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6-22 19:4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第1篇——以江西省全南县为例对于大多数地区,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中部山区县经济发展不够,说到底是工业化发展不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部山区县要实现崛起,必须从自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五篇】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第1篇

——以江西省全南县为例 对于大多数地区,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中部山区县经济发展不够,说到底是工业化发展不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部山区县要实现崛起,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走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以江西省全南县为例,对中部山区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性、优势与障碍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概念的提出,合乎中国当前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底子薄、基础差的中部山区县而言,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市场机制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生产要素按照市场信号的导向自由流动,不断流向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地区。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致使东部发达地区对优质高效生产要素更具有聚集效应,而中部面临的是资金转移、人才流失的严酷现实。全南县作为中部较为落后的山区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甚至由人口总量决定的市场规模,这些工业经济时代最大的比较优势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必须改变原有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另外,我国加入WTO后,按照世贸规则,中国的市场开放度将大大高于过去,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将大大削减,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的行政措施也将全部取消,以前靠地方行政保护的行业将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这一新形势下,全南县的工业唯有变革老的工业化模式,适应加入WTO的需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通过更广泛意义上的新发展方式而体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实现品质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生产清洁型、生态平衡型、经济适度增长的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取代“灰色发展”、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之路。现在的工业经济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制约。早期工业化国家走的是一条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传统道路,现在决不能再走这样的弯路。为此,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有限性、环境脆弱以及难以逆转特性的基本特点,不断提高工业化的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建立起适合县情的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优化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发展。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党在总结了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教训,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工业的成功经验,对世界资讯科技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的基础上,为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选择的一条新路子。也就是说,新型工业化是应当而且可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据测算,全南县的工业化程度比全省、全国至少落后5—7年,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至少落后10—15年。这就要求全南工业不能再墨守“渐序发展”的路径,而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引进别人的先进成果,节约时间,减少成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势与障碍 (一)优势分析 1、面临中部崛起的大好机遇 近年,中央提出了实施中部崛起重大战略决策。这为中部山 区县特别是像全南县这样的毗邻沿海省份的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泛珠江三角区的建立,特别是沿海产业升级,为中部山区县跟进接替,主动融入“泛珠”商圈提供了可能。

2、区位优势 区位条件作为区域经济成长的物质条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在一个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循环圈内,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资源总是向区位条件好的区域聚集。从地理位置看,全南县位于江西的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近年来,随着京珠、赣粤高速公路连接线的全面贯通,全南县与“长珠闽”无缝对接的优势进一步增强。现在全南距广州只有252公里,只需2—3小时就可到达。由此可见,全南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具有沟通赣粤,承南接北的优势,是江西省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重要前沿阵地。

3、生态优势 从全南县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特别是从环境支持系统分析可以看到,全南生态环境优越,自然生态条件较好。全县有林面积1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
空气质量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发展工业起步晚,工业污染少;
水质好,在地表水监测的100个断面中89%达到国家一类水质标准。相对发达地区而言,这是最大的优势,有利于全南县发展有机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工业,打破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4、自然资源禀赋优势 全南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有利于作物生长,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先天优势;
水资源丰富,年均降雨量170.06毫米,全县总蓄水量9658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居全省前列,电力工业发展潜力巨大;
森林资源丰富,活立木蓄积量达500万立方米,建成了以竹木加工为主体的一批骨干企业;
矿产资源有特色,钨、稀土、萤石矿、铀等含量高,易开采,特别是大吉山钨矿以其储量大、品位高闻名世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南的自然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进程必将进一步加快。

5、低成本优势 首先,劳动力成本低。全南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2011年底全县农业劳动力6.5万人,耕地面积1.1万亩,按人耕3亩计算,有2万多个劳动力剩余,再加上人口的自然增长,会有更多的劳动力剩余。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导致生产成本的相对降低,很受外来投资企业的青睐。其次,原材料成本低。全南县自然资源丰富,初级农产品成本低,产量高。再次,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低。土地、水、电价格比东部地区低得多,加上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优势,可以赢得市场价格优势。

(二)障碍分析 1、资金投入障碍 投入是一个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没有投入,经济发展如同无源之水。全南县资金投入障碍突出表现为资本积累能力弱,资本形成难。“九五”期间,全南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村集体和城乡个人)累计4.05个亿,其中投入工业行业仅1.59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39.3%,平均每年投入0.32亿元,这几年工业投入虽有不同程度增长,但捉襟见肘的资金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全南县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GDP必须达到1800美元左右,农业劳动力必须下降到20%左右,城市化水平必将提高到60%左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据测算,仅“十一五”期间,全南的工业投入必须在34亿元以上,否则,加速工业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但从当前情况看,全南县资本积累的渠道还不通畅。无论是内部积累(即企业积累、财政投入、民间投资),还是“向上跑”、向银行贷或依靠股票市场都很难走通,唯有招商引资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当前招商引资难度也很大,不仅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发达地区也在招商引资,竞争空前激烈。

2、体制障碍 全南县工业化发展滞后的原因,除了自然条件、 历史基础和国家宏观政策之外,其中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所有制结构调整滞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障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导致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其直接后果是经济增长缓慢、就业程度低、市场不活跃、财政增收少。为此,要加快全南工业化进程,突破体制瓶颈势在必行。

3、人气障碍 人气足,财气才会旺。全南经济落后,落后就落后在人气不足;
工业化程度低,低就低在拥有的企业家数量少。全南县18万人口中,城市人口仅有3—4万,流动人口少之又少,而企业家队伍数量更是寥寥无几。全南是山区小县,加之没有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许多本地籍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不愿回来,原有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又习惯到广东沿海打工,同时许多企业的人才意识不强、待遇偏低、发展机会少,从而难以留住人才和员工,以至相当数量的企业频频出现“招工难”。

4、技术障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实践证明,谁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全南工业的落后,主要是技术水平的落后,国有企业大部分设备处于世界上世纪60—70年代水平,超期服役率达40%左右;
招商引进的企业大部分是以劳动密集型、高耗能为主,科技含量不高。

5、基础设施障碍 全南县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大。从交通方面看,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还是一个无铁路、无国道、无高速公路的“三无”县。从电力设施看,典型的受端电网使得水电站库容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负面影响还会逐步加大。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建议作为一个典型的中部山区县,全南县应该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马克思说过:“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工业化虽然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但人们可以利用后发优势,通过跨越式发展,缩短其进程。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看能否走出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必须始终坚持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 坚持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就是要主攻工业。因为只有主攻工业,才能彻底改变封闭落后的农业县形象;
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转移的渠道;
才能通过工业聚集促进人口聚集,推进城市化发展;
才能有效扩大财政来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上,要始终不渝地把工业置于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只有这样,全南才可能有“奇迹”发生。

(二)必须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依托工业园区上项目,是发展现代工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全南县集中力量办了四个工业小区,引进了一批企业,但产业特色不明显,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主导产业。当前必须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规范招商引资政策。不能靠“半卖半送土地、零规费、税收减二免三、水电优惠”等政策吸引投资者进来,因为这样的企业大多是“移动公司”,形成不了产业集群。二要做好科学规划。要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状况,集中力量办成有地方特色,能发挥“带动、示范、辐射”作用,能产生“规模、集聚、洼地”效应的工业园区。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特别要注意选择好入园企业,引进那些对本地经济发展有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技术含量较高、环境污染少、有利于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的企业,避免重走产业结构趋同化的老路。三是要注重产业配套、发展循环经济。一个园区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两个优势企业来支撑,其他企业都为这一、两个优势企业来配套服务。这就要求在引进企业时一定要注意产业配套,不仅要引进某个企业,还要想方设法把这个企业的原料生产厂家、下游产品生产厂家等相关企业一起引进。

(三)必须统一规划主导产业布局 在区域经济格局和区际关系中,在工业化的各个阶段,有一个或几个产业在工业乃至整个产业系统中处于主要的、支配的地位,这就是地区的主导产业。根据国内外有关专家研究,一个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1)区位商。即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之比。(2)就业功能。即一个岗位所对应的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该比率越小说明该产业的用一定量的资本或投资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就业功能就越强。(3)可持续发展性。只有能长期稳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小的产业,即有可持续发展性的产业,才能成为主导产业。根据全南县的产业发展现状,应着重培养制衣制鞋业、铸钢及五金加工业、矿产品加工业、电子机械业四大主导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这四大主导产业已初具雏形,其销售收入实现利税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全南县要一鼓作气,趁势而上,把这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必须构筑适宜的投入机制 全南县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开拓新的思路,解决原始资金积累问题。一要加大招商办工业的力度。现在各地都把招商引资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但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如目前普遍存在的下任务、派指标,四面出击,饥不择食地招引小资本、小项目、小老板,甚至高危产业和污染环境的企业来投资的做法,有悖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必须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以大企业、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为主攻方向,注意吸引、大投资商来投资兴业。二要加速发展非公有工业。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不论它是国外投资还是国内投资,是外来投资还是本地投资都要一视同仁,在政策、审批程序等方面给予同样的待遇,特别是要扫除专为国内民间投资所设置的障碍,为民间资本进入工业领域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五)必须实施好“人才+科技”工程 人才是第一资源。全南工业发展,需要有一批工业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应由四支“军队”组成,即优秀企业家队伍、企业管理营销人才队伍、企业技术工人队伍和企业管理干部队伍。要形成这样一支人才队伍,必须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引进、选拔和使用机制。要加快人事、劳动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用人机制,使优秀 科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尤其是全南工业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要舍得以足够吸引力的条件留住或引进。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建设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健全社会化、网络化科技服务体系;
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积极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第二次现代化;
新型现代化道路;
知识创新体系;
产业结构升级

一、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概念解读与特征比较

1.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概念解读。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转折,标志就是现代主义的衰落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1973年美国学者贝尔教授出版《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1979年法国学者利奥塔出版《后现代状态》;
1985年德国学者胡伯教授提出生态现代化;
1986年德国学者贝克教授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再现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理论;
1991年德国第25届社会学大会将“继续现代化”作为会议主题;
1993年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出版《现代化新论》;
1997年美国学者殷根哈特教授出版《现代化与后现代化》;
1999年我国学者何传启研究员出版《第二次现代化》,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这四个时代。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其实,它就是经典现代化理论描述的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它是一种新现代化,不仅覆盖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理论等内容,而且还有全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关于新经济、新文明等的研究成果都可以纳入它的范畴。对于主要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大致经历200多年(1763~1970年),第二次现代化将大致经历100多年(1971~2100年)(见表1)。这一时间分界,与美国密执根大学政治学教授殷根哈特把1970年作为发达国家后现代化的起点基本一致,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著名经济学家麦迪森把1973年作为工业革命以来第五个经济发展阶段的起点也基本一致。当然,现代化是没有终止点的,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后,人类社会将进行新的现代化,即未来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经典现代化理论面临的难题(经典现代化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同时化解了后现代化理论的困境(现代与后现代的时间矛盾),而且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提出了全新的解释,预测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打开了一扇新天窗,为人类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2.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特征。当然,第二次现代化与第一次现代化相比,有些变化是新出现的,如网络化、智能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如政治民主化、平权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否定”,如工业比重下降、城市居民向郊区迁移、自然主义等。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第二次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推进。具体来说,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以及世界不同时期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特征和现代化水平的评价体系都有相当的差距和区别(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具体比较分析详见表2、表3和表4)。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第二次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学习经济、数字化经济等在内的新经济(郑长军,2003),又包括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学习型社会等在内的新社会,还包括知识文明、信息文明、网络文明、非物质文明等在内的新文明。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将在发展和完善传统的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信息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新目标。概而言之,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加快经济增长,那么,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对大自然的掠夺和征服,那么,第二次现代化则是对大自然的保护和回归;
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道路是以化石资源为基础的经典现代化发展道路,那么,第二次现代化道路就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新型现代化发展道路。

二、我国现代化进程、现状与可持续性

1.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与现状。目前,我国已进入第一次现代化快速发展期,同时第二次现代化也加速跟进,所以,应在此基础上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我国两次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力争达到或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综合现代化平均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是较早重视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且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好于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2003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指数为73分,排世界109个参评国家中的第54位;
第二次现代化的指数为28分,排名第59位;
综合现代化指数为25分,排名第60位。1980~2003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平均每年上升约1个百分点,我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差距在缩小。仍继续保持1990~2000年平均发展速度不变,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大约将在2015年前后达到100%,生活质量指数也将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980~2003年,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值,我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差距在缩小(见表5)。

  

从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指数比较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对比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还处于较低水平,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进步潜力;
(2)对比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值,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仍需要加快经济增长、经济进步,提高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和全球化的程度;
(3)对比发达国家综合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农业生产率、工业生产率和服务业生产率都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水平。因此,加快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2.我国现代化的瓶颈与可持续性。

我国在第一次现代化快速发展、第二次现代化加速跟进、综合现代化稳步提高的过程中,受工业化演进规律和我国现代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的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面临着紧迫的瓶颈压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首先,从纯粹经济理论来说,无论是农业革命与埃及的崛起、工业革命与英国的崛起,还是工业化的演进与欧美日的崛起,现代化或工业化就是一种“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资源(即矿物资源)的生产过程”(麦迪逊,2001)。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化或工业化的演进趋势与规律体现为:进入工业化的人口逐步扩大 工业化的总需求急剧扩大 工业化生产率不断提高 资源的开发消耗不断增加 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天然资源出现短缺和匮乏 工业化生产发生瓶颈和危机 工业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停滞或衰退(韩民青,2006)。也就是说,受“增长极限理论”的约束,经典现代化或传统工业化也存在进步极限。

其次,从我国具体实践来说,我国现代化或工业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引致许多负面效应和发展瓶颈。就负面效应而言,粗放型方式造成了土地、淡水以及煤、电、油以及其他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
加速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基本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破坏;
同时,抑制了对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关系重大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制约了我国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国家创新的动力以及企业的发展能力,使我国产业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底层和微笑曲线的底端(吴敬琏,2006)。就发展瓶颈而言,粗放型方式引致了资源瓶颈、环境瓶颈、全要素生产率瓶颈、核心竞争力瓶颈、可持续发展等经济瓶颈,以及收入分配瓶颈、社会就业瓶颈、社会保障瓶颈、城乡二元社会瓶颈、“丰裕中的贫困”等社会瓶颈。这些经济与社会的瓶颈综合性地抑制着我国现代化或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纯粹经济理论的分析,还是从我国具体实践的分析,无论是现代化或工业化自然演进的规律,还是我国现代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都隐含着一个最佳均衡,那就是第二次现代化或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其必然的选择。

三、第二次现代化: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就是选择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即在发展和完善传统的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信息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和侧重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由追求经济发展转向生活质量,由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转向扩大知识信息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最终实现物质生活趋同、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的社会状态。

根据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我国第一次现展瓶颈和负面效应的现实教训以及跨越式的现代化发展理论,我们认为,我国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应该在以下三个路径上实现突破,以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进步与发展。

1.以要素组合优势推动技术竞争优势提升,进而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发展。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随着经济增长期限的延伸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提高,我国长期以来的以市场、劳动和资本等低成本要素形成的要素组合优势或低成本竞争优势会由于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递减效应而逐步收敛,甚至会形成“大国贫困化陷阱”;
同时,我国经济实践运行中资本深化作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因正逐步减弱,前沿技术进步滞后和行业间技术效率差距正消减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

因此,在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和战略选择中,我国必须以要素组合优势推动技术竞争优势的提升,改变粗放、低效的增长方式,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动态比较优势的转换;
通过技术、组织、制度创新,形成以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的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同时,以人力资本投资带动人力价值提升,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向人才知识竞争优势的转变,从而实现传统经济和经典现代化过程中“人的异化”转向新型现代化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内涵和质量,加快我国第二次现代化的潜力和速度。

2.以知识创新体系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而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发展。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文明进步的灵魂。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四次社会转移,都是由创新和知识传播推动的。石器制造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人类从动物世界向原始社会的转移,原始农业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移,工业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移(amidon,1997)。

历史和现实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即知识和创新是推动现代化的革命力量。因此,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时代,我国必须抓住第二次现代化的时机,鼓励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规避信息科技的边缘化和全球经济的波动化,促进与知识和科学相关的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运用,努力实现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战略大转移,并为综合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积蓄知识和技术动力;
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动知识创新,增强我国产业和经济的自生能力(he chuanqi,1998,1999);
进而利用后发优势,通过技术跨越缓解资源约束,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尤其是实现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

3.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现代化发展战略建构,进而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发展。国家在历史上的兴衰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密切相关,经典现代化也给了我们同样的启示,即历史性的跨越赶超发展必须依赖于新产业革命,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以及经济数字背后的科技创新与产业政策。因此,在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首先,我国需要推进产业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谨防结构调整中出现片面追求重型化或重化工业化的倾向,实现工业重型化向产业轻型化转变,以警惕依据西方过时理论调整结构带来的严重后果而陷入“霍夫曼陷阱”(hoffmann,1931);
发展高科技企业和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重,处理好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尤其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实现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就业。其次,我国需要以产业升级推动现代化战略建构。产业结构升级的首要目的就是加快以人均gdp、农业生产率、工业生产率、服务业生产率等为指标的经济增长,促进以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全球化为指标的经济进步的发展,实现以农业劳动力比重、服务业劳动力比重、农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指标的经济转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现代化发展战略,即新型现代化的科技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战略、能源发展战略、材料发展战略、节约发展战略等,进而推进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凤,何传启.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何传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6,(6).

[4]张金昌.21世纪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变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安格斯.麦迪逊,著.罗汉,应洪基,译.世界经济千年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7]郑长军.美国新经济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8]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赵月华,李志英.模式ⅰ:美国、日本、韩国经济发展模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0]韩民青.产业演进与大国兴衰——兼论中国崛起的产业演进背景[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1]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12]吴敬琏.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j].管理世界,2006,(8).

[13]刘世锦.关于我国增长模式转型的若干问题[j].管理世界,2006,(2).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交通,物流,规划,必要性

 

一、背景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煤电煤化工基地,准东是新疆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的主战场。准东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发展煤电化工产业,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是实现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实施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也可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重要贡献。论文写作,必要性。

二、编制规划的必要性

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自治区定位为资源优先转换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已具备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条件。然而随着新疆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同时期和产业带空间的变化,产业带交通需求和设施发生相应的变化。近年来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道路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论文写作,必要性。

但是准东地区目前的交通运输条件还不能满足大型煤化工产业带建设对外交通运输条件的需求。

三、编制内容及方法

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交通物流规划以已有的上位规划为基础,结合产业带交通现状和发展方向,研究产业带交通物流特征,重点通过对公路网的发展规划、综合交通骨架网络规划这两个方面进行编制。

1、公路网发展规划

公路网布局技术采用交通分析预测确定,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对产业带交通量和运输量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对规划路网做了相应的建设安排,确了公路的属性,对产业带公路网进行了功能性划分后,按照国道、省道、县乡公路和专用公路进行了分类,并根据不同的公路属性,按照相关法规明确其建设投资主体、建设资金的来源、管理养护方式等。

2、综合交通骨架网络规划

一、交通运输规划

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极其显著的特点就是运输量巨大。准东产业带位于远离内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抛开煤、渣等的就地运输,光是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的运量就相当大。如此大宗的货物运输应作为主要条件来充分论证。

⑴ 外部运输

准东产业带运输量预测表 单位:万吨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链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202-03

引言

21世纪初中国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为了到2020年能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党的十七大将工业化进程与科学发展观相融合,提高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与人、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和谐。但是,如何才能保证中国能走上“新”的道路一直是各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尤其在资源有限、环境已遭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三次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个棘手、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进方向,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产业结构

新型工业化进程也是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条路上“新”在哪里,应该转向哪里,新的产业结构应该是怎样的,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笔者在这里就其中关于产业结构的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浅析,并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关于产业结构的争论

1.“新”路上是否抛弃传统产业。许多经济学家将工业分为传统和新型之分,但在这个问题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却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什么是新工业、什么是传统产业,即判断“新”、“旧”的标准是什么。一般认为,“传统工业化是指以第一、第二次技术革命的诞生与完成为标志,以蒸汽技术与电气技术等主导技术为武装,以电能与磁能等能源为支撑的机器化大生产”。新型工业则主要是对应于第三次技术革命后发展起来的航天、生物、信息业等高新技术行业。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渗入各个领域,产业融合不断发生,很难将“新”与“旧”明确区分开[2]。这样,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如何对待所谓的“传统产业”?以汽车产业为例,从产品属性、产业存在时间上讲,这是传统产业。但是现代的汽车生产中又引入很多新技术,仅仅是汽车的车门就不知道用来多少电脑程序和芯片。从生产方式上看,汽车产业又算是“新”产业。也许我们应该借鉴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经验[3]。美国政府无情地看着通用公司等汽车业巨头破产,底特律从繁华的汽车城变为一片废墟,貌似放弃了汽车这一夕阳产业。但是,美国政府仍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甚至将其归入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一味强行地按某一定义进行划分,只会墨守成规、形成误导,影响工业化进程。

2.是否必须经历重工业快速发展、比重提高的阶段。这个问题一直是学界大有争议的,以厉以宁和吴敬琏为代表主要分为两派。厉以宁等人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指出进入工业化中期后,重工业增长加快是国际范围的规律性的现象。这些观点把实现重工业化看做“各国工业化的必经阶段”、“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经之门”、“不可逾越的鸿沟”。如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中后期的日本、韩国等就是如此,甚至香港、新加坡等小的经济体也靠进口完成通过重工业比重大幅提高来带动经济增长的过程[4]。同时,这也符合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和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分别于1931年和1949年发表的研究结果[5]。所以他们认为“重工业化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中国工业化已经以重工业化发展为主要特点的历史新阶段”[6]。

吴敬琏一派则指出“必经之路”派的论证是不严密的。首先,“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一个重工业化阶段”,不是现展经济学的公认定理。其次,用短时间的数据,即中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51.8%上升为2003年上半年的57.5%的短期飙升,①并不能证明这是一个长期趋势。同时,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也不能证明重工业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他们指出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不同,我们工业化时间较短、工业化的过程中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潮流,发达国家的经验不适合中国这样的后进国家,“霍夫曼经验定理”等传统理论也已经过时,不可以作为理论依据。也有人从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分类上讨论,传统的农、轻、重产业理论已经无法准确反映今日的产业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废弃。所以,轻重工业的划分尚不完全清晰。从而证明了,即使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能由此推出重工业化优先增长的原理[7]。吴敬琏等人提出,以资源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是与中国资源禀赋状况、环境承载状况相冲突的[8]。

3.新型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具体指什么:产业间还是产业链。在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中,巴格齐这样描述工业化,工业化主要体现在:“现在,一般来说,国民收入中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同时,整个人均收入也增加了。”[9]印度巴门拜的观点与之类似。他认为“工业化是脱离农业的转变,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份额上升。”以上两种观点在“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之后的中国,甚至是现在都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10]。以致在讲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时,很多人也将范畴过分局限于实现农业向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或仅仅关注如何更好地发展工业体系来促进经济发展。总体说来,这些观点将工业化的阐述偏重于产业间的结构变化。其潜在的逻辑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就是产业间结构调整的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不断增加的贸易同盟等的大力推动,中国很多年在较大程度上靠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其中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为主,大搞OEM。“两头在外”导致利润大部分在国外,中国只能获得蝇头小利,但是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这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受到很大打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很多经济学家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走出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转换到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核心技术、非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产业上来。总之,就是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积极发展研发、品牌、供应链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环节。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产业结构的选择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其实,近些年由于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融合的不断加速,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将视角放得更加宽泛,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诠释也更加抽象化、概括化,总体说来就是整个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农业向工业,工业向第三产业,或者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当然就不会是必须走上重工业化的道路。

2.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产业调整的标准。至于标准问题,在笔者看来与之前国家提过的“三个凡是”的标准极为相似。在产业相互渗透、交叉严重的现状下,不可能提出任何硬性标准。在追求经济效益高的基础上,“新”的三大条基本标准就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凡是符合这些标准的就应大力发展、不符合的就应改变,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传统工业行业、无论是产业间结构调整还是产业内产业链升级。

总之,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得如何、走向何处,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全面客观地加以检验和评价,而所有检验标准归根结底只有一点: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实现。

3.片面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危害。如果将新型工业化道路片面地理解为只发展工业或其中某一部分,此外对工业化机制和工业化政策底的片面理解,都将会造成不良影响。曾经有人将其可能后果归纳为六个方面:(1)在城乡关系上,重视现有城市发展,轻视农业发展,会造成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使二元经济结构强化;
(2)在产业资源配置上,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大力发展工业,割裂了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破坏了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
(3)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偏重发展大企业,会影响市场结构的合理性,影响市场结构的发育,不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
(4)重视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轻视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优势的丧失,导致失业加剧;
(5)重视物质产品生产,轻视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经济发展、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不够坚实;
(6)经济运行过程中,过分依赖“看得见的手”,轻视“看不见的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11]。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根据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情,中国要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就必须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善型经济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走出一条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工业化道路。

1.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降低过高的交易成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源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也已经说明,在从早期经济增长向现代化经济增长转变的19世纪,商业、金融、法律等基本服务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于降低制造业和农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整体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中国服务业发展速度高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但低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明显偏低。2005年,中国的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40.3%[12],该比重已经连续三年下降(2003年为41.5%,2004年为40.7%),与世界平均水平(50%以上)和发达国家水平(平均为66%,其中美国为73%,日本为67%,德国为68%)[13]的差距十分明显。

与国际上以生产业占主体的特点不同,由于中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处于低水平,消费性、传统服务业(商贸、餐饮、仓储等)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型服务业(金融、电信、保险、信息服务、物流等)发展滞后,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也已经是我们不得不走的道路[14]。

2.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效率[15]。较之先行工业化国家,中国工业化有一个较为优越的条件,这就是能够利用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改善增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率。由于信息产业创新活跃,发展迅猛,能降低各行各业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这可以说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法中“新”字的重要含义之一[16]。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迅猛,其产值很快从1993年的913.4亿增长到2001年的6 920.9亿元,是1997年之后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信息产业结构存在严重问题,硬件制造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远远超过软件产业。

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ICT在中国各个部门的渗透,降低信息成本,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3.城市化与工业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镇工商业。对于工业化尚未完成的中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工商业转移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另一重要途径。这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2001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亿增长到4.90855亿人,农村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67.2%,而且还以每年1 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在增长[17]。根据富余劳动力定义,传统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所以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相当于多创造出了产值、转移到相对高效部门、提高了国民经济效率。这也有利于中国城市化进程[18]。

4.重视技术创新,发展核心技术,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升级。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改进的一个源泉。中国是世界工厂,但是正如前面所说,中国企业在产品价值链中主要从事附加价值和利润率都很低的装配制造作业。从整体上看,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经费投入低,创新的组织机制不完善,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2.6%,约为发达国家的1/3;
而美国为8.3%(2000),德国7.4%(2000),日本8.6%(1998)。加大研发力度已经是刻不容缓的,这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最主要的源泉[15]。

但是如何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产业技术含量提高,是否所有企业都应向高端发展?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是企业和产业成长的“自然过程”,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大批新型企业的成长时间都不长,在这不长的时间内,就出现大批在高端领域具备竞争力的世界级大型企业,反而是不正常的。我们一方面要有紧迫感,加快技术创新和进步;
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拔苗助长”,是一些企业不仅失去原有优势,新的优势又没形成,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新型工业化更多是一个市场问题,但是真正做到这一点,建立一个有效支持这种转变的制度机制是极为重要的。这必然要求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关键的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有限和有效的政府。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自身改革的成效,建立有限且有效的政府。完善立法、财政、监管体系,为市场经济的正常顺利运行提供服务和帮助。

只有市场和政府系统作用,才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彻底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

[2]徐险峰.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1.

[3]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

[4]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修订版[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16.

[5]重工业化之争[N].中华工商时报,2005-02-04.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课题组.中国工业化进入新阶段[N].经济日报,2003-12-01.

[7]李永华.产业高度化不应是由轻向重的过渡[N].南方日报,2003-09-11.

[8]吴敬琏,江平.洪范评论:第2卷第2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9]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861.

[10]张贡生,等.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现实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6).

[11]安果.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特色[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14-16.

[1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13]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5)[Z].

[14]来有为.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对中国制造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G]//传统与现代之间――增长模式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42.

[15]陈佳贵,等.以信息化推进中国的工业现代化[G]//中国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国现实经济热点问题系列).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170-197.

[16]姜爱林.21世纪初信息化推定工业化的战略思考[J].经济问题,2001,(8).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
工程技术;
模块化;
课程构建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育的目标为:在掌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施工现场指导、管理等综合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比较落后,难以适应色会发展建设需求,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构建,提升其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构建进行了阐释,期望能够为我国高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一、教学课程改革

面对新一轮的教育改革,高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的过程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以“课程对准技术、技术对准职业,职业对准市场”为教学理念,并且根据国家相关教学规定或者标准进行全面有效的改革。具体做法为:在职业需求的指导下,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指向标,并且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学历证书、职业证书等为就业纽带,并且系统性、综合性的分析知识、技能、素质等之间的联系,积极的寻找知识、技能、素质对等关系,然后,通过有机筛选,明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量,优化教学内容。另外,由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比较多,如:测量、施工、造价、试验检测、质检、监理、桥隧养护等,而且社会发展建设对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应当积极的引进“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掌握过硬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且根据岗位需求,多为学生创造实践训练平台和机会,增加实践课程,适量的缩减理论教育课程,全面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构建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构建包括五方面,即:

1、构建思路

(1)构建教学综合结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综合结构的构建需要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并且其结构要充分的体现出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适应度,而且需要体现出多层次、多规格,以技能递进的方式,从职业道德以及相关文化上构建模块化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可以将课程进行分化,并且可以根据职业需求,提升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的契合度,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2)优化课程设置。对于现有的教学课程进行优胜劣汰,并且积极的汲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设置模式。(3)构建办学特色(独具特色)。为了有效的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水平,需要实时的调查市场信息,根据高校自身特点,构建与众不同的教学特色,并且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使学生积极的融入到良好的学习、实践氛围内,自觉或者潜移默化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4)课程分类。根据学生毕业就业实际需求,将教学课程进行明确的分类,并且做好相应的课程设计,使得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等均有针对性,均能适应岗位需求,从而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2、构建体系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构建,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体系,保障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而且针对特定的教学项目或者教学情景,需要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应当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进行剖析,应当以理论知识为构建主线,以技能、综合素养培育为核心,全面的优化且整合教学资源,实现针对性强、适应岗位好的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在教学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增加实训项目数量和开出率,并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实景学习机会,且设置的教学内容要严格的遵循适度和够用原则,全面的优化教学流程。

3、课程重组

课程重组是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分配及优化,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重组体现在: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通用课程模块、职业拓展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等四大模块进行重新配置课程内容。在课程重组中,要适当的增加应用型知识,且整个重组比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应该占到60%以上。

4、实践课设置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践,需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地方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并且要将实践获取的经验有机的融入教学课程之中,在现有的教学课程,如:《工程测量实训》、《公路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训练》、《职业技能鉴定培训》、《道桥施工员实作技能训练》、《工程图识图与绘制训练》、《顶岗实习》、《工程预算编制训练》《试验技能训练》、《工程软件应用训练》等的基础上,增加开设实践经验教学实训项目,可以定期安排学生到施工单位现场进行理论联系实践学习,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使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更加具备针对性和目的性,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才。

5、教学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增加新鲜的教学模块,如:开设讲座、开设专题、组织模型制作活动等,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同时,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球儿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如:《桥梁及隧道模型制作》、《试验技能竞赛》、《创意讲座》、《工程软件应用竞赛》、《测量技能大赛》,全面的促进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为社会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才,为高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结语:

总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构建探究需要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等发展实际情况来决定,且需要综合的考量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水平等各种要素的影响,通过构建思路、构建体系、课程重组、设置实践课程、教学创新当方式,促进高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鹏.新疆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4,(12):29-30.

[2]张征文.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35):37-39.

[3]QinFeng.RoadandBridgeEngineeringTechnologyCurriculumSystemReformExploration--Basedonworkprocessorientedlearningfieldoveralldevelopment[J].GuangxiEducationC(vocationalandHigherEducationEdition),2013,(4):69-71.

[4]公晋芳.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商情,2011,(12):100-102.

[5]叶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9):248-250.

[6]王琛艳,沈建康.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58-60.

[7]贺宏亮.浅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J].魅力中国,2014,(20):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