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MRPⅡ、JIT与TOC是生产计划管理的有效工具。电力物资管理既有电力行业物流管理的特殊性,又有物流管理的一般性。通过比较MRPII、JIT、TOC三者在库存控制、计划控制、物料需求等方面的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五篇】,供大家参考。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摘要]MRPⅡ、JIT 与TOC 是生产计划管理的有效工具。电力物资管理既有电力行业物流管理的特殊性,又有物流管理的一般性。通过比较MRPII、JIT、TOC三者在库存控制、计划控制、物料需求等方面的特点,分析了三者各自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将生产物流中的三种生产计划管理模式集成,把MRPⅡ推动式计划应用到电力物资计划管理的制定层次,利用TOC及时调整瓶颈资源,并运用JIT 拉动体系对物资采购计划进行优化调整,将三者有效融合,对电力物资采购实施有效控制。
[关键词]电力物资;
采购模式;
集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019-02
1引言
从生产物流的角度来说,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依据,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的具体执行计划,是生产物流满足生产需求的关键依据。作为生产管理领域当今最流行的先进管理思想与方式,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MRPⅡ)、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JIT)以及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等理论为生产作业计划制订提供了较好的方法,但从系统假设、计划控制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来说,其仍存在不足之处。
由于上述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了对几种方法的改进模式,例如Johnny等[1]对JIT和MRPⅡ两者相结合,提出改进的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模式框架。在实际应用中,有学者提出了JIT和MRP[2][3]以及TOC与MRPⅡ的具体集成方案[4]。张凡[5]对三种生产管理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陈建华等[6]将三者结合起来,形成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
上述三种生产计划管理模型主要应用在生产物流中,而电力物资管理既有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又具备物流管理的一般性,本文通过借鉴生产物流的计划管理模式,通过对比三者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应性,同时对三者基本思想加以整合,构建TOC、 MRP以及JIT相结合的集成化物资采购计划与控制模型,与电力物资采购模式相结合,对现有的电力物资采购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2集成背景和基本思路
21集成背景
电力物资需求管理的主要模式分年度物资需求计划、批次物资需求计划两种实施模式。省公司计划发展部制订电网规划,按照时序将项目的前期工作计划、建设周期细化到各年度,已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可进入项目储备,具备列入年度投资计划的条件,形成里程碑计划,作为计划编制基础。公司项目主管部门根据年度里程碑计划中的项目投资、建设安排,将相应的项目物资采购需求形成下一年度物资需求计划,批次物资需求计划的提出需严格基于年度物资需求计划。
年度物资需求计划制订后由物资部结合公司采购战略、经济发展趋势、产能情况、历史数据、价格走势等,对年度物资需求计划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公司年度物资采购方案建议。物资需求单位根据年度物资需求计划和年度物资采购批次安排,在每批次内提报的物资需求计划形成月度物资需求计划,其为正式实施招标采购的物资需求计划。月度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由地、市公司编制,省公司汇总并审核,审核通过后报总部物资供应公司审核物资采购计划,审核通过后提交到总部物资部审核。经总部计划、招标审查会专家审核通过后实施采购。
22集成思路及集成化的计划与控制模型
对MRPⅡ、TOC与JIT各自优缺点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三者的侧重点和适用环境不同,并在追求目标、计划展开方式、物料需求以及能力控制存在诸多不同点,但并非完全对立,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通过取其长处,实现三者优势互补,与电力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相结合,定能更好地实行物资计划与控制的职能。
基于电网物资的采购流程和特点,建立如下集成电力物资管理模型,如图2所示。
首先,物资需求计划的制订采用的是MRP思想,通过物资需求预测,经分类汇总、综合平衡审批后形成公司年度物资需求计划,并作为电力物资管理的主要依据,用于制订公司年度采购策略,并进一步确定采购模式及采购方式等具体信息,为月度物资需求计划的制订做好准备工作。
其次,月度物资需求计划制订后,除将物资采购方案进行分配,还要考虑到采购方案的可执行性,作为采购计划的执行方,制订瓶颈平衡计划,对瓶颈资源进行调整,并考虑库存情况,对物资需求计划进行修正。
瓶颈资源平衡结束后,进行电力物资需求计划的制订。由于电力物资供应具有不确定性,除要考虑采购计划的执行外,为避免因物资采购延迟而对项目生产计划执行造成的影响,还要考虑项目部门的物资需求,根据项目实施进度、物资变动情况做出基本调整。物资供应公司应实时对项目物资需求信息进行了解,对已到货物资实施优先生产,对计划期内无法到货的物资向上层的月度物资采购计划及时反馈,对月度物资采购计划进行调整。
最后,将JIT采购管理模式应用到电力物资现场管理中,结合对关键资源的调度,实现对电力物资管理的实时供应,满足电力物资实时供应的要求。
3结论
电力物资采购管理是保证电网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环节,通过三者集成思想,将MRPⅡ计划的优势应用到电力物资计划管理的制订这一层次,TOC及时调整瓶颈资源,并运用JIT保证项目类物资的及时供货,将三者有效融合,对电力物资采购模式的短板进行改造,才能从整体上优化整个采购管理模型。
参考文献:
[1]Johnny CHo,Yih-Long ChangAn integrated MRP and JIT framework[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01,41(2):173-185.
[2]Zhang Qinghua,Cheng Guoquan,Wang Zhuan,et alResearch on MRP/JIT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medical equipment production management concerned with spare part manufacturing[J].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9(12):1106,1110.
[3]Li Bo,Wang Jun,Zhuang Wanyu et alResearch on integration logistics system of MRPⅡ and JIT based on BOM[J].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5(1):557,561.
[4]沈昭基于TOC与MRPⅡ的计划与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核电厂;
在役检查;
信息化;
群堆化;
HTML5;
虚拟现实
0 前言
核电厂在役检查主要依据检验规范、检查大纲和检验程序等的要求,对核电厂的核安全设备、部件和焊缝实施以无损检测方法为基础的定期检验,旨在发现被检部位中产生的超过记录标准缺陷,确保核电厂设备、系统和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目前,国内核电厂在在役检查工作实施过程中,役检工作的管理总体上依赖于人工计划和控制,工作效率难有较大的提高,而且随着投运机组运行时间的增长,以及在建/筹建机组的投产,在役检查工作量和数据量将会急剧增加,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新的需求,进一步优化、改进和规范在役检查工作流程的管理,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而研究、开发和使用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对在役检查流程实施电子化管理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
1 核电厂役检工作流程梳理
核电厂在役检查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与役检相关文件、资料的管理、检查计划制定、检查计划实施、检查结果分析、处理与归档以及日常管理等。一次完整的在役检查活动一般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进行:
(1)编制计划:以十年滚动计划为依据,编制年度检查计划;
根据日常检修需要制定临时检修计划。
(2)检查计划准备:根据制定的检查计划准备工作包,整理各检查项目需要的工作票、图纸、检验规程、专用计划、质量计划等。
(3)检查计划实施:由检查计划实施方根据工作票展开现场检查,反馈各检验项目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反馈结果对后期的检查计划进行调整。
(4)检查结果数据整理存储:将换料大修的检查结果报告整理存储。
(5)显示/缺陷处理:若检查过程中发现超标显示/缺陷,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编写QDR报告、NCR报告,并根据处理意见对后续检查计划进行调整。
2 平台结构设计及功能分析
由国内核电厂役检工作业务逻辑和业务数据特点可知,在役检查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IMS”)至少应包括4个信息资料库。首先建立核电厂役检部件信息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技术文件信息库、检查计划数据信息库、检查结果数据信息库。使核电厂役检工作的管理者、参与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制定检查计划、解读检查规范/标准、查询技术文件、管理检查结果数据,从而实现了核电厂役检工作的信息化。
2.1 系统软件架构
IMS平台采用SOA理念开发,针对核心役检业务对象进行模块化设计,基于MVC框架,完成配置型役检信息化平台搭建,实现多电厂、多机组(多堆型)的群堆化管理。依据具体电厂、机组实际业务特点,对核心业务模块基础数据进行手动配置,如图1所示,快速搭建目标电厂、机组的专用役检信息化管理平台。
IMS平台采用三层体系结构:Web服务,应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分层部署,采用负载均衡技术进行集群处理保证系统运行性能,实现上层功能和中层平台沟通、中层功能和底层功能的沟通,用户访问系统全部采用B/S结构管理方式,避免了客户端程序的安装维护等问题,系统各模块具有可重复利用性,整个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在系统中增加页面、修改图形、重新组态时,无须用户编写程序代码就可以利用标准的组件、组态工具或生成工具来完成。
2.2 系统业务逻辑架构
以计划为核心,将“计划管理”的思想贯穿IMS平台开发始终。检查部件、检查规范/标准和在役检查大纲为本数据库的根本IMS平台的基础,通过检查规范标准和在役检查大纲来指导十年滚动计划的编制与升版,通过十年滚动计划自动生成年度计划,然后按照年度计划执行检查,录入检查结果,最后对检查结果的分析统计,并手动调节下一个年度计划。具体流程如图2示:
2.3 平台功能分析
以核电厂役检工作内容为基础,同时结合国内多家核电厂的役检业务特点,对核电厂在役检查基本工作流程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功能分析与设计。IMS平台由役检部件管理、技术文件管理、检查计划管理、检查结果管理、特殊部件管理、日常检验项目管理、大修管理、工器具&试块管理、检验人员管理、任务管理和系统维护十一个模块组成,同时考虑了与核电厂其他系统的接口关系。
2.3.1 役检部件管理模块
对核电厂在役检查活动中涉及到的设备、部件、最终被检部位/焊缝进行管理。根据核电厂业务系统、设备、部件、被检部位/焊缝的物理逻辑层次结构,构建一颗设备树,根据核电厂在役检查大纲各检验项目的划分规则构建一颗大纲树,通过这两种树结构,对设备/部件及其关系进科学的管理。
利用基于HTML5的图形技术将系统流程图、管道模拟图、等轴图与被检部件有机结合,实现在役检查图纸的便捷查阅:在图纸中快速的找到所需被检部位/焊缝或跳转到下一张相关图纸,同时通过图纸热点颜色的变化实时反映图中各受检部件的健康状态信息,并可即时获取图中任意受检部件的检查计划信息和历史检查结果信息,如图3所示。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泵及与主设备相连主管道的三维模型,模型包含主设备内部结构且针对每个受检部件/部位建立单体模型,采用GPU实例化、延迟着色技术降低内存需求,提升渲染性能,实现了三维模型在浏览器的流畅展现,建立各单体模型与被检部位/焊缝的关联关系。
2.3.2 z查计划管理模块
对核电厂的各种检查大纲、检查计划进行管理,包括各类十年计划、年度检查计划、临时检查计划。将各类计划信息数据化存储,并建立各类计划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实现年度检查计划的自动生成和手动调节,如图4所示,提高核电厂在役检查计划编制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
为了提高计划数据的存取速度,将每个检验项目的计划信息以一个VARCHAR类型字段来存储,不同大修下的检查计划信息以“_”隔开,通过P、PF、F等字符来标记不同大修下各检验项目的状态。如图5所示。对计划数据的调整,后台均通过字符串操作来完成。
为保障计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IMS平台建立了计划调整自动记录日志机制,当用舳允年滚动计划的数据进行调整后,系统会自动形成调整明细,调整明细以“A―>B”形式描述用户对某检验项目的调整过程。一条调整日志可包含多条调整明细,如图6所示。
2.3.3 检查结果管理模块
本模块实现对历次大修检查结果数据管理以及缺陷/显示的集中管理,在IMS平台中所有的检查结果数据均需与检查计划数据一一对应,从而保障从“计划―>结果―>计划”的闭环管理。
IMS平台中检查结果数据的管理包括两种模式,如图7所示。模式一:以汇总表形式对历次大修发现的缺陷/显示进行管理,汇总表与综合报告一一对应,每个汇总表中记录受检部件、检验时间、检验方法、综合报告编号、缺陷详细参数信息、不可达信息以及检验报告单页码,需查看缺陷/显示详细结果信息时可通过检验报告单页码查看对应的检验报告单页附件。该模式主要用于对早期检查结果数据的管理。模式二:以检验报告单形式对每个受检部件的结果进行管理,检验报告单与检查计划中的检验项目一一对应,针对不同的检验方法、受检对象设计不同的检验报告单模板,检验报告单中详细记录检验结果全部信息,包括:受检部件信息、检验技术条件信息、缺陷报告单信息、不可达信息等。该模式实现了检验报告单的在线编、审、批以及业主认可,主要用于新产生的检验结果数据的管理。
按上述两种模式录入的检查结果数据审批生效后,缺陷/显示记录会自动导入缺陷/显示集中管理模块。在该模块内可对缺陷/显示数据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统计、分析,如图8所示,详细记录每个缺陷/显示的处理过程信息,同时可根据需要对相应受检部件的检查计划频度进行调整。
IMS平台针对法规标准中验收条款,结合役检缺陷/显示分析、判定流程,设计各检验方法以及典型受检部件的检查结果自动分析算法,实现了缺陷/显示是否达记录阈值或超标,是否存在明显扩展的自动判断,提高了核电厂役检结果录入/分析的客观性、准确性。
3 结束语
本文在梳理、总结传统核电站在役检查管理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电厂在役检查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对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论述。该平台涵盖了核电厂在役检查活动涉及的业务数据,为核电厂在役检查领域群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完善的信息化工具,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诸多问题,如:资料查阅不便、信息交换困难、数据处理工作量大出错率高等,提高了役检工作效率、优化了役检资源、降低了役检成本。后续可基于IMS平台可建立国内在役检查数据仓库/中心,为各核电厂、核设施提供数据智能分析、评定及辅助决策等高附加值服务,以便更好的为核电厂的在役检查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聂勇.核电站在役检查现状和探讨[R].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学会二七年学术年会,2008.
[2]王春阳,张学粮.核电站在役检查大纲体系[R].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2011.
[3]张学粮,范岩成,等.核电站在役检查信息化管理平台研究及应用[J].电信科学,2014,30(2):160-164.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财务部门工作计划范文一:
财务部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之一,肩负着对成本计划控制、各部门费用支出的重任,在领导的监督下财务部工作人员应合理的调节各项费用支出,使财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中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谋取利润最大化.
加强规范管理,做好日常核算工作
1.作为非盈利部门,合理控制成本,有效发挥企业内部监督职能是财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财务部要根据领导的旨意,加强各项数据统计的真实性,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完善财务制度建立
2.制度属于企业的硬性管理,任何企业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财务部必须制定各岗位工作职责明细,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和权限.
3.在应收账款上财务部起到了一个有效的监督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每月两次(15个工作日)出具应收账款报表,加大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资金的运行质量.
做好财务档案管理
4.各项收支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做到出有凭,入有据,在实际工作中报销金额与票据相符,做好重要空白凭证订购、保管等管理工作,起到财务部门的一个监督作用.
5.严格遵守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收法则,认真履行职责,顺利完成并通过各种年审工作.
二.财务部工作计划.
1.为全面响应公司几年发展规划,做好搞好固定资产预算治理工作,进一步做好费用预算指导与预算管理,认真做好预算的分析、分解和落实工作,让预算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2.加强各项费用的控制,采取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的原则.集中控制是在分管领导的领导下,指导财务部门统一控制,统一核算;分散控制是由各个部门根据本部门职责分工,对应付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采取行政负责,部门监督的原则,控制好其他费用的使用.
3.摘好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库存资产)的管理,(每月应对库存产品进行盘点,账卡物必须做到统一标识,)凡是资产都应该为企业带来效益,提高资产利润率.
作为财务部的责任人应深入研究税收政策,合理避税增收益,通过合理避税为公司增加收益发扬团队精神,公司利益不是个人行为,只有整个团队的认真配合,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的核心作用,为企业发展壮大做出更新的贡献!
现在将规划XX公司财务部的工作计划与制度流程描叙如下:
计划公司在20XX年X月份之前建立财务账,并出具生产成本表与财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报表.因为开立账套前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对存货与固定资产等进行盘点.但是在未建立财务账前几个月的收入,日常费用,付款数据都要一一登记整理好及时汇报提交给总经理.目前正在筹划印刷财务上所用到的单据与制做表格,如:费用报销单、记账凭证、账簿等.
一、开账前提准备工作:
1、存货的盘点: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低值易耗品、工具等进行盘点.
2、固定资产的盘点:由于以前的固定资产没有发票,也未进行资产折旧.难以判定目前未有发票的资产价值,所以需要进一步对未有发票与旧的设备进行评估.
3、往来账:应收款与应付款的余额数
4、现金、银行账户余额
5、财务用单据、表格、账簿
6、财务制度流程的制做
二、财务工作分为7大模块:
1、货币资金(现金银行)
2、费用
3、工资
4、成本核算
5、往来(应收与应付账)
6、固定资产
7、存货
三、会计人员的工作分配与职责
总账会计:
1、负责每月的现金银行日记账的制作登记.
2、每月于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薪资发放总表提报主管审核
3、负责总账记账工作
4、负责凭证的制作和账务的录入
5、归集各模具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后编制成生产成本表 , 提报主管审查。
6、每月提供各项财务总报表及明细表、财务报表给上级审查(公司审核)
7、负责跟进仓库人员每月底进行存货的盘点
8、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事项
9、严守公司商业秘密
往来账会计:
1、负责每月与供应商、客户对账
2、每月底制作付款计划,联系供应商安排付款
3、进、销存发票的跟进与登记.
4、固定资产的登记,并依据折旧方法进行折旧.
5、财务档案的保管(外账与内账的分开归档保管)
6、负责跟进仓库人员每月底进行存货的盘点
7、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事项
8、严守公司商业秘密
出纳:
1、负责公司的费用报销,供应商付款.将所有的付款单据交给XX登记现
金银行日记账.
2、每月的工资发放及跟进员工借款收回
3、协助领导处理相他事项
四、会计人员的工作流程
(一)、工作流程:
(XX负责单据的整理与现金银行流水账登记工作,YY负责货币资金的收支
工作.)
1、现金收付
a. 收现
根据YY开具的收据收款,检查收据开具的金额正确、大小写一致、有经手
人签名,收到现金后在收据(发票)上签字并加盖财务“结算”章将收据第②联(或发票联)给交款人,XX凭记账联登记现金流水账.
b.费用报销:
XX负责每次给供货商或者本厂员工报销前都要填写XX公司费用报销单,
本厂员工的费用报销单经经理和财务主管审核签名方可拿给YY报销,并且要经手人签名。报销人有前期欠款时,报销费用一律先冲抵欠款.若遇出纳无现金时,应暂时保存报销单据,待出纳取回现金时通知领款,或退回报销人,待出纳取回现金时再通知领款.付款的原始凭证上加盖“现金付讫”图章,报销完的单据由XX每日去YY处拿来及时登记现金流水账,每天结束前清点库存现金,是否与账相符.
2、银行收付
a.银收
XX根据YY从银行取拿回的回款单据,核对收款资料与发票是否一致,交
给财务主管审核,方可登记现金银行日记账.
b.银付
YY每月根据ZZ月底作的银行付款计划,填写汇款单,银行账号、金额大
小写一致.方可付款,付款OK后的付款单交回给XX登记现金银行日记账.下月中旬完成上月的账务工作,确保账上与现金银行账户余额一致,并出具财务报表.(建议公司开立一至两个私人账户,并开通银行网上维护,方便财务人员每
天清楚公司的账户收支情况,利于账务处理,减少错误发生款项收支.账务迷乱.)
(二)、总账岗位工作流程:
1、总账流程:主要是费用类、收付款类原始数据录入,财务总账记账,
检查记账工作,以及提供全部财务数据.
a.费用类:每月整理出纳现金费用报销单,银行收款与支出等单据,对这些
经杨立超审核后的原始单据进行核对,如复核正确,并分类以会计的计账方式填写记账凭证,当月所有费用,现金及银行发生业务全都录入现金银行日记账,生成凭证后,要与出纳核对现金,银行存款的当月余额。如有不一致,要找出原因更正。
b.应收类:ZZ岗位负责,传递XX.
c.应付类:ZZ岗位负责,传递XX.除了购买原材料做为应付账款,其他应
付的款项做为其他应付账款,如:固定资产、文具用品等其他需付款资料.
d.摊销、计提、折旧:20XX年公司的装修费用达到XXX多万元,计划在X
年内摊销完毕,X年中平均每月摊销金额做为长期待摊费用.冲减利润.每月对于未抵扣的进项发票,且已付款,此发票做为待摊费用处理,待下月抵扣了再转为应交税费的进项税.计提费用主要有工资,国地税税费.固定资产与折旧费用由往来会计ZZ提供.
e.核算成本:成本简称分为料、工、费三大项,料:每月要与仓库核对好材
料的收、发、存数据,并每月底进行存货的盘点.根据跟单员知会的模具生产进度,进行成本核算.每套模的用料数量依据工程BOM表,再以BOM表的数量*材料的平均单价,前提工程BOM表的数据一定要精确,确认好各套模需要的用料额后,按各套模的生产进度占本月领料总数据的比例,(此领料指的是共公用料)算出各套模的用料成本,因生产模需要的共料不多,各套模具的用料大多数都是固定,如:每一套模用的模胚,钢材都是固定的模具用,所以固定的用料完全计入本月本套模的成本,因此车间每月停留的共用材料相对比较少,所以计算成本时,不计算在车间停留的材料.领用多少材料就当成全部用完.本月的总材料成本就是各套模的材料成本相合.工:本月生产车间人员工资全部计入本月模具成本中.费:包括了本月车间的间接人员工资,车间领用的机物料消耗品,水电费,也就是说除了直接用于生产模具的材料,用于车间的其他制造费用.
f.结转损益:所有账务记账完成后,对全部的数据结余核对一次,现金、银
行结余要与出纳账核对当月余额,应收应付结余数要与往来会计核对当月余额,如有不一致,要找出原因更正。接着结转损益,把所有损益类的科目接平,整套账将于完成.出具财务报表.财务报表交给GG审核,公司审核.
2、工资、伙食的核算:每月根据人事部给的人员工时,计算每个人员的工
资,包括中途离职人员工资与WW公共人员工资的核算,工资扣除项目主要有住宿、电费(超出公司用电标准需另扣).饮水费、保险费.工资表单计算核对好之后交给GG与经理审核,审核好的离职人员工资交给出纳发放.其他每月充一
发放.根据厨房L给的送油、菜、煤气之送货单,与人事给的人员用餐天数,计算出本月每人每天的伙食费.包括WW人员伙食及与WW公共人员伙食.人员伙食费用单据交给GG审核.
(三)、往来会计岗位工作流程:
主要负责应收应付对账工作,进、销发票的跟进,财务档案资料的保管.
a.应收类:每月将我司开出去的增值税发票,模具的请款资料与客户每月对
好账后做应收账款(建议公司招多一名跟单员,接单工作,并专门跟进每一套模具的生产进度,知会财务人员分期间请款,避免迷乱账务或漏请款.)开出去的销项发票收回的税点也要每月与客户确认对好账后做为其他应收账款,(此部份款收现金).将每笔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账款填写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后面附上相对应的资料或对账单.以上资料整理好交给GG审核OK后交给总账会计XX做账.并跟进收款,收回的账款结转银行存款或现金.销项发票的登记与跟进,并依据销项增值税票填写送货单及收齐相关资料(如:销售合同采购订单).增值税票、送货单、销售合同、采购订单四份单据数据要一致.发票原件与送货单寄给客户,复印件附在记账凭证后面做账.
b.应付类:根据仓库人员传递的送货单数量与供应商对账,核对对账单正确
无误后,根据对账单上的数量与采购订单的单价,得出需要开票的金额,做为应付账款,待发票收回后,依据实际付款金额结转应付账款.因自己计算金额与供应商开出的增值税发票金额如有1-2分钱相差,冲减原材料科目.除了购买原材料做为应付账款,其他应付的款项做为其他应付账款,如:购买固定资产、购买进项发票支付的税点、文具用品等其他需付款资料.购买进项发票支付的税点每月要跟供应商核对税点款.将每笔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账款填写记账凭证.每月底制作付款计划,联系供应商并安排付款.需要以银行账付款的,把银行付款资料交给厂长付款.付完款后将应付账款结转冲减银行、现金,填写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后面附上相对应的资料或对账单.以上资料整理好交给GG审核OK后交给总账会计XX做账.每月跟进进项发票的收齐工作,抵扣联复印件附在付款资料后面做账,原件交给外账人员抵扣,对于本月不够抵扣的进项发票,联系供应商购买税票.并负责处理收齐相关资料,(如:送货单销售合同采购订单)确保进项增值税票、送货单、销售合同、采购订单四份单据数据一致.
c.固定资产的登记与折旧:跟据购买固定资产合同,依据合同资料确认是否
需要分期按排付款与发票的收齐工作,在公司收到固定资产时登记到固定资产清单表格内,固定资产原值是不含税金额,不管固定资产是否完全付完款,发票是否全部收齐,都要计入总的不含税金额,并在下一个月进行折旧.折旧方法采用“平均年限法”,也就是“直线法”.折旧的年限依据设备的价值,一般分3年、5年、20xx年折旧.预计净残值为设备的不含税金额的5%计算.每月都要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直到设备按期提完折旧或依然还在使用,这样就不需要再提折旧.根据设备的用途分管理用的设备入管理费用,车间用的设备入制造费用.折旧资料与固定资产清单交GG审核后转交给总账会计入账.
d.财务档案的保管:内外账要分开柜进行保存.
、
e.其他事项:与XX同时处理仓存存货数据,并跟进仓库人员每月底进行存
货盘点,核对数据.前提仓库人员必须根据送货单上的材料名称与数量是否与实物相符,对单据与实物不符合的,有权退回.如单据与实物不符,给生产领料或财务对账造成混乱,追究仓库人员责任.
f. 外账联系:每月初5号前将部份单据的原件(如:发票、收据、领料表、
存货表及其他费用单据等)给外账做账,自己留复印件给XX入账.
最后,建议公司购买一套财务软件或ERP整套软件.(ERP整套软件包括:
财务、仓库、采购等模块,价格相对单纯的财务软件贵出2-3倍.)以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目前公司业务经营规模阔大,且往来单位数量众多,手工财务核算模式导致效率低,精确度不高,监控不力等情况,不能及时反映资金流与物流的变化.阻碍领导做出相应决策.通过信息化管理则可以形成相对完整全面的业务流程,使收款、付款、转账等凭证自动生成、自动记账、自动生成总账、明细账和财务报表,提高财务核算效率,使原先的无账、单纯的手工账务核算职能提升到企业管理方面.
财务部门工作计划范文二:
作为一名酒店的财务经理,身上的担子是最重的,我不仅要做好酒店的任何财务,不能出现任何坏账,而且整个酒店的发展和我有很大的关系。作为酒店的实力型人物,我一直在注意,注意和每个同事、员工搞好关系,高处不胜寒,做好领导一定要这样。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公司的财务问题了,财务问题在任何地方都是整个公司的心脏,是最重要的,不能出现任何马虎。一旦有马虎了,那这个公司面对的只能是倒闭了,财务问题的重要性不用赘言了。
我当财务经理已经有些年了,酒店没有出现过任何财务问题的状况,所以我的工作一直是比较好做的,在公司的人气也很高。因为只要公司的的财务不出现问题,能及时的将员工的工资发下去,这比说一万句好话都重要。我一直信守这个原则,一直这样做,我很相信这就是对的。
下面又到了我的一年的财务计划了,财务计划对酒店一年的发展状况尤为重要,每年我都能做好,今年当然不能例外了。
财务计划是财务预测所确定的经营目标的系统化和具体化,又是控制财务收支活动、分析经营成果的依据。财务计划工作的本身就是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学方法,对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制定主要计划指标,拟订增产节约措施,协调各项计划指标。它是落实酒店奋斗目标和保证措施的必要环节。
酒店编制的财务计划主要包括:筹资计划、固定资产增减和折旧汁划、流动资产及其周转计划、成本费用计划、利润及利润分配计划、对外投资计划等。每项计划均由许多财务指标构成,财务计划指标是计划期各项财务活动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财务计划还必须列出保证计划完成的主要经营管理措施。
编制财务计划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分析主客观原因,全面安排计划指标
审视当年的经营情况,分析整个经营条件和目前的竞争形势等与所确定的经营目标有关的各种因素,按照酒店总体经济效益的原则,制定出主要的计划指标。
(二)协调人力、物力、财力,落实增产节约措施
要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使之与经营目标的要求相适应;在财力平衡方面,要组织资金运用同资金来源的平衡、财务支出同财务收入的平衡等。还要努力挖掘酒店内部潜力,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对酒店各部门经营活动提出要求,制定出各部门的增产节约措施,制定和修订各项定额,以保证计划指标的落实。
(三)编制计划表格,协调各项计划指标
以经营目标为核心,以平均先进定额为基础,计算酒店计划期内资金占用、成本、费用利润等各项计划指标,编制出财务计划表,并检查、核对各项有关计划指标是否密切衔接协调平衡。
这就是我这一年的工作计划,对公司财务的计划都做了很好的计划,相信公司一年的财务问题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在金融危机的大前提下,酒店的生意也受到了很大的困扰,这就需要每一个公司的员工都能够做到认真负责,积极努力的为公司的生存做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财务部门工作计划范文三:
在新的一年里,财务科将一如既往的紧紧围绕公司的总体经营思路,从严管理,积极为公司领导经营决策当好参谋,财务科工作计划具体有以下工作安排和计划。
一、顾全大局,服从领导,坚定目标不动摇。
财务科工作计划年初财务预算,是通过公司职代会集体意见表决制订的,它反映了公司新的一年总体经营目标和任务。财务科全体人员要端正态度,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刻坚持以公司大局为重,不折不扣的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1、按财务预算科学合理安排调度资金,充分发挥资金利用效率。平时要积极提供全面、准确的经济分析和建议,为公司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2、积极争取政策。积极利用行业政策,动脑筋、想办法、争取银行等相关部门优惠政策,为公司谋取最大经济利益。
3、深入研究税收政策,合理避税增效益。新的一年里,全体财务人员应加强税收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学习,加强与税务部门各项工作的联系和协调,通过合理避税为公司增加效益。
4、财务科工作计划搞好电费清收核算,合理调度资金完成年度预算。近年来电费回收程序逐步规范,高耗能企业市场回暖,电费回收成绩显著,给企业现金流量带来积极有利影响,同时也给财务流动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20xx年,我们应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流动资金分析和管理,为公司谋求最大利益。
5、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凡是资产都应该为企业带来效益。20xx年,我们应加强闲置资产、报废资产处置工作,努力提高资产利润率。
二、财务科工作计划加强管理,挖潜增效,为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效益的增长服务。
管理是生产力,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证,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建立创新的机制,必须靠管理来保证,管理对企业来说是永恒的。为此,财务科将加强内部管理列入工作重点,即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费用,控制生产成本,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安排,压缩不必要的或不急需的开支,做到全年生产、开支有预算,有计划,使企业资金得到有效合理的发挥效益。同时对于机关科室和各站所的费用,实行科学预算,包干使用,并纳入年底对各单位的考核,有效控制各项费用的不合理开支。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年金 养老保险 投资管理
发达国家企业年金计划按照筹资和运作模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缴费确定型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简称DC计划)和待遇确定型计划(Defined Benefit Plan简称DB计划)。
(一)DC计划DC计划是由企业设立,为雇员建立个人账户,并按个人账户积累额支付退休金的一种退休金计划。这种计划事先确定每期的缴费金额或比例,雇员对个人账户拥有投资决策权,并承担由此导致的投资风险。投资回报全部计入个人账户,退休金水平取决于雇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的缴费额及其投资收益,因此退休金数目并不确定。一般来讲,企业和雇员缴费额符合条件的部分可以享受免税待遇。
(二)DB计划DB计划是由企业出资建立养老基金,定期向退休雇员按固定金额支付退休金的一种退休金计划。该计划事先确定雇员的退休金水平,然后根据基金的运营状况、雇员年龄、雇员离职率、工资增长情况以及管理费用等因素,逐年计算企业的缴费额。企业缴纳的这部分金额在规定限度内享受免税待遇。该计划筹资所需的金额往往是不确定的,退休金的投资决策权完全掌握在企业手中,风险也由企业承担。
(三)DC计划与DB计划的比较显然,DB计划与DC计划在企业年给付、给付金额计算、给付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表1)所示。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DB计划与DC计划在设计理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企业或雇主承诺受益人享有某一给定标准的养老金,其标准一般由一个特定公式决定,通常与受益人的收入或工龄有关;
后者明确的是受益者现期的缴费水平,一般根据雇员的收入或工龄由雇主或雇员单独或共同缴费,雇员退休时的受益水平取决于雇员个人账户资金的积累额。从退休金的筹措责任与风险分摊角度分析,DB计划中雇主承担了大部分投资风险,当边际投资回报率大于假定的投资回报率时,雇主缴费额就会减少;
反之,则必须增加。除非雇主破产或其它特殊事件发生,受益人养老金的高低不受年金投资状况影响;
DC计划则由受益人承担投资风险,除非年金方案中规定了最低投资回报率或最低养老金给付,否则养老基金投资好坏与否都不会给雇主带来额外的负担。显然,DC计划更强调自助与自我负责的理念,随着世界“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和各国财政负担的加重,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采取该计划。
二、国外企业年金制度税收模式的比较
(一)国外企业年金制度税收模式企业年金计划的运行一般包括三个环节:先由企业或雇员缴纳养老保险费;
再通过养老基金投资获得回报;
最后从养老基金及其运行中获得养老金收入。上述三个环节中,保险缴费、投资回报和养老金发放为政府征税提供了可能。(表2)列举了OECD八国对企业年金制度的税收政策。从(表2)可以看出,大多数国家对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选择了EET模式,即对养老保险缴费和养老基金投资回报实行免税,但在年金待遇给付时要征税。采取这种企业年金税收模式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二)EET模式可以有效地调动雇主和雇员参与年金计划的积极性,促进年金计划的推广(表3)列出了常见企业年金税收模式的对比结果。从可以看出,EEE模式的年金增值率最高,达到61%,雇主和雇员得到的税收优惠最多,但国家财政的税收损失也最大;
EET模式和TEE模式的年金增值率相同,前者是在养老金待遇支付环节征税,后者是在养老金缴费环节征税;
TIE模式和ETT模式都是在二个环节征税,税负较重,年金增值率较低;
而"ITr模式税负最重,年金增值率是负数,不可避免地会挫伤员工储蓄养老的热情。另外,从各国企业年金制度运行的实践情况来看,EET模式对于调动雇主与雇员参与年金计划的积极性、平衡雇员在就业期和退休期的消费水平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EET模式有助于保持企业年金税制与基本养老金税制的一致性从整体范围来看,多数发达国家对养老金体系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实施的税制模式也是EET。例如,美国、英国、德国对于雇主和雇员向社会保险缴费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允许将其作为费用支出在税前进行扣除,也就是养老金缴费是免税的;
另外,发达国家对基本养老金大多实行的是现收现付模式,几乎不存在基金的投资积累,因而也就不存在向基金投资收益征税的问题了;
从待遇给付环节来看,尽管部分国家对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给予了一定的税收豁免,但多数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荷兰、瑞典等)规定退休人员在领取养老金时需向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显然,基本养老金的税制模式属于EET模式,保持与基本养老金税制相一致,以便于税收监管,这是各发达国家企业年金制度选择EET模式的另一个原因。
三、国外企业年金制度的资产运营管理
(一)企业年金的管理方式国外的企业年金一般由企业指定的托管人进行委托管理,托管人必须决定如何对企业年金的资金进行投资管理。受托管理人的产生有法定程序,大多为资产管理公司,也可以是银行、寿险公司或企业自己的投资运作部门。受托管理人可以另外雇用其他服务提供商为养老金计划投资运作提供相应服务,如计划的事务管理人、账户管理人、资产托管人、外部审计师和律师等。这些服务提供商除受到自身所在行业的监管外,还要接受养老金投资运作监管机构对其提出的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以英国为例,企业年金的具体管理方式可分为四类:一是直接购买保险公司现有的养老金保险计划。在这种方式下,托管人只需将缴纳的年金基金直接转交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精算师会依据承诺的收益提出企业年金缴费的水平。二是企业年金托管人可以决定参加由保险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发起成立的基金,基金的运作独立于托管人,不会承诺投资收益。而基金一般是一揽子投资管理,由若干个小的子基金构成,企业年金托管所持有的基金份额的价值就是企业年金的总价值。三是企业年金托管人可以通过直接委托一个或多个金融中介机构来自己管理企业年金资金。四是企业年金托管人自己直接来管理企业年金的投资,这种方式又称为“内部基金管理”,托管人可以聘任一个或多个投资经理来管理。无论采用哪一种管理方式,对企业年金账户通常每年都要审计一次。托管人需要将企业年金当年缴纳和支出的情况,以及投资收益和总资产规模向企业及其员工进行披露。
(二)企业年金的资产配置企业年金的资产配置与各国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和政府监管水平密切相关,年金基金投资组合中大多包括了债券、股票、抵押贷款、房地产等多种投资工具。结合(表4),综合考察发达国家年金投资的资产配置状况,主要
有如下特点:(1)股票类资产投资比重与资本市场成熟程度有关。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股票类资产在养老金中的投资比例较高;
反之,比例较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政府监管水平的提高,股票类资产的投资比重也将逐步提高。(2)无论资本市场成熟程度如何,政府债券一直是各国养老金重要的投资工具,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波动较大时,政府债券是理想的避险工具。(3)共同基金具有专业化、规模化等特点,养老基金通过投资共同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方式。从美国的情况来看,可供养老金投资选择的共同基金有多种,其中,投资于国内股票型基金占了绝大多数,投资效益较好。
(三)企业年金的投资监管与投资收益国外对企业年金投资的监管存在严格限量监管和审慎性监管两种基本监管模式。(1)审慎性监管模式。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美法系国家主要采用审慎性监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对企业年金专业投资机构的准入资格仅作一个基本条件要求,选择专业投资机构主要依靠受托人或基金理事会自己拟订的标准进行,政府一般不过多地介入基金日常运作,在投资行为细节和其他方面给予基金充分的自由,但这种监管模式是以成熟的资本市场、严格的法律约束和良好的监管水平为基础的。(2)严格限量监管模式。法国、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的国家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主要采用严格限量监管模式。在这种监管模式下,监管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通过限制市场风险暴露来保护受益人的利益。为此,政府通常实施严格的专业投资机构准入制度,对企业年金专业投资机构的公司组建、系统建立、标准设立和人员选择方面采取“一揽子”的监督管理,对年金基金投资工具和投资比例作出明确的限制性规定。监管机构则根据这些规定,密切监控基金的日常运营。(3)比较分析。从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来看,实施审慎性监管的养老基金投资收益比实施严格限量监管的养老基金更具优势,见(表5)。实施审慎性监管的企业年金基金之所以有较好的投资收益,主要在于“审慎性”监管规则使投资管理人拥有很大的自,其年金投资受政府约束少、自由度高,对投保人的利益更加关注;
而严格限量监管过分强调单一资产的风险而忽略了投资组合可以分散风险,不能投资于衍生金融工具和国际证券,实际上加大了投资的系统风险,并极有可能导致投资组合的趋同,使年金成为政府预算赤字的融资手段,不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才及投资专家队伍,容易滋生腐败和官僚作风。
四、国外企业年金投资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一)尽快建立以EET为主体的企业年金税收政策模式由于企业年金承担着明显的社会责任,发展初期往往需要政府推动,大多数国家通常都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为职工设立企业年金计划,我国也是如此。2000年国务院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的通知,在通知的第二部分第十条提出“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列支”。这是我国首次在税收政策方面对企业年金发展提供支持。但是,这一政策在具体操作中尚有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其一,该政策并非作为明确的、全国性的财政政策出台,而只是作为企业年金试点办法中的一项规定,其约束力有限,有些省市修改了企业年金税前列支标准,如重庆改为3%~5%,湖北提升到12.5%,另有12个省市没有相关的扣税政策规定。其二,没有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员工的工资水平差距,使得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确定年金税前列支标准,形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其三,没有考虑对个人的税收优惠,对员工个人而言,加入企业年金不仅没能享受到税收优惠,而且还会降低即期收入水平,这不利于调动员工积极参与年金计划的积极性。而没有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将失去群众基础,有违政府制度设计的初衷。因此,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年金发展经验,逐步建立起以EET为主体的企业年金税收政策模式,只在员工领取养老金时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和职工参与年金计划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与壮大,也有利于缓解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促进企业年金实现养老保险20%替代率的目标。
(二)逐步放宽对企业年金投资工具的限制我国目前对企业年金投资监管选择的是严格限量监管模式,企业年金投资呈现“5:3:2”的分布状况,即债券投资不超过50%,股票权益类投资不超过30%,现金、票据等流动性资产不超过20%,这种投资比例限制是从我国当前的投资环境和居民风险承受能力,本着谨慎投资的原则制定的。但是,目前这种比较保守的投资方式并不能有效防范通货膨胀,年金投资收益增长空间有限,难以缓解养老金的收支矛盾。借鉴国外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经验,现行企业年金投资比例限制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1)增加权益类金融产品投资比例,提高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率。根据国外经验,股票及基金投资是提高养老金投资收益率的重要途径,适当提高权益类产品在企业年金投资中的比例可以增强企业年金投资的盈利性。随着股权分置等深层次问题的基本解决,从2006年开始,我国股市正向更加理性、成熟的方向发展,投资收益水平正稳步上升。从基金业的情况看,经过9年的发展,我国基金业无论是管理水平还是投资业绩均有明显的提升。企业年金投资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战胜通货膨胀,1999~2004年我国股票型基金(含混合型基金)的年均投资收益率是6.02%,而同期的通货膨胀水平仅为0.65%,股票型基金投资已初步显现了具备抑制通货膨胀的效能。因此,现阶段适当提高股票及股票型基金等权益类产品在企业年金投资中的比例是完全可行的。(2)综合运用多种投资工具,降低企业年金投资风险。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多样化的投资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因此,积极探索新的、更好的投资工具,实施多样化的分散投资,这是我国企业年金投资长期应当坚持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指期货、利率掉期、期权等衍生工具陆续推出,应当允许企业年金参与少量的以套期保值、对冲风险为目的的衍生工具交易,进而降低投资风险。此外,鉴于我国现阶段仍处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期,企业年金也可适当投资期限长、有稳定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通货膨胀风险的基础设施建设。当然,基础设施投资回收期限长、流动性差,为确保年金资金的安全性,对这类投资应有适当的比例限制,并要公开、透明地操作。(3)拓宽投资渠道,开放海外投资。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当不同资产收益的相关性较弱时,将这些资产纳入一个投资组合,可在保持平均收益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投资风险。通常国外投资与国内投资的相关性较低(各国产业发展周期不同),因此适度开放企业年金的投资领域,允许到国际证券市场进行投资,不但可以分享国外经济增长产生的利润,增加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而且可以降低本国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性风险,使年金投资在多样化方面得到更大的益处。
(三)建立市场化的年金投资运作体系,力戒政府介入企业年金属于非公共性质的养老保险计划,企业年金的运营可以是企
模具部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
年金制度;
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01-02
一、企业年金制度概述
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实施的公共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正规的企业年金计划已经具有一百多年历史,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完全雇主行为、政府调控阶段和与社会保障整合发展。企业年金制是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制度。它是现代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企业年金一般被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明显增加企业薪酬方案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同时,作为混合养老保险模式的重要支柱,企业年金制度在应对日益复杂的养老保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有积极的意义。
二、企业年金模式选择
1.信托型(DC)运作模式。信托模式(Defined Contribution mode)就是以信托的方式,即通过招标或双方协议的方式,由企业和员工委托专门的理事会或受托机构来全权负责,管理和运营企业年金。中国的企业年金受托模式属于信托模式(见图1)。
信托方式在理念上是最适合具有一定企业公共性的企业年金资产的运营。信托方式能够保证年金资产独立于企业和受托人,使企业年金一旦成立便不会因为企业经营失败或亏损而反向填补,并且和受托机构本身的资产相分离,确保资产本身的安全和完整。在这种模式下,受托人往往需要进一步将受托年金的运营进行部分或全部外包。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1)有利于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发起人雇主的利益与受雇人雇员的利益相分离,整个基金资产必须是独立和外包的。法人受托模式下,操作年金的托管人、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和其他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治理关系,资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监管权等都是相对分开和独立的。因此,以法人信托方式运作企业年金的风险较小。(2)专业理财和专业运作有利于保证良好的投资收益。受托模式下,受托人按照钱权分离、专业化运作的理念选择年金运作机构,从事投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一般都是具有良好声誉和丰富经验的基金管理公司或者券商,从事托管服务的都是具有强大的清算交割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金融服务能力的商业银行,从事账户管理服务的都具备先进的账户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良好的账户管理能力。但这种模式却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国际上,有些国家的信托模式对受托人往往没有特别要求,受托人可以是专门从事养老金管理服务的专业法人,甚至也可以是自然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年金积累的规模有限,委托专业的法人机构可能并不是最佳的选择,这时企业可以选择有良好声誉的私募基金来委托理财会更加灵活,成本也会更加低廉,但是运作的风险也会急剧增加。(2)如果将受托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等服务机构的门槛定得太高,在没有良好的地区和行业企业间联合机制的情况下,会大大限制中小企业举办年金。在中国,为了保证年金资产的安全和完成,人保部明确地规定了企业年金运作机构的资格和治理结构,显然对于中小企业这样的运作门槛会让他们望而却步。
2.保险型(DB)运作模式。保险模式(Defined Benefit mode)即通过投保的方式,企业和员工协商共同购买由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而设计的标准化保单,企业或者企业员工共同付费购买,保险公司承诺退休待遇标准并承担运作风险,由保险公司来独立管理和运营企业缴费所形成的资产,雇员退休后可从寿险公司领取补充养老金。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对运营的年金资产具有所有权和处置权,保险公司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理念和策略进行投资运作,年金资产并不是独立于保险公司之外,而属于保险公司自身资产的一部分,保险公司只是承担保单受益人的债务责任。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通常只接受保险业政府监管部门的业务监管。这种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保险公司拥有绝对的精算人才和技术优势,能够做好企业年金的收支平衡预测及管理;
(2)保险公司通常更加熟悉和理解保险市场,具有良好的产品设计和销售能力,顾客沟通和服务能力;
(3)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大量的企业保障年金计划,实现资金的绝大积累和投资规模经济效应;
(4)保险公司也具有良好的投资能力和经验,具备相当数量的投资理财方面的专业人才。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以下缺点:1)企业和员工的投保风险较大,这种模式中缺乏互相制衡的基金治理结构,完全由保险公司一手操办,一旦保险公司运作失败或者出现亏损破产,企业和员工的投保将一无所有;
2)投保企业和员工的最终受益往往不如信托模式,因为保险公司在运作的过程中除了要保证自己的投资理财服务费以外,还要争取合情合理的利润,这本身就相当于压低了保单受益人的补充退休待遇水平。
三、两种年金模式的比较
从待遇方面看,DB计划中的待遇通常是确定的,是根据雇员的工作年限和最后工资计算得出。DC计划中的待遇则是不确定的,取决于雇员个人账户的投资余额,而投资收入往往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如经济形势、市场风险、投资效率等。从缴费率方面看,实证结果显示,DB计划的缴费率要高于DC计划的缴费率。在英国,DB计划中,雇员通常的缴费率约为收入的5%~6%,雇主的缴费率大都是雇员的两倍即10%~12%以上,合计缴费率约为收入的15%~18%。但在大部分的DC计划中,雇员通常的缴费率为3%,雇主的缴费率约是6%,合计为9%左右,远远低于待遇确定型中的缴费率。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来看,DB计划更容易保留住人力资本,留住长期在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雇员。DC计划则更受年轻人和频繁更换工作的人的青睐。从流动性方面来看,在DB计划中,因采用的是共同账户,雇主只需要保留共同注资的一小部分作为现金或高流动性资产。在DC计划中,雇员在每月的缴费中必须留出一部分,作为现金或流动性极高的金融资产,这样就减少了可用于投资的收入。从税收方面看,两种计划对雇主而言的税收政策是不同的。在DB计划中,缴费额只有处于某一期间内才是免税的,一旦超出,是不能享受到免税待遇的。在DC计划中,雇主的缴费是不纳税的。从投资风险来看,在DB计划中,通常是雇主进行投资决策和承担投资风险。在DC计划中,雇员个人要进行投资决策和承担投资风险。从成本方面看,DC计划的管理和操作成本是要高于DB计划的。在英国,运作一个DB计划的费用仅占缴费的5%~7%;
而DC计划中,相当一部分被用于支付管理费用,另外还有一部分被用于基金资产投资管理,这些费用总计占计划缴费的10%~20%。
四、结论与展望
企业年金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而在中国刚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通过对不同企业年金制度的研究,不难发现,企业年金制度与其他老年收入保障制度(基本养老保障、个人储蓄或者商业寿险)共同构成养老保障的经济制度。“老有所养”是中国一个重要的社会传统,企业年金是一种符合现代社会文明、能够适应员工需要的必要保障机制,也是推进企业发展战略、完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合适方案,是能够增进劳动者福利乃至国民福利并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稳定预期的公益选择。因此,发展企业年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理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度行进、社会各界的呼声等,也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中国企业年金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
参考文献:
[1] 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雷磊,黄蓉.构建薪酬体系中的企业年金计划[J].新疆社会科学,2009,(3).
[3] 高楠.中国企业年金模式选择[J].商业文化,2008,(2).
[4] 柯法业,张永强.建立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年金发展[J].财政研究,2008,(7).
[5] 孙飞.中国企业年金运营模式的优势选择[J].中国信托研究,2004,(5).
[6] 魏云春.论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J].当代经济,2008,(4).
[7] 李明清.中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激励模型研究――在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和道德风险下的激励[J].求索,2008,(8).
[8] 王延中.企业年金市场:国际经验及中国前景[J].中国金融,2005,(2).
[9] 刘云龙,傅平.企业年金:模式探索与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0] 杨建莹.中国企业年金的改革与发展[J].上海金融,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