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产说会主持稿【五篇】

时间:2023-06-22 20:2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大家上午好!为了保证此次的高端客户答谢会的顺利进行,请各位将您的通讯工具调制到震动状态或关机,并且呢,大会中请各位不要随意的走动,谢谢各位的支持!欢迎大家来到宾馆参加由中国人寿保险限份有限公司举办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说会主持稿【五篇】,供大家参考。

产说会主持稿【五篇】

产说会主持稿范文第1篇

大家上午好!为了保证此次的高端客户答谢会的顺利进行,请各位将您的通讯工具调制到震动状态或关机,并且呢,大会中请各位不要随意的走动,谢谢各位的支持!

欢迎大家来到宾馆参加由中国人寿保险限份有限公司举办的“高端客户答谢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家的投资理财意识也正在逐步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改变守着一块“奶酪”到老的观念,希望通过不断地寻找新“奶酪”将自己的“蛋糕”做大。为此,我们特意安排了这次极具水准的答谢会,期望透过介绍,使各位能得到前沿的投资新方法、新观念,能更确切地把握机会。

下面,让我们以最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理致欢迎词。

谢谢经理。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曾都有许多的梦想渴望实现,但却不知道如何设定目标及制定计划。专家说得好:会存钱不一定会赚钱,会理财才会发大财。理财,看似简单,却需要理性分析、智慧判断,如何面对万花筒般的各种投资渠道,相信是各位共同关心的话题。接下来,我将请出这样一位优秀的专家:

他,毕业于厦门大学金融系,2002年获得美国寿险协会授权师资格,喜欢思考的他,长期潜心于寿险市场的专业研究,对金融、理财、投资领域,具有深入的了解及清晰分析。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来自

讲师为我们做投资理财策略介绍,掌声有请。

谢谢讲师,也谢谢在座的各位热情的掌声。在今天的寿险市场中中国人寿保险市场占有率已达80%,也就是说,每10位投保的人当中就有8位是中国人寿的客户。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客户的支持,才有中国人寿2003年资产总额达1902亿元。

在公众的金融投资意识日益成熟、金融业务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今天,我们需要一种产品,能有效的抵御通货膨胀,能作为家庭长期理财较好的工具。这样的产品其实已经在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掀起一浪又一浪的购买热潮,吸引了各层面投资者的目光,它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

接下来,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张老师为我们做理财产品介绍。

谢谢张老师。

听了专家的介绍,各位嘉宾肯定有了自己新的理财感受,接下来我们安排了20分钟的开放式时间,为各位来宾提供专业的咨询及服务,如果有关于理财产品的各方面疑问,可现场向您身边的业务代表或专家提出咨询。如果您在这20分钟的时间里作出投资决定,我们将现场送您精美礼品一份.现在是开放时间,有请各位业务代表。

产说会主持稿范文第2篇

讲话稿也称“发言稿”,是在某种特殊场合要讲话前所拟定的书面稿子。其作用是节省时间,集中、有效地围绕议题把话讲好,不至于走题或把话讲错。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
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写作,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
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
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
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
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
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产说会主持稿范文第3篇

大量的实践中不难发现,文字稿件对于广播节目主持是起到明显的支撑作用的,可以大大减轻主持人的精神负担,从而避免主持过程中无话可说或跑题太远,甚至不知所谓的尴尬局面。电影《手机》中严守一在主持节目时中途忘词,掏出小卡片记台词的一幕就是大部分主持人都经历过的真实场景。包括很多大型晚会在内的许多广播电视节目,我们也可以看到主持人们手中拿着的小卡片。文字稿件可以字字推敲、精心锤炼,但即兴表达出的信息却没有回旋的余地。因此,一般说来,无论一个人文化水平、文学修养达到怎样的水平,在节目录制播出的特定时间内,对某一话题的认识有限,即兴表达水平不可能高于他的文字表述水平。话句话说,即兴表达能力,实际上也就是在于如何将心理认识的思想最高水平转化为口语表达的最高认识水平,并且随着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两者之间差距尽量缩小,如果能达到两种表达同步无限接近到没有水平高低的分别则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

即兴表达是随着主持人的思维而随时进行创作的过程,是敏捷完成的过程,是主持人由心到口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需要从心理到修养再到职业技巧的全面训练。

充分的心理准备是即兴表达的基础

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做节目主持人的首要条件。一想到自己说出的话被千千万万受众听到就会很紧张,无形中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不敢开口,准备好的稿件也不能正常发挥,这样是无法胜任主持人工作的。所以第一点,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主持人工作,做好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案头工作),可以起到稳定主持人心理的作用。媒体工作的压力决定了主持人每天需要面对不同的人和事,不同于重复性的行政性工作的是接触社会的范围广、速度快。第二点要求主持人在工作中面对多而复杂的素材时有吸收信息、整理线索、提炼概括的高效工作能力。多搜集素材,勤于思考分析,这也是建立主持人自信心和良好心理的基础。第三点,思维的逻辑性,这是对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内部组织过程的要求,也是即兴表达的核心。语句的编辑组织能力、思维的顺畅性、推断的准确度、随机应变的能力都会表现在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中。

丰厚的知识积淀是即兴表达的条件

“如果把主持人看做是青春职业,那这一行太晚了,如果把从前的一切,包括当知青、做播音员、读研究生都看做是一种积累和准备,那么我在30岁以后才当节目主持人,也许正当年。”央视主播敬一丹如是说。

广播节目主持人既要有常识性知识的积累,也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文学修养。在近年来众多的主持人大赛中,很多选手在艺术特长展示和播读新闻稿件时表现突出,一旦进入即兴演讲环节就显露出自身知识储备和文学修养方面的不足,甚至连遣词造句都成问题。其实在文字功底上下功夫并不难,注意两方面的学习:一是逻辑性,思维有了逻辑性,在语言表述中起支撑作用的骨架就解决了,大体的思路清晰、脉络顺畅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是文采,也就是语言学中的修辞,让主持人的语言更富有韵味和感染力。

某位台湾的年轻主持人在节目中被问到关于中国历史方面常识性的知识的时候,表示完全不清楚,还不以为然,激起了受众的普遍不满甚至反感,除主持人本身的受欢迎程度受到影响外,大家对该节目乃至这家媒体制作人员的素质也表示怀疑,公信度大不如从前。这说明主持人即兴表达不仅代表着个人知识积累的水平,也会对节目形象产生影响。

熟练的表达技巧增加即兴表达的完美性

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最终呈现者,代表着节目制作团队的形象,表达出的内容是头脑创造整合思维活动的最终体现。是否掌握了熟练的表达技巧也是区分专业与非专业主持人的标准之一。

前不久播出一条新闻说热线节目主持人挽救了企图自杀人的生命。在节目进行中有一个人打进电话,向主持人诉说自己的种种不幸遭遇,感情受挫且失业,在焦急等待面试结果的时候产生了自杀的想法,主持人为了不刺激听众用这样的语句来开头:“如果这次你应聘成功了……”但主持人不考虑听众的情绪就很可能说成:“万一你又失败了,那……”完全不同的两种表达方式,有时给听众传达不积极的心理暗示,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产说会主持稿范文第4篇

随着大形势日新月异的变化,市场经济的更加深入,竞争也随之日趋激烈,各个出版社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各自出招,图书编辑加工也越来越重要。所谓图书编辑加工,是相对策划组稿编辑而言的,他的工作就是对出版社决定出版的稿件,从整体到细部进行全面检查、修改、删节、补充和润色整理,力求精益求精,全面优化,进一步提高稿件文字、内容的质量,达到“齐、清、定”的出版要求。因此,图书加工编辑在对书稿的加工过程中要分清编辑加工的层次,掌握编辑原则和方法,不断提高图书的质量。

(一)技术性加工

所谓技术性加工,是一种较简单的重复性强的加工,属于低层次的加工,是编辑特有的技术。技术性加工的内容概括起来,即统一、核查、批注。统一可以使书稿论述更加严密,眉目更加清晰,有利于书稿质量的提高,统一主要是指体例的统一。核查用以检查和改正书稿中内容和文字之外的错误,保证书稿在一般技术性间题上不出错。核查的范围包括引文、辅文、错别字以及图中字等。批注是为了防止排版错误,是一项重复性的琐碎而细致的工作。批注用铅笔进行,内容包括易混淆的外文大小写、外文正斜体、上下角标、希腊字母、半字线、一字线、变换字体字号处以及其他有特殊排版要求的地方。其中外文批注占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减少外文批注的工作量,要求有条件的作者外文一律打字,否则也应用印刷体将外文按外文练习簿上四条横线的格式书写清楚。

(二)文字性加工

所谓文字性加工,是一种侧重于语法方面的加工,属于中等层次的加工。文字性加工是使作者意图顺利传播和出书目的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需要比较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还需要有较广博的多学科常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纵横交错,互相渗透,如果仅有语言文字知识,难免会对含有许多陌生词语句子的语法错误不知所措。而广博知识的培养,需要有更长的时间和更加倍的努力。文字性加工的内容,虽不同书上也有不同的规定,但主要是对文字不通、句子歧义和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的加工。文字不通,多是因为句子成分欠缺、结构混乱、词语搭配不当造成。句子歧义,即一个句子同时表现了不止一种意思,主要是因为表达不当造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主要是因为作者未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对句子成分缺乏分析所致,文字性加工的原则是多就少改。

(三)创造性加工

所谓创造性加工属于高层次的加工,这是编辑对书稿所做的创造性劳动的一部分,创造性加工与只涉及书稿形式的技术性加工和文字性加工不同,创造性加工的内容包括书稿结构和科学性。结构是指篇、章、节、段落的内容安排以及各自的标题。结构应该具有逻辑性,各层次结构间应符合形式逻辑的有关规律,如划分规律等。篇、章、节、段落的中心内容都应体现在各自的标题上,也就是说标题与内容应“名实”相符,并且特别精炼,同时符合有关概念的内样与外延的规律(一般一个标题即表述了一种概念)。创造性加工就是要使结构更具逻辑性,并对标题做进一步的提炼工作。科学性同时也应包括先进性,因为陈旧的东西往往失去其科学的光彩。书稿的科学性一般包括概念、定义、原理、论证、图表、数据、计量单位、符号及公式等是否正确,历史事实、人物和时间等是否准确等等。

1.尊重作品的原意。所谓作品原意,即不要任意改变和损伤作者原稿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是作品内容的精髓。尊重作品的原意是称重作者劳动的应有之义。编辑可对书稿进行必要的加工,例如改错、修饰和统一格式体例等,使书稿更加完美,但这种加工一般是不包括大段大段地删改内容,也不包括任意添加个人的东西。即使是作必要的改动,也应以不损伤作品的原意为原则。

2.尊重作品的风格。每个作者的作品都有其自己的风格,即所谓“文如其人”。作品的风格是产生社会效益的内在因素之一。既然风格是每件作品所特有的东西,而且是赖以产生社会效益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就应当特别珍重并维护它们。编辑要有宽宏大量的胸怀,能容纳各种各样的写作风格和用语习惯。这当然离不开平时的修养,但也需要临机的把握。遇到个别文理不通或不连贯的地方,要尽可能让作者去修改,如由编辑修改,则要依照原作的结构形式及用语习惯,改通理顺。

3.不改变作者的观点。书稿中的观点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每个作者都有表明自己观点的自由,有参加学术争鸣的自由。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有必要明确以下几点:(1)编辑尽管对稿件有局部的修改权(指非实质性的修改),但无权擅自改变作者的重要观点;
(2)到了编辑加工整理阶段,如果不是出现特殊情况(如发现尚存有重大问题),一般不必进行观点的修改;
(3)假如在编辑加工中发现了原先审稿中未发现的较大问题,且又需作修改,要先在编辑部内讨论,认为确有必要商请作者解决时,才同作者联系。

4.可改者改。可改者改,所谓“可改”,说到底就是需要改,应当改。所谓根据,就是确实是错的或不妥的才改,认不准的宁可不改。因此,起码应该做到:(1)熟悉稿件,这是能够发现问题和判明问题的重要条件之一;
(2)发现问题后,不要轻易肯定或否定,要养成认真订正、推敲的习惯,最后才认定是否有问题;
(3)不知或不熟悉的,或查工具书、或借助外力,直至清楚明白。从这一意义上讲的确是“改章难于造篇。这就是说,编辑改稿,务必千思百虑,反复斟酌,使自己的修改做到正确合理。

5.可改可不改者不改。所谓“可改可不改者不改”,是说原稿不存在非改不可的问题,而是属于改也可不改也可的情况,就不必改了。如:(1)不存在差错之类的问题,最多是在表达方式或用语习惯上有差异,不然就不属于“不改”这一范围了;
(2)“可改可不改者”之中,有的还明显地表现为作者的特长,比如作者良好的行文风格、作者探讨所论问题独具特色的论点、论据和例证,以及具有新鲜明快特点的文稿思路等;
(3)“可改可不改者”中的所谓“可改”者,实践表明,大量的是属于作者的行文方式、方法和习惯之类,换一个别的说法和用语也可(即所谓“可改”),原文不动也行(即所谓“可不改”)。上述特点说明,不改已能成立,改了也并不比原来的好,就不用去把作者的习惯用语之类,统统改成编辑的习惯用语。坚持“可改可不改者不改”的原则,并非主张“来稿照发”,因为也同时坚持“可改者改”的另一原则,并且这里所说的“不改”,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可不改”既然可不改,又没有错,就应手下留情。

6.较大改动要作者同意。“较大改动要经作者同意”这个问题,因为在进行编辑加工时有时会出现某种特殊情况,这就需要采用一种既坚持原则又较灵活的方式。所谓特殊情况,主要有两种:(1)是编辑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全神贯注,极其细心”,有时还会发现在审稿中未能发现的较大问题。发现较大问题在审稿阶段通常是退给作者去修改,但在加工阶段,或因作者没有时间,或其他原因,而编辑又能胜任,往往会采用较灵活的方式来处理,如由编辑部协助修改;
(2)是在有的退修稿中,作者未能把需要修改的地方都修改好,希望编辑部给予帮助(这多是新作者,文稿内容可取,而结构、文字不合要求)。不论属于哪种情况,都应有利于共同完成修改工作、提高稿件质量。由编辑部修改的稿件,一般是采用两种方式去取得作者同意:一是将稿寄给作者过目认可;
二是经商定,作者看校样时着意看看编辑加工过的地方有无不当。这样既坚持了原则,解决了书稿问题,又防止了可能产生的偏差。

图书编辑加工的方法,是和编辑加工的内容密切相关的,编辑加工所涉及的方法比较琐细,主要如下:(1)改错即纠正书稿中存在的错误。如纠正思想政治、方针政策提法上的错误和不妥,纠正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及技术方面的差错等,是最主要的一种方法;
(2)修饰。所谓修饰,就是“修改润饰”,即依据语言文字的规范要求,把“无用的词、句、段删去,把必需的词语加进去,把不合适的次序改过来;
(3)压缩。压缩就是将长变短、将繁变简、将罗唆变精练。也就是常说的去掉文字中的水分;
(4)删节。删节有省略意,即删去多余或较繁琐的字、句、段,删是为了更好地留;
(5)补充。有弥补、补足意。就是补上段落和句子中所缺少的材料或其他不可少的成分,使其充实、完全,符合表达事物的一般要求;
(6)改写。改写是在原内容基础上改变行文的方式、结构和用语,改写过的书稿应当提请作者过目、同意;
(7)校订。就是依据可靠的版本(或材料)通过校订改正书稿中的谬误和不当,包括引文有误、使用材料断章取义等;
(8)核对。核对是以原稿为基础,与相关的文献、资料、数据等相对照,看是否准确,目的是去伪存真,去瑕存瑜,保证书稿内容的真实性;
(9)统一。即统一书稿中应统一而未统一之处,统一包括书写格式、人名、地名、数字、名词、术语等,以使全稿保持协调一致;
(10)修描。修描就是在加工中应该做到凡是模糊,有可能出错的地方,都要一一描改清楚,处理妥帖;
(11)标注。标注是针对稿中某些应注意事项而写在空白处(或另纸单写)的说明文字等;
(12)清理。即清除审稿过程中在稿页边上临时用铅笔写画的字迹和记号,使稿面保持清洁。

综上所述,是说在编辑加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但具体到一部书稿,就可能只使用其中的几种。自然,也因稿件的性质、特点等不同,编辑加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此外,在实际工作中,有时还可能用得着别的一些方法,如用摘要法解决材料平列而淹没重点的问题,用调整法处理内容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用综合法解决材料臃肿的问题等。在具体进行编辑加工时,有的可以按专类问题进行,如核对内文标题与目录是否一致、章节格式和标题(概念或关键词)序数是否统一等;
有的则需处理完一类再去处理另一类。自然,问题不多又不太复杂的稿件,也可在通读后认清问题所在的情况下,采取一揽子处理方法,即以其书稿中存在问题的自然顺序一一进行。有的较复杂的问题,为防止出现前后不一致的问题,还可采用作记录的方法提示。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在使用“删节”、“压缩”、“改写”等方法时,要持慎重态度,绝不可在作者书稿上大作文章。编辑加工中的这些基本方法,是编辑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惟有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才能更好地做好加工整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素芹.做好编辑加工工作的思考[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5)

[2]孙玲.专业引进版图书的编辑加工重点[J].中国出版.2008(9)

产说会主持稿范文第5篇

文献上的有关记载

据文献记载,延安时期的稿酬至少从1936年8月就已实行。此时,红二、四方面军正在长征途中,和党中央尚在保安,而且硝烟未熄。为“在全国和外国举行扩大红军影响的宣传,募捐抗日经费”,中央决定出版《长征记》。当年8月5日,、杨尚昆联名向在陕北的红一方面军各部参加过长征的同志,发出征稿电报和信函,希望大家积极撰稿。征稿函说:“来稿请于九月五日以前寄到总政治部。备有薄酬,聊志谢意。”该书后由徐梦秋、成仿吾、丁玲编成,于1942年11月出版。这里的“薄酬”是钱还是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那样艰苦的岁月,写稿还是付给报酬的。

1936年10月28日,中国抗日红军总政治部《征文启事》,这是一次在部队中进行的群众性创作活动。《启事》说:“为着供给红军部队的课外教育材料,为着宣传红军的战斗历史,特决定编辑《红军故事》丛书。每稿至多不超过二千字……来稿采用后,酌致现金或物质报酬。”

1937年5月10日,中央军委主席、总司令,联名发出《中央军委关于征集红军历史材料的通知》,以纪念“八一”节10周年。为编好军史材料,特组建了一个有11人参加的超强编委会,人员包括徐梦秋、张爱萍、陆定一、丁玲、吴奚如、舒同、甘泗淇、傅钟、黄镇、肖克、邓小平等。《通知》明确说:“一切创作稿件和纪念品,送来经采用后,均给以五角至二十元的现金酬报。”

1936年1月,在致周扬的信中不仅有付稿费的表述,而且还有付酬的具体标准。当时为了向全国介绍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经济、文教、民政等各方面真实情况,以粉碎的造谣歪曲,决定编写一本《边区实录》。初稿由他的秘书李六如、和培元各写一半,并委托周扬“全权负责修正此书”。信末特写明:“备有稿费(每千字一元五角),当分致你与李和三同志,借表酬劳之意。”这本书1939年12月由延安解放出版社出版,题写书名并题词,稿费也及时兑现。

1941年9月1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讲话,其中谈到稿酬问题。他说:“对研究实际问题的文章,要多给稿费。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员,才算好教员,要多给津贴。”

从以上文献可知,延安时期尽管生活艰苦,但对文化人的精神劳动是尊重的,稿件采用发表,都付给报酬。

报刊登稿均付稿酬

延安时期物资十分匮乏,文化人在困难中拼搏,创办了不少刊物。不论是铅印的,还是油印的;
也不论是内部出版,还是公开发行,在征稿启事中,都说明来稿刊用后,即付稿费。

《红中副刊》的“征文启事”,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延安时期党报最早的“稿约”。它刊于1936年12月24日的《红色中华》报上,内称:“红中副刊已出刊四期了,我们热烈地欢迎同志们替红中副刊写些文章。文艺的、时事论文的均所欢迎。来稿一经登载,将给予相当物质报酬。”这个征文启事的落款是“红中编委”。“红中”即《红色中华》报,创刊于1931年的江西苏区,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长征中停刊,1936年1月在陕北瓦窑堡复刊。由该报编委会征文启事,足见其郑重。

《大众文艺》1940年4月15日创刊于延安,题写刊名,肖三主编,隶属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简称“延安文抗”)。该刊第一期的“稿约”称:“来稿一经登载,酌致薄酬。”

1940年8月1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直接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大众读物社创刊《大众习作》,为刊物题写了刊名,后又致信社长周文,对该刊赞赏有加。该刊创刊号的“约稿”说:“寄来的稿子,凡是登载出来的,每一千字送稿费一元。”

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是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机关报。题写报名和发刊词,中央政治局委员博古任社长。该报创刊号刊出的“本报启事”称:“本报竭诚欢迎一切政治、译著、文艺作品、诗歌、小说等等之稿件。一经揭载,当奉薄酬。”

此外,延安时期的其他刊物,如《文艺战线》(周扬主编)、《文艺月报》(肖军、舒群、丁玲等主编)、《诗刊》(艾青主编)等,也都刊有说明“付酬”的征稿启事。这说明,采用来稿而不付稿费的刊物,当时在延安是不存在的。

征文入选也有稿费

为了活跃文艺,促进创作,延安时期曾组织过几次群众性的征文活动,入选作品均付给稿酬。有些文艺团体面向社会征集剧本,也都明码标价,付给报酬。

人民抗日剧社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组建的演出团体,直属红一方面军政治部领导。社长危拱之,随军长征到陕北。1936年6月3日,剧社在《红色中华》报上“征求剧本启事”:“凡是经过审查后,有小部分修改尚可表演的各种剧作品,一律给以酬报:一、话剧、歌剧,一般每出大洋贰元;
二、活报每个五角;
三、歌及土调每个两角;
四、倘有特别出色,表演有很大成功而受看者称许的,给以特等酬报;
五、双簧及滑稽的短小作品与活报大洋贰角。”

陕甘宁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是民众剧团的前身,诞生于1938年5月23日。它重视民间歌谣、小调、戏剧的搜集、改编和整理。7月17日,改进会在《新中华报》刊登“征求各地歌谣启事”,特别说明要“组织评判委员会,按成绩奖励”。

延安时期曾发动过几次规模较大的写作活动,入选作品均给予稿费。除了前面谈到的《红军故事》、《红军长征记》之外,还有如《苏区一日》——1936年12月由中国文艺协会发起,仿照高尔基组织的《世界一日》和茅盾发动的《中国一日》征稿方式,号召“部队党政机关和文化人,把1937年2月1日这一天陕北苏区有意义的事记下来”,并说“入选作品均给酬金,以资鼓励”;
《五月的延安》——边区文协于1938年4月发起,艾思奇、林山、柯仲平等任编委,要求用各种形式的文字,记下“红五月”某一天的经历、见闻等,“征稿截止日期是六月五日,并准备现金薄酬,酬劳写稿的同志们”。此外,还有《我怎样来到陕北》、《十年牢狱生活》、《警区一日》、《秋收特写》等征文活动,无一不给稿费。

为提高干部的文化水平,编审委员会计划出版大批中级读物,包括社会科学、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为此,委员会在1941年5月22日的《解放日报》上刊出“征稿启事”,并明确说:“来稿一经采用,稿费从优。”这是我们所见到的延安时期唯一一则申明稿费“从优”的征稿启事。

1941年9月,延安业余杂技团登报征集魔术、武术、双簧、大鼓、相声等方面的相关稿件,并特意说:“来稿经采用者,致以每千字三至五元稿费。未经采用,但本团认为有保留与研究价值者,亦致稿酬,余稿一律退还。”这个启事的特别之处有二:一是以千字为计酬单位,同时照顾到稿件质量;
二是留下的稿件也给一些稿费。这是比较合理的。

延安作曲者协会和音协于1942年4月发起的“聂耳创作奖”,是当时奖金较高的有奖征文活动。合唱:甲等90元,乙等60元,丙等40元;
齐唱与独唱,甲等70元,乙等50元,丙等30元(得奖作品之歌词另致稿酬)。

稿酬形式灵活多样

延安时期的稿费有钱、物两种形式。“物”的种类多样化,大都属于生活必需品之类。前面谈到的《红军长征记》、《红军故事》征文启事,都说明备有钱和物作为稿酬。后来的征稿也有类似情况。大体上说,1941年前是“钱物稿费”并存时期;
之后,则多是“现金稿费”,但“物酬”也并未绝迹。在前一个时期中,文化人的稿酬大都付现金,其他人多是给“物”。

“物酬”包括毛巾、肥皂、笔记本、纸张、铅笔等。这些物品当时奇缺,“公家”所发根本不够用。文化人每月按规定、分级别供给几张纸,领取时有严格的登记制度。人们写稿子多是一张纸当两张用,两面写字。当时,能用上新毛巾和肥皂,十分令人羡慕。所以,写稿得到“物酬”,是很自豪、很骄傲的大事。

还有的“物酬”则是“赠送书报刊”,或是“我们的歌谣出版时酌量赠送”(民众娱乐改进会)。而有的刊物则以“本刊为酬”(《文艺突击》、《艺术工作》等)。《歌曲月刊》(1940年9月创刊)的“稿约”更具体些:“来稿发表后,以本刊一册为酬,版权归作者所有,但本刊有选编权。”一年后该刊改为《歌曲半月刊》,仍是“来稿选用者,可以本刊为酬”。当时一本刊物多少钱呢?2至5角。

稿费使用各不相同

赵超构1944年访问延安后,写下《延安一月》。其中说:“假如他们(指作家)有作品(发表),所有的稿费和版税也都是私有的。”这说明,当时作者可以对稿费自由支配,使用情况自然各不相同。

当年,和其他中共领导著作的出版和发表,也都有稿费。他们大都把这些“外快”用于赞助公益事业,或是个人应酬方面。

的捐助较多,出手也大方。据史料不完全记载,仅1939年前后的捐助就有下面这些:

民众剧团是在的关心支持下,于1938年7月4日成立的。其主要运用边区群众熟悉的秦腔,演出新戏或优秀传统戏,为老百姓服务。成立伊始,演出服装、道具、汽灯等物资奇缺。无奈之下,团长柯仲平找“诉苦”。当即从自己《论持久战》的稿费中,拿出300元大洋给民众剧团购置设备。柯仲平亲自保管这些钱,锱铢必较地使用。后来,民众剧团几乎走遍了陕甘宁边区的每个村寨,为民演出,成绩卓著。后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表扬了他们。

1940年延安各界纪念“五四”青年节筹委会,发起有奖征文。历时一年多,征得各类作品150篇。第二年6月9日,评选结束并颁奖,又是慷慨解囊,捐赠300元做奖金。、王稼祥各捐200元,吴玉章捐100元,董必武捐50元。这才使征文圆满结束。

此外,还为支持创办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捐助100元(1939年3月);
为支持筹建陕甘宁边区医院图书馆捐款100元(1939年9月);
为陕北辖区绥德、榆林一带发生旱灾,捐款1万元赈济灾民(1939年9月);
为烽火剧社捐款200元,以鼓励他们节俭演戏(1939年11月);
为边区教育厅举办的小学教师暑期讲习班,捐款400元慰劳小学教师(1941年8月)。

的稿费收入,还用于资助亲朋好友。如1941年9月,他为军委机要处代处长黄有凤出资办婚礼,花了200多元用于购买瓜果、饭菜、新被子等;
1941年11月5日,他给当年湖南一师同学林若虚“寄奉百元,聊作薪水”;
此外还有为自己的孩子购书,以及用于以个人名义的宴请等等。(下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