作用,当企业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应积极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相关政策信息资源并无条件给予支持,企业要与政府建立良好的沟通,多多关注政府公开信息,利用政府公众平台的信息、大数据,以及其他相关企业政策,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管理平台,帮助企业在有需要的时候,及时高效地获得政府的应急资金、物资、运输等资源的紧急援助,从而更好地加强中小企业应急供应链管理模式建设。通过捆绑的政府资源来优化自身的应急供应链管理模式,从而降低中小企业的风险系数,也就表明,组织再优化是资源捆绑阶段的重要一部分。资源利用阶段对于佛山市的中小企业来说,自身企业的资源管理者如果想要将企业一直长期拥有的资源及时转化成为企业自身的对外竞争优势,那么,资源利用这一环节对企业来说就是关键一步。这一环节不仅仅只是资源编排的第三阶段,它也是将企业资源组合之后,对口运用到企业具体的项目中去。资源管理能力的调动、协调和综合部署成为这一阶段的三个基本方面。而资源综合利用的根本意义在于重复利用具体的市场机会,去优化开发企业的竞争能力。[4]在此发展阶段,佛山市中小企业管理者首先就需要根据自身及相关行业趋势预测,制定一个新型应急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实施计划,对已有的企业资源进行统筹协调和综合部署,维持一、二阶段资源的关联性和相互匹配程度,这时,企业管理者必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优势产生的主要推动者,其主要作用就是将一个企业获得的资源合理编排并形成价值组合,[5]从而将其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佛山市中小企业应急供应链管理模式,只有根据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外部环境捆绑和利用合适的资源,才能将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
结论与展望
应急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中小企业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至关重要,要把影响降到最低,这就必然需要企业强化设计自身系统在应急供应链管理模式中的引领作用、寻求稳定关系的合作供应商、靠近供应商聚集地布局且多源采购以及积极发展多点式的生产管理网络、利用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加强应急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等配套措施,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资源有效利用进行协调编排整合部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重大突发事件对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陶梅.柔性管理在应急供应链构建中的作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02):24-25.
[2]许秀红.建立应急防控物资供应链模式设想[J].物流科技,2021,44(02):161-164+182.
[3]相峰,丁桂花,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我国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上海商学院学报,2020,21(03):51-63.
[4]孟韬,姚晨,胡海洋.共享办公情境下创业者资源编排路径———基于资源编排理论[J].技术经济,2019,38(02):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