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环境健康论文【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6-23 13:25:01 来源:晨阳文秘网

在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大学校园,随着我国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家庭结构和功能的显著变化,社会应激事件增多以及大学生自身不成熟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当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环境健康论文【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环境健康论文【五篇】

环境健康论文范文第1篇

在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大学校园,随着我国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家庭结构和功能的显著变化,社会应激事件增多以及大学生自身不成熟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当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类型各异的心理健康问题。据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困扰和障碍的发生率占大学生总数的30%,且呈逐年增高趋势。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潜能,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人才的质量。

2当前阅读疗法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现状

就目前阅读疗法研究的现状看,图书馆开展阅读治疗采用的措施有:开设心理学讲座及课程,在图书馆设置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创建“阅读治疗”阅览室,培养专业咨询馆员,建立图书馆网络环境,实施分类导读等等。然而现有的措施仍不够完善,我国阅读疗法的研究仍存在很大的局限,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亟待深入。

3阅读疗法在高校图书馆解决的措施

(1)分析读者的需求。

根据读者的需求力争做到“在适当的时间,给适当的读者,提供适当的图书”。阅读治疗的过程,是阅读者与读物以及阅读咨询师的指导相互作用的过程,因而我们的研究工作就要从读者、读物及阅读咨询师等方面入手。

(2)分析读者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

我们面对的读者都是青年大学生,结合各年级学生所面对的共性问题以及某些大学生的个性问题,我们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深入了解,有针对性地通过系列化的讲座,以及在各年级实时开设相关心理学课程等手段,来从整体上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普遍心理问题;
通过个别谈话并根据需要来指导或介绍给学生特定书籍,来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治疗。我们以对弱势群体(包括有生理缺陷、家庭不完整、生活贫困、学习成绩差及个人感情出现问题等学生)服务作为阅读疗法开展的切入点,针对各类群体的特殊需求,为其推荐相应的读物,同时根据各年级学生的需求和图书的类别等,在图书馆设立相应的书架:如新生入学必读、毕业就业指南等,目前在图书馆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已经在图书馆的宣传栏粘贴出分类的导读文献书目,以便于广大学生借阅,而且我们正在分析和研究导读文献的调查结果。

(3)借鉴和吸收国外同行的研究特点和积累的丰富经验。

我们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通过检索网络信息资源和图书馆纸质资料,对中国历史上的阅读疗法思想和医案进行系统整理并认真评价,探讨运用中医的阴阳五行和情志相胜等学说,来阐释阅读疗法的作用机制和原理,进而根据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文献特质,图书馆、医学和心理治疗、教育和社会工作等领域的发展状况,开列出符合国情的阅读疗法书目,并在阅读书目中适当增加中医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内容,为那些需要心理援助的大学生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书籍。

(4)了解图书和读者,了解读者的心理及其需求。

我们图书馆员对读者的研究,除了对进入图书馆的人数统计和相关图书流量的考察以外,还需要知道读者要什么,如何去把握读者需求,以及怎样反映读者需求。为此,我们要培养一批具备图书馆实践的专业方法与技术的图书馆员,试图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挑选读物,以扩展选书和读者指导课程的范围,在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将这些读物作为阅读疗法的推荐参考资料使用。同时我们还要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真正从心理学角度读懂每一位大学生读者的内心,做到供其所需。

(5)医疗实践、精神和心理治疗实践、中小学教育以及社会工作相结合。

图书馆阅读疗法的研究与运用,还必须与医疗实践、精神和心理治疗实践、教育以及社会工作相结合,以进一步促进阅读疗法研究和实践的发展,而这也将同时促进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的发展。就我们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来讲,应和大学里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和人文管理学院等院系联合制定一个计划,来装备那些已有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学生,开设一门用中医理论来指导的阅读疗法的必修课程,或对那些残疾的或患有情感疾病的学生开设一门提供阅读治疗指导的选修课程,而且图书馆还应该将阅读疗法的课程和培训系列化。

4结语

环境健康论文范文第2篇

一、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的关系

人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在这些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但是,由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现代社会环境中,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的巨大变化的元素的生态适应机制,环境中有些元素对于人体是必需的,有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人体中任何一种化学元素超过一定的标准都会成为对人体的有害元素。例如,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具有造血、组成血红蛋白、传递电子和氧,维持器官功能的作用,但人体摄人过量的铁,就会损伤胰腺和性腺,甚至引起心衰、糖尿病和肝硬化。氟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氟对防龋齿、促进牙的生长有积极作用,氟还参与人体内各种氧化还原反应和钙、磷代谢。但是,过量的氟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和骨质增生。其他很多元素也如此。

现代人与古代人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的变化是由环境污染而造成的。随着人类新技术的发展和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环境中的很多元素大大超过了古代环境。因此,现代人人体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也大大超过了古代人.

现代人体内大多数元素的含量高于古代人,而其中许多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危害。它们在人体中有隐藏毒性,当高于某一阈值时,人体便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例如,铜的过量摄人曾导致了轰动世界的日本富山痛痛病,患者长期食用含铜量很高的米,全身自然骨折达72处之多,呼天叫地,痛不欲生。铅也是一个潜在的危害,目前它的主要来源是汽油中的防爆剂——四乙基铅。在汽油时代开始以前,古代罗马人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铅了。古罗马人用铅制成贮存糖浆和果酒的容器,贵族妇女痴醉于铅做的化妆品。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铅中毒引起的死胎、自然流产和不孕症是罗马帝国上层阶级出生率低,从而导致古罗马最终衰亡的原因。随着铅的开采和汽油的使用,环境中的铅越来越多。铅中毒引起人体寿命缩短,情绪低沉、疲倦、贫血,甚至影响儿童的智力。

二、人体对污染物的富集

人类利用自己的智能得到的物质越多,“潘多拉魔盒”效应也越明显。据统计,已有96000种化学品进入了人类环境。这些化学品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100年前,“滴滴涕”的发明者(瑞士人缀勒)由于发明了“滴滴涕”而获得诺贝尔奖,而现在许多国家因其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已将“滴滴涕”列为禁用品。

科学家发现,人体对环境中某些元素具有惊人的富集效应。美国的科学家在长岛河口区做过这样的实验,大气中“滴滴涕”浓度很低,但经过食物链放大,进入人体的“滴滴涕”浓度可达大气“滴滴涕”浓度的 1000万倍以上:大气“滴滴涕”(富集1.3万倍)浮游生物(富集14.3万倍)小鱼(富集57.2万倍)大鱼(富集85.8万倍)水鸟(富集1000万倍)人体。

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对有毒物质的富集放大是惊人的。世界上有名的公害事件,包括日本水侯县受汞毒害的水俟病,富山县的痛痛病及农药的污染,研究表明,工业厂矿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镉污染,从而使当地居民种植的水稻等农作物含镉量超标,居民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粮食、蔬菜等,导致体内镉负荷逐渐增高,镉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长达10-30年,为已知的最易在体内蓄积的有毒物质。镉的不断累积,可使接触者产生各种病变。急性或长期吸入含镉烟尘可引起肺部炎症、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乃至肺癌。长期、低剂量接触镉污染主要产生的肾脏病变,表现为肾小管吸收功能降低,尿中低分子蛋白含量增高。镉中毒时,肾脏对钙、磷的吸收率下降,对维生素D的代谢异常,长此以往,可导致镉接触者的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镉还可引起肺、前列腺和睾丸的肿瘤。都是由于食物链和生物富集放大的结果。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1692年由于患严重的失眠、消化不良、健忘、忧虑及妄想等症状而与世长辞。100多年后,人们分析了这位大物理学家的头发样品,发现牛顿死于铅、砷、镉中毒。这些元素都是牛顿用金属做炼丹实验时,从“潘多拉魔盒”中跑出来的。牛顿当年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的身体吸收了他的炼丹元素,并因此而丧生。

三、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

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包括城市垃圾等。环境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的特点,一是影响范围大,因为所有的污染物都会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流动,并且对所有的接触者都有影响;
二是作用时间长,因为许多有毒物质在环境中及人体内的降解较慢。

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经皮肤和其他途径进入。气态污染物一般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由于呼吸道各个部位的结构不同,对污染物的吸收速率也不同。人体肺泡面积达90平方米,毒物由肺部吸收速度极快,仅次于静脉注射。进入肺泡的污染物直径一般不超过3μm,而直径大于10μm 的颗粒物质,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水溶性较大的气态物质,如氯气、二氧化硫,往往被上呼吸道粘膜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极少进入肺泡;
而水溶性较小的气态毒物(如二氧化氮等),大部分能到达肺泡。污染物进入人体后,由血液输送到人体各组织。不同的有毒物质在人体各组织的分布状况不同。一般来说,重金属往往分布在人体的骨骼内,而“滴滴涕”等有机农药则往往分布在脂肪组织内。毒物长期隐藏在组织内,并能在组织内富集,造成机体的潜在危险。

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强、相对分子质量极小的污染物可以原报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都要经过某些酶的代谢或转化,从而改变其毒性,增强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人体的肝、肾、胃肠等器官对污染物都有一定的生物转化作用。其中以肝脏最为重要。污染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氧化还原和水解,这一代谢过程主要与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有关;
第二步是结合反应,一般经过一步或两步反应,原属活性的有毒物质就可能转化为惰性物质而起解毒作用。但也有增大活性的现象,如农药1605在体内氧化为1600,其毒性更大。

各种污染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经肾、消化管和呼吸道排出体外,少量经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种分泌液排出,也有的通过皮肤的新陈代谢到达毛发而离开机体。

人体除了通过上述蓄积、代谢和排泄三种方式来改变污染物的毒性外,机体还有一系列的适应和耐受机制,但机体的耐受是很有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人体就会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剂量、作用时间、反应条件和个体敏感性等。总的来说,不同的污染物对机体危害的临界浓度和临界时间都是不同的,只有当环境污染物在体内蓄积达到中毒阈值时,才会发生危害。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往往造成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当污染物在短期内大量侵入人体,常会造成急性危害。历史上的公害事件,都是急性危害的例子。当污染物长期以低浓度持续不断地进入人体,则会产生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例如,大气低浓度污染引起的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以及低剂量重金属铅引起的贫血、末梢神经炎、神经麻痹、幼儿脑受危害而引起学习和注意力涣散等智力障碍等。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远期危害主要是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资料表明,人类癌症由病毒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超过5%,由放射性物理因素引起的也在5%以下,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90%。而致癌的化学物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环境污染物。例如,砷化物、石棉纤维、煤烟中的苯类、二氧化硫、农药等。如位于包钢北部偏西约20公里的沙德格苏木,许多牧民都患有腰背部及四肢关节疼痛,部分人出现骨骼变形,据包头医学院在该地区的调查,儿童牙齿斑釉率为97.63%,成人为89.57%,严重的氟污染不仅损害了沙德格百姓的健康,而且给当地的畜牧业带来危机。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大队有万余头羊,后来只活了不过4000头,牧民们生活极端困苦,纷纷洒泪离乡,逃荒到达茂旗等地。对此,国家环保总局很重视,指派太原环境医学研究所去调查核实,结果情况基本属实。

环境健康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健康决定因素;
终身体育;
体育生活方式;
体育健康促进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34-03

1现代健康观和健康决定因素及其启示

1.1现代健康观与健康决定因素人类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受时代、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人们争取健康权利的科学基础。受传统观念和世俗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把有无疾病作为健康的判断标准,认为“无病即健康”,机械的把健康与疾病看成单因果关系。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新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个定义包含3个意义[1]:一是突破了“无疾病即健康”的狭隘、消极的、低层次的健康观;
二是对健康的解释从“生物人”扩大到“社会人”的范围,把人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健康联系起来,同时强调了社会、政治和经济对健康的影响;
三是从个体健康扩大到群体健康,以及人类生存空间的完美,这里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要求人们主动协调人类机体与环境的关系,保持人的健康与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的高度统一。1974年,前加拿大卫生与福利部长Marc Lalonde提出了影响健康的4大因素,即,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环境以及卫生服务的可得性。它代替了“所有健康的改善都来自于医学”的狭隘观点,使人们理解了许多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这一理论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物质、经济和政治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的重视,同时导致了许多社会机构和政府组织实施健康促进项目来帮助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目前普遍认为,决定健康的因素为以下几大类[2]:1)社会经济环境:社会地位、个人收入、社会关系、教育、就业和工作条件、人文环境等,支持人们作出健康选择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环境和人造环境等。3)遗传和发育状态:获得性体质、性别和人生早期阶段(围生期和婴幼儿期)的发育状态。4)生活方式:如健康生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缩影和体现,许多不良卫生习惯和不良生活行为是当今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5)卫生服务:健全的卫生机构、完备的服务网络、一定的经济投入、合理的资源配置,是维持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损伤的直接保障。

1.2健康责任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

1.2.1社会环境深刻影响个人行为及其生活方式,并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J.Thomas Butler认为,在人类健康(疾病与死亡)归因中,遗传因素占16%,环境因素占22%,卫生服务占8%,生活方式占54%[3]。生活方式对于健康的重要作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人们似乎认为,生活方式完全取决于个人行为。20世纪70年代,许多研究机构以大量的案例调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多数健康问题都可以追溯并归因于个人的生活习惯”,美国学者John Knowles认为,个人健康最大的敌人就是人本身。但是,也有许多社会学家对强调个人在健康方面的责任的结论提出批评。Rob Crawford指出:过分强调个人在健康方面的责任实际上是在“谴责受害者”,因为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个人决定和个人行动的影响,掩盖了环境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也忽视了人类行为科学,忽视了个人正越来越无法控制自己的健康环境。社会流行病学家S.L eonard Syme和Linda Balfour认为:即便某个人的不良行为可以改变,但形成不良行为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如果不发生变化,那么上一代人所遭遇过的不利社会环境还将在下一代人面前重演,更何况大社会背景的某些负面作用会成为个人行为改变的阻力[4]。事实上多数个人行为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紧密相关,某种行为在社会的流行也都是具有深刻社会根源的,个人的决策与行为是在大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它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日趋深刻。

1.2.2学校体育不是学生体质健康的权威学校体育具有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功能。多年以来,教育界和体育界普遍认为“学校体育就是专为学生健康而设立的”,因此,人们习惯于把学生健康状况与学校体育联系在一起,一旦学生健康发生问题,就总是从学校体育寻找原因。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多项指标逐年下降,引来许多“学校体育怎么啦?”的责问声。但是,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健康是受多方面影响的,体育对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却不能包揽健康问题,尽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尽管近年来学校体育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力度,但是体育法规政策、体育资源及其分配制度、体育健康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某些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并削弱学校体育对学生的健康促进作用。因此,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学校体育对于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显然是杯水车薪,学校体育的健康促进功能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学校体育不能包揽学生的健康问题,学校体育充其量也只能是促进健康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学生健康问题不能由学校体育单方面承担。因此,应当理性审视学生的健康问题,改变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大包大揽的观念,给学校体育一个客观的定位。同时也要求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青少年儿童的健康问题,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努力,改变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局面。

1.2.3把握健康因素,和谐发展学校体育健康决定因素的复杂性警示我们,必须把影响健康的因素纳入学校体育改革视野,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和发挥有利条件,避免一切影响健康的负面因素。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实际上是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5]。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所有的人都应该获得最基本的健康资源,包括和平、适当的经济资源、食物和住所、稳定的生态系统和可持续性资源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示人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既考虑人的自然属性,又侧重人的社会属性,即兼顾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因此,学校体育改革一方面要根据人类行为科学规律,积极干预学生的体育健康行为,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体育资源和平等享用资源的权利,做到多因素发展的和谐统一,这应该成为未来学校体育改革的导向。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体育改革的焦点集中在体育课程改革,给学校体育带来一片生机。课程改革吸引了学校体育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所有眼球,虽然体育课程历来被认为是学校体育的核心,但是,局限于体育课程改革,必将给我们带来困惑。实践“健康第一”思想和“终身体育”目标,决不是体育课程单方面所能完成的,政策法规、社会环境、健康服务体系将成为实践“健康第一”思想和“终身体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相对发达阶段,物质条件相对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势下,学校体育改革应该与之相适应,使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政策法规、社会环境、体育健康服务体系等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和谐发展,确实为学生当前的健康服务,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创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实现“终身体育”目标

2.1实现“终身体育”应以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为核心大量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有益健康,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是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健康生活方式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把科学的体育锻炼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可以调节并改善人们的不良习惯,调适人们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状态,有益于身心健康。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体育作为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已经受到普遍采用,体育正以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6]。科学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与人的生命质量关系密切,与现代人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休戚相关的特殊生活方式[7]。宣传、教育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内容,可以使人们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并在获得科学锻炼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稳定而又健康的锻炼习惯[8]。

2.2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策略学校“体育健康促进” 广义的说,是健康促进在学校体育的延伸,是以体育为手段、以学校体育体系为平台的健康促进策略。结合健康促进理论,笔者把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定义为:以体育为手段,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在社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体育课程和非体育课程,创建安全的体育活动环境,提供合适的体育健康服务,以促进学生健康,逐步形成科学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的过程。这是一个通过组织和政策支持等举措,针对学生进行干预,减少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促使学生建立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策略,是一个全面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其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科学体育生活方式是“终身体育”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实现“终身体育”的载体,而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是促进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具体措施,因此,可以认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策略。依托学校体育体系,构建和实施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策略,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现实意义。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健康促进”的研究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出现[9-10],尽管它们还只是初步的、小范围的尝试,是个体行为层面的干预,但已经预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端倪及其广阔的前景。

2.2.1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内容构成构成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体系的内容应该是综合的、多层面的、全方位的、全面影响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借鉴学校健康促进理论,结合学校体育特点,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内容应包括政策与规划保障、体育健康教育、体育健康环境、体育健康服务、社区联系、个人体育健康技能培养等(图1)。

2.2.2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组织功能构成根据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内容设置具有相应功能的组织机构,以保证整体策略的实施,如图2所示。参与的范围几乎是学校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各部门的工作是通过技能培养、行为干预、环境的潜移默化来达到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

2.3PRECEDE-PROCEED理论模式的应用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从属于健康促进,操作上有健康促进模式的基本特征,因此,完全可以运用健康促进模式的组织框架。目前已有若干健康行为群体干预理论,其中最著名、应用最广泛、发展成熟的是由美国学者劳伦斯・格林(Lawrence W.Green)提出的PRECEDE-PROCEED理论模式,这个模式前后相互呼应,为方案发展和实施的计划指定、执行和评价过程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操作图式[3](图3)。如图所示,行为干预计划开始前要进行问题诊断,包括五个方面的诊断,即社会学、流行病学、行为和环境、教育和组织以及管理和政策诊断。计划制定后要进行执行与评价,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因素评价和效果评价。PRECEDE-PROCEED模式有若干个步骤,各步骤的工作内容如下:1) 社会诊断:是确定人们的健康需求和生活质量状况的过程,它通过参与旨在了解社区的活动来实现。2) 流行病学诊断:通过流行病学和医学调查确定目标人群健康问题的程度、分布和原因。3) 行为与环境诊断:行为诊断是描述可能影响健康的有关活动。环境诊断系统的评估影响健康的社会和环境因素。行为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于健康。4) 教育与组织诊断:发现教育和组织中的问题。5) 管理与政策诊断:是对制定和执行计划的组织及管理能力的评估。通过组织发动、协调、制定政策与完善政策等不同的干预策略,以实施计划。6) 因素评价:确定能引起行为和环境过程发生改变的因素,Green和Kreuter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大类:①倾向因素(predisposingfactors):通常先于行动,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条件,主要包括知识、态度、信念、价值观及个人的技能等。②促成因素(enablingfactors):是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包括卫生保健服务和各种社会资源。③强化因素(reinforcing factors):它存在于行为发生之后,是对行为积极的或消极的反馈,主要来自社会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和态度,也包括人们对行为后果的感受等。7.执行和评价:应该强调,评价不是最后的步骤,评价工作贯穿于整个过程。

该模式应用于学校体育,可以促使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促进的一体化,从而形成“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它对于学校体育具有科学方法论意义,对于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决定因素的权重也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也不断的发展着。学校体育也因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虽然学生健康问题不可能单纯由学校体育承诺,但学校体育应该力求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争取学校各部门把自己的工作与学生健康联系起来,努力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健康,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自有其相对完整的体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应当与时具进,不断汲取新的科学成果,借鉴不同学科的经验,丰富自身内涵,适当扩展外延。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但是,当轰轰烈烈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取得可喜成果,而学生体质健康却逐年下降时,我们是否应该抬起头来,放眼社会,洞察、分析被我们所忽略的健康因素和社会因素,调整改革策略,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使学生受益一辈子,真正落实“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思想。学校体育运用健康促进理论和操作模式,构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策略,正是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动员家长、学校、社区共同努力,通过创建体育健康支持性环境,以人类行为学为理论依据,科学干预和影响学生的体育行为,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它将为当前学校体育改革提供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主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 傅华,李枫主编.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

[3] 胡俊峰,候培森主编.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4] 王正伦.运动锻炼的阻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6(5):1-3.

环境健康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体力活动;
建成环境;
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1―0030―05

1 背景介绍

1.1 该领域国外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全球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许多城市也出现明显的离心化趋势,城市空间形态日益扩张,形成单一化和分散化的功能分区。这些过度扩张的城市,居住区多位于地带,而学校、商业、娱乐区域等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产生居住―就业、居住―休闲空间错位等,导致日常出行严重依赖机动交通。再加上城市的居住区健身、康乐设施不齐全、社会治安不足,街道空间环境的步行、自行车出行吸引力、便捷性、可到达性和安全性不足,居住区周边环境休闲活动吸引力不高等,这些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的变迁极不利于人们形成身体活动充分的生活方式。正是基于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建成环境、身体活动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构成了近年来公共健康领域的研究新热点。

1.2 国内研究需求背景

1.2.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的居住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工业化城市面临一系列来自环境卫生以及生态恶化引起的城市化难题,例如人口密度过高、住房问题持续尖锐、食品的卫生安全、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生活交通不便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都对人类的健康发展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2 《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表明,我国已经有数量相当庞大的慢性病患者,并且以每天13%的比例在持续增长,平均每10个人中就会有1.3个人确诊慢性疾病。在这些患者当中,包括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就有18.8%的人患有高血压,22.8%的人有超重的问题,11.6%的人患有糖尿病,7.1%的人患有肥胖病。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因素不仅仅是环境污染。所以平衡处理人们的生活习惯(主要指体力活动)、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关系,提高环境卫生,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生活水平。

1.2.3 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大气、水、土壤等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污染的治理。相对于此,对体力活动相关的环境问题的重视显得不足。2013年10月在沈阳体育学院举行的第12届华人运动生理与体适能学者学会则是国内第一次将“体育,锻炼和环境”作为主题进行研讨,这说明体力活动相关环境的研究逐渐在我国引起关注。当年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导致的各种社会安全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如今在我国也逐渐凸显出来。中国的城市环境在国情上和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与国外有很大不同,了解外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吸取其宝贵的经验,再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才是我国在实现城镇化目标中面对问题的办法之一。

2 体力活动的相关环境

体力活动相关环境是物质环境的一个分支。物质环境包括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建成环境是指所有人们创造或修建的建筑、空间和物体,可以包括家、学校、工厂、公园和休闲设施、绿道、交通系统和机动车辆,是通过土地使用、交通规划和政策等因素而形成的。其中建成环境和政策是关乎到休闲型、交通型、工作型和家务型/庭院型体力活动为目的机会的提供;
自然环境是人们经常积极进行体力活动的地方,如开放空间,当然也包括可以改变人们体力活动模式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水文、天气、植被和地形。而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建成环境,因为前期大量文献的成果已经可以为政策所用,通过政策选择用以改变建成环境的特点,使其更适宜进行体力活动;
社会环境可以包括个体、家庭和所有小团体,也包括更为广泛的要素,比如可以影响大群体或者整个社会的文化、道德以及导致社会紊乱的因素。其中,部分经过选择的社会环境才是影响体力活动的特定背景。这个社会影响的过程可能导致政策的产生,以对建成环境进行影响。但是关于体力活动相关政策的研究并不多见。

3 研究涉及的领域及其贡献

体力活动相关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健康领域,包括公共健康、运动科学和行为学科。二是城市规划。包括交通行为、城市设计和地理学科;
三是公园、娱乐和休闲学科,表1具体阐述了这三大领域的研究贡献。

4 研究现状介绍

4.1 国内研究现状

参与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健康主题研究的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和运动健康促进等三个领域。研究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所涉及的研究人员为数不多,但正逐渐呈现研究者增多和多学科背景的趋势。本文查询相关文献,对我国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历程做了梳理。

4.1.1 探索阶段

我国从2(9世纪90年代起,翁锡全指出了环境对人们体育行为的影响。同时提出体育相关的环境包括社会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其中所提及的“人工环境”的含义就和“建成环境”意义相当。除了理论研究外,陈昌惠于1992年开展了中国和瑞典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项目《住房类型、环境与居民健康协作研究》课题,在国内较早进行了建成环境(居住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4.1.2 初期阶段

21世纪初开始(2000―2008年)有国内外一些学者陆续介绍国外与体力活动或公共健康相关的城市规划的相关成果和城市计划,为国内开展此领域研究提供了国际视野。围绕本土开展的工作主要停留在健身环境的相关研究中。

4.1.3 多产阶段

自此(2009―至今),国内较多学者们开始了多视角、多学科的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吕筠、董晶晶、朱为模等人先后将该领域生态学的方法、健康城市空间的设计理念、理论模型等知识介绍到国内,为后续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至2010年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一个高峰,以2010年吕筠《杭州市城区建成环境对成人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韩西丽《城市邻里空间特征对儿童感知与户外体力活动的作用机制》的两项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为代表。张莹对国外体力活动及其相关环境的研究做了系统的介绍,同时对体力活动、建成环境(人居环境)、健康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翁锡全、何晓龙等人分析了城市建筑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影响,并介绍了城市建筑环境影响居民身体活动与健康的研究模型,为我国进行此方面研究提供了参考。至此,结合我国发展的社会背景,相关研究陆续开始,所涉及人群包括儿童和中老年人。研究内容包括体力活动和环境关系研究、体力活动环境影响因素和相关环境工具研究E203。

4.2 国外研究进程简介

通过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外国在从事体力活动相关的环境研究中涉及了很多方面,例如心理、自然、建成和社会人文等环境的多个方面。基于对外国文献资料的总体把握和综合分析,整个的研究进程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酝酿阶段、活跃阶段以及干预期5个阶段。

4.2.1 萌芽阶段(―1996年)

在萌芽时期,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关联刚刚吸引起人们的兴趣,这时还没有很多的资料可供查询。1996年在美国的卫生局负责人报告了健康和体力活动的关系后,很多人来研究这个问题,当时大部分的研究表明,缺乏体力活动和慢性病以及由此导致的死亡有密切关系。

4.2.2 形成阶段(1997年―2002年)

形成时期主要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并产生了众多的相关理论。健康和体力活动的关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对健康的提升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时期的研究进程和我国目前的体力活动发展现状很类似。

形成时期的研究已经逐渐依据体力活动,并将其作为研究的中间载体,进而研究健康和城市环境建成单因素的关系。这些就是城市卫生规划学中体力活动方面的早期雏形。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环境和体力活动的作用影响力,并且投入了财政支持对其更好的研究。在探究体力活动和物质环境因素关系的众多研究成果中,美国的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设立的项目“环境研究和活跃的生活政策(Environment Strategy and Ac-tive Life Policy,简称ALPES)”,取得的研究成果更为显著。这些成果对提高人类的体力活动有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形成时期产生的“社会―生态(social ecological model)理论模型”,是后期研究两者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形成时期的研究主要是根据经验,得出的理论成果大多是主观意义上的,并且研究的因素也比较少。研究的环境因素也大部分是依据实用主义,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也不少。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有5个环境因素影响了体力活动,这5个方面是:汽车、宠物以及体育设备等个人相关设备的占有使用、人工与自然环境等相关土地的可持续性、自行车与人行道的坡度设计以及环境安全影响的视觉景色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形成阶段仅仅是整个探究过程的早期阶段,还只是处在探索期。涵盖了经济、文化和环境心理等人类居住环境的各个方面,以环境学的心理和行为分类学科研究理论为依据,结合流行病学的研究理论,得出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4.2.3 酝酿时期(2003年―2005年)

酝酿阶段以生态社会的理论依据为指导,进行大量的实证探究,并且在其研究的基础上也对模型理论进行了证明和改正。所以这个时期是以环境城市卫生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为主要依据。这个阶段也出现了一些环境规划方面的理论模型。Pikora在2003年提出了针对环境和体力活动关系的新型理论成果,依据社会一生态理论模型,对研究人体健康和城市卫生规划的相互关系,具有理论方面的指导意义。

酝酿时期的研究主要是提高和升华原有的理论基础。理论成果也更加客观,研究的环境因素也越来越丰富,主要在4个方面体现:土地混合利用(land―use mix)、街道连通性(con-nectivity)、城市扩张(urban expansion)以及净居住密摩(net residential density)等很多环境原因方面,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也全面细化。

4.2.4 活跃阶段(2006年―2009年)

与形成阶段相同,酝酿时期也主要研究环境的4个因素:建成、住区心理、生态以及社会。但是在活跃阶段,其主要研究体力活动和生态自然环境,在研究方式上更加客观化,研究内容上也更加尊重自然,针对小部分的特定人群,使用计步器得出相关的体力活动的测量数据,但是自然环境数据的获得则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环境监控。例如Togo F。研究目的旨在了解与体力活动相关的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以获取更实际的理论数据,从而制定有益人体健康的预防措施,形成环境规划对体力活动的有效促进。

4.2.5 干预阶段(2010―至今)

经过前期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后,陆续出现了一些干预性研究。主要通过对与身体健康相关的各种自然环境、建成环境等的干预,从而达到控制或减轻体重、增加体力活动、促进身体体质健康的干预目的。较早开始建成环境的研究是Niemela等人于2000年开始的工作环境对生产力的干预性研究。自此后的建成环境干预研究除了针对公众的健康外,更多的研究集中在从生理和心理层面出发进行的各年龄阶层特殊人群的干预,如肥胖、心血管疾病和自闭症等。

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融合的。但由于人为改变这两类环境的现实操作性不强。为此,该领域的干预更多是体现在科研成果的实践应用以及增强人们对建成环境对身体健康影响的意识。而所有对环境的干预结果最终都以政策的改变得以体现。例如Rosenthal等人介绍了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学院的两项融合了自然环境与建成环境、涉及环境健康、城市规划、公共健康等多个学科间的干预工程,旨在为了解全球气候和建成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试图做出改变。纽约气候和健康工程就研发了一套可以评估都市地区气候和土地等建成环境变化所导致人们公共健康变化程度的模拟系统。“城市冷环境”工程旨在通过采用传授社区居民关于“建成环境的干预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利与弊的影响”的知识,从而最终建立具有导向性的政策。这可以缓解有害、多变气候对人们健康及城市的危害。

4.3 文献总结

4.3.1 研究视角:早期外国有关体力活动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环境的3个方面:建成、社会和心理。这几年才开始研究环境的自然生态和体力活动的关系,目前还只是在早期阶段,对自然、生态以及人体健康三者的关系还不太了解,因此还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上述环境共同构成了体力活动相关环境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4.3.2 研究方法:在此方面已经不仅限于使用某一种研究方法,而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采用电话访问以及问卷调查的主观方法统计来自各个层面的社会资料、环境认知资料以及体力活动资料。客观研究则通过GIS、GPS、网络如Google StreetView和Google Walkability测量等高科技手段,借助对交通地图和航片的数据分析,来获得各个方面的有用信息。借助现代科技如GPS的民用化、资料的获取多从国家层面的普查数据或者公开的信息地理数据资料网站获取。统计方式有:分层建模(Hierarchical Modeling)、泊松回归方程、物流回归以及皮尔逊相关线性方法(Pearson correlation Approaches)。分析软件有:分层线性和非线性建模(Hierarchical Linear and NonlinearModeling)即HLM软件,另外还有Arcgis,Arcinfo工作站,定制的视觉软件Custom Visual,基本编程Basic Programming(ESRI公司.雷德兰兹CA)、SPSS、SAS等。

4.3.3 研究内容:更加注意健康、体力活动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之在内容上更加丰富。与此同时也兼顾其他的生态自然环境的因素研究。不过从这些理论成果上看,指标研究依然处于低水平的研究上,即指标体系只能从单层向多层研究或者多层向单层研究。

4.3.4 研究榭式:社会一生态研究模型是目前用的最多的研究模型,这个模型是目前相对比较全面的一个研究模式,对此领域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在环境和人体健康方面或者体力活动方面的理论成果还不能全部借鉴,有一定的缺陷。

4.3.5 体力活动问卷和分类:根据其目的性,体力活动可以分为家务、工作、交通和闲暇时间4种运动方式。大部分是通过电话及问卷调查、自己记录报表的形式取得一周或者一个月内的体力活动情、况。依据运动时间长短、强度大小、频率高低的不同,又可以把体力活动分为很多种;
常用体力活动调查的问卷有国际体力活动问卷(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questionnaire)简称为IPAQ,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系统(Behavior 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即BRFSS。

4.3.6 环境体指标的确立方式:大部分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主要成分,也可以从其它的变量中筛选,例如环境友好型社会指标体系、聚集分析法(Gather analysis)以及德尔菲法(Delphi Methoal)等。外国的文献资料表明,体力活动可以作为研究健康与环境关系的中间纽带,也可以和人体健康一起作为研究指标的变量。

4.3.7 研究范围的确定:以人口的密度高低和地域的贫富差距作为选择远郊区、近郊区以及城市中心三个位置研究范围的主要依据。也有一些是依据收入的高低来确定是高行走区域(high-walkabmty)还是低行走区域(low-walkability)。研究范围可以从小孩到老人,将民族、收入、教育水平以及年龄和食物热量摄人多少作为研究社会统计的自变量,因变量则是体力活动和人体健康。根据GIS研究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研究:1km,3km,5km和200m,400m,600m。对于区域的划分,Sallis和Gordon-Larsen提出,成年人体力活动比较适合$km的缓冲区域。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因为较小区域内收到的交通干扰不大,所以范围越小的区域越合适。根据Nelson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3km内的缓冲区域最适合青少年体力活动。

5 问题及展望

5.1 存在问题

5.1.1 未确立系统的建成环境指标

当前,建成环境、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关系研究中的建成环境指标,无论定性还是定量指标,均存在指标不够系统的问题。造成这方面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该领域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又存在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因而参与研究的工作人员背景有很大的差别,并且研究都是基于自身角度,因此所做的研究不统一、不系统。还有,现在所得到的环境建成因素指标多基于城市形态的静态测量,许多建成环境指标之间建立不起良好的联系,如果能从城市形态不同时间的纵向测量(也可称动态测量)如城市蔓延出发,则更易构建系统的建成环境指标体系,尤其是针对建成环境的定量测量。

5.1.2 健康指标多局限在身体形态学指标如体重、BMI

建成环境通过影响身体活动,进而影响居民的健康。该领域研究目前多以体重、BMI等来衡量健康水平。许多研究认为,BMI等身体形态学指标并不适宜作为体力活动的健康效益指标,因为体重、BMI等受遗传、饮食等的影响较大。Duncan等(2012)对1034名波士顿青少年的BMI进行Z-core编码,并利用ArcGIS技术与户外娱乐场地、公园、公交站、地铁站、文化/教育场所、十字路口、人行道覆盖等城市环境因素进行匹配,发现两者没有一致性。

5.1.3 女性、残疾人的研究有待深入

受益于美国CDC和国家脑缺陷和残疾发展中心的资助,Rimmer等撰写了《用于测量建成环境和体力活动的工具检验》的报告。他们发现,当前针对影响体力活动的建成环境测量工具极少针对残疾人进行设计。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研究对象一般针对青少年和老年人,对于特定的女性研究的报道尚不多见。

5.1.4 GIS定量测量建成环境指标的缓冲区问题

影响个体体力活动的城市建成环境并非整个城市空间,而是与个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定地理区域内的空间。如家庭住址的1km范围内的空间,日常通勤的道路周边环境等,目前研究建成环境影响体力活动的研究多在家庭住址、学校、单位建立一定距离的缓冲区。在地理学中,缓冲区是指目标地理空间的影响或服务范围。建立缓冲区的作用一方面强调了与个体密切相关的那部分建成环境,将那些距离个体生活空间较远的空间元素排除在外;
另一方面,缓冲区的建立使得不同区域的研究具备了比较的可能。早年,缓冲区一般以建立圆形缓冲区为主,由于圆形缓冲区未考虑街道布局、交通障碍等因素,近些年逐渐被更为科学合理的路网缓冲区所替代。当前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不同的GIS软件创建出的缓冲区不一致的问题。此外,许多研究表明,道路周边环境是影响人们出行的重要因素,但该领域研究中基于线要素(道路)缓冲区的分析还很少。

5.1.5 对体力活动的背景空间研究有待深入

当前,许多建成环境因素影响体力活动的研究结果并未达成一致的结论。这一方面存在建成环境指标不够系统化的缺陷;
另一方面忽视了特定的城市空间与不同类型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如靠近田径场使得个体的跑步行为发生具备了建成环境条件,周边具有良好的自行车道和休闲绿道更易吸引人们骑自行车出行。随着GPS技术不断完善和大众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再加上GIS数据库要素的不断丰富,这为体力活动空间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2 建成环境、身体活动与健康关系研究的今后发展

当前的全球公共健康趋势促成城市实体环境和体力活动的这一研究领域。虽然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但也应该一直记住这是一个组成部分。与建成环境的关系通过一些其它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特征、个体和文化变量、安全和时间配置进行运行(TRB 2005)。一个全面、综合的方法是改变社会形态、改善居住区对体力活动的理解度以及改变实体环境。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可能会在以下一些方面有所突破:

(1)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

(2)结合食品环境的分析是趋势;

(3)建立基于计算机和GIS技术的建成环境、体力活动监控平台,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4)跨学科和跨部门的研究、政策制定和干预实践的合作更加紧密;

环境健康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与健康理念;
环境科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环境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健康的环境是人类健康的先决条件,环境健康及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环境科学永恒的主题。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尽管在各自的课程设置上有其特色,但对环境与健康的思想贯彻大都不够,一般很少或未开设有关体现“环境健康”与“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思想的相关课程,且专业设置呈现出以污染控制为主体的特征,即事后弥补的策略贯穿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1],[2]。

二、社会发展对环境教育的要求。

由于环境与健康意识的缺乏,环境污染和破坏导致我们的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近几年频繁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造成人民身体健康和财产的损失。尤其是环境污染的长期效应,将对数代人的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关注环境污染对环境健康和人体健康的损害已刻不容缓,抓好环境与健康工作已迫在眉睫[3]。目前,美国的环境类专业高等教育中,已用“污染预防”和“清洁生产”等课程替代原来的“污染控制”[4]。

环境科学教育课程应将环境与健康的理念贯穿其中,关注实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以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环境与健康理念、环境道德、环境伦理和环境价值观。因此,课程体系应该使学生除了获得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之外,还获得环境与健康的理念,并将获得的理论与解决相关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

因此,目前的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环境事业发展的要求,改革是必由之路。但改革应根据国情、校情,要充分考虑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尤其是基层环境保护、环境应用、环境控制等工作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这样的改革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5],[6],[7]。

三、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

环境科学专业在温州医学院设置于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于2005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自创办环境科学专业以来,我院充分发挥医学特色,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围绕培养“培养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咨询、环境监理、环境医学等领域技术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的目标,从以下各个方面不断调整、完善有关教学安排。

1.修订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计划。按照构建“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培养体系的理念,全面修订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特别是在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要求中,突出强调了本理念的作用。

2.优化课程体系。按照“以环境与健康为主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注重环境与健康的联系,注意向灵活性、多样性发展,注意正确处理好通才与专才、继承与创新、个性与共性、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关系,构建综合理化的课程体系,积极开设跨学科、边缘学科课程,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广泛交叉和相互渗透。

按照“优化内容、兼具特色、加强应用、反映现代”的原则,遵循环境与健康的中心思想来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工作。“优化内容”指根据环境与健康的理念重新构建学科课程新的知识结构,并对讲课内容优化精选。“兼具特色”指在课程体系安排上充分利用我校在预防医学和卫生检验方面的优势及特长。“加强应用,反映现代”主要指课程要有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和信息。将精减部分污染控制方面的课程,增加关注环境与健康方面的相关课程,加强在环境健康评价方面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使课程体系更趋合理。

现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既包含使学生能够接受环境健康训练的课程体系(如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等),又包含能够体现教学特色,反映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课程体系(如环境流行病学、环境医学、食品理化分析等),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环境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

3.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学生知识掌握评价体系。改变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新信息、新材料、新思路,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积极开展和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

完善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围绕环境健康的教学指导理念,积极增大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开放性。

4.实行大学生导师制,既教书,又育人。所有环境科学的本科生第一年实行班主任制,从第二学年开始直至大学毕业实施导师制,期间为三年。导师负责与学生探讨制定学生的发展与研究方向,将环境与健康教育融入具体工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直接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

四、结语。

通过“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的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建设”,我院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而且掌握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先进理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优秀的环境科学专门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新形势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明.健康与环境:人类未来的共同点.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VOL19(3):36-38.

[2]李春杰,贾金平,王文华,程金平,陈思.环境专业实践教学和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7,(2):18-22.

[3]何兴舟.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与健康领域面临新挑战及对策.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VOL24(7):469-470.

[4]孟伟,于云江,郭庶.国内外环境与健康的管理与研究.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VOL24(1):4-7.

[5]田亚平,刘沛林,王鹏.基于环境教育使命的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VOL26(6):127-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