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旅游会计论文【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6-22 14:2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作者简介]吕刚(1958-),男,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基础学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育。(湖北宜昌443002)[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0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课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会计论文【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旅游会计论文【五篇】

旅游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旅游纪念品设计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吕刚(1958- ),男,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基础学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育。(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0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课题“三峡传统工艺与三峡旅游工艺产品的开发利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7y03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55-02

我国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高质量的旅游纪念品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旅游纪念品旺盛的社会需求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旅游纪念品品位,促进旅游纪念品产业健康发展,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设计理念的人才是重要保障。本文试图在分析旅游纪念品设计现状的基础上,从艺术设计专业服务我国经济建设出发,探讨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的构想,以期对这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新方向课程建设有所裨益。

一、当前国内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1.地方政府对产品研发重视不够。我国还处在旅游产业发展初期,地方政府及旅游企业往往在旅游景区及餐饮、住宿等硬件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大,而忽视旅游纪念品的研发。我国旅游纪念品产业兴起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各地政府组织引导旅游纪念品研发的活动不多,旅游管理部门未设立旅游商品设计开发领导机构,导致旅游纪念品产业发育不良,完整产业链尚未形成。

2.旅游纪念品缺乏地域文化特色。旅游纪念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其价值应该体现在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和精美的工艺制作与产品融合上。旅游纪念品在宣传地域文化特色、塑造地域文化形象、反映地域历史沿革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旅游纪念品多为舶来品,设计创意平庸,工艺制作粗糙,特别是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不够,缺乏地域文化特色,更谈不上对地方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的传承,难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和调动旅游者购买的积极性。

3.旅游纪念品研发缺乏系统性。我国具有影响力的旅游纪念品仍然是传统民间工艺品,如云贵地区的蜡染、银饰,江浙地区的苏绣等,现代旅游纪念品开发方面成功的案例非常少见。究其原因主要是设计者只注重单一产品设计,忽视用系统论的观念对地域文化元素进行精确提取、打散、重组、归纳和整合,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系列化的品牌产品。

4.设计研发人才匮乏。笔者曾对国内多家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进行考察,这些企业大多没有专业产品设计人员,个别企业有产品设计人员也是从其他设计专业转行过来的。还有一些企业主要是靠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人,这些人虽然对传统工艺制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旅游纪念品设计研发的需要。由于设计研发人才的严重匮乏,加上缺乏地方政府的扶持,整个旅游纪念品行业基本上是以小微企业和个体从业者为主,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旅游纪念品设计人才培养定位

高等教育针对旅游纪念品设计研发的专门人才培养则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据资料统计,我国一千多所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仅有几所设有旅游纪念品设计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立完全是现代设计以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的结果,它的每个专业都对应着一个庞大的经济产业,如建筑室内装饰行业、纺织服装行业、产品广告与包装行业等。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理应带来旅游纪念品行业的大繁荣,但实际情况却与之完全不相适应,其中艺术设计专业中旅游纪念品专业人才培养滞后是原因之一。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旅游纪念品设计专业方向,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地方综合性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三、对旅游纪念品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构想

1.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的特点。旅游纪念品设计是根据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由一系列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组成的系统性课程教学体系,它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一门实践应用性的学科,也是一门跨旅游学和艺术设计学两个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学科,其课程内容结构既有旅游经济学、旅游商品学等旅游学科的内容,又有艺术设计学科方面专业设计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技能实践教学两大板块。课程结构又分为基础课程、理论课程和专业设计实践课程三个模块。课程中心是围绕设计者在旅游纪念产品设计能力方面的培养,实践应用开发能力的提高是旅游纪念产品设计课程建设重点。

2.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理论课程构建。现阶段我国高校一般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分三大模块共160学分左右,理论教育一般在40学分上下,很多艺术设计教育学者都认为理论教育存在弱化和不足的现象,而国外艺术设计教育发达地区一般的理论课程应占专业教学的30%以上。

旅游纪念产品设计的理论教学应在原来艺术设计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旅游学方面的理论课程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旅游学理论教育,以增强学生对旅游产业、旅游文化、旅游纪念产品行业特性的认知环节,主要课程有“旅游学”“旅游商品学”“旅游纪念产品学”等。第二,艺术设计史论教育,包含“现代设计史”“工业产品设计史”“平面设计史”“工艺美术史”等与设计相关的史论学习。第三,设计经济学教育,包括“产品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经济学基本原理”等。第四,艺术文化教育,包括“艺术概论”“民俗学”“区域文化学”“艺术设计人类学”等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论素质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教育。第五,设计基础理论的教育,对艺术设计基本造型设计方法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科学设计方法论的认识,主要课程有“基本设计理论”“艺术设计学”“设计心理学”等系列设计基础理论学科等。共计不少于26门理论课程估计830学时左右(1学分/16学时),不少于52学分且基本合理。

3.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实践课程探讨。旅游纪念产品设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强是应用型学科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是旅游纪念产品设计的基本属性。

首先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通过系统的专业实验实训提高学生产品造型基础的手绘和计算机操作及表现动手能力。主要课程有“造型基础”“新材料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其次是专业市场调研考察教学,组织学生深入旅游景区旅游市场对旅游纪念产品的市场现状、产品的分类、市场定位、文化特色、地方特点、工艺制作、新材料工艺、收藏价值等进行全方面的数据搜集研究,从考察调研实践中全面掌握产品现状和第一手资料是产品开发设计的基础。

第三,对区域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美术考察研究,区域性地方特色是旅游纪念产品主要体现的元素之一,对地方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工艺美术的考察研究学习是旅游纪念产品设计的特色表现的必修课。

第四,专业实习与实践,组织学生到旅游产品开发公司和旅游纪念产品生产企业实习,是学生对产品的材料应用、工艺制作流程、产品生产成本定位等产品开发设计要素的认识学习的必要环节。

第五,专业设计竞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旅游纪念产品设计大赛活动是促进学生产品开发设计的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旅游纪念产品设计大赛是对专业教学质量的检验、评价、学习交流的最好方法,对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六,毕业设计实践,旅游纪念产品设计专业实践应用性强,因而在毕业设计中实践应用性课题是必选,结合地方旅游市场需求进行旅游纪念产品的设计开发应用实践案例的研究教学是专业学习的最终目的。课题必须要结合地方对旅游纪念产品的需求选定,最终完成一套通过工艺加工生产制作的产品。

4.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想。通过实训、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把科学理论与专业技能实践有机结合,建立多元的实践教学课程结构,突破单一的技能实践培训,创建科学的实践教学系统和课程体系,才能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设计观念等综合素质上全方位提高。

首先,建立旅游产品实践教学的“1+2+1”人才培养方案。把实践教学的基础课程实践、专业课程实践两大版块按内容结构层次贯穿到整个四年的学习之中。即第一年校内开设基础课程实践,有造型基础实训实践、计算机操作技能实践等。第二、三年校内校外结合开展综合专业实践教学及模型制作、材料应用、专业市场调查、专业考察、设计竞赛等。第四年完全要求学生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实习并结合企业需求完成实践应用性的毕业设计课题。该培养方案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加强了实验室实验教学,强调了应用型设计学科实践教学面向社会走向企业的联合办学之路,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其次,工程师导师制的实验室教学是实验室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当前国内很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教学都流于形式,没有专业人员建设和专业人员管理,实验室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都不高。要做好实验室实践教学必须从师资抓起,引入具有工艺制造、模具制作、材料应用等方面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工艺师、工程师做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实验教学导师,是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第三,建立导师指导下的工作室制教学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在旅游纪念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中积极推进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从大二开始不分年级进入专业工作室学习,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按工作室导师要求参加实际的专业科研课题、企业合作项目、专业竞赛等专业实践研究学习,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深入系统的认知,使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当今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开设旅游纪念产品设计专业方向的教学,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纪念产品设计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办学的基本宗旨,也是体现高校教育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

[参考文献]

[1]陈巍.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及其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

[2]刘敦荣.旅游商品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旅游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
旅游教育;
教学法;
课程设计

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旅游教育亦迅速发展,最近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表明,中国的旅游教育机构发展迅速,总数从2001年的1152所增加到2008年的1775所,专业数量从2001年的311个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810个,但是不管是业界还是学术界都认为中国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尚未满足[1]。在学术文献中,针对旅游人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得到的共识是:旅游专业数量表面充足与实际旅游人才培养不足,其差距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设计问题[2-4]。中国核心旅游专业期刊《旅游学刊》已经连续多年刊发了旅游教育专刊,其中课程设计相关的话题是讨论最为广泛的一个议题,但是这些旅游课程设计的文章多为思辨性的描述文章,尽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但是缺少扎实的实证调查,所以对中国旅游教育中的课程设计进行探索性的实证研究确有必要。本研究具体探讨中国大学旅游本科课程的内容构成与设计过程;
从教育者的角度调查开发旅游本科课程面临的问题;
比较中国不同旅游管理本科教学计划,识别中国旅游本科课程在目标、内容与构成方面的异同;
为中国旅游本科课程将来的发展提供建议与发展方向。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分两个阶段展开。第一个阶段,为了解旅游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根究中国国家旅游研究院的《中国旅游教育机构统计报告》,选定61所在2000年前设置旅游学院的大学为研究样本,从这些大学官方网站收集到48份本科教学大纲,根据Ring[5]与吴必虎和黎筱筱[6]的学科分类对48份旅游教学计划进行内容分析。第二个阶段,为理解中国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计过程及面临的问题,对资深旅游教育者进行深度访谈。首先根据国内外文献设计访谈提纲,涉及专业发展历史、课程开设状况、课程评估机制、专业之间的异同、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根据大学旅游本科专业开办的历史、学界认可度及其知名度以及区域分布选择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区10所大学作为便利抽样的样本。首先通过邮件寄发邀请信给这10所大学的旅游学院院长,邀请他们本人或指派一个合适的人接受大约45分钟的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有7个大学愿意接受访谈。本研究所有受访者均为在旅游领域有十余年教研经验的教授,都参与过或者现在仍直接参与所在学院的课程设计,因此本研究的深度访谈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访谈获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了录音。访谈结束后立即对访谈资料进行第一轮的手工编码,把编码的结果与誊录好的访谈文稿发给受访者进行审查,对经过审查的资料进行第二轮的编码作为最终分析使用。深度访谈的同时收集7所大学旅游专业教学计划,旨在比较他们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组成方面的异同。

二、实证结果

1. 旅游本科课程的构成与培养目标

我国旅游本科专业课程的内容构成主要分为三大块――管理课程、旅游课程与会展课程(见表1),其中管理课程是主要部分,所占比例最高。在48个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管理课程所占比例达42.8%,所有6个酒店专业中所占比例达到73.8%,10个会议经济管理专业中所占比例为32.8%。像饭店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管理学、餐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危机管理与财务管理等都归为管理课程。同时,旅游规划、旅行社管理与生态旅游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为旅游业方面的,其旅游课程在课程总数中所占比例各为53.7%、34.8% 与 88%。但是即使这些课程在旅游课程名目下,有些仍偏向旅游地理学科,比如旅游规划专业开设的区域旅游规划、城乡旅游规划与计算机扶助旅游制图,生态旅游专业开设的旅游生态学、旅游景观生态学与旅游林学等课程。由于中国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所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必须开设出,所以管理类课程所在比例就非常高。20世纪90年代国家鼓励发展旅游教育,一些历史、地理、语言、社会学等学院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并促进学院创收纷纷开设旅游专业,尽管专业名称相同,但是他们的师资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这样就使某些专业开设的课程具有明显的原有学科的痕迹。由课程大纲内容分析可以发现会议展览与奖励旅游是中国旅游本科教育中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在所有旅游专业中占课程总数的比例为0―5.6%。

旅游本科课程培养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沟通技能、服务礼仪与计算机使用,还有少量的学校培养摄影、茶道与自我阅读等能力,但是其他重要的个人技能,比如个人发展、跨文化交流、团队工作与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与个人责任方面的知识很少出现在课程计划中。其次,旅游本科课程强调语言能力。不管在中国还是其他很多国家旅游课程中都强调语言能力,绝大部分专业都至少提供一门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有些还提供第二外语作为选修课,种类广泛的语言课程也支持了强调外语的观点:很多大学提供涵盖听说读写至少2个方面的英语课程,有些甚至还把口译作为主要选修课。另外,中国旅游课程对科研方法训练不足。72所院校中只有5所院校提供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三所院校是旅游研究外文文献,其他两所是研究方法与设计,在课程总数的比例为0―1.3%。研究方法课程较低的比例反映了中国旅游本科教育中对科研训练的不足。

2.旅游专业课程设计过程

有4位受访者说他们有一定的规定,隔年修改教学计划并且当准备开设新专业或方向的时候或者增删课程的时候需要经过一个组织良好的程序,通常由学院院长与教授组成一个教学委员会,当决定修改专业计划的时候就召开一个会议。有时候,当教师希望开设或取消某一课程的时候,他(她)要提交一个论证报告或申请,并且由教学委员会讨论。教学委员会把会议决议上报给校教学委员会以表明接收了这种修改。另三所大学的受访者说,尽管当他们决定修改教学计划的时候有一定的程序执行,但是往往由院长或教学院长基于他们个人对旅游业发展变化的认识或教学需要进行修改。

对课程设计过程的访谈结果显示,政府与教育者是课程的决策者并且旅游本科课程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业界、在校学生或校友――偶尔参与这个决策过程。只有一个受访者提到他们当开始开设一个新专业高尔夫球管理时试着探寻业界的期望并且与业界人士进行沟通,并且最终从这种沟通中获益良多。因为他们认识到业界对本科生的期望是具有更多的运动管理的知识而不是操作知识,否则基于当前的师资与现有资源他们不可能获得这种认识并且不符合学院既有的教学与研究方向。最终学院考虑到现有的体制与教学资源把业界需要的高尔夫球管理变通为俱乐部管理。三个受访者承认在现有实践下,即使有必要,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很少能够参与课程设计过程。另一个受访者反映,公立大学甚至没有认识到诸如业界和学生也是利益相关者。因为官方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评价准则几乎是纯学术的,旅游专业也无不例外,即使旅游学被认为是一种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并且需要与实践紧密联系。

3. 旅游本科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

首先,缺少旅游课程评价与总体质量标准。当问到对中国旅游本科课程的评估与质量标准时,受访者说基本上没有一个专门针对旅游课程的相关标准。

其次,师资紧缺,实习机会缺乏。师资紧缺是7位受访者共同反映的问题,由于没有合格的教员,一些想开设的课程没有开出来。另一个例子就是由于师资缺乏,一名讲师一个学期主讲多门课程,即使有些课程脱离了他们的学术专长。对教师学历的高要求也被认为是师资缺乏的一个原因,有些实践课程或管理层次的课程如果由具有业界经验的教师讲授效果可能更好,但是在我国那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通常没有获得较高学历,所以不能在旅游本科教育机构谋取一个教职,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课程质量。由于用人单位喜欢聘用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如果旅游本科生在毕业前没有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那么用人单位的这种偏好就会进一步影响到本科生毕业后的就业。

最后,学科定位影响课程设计。现在旅游管理是在管理学目录下,制约了旅游学科的发展,因而也影响旅游本科教育以及课程设计。当旅游业在1978年起步的时候当时中国政府决定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以赚取外汇,旅游专业最初设置在经济学目录下。当兴办旅游企业后如何管理旅游与饭店企业的开始出现,因而教育部1998年高校专业目录调整的时候决定把旅游专业设置在管理学目录下以响应这种需要。但是随着中国旅游业在过去十年里的发展,休闲与游憩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部分,与此同时,休闲研究、旅游社会学与旅游人类学逐渐出现在旅游本科课程中,但是考虑到只有2年的主要课程的学习时间,还要留出来半年到一年给实习与论文写作,其实只剩下一年到一年半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如此短的时间造成很多课程无法开设。

4. 不同高校旅游本科课程设计的比较

专业培养计划显示,绝大部分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是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与指南制定的。教学计划里面都有相应的运营与管理技能、实务与理论能力方面的类似要求,同样也强调对旅游本科学习打下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知识基础。但是,就期望毕业生担任的职位与职业要求的表述方面,每一个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差异的。比如南方某大学的会展专业预期他们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会展业的规划、营销与公共关系、谈判、经营与收益管理方面的工作。另一个例子是西南某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在培养目标方面也有差异。对旅游管理的专业培养要求是了解营销、文化与旅游业,能够从事调查、制作计划与促销,擅长写作、数理统计与信息工作;
酒店管理对学生的要求是了解管理、文化与商业,能够制定计划,胜任服务与宣传工作,擅长外语、信息技术与沟通工作。同时,某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要求他们的学生能够从事定性与定量研究,基本了解国际酒店与旅游业实务,也要求他们的毕业生遵守工作道德规范,这一点在其他的专业目标与要求里面没有发现。东部某师范大学要求他们的毕业生胜任旅游行政与企业管理中的高级职位,同时希望他们的学生能够寻找研究缺口,利用可能的研究方法从事调查并且写出可以汇报的研究结果。

开设课程方面,我国旅游本科课程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通选课与专业课,尽管在专业课下面可能会有不同的单元,比如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课的比例比通选课大,占到所有课程总数的50%以上。在西南某师范大学与某财经大学,将毕业论文、实习与社会实践单列,而东部某师范大学与南方某大学则包括在专业课单元里面。四个专业计划里面毕业论文大约都占到毕业要求学分的3%~4%,而社会实践所占的比例在每个教学计划里面都不同,从2.5%到8.2%不等。西南某师范大学分配给社会实践的学分是毕业论文的2倍多,某财经大学教学计划分配给实习与实地研究的学分也比毕业论文多。南方某大学在实习与毕业论文分配的学分一样多,东部某师范大学分配给毕业论文的学分比实习的更多(6∶4)。在四学年里面,对毕业学分的要求从155―180个学分。

旅游本科课程专业课之间的异同。首先,旅游本科主干课程几乎不一样,有些专业把宏观层次的课程,比如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作为他们的专业必修课或专业基础课,但是其他专业把这些课程归为他们的选修课,而有些大学在他们的旅游管理与会展专业都没有提供这两门课。其次,不同专业之间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名单中提供的课程也不一样。最后,同样专业方向下的课程也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就旅游管理涵盖的学科范围来说,旅游本科课程的内容有些类似,并且都强调信息技术与礼仪。

三、结论与启示

中国旅游本科课程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资源缺乏与学科地位问题,它需要大学与旅游业之间有紧密的沟通与合作。当前中国的旅游本科课程是现有政策规定与资源的产物,因而这种课程仅仅反映了教育政策的趋向与教育者对外部环境的了解,而不是实际开设效果。目前为止中国学术界对旅游学科的核心知识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对旅游学科核心知识缺少共识可能是旅游课程之间有巨大差异的直接原因,也影响旅游专业培养规格的连贯性。由于中国各地区域差异明显,旅游业的人才需求、教育资源的分配与获得也各有不同,专业之间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能够使专业较好地适应各个区域及专业的具体情况。各具特色的旅游专业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

从文献与上述讨论得出几点启发与建议:政府方面,建议下放课程设计的主导权,给大学自设计更灵活的课程来响应旅游业需求与变化;
同时要给旅游教育特别是旅游高等教育更多的资源,加大旅游教育的研究投入将会提高旅游教育品质,最终提供给旅游业更优良的人力资源。旅游教育机构方面,建议考虑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与旅游教育认证;
成立旅游教育顾问委员会,推动旅游业对旅游教育的参与,增加旅游教育机构与旅游业密切沟通的机会。旅游产业方面,要考虑平衡社会责任感与生产效率,那些业界知名人士应积极介入旅游教育事业,担当起其社会角色,建立一个好的公司形象。

参考文献:

[1] 保继刚,朱峰.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 30 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 旅游学刊, 2008,23(5):13-17.

[2] Gu, H., Hobson, P.The dragon is roa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ospitality & event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Education, 2008. 20(1):
20-29.

[3] Xiao, H.Tourism education in China:
past and present[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4(2):
68 - 72.

[4] Lam, T. , Xiao ,H.Challenges and constraints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education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0. 12(5):
291-295.

旅游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1旅游产品设计概述

旅游产品是对某一特定旅游景区有纪念意义的产品。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旅游景区历史和文化的承载,具有地域性,文化性、纪念性、艺术性、收藏性、实用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物质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升,游客对旅游产品提出了更多元化的综合需求,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因此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紧迫任务。而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主要体现在概念设计阶段,其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对产品概念的创新设想和构建,并通过有效的概念设计方法协助设计师表达和完善设计构想,改良旅游产品原型,创造新的外观设计形式,增加旅游产品的实用功能,具有更好的艺术性和工艺结构,吸引游客购买。

2旅游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头脑风暴法

2.1头脑风暴法概述

1939年,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提出了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又称脑力激励法,是一种激励群体智慧的创造技法,它利用群体的力量生成大量创造思维和创新想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全体成员的智慧。在旅游产品的概念设计中使用头脑风暴法时,通常是专门举办一场小型会议,使参会的设计人员围绕产品的造型设计、色彩设计、功能设计等问题展开讨论。与会人员互相启迪、激励、完善、取长补短,激荡思维,产生关于旅游产品的创造性构想方面的连锁反应,从而生成大量设计想法和创意。在头脑风暴的讨论过程中,不必过分强调加工技术和工艺标准等问题,关注点主要凝集于旅游产品的外观设计创意,利用头脑风暴法可以获取数量众多的产品创意想法,进而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头脑风暴法充分地调动了群体的思维力量,其结果与个人思维相比,更加丰富和深入。

2.2旅游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头脑风暴法

在旅游产品的概念设计中,头脑风暴法的常用方法分两种:(1)递进法,先提出一个大致概略的想法,小组成员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上延伸、换位、调整、反向、同类等思考,并逐渐深入;
(2)跳跃法,不受约束和限制,天马行空思考和构想,展开新想法和新思维,创意跨度大。在设计创意和方案产生过程中,研发组的每个组员都要积极调动思维,充分表达出设计专业知识和个性化的独立思维能力,继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制造大量的、广泛的、创新的设计创意。

3头脑风暴法在旅游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3.1头脑风暴法在旅游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延迟方案评判原则。对旅游产品的各种创意概念和方案评判要放到最后阶段,在这之前不能展开批评和评价,不管某种想法是否能执行,都要认真看待。(2)自由畅想产品构想原则。这是头脑风暴法成功的关键,所有组员一律平等,每位组员都各抒己见,在自由、宽松、活跃的氛围中展开头脑激荡,激励组员提出各种各样的设计概念,使与会者自由放松地提出自己的构想。(3)以创意数量追求质量原则。头脑风暴法产生的创意和想法数量越多,好的创意产生的可能性越大,而优质的创意和设想就会从中产生。(4)综合改良设计创意原则。这是头脑风暴法是否成功的标准,对成员提出的概念创意和想法进行自由讨论,在友好融洽的氛围中鼓励组员对别人提出的创意和设想进行补充、优化和综合,互相启发和完善。(5)突出概念设计的求异创新。头脑风暴法的宗旨就是鼓励成员自由思考和创造。(6)概念创意限人限时原则。限定参与会议的人数,并规定讨论时间,让围绕产品创意的脑力激荡有序进行。

3.2头脑风暴法在旅游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流程

(1)明确头脑风暴会议的讨论主题,开展分工协作。整个会议有一位主持和一位记录员。主持人要求对旅游产品的情况充分了解,明确会议的主要议题,使小组成员清楚这次头脑风暴会议要解决的目标和核心问题。旅游产品概念设计的头脑风暴主题是围绕旅游产品的外观设计开展的。主持人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整个会议的节奏和进程,及时汇报会议的开展情况,整理各种观点的核心内容,并善于启发和引导,激发组员的灵感,制造自由活跃的讨论氛围;
有时也可让大家冷静沉思,回归理性,然后继续开展讨论,激发新的发言高潮等。记录员的主要任务是记录全体成员的创意和想法,保留最大的创意信息量,同时也要亲身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创意设想。(2)旅游产品概念设计的头脑风暴会前准备。为了使头脑风暴会议达到理想的效果,会前的准备非常重要。第一,要提前确定好参会人员名单、会议时间地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前通知参会人员。由于旅游产品的复杂性,会议人数可设定在15人以内,采用自由发言方式,会议时间可安排45分钟左右,具体操作由主持人掌握。第二,与会者要事先对旅游产品进行一定的研究,找出现存问题和研发前景。第三,收集整理旅游产品相关的资料、图片供大家参考。(3)旅游产品概念创意的热身放松阶段。这个阶段旨在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参会人员进入放松自如的状态,宣布开会以后,主持人先说明会议规则,再用愉快活泼的话题令与会者的思维活跃起来,然后自然导入会议主题。(4)旅游产品概念创意的议题宣布阶段。由主持人宣布头脑风暴会议主题-旅游产品外观设计,并利用投影仪介绍旅游产品的特点、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时语言简洁准确,信息量切忌过多,以避免干预组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5)旅游产品概念创意的自由畅谈阶段。本阶段是头脑风暴法的创意产生阶段,为了使组员能畅所欲言,需要制订规则:不私下讨论,不评论他人发言,发表自己的想法简洁明白,一次只表明一种想法。主持人公布规则以后,引导大家针对旅游产品外观设计自由想象,自由发表见解和想法,让每位组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6)旅游产品概念创意筛选阶段。会后一至两天内,主持人要持续向参会者询问了解大家会后的新想法和新创意,完善补充会议记录,并将大家的创意和构想汇总整理成方案,由专家评审小组根据旅游产品设计的一般标准,诸如地域性、艺术性、纪念性、实用性等标准进行筛选,反复比较、评价和选择,投票选出6~10个最佳方案。这些方案是群体创意的优势组合和结晶成果。

4结论

旅游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
《旅游产品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17-02

近年来,国内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旅游产品设计相关专业或课程。但对于这门产品设计特色课,其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只是沿用和参照旧的专业教育模式,讲究按部就班。固定型的教学方法抹杀了教与学的个性发展,使得设计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相距甚远,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很有必要从教学改革上对旅游产品设计课程进行思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旅游产品设计方面的教育与市场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在与艺术有关的大学中很多都开设了旅游产品设计专业,如德国、美国等,它们有着完备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手段,以及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训实验室。日本、韩国等国家在旅游产品设计教育方面,与企业合作进行开发与设计,同时注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将传统文化运用到旅游产品上。欧美在旅游产品设计教育方面,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地域特征非常明显,政府会以引导消费者的方式配合和支持学校的设计教育。

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也开设了旅游产品设计相关专业或课程,将其设置为专业核心课或特色课。如桂林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其特色课程就是《旅游产品设计》;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则是将其设置为专业。纵观国内旅游产品设计本科教育,它侧重理论知识的阐述、设计实践的调研、设计技能的表现,由于欠缺与之配套的设施,教育成果往往停留在设计效果图上,止步于实物制作。而高职高专大都建立了专业的旅游产品制作实训室,也有比较完善的一套教学体系,但大多局限于技艺操作层面。

相对国外而言,我国的旅游产品设计教育与市场结合少,实践性差,不重视对地域文化素质的培养,不注重教学成果的转化,培养出来的相关设计人才往往缺乏文化素养,缺少创新意识,集中体现为其艺术作品缺乏文化内涵。因此,笔者认为对《旅游产品设计》课程进行改革研究与实践,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的基本设施情况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以培养具有系统的现代化产品设计理论和专业设计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机电产品、生活产品、旅游产品等工业产品设计、研究以及设计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为主。学院拥有校级重点学科“设计学”、人文基地“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中心”,产品设计专业有模型实验室,拥有二维(激光切割机、丝印等)和三维(油泥制作平台、快速成型3D打印机)等产品设计制作设备,与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桂林龙胜大塘湾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发展中心、桂林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建立了设计实习基地,为《旅游产品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产品设计专业现有学生200多名,经过师生多年的努力,在软硬件等方面都已有了较多的积累,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和多项产品设计项目,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设计比赛中频频获奖,为《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做好了铺垫。

三、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探索――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一)《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1.构建基于广西地域文化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体系,建立“理论扎实、设计创新、工艺讲究”的教学模式,强调对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地域文化素质的培养。

2.完成旅游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产学研互动合作方式,发挥高校在旅游产品行业中的龙头作用,更好地为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二)《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旅游产品设计》课为例,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1.立足广西地域特色,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施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1]科学论证,设定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案;
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

2.建立“理论扎实、设计创新、工艺讲究”的教学模式。需要建立几个或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将部分课堂搬到车间,搬到市场,将课堂放在设计产业的第一线,实现专业与市场相结合。

3.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改革。强调师生深入民间、博物馆、艺博会等参观和学习,并请“能工巧匠”、设计师、行业专家、企业家等为学生授课。[1]

4.完善教学效果的考核。邀请工艺美术师、企业家、设计师等,共同评定学生成绩。

5.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以大赛或企业实际项目等为设计主题,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三)基于地域文化对旅游产品课程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

1.对特色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旅游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管是代表全球文化的迪斯尼乐园,还是中国的欢乐谷这样的纯粹娱乐性的主题旅游乐园,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2]需要针对广西地域文化、广西旅游产品进行调查和研究,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逐步推进“理论扎实、设计创新、工艺讲究”的教学模式改革,构建有广西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2.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邀请民间艺人、设计师、企业家等走进课堂,让授课主体不再只是任课教师。师生一起深入民间艺术产地、博物馆、艺博会等进行参观和学习。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校外教师为辅,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把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组织者,这将使授课内容更接“地气”,学生设计创意更具鲜明的地域性。

3.以“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推动产学研结合。企业应该依据该地域的文化特点开发具有文化品味的产品[3],通过资源整合,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和项目,完成旅游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最终实现部分成果的转化。比如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旅游产品设计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内设计工作室”,形成若干中小型项目组集群。或者将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成生产性设计实践基地,按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设计实践条件。

四、结Z

本文从地域文化视野出发,以桂林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为例,对其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创新研究,一是对特色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二是“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三是旅游产品设计课程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希望这些研究可以更新地方高校的传统教育观念,为《旅游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为全国旅游产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分析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泽仁,潘春跃.“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发展思路[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3):31-32.

旅游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
旅游本质;
旅游边界;
旅游统计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08-0016-13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08.007

引言

逻辑学常识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和诸般概念,一般都有各自特定的所指和边界,这是万千事物不同名称由来的依据,也是人们辨识各种事物的前提。作为人类行为活动的一种方式,旅游虽然被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十分复杂的现象”,要为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十分困难”[1-3],但扪心自问,“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应该不至于比“文化”“存在”等概念更为复杂吧?旅游到底是指哪一类行为活动,进行了什么活动的人属于旅游者,这是普通人的常识认知所能确定的。对此,中外旅游学者也从理论和逻辑上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探讨,对旅游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接近达成共识[4-9]。然而,这种共识目前还不够稳固,许多人已经习惯了按照世界旅游组织(UNWTO)出于经济统计需要而给出的宽口径“旅游”定义去理解旅游,并以此技术性定义质疑更为严谨的学理性、概念性定义[10]。面对国内学者有关旅游的核心是“愉悦体验”还是“非惯常环境体验”的两种观点,人们感到旅游本质的核心仍未确定 [11]。尽管许多学者指出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性旅游定义会误导我们,建构旅游理论必须探索更严谨的概念性定义[3, 7, 12],但由于该机构的官方色彩及国际组织背景,人们容易将其给出的旅游定义视为权威观点而接受(至少无法忽略它的存在),放弃探索更具学理性的观点。大量旅游学教科书为了兼顾两类存在矛盾的旅游概念而勉强自圆其说,逻辑上不能自洽的理论解释使本来明白旅游为何物的学生在学习旅游学课程后反而无法与常人对话。世界旅游组织所给出的技术性定义,就像一座巨大无形的山体,把旅游界的人笼罩其中,使大家身在此山不识山,无法在“旅游”和“旅游者”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认知上形成符合常识并能够逻辑自洽的认知,以至于在国家官方旅游抽样调查问卷中不得不转换陈述方式才能被社会接受。因此,有必要辨析旅游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外延边界到底在哪里,即使这个边界是动态的、模糊的,也依然存在。这不仅出于学理需要,也是法理需要,更是产业需要。

1 统计范畴的“旅游”到底是什么

1.1 国际机构对旅游统计原则的解释

要了解统计范畴的旅游到底是什么,应回归到制定国际旅游统计标准的官方文件的表述中。《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2008)是目前最新版本的国际旅游统计文件[13],它由世界旅游组织拟定,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审核颁布1。该文件这样阐述进行国际旅游统计的目的以及统计的范畴:(1)旅游(tourism)是一种社会、文化和经济现象,涉及人员向其惯常居住地以外的地方移动,通常以娱乐为动机。鉴于旅游会对经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到访地的当地人口和游客本身产生一系列影响,有必要对旅游的发展、管理和监测进行全盘考虑。为了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和地方旅游政策,制定营销战略,需要获得更多更可靠的统计资料以对旅游进行各种分析。为了给各国编制旅游统计提供一个共同的参考框架,即一个具有内部一致性的定义、概念、分类和指标体系,编制了《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该体系将有助于与旅游卫星账户国民账户、国际收支和劳工统计等的概念框架建立联系。(2)从经济视角看,国际旅游统计聚焦于visitor(本义为“访客”,中文文件将其译为“游客”,下同――笔者)活动及按货币和非货币指标对游客进行的计量。因此,旅游的定义是被确定为游客(visitor)的人员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即为度假、休闲和娱乐、商务、健康、教育或其他目的旅行的人。该范围要比传统概念的旅游者更广,后者只包括休闲旅行。(3)旅游指游客(visitor)的活动(tourism refers to the activity of visitors)。游客(visitor),指出于任何主要目的(出于商务、休闲或其他个人目的,而非在被访问国家或地点受聘于某个居民实体),在持续时间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出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某个主要目的地的旅行者。游客(visitor)的这些出行符合旅游性出行(tourism trip)的标准。(4)旅游是旅行的一部分,游客(visitor)是旅行者的一部分(Tourism is therefore a subset of travel and visitors are a subset of travelers.)。(5)旅游性出行的类型包括:①个人目的:度假、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教育和培训、保健医疗、宗教朝觐、购物、过境(停留)、其他;
②商务和职业。

上述要义让我们明白,统计视角的旅游是这样的:

(1)旅游统计是对移动人口及其消费的经济统计。

(2)旅游统计的对象人群其实是访客(visitor)。“访客”的外延大于“旅游者”,相当于不以就业为目的的所有旅行者。

(3)旅游统计的范畴大于旅游本身,包括了因个人和工作事务目的的各种出行活动。即:统计范畴中的旅游=到访≈旅行,旅游业≈旅行业。

1.2 官方机构旅游概念界定的演变与问题

表1列示了国际国内组织从统计角度给出的旅游概念界定及其历史演变情况。

细看表1,还有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

第一,旅游统计的对象逐步扩大。从最初的只计过夜访客,到后来包括不过夜访客;
从最初的不包含留学生,到包含教育培训乃至购物者;
从只计保健(health)目的者,到包含医疗(medical care)目的者。对象扩大虽然有因可循(例如出国购物逐渐成为享受性活动因而具有愉悦性),但有些对象的扩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群或国家,例如,把保健性疗养扩展到就医看病,对于发达国家也许适用,对于中国则不适用。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日均70万外地患者赴京看病,2013 年北京市三甲医院外来就诊的患者达3036万人次,这是国家卫计委抽样调查得出的数据[14]。这相当于说北京市2013年接待国内其他省市来京旅游者(游客)总数1.56亿人次中,有约1/5的人数是就医人群,这在事实与逻辑层面都说不过去。

第二,先界定“旅游者”后界定“旅游”,不符合常规认知逻辑。国际组织于1937年开始界定“国际旅游者”,一直到1991年才在其旅游者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什么是“旅游”,并且旅游的定义是被确定为“游客(visitor,访客)”的人员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从现象和概念产生规律看,应该先有“旅游”这种行为活动,然后才有被称为“旅游者”或“游客”的一类特殊人群,就像先有“运动”,其后才有“运动员”概念。因此,符合常规的概念界定顺序应该是先界定前者(例如运动、旅游),再界定后者(运动员、旅游者)。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界定属于逆向倒推,在没有阐述何为旅游的情况下,先设定哪些人群是访客(visitor),然后让“访客的活动”等于“旅游活动”,让“访客=旅游者”,一方面有先天逻辑缺陷,另一方面也有偷换概念之嫌(访客的内涵与外延范围明显不同于旅游者)。

第三,travel,visit,tourism三大概念在界定与使用中存在自相矛盾现象;
中文翻译错误加剧概念混乱。从表1的国际机构文件规定可以看到,他们对travel,visit,tourism三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边界的认知基本上是清晰的,也大致符合常识判断,即tourism(旅游)?travel(旅行),旅游者(tourist)?visitor(游客)?traveler(旅行者)。然而,在具体使用这些概念时并没有完全遵循这种逻辑关系,而且表现出要打破这种边界关系的趋势,要让范畴更小的“tourism(旅游)”去统筹范畴更大的“travel(旅行)”。UNWTO的英文原名中的“T”,从1963年的“travel”改为1991年的“tourism”,两次大会讨论的问题是“旅游”统计,但会议名称却是“旅行和旅游会议”(见表1第1列)。也就是说,国际机构虽然在文本内部说明了旅行与旅游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了旅游只是旅行的一部分,访客只是旅行者的一部分,但实际的旅游统计范畴却明显超越了常识认知中的“旅游”边界而接近于广义的“旅行”1,而文件的名称却依然是“旅游”,这犹如用一件小小的衣衫包裹一个大大的身躯,衣不蔽体,难免显出捉襟见肘之态。旅游概念的混淆之根从此埋下,旅游、访问和旅行本来清晰的外延边界就此被人为打乱。

汉语翻译理解的错误,进一步加剧了这两大概念的混淆,大量英文教科书和文件将“travel”理解成“旅游”,把“business travel、religious travel”译成“商务旅游、宗教旅游”;
把“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即WTTC)译成“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或“世界旅游理事会”;
甚至在国际组织提供的官方文件汉译文本《2008年旅游附属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错误和不严谨的翻译,开篇第一章就将travel译为“旅游”,将traveller译为“旅游者”,对visitor与tourist的含义与汉译不加区分,与《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相对严谨的翻译形成反差。三大旅游基本概念的汉语错译如此普遍,应该不仅有翻译原因,也有国际组织自身对概念界定及使用不严谨之因。

对“visitor”一词的汉语翻译问题有必要特别提出讨论。该词的准确含义是“访客,参观者”,比常识认知中的“游客”概念的外延更大2。现行所有旅游统计数据中的“游客”,其实是指visitor(访客),范围大于“旅游者”(tourist),二者差别并不仅在于UNWTO提出的过夜与否。我国的官方统计文件和有关书刊一直如此称呼但少有标注原文者,只有王洪斌和高苏的《旅游学概论》明确指出我国将visitor译为“游客”是一种误译[15]。如果说“visitor(访客)”的边界范围大于“tourist(旅游者)”在中英文中是合乎常识的话,说汉语“游客”的边界范围大于“旅游者”,显然不符合常识。对于国人而言,“旅游者”与“游客”的含义完全相同,只不过前者更显严肃,后者更为简洁,二者完全可以互换使用。现实文本中人们一般也不加区分,我们所有的旅游学教科书以及《旅游法》,都将“旅游者”(而非“访客”)作为独立一章设置,它们所界定的旅游者,显然就是指常识意义上的游客,而非UNWTO意义上的“访客”(visitor)。因此,visitor概念在汉语官方文件中被译为“游客”并每年依此口径旅游数据,造成行业内外很大误解,人们自然会将这些“游客”(访客)全部看作是旅游者,而不知其实是指到访者。故此,有必要将统计文件中的visitor所对应的“游客”改回更准确的对应词“访客”,以免加剧概念混淆。

当然,visitor概念的使用和错译只是造成了一部分混乱,旅游界最根本、最原始的概念混乱,当属国际组织出于经济统计需要而对“tourism”(旅游)一词的内涵和外延的人为干预而造成的混乱,这种混乱,迄今影响着社会各界及旅游界自身对旅游范畴的准确认知。

2 如何看待统计范畴的“旅游”概念

2.1 理性认知世界旅游组织界定的“旅游”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所谓特有属性,是某类事物都具有而别的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其中,某类事物的决定性的特有属性被称为本质属性)。定义是揭示概念的内涵的逻辑方法,也是揭示事物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相互制约,概念的内涵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外延也跟着确定了,反之亦然[16]。

2.1.1 从旅行角度看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1991年从统计角度对“旅游”的界定是:旅游(tourism)指人们由于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而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对国际访客(international visitor)的界定是: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去旅行,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地获取经济效益的人。这两种定义,一种指旅游活动,一种指旅游者,表述的方式略有不同,但用以刻画两个概念属性特征的要素是一样的:空间、时间、目的。定义的方式也是经典的“种差+属”方式,其中的“属”是旅行(者),“种差”是旅游(者)。接下来需要问的是:旅游和旅行两者之间,决定它们差别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是“空间”上移动到非惯常环境?回答:二者无差别,近距离移动一般不会被称为旅行;
是“时间”上停留的暂时性,即在非惯常环境暂时停留,最终会返回出发点?二者基本一致,只有移民是单向旅行,其余皆须返回,至于停留时间是否以一年为限,是技术口径问题,与本质无关;
那么是出行“目的”不同?是的!常识告诉我们,旅行是出于各种目的的远行和异地停留,而旅游是出远门去“玩”。国际组织也意识到这一点,《2008国际旅游统计建议》开章明义第一条就提出,“旅游(tourism)……通常以娱乐为动机”。那么,关键就在于在概念界定中如何描述旅游与旅行在“目的”上的区别。我们遗憾地看到,世界旅游组织对于旅游与旅行在“出行目的”差异上的界定,是“是否为了在当地赚钱”。这显然不同于其所认可的常识认知,也没有反映出旅游与其他旅行在目的上的本质差异。Cohen说,旅游与其他旅行活动在目的上的差异,在于后者是事务性,前者却是非事务性的,只以旅游本身为目的[4]。国际组织指出,之所以把旅游的统计范畴扩大到传统的娱乐性目的出行之外,主要是为了衡量移动者对当地的经济贡献,而这种经济贡献的对比需要与劳工部门、居民经济统计部门相协调,因此,“目的”这一本质性属性就变得次要了,过夜成了更重要的指标[17]。各种本质不同的出行目的(而非出游目的),都被包含在“旅游”这个范畴中。也就是说,目前世界旅游组织出于经济统计需要而给出的旅游和旅游者定义,并没有找准旅游的本质特征(至少有违于常识认知),并且有意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泛化,因此其外延的边界扩大和不清晰也是必然的结果。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的解决路径:(1)世界旅游组织及各国声明其所统计和界定的旅游,是“泛旅游”,或者更名为“旅行”统计,让名实相符;
(2)理论界清晰区分统计性定义与概念性定义,寻找符合常识认知的旅游概念界定方式,避免统计性定义带来概念认知与理论混乱,做出知识贡献而非唯权是从。

作为学者,前者只是建议,后者才是责任。我们需要找到旅游和旅游者的真正内涵和外延边界,并寻找到更为准确的概念来描述和解释旅游界的现象。此前,已有学者做出了分析,提出了分类标准。Cohen在1974年就提出了关于旅游和旅游者分类的精到观点,认为旅游的类型可以划分为“完全旅游”和“部分旅游”(partial tourism,顺带旅游)两种,后者即指各种事务旅行中伴随或嵌入了旅游活动的行为[4];
谢彦君(2011)提出“嵌入型旅游”概念,同此含义[3]73。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两组用于区别旅游本质属性成份纯度的层级概念,一组是“元旅游、准旅游、泛旅游、伪旅游”(曹诗图,2006,2014)[34-35],另一组是“纯旅游、准旅游、类旅游、泛旅游”(袁美昌,2011)[18],二者对第一层面概念――“纯旅游”(“元旅游”)的认知几乎完全一致(同“完全旅游”之义),认为都是利用闲暇时间在异地从事非功利的、以愉悦为主要目的的体验活动,差别只在于用词不同。但对于准旅游、泛旅游、非旅游(伪旅游)概念的理解上,二者存在一些差异。曹诗图认为“准旅游”是消遣、审美等愉悦体验特征不很明显但仍具有某种旅游内涵(如舒展身心、增长知识、身心需求的满足等)的异地休闲生活方式,如康体旅游、科考旅游、修学旅游、宗教旅游、黑色旅游等;
“泛旅游”则是以某种功利性目的为主,旅行中附带进行了某种旅游活动(如所谓的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探亲旅游、寻医旅游),而纯粹的事务/商务出行活动则属于“伪旅游”。袁美昌则认为“准旅游”特指探险、考察、禅修、磨砺等具有预先事效而与旅游有相似体验目标的活动,并且不带有紧迫性;
而那些纯粹的必须完成的事务性旅行,则属于“类旅游”(“非旅游”),如同类人猿,虽类似人,但不是人[18]。他把“泛旅游”看成是“旅游+类旅游”,且“旅游=纯旅游+准旅游”。有意思的是,谢彦君也曾使用“准旅游”概念,他认为各种非休闲、非娱乐、非审美目的的旅行(如帝王巡行、商贸旅行、探险旅行)活动,“充其量只能称作‘准旅游’”[3] 88。这些描述不同层次旅游含义的概念群的出现,远比只用一个单一的“旅游”概念来解释多元旅游现象更为有效,值得重视,并且各有其独特贡献。至于细节理解和用词的差异则完全可以在寻求共识的前提下再行探讨商定。

进一步,从目的区分角度看,如何看待国际机构给出的各种“旅游性出行”与纯旅游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区分我们旅游界经常提到的商务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概念,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此前,曹诗图、袁美昌也曾描绘出其各自理解的旅游概念圈层结构图,本文用图1来呈现笔者所理解的“旅游”概念的层次结构,以及“旅游”与“旅行”的边界关系。图1中的大圆代表各种目的的旅行(大旅行),也是“旅行”一词的本义;
小圆代表“纯旅游”,包括外出休闲、娱乐、度假目的的旅游(无论是参团还是自助方式),是“旅游”的本义;
围绕着小圆的各种梯形,是各种其他目的的出行方式,它们可能与小圆(旅游)相交(即:办事顺带旅游);
也可能不相交(纯办事);
有些可能相交较多,有些相交较少;
因此,把相交部分用虚线表示。与小圆(纯旅游)有相交的,可以称为“准旅游”,无相交的,则是“伪(非)旅游”。大圆之中的非梯形空白部分,表示统计中未计入的其他旅行,如移民、通勤、就业、难民迁徙等移动行为,他们也是“非旅游”。目前,官方旅游统计的范畴,是小圆+全部梯形,并把所有虚线按照实线看待(把“可能”看作“肯定”),亦即:旅游=纯旅游+准旅游+(部分)非旅游=泛旅游1,几乎等同于大圆所代表的全部旅行范畴。

这种统计口径所造成的逻辑问题在于:第一,我们所统计的“旅游”,口径其实已经远远超出旅游的边界,相当于广义的旅行,但仍然被冠以“旅游”之名。第二,把各种“可能嵌入旅游活动”的旅行行为(梯形的虚线部分)假设为“全部嵌入旅游活动”看待,导致人们把“商务旅行、探亲旅行……”等活动称为“商务旅游、探亲旅游……”。第三,认为各种梯形所代表的“旅游”,与小圆所代表的“旅游”是不同类型的,因而导致“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公务旅游,医疗旅游”等“伪概念”出现。之所以说这些是伪概念,原因在于世界上并不存在“商务性的旅游”,也不存在以商务、会议为活动对象的旅游活动(奥运会、演唱会等具有吸引物属性的会议除外),而是存在穿插安排了游览活动的商务或会议活动,或者参加商务、会议的人利用外出之机自行安排一些旅游活动的现象,所谓“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所体现的其实是“商务+旅游”“会议+旅游”,两类事物是相加关系(联合词组)。而“工业旅游”“探险旅游”的构词方式是偏正关系,表达的是“以工业活动为对象的旅游”“探险性活动为内容的旅游”。只有偏正结构才能表达一种限定性关系。因此,不少旅游教科书将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商务旅游、公差旅游、宗教旅游、探亲旅游、探险旅游并列放在一起,称其为按“旅游内容类别”划分的旅游类型,显然存在逻辑混乱。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按“出行”目的的差异,只能区分出旅行的类别;
只有按“出游”目的的差异,才能区分出旅游的类别。

再看人们生活用语中对“旅行”一词的运用。除了上述广义“旅行”含义之外,我们有时也用“旅行”一词来指代旅游,甚至只指旅游中的某种方式(例如自助游)。例如,当下时尚口号“人生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中的“旅行”含义显然指“旅游”,也就是图1中的纯旅游,这是中义“旅行”。此外还有一些时尚短文称,旅行与旅游的差别,就在于你收获的不同,“旅游花钱图享受,旅行注重体验和感悟;
旅游者注重看景点,旅行者钟情于人迹罕至的荒野大川”。阅读者明白,这里所说的“旅行”,其实也是指旅游,只不过作者想强调它不是那种肤浅的走马观花式旅游,而是更具独立性、选择性的高品位旅游(背包客、骑行者当归属于此类),此乃狭义“旅行”概念。我们能清晰判断的是,狭义和中义的“旅行”,与“旅游”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因为二者出行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前往异地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因此,都属于“纯旅游”范畴,只不过更倾向于指自出游方式。之所以出现偏爱使用“旅行”一词指代旅游行为的现象,原因在于语言的所指具有时代色彩。早期,汉语和英语的“旅(行)(travel)”都有寄人篱下、艰苦之义,“游览”(tour)则是享受性的、令人愉悦的[19]。在旅游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后,各种疲劳式、雷同式旅游方式(尤其是团队游)遭到人们鄙视,认为不如略带艰辛、较为小众的“旅行”来得潇洒、高端,虽然付出更多,但收获也更大[4],因此,“旅行者”“旅行家”“旅行指南”等名称一直流行至今。

综上,“旅行”一词在汉语使用中至少存在这样三个层面的含义:广义的旅行,指各种目的和方式的出行,是该词的本义;
中义的旅行,接近于旅游之义;
而狭义的旅行,用于指不参团的自助游。三者分别对应着图1的大圆、小圆以及小圆的下半部分。与此相伴,狭义的旅游,是我们常识认知的旅游(愉悦目的的旅行),也是该词的本义,我们称其为“纯旅游”;
而中义的旅游,是指那些嵌入了旅游活动的其他旅行活动(称为“准旅游”,或“事务旅行+旅游”),或具有愉悦体验色彩的旅行活动;
而广义的旅游,则包含上述两种,可称为“泛旅游”,是“纯事务旅行”。而现实统计中的旅游,比这里所说的“泛旅游”边界还大。

由于汉语是单字成义的语言,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汉语“旅游”一词的含义构成。旅,指在外地做客(各种目的),离家在外的人,含义不止于行在路上,也有停留于目的地之义;
游,水中浮行、从容行走、游览等之意1,旅游之意,既“旅”且“游”,用现代汉语解释,“旅游”是指融入了游览活动的旅行,表达的是两种行为结合的结果。这种结合,不是并行相加的关系,而是重叠相交的关系,用数学方式表达:旅游=旅∩游,≠旅∪游。用通俗的话语解释:为了游览而去远处(非惯常环境)逗留的行为是旅游,否则只是一般性(事务性)旅行。这就是从旅行的视角看旅游的结果。

2.1.2 从休闲角度看旅游

如果把上面的话用倒转的方式表达,即:去远处游览是旅游,在近处(惯常环境)游览是休闲消遣。这种表达方式也符合常识,合乎逻辑,它其实是换了一个视角,即从“休闲”的视角看什么是旅游,而此前我们讨论的都是从“旅行”的视角看什么是旅游。所谓休闲活动,广义是指人们在生理、生活和工作需要之外的自由时间所自愿从事的令人愉悦的活动,不限空间距离;
而狭义的休闲活动,一般指在日常生活半径范围内所从事的消遣活动,尤其指户内休闲和惯常环境的休闲娱乐[7, 20]。从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统计性旅游和旅游者定义中,可以看出它不但限定了旅游和旅行的关系,同时限定了旅游和休闲的关系,将旅游与休闲区分开来的标准是“惯常环境”,落实到可操作性技术指标上,主要是出行距离。鉴于人们一般会将“外国”视为非惯常环境,因此世界旅游组织对国际旅游者的衡量指标统一以“过夜”为标准。但是,对于国内旅游者的指标,尤其是一日游的具体衡量指标,世界旅游组织并没有做出统一规定,而是让各国自行确定。大多数国家根据访客(visitor)的停留时间和出行距离设定,少数国家根据是否过夜来划分。部分国家设定的国内旅游者的技术性标准如下:美国、加拿大:到距离社区50英里(约80 km,单程)之外访问的人。法国:在外停留24小时以上,4个月以内的人,出行目的包括消遣、保健、出差、游学。英国:出行在外过夜一次的人。中国:出行10 km之外,6小时以上的人[15, 21, 32-33]。可以看出,我国制定的距离标准显然过于保守,甚至比许多国土面积不大的发展中国家设定的标准还低,难以与日常户外休闲活动的边界区分开来。在高铁和汽车普及的时代,我们应该考虑重新设定国内旅游“惯常环境”的指标,或者以过夜为标准,或者提高距离标准(比如单程30 km或50 km)。

如果用休闲的标准来审视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旅游”定义,可以发现它也是超出“休闲”范围的。我们知道,任何休闲活动都是在闲暇时间内开展的。然而,世界旅游组织把许多非在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活动,如商务、差旅、看病等工作和生活事务活动也纳入到旅游统计范畴中,仅把休闲/娱乐/度假作为8种旅游类型中的一种。部分文献解读这种扭曲常识做法的一种观点是:只要是外出办事的人,从他踏上旅途的一刻起,就比按点到岗上班的人在时间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12, 15, 21]。也就是说,不管你差旅工作有多么紧张繁忙,无暇娱乐游览,只要你出了家门和单位旅行在外,就等于是旅游,是休闲,所以把所有差旅活动全部统计在“旅游”范畴之内是合理的。这种把非休闲活动也纳入旅游统计的做法,同样违背常识认知,违背逻辑。

3 宽口径泛旅游统计的利与弊

3.1 合理性与有利性

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对旅游做出宽口径的泛旅游统计,有其一定的逻辑和客观原因,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这一超出常规口径的泛旅游定义所取得的最显著成效是:(1)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外来移动者对本地经济贡献的关注。(2)设定了一个能让各国参照的技术性标准,有利于统一衡量各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状况和外汇贸易状况。(3)可以突显“旅游业”的规模效果,吸引更多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并使各类冠有“旅游”头衔的组织受益[22]。

设定宽口径旅游统计边界,可以理解的合理之处在于:(1)从国际贸易角度看,只要是非移民、非就业性质的外来到访者在本国停留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即可以算作本国的出口贸易。(2)从各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看,所有从其他地方来到本地的流动人员(打工者、通勤者除外),他们对当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就可以看作是外来旅行者的贡献,因为目前并没有其他部门将外来移动者所产生的经济贡献纳入自己的部门统计范畴内,无论这些人是旅游还是经商、出差、探亲、上访。(3)上述这些人,有一半以上出于共同的目的,即旅游――愉悦性目的的出行和消费(图2、表2),这是最大的群体,因此,将这种新型旅行方式统一纳入“旅游”的范畴之下统计,有一定基础。不过有一点难以理解:为什么要以“旅游”之名,冠“旅行”统计之实?何不直接命名为旅行统计或旅行业?笔者揣度认为,只有旅游者是一群具有相似目标和需求的移动者,而广义旅行者的出行目的千差万别,游玩、工作、探亲(含奔丧)、探险、过境、救灾……,到达目的地后的去向与需求完全不同,因而无法将广义旅行作为一种具有共同需求的产业看待。不过,从经济统计角度看,“是否在当地赚钱为目的”其实是可以作为区分不同类型旅行者的标准的。因此,将现行旅游统计改称为“旅行业”统计,将旅游业作为其下的一种类型,其实更合乎逻辑,也更符合实际,还不会造成概念混乱。

3.2 带来的扭曲与阻碍

当下口径的“旅游”统计标准已经被使用多年,虽然多数人不明就里,但也声名广播。加上私营机构WTTC通过更大口径的旅游业统计方式宣称“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产业”,许多不严谨的机构和教科书几乎对其信以为真[24-26]。国际国内旅游机构每年公布的访客(游客)及其消费数据,不时提示着人们,每年有多少亿人次外出“旅游”,这些“游客”每年给全球带来多少千亿美元的收入。旅游圈内外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些被称为“游客”的人,实际上包括了出差、探亲顺便游玩的,也包括公务结束立即返回的,还包括去外地进货的、上访的、奔丧的、看病的、寻找丢失的孩子的……,将这些行为者统统纳入“游客”范畴统计,其负面效应不亚于其正面效应。

3.2.1 扭曲旅游概念,违背常识认知,未被社会接受

世界旅游组织出于统计需要设定的广义旅游内涵和外延,已经在各国旅游统计层面实施多年,但是否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社会共识?答案并不那么乐观。

在表1的最底端两栏我们发现,同样是中国国家旅游旅游局的关于“游客”的界定,两种表述的内涵与外延并不相同。我们经常见到的是《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1)所界定的游客概念(visitor):“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地,并且在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然而,在直接面向大众进行问卷抽样调研时,由于担心这种概念无法被民众理解接受,因此《地方接待国内游客抽样调查实施方案》(2013)对“国内游客”的界定方式做出了调整:“指不以谋求职业、获取报酬为目的,离开惯常居住环境,到国内其他地方从事参观、游览、度假等旅游活动(包括外出探亲、疗养、考察、参加会议和从事商务、科技、文化、教育、宗教活动过程中的旅游活动),出行距离超过10 km,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但不超过一年的我国大陆居民。”1这一陈述方式很少被人注意到,然而却是最合理、最准确、也最符合常识认知的游客(旅游者)定义(排除距离与时间条件)。

我们还关注到一个事实,2012年《旅游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将源于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定义搬到法律条文中(“本法所称旅游,是指自然人为休闲、娱乐、游览、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行为”),结果引发最大争议,最后在正式公布时改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改后的文本虽然没有对旅游的概念做明确界定,但所指的范围明显收缩到常识认知中的游览休闲度假这种纯旅游活动中。这种范围,并不排斥人们在其他事务活动过程中顺带参与的旅游活动,与《地方接待国内游客抽样调查实施方案》中界定的旅游者的内涵和外延保持了一致。它并不像某些人担心的那样窄化了旅游业的范围,无法与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口径接轨,也不仅是因为某些活动有“公款旅游”之嫌而被取消[27],而恰恰是对世界旅游组织过于宽泛的旅游界定方式的“拨乱反正”。况且,作为《旅游法》,实际上也只能规范纯旅游活动,不可能将所有参加会议、探亲、医疗、购物、宗教等各种移动者的活动和权责都加以规范,否则就应该叫《旅行法》或《人员移动法》。

事实上,许多发达国家并没有完全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标准去收集数据,而是做出了合理的调整,比如,日本国土交通省旅游政策审议会在1995年6月2日的《关于今后旅游政策的基本方向》中,将旅游定义为:“旅游就是在业余时间,离开日常生活圈外出进行的以体验交流、学习和游玩等为目的的各种活动。”游客,则是“以旅游为目的出行的人”。这一定义的边界,明显比世界旅游组织的更窄、更准,也更符合逻辑规则。它规定了旅游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活动,而目的仅限于体验交流、学习和游玩,不包含各种事务性旅行。

进一步探寻,世界旅游组织的界定方式应该能深入根植到旅游界官员、学者和企业家心中,并能正确指导他们的决策和判断吧?答案仍然不那么乐观。一些严谨的学者已经指出,“世界旅游组织所界定的旅游者,过于宽泛,至少对于社会学研究来说”[4];
“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经常被使用但也经常混淆和误导我们,专家们对其也抱以怀疑态度……旅游学界所讨论的旅游活动,基本只限于度假和休闲的旅游者”[22] 27-35。许多官员、学者和不明就里的投资者乐于接受官方的旅游统计数据,经常用全年旅游统计数据判断旅游业规模,以为这些游客人数、出游率、花费是真正的纯旅游数据,依此引导政府或企业投资旅游项目,结果显然会产生偏差,因为如图2和表2显示,真正的旅游者数量,只占50%~60%。

综上可以看出:世界旅游组织所界定的旅游和旅游者概念,虽然推广、使用了数十年,但由于设定的概念边界过于宽泛而与常识认知相悖,迄今没有在现实生活获得一致认可,没有在各国行业统计和学术研究中被普遍接受,也难以直接依此数据指导旅游业的实践发展,如果不对其数据进行剥离的话。

3.2.2 对旅游基础理论形成障碍和冲击

如前所述,概念的外延边界主要由概念内涵确定,我们出于统计需要把旅游的边界扩大到非旅游范畴,必然难以找到真旅游的本质特征。如果说从经济统计角度设定宽口径旅游概念有情可原,然而从旅游学理论建构而言,这种宽口径统计的技术性定义则只构成了危害和障碍。部分学者对此有深刻认识,也提出了更为严谨的关于旅游或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3, 7-8],然而遗憾的是,“‘旅游者’和‘旅游’的确切定义是存在的,但其中没有一种被旅游学界的专家们广泛认同并运用在所有课本中”[22] 27。

确实,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会混淆和误导我们,然而由于其半官方和国际性机构的权威性,人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因此其定义会在许多教科书中被提到或使用。然而最大的麻烦在于,根据正常的旅游认知形成的旅游理论,无法解释世界旅游组织所界定的旅游现象;
而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宽泛定义,又无法形成旅游理论。许多教科书为了既能形成一定理论,又能解释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概念,只能委曲求全,割裂既有理论,客观上降低了旅游理论的解释力。最明显的例子是,旅游活动产生必须具备两大客观条件:个人可支配收入(钱)、个人可控制的自由时间(闲)。这一理论确实能解释常识认知中的所有旅游活动,包括嵌入型旅游活动。正如罗贝尔・郎卡尔所言:“自有人类便已出现的旅行,只是在旅游这一现象中才同自由支配时间和闲暇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28]然而,要解释世界旅游组织所提出的商务、差旅活动,这两大条件都会失灵。因为公务性活动不需要个人支付经费,也不需要依赖闲暇时间,甚至出行的目的地都无法自行选择。因此,有关教科书在阐述这两大条件时,只能声明它们不适用于“差旅性旅游者”[15],或者说这种条件只针对消遣性旅游活动[21]。好不容易形成的具有解释力的一个旅游理论,遇到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定义,就只能如此破裂、消解。

再分析为什么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旅游和旅游者定义如何无法形成旅游理论。根据其定义,只要不是为了在当地就业的外来旅行者,逗留时间在24小时以上、一年以内的,都属于旅游者。那么,请问这些旅游者有共同的出行目的吗?前面分析过,没有。游览的、度假的、看望父母的、奔丧的、出差的、采购的、上访的、寻找被拐卖儿童的、看病的……各种目的千差万别,前往的地方也各不相同。试问,这种情况下,能产生我们现在已有的基本旅游概念――旅游需求、旅游吸引物、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旅游线路、旅游体验吗?显然不能。海南三亚、云南丽江肯定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但它们不见得是著名的差旅之地,也不会是著名的探亲、奔丧之地。反之,出差之地不必有旅游吸引物,探亲访友者更无特定的目的地。如果硬要采用世界旅游组织从统计角度给出的旅游和旅游者定义,旅游学理论恐将一无所获,连现有的这几个基本概念都无法形成。原因在于UNWTO所给出的旅游和旅游者这两个元概念,本身就是在违反逻辑、违反常识的基础上强行嫁接形成的。

国内外学术界多年来感慨旅游学研究理论基础薄弱,也都知道理论薄弱的最明显标志在于对“旅游”这一元概念的本质和边界认知上尚未能形成共识[3, 7, 12],而共识形成的最大障碍,除了学科视角等原因之外,与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方式横亘其中有很大关系,对此已有诸多辨析,可惜能清晰认知的人并不多[3, 7, 9, 29]。

4 形成具有逻辑共识的旅游概念

4.1 为什么要寻求旅游概念的本质一致性

也许有人会说,根据不同需要和视角界定同一个概念是正常的,没有必要也无法使用一个概念去涵盖所有视角的认知,学术界也有人提出过类似观点[30]。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首先,这些概念如果指的是同一种事物,则它们的本质内涵(特有属性)应该是一致的,不会产生内在冲突,否则就是一词多义(或称“一词多概念”),而且这一词的“多义”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其次,旅游(toursim)一词在简化使用中有多种含义:行为活动、现象、产业、学科,我们不希望用一个语词涵盖所有含义,那样容易带来混乱;
也不需要像Leiper那样将旅游理解为一个活动系统,内中包括旅游者、客源地、目的地、通达路径、旅游业诸多元素[12],而只界定其最原初、最简单的含义(语词的本义)――行为活动,而旅游者、旅游现象、旅游业等等,都是在旅游活动这一本义上衍生的合成概念。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在研究旅游时,侧重点肯定不同,但大家所关注的旅游现象却是同一种现象,所认定的旅游者,也应该是同一个群体,这是最起码的共识,否则旅游学术界的同行将无法对话。统计性定义、法律性定义、学理性定义等等,其表述方式和角度会有不同,但只要界定的对象(旅游、旅游者)是一致的,则对这些对象的所指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否则将难以实施。从概念定义的方式和功能角度看,人们已经反复证明,概念性定义是反映事物本质的定义,它负责描述出某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即某类事物都具有而别的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技术性是出于某种现实需要设计的,它一般需要在概念性定义的基础上做某些细微具体限定或调整,但无法代替概念性定义[3, 7, 17]。联合国和世界旅游组织所制定的旅游者和旅游定义,显然属于统计视角的技术性定义(他们自身也强调这一点),我们不应该以技术性定义去倒推或质疑概念性定义。

另外一点需要强调:寻找概念的本质,只能回归到该词所代表的最基本含义,即不可再分解的基本单元,若不追寻到这一最基本单元,就无法获知旅游的本质。早期关于旅游的概念性定义,例如知名的“艾斯特” (AIEST)定义,以及我国知名学者申葆嘉对旅游性质和产生阶段的判断,都只将旅游当作一种宏观层面的“现象”看待,而没有还原到“行为活动”这一现象的微观层面――亦即最基本的单元看待。因此,前者得出了“旅游是旅行和逗留所引发的现象和关系总和”的结论,后者得出了“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的结论[31]。这两种观点如果用来界定旅游活动,则未触及旅游本质,也不符合客观事实,还存在逻辑问题,因此近些年受到挑战而无法成为符合真理的共识。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旅游定义,其实明显透露出“艾斯特”定义的痕迹。

4.2 如何确立具有共识的旅游概念及其边界

面对世界旅游组织定义带来的困扰,应该怎么办?让他们尊重常识认知更换统计口径或者改变统计名称?恐怕一时难以实现。继续推广使用这种迥异于常识认知的旅游概念,让人们最终接受一个新的广义旅游概念?目前尚看不到希望。鉴于这种不严谨概念主要对理论学术界和行业管理界产生影响,因此,学术界应该做的,是找到一个能符合常识认知、客观事实和逻辑规则的旅游概念,确定其本质特征和基本边界,在本质一致的基础上,接受并推广其他衍生的概念和技术性界定方式,从而更准确地解释和指导行业实践。

那么,“旅游”和“旅游者”概念是否可以被更准确合理地界定?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争论及对前人观点的辨析,学术界已基本找到旅游的本质与边界所在,前文已有阐述,这里再进行一个简要概括。常识认知告诉我们,旅游是“出去玩”,用学术性的话语表达,旅游是利用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在非惯常环境进行的一种以获得愉悦为目的的体验活动。空间环境、时间状况、出行目的,是三个体现旅游概念内涵特征的主要因素。它的外延边界,需要通过与其关系最密切的两个范畴来区分确定,这两个最邻近的范畴,就是“旅行”和“休闲”。当我们把旅游看成是一种旅行活动时,出行目的显然是旅游与其他旅行差别最大的一个要素,因为其他各项旅行活动的目的难以归类,至多可概括为“事务旅行”(为了完成各种不同的事务),只有旅游这种旅行活动可以统一概括为“愉悦目的的旅行”,不附带任何事务性、功利性目标,只谋求旅行自身带来的愉悦享受[3-4]。当我们把旅游看成一种休闲活动时,空间范围(非惯常环境)就成了旅游与其他休闲活动的核心区别。因此,国内学者谢彦君提倡的旅游本质在于“愉悦目的”[3],张凌云提出的旅游本质在于“非惯常环境”体验[5],看似差异很大,不在一个逻辑轨道上,其实只是从旅行与休闲两个不同角度侧重观察的结果,殊途同归,并不存在根本冲突。此外,闲暇这个要素包含在二者之内。休闲活动不言自明,是在闲暇(可自由利用时间)内进行的;
而各种旅行活动之中,只有旅游活动是在可自由支配时间内进行的,因此,闲暇也是纯旅游与准旅游、非旅游的重要区分标志,这特别适用于分析事务出行者顺带游玩或临时出现空闲时间而用于游玩的准旅游者。总体而言,旅游与休闲的边界比较容易划清,旅游与旅行的边界则更为复杂,难以划清。图1主要揭示了旅游与旅行的关系,而旅游与休闲、旅行三者的关系,作者在另文已有描述[7]。

有人担心将旅游的边界限定得更为准确,会限制了旅游的伸展空间,或缩小了旅游的地盘。这两个担忧都是不必要的。一个产业的地位,如果仅仅靠一部分多算出来的统计数字赢得地位,是不现实的。事实上,旅游业的地位恰恰是由那部分真正以休闲/娱乐/度假为目的“纯旅游”需求确立的,而不是其他[7]。从图2和表2可以看出,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纯旅游数据都一直占据50%以上的份额,而其他事务性出行中顺带产生的旅游活动也完全可以计入到旅游业统计中,只是没有必要将全部事务性旅行活动都纳入旅游统计。当今各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之所以难以取得圈外部门和人士的完全认可,恰恰在于所统计的对象边界宽而不准,是包含了一般访客在内的大口径旅行数字,而不符合事实的数字其实难以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至于有些人担心的统计便利性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只要将抽样调研时段从出行活动开始改为出行活动结束即可[7]。

至于旅游学科地位,同样也由实际的旅游需求决定,完全不会因为准确的定义而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相反,从学术角度而言,如果缺乏严谨的概念,建立不了自身的概念体系和基础理论,才会无立足之地,不但被其他学科小觑,而且遭政府和企业非议。因此,理性看待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厘清旅游的内涵和外延边界,寻找到符合事实、逻辑与学理的旅游概念定义,让统计性、法律性、学术性的旅游概念,以及不同学科视角的旅游概念界定在最本质的层面上保持一致,才有可能达成行业共识、学界共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Theobald W. Tourism:
meaning, scope and metrics[A]//Zhang Guangrui , et al. trans. Global Tourism:
the Next Decade (the 2nd Edition)[C]. Beijing:
China Tourism Press, 2001:
7. [威廉・瑟厄波德. 旅游的含义、范畴和度量[A]// 张广瑞, 等译. 全球旅游新论[C].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7.]

[2] Goeldner C R, Ritchie B.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the 10th Edition)[M]. Li Tianyuan, Xu Hong, trans.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8:
11. [查尔斯・R・格德纳, 布伦特・里奇. 旅游学(第10版)[M]. 李天元, 徐虹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11.]

[3] Xie Yanjun. Tourism Studies(the 3rd Edition)[M].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11:
52-98. [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第3版)[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1:
52-98.]

[4] Cohen E. Who is tourist?Analysis of concept[A]// Wu Ning, Ma Chongling, trans. Contemporary Tourism:
Diversity and Change[C].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07:
21-45. [科恩. 谁是旅游者?概念的辨析[A]//巫宁, 马聪玲等译. 旅游社会学纵论[C].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21-45.]

[5] Zhang Lingyun. A study on consumers’ behavior and phenomenon under unusual environment [J]. Tourism Tribune, 2008, 23(10):
12-15. [张凌云. 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
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J]. 旅游学刊, 2008, 23(10):
12-15.]

[6] Wang Yuhai.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ourism”:
Discussion with Xie Yanjun and Zhang Lingyun[J].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2):
12-17. 王玉海. “旅游”概念新探――兼与谢彦君、张凌云两位教授商榷[J]. 旅游学刊, 2010, 25(12):
12-17.]

[7] Xu Jufeng. On the consensus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tourism discipline[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10):
21-30. [徐菊凤. 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J]. 旅游学刊, 2011, 26(10):
21-30.]

[8] Cao Shitu. A further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tourism:
A discussion with professor Wang Yuhai. etc[J]. Human Geography, 2013, 28(1):
116-120. [曹诗图. 对“旅游”概念的进一步探讨――兼与王玉海教授等商榷[J]. 人文地理, 2013, 28(1):
116-120.]

[9] Bao Jigang, Wang Ning, Ma Bo, et al. Free Thinking about Tourism Study:
The Communication of Five Tourism Scholars [M].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3:
167-168. [保继刚, 王宁, 马波, 等. 旅游学纵横:
学界五人对话录[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3:
167-168.]

[10] Wu Bihu. What is tourism: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Five Tourism Scholars[J]. Tourism Tribune, 2014, 28(2):
121-124. [吴必虎. 旅游是什么――评《旅游学纵横:
学界五人对话录》[J]. 旅游学刊, 2014, 28(2):
121-124.]

[11] Song Ziqian. Rethink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ourism disciplin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e theory[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12):
103-109. [宋子千. 学科理论视野下旅游学科建设反思[J]. 旅游学刊, 2012, 27(12):
103-109.]

[12] Leiper N. 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tourism, tourist, and the tourist industr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9, 6(4):
390-407.

[13] 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2008.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Recommende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2008[R]. :
12-33l[联合国统计委员会. 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 2008年旅游附属账户:
建议的方法框架[R]http:
//unstats. un. org/unsd/tradeserv/tourism/manual. html:
12-33.]

[14] Beijing into a "National center of medicine":
Daily 700, 000 other provinces patients to Beijing[EB/OL] chinanews. com, 2014/05-19. [北京成“全国看病中心”:
日均70万外地患者赴京[EB/OL]. 中国新闻网, 2014-5-19, chinanews. com, 2014/05-19.]

[15] Wang Hongbin, Gao Su. Introduction of Tourism(the 2nd Edition)[M]. Beijing:
China Tourism Press, 2010.:
76. [王洪滨, 高苏. 旅游学概论(第2版)[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0:
76.]

[16] Jin Yvelin. Formal Logics[M]. Beijing:
People Press, 1979:
22-25. [金岳霖. 形式逻辑[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22-25.]

[17] Burkart A J , Medlik S. Tourism:
Past, Present and Future(the 2nd Edition)[M]. Zhang Jian et al, trans.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1990:
35-38. [A. J. 伯卡特, S. 梅特利克. 西方旅游业[M]. 张践等, 译.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0:
36-38.]

[18] Yuan Meichang. General Theory of Tourism[M].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11:
55-56. [袁美昌. 旅游通论[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1:
56-66.]

[19] Shi Tiantian, BaoJigang. Transi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s to “tourism”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üyou”[J]. Tourism Tribune, 2014 , 29(7):
106-114. [史甜甜, 保继刚. “Tourism”对应概念的多元变化及其与“旅游”的对应关系[J]. 旅游学刊, 2014, 29(7):
106-114.]

[20] Carr N. The tourism-leisure behavioural continuu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29(4):
972-986.

[21] Li Tianyuan. Introduction of Tourism(the 6th Edition)[M].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 2009:
89. [李天元. 旅游学概论(第六版)[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89.]

[22] Leiper N. Tourism Management(the 3rd Edition)[M]. Xie Chang, Weng Jing trans. Shanghai:
Shanghai Financ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7-43. [尼尔・利珀. 旅游管理(第三版)[M]. 谢昌, 翁瑾等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7-43.]

[23]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 Tourism Market Trends, 2003 Edition:
World Overview & Tourism Topics[R]. 2004:
53.

[24] Shi Shouxiang. Some questions to be clarified in the introduction of tourism[J]. Tourism Tribune (Special Issue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ducation), 2007, (S1):
146-149. [师守祥. 《旅游学概论》教材中有待澄清的几个问题[J]. 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 2007, (S1):
146-149.]

[25] Ge Yujing.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ethod of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7):
11-18. [葛宇菁. 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与方法研究[J]. 旅游学刊, 2007, 22(7):
11-18.]

[26] Smith S L J, Wilton David. TSA and WTTC // WEFA methodology:
different satellites or different planet?[J]. Tourism Economics, 1977, 3(3):
249- 263.

[27] Wang Xingbin. Why tourism law not mention about business tourism[A]//Wang Xingbin. Reflection of Tourism[C].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3:
76-77. [王兴斌. 旅游法为何不提事务旅游[A]// 王兴斌. 旅坛忧思录[C].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3:
76-77.]

[28] Robert Carle. Tourism and Travel Sociology[M]. Chen Lichun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7:
8. [罗贝尔・郎卡尔. 旅游和旅行社会学[M]. 陈立春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8.]

[29] Xu Jufeng. The starting point of consensus―Review of the Dialogue on Tourism Studies [J]. Tourism Tribune, 2014, 28(2):
125-127. [徐菊凤. 共识的起点――评《旅游学纵横:
学界五人对话录》[J]. 旅游学刊, 2014, 28(2):
125-127.]

[30] Smith S L J. Defining tourism:
A Supply-side view[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8, 15:
197-190.

[31] Shen Baojia. Tourism is the outcome of the market economy[J]. Tourism Tribune, 2008, 28(3):
19-24. [申葆嘉. 论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产物[J]. 旅游学刊, 2008, 23(8):
19-24.]

[32] CNTA. The yearbook of China Tourism statistics 2001[M]. Beijing:
China Travel&Tourism Press, 2001:
134. [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2001[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134.]

[33] CNTA, CNSA. Tourism Statistical Programme[S]. Beijing:
2013:
49. [国家旅游局, 国家统计局:
旅游统计调查制度[S]. 北京:
2013: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