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专业实用性非常强,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经济比较繁荣的广东地区,对文秘人才提出了需更快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行政管理作为文秘专业的必修课程,重点针对企业的行政后勤类岗位培养所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文秘专业 企业行政管理 课程设置 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秘专业实用性非常强,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经济比较繁荣的广东地区,对文秘人才提出了需更快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行政管理作为文秘专业的必修课程,重点针对企业的行政后勤类岗位培养所需的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是培养企业秘书、助理、行政人员和基层主管必需的技能课程,但是目前这门课程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训练的问题凸显,需要逐步从理论化教学走向实践教学改革。
本课题组对广东20家企业进行了行政文秘人才需求的深入调研,其中1家是外企,3家是国企,16家是民企;
并对我校从事行政文秘的30名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企业行政管理课程设置实施提供参考建议,以提高文秘专业学生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和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1企业行政文秘人才的需求概况
文秘专业的开设最早要追溯到1980年,至今已经发展30余年了,期间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行政文秘专业为社会输送人才。据一项职业调查研究显示,秘书职业在世界1600多种职业中排名第六。近年来秘书职业也一直稳居全国人才市场招聘数量的前十名,文秘专业人才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一方面用人单位抱怨找不到训练有素的合格秘书,而另一方面众多文秘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岗位。据调查数据显示,广东地区对行政文秘人员的社会需求量较大,大部分企业会选择人才中介、市场进行招聘。一般1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目前在岗的行政文秘人员基本都在30人以上。大型民营企业对于行政文秘人员在专业技能上要求除了日常行政事务外,希望他们具备财务法律等相关知识;
而一些大型外企则对行政文秘人员英语的口语写作能力要求较高,要求要有大学英语六级以上水平,日常工作需要用英文书写邮件,安排会议,起草报告以及跟国外同事进行沟通。而5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行政文秘人员多数是5人以内,同时要求要有大学英语四级以上水平。在年龄层次性别方面,大部分企业的行政文秘人员以30岁以下的女性居多。也有少部分31-45岁仍从事的行政文秘的人员,但是没有超过45岁以上的。由此可见,目前用人单位对于行政文秘岗位人员需求日益年轻化,对于英语的要求也在提高,行政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2企业行政管理课程设置
企业行政管理是高职高专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基于企业行政文秘岗位的对人员必备的技能要求是职业素养而开设的,课时为56个学时。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行政管理概述,企业行政环境,组织结构,行政环境,企业文化,行政事务管理,行政协调沟通,后勤服务管理,人事行政管理,财产物资管理,后勤服务和安全保障管理等方面。企业行政管理不同于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处理企业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在对企业调研时发现,目前文秘专业学生最需要的掌握的三门课程,企业行政管理位列前三名,可以看出企业行政管理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企业行政管理课程的教学都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教授理论知识,并结合理论进行案例分析讨论。专业实训课程也仅局限于会议组织,办公设备使用技巧,会议记录等内容。根据目前行政管理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2.1优化模块教学
可以将该门课程按照工作任务来授课,删减企业行政管理概述,组织结构,行政环境等理论性章节,按照职业能力的标准来提升学生的能力。
2.2授课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
在调研时发现,80%的企业对于从事行政人事文秘相关岗位的人员是否具备职业资格证书是较为看重的,例如秘书证、企业人力资源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80%以上的毕业生也表示说考取证书能增加就业优势。因此,教师在讲授相关模块的内容时可以跟职业资格证的考点相挂钩。这对于教师的要求就会比较高,需要教师对于考证内容有很好的把握,甚至具备相关资格证书。
2.3重视学生沟通能力以及办公软件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对于毕业生最需要进一步培养的能力”这个问题的回答,所有企业都将“沟通能力”摆在首位,并且企业希望学生在word,excel,PPT等软件运用上不局限于基本操作,而是能达到较高的层次。
3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实施
3.1课程实施的主体
在构成教学系统的诸主体要素中,教师和学生是最活跃的两个因素。教师是教的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的活动的主体,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教学活动,是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高职院校是是科层制的管理模式,导致行政管理作用突出,教师的单主体性,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教师一直是行政管理的对象,教师教学与科研的自利受到过多的行政干预,而学生则处于接受来自学校各层级管理的被动地位。
同时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学生,好像独立于课程实施过程之外,不能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之中。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企业行政管理的应用性人才,许多高职院校引入了案例教学法,但是在具体执行中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学生的主体意识缺位,被视作消极被动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
许多专职教师并没有在企业行政管理领域实际工作的经历,缺乏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与个人体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上重理论而轻实践。如今,有些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聘请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来担任企业行政管理教育的兼职教师。他们不仅能上台讲授,同时也能为学员社会调研、学习做指导,既丰富了企业行政管理教学的内容,也能够针对行业内问题开展教学工作。但是,此类聘请资深企业人员为学生授课的高职院校并不多。
3.2授课的方式
中国大学教学的传统是“重理论、轻实践”,这种传统在高职企业行政管理教育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企业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培养目的是为企业行政管理领域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行政管理专门人才。在教学实践中,企业行政管理授课的方式,仍然以理论讲授为主,忽视实践教学。
有些学校也开展案例教学法,但是开展的次数较少,效果也不太明显,如教学目的与案例不能很好地结合,案例教学成了简单的讲故事而并不能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没能更好地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在教师的单向沟通方式下,课堂讲授成了最主要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案例分析也变成了单纯的知识讲解。
4结论
通过企业行政文秘人才的需求概况、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目前高职文秘专业企业行政管理教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为了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应对现有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育体系进行改革。
首先,开设具有务实性、灵活性的课程。所谓务实性的课程,就是企业行政管理的课程设置不能单纯地从传统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指标出发,而是要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为出发点。因此,企业行政管理课程设置必须具有务实性,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谓灵活性的课程,就是随着企业行政管理领域内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教育要不断地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变,以让学生了解到企业行政管理领域的新变化。
其次,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企业行政管理专业传统的课程模式以讲授为主,以案例分析为辅,但案例教学的比重比较低。这种传统的讲课模式虽然可以使学生获得理论上的知识,但在个人的沟通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上得不到锻炼,因此能力很难得到提升,这显然不符合现有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现有的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模式,探索出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课程模式势在必行。我们可以大胆借鉴国外成功的教学模式,比如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一个面临两难困境且必须做出决定的管理者,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作为一个企业管理人员在处理问题时的感受;
又如案例讨论,通过对企业行政管理领域中典型案例的研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案例分析中;
再如学习型组织,让学生担当课堂组织者,将学生分成小组研究某一问题、共同进行课堂发言、共同撰写论文,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并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采用企业参观教学,课堂案例+情景模拟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和实施手段多样性。提供学生更多实习实训机会。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企业岗位培训。
最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中国高校,许多从事企业行政管理教育的教师没有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因此在课堂教学上重理论而轻实践,与企业行政管理的培养目标相脱节。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选送部分专职教师到企业相关部门挂职锻炼,为其成长创造有利的机会;
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企业管理部门的资深人员前来授课,充分利用这些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优势。
课题:本文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科研课题《高职文秘专业“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改革与探索》(课题编号:JWMW201433)(文秘教指委[2013年]25号)成果。
参考文献
[1] 向立志,崔晓莉.从企业需求探讨高职文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
[2] 曾妍.秘书职业蝶变对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3] 于辉.文秘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一)课程设置偏理论、轻应用
由于地方高校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从江苏沿海开发的前景来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应以应用能力培养为重。与国内大多数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一样,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安排的课程一半以上为政治学、管理学等理论性课程,而公共关系学、公文写作、秘书学、办公室管理等应用性课程比重不到10%,而对学生今后的面试、工作、继续深造会有很大帮助的演讲、英语口语训练等并未在拓展课程中设置。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没有得到着重培养。此外,在安排各类课程的课时时,存在课程时间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学校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学生技能训练的课程时间安排的相对较少。
(二)教学方法略显单一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上,一些课程的讲授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满堂灌”,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单一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沿海开发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学习的乏味性,使学生无法轻易地掌握内涵丰富的行政管理理论。
(三)实践教学相对滞后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与理论教学相互依存。如若忽视实践活动,片面强调能力的培养,会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虽然我校的行政管理实验室已经投入使用,但是模拟训练跟管理工作实践还是有一定距离;尽管也安排了假期社会实践,但学生对此重视不够,多流于形式,并没有获得实践能力的显著提高;专业实习基地基本都是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公共行政的内涵,但企业基地极少,不利于企业行政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教学的滞后,致使很多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寻找工作、走上工作岗位时,往往不能得心应手。
(四)师资队伍建设较薄弱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目前我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新进青年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基础较扎实。虽然青年老师们都进行过为期一个月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践,但是具体的公共行政管理及企业行政管理操作经验还是相当欠缺,在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还不能充分发挥有效的“导师”作用。
二、完善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优化课程模块设置,突出能力培养
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江苏沿海城市得到进一步发展,会对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及公务员队伍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在这样的背景下,既往的教学理论体系亟需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完善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可从总体上划分为公共行政管理与企业行政管理两大模块。其中,公共行政管理模块中再设政府管理模块,讲授行政学、政治学、西方行政学说史、中外政治思想史、地方政府管理学、市政学、领导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社会保障概论等课程,以夯实学生的政府管理理论基础,以培养学生服务民众的意识和能力;设法律入门模块,讲授法学概论、行政法等法学课程,以增强学生依法行政、依法维权的理念;设第三部门管理模块,讲授公共管理概论、非营利组织、社区管理、社会工作概论等课程,以提高学生对除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组织开展公共管理活动的认识;设机关文秘模块,讲授公共关系学、公共公文写作、文书与档案管理等课程,为学生的机关工作奠定写作基础。至于企业行政管理模块,则可再设企业行政模块,讲授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行政管理、秘书学等课程,用以培养学生从事企业人事、办公室工作的知识和能力;设经济管理模块开设经济学、经济法、劳动法等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经济管理能力;设信息化管理模块,讲授C语言、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室自动化等课程,以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设素质拓展模块,教授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二)探索教学方式多元化,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为满足沿海开发的创新型人才需求,培养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行政管理专业应该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推广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角色互换”教学法。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管理学基础之上,通过逻辑推理、启发联想、激发疑问等手段开展各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针对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大胆提出个人见解,并及时予以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课前预习思考,在课堂上经由教师引导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教师就讨论结果作一定总结,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探寻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这要求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紧密联系公共行政及企业行政管理实际,援引案例,鼓励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并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宏观及微观行政管理的深刻认识。“角色互换”教学法是一种换位教学法,也即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角色互换。教师可在授课计划中指定一章(节)的内容,由学生进行讲授,教师听课、点评,互相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演讲能力,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
(三)拓展实践教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行政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并重。在抓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首先,专业基础课如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可适当增加实验课时,相关教师要及时更新案例,模拟情境,令学生能够充分消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其次,要加强对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监控。为提高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度,应要求学生不仅交实践小结,还要有图片或媒体文字报导证据,在新学期开学后的一两周内择时举行汇报会,以避免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再次,建立校企实习基地。根据统计,我校该专业有2%左右的学生考进公务员队伍,约10%左右的学生能考取事业编制,其余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进入企业工作。因此,针对企业实习基地过少的不足,学校可争取地方政府、知名企业的支持,组织参加集中实习的同学到悦达集团、森风汽摩公司等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增加学生对企业内部管理流程、操作流程的认识和理解,并找出自身素质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加以弥补。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实践基础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
行政管理;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209-02
我国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起步晚,教学体系大多模仿综合性重点大学,与文科类高校课程设计同质化严重,没有体现出各自的特色与优势。本文梳理了国内理工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路径研究现状,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现有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以“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主题进行检索,共得文献26篇。这些文献主要是对我国行政管理课程体系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而以“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主题进行检索发现,只有不到10篇的文献,这表明我国学者针对理工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较少。代表性的文献,如田舒(2015)提出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而不精”、教师教得“散而不透”等教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周伟(2011)以海南大学为例,认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不够合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存在误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管理和教学硬件亟须加强、师资队伍和师资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2]。归纳起来,我国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大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设置同质化严重。课程设置“同质化”是指不同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在课程门类、教学手段甚至课时安排上相互模仿,以致出现逐渐趋同的现象。有学者在分析西部地方性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时认为,许多理工类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起步晚、发展滞后,难免会以一流名校为榜样来进行设置,造成课程设置趋同化。各高校虽然拥有的资源不一,条件优劣不等,但同一专业所开设课程却是大同小异甚至基本雷同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课程设置不根据地域优势、学科优势做出相应的调整或创新,行政管理专业便难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2.政治学色彩浓厚。在行政管理发展史上,行政管理最早是脱胎于政治学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包含政治学类课程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现实的课程设置中,政治学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比很大。有学者在统计全国11所高校主干课程的开设情况时发现,与政府和政治有关的行政学原理、公共政策、政治学理论这三门课的普及率为100%,可以看出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具有强烈的政治取向性。以海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单纯的政治学类课程就有8门,约占专业课程总量的1/5。本应开设的其他学科的课程则被大大压缩,导致行政管理专业的综合性、复合性的学科特点被抹杀。政治学类课程如此大的占比,说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具有浓厚的政治学色彩。
3.重理论轻实践。行政管理专业被表述为: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中心,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学者通过比较10所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发现,大部分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更加突出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要性,而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实践技能类课程的关注[3]。轻实践的问题,不仅是存在于理工类高校,在文科类甚至重点高校也普遍存在。
4.理工特色不明显。如前所述,理工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借鉴国内一流名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偏重于政治学类、公共行政管理类及管理类课程。理工类高校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践的应用能力,而现实中理工类高校在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结合自身特色培养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课程教学与实践。理工类高校的优势是具有众多的实践基地、技能操作平台以及优势专业,如何依托自身的优势学科、实践平台设置特色课程,成为各理工高校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
二、课程设置优化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一般认为应从课程结构、突出特色优势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优化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1.课程结构。行政管理专业涉及学科领域多,内容庞杂,而且学时有限,因此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选修课与必修课、专业课与基础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既要分配平衡又要有所侧重,尤其是要适当删减政治学类的课程比例。而且,重整那些过时、重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课程,削减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例,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方式的实践性课程所占的比例。
2.突出自身特色优势。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虽涉及诸多学科,但也要正确处理博与专的关系。理工类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设置多样化课程,以突出自己的优势课程和办学特色,更好地顺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的趋势。这一点国外高校相对来说做得比较好,比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政策规划与发展学院的本科专业侧重于公共政策、管理和规划,而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事务与环境学院侧重于环境政策的研究[4]。国内高校也有例子,如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子政务安全与认定、网络操作系统、政府网站建设与维护等特色课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公共气象管理、气象法、气象经济学等气象特色课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管理等特色课程。
3.重视实践教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突出特征就是实践性、应用性,该专业设置就是为服务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其课程内容应该来源于实践并付诸于实践。首先,强化实践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理工类高校优势学科、丰厚的社会资源和较多的实习基地,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建设自己的实践平台;
其次,推动行政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如政策分析情境模拟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等,增加案例分析及学生讨论交流的课时;
最后,加强贴近实际的社会调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而且社会交往能力、策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一并在调查中潜移默化地得到锻炼。此外,实践教学也须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促进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
三、評论性总结
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较多,成果相对来说也比较丰硕,但是针对理工类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不多,而且研究发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如课程设置同质化、政治色彩浓厚等问题。这不仅存在于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在其他综合性高校或者文科类高校中也同样存在,不具有特殊性。此外,个案研究较少,国内学者更多的是针对同一类型的高校进行研究,往往是通过综合比较5所、10所甚至更多数量的高校,来挖掘它们之间普遍存在的问题,但这种研究方式忽视了每所高校的个性和特点。因此,针对理工科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个案研究,应该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热点或方向。
参考文献:
[1]田舒.浅谈工科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若干问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83-85.
[2]周伟.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海南大学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9(3):130-135.
[3]王乐夫,郭小聪,马骏.中西方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兼谈中国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点[J].中国行政管理,1998,(7).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政学;
学科基础;
课程体系
一、财政学的学科基础
纵观财政学科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其他学科向财政领域渗透,即移植其他学科原理和方法研究财政问题和解释财政现象,为现代财政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宽广的学科理论基础,使财政学演变成为一门融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以及社会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1、财政学的经济学基础
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这就决定了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财政问题,是当代财政学的主流。首先,从西方财政学科的发展演变历史考察不难发现,财政学与经济学具有无法割裂的天然联系。
从亚当?斯密将财政学发展为一门学科以来一直到1892年巴斯塔布尔(Basbr.C.F.)出版《公共财政学》期间,财政思想和财政理论均是在经济学著作中予以阐述。在经历单独冠以“公共财政学”之名的阶段后,以1959年马斯格雷夫(Musgrave.R.A)《公共财政学理论:公共经济研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财政学再次与经济学融合发展为公共经济学,进一步突显财政学研究的经济学基础。正是由于这种演变,促成了财政学科研究在随后20多年中的壮大与繁荣[1].其次,从财政学的研究任务看,财政学与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根据西方理论对财政产生原因的解释,政府主要是为提供公共产品而存在,财政学研究的是政府(公共)资源的配置问题,作为分析市场资源配置问题的逻辑与范式同样可以在财政领域运用,构成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以及费用分摊的理论基础。因此,公共产品理论的提出与完善,成为联系和沟通财政学与经济学的主要桥梁。将经济学分析方法运用于财政学科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都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财政学科的独立与成熟,如李嘉图(Ricardo,1817)的公债效应分析;
古诺(Cournot,1838)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税收归宿分析;
埃奇沃斯(Edgeworth,1925)的关于税收对生产企业的效应分析;
拉姆齐(Ramsey,1927)的最优商品课税理论;
莫里斯(Mirrlees,1971)的最优所得课税理论等等。[2]
2、财政学的政治学基础
现代财政学在具有经济学基础的同时还具有政治学基础。首先,财政学与政治学研究的行为主体具有一致性。政治学以国家或政府机构为中心进行研究,而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治学的理论与观点,尤其是政治学上的国家理论或政府理论会直接渗透到财政学研究中来。在财政学著作中,有些直接冠以《政府经济学》来体现财政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西方财政学中,一直存在着将财政学与政治学相联系的倾向,西方经济学家道尔顿在其《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更是开宗明义地指出,财政学是界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3]其次,财政决策过程需要通过政治决策机制来完成。财政所研究的公共资源配置依赖于政治过程,政治决策机制与方法的差异对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财政收支活动与过程同时又是政治活动与过程。随着1960年布坎南(Buchanan.J.M)《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的出版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为政治学建立了与经济学相同的分析基础,使得经济学分析范式成功地拓展到政治领域,以经济学为纽带将财政学研究与政治学研究打通。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党理论、官僚理论、投票理论在财政学中的运用,开辟了从完善政治决策机制的角度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新领域,使经济学、财政学和政治学更为有机的结合起来,便于我们从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层面共同研究财政问题。
3、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
财政从来都是同国家或政府的职能连在一起的,财政收支活动的目标就是要有效实现国家或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可以界定为政府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从经济学角度考察财政,主要侧重于财政运行规律的分析和揭示;
从管理学角度考察财政,则侧重于财政管理机制的构造和操作,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当今世界,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已经或正在为“新公共管理”所取代。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所谓“产业型政府”的解释,政府部门实质上是一个特殊产业部门。因此,财政问题不仅是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同样是管理学问题。[4]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管理学的合理内核是构建合理的财政机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财政管理归结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构筑利害相关主体的约束与制衡机制、规范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权利配置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通过吸收企业治理理论来谋求财政的科学控制。从管理学角度出发,按照管理学的范式,将管理学中的制度、行为、组织和决策理论引入财政学来研究财政,必然会使财政学的学术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4、财政学的社会学基础
财政制度运行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文化制度会通过财政行为主体对财政运行产生重要的乃至决定性影响。自德国宗教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其“韦伯命题”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一国社会文化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透过经济现象去探究隐藏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日益成为人们洞察经济问题的新视角。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其行为取向与方式,从而发挥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功能与约束功能,进而使制定出的政策带有较为浓厚的伦理色彩;
另一方面,根源于社会文化传统的非正式规则对约束、规制与调整人们行为起重要作用,其对正式规则的作用发挥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事实上,就是在同种经济运行机制(如市场机制)下,由文化传统所决定的非正式规则的差异,会在经济运行机制层面上得到反映,呈现不同特点,最终体现出制度效率的差异。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同种制度在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运行状况和运行结果,为什么一项制度在具体运行中会出现偏差,为什么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产生于西方社会环境下的某些做法。因此,我们研究财政现象与问题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的客观影响,否则,会使现实财政制度流于形式抑或趋于无效。
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学科日益分化的历程之后,人们已经开始强调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甚至出现了学科综合的趋势。[4]财政学科的综合性要求我们对财政学科中一些重大或重要问题必须结合有关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将财政学建立在一个宽广而坚实的学科基础之上,并体现于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设计之中,这样才能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财政人才培养目标。
二、财政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课程设置难以完全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基础
为了满足我国财政学科发展与财政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院校对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增加了经济学基础课程,但仍然存在缺陷。首先,财政专业主要学习的经济基础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初级)》,很少开设中级(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课程,而其中的经济理论或分析方法正是许多财政问题分析所必备的,如税收效应中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最优税制设计等。由于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大大降低了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其次,随着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广泛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日益成为财政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基本的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知识对于财政专业学生是不可缺少的。但在目前的财政课程体系中,许多学校将《计量经济学》仅作为选修课程开设,《数理经济学》更是一个空白,导致学生对数学公式与推理只知数学含义而不知经济含义,遇到财政专业课程中的数学分析内容,则以囫囵吞枣的方式死记结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后,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基础以及社会学基础未能有效的通过相关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来,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视角过于单一,对财政现象与问题的理解难以深入,就财政论财政的现象没有得到改观。[5][6]尤其是社会学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无法准确理解中国财政制度的本土化要求,死搬硬套西方理论分析财政现实问题的现象较为普遍。
2、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构、专业课程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撇开公共基础课不论,在财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构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头重脚轻”现象,即学科基础课程偏少而专业课程偏多,其直接反映出财政专业的口径较窄而专业性过强,导致财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偏低;
在专业课程内部结构方面,由于课程门数过多,过分强调单项课程结构完整,导致各门课程大而全、小而全,在不同课程名义下讲授相近的内容,内容交叉重复,知识容量狭小。[7][8]如《税收与实务》、《中国税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和《税务会计》等课程相互之间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直接重复,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
3、财政实验课程相对贫乏
财政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财政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税收和税收管理知识,还是政府预算管理和预算会计知识,基本上全部依赖传统的“空对空”的课堂讲授方式,既给教师授课带来困难,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事倍功半,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益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财政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1、优化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
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学科基础课程的数量比例和课时比例,充分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增加经济学理论课程的门数和教学课时,如加大《计量经济学》的课时量,增设《中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本科层次)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硕士、博士层次),同时将反映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基本理论的课程纳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当中,在选修课程中扩大反映上述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分析方法创新的课程,如《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第二,适当压缩财政专业课程门数或教学课时,或者将某些课程从必修课降格至选修课,为学科基础课的教学留出课时空间。如取消《税务会计课程》,将《公债管理学》、《税收与实务》《比较税收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第三,新设部分财政实验课程或从现有课堂教学课时中划出部分课时进行实验教学。
2、整合现有财政学科各专业课之间的内容
在维持财政主干专业课程基础上,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归并整合,避免单项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7]如《税务管理》与《税务》可以合而为一,称为《税务管理与》;
《国家预算》与《预算会计》联系紧密,部分内容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复,建议合二为一,改造为《国家预算与核算》课程;
《财税专题讲座》则改造为《财经专题讲座》以扩大其适用范围和突出课程内容的一般性与实践性,等等。新晨
3、加强相关课程内容讲授的协调与分工
在财政专业教材的编写中,为了保证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的重复与交叉在所难免,因此需要我们就相关内容在讲授过程中予以协调与分工。这样做的优点除了可以尽可能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之外,还可以确保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顺序以及连贯性,同时使各科课程的教学重点更为明确。在这方面,可以依据理论与制度两大模块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工。[9]在理论部分,授课的重点应该是基础理论的传授和分析思维与分析方法的训练;
在制度部分,则应该将重点置于分析方法的运用和具体问题的解决。如对于《财政学》中的“国家预算”部分,只着重讲述预算的一般理论与分析方法,而对于预算的具体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可以不加介绍,留待《国家预算管理》中进行讲述,遵循从一般到具体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1]张馨美英财政学内容体系之演变特点[J]财政研究,1996,(3):20-25.
[2]加雷斯?D?迈尔斯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
实践教学 课程资源 开发模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基本形态与分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要素来源”。而“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中。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一系列支持条件的总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地方特有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组织等各方面教育资源的总称。对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划分,郝德永从知识、学生和社会三个维度,区分为原生性课程资源――知识;
内生性课程资源――学生;
外生性课程资源――社会三类。高新芝按空间分布将其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两类。范兆雄根据课程资源各要素的特点划分课程物质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和人造物质资源)、课程人才资源和课程知识资源。徐学俊则从课程资源的形态,分人文资源(如文化古迹)、专业职能部门或机构的资源(如科研机构等)、文献资源(如音像制品)、社区文化机构资源(如书城的书刊等)、科普教育职能机构的资源(如校外教育基地)、大众视听传媒资源、电子信息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等)。不同的认识视角,这“一系列支持条件”就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笔者试从课程资源的呈现形态,把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分以下几种类型:
地域特色的人才资源。这主要指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教育影响的地方人才以及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群众组织,这类资源以个体人或具有共同目标的群体组织为载体。区域特色人才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中最有活力、潜力最大,对其开发的范围和水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地方特色人才资源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公仆”,即地方党政机关的人员,他们具有为学校教育办好事、办实事的巨大潜能。2、“企业界人士”。他们能在经济上支援教育,而且有条件派出企业家或工人代表组成讲师团,兼任校外政治辅导员。3、“离退休干部”。这部分教育力量可以组织各种校外教育活动,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好、感染力强。4、“学生家长”。地方不同单位的学生家长,多有各种特长优势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可以充分利用的人才资源。
地域特色的物力资源。主要指区域内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利用的设施、设备与环境的总和,它以具体事物的形态存在,通过组织开发能弥补学校在教学设施和设备上的不足。地方物力资源包括自然体验和社会体验的设施、设备。前者包括山川河流、牧场、农场、植物园、森林、公园、风土等;
后者如医院、福利设施、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和天文台等以及传统艺术、企业、建设现场等。
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依据地方文化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维度,地方文化的内容可分为四个层次:地方物质文化、地方组织文化、地方精神文化和地方活动文化。地方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地方的人工环境、生产与生活用品中的文化因素等。地方文化设施、名胜古迹、秀丽宜人的公园、带有艺术色彩的物品等。地方组织文化如地方的组织管理体制及风格、地方性法律规章、居民公约以及一些区域性的风俗、习惯、规矩等。也是成员间进行社会联系及地方成员与外部成员发生联系的制度保证。地方精神文化是地方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道德基准,它是地方成员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其核心是地方成员的价值观。地方各种活动文化如宣传活动、义务劳动、慰问活动、庆祝活动等,是学生获取社会生活知识、加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目标和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该课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施时如果没有必要的资源,学校、教师和学生就会处于教学困境状态,课程实施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同时,该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水平,也影响课程实施的范围、水平和效果,并最终影响教学的实效。因此,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具有重要的德育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开发包含两个目标,首先实现地方德育资源的课程化,就是要把原来具有德育价值的但未被意识到、或未被利用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范畴;
其次要挖掘、延伸地方原有德育资源的可利用功能,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保证。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环节是课堂讲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有实践教学与之配合。然而,制约该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恰恰就是实践教学资源的短缺。目前,全国2000多万在校大学生,都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需要有适量的实践资源支撑,这迫切要求地方高校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种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
开发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减少国家德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变革过程。短时期内不可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有限的课程资源在学生多、投入少的情况下显得尤其匮乏。另一方面。地方区域内大量有德育价值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尚未纳入课程资源范畴,特别是许多素材性资源未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进入实践课程,其德育功能和德育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造成大量区域性德育资源的搁置或埋没。因此,加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资源问题的理论研究,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资源意识,提高其对于实践教学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是协调经济发展与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有利于完善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将推进高校更多地关注地方发展的具体特点,有效地将地方文化、物质环境等引进德育课程,扩展德育内容,同时还将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书,学生背书”的德育模式,以此带动德育方法、德育手段、德育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从而提高大学生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发展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三、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主体的行为模式
(一)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具有多重属性,在很多情况下,它并不属于教育部门单独管理,没有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是无法使地方教育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资源的。这要求地方政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加强联系和协调。以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开发奠定组织管理基础。
地方党委政府应制定当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地方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需求分析为基础,对地方德育资源开发力量进行整体部署,在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等在该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扩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德育资源所有者的教育参与力量,激励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协同该课程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保证其多元开发主体的有机融合,共同挖掘和有效利用地方德育课程资源。
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地方高校设计课程资源开发方案或纲要,明确规定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目标、建设内容、项目门类、呈现形式、应用办法、管理方式等要求,尤其要指导地方各高校联合开发实践教学资源,降低资源的使用成本。在使用实践基地等教学资源过程中,要周密规划,合理设计使用时间,避免出现使用过程的旺季和淡季,提高实践教学资源使用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地方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下,逐步实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在产权结构和德育功能上的转化。一是转化使用权。通过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控制、组织和管理,使不属于地方高校的物质环境资源,在保持其所有权、占有权或经济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其使用权部分地转让到地方高校来,使地方高校得以有效利用或与其行业、部门共同利用。并且,这种利用关系必须通过政策或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二是转化社会资源的德育功能。根据实际。适当调整部分社会教育资源的内容形式、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使其德育功能基本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
(二)地方高校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一般是散布在区域内的,采用何种机制能够有效管理并加以共建共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焦点。首先,高校要对分布存储的资源实现目录集中统一管理,这是解决大范围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具体包括三个环节:1、开展社会调查,查访校外课程资源。2、登记课程资源,建立资源信息库。3、课程资源需求信息广告。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学校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给予相关人员相应的激励,调动班主任、辅导员和愿意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其他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共同参与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以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一开发实践教学资源的力量不足的缺憾。
再次,要完善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校内协调机制。学校各专业系部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实习、实训基地资源,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协助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定期到这些基地进行专题调研,了解各行业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处和团委要结合学生党建、团建、大学生社团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支持、配合教学实践。
最后,应加强课程资源开发的领导。成立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组成人员应包括学校主管书记或校长、相关部门中层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小组的职责主要是拟订实践教学目标与计划;
编制实践教学指导用书;
组织师生申报实践教学研究课题;
对实践教学进行监控与管理;
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
建立实践教学资源数据库。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体设计、指导和组织的。因此,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充分开发和建设好实践教学资源的重要因素。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完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结构。要充分发挥高校管理与后勤人员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学工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三支队伍之间的互动,加强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吸引和鼓励相关专业课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中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