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五篇】(全文)

时间:2023-06-22 18:20: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经常听到有这么一句行话:教师是一种良心的职业,你在工作中投入多少精力,完全是取决你个人的态度。你可以轻松地过完今天又明天,也可以忙得不知今夕是何年。所以,面对学生,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或是成绩一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五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文第1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一

经常听到有这么一句行话:教师是一种良心的职业,你在工作中投入多少精力,完全是取决你个人的态度。你可以轻松地过完今天又明天,也可以忙得不知今夕是何年。所以,面对学生,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或是成绩一直提不上来的学生时,也经常听到有些老师说,自己已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良心本来是一个模糊且抽象的概念,没有一定的标准,很难做出确切的评价,好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这颗“良心”进行了量化,提供了参照物。所以当从你口中说出“问心无愧”这四个字时,参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相关要求,你得扪心自问,“我尽力了吗?”,“我真的问心无愧了吗?还是在逃避责任?”。假如你真的做到了,我想不管教育的结果如何,你都能坦然面对,心安理得!

我认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位教师都必须自觉遵守的。规范的内容既有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也有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有对教师寄予的厚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的确,作为教师,首先只有热爱祖国,才可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因为爱是可以相互传染的。教师只有热爱祖国,才会从内心去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只有热爱他从事的职业,才会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教育工作中,才可能激发工作的热情,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把教师职业当成是自己的事业,并坚持自己地信念为之奋斗终生。

关心爱护学生是对教师提出的最起码的要求。所以有人说:教育是爱的事业一点都不为过。因为教师能否做到关爱学生是能不能教育好学生的最基本要素。作为教师只有爱他所教的学生,才能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真正做到细心、用心、耐心,才能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才不会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处理学生所犯的“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说了不该说的话”;教育过程贯穿着爱,教师将变的更加有智慧,更加有魅力。教师因为爱学生,所以会更加主动地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在学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能够义无返顾的挺身而出,塑造伟大、光辉的形象。教师因为向学生付出了爱,所以学生将收获了爱。因为爱,教师成了良师,成了学生的益友;因为爱让学生懂得了什么叫用心良苦,让学生学会了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教育因为有了爱,才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使教育变得和谐。爱让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了威信!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德育为首教育为本。我以为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的根,育人才是教育之本。学生面前教师每个人都应当是德育工作者,你没有理由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坐视不管,因为教育好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要勤于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素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技巧,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时制宜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说教,更不能采取强迫的手段。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形象、言行举止无疑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的纪律、规范,如教师自己先做到,其本身就有很强的说服力量。常听有些教师曾遇到这样一些尴尬事:自己忘了佩带校徽,看到学生没有佩戴的,就不好意思说;自己头发比较长,要求学生剪短一点时,就显得有些力道不足;要求学生不准迟到,若自己上课经常迟到,就显得苍白无力等等诸如此类的“小事”。如果一个教师出口成“脏”,乱扔纸屑,随地吐痰,试想学生会不会有样学样,还会不会听你的话吗?如果学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如能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相信当你在要求学生时,一定是理直气壮的,而不是力不从心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享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美誉的教师,如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不断提高品德修养,勿庸置疑,学生将变得越来越听话越来越可爱,教育也将实现无为而至。

当前,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背景下,政府呼吁建立学习型社会。倡导活到老学到老。这就要求教师要顺应时代潮流并在学习型社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转变传统教育观,树立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重新思考、定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学习好的教育理念,内化有益的教学经验并自觉探索、改革教学方法、教育技巧。教无定法,不进则退。因此,教师不能安于现状,满足于自身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那一套”,只有把不断进取创新的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全心投入到教育事业,努力使自己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普通的教书匠,才能不负国家、人民对教师寄于的厚望。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二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已成为制约课程改革推进的关键因素。

为了有效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各种形式的校本研修工作正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当然,要达到真正的培训效果,我觉得还得靠教师自身严格要求,即严谨治学的态度。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是韩愈的至理名言,也给我们阐述了学习、生活、工作需要严谨的态度的至理。一直以来,我把它引为我的座右铭,并时常用此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形成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促使自我在校本研修中收到实效,得以成长。

严谨治学之学而不厌。

夸美纽斯曾经指出: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的云、无水的源、无光的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教师这一职业决定了教师一生将成为不断学xxx取、学而不厌的一生。因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一缸水,甚至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也因而我潜心于阅读中并乐此不疲。我先后拜读过李镇西老师的《爱的教育》《做最好的班主任》,我也学习过《教育专业成长的途径》《不跪着教书》《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等名书专着;对《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博览》《小学教学》等业务杂志更是爱不释手。在班级学习中,我和孩子们竞赛读书,比比每周谁读的书多,谁读书后体会更深刻。为了进一步提升自我,将本已中断的自修本科又续上了弦。对于他人课堂教学,更是舍得花时间去研摩,以取“他山之石”。也许是“腹有书香气自华”吧,同事们总夸我“你说的话总觉很有哲理性”“我们都喜欢听你讲话、做报告!”“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喜欢听你评课,你说的很在理!”等。也许同事的赞许有些奉承之意,但我确也觉得在书的世界里,我的心胸更宽阔,思维也更开阔了!撰写了《等待花开》《以学习促发展,为发展而学习》《班集体建设之我见》《为孩子的成长加油》等多篇文章在各级获奖。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成峻极。”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是靠勤学苦钻、学而不厌得来的。古今中外,凡是有建树的人,无一不是博学多才之士、勤奋好学之人。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前辈们勤学苦钻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人先进教学经验,取百家之长,才能在业务上做到源头有活水,汩汩而流,浇灌幼苗株株长大成材。

严谨治学之严于自律。

教育无小事,时时都育人。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既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问题,认识人与人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

在我的工作与生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如课间操时,我总是和孩子们一起做广播体操,我对他们说:“向我这样做,比比谁的操做的更标准!”大扫除时,我也尽量和孩子们一起;平时走进教室,总会主动拾起地上的垃圾;上课时,从不迟到早退,即使有特殊情况,也总是说:“今天能给大家请个假吗?”遇到身体有病,只要不趴到床上,我总是按时走进教室,坚持站着上课。记得那次颈椎病又犯了,头晕的厉害,我趴在办公桌上怎么也不想动,可上课的铃声偏在这时想起,从办公室走进音乐教室已心慌气短,满头大汗,不得不张口告假:“今天晕的厉害,所以我把音乐放着,大家跟着学学吧!”话刚开口,不觉开始反省:平时不也要求孩子上课只要在教室就要有模有样吗?于是什么也没说,又开始了上课,一节课下来,秋衣都湿透了。但终也得到了孩子们的理解,“老师,您不用这样坚持的。我们知道您是不想因为自己影响我们!”刚下课,孩子们便围了上来,关切的问着。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必须保持贯有的严谨治学态度,严于律己,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三

我是一位职业中学的教师。学习了新的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讲座后。更加知道了自己的责任,作为新时期的中学教师我们要像教师道德规范所讲,要转变观念,不仅要具备本体性知识,有背景性知识,还要具备条件性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

当代教师面临的三项主要责任,即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每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当你每天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神圣职责的时候,也就是在为自己负责,你将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

敬业,是对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敬业的人,会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自己的义务,努力将工作做好。对教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教育义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学生的教育良心,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她尽管没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她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影响,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精神财富之中,精神财富对培养人的心灵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精神财富就是我们的敬业态度,职业良心。教师的劳动,很难用严格的时空,具体的标准来度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主要靠教师的职业良心和自律精神。教师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发展,才能对社会作更大的贡献。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四

在上级领导和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校全体组织学习了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之后感觉到这次新修订的《规范》与时俱进,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的《规范》与原《规范》相比,在条目的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在具体内容上得到了充实,并在很多提法上与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教育形势、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更突出了对教师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时代诉求。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小学教师,我认为新《规范》体现了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精神,把握住了时代脉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

新《规范》对教师既有底线要求,又有较高标准。前者反映在前五条上,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达到的基本标准;后者则反映在最后一条“终身学习”上。

另外,新的《规范》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三个方面,对教师的“爱”作了科学而全面的解读。其核心指向和落脚点,与第四条“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紧紧相连,明确要求我们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其实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深深的爱的情感,正如我校的德育方针一样——以德育德,以爱育爱,只有在爱中成长的学生,才会真正懂得如何做到去爱人。教师在工作中,要把这种爱的情感转化成职业自律,转化成专业能力,更要转化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态度,转化成不断汲取、不断学习的动力。

新的《规范》从六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提出了要求。其中,我对《规范》中“关爱学生”条目里写入“保护学生安全”的体会尤为深刻。安全工作是学校的生命工程,这是首次将“保护学生安全”纳入了《规范》中,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缺乏自我保护必需的能力,我们更应该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安全应该包括“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两个方面,当学生的身心安全受到威胁时,我们责无旁贷地担负着保护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像在这次汶川地震中,灾区的老师们表现就是我们的榜样。

新《规范》第六条提出的“终身学习”,对办好教育很有重要意义。中国要建设成学习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就需要有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创新型人才,我们现在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品德高尚的学生,同时,现在的学生学习途径广泛、知识面广,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该、而且必须终身学习。教师如果不学习,其所教授的内容、教学的手段、自身的内涵和修养,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落后、老化,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终身学习这一条的提出,适逢其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认为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学校必须加强校本培训制度,使之成为教师继续学习、专业发展的外部助力。作为一名在实小工作20多年的老教师,可以说我对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点点滴滴都深有体会,我深深地认识到,新《规范》六条,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我将会始终不渝地学习它、贯彻它,谨记《规范》中的每一条要求,理解《规范》的思想、宗旨,将《规范》转化为我们内在的要求,时时刻刻用新《规范》对照自己,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期望,为教育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五

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不仅是一时的,更是一生的。我记得有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们齐聚在巴黎,有人问他们最难忘的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几乎是幼儿园教师和生活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们的天职。这段时间学校组织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规范的内容有六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通过反复学习,我觉得《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

首先是要爱教育。

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

其次是爱自己。

教师爱自己就是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

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用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改造幼儿。

最后是爱幼儿。

这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点。教师对幼儿的“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幼儿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

爱教育、爱自己、爱幼儿,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民族和事业的大局出发,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就是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最好诠释。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六

随着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台,在教师中掀起了对其学习的高潮。我们学校也不例外。

我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感觉到其要求与时俱进,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全国教育系统的模范教师,特别是向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的《规范》与原《规范》相比,在条目的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在具体内容上得到了充实,并在很多提法上与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教育形势、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更突出了对教师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时代诉求。作为一名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小学教师,我认为新《规范》体现了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精神,把握住了时代脉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

另外,新的《规范》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三个方面,对教师的“爱”作了科学而全面的解读。其核心指向和落脚点,与第四条“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紧紧相连,明确要求我们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其实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深深的爱的情感。教师在工作中,要把这种爱的情感转化成职业自律,转化成专业能力,更要转化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态度,转化成不断汲取、不断学习的动力。

新的《规范》从六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提出了要求。其中,我对《规范》中“关爱学生”条目里写入“保护学生安全”的体会尤为深刻。这是首次将“保护学生安全”纳入了《规范》中,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面对的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缺乏自我保护必需的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安全应该包括“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两个方面,当学生的身心安全受到威胁时,教师责无旁贷地担负着保护他们的责任和义务。看着这新的规范,我不禁想起了四川大地震中的那些为了保护学生生命的老师,他们尽力用自己的身躯去庇护学生的行为让世人感动,就像谭千秋老师他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四个学生的生命,当时我不禁为之感动。确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老师应该刻不容缓去保护自己的学生。不谈像谭老师那样在危急中去保护自己的学生,就说最根本的,现在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我们就应该从各方面去关心学生,去关爱学生,孩子的父母相信老师才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学校,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使孩子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崇高的师爱还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新《规范》第四条“教书育人”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并首次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列入其中。实施素质教育,必然对教师有新的要求,也就必然要求教师“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相信随着教育改革、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入,这一点会越来越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得到体现。“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第一次写入师德规范当中,它是克服教育浮躁现象的科学教育观。但现实不容乐观,盲目追求片面,短见的成绩,学生受罪,老师受累的事屡见不鲜。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以上规范,需要教师以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面对学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科学量化评价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觉得是个问题。不论怎样,我一直在坚持探索少而精的作业数量,让学生的学习保持良好的效率。

新《规范》第六条提出的“终身学习”,对办好教育很有现实意义。中国要建设成学习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就需要有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创新型人才,我们现在要培养的是既全面发展、又有创新精神,同时品德高尚的学生。以此为目标,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而且必须终身学习。教师如果不学习,其所教授的内容、教学的手段、自身的内涵和修养,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落后、老化。终身学习这一条的提出,适逢其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学校必须建立校本培训制度,使之成为教师继续学习、专业发展的外部助力。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特性是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确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曾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所以教师就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文第2篇

2012年1月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有关情况,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廖舒力现场就记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教育与职业》:制定印发《规范》,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具有怎样的意义?

廖舒力:研究制定《规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素质,师德为首。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先进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但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
有的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
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这些问题的存在,虽不是主流,但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制定并实施《规范》,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教育与职业》:《规范》从哪几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责任、道德原则及职业行为提出了要求?

廖舒力:《规范》文本共六条。

第一,关于爱国守法。重点是规范高校教师与国家的关系,对高校教师在政治上提出要求。强调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针对当前少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意识淡薄的问题,明确提出“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第二,关于敬业爱生。重点是规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强调要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履职尽责,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针对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突出强调“公正对待学生”,“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第三,关于教书育人。主要是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强调要以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存在的轻教学、轻育人的问题,以及社会兼职过多影响教学的现象,明确提出“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第四,关于严谨治学。主要是规范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行为。强调要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协同创新;
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针对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明确提出“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第五,关于服务社会。重点是规范高校教师与社会的关系。强调要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要求高校教师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针对高校中不当使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的现象,明确提出“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第六,关于为人师表。重点是规范高校教师的社会道德责任。强调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树立优良学风教风;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要求切实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职业形象,明确提出“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教育与职业》:《规范》是推动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如何建立健全自律和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廖舒力:各地各高校要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切实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抓好《规范》学习宣传。通过学习宣传活动,帮助广大教师全面理解《规范》的基本内容,准确把握《规范》倡导性要求和禁行性规定,使师德规范成为广大教师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

二是全面落实师德规范要求。根据《规范》要求,抓紧制定或修订本地本校的师德规范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规范、学术研究规范、校外兼职兼薪规范等配套政策措施,将师德规范要求落实到教师日常管理之中。

三是切实加强师德教育。将学习师德规范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典型宣传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形式。通过定期开展评选教书育人楷模和师德标兵等活动,大力宣传和表彰奖励优秀教师,激励广大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树立高校教师良好职业形象。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制度 道德

一、我们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度,落实《规范》

我们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以德求实,以德育人”的原则,我们得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务必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我们落实《规范》需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师德建设要靠教育,也要靠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师德建设必须综合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为此,学校要制定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使师德建设有具体遵循的办法。

(1)我们要制定指导性制度,将校园校风教风建设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建立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条例、师德建设实施细则、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具体而言,我们特别需要重视一下两点。

第一,我们要特别重视校长的师德带头作用。教育家陶行知说;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学校办得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

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王利民校长以“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的“五高工作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告诫我们教师对学困生“不要使用语言的刀子,不要向人格开炮”。他给简单粗暴者开了六味药的“处方”;
慈爱心一片,好肚肠两寸,正气三分,宽容四钱,温柔半两,真诚适量,把这六味药放在宽心锅里,文火慢熬,服用后可以不骄不躁,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增添魅力。

第二,我们要特别注意把职业道德的要求与教师个人的发展要求结合起来。《规范》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建设中以教师为本,取决于教师在社会发展进步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队伍道德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构建和谐班级,和谐学校。

(2)制定带有约束性的师德公约、师德倡议书、教书育人的工作职责等 ,要明确规定各级各类教师的岗位职责及具体要求,向教师指明如何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规范的落实具有可操作性。为此,需要将师德培训 当成日常工作来做,制定教师行为守则,规范教师行为。

2、务必制定可行可评师德监督标准

我觉得长期以来,我们的师德标准主要还是围绕“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指标过于笼统和宽泛,没有对标准进行量化,评价者难以把握评价的尺度。例如,师德标准“政治坚定,思想过硬(10分)”,解释为;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但并没有把1到10分之间每个分值的标准或者行为表制定出来,无疑会影响评价的效果。

在教育实践中,常有些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用完全量化的指标给教师打分,并将分数与教师的工资、职务职称等挂钩,当前还出现了让学生打分的现象。应该说,这种举措目的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非但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老师,还会引起教师的极大反感。师德考核的确需要具体化,但完全以量化的形式推行并不恰当。而让学生评价师德,同样不是件好事,弄不好,会使师生关系紧张,结果适得其反。教师需要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对教师进行适当的考核是必要的,但在师德上考核太具体,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反而会教师陷于一种为考核而作秀的误区之中。考核的内容多了,作假的可能性也就会多,这样教师的地位在学生的心目中会越来越低,这对于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

3、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贯彻落实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师德修养就其本质来说,是教师在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敢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

二、我们要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贯彻《规范》

我们教师贯彻《规范》要尽量做到实事求是。因为《规范》的条目简明扼要,贯彻落实《规范》需要对其进行解读,让我们教师对《规范》积极认同,做到入耳、入脑、入心。这就要求我们落实《规范》时,既要符合地方文化教育观念背景,又要符合我们每个教师个人成长的实际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马克思主义灵活应用。

因为我们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情,各班有各班的班情,每个学生、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我们要看到差异、看到特点,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讲究教育教学策略、方式和方法,对症下药,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规范》对于我们教师职业道德有基本要求,也有较高的要求,提供了衡量教师行为的弹性标准。对于拥有不同教育对象的学校、拥有不同师资水平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教师职业道德底线标准和较高标准之间设置适当可行的道德标准。

三、我们要增强贯彻《规范的时效性和长效型》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出台已经二十年,然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是否有长期进展呢,乱收费、补课、打骂学生等不良行为使教师为社会诟病。其实,在这些现象背后有种原因值得分析,究竟是师德的水准降低了,还是别的原因,只有深入了解分析《规范》,找出其中的原因,才能在增强《规范》时效性上有的放矢。

我们当前师德建设的时效性不强,主要原因是过于理想化的师德建设,忽视了教师的本体价值取向,忽视了教师的发展,师德教育缺乏足够的魅力。另一方面,师德建设长效性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师德建设没有成为学校办学的目标。时效性与长效性是一体的,要从长效的角度抓实效,要从实效的角度促长效。

目前根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抽样检测,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教育 问题 对策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其职业道德风险的客观存在,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明。所以,切实加强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不仅是他们个人的问题,也不仅是用人单位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风尚提高的问题,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大问题。

一、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是劳动者为了生活所得而发挥个人能力,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报酬的、有专门业务的工作及由此而获得的一种特定的劳动角色。因此,职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个人作为社会角色的集中体现。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规则和规范”,是符合职业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中的个体表现。职业道德作为道德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随着社会和职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一种职业道德的生成、发展和不断完善,不仅在于其客体的变化、发展,更在于其主体的把握、内心信念的牢固以及情感的一贯和意志的坚定诸因素趋于理想状态的结合。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从业者职业素质的手段,是教育者传授、受教育者内化职业道德内容的活动,培养学生逐步理解、接受和指导自己用职业规范处理工作的过程。也就是说,大学职业道德教育是以职业道德为内容的培育过程,才达到让学生形成稳定的职业情操、职业态度,以便更好地处理职业问题的目标。

二、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严峻挑战,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尽人意确是事实,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但高职院校德育自身存在的不足是导致教育实效不高的主要原因,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道德教育地位偏低

高职院校重智育轻德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道德品质教育和良好人格的培养;
而道德品质教育则是重社会公德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的多是知识和技能,缺少应有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在对学生价值引导和价值评价时,较多地强调学业水平和应用能力,很少有对学生专业思想、专业信念、职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的培养与评价。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甚至没有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和学时安排,没有职业道德教育的大纲和教材,没有职业道德教育必要的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和基本的物质技术手段,没有职业道德教育的规格要求和考核标准等,职业道德教育处于严重缺失状态。许多学校领导、德育教育者认为“职业道德只有同人们的职业内容和职业生活实践相联系,职业道德教育应当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事,应由用人单位通过岗前培训来承担,甚至认为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职业习惯的养成要在职业实践中慢慢实现。”

(二) 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滞后

虽然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职业分类也更加细化具体,但人们对职业道德教育观念相对滞后,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只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它的要求就是学生能牢记职业道德方面的规范和准则。目前,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关“职业道德”的定义仍局限于“人们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总和”,强调个人应该遵守、服从职业规范,忽视在职业道德中个人能动性的发挥。具体到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中,便体现为偏重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传授,缺乏对道德选择能力和解决道德冲突能力的培养,道德内化的效果不够理想,致使学生在遇到一些现象和问题时无所适从。但是这种滞后的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教育观念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影响很难得到纠正,已经表现出与新的教育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不适应性。

(三)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落后

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学生需要,陆续进行了课程改革,使得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发生较大改观,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但在一些具体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教材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教材体系结构死板,教材更新周期太长,既不能及时反映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也不能适时体现企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与评价,更缺少对世界各国职业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及经验的借鉴,这些都是导致职业道德教育过于表面、浮浅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教育内容的行业性不强。职业道德一般都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不同行业往往从内容到形式各具有自己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是由行业的性质、特点、服务对象等因素决定的。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行业性不强,没有很好地与行业特征结合起来,导致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抽象、脱离实际,难以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价值观冲突做出合理的解释,更不能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因此,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满意率低、评价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四)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主要还是采用课堂授课直接灌输的方法向学生教授狭义的职业道德知识,忽略了对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缺乏主动学习精神,因此职业道德教育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在这种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下,学生常常被视作“接受道德灌输的容器”,而教师则是代表社会意志的道德权威,扮演着思想首领和价值法官的角色。这种教学方法显然无法触及学生思想品德结构的核心部分一一信念,因而造成学生思想行为的不稳定、知行不一。

(五)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式简单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仍是以试卷考试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重大缺陷:重视知识考查,忽视能力和行为评价:重视笔试评价,忽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重视任课教师的个人评价,忽视其他各科教师的综合评价;
重视教育者的评价,忽视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因而评价内容不够全面完整,评价标准不够客观、可操作性较差,关注宏观忽视细节,重视形式而忽视内容,从而使大学职业道德教育在开展力度和效果上得不到保证,很难准确地反映教学实际状况与水平。这种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也不利于他们道德意识的发展和道德修养的提高,使得学校的评价结果与社会、企业的评价结果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学生在校时道德素质评优,走上社会后却道德堕落的现象屡见不鲜。

(六) 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数量都与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正常开展和发展。一方面,我国尚没有建立起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培养和进修渠道,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过硬,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职业道德教育队伍的主体是政治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者,但政治教师兼任多课,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学校开设的必修课上,对学校没做硬性规定的职业道德教育常常是疲于应对;
团、系辅导员等相关学生管理工作者大多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管理者,大部分精力投入了行政事务中。他们对职业道德的本质、特点和培养机制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多地依靠自己的主观推测和想象。这就不能不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的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完善人格的榜样力量是任何因素不能取代的,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正如奥地利教育哲学家马丁・布贝尔所说:“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真实的影响”。教师只有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三、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投入

高职院校重视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首要的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认识,学院党委要按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目标,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并监督检查。其次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把工作的落实和成效作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学校的管理者应大力支持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条件。最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还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使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形成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真正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二)转变观念,拓宽内涵

一方面,要加强高等院校的职业道德建设,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教学理念,强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我国以往的德育教育忽被看作是维持秩序的手段, 而不是完善人格的方法,这种德育教育理念压抑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脱离教育者的实际,漠视学生的需要,片面强调德育的社会价值,忽视德育的个体价值,片面强调社会利益和个人义务,忽视个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这就必然导致道德规范难以内化成学生的道德信念,更难以外化为自觉的行为规范,极大地降低了道德教育的效果,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为“无论教育,还是具体的德育,都不单单是满足社会的需要抑或是个体的需要,而是兼而有之。”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受教育者自身的自主性和自律性。美国著名的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曾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可见,在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道德理论灌输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身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只有这样,职业道德理论才有可能内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职业道德品质,外化为正确的职业道德行为。

另一方面,职业道德的基础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绝不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全部,一个人在职业道德教育绝不是一些职业道德知识的堆砌,而是一种对职业态度和观念的养成,否则这种教育并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养成产生实质性影响。

(三)灵活教学方式,多元化教育途径

灵活教育教学方式就是要改变原有的职业道德教育封闭、陈旧、落后的操作模式,大胆探索,实行多渠道、开放性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合,将课堂知识传授与专业技术学习和实习、实训技能培养和校园活动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教育的通融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真正实现“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高职职业道德教育除了德育课的教学改革、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实习环节中的德育强化,学校环境的培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上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如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外,还应让问题生在所有参与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
如在校园里设置各种职业环境,开展实习或服务活动,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专业技能表演、优秀专业作品评比等,让学生自己在活动的参加中,在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中、在心灵手巧的技能表演中,尽情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展示自己美好的职业追求;
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性格塑造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

(四)完善评价体系,增强师资

建立知行统一的学生职业道德品质评价机制,制定理论考核和行为评价的双重职业道德品质评定标准,用专业教师测评、指导师傅测评、学生互评等形式,把考核成绩记入学生实习成绩中,重点在实践中考核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考查,又要重视能力和行为评价;
既要重视笔试评价,又要重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既要重视任课教师的个人评价,又要重视其他各科教师的综合评价;
既要重视教育者的评价,又要重视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可以用考试成绩评定学生掌握道德知识程度,该成绩评定应由专职教师做出;
行为评价可以通过期末鉴定、实习鉴定和毕业操作评定等由管理人员、思想教育工作人员和实习单位兼职教师等做出。在教育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评估反馈这一重要的环节,改革考试形式和方法,以此为指挥棒使教育目标得到真正落实。

建立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的师资队伍是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加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真正使教师起到示范作用;
二是从企业中聘请相关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充实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用他们对职业道德的真实感悟和体验,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化为自觉行动;
三是高职院校要树立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典型,同时有组织地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科研工作,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10F71),负责人:宁林彬。

参考文献:

[1]李菡主编.职业道德修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罗国杰.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174.

[3]宋春宏.比较德育新论[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1999.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文第5篇

新丰中小 雷美玉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加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

三、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今后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面对挑战和机遇,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平常对历史不太感兴趣,因而历史方面的知识也就比较薄弱。每当我上此类的课文前,我总不敢怠慢,总是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相关书籍、网络等,学习了相关知识后,才走进课堂,生怕不这样做了,会误人子弟。如前不久,我上了一课是《负荆请罪》,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蔺相如、廉颇这两位人物的精神品质及思想言行,我就能过电脑查阅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自己胸有成竹了,上课时对学生介绍时也就有声有色了,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文本,走进人物。因而,今后我要更加认真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四、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

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作则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