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中从事教师岗位工作而未学习过职业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和未取得上岗资格的人员(师范类院校毕业人员除外)。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教学(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路工程师职称论文【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道路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一、培训对象
各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中从事教师岗位工作而未学习过职业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和未取得上岗资格的人员(师范类院校毕业人员除外)。
二、培训内容
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教学(原生产实习教学法)等4门课程。
三、报名时间及相关程序
报名时间:自通知之日至5月30日。
报名程序:
1.单位组织网上报名:
登陆*职业培训网(),进入在线服务栏“网上报名”系统,按机构所在区域(如福田区等)进行报名登记。
2.单位统一银行转帐或汇款;
3.职协将报名名单反馈各区培训科;
4.各单位交费后,凭交费回执到职协或各区培训科就近领取教材、作业册,并交每人大1寸红底彩色相片1张。
四、函授面授和考试发证
培训学习以函授自学为主,面授为辅。
1.函授自学时间:自领取教材后,开始自学并做作业册,至培训班开班前。作业册须在考试结束时与试卷同时交监考人。
2.考试成绩和作业成绩均合格者发给职业培训教师教育理论培训合格证书。该证书作为申请教师上岗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之一。
五、面授及考试时间、地点
班期
面授时间
考试时间
地点
第一期
2009-5-22至23日
2009-5-24日
*街道六约社区新塘路138号(*市携创技工学校校园内)
第二期
2009-6-6至7日
(暂定)
2009-6-13日
(暂定)
福田区福强路1007号高训大厦16楼教室(*高级技工学校校园内)
第三期
2009-6-9至10日
2009-6-11日
*区中心城龙翔大道8029号(区劳动局五楼教室)
第四期
2009-6-16至17日
2009-6-18日
*区新安三路60号(区劳动局右侧,新明卓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园内)
第五期
2009-6-23至24日
2009-6-25日
*区福强路1007号高训大厦16楼教室(*高级技工学校校园内)
以上面授及考试时间如有变化,将于开班前一周在*职业培训网()予以公布。
六、培训费用
每人收费600元(含教材资料、面授辅导、考务、办理结业证书及午餐等费用)。*市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会员单位参训人员可享受费用优惠,每人按540元收取。
缴费方式:通过银行转帐或汇款(注明培训班名称),凭银行回单原件换领发票。若需要也可直接到我会缴交。
收款单位:*职协培训中心
开户银行:建行*分行中心区支行
帐号:44201566400050003622
七、注意事项
参加教师理论培训后需申请职业培训教师上岗资格认定的人员,应分别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职业培训机构教师上岗资格认定基本条件
1.文化理论教师:要求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学历。
2.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学历,同时应具备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若文化程度为高中学历,则应同时具备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
(二).技工学校教师上岗资格认定基本条件
1.文化理论教师:要求具备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普通高等师范学院或本科以上学历。
2.专业理论教师:要求具备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普通高等师范学院或本科以上学历,同时应具备初级工或以上技能水平。
3.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具备高级技工学校(高职院校)或以上学历,同时应具备中级工或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82997901、82998177
道路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关健词]高职教育;
青年教师;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1-0027-03[作者简介]周新韶(1974―),男,广西上林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物流管理和高等职业教育。
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新时期下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十以来,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高等院校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直到“十一五”末期,全国有各类高等职业院校1300多所,各类在校生达1300万,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组建专业与技能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建设中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一)青年教师人员结构较为复杂
中国高职教育由于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没有专门培养职业高职教师的机构。青年教师队伍结构相对复杂,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技校升格或由行业办的学校转制而成。青年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部分是学校升格前留校工作的优秀中专和大专毕业生,他们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但是理论基础不深,科研能力有限;
一部分是公开招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另外一部分是从企业引入的优秀技术人员,他们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历,但是没有经过专业的高职教育培训,教学经验欠缺。青年教师的来源广泛,学历不同,专业各异,给教师培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青年教师敬业精神有待加强
目前,高职院校里的青年教师多数是“70后”“80后”。在他们当中,部分青年教师存在思想政治观念谈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模糊,职业操守较差,缺乏爱岗敬业、努力进取、刻苦钻研精神的问题,个别青年教师平时纪律散漫,对待工作热情不够、责任心不强,集体观念、凝聚力、协作精神欠缺,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难以起到教师的表率作用。
(三)青年教师教学实践经验欠缺
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岗前培训时间短,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认识肤浅,不能很好把握教育工作的本质。有的教师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认为上完课就行了,教学过程中不注意互动,课堂氛围不活跃。有的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不重视,不按教学大纲认真备课,知识结构陈旧,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影响了教书育人的质量。“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导致培养出来的高职毕业生理论知识空洞,动手操作能力差,不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有违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
(四)青年教师职称与学历不对称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需大量招聘青年教师。他们之中,有些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本科或研究生,有些是刚从行业企业转入高职教师队伍的。因为工作时间短且多数看重学历而忽视职称,他们职称普遍较低,仅有初级水平,从而导致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称学历不对称的现象屡见不鲜。
(五)青年教师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改变、消费方式的多元化以及教师行业的低收入容易让青年教师心理失衡。同时,青年教师群体人数众多,他们往往需要承担更多更重的社会责任,婚恋、家庭、住房等现实问题严重困扰他们。如果不及时对他们进行思想疏导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现实问题,青年教师就很难把心思放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容易导致人才流失或到社会兼职现象,从而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六)高职院校管理缺乏激励机制
青年教师在高职院校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产生职业倦怠感。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缺乏对青年教师考核制度、职称评定、科研能力、岗位津贴、职务晋升等方面的激励机制。青年教师“重科研、轻实践”的现象比较严重,在职业规划方面以提高学历为主,对专业实践能力方面重视不够,影响教学工作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这与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不相符。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社会发展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现阶段,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教学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学习型、实践型、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意义重大。
(一)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师者,以“德”为先。青年教师要承担起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责任,要全面贯彻和落实教师法等国家行政法规。高职学生来源成分复杂,主要有高考第四批录取、中专技校毕业生,有一部分是通过调剂志愿而来。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够、自卑心理强。青年教师处在教育管理一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跟学生接触较多,在思想品德、工作态度、行为规范对学生起着榜样作用。所以,必须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培养。
(二)认真做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的计划的过程。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青年教师在职业选择、职业培训、职业通路等方面都需要有正确引导,避免产生职业倦怠感,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当中。
1.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做好职业前期准备工作
岗前培训首先对入职教师进行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等内容的系统培训,组织考试和资格认定等工作。由于培训学习时间较短,这些内容需要青年教师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青年教师要善于学习,要对国家高等教育的大形势、本校的基本工作情况和管理制度方面做全面的了解。此外,还要对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有深入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对职业初期的青年教师来说,主要解决自身“我要做什么”的问题,从不了解到逐渐熟悉、热爱高等职业教育事业。
2.加强青年教师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实践应用技能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其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议、服务和管理一线操作能力强、实用技能创新型技能人才,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要求,使学生毕业上岗就能适应行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强度。在课程设计上,职业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为1∶1,即上“一节理论课”的同时也要上“一节实践课”,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首先,教师自己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支撑,更要精湛的实践能力,达到“双师型”要求。解决职业规划中“我能做什么”的问题。建立新老教师一对一“导师制”,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导师作用,手把手教新教师。青年教师要虚心向老教师、能师学习,熟悉教学大纲、认真备课、授课技巧和过程等环节,反复模拟练习。其次,有计划地选送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去学习锻炼,形成长效机制。在贴近生产实践工作一线过程中,不断增强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高等职业教学人才。
3.加强青年教师科研自主创新,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特色办学、科研创新、内涵建设,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鼓励青年教师一专多能,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适当参加科研和创新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管理机制方面特别是经费和项目申请上要重点向青年教师倾斜,为青年教师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校内环境。此外,高职院校还要成立校外企业科研开发基地,为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创造校外环境。学习应开展科研和自主创新的转化工作,思考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让青年教师感受到学校重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提升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
4.加强青年教师再培训工作,做好职业通路设计工作
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要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而作出调整。高职教育中不再存在以前“一本材料讲到老,备课一次管十年”的现象,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青年教师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要提高自己学历和实践能力。首先要提高学历,主动参加理论学习,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关注时事,了解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开阔视野,保持社会发展的敏锐性。其次是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对青年教师实施短期培养计划(1―3年)、中期培养计划(5―10年),学院要针对青年教师不同的知识结构、培养层次和专业背景进行有计划的培养。有计划地选送不同年龄、性别、学历、专业、双师结构的青年教师到对口的企业进行培养,优化专业人才结构。在职业发展通路方面,指导青年教师做好自己的职业通路设计,不同时期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使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学校的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三者联系起来,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为青年教师的职业通路辅平道路。
(三)加强高职院校制度管理,完善青年教师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要在管理体制上建立健全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学院党委、工会、共青团委等组织要适当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在学院政策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在学历提高、实践培训、教学科研、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生活质量等方面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与此同时,还需营造良好的空间和广阔的平台,克服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做到优胜劣汰,以管理体制和人性关怀造就人才。
三、结束语
总之,社会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竞争力强、充满活力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实用人才,为创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红委.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措施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9-71.
[2]何红梅.浅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6):172-173.
道路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军队院校;
任职教育;
“双师型”教员
一、“双师型”教员的深刻内涵
“双师型”师资要求最早是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提出来的,由于“双师型”师资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必备条件,军队任职教育是军事职业教育,也属职业教育的范畴,所以,在军队的任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也应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员的要求。
关于高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员,“高等教育统计指标解释”的解释是:“双师型”教员是指高等职业学校中具有中级及以上教员职称,又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课专任教员:一是有专业实际工作中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二是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员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员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三是近五年主持(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或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及提升技术的设计安装工作),成果已被企业(学校)使用,达到同行业(学校)中先进水平。以上“双师型”教员资格的规定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中被广泛援引,但在实际操作中,各院校的标准又多种多样。而作为军事任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员,该如何界定呢?
军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出,反映了军校任职教育自身发展和军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双师型”教员是指既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专业示范技能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员。“双师型”教员在专职教员中的比例,是任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结构性指标。结合军校任职教育的实际,可概括如下:“双师型”教员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教员:一是具有两年以上的基层部队训练、管理等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验,能够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二是既有讲师及其以上职称,又有本专业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三是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部队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效益。
二、“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双师型”教员队伍是任职教育院校的当务之急,是院校发展的战略性基础工程,“双师型”教员占教员队伍的比例是衡量任职教育院校师资队伍实力强弱与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因此,任职教育院校“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非常必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建设“双师型”教员队伍是任职教育特色的要求。教育的品质决定于教员的品质,只有教员成为精理论、善实践的典型,才能培养出能文能武的具有综合军事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建设“双师型”教员队伍是课程改革的需求。学历教育的培养模式,以学科体系为主线,重理论,轻实训,重设计,轻操作。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泾渭分明;
文化课教员、专业课教员、实践课教员分
工明确。而任职教育改革要求实行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以突出操作技能培养的双元制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替代以理论知识传输为目的的单一形式的课堂教学法,只有“双师型”教员才能适应任职教育新课程模式和新教学方法。
(三)建设“双师型”教员队伍是改变教员队伍知能结构的需求。传统学历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的专业课教员在校期间实践操作能力就很薄弱,又从校门到校门,实践能力都不强。不改变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没有大批能胜任实训教学的教员,我们就不可能实现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摆脱不了走学历教育的老路。
三、任职教育院校对“双师型”教员素质的要求
(一)任职教育独特的职业性特点决定“双师型”教员必须具有较强的再学习能力
任职教育要求学员掌握军事理论知识和专门技能,融职业、学习、研究于一体,属于高级智力劳动实践,需要接受比普通职业更多的教育与训练;
向部队提供独特性的岗位服务,承担比普通职业更大的指挥与管理职责。这就要求任职教育教员要有比较高的再学习能力,既要掌握专业方面的知识,精通所授学科的系统知识,了解专业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武装头脑,也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这样才能丰富学员的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二)任职教育的应用性特点决定“双师型”教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任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部队、服务部队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军事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军事人才”,这要求任职教育教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实践技能是“双师型”教员所特有的内在素质。任职教育在使学员掌握军事专业任职基础的同时,强调实践应用,突出培养解决任职岗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任课教员应该了解和掌握部队基层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三)任职教育的综合性特点决定“双师型”教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能力
任职教育强调以实践为基础消化理论、以操作为中介发展能力、以服务部队为宗旨促进军人职业道德的形成,经过培训,使学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体体现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做人与做事的统一。任职教育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双师型”教员应该具有良好教学研究能力,通过加强教学研究,善于发现不同层次类型的教学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学手段,能够结合任职教育特点大胆提出新构想,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改革,构建适应多方向、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模式。
四、建设“双师型”教员的主要对策
加强教员队伍建设,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军事技术人才迫切要求一支“双师型”教员队伍, 这是任职教育的特色, 也是任职教育院校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一)规范“双师型”教员资格认证程序
任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政策制度作保证,军委总部应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双师型”教员资格认证制度,使“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双师型”教员资格的认定程序为:
1.各部系应大力督促本部系教员结合自己的专业情况,按照以上条件申报“双师型”教员资格认定。
2.凡符合“双师型”教员资格条件的教员,应于评定年度向部系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3.各系部在初评的基础上,向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推荐并提交有关证明材料。
4.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每两年组织评定一次,每次评定的有效期为四年。
5.对已超过有效期的“双师型”教员资格,应重新进行申报,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根据本人在受聘期间的工作情况决定续聘或解聘。
(二)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
现行的职称评审对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员与学历教育院校没有区别对待,对任职教育院校教员的职称评审仍然偏重学术要求,而对技能考核则没有要求,这与任职教育的本质不相适应。根据任职教育“双师型”教员的特殊性,尽快出台任职教育独立的教员职称评审标准,要把技能考核作为任职教育教员职称评审的主要指标,适当降低学术要求,真正体现任职教育对“双师型”教员的素质要求。
(三)提高“双师型”教员的待遇
“双师型”教员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有较高造诣的教员群体,承担着较一般教员更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因此,应制定“双师型”教员的奖励政策。对取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员,学校发给“双师型”教员资格证书;
院校一次性给予奖励;
院校在制定职称评审、骨干教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要向“双师型”教员倾斜,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具备“双师型”条件的教员,使“双师型”教员在晋升职称、出国培训、工资津贴等方面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以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稳定。
(四)拓宽师资引进渠道
任职教育院校在“双师型”教员队伍的培养上,应一切从军队实际出发,积极、灵活地采用多种形式和坚持多条腿走路的方针,走出一条既重视校内专业教员队伍的培养,又重视校外兼职教员队伍使用的新路子,从而形成较为健全的院校师资培养体系,为我军高技术人才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选调部队优秀军官
从部队选调优秀军官到院校任教,在规定时间内施教。把部队新的作战思想、新的训练方法、最新需求信息和管理经验带到军队院校,增进院校教育与部队作战训练、管理教育的交流,这样,既解决了教员长期脱离部队实践的问题,又抓住了任职教育的适时性和层次性,从而增强军队院校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军队院校办学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
2.聘请校外专家学者
聘请国内外、军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院校的兼职教授。根据需要外聘兼职教授,充分利用驻地各种先进的教育资源,扩大教员队伍的知识范围,开阔任职教育对象的视野,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
(五)加强“双师型”教员部队任职锻炼
我军任职教育院校大都由学历教育院校转换而来,对大多数教员而言,主要是缺乏部队任职经验以及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因此,军校任职教育教员到部队任职,是了解和熟悉部队的重要方法,可以提高教员对各个岗位任职要求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教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是提高任职教育教员素质的必要途径。
1.任职锻炼。相关教员应根据所担负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以及相应的技术职务和技术等级,到合适的部队担任实际行政领导职务和党内领导职务,按条令规定履行任职期间的职责,参与各项活动。任职期限一般为1-2年,并可按照工作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轮换。
2.代职锻炼。任职教育院校教员应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到相关部队代职。在代职期间,按照条令规定履行职务的职责,并按照代职期间院校和部队所赋予的其他任务的要求,做好自己在代职期间的工作。代职期限一般以一年为限,并可根据教学任务的调整,适当延长或缩减。
3.兼职锻炼。任职教育院校教员可根据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需要,兼任部队相应的领导职务。在兼职期间,应由院校根据兼职教员的教学安排,与部队协商兼职工作时间、兼职工作任务,以及兼职期间的管理办法,兼职教员应严格按其执行落实。兼职期限2-3年。
高素质的教员队伍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不论哪个专业,我们的任职教育院校都要尽可能又快又好地培养出更多受部队欢迎的技能型、应用型专业人才,都必须尽快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员队伍。为此,我们应不断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来探索任职教育的特点和把握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灵活地采用多种形式和坚持多条腿走路的方针,形成较为健全的任职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为我军任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铁岩,吴兴伟,刘铁雷.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2002,(4).
[2]孙俊台.现代任职教育呼唤“双师型”教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1).
道路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年教师 工会 交流 引导
0 引言
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年轻教师在学校教师比重的不断增加,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如何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队伍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未来,同时也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工作。而教学基层工会如何在培养青年教师队伍的工作中发挥作用,是文章探讨的重点问题。
1 青年教师的特点
随着学校规模和师资的扩大,大批刚刚走出校门的莘莘学子走上讲台,加入教师队伍,他们传承了高校教育模式也有着自己的很多想法,同时也在适应着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高校教师队伍里,青年教师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1.1 青年教师走出高校大门步入教师职业,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工作价值和职业定位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疑惑,极需要同事和学生对于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身份的认可。
1.2 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方面的匮乏往往会产生心里上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挫败感,导致工作时的焦虑,对于其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1.3 青年教师队伍的扩大使得其在职称评定上面临比以往更大的挑战,这使得青年教师不但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或者更多的参与科研和项目工作,也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青年教师的心理负担。
1.4 青年教师往往都是研究生毕业,工作后不久就会面临结婚生子养家糊口的生活压力,这对于本来就面对众多压力和负担的青年教师来说无疑是避坑落井、雪上加霜。
1.5 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在认识不深的情况下对于教学工作有着很多不成熟的看法,当然也不乏优秀的意见和建议,而这些看法无论正确与否往往会在抱瓮灌唯、抱残守缺的旧体制面前碰到挫折。这时如何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则显得尤为关键。
2 工会工作的开展
工会作为党领导下最贴近青年教师的群众性组织,在当前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旋律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基层工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在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发挥出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做到全心全意面向青年教师,时时刻刻做青年教师利益的维护者、困难的知情者,才能使得工会凝聚人心、勃发生机,促进青年教师以及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面对青年教师如上的特点,下面就工会如何做好青年教师工作浅谈几点看法。
2.1 加强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水平 针对青年教师在角色转变过程中价值观和职业观,工会要经常组织青年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帮助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与行为规范。认真学习讨论中央领导同志参加教师节活动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
学习教书育人的先进理论,提高思想觉悟,立志在工作中做到:充满爱心,忠诚事业;
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组织青年教职工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以及和教师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学校的规章制度,帮助青年教师所从事职业的权利与义务,更新观念,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报告会,让青年教师接触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同时帮助青年教师制定读书活动方案,引导青年教师利用空余时间提升自身业务水准,形成良好的学习之风,同时以报告会、茶话会或征文的形式来互相交流,并推动青年教师将读书所得的有关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2 加强交流,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 青年教师多数毕业于正规高等院校,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教育与训练,学历层次高,心态年轻,易于沟通,同时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精力旺盛,工作热情高,这些都是青年教师的优势所在。同时,青年教师往往自恃清高,急于进取,缺少必要的积淀,导致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经验方面的欠缺。工会应多组织青年教师与优秀的老教师交流学习,老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磨砺学识渊博、精通专业、懂得教育规律,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极强的教育事业心,青年教师若虚心向他们学习,则会使教学少走弯路,避免在错误方法下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交流的形式可以从备课,听课,课后交流几个方面进行。工会可以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老教师的教案;
组织参加听课活动;
组织与老教师座谈等多种形式来使得青年教师学习老教师教材的组织,在授课中如何实施,重点、难点如何处理,授课语言的组织,板书和版面的布置等。
2.3 加强引导,为青年教师指明职业道路 青年教师对于职业道路的迷惘以及职称评定的烦闷,无疑会影响其正常的教学工作与日常生活,工会此时应做好青年教师职业道路的引导工作为青年教师搭建好职业平台。组织开展说课、赛教活动,让青年教师夯实专业基础、提升表达应对能力;
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论坛活动,让青年教师充分抒发自己对教学改革、教学方式的看法和意见,让青年教师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组织青年教师参与项目建设,奖励优秀成果、论文,为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打下基础。
青年教师年轻气盛,难以接受职业道路上的挫折,往往领导的一句指责,学生的冷遇,同事的怠慢,所提意见不被采纳等,都会使得青年教师产生负面情绪。工会应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谈话,关心其思想动态,引导青年教师正确面对。
2.4 关注青年教师的业余生活 青年教师在收入方面往往与自己在企业、公司的同学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业余时间却较多;
青年教师往往并非本地生人,在人际关系生疏之初,过多的空闲时间反而容易加重青年教师思想上的负担。工会此时应多为青年教师组织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建立人际关系以及解决个人恋爱问题,让青年教师尽快的融入到学校、社会这个大集体中。活动的形式可以是野营拉练、组织素质拓展、组织联谊会等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3 小结
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高职教师队伍不断年轻化,大批青年教师在以学生的身份前脚迈出校门,后脚以教师的身份又一次迈入校门,他们有着自身的诸多特点。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工会作为与青年教师最贴近的组织就应当在青年教师的职业道路、学习生活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学习、交流,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引导,关心青年教师的业余生活,为学校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梁樑.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J].甘肃教育,2010(3):37-38.
[2]袁诚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182.
[3]门国良,党卫锋.遵循教师礼仪,加强师德修养[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10(6):62.
道路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明确高职公路路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做好高职公路路政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的前提。高职院校培养公路路政管理专业人才,应注意把握两点:一是要面向公路路政管理第一线,培养实用性、操作性,能适应路政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二是,要结合现代公路路政实践和理论的最新发展,不断创新,要适应现代路政管理发展趋势。因此,要不断跟踪新知识、新专业的发展,为学生及时开展新的课程和内容,不断为学生提供新技术和新技能的训练,由培养纯学科型专业人才向培养综合性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转化。使学生掌握路政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公路养护管理、公路运营管理、公路监控通信管理、公路超限运输管理、路政档案管理、公路环境规划等专业知识;
了解本专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等方面知识;
具备从事路政案件查处、路政内业管理、治超管理、路政许可管理和行政服务中心许可管理的能力。
二、加强路政课程研究开发和教材建设
高职公路路政专业课程结构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要突出路政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在广泛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聘请路政企业等用人单位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要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路政案件查处、路政内业管理、治超管理、路政许可管理和行政服务中心许可管理的能力为核心去优化课程设计。路政基础课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路政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路政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和《高等级公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等行业标准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公路路政管理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具体的路政管理业务为载体进行课程开发,具体课程的设计按照“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过程进行。高职路政专业的教材是路政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要贯彻“双证沟通”的精神,突出路政职业技能的培训与训练。除必有的文字教材以外,还应有实物教材,电子网络教材等。高职路政专业的教材要紧跟路政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有一定的超前性;
各门教材内容要统筹安排,综合平衡,避免内容重叠。
三、课程体系构建
(一)理论课程体系构建步骤
1、通过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由交通运输管理领域的教师和公路运营管理行业技术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组成专业课程开发设计小组,针对湖北及中部地区路政管理职业岗位,采用访谈、问卷、研讨、论证等方式,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工作任务出现的频繁程度、重要性以及所能承载的知识与技能水平,通过岗位(群)分析确定本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2、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整合,确定行动领域通过研讨、论证等方式,广泛听取企业和学校等各方意见,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点不同,将相近工作任务按能力阶次进行归并和分层、分类,归纳出本专业基于能力标准为支点的行动领域。3、通过对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解构与重构,实现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汇集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实际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专家,对照职业标准,结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根据工作任务的系统性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行动为导向,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开发出路政管理专业主要学习领域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岗位任职要求,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技能与人文融通”的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建立符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实践能力与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据“专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景设计”的路径,并针对公路运营企业人才需求或任职要求,参照《路政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和《高等级公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能力进阶规律,设计基于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过程的能力进阶式的课程体系。
四、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物流教学队伍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路政专业的教学质量。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路政专业师资队伍,是办好高职路政专业的关键。我校以全面提高路政学课程建设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技能的“双师型”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现有交通运输管理领域教师16名,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4人,平均年龄33岁;
兼职教师从校企合作企业中选聘,每年人数保持在4人,选聘的原则是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及本科以上学历。
五、不断创新适应高职特点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更新培养理念,加强素质教育在路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培养路政人才素质教育的思想,在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新成果的基础上,树立知识和能力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会思考的过程中勤于实践,同时还要加强路政人才的终身学习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六、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
以学院“四方参与、三级管理”(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学院四方共同参与,院、系和教研室三级管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为基础,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不断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完善多元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体系,有效改进机制建设,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整个评价体系由三个模块构成,分别是学生评价模块、家长评价模块、企业评价模块。确保了评价结果真实可信,为评价过程提供多样化、多角度的依据和信息反馈。
七、改革考试方式以完善考核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