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建筑测量论文【五篇】(完整)

时间:2023-06-23 16:5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以特定要求为目标,政府和建筑企业研究和测评建筑工程及其质量的过程就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通过力量资料的收集和查阅,本文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概括和总结:(1)合法性。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以国家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测量论文【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建筑测量论文【五篇】

建筑测量论文范文第1篇

以特定要求为目标,政府和建筑企业研究和测评建筑工程及其质量的过程就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通过力量资料的收集和查阅,本文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概括和总结:

(1)合法性。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以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为法律依据。

(2)公正性。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第三方检验机构受相关利益者的委托检测建筑工程的质量,以检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因而,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更公正、公平。

(3)真实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是检测和评估建筑工程的真实情况的结果,因而,具有真实有效性。

(4)准确性。检测机构的检测以质量工程质量的法律规定为原则,保留了所有检测的凭据和资料,因而具有准确性。

(5)独特性。建筑工程检测报告的质量评估是针对某一工程而进行的,因而建筑工程具有差异,某一建筑工程的质量评估只能代表本工程的质量检测结果,所以决定了其特有的性质。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内容与技术措施

2.1外观检测

因为从直观上看,工程的整体可以从建筑工程的外观上展现出来,所以,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过程中,检测建筑的外观其中的重点。就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构造方面来看,墙面坑洞及裂纹、结构疏松和混凝粗糙等都是外观检测必须包含的内容,从这些方面上来看,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都可以在质量问题上体现出来。其中,外观的检测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尺寸度量,它是分析建筑结构中多方面的基础构建,其中包含有工程结构中支柱的直径何高度、墙体侧面深入地下的深度等内容。正是因为这些准确的数据测量,因而建筑工程的外观施工能够严谨的完成得到充分的保证。另一方面,估算测量的内容包含有测量和评估精确度不明的部件,不但确保控制好工程部件尺寸的变动幅度,而且保证了按照要求设计建筑工程的外观。

2.2钢筋保护层的检测

工程建筑结构的抗压强度,也就是检测钢筋的保护层,直接决定了其稳定和巩固的程度,所以,充分保证工程的质量重视工程结构抗压强度的重要性。测量工程建筑抗压强度包括两方面,其一是静态抗压检测和动态抗压检测,它主要是利用雷达或超声波等工具检测工程结构的脉冲压,推导结构部件的抗压强度是通过发射脉冲与反射脉冲的脉冲波形质检异同的比较完成的。其二是共振测定和钻芯取样法,前者判断结构强度利用的原理是将适当的振幅和频率的检测波发射到工程构件上,进而得出工程构件以及检测波产生多大的共振,最终得出判断。另一种钻芯取样则就是在钻孔检测直接检测主体结构的强度得出结论。但是因为多样化的建筑结构,同时缺乏完善的检测手段,因而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和建筑工程本身相适应的检测方法,这样才能得出精准的工程结构抗压检测结果。

2.3混凝土的检测

(1)回弹法。回弹法测量工程结构质量采用的重锤必须具有一定动量,进而通过对结构表面锤击的方式得出测量结果。工程结构不一定能够吸收所有捶打的动能,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外界振动的影响,工程结构的混凝土只能吸收一部分,而重锤受到其余部分的动能产生反弹,从工程结构的表面离开。接着在比较重锤的反弹高度并与重锤的初动量的测量结果之后得出工程结构中的混凝土结构。例如,通常使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回弹法的抽样检测,抽样检测必须选择不少于十个检测构件进行。如果是检测区域比较大的结构,可以将检测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区域独立存在。如果样本容量尺寸为4.5×0.3m以下的构件,那么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部分。测量的过程中,测区位置的安排要以构件的类型为依据,同时,要保持在2m的范围内布置测区。回弹仪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保持水平,测区的面积最好不能超过0.04㎡的范围,还要根据不同的区域记录相应的数据,避免出错。

(2)超声回弹法。超声回弹法的方法原理是以回弹法为前提,充分运用超声的优点,以超声仪器为测量工具,将待测物体中的传播时间以及超声在物体内的传播速度都计算出来,而且在上述基础上测量主体结构表面的硬度参数,最终主体结构的硬度参数就在结合回弹值和声速两者的计算中得出。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超声回弹法的特点较为突出,尤其是利用超声回弹法,主体结构中的水分不会再成为测量的影响因素。因为现在建筑结构基本上都是利用混凝土建造主体结构,所以仅仅使用其中一种方法,主体结构中的水分很容易影响测量。因而必须结合超声检测法和回弹法,保证检测结果尽可能不受主体结构中水分的影响,进而保证主体结构检测的准确性。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管理措施

3.1建立监督小组

保证测量的精确度不但需要正确的检测方法,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测量的监督,做好监督工作可以充分保证有效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和具体的质量验收相比,监督工作具有随机性的特点,但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也可以有效的借鉴监督的结果。监督工作的作用是可以保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在检测工作中反映的有效性,同时,监督部门要对随机抽查实体建筑检测结果给予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检测时产生的损害建筑主体的行为,并及时遏制这种检测手段的实施。和具体的质量检测有所不同,监督检测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简单有效的检测手段,对实体质量验收的具体效果充分掌握。通常由监督部门专门建立监督小组,利用精密的仪器,采用正确的测量手段,有效处理和检测现场产生的问题。

3.2根据结构的形式抽样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手段必须科学、合理,以此确保产生准确有效的检测结果。一般而言,利用抽查的方式检测数量较大的待检对象,其中抽样数量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抽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而必须以待检结构的形式分类抽样,进而准确测量主体结构质量。例如,抽样检测不同的结构类型,包括检测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还要测量砌体结构,其中,每一个结构中又有具体的结构类型划分,分别进行抽样检测。

3.3根据检测物的容量选择合适的样本容量

选择合适的样本容量也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时必须重视的。按照相关的规定,监督部门必须检验检测方式的合理性,一般而言,只要要选取待检物总体容量的10%以上的容量作为样本容量,若不满总体容量的10%,则可信度不高。

4结束语

建筑测量论文范文第2篇

线锤铅直投测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测量方法,测量精度难以满足高层建筑越来越严格的技术要求,并且测量施工容易受到气候、风等天气因素的影响,所以,它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并不广泛;
而经纬仪斜投测方法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测量要求,但是,其开展过程比较烦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性不强;
激光测量方法则包括经纬天顶仪、天底仪竖向投测等测量方案,施工精度很高,并且施工测量的适应性优于经纬仪测量方法,是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将这些测量技术与GPS测量技术比较发现,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这些方法都需要维持通视孔的畅通,而且建筑高度增加不能有效克服温度、日照载荷对其的影响,增加了施测的难度。使用GPS测量技术则能够在维持较高精度的同时快捷地完成测量工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测量方法。

2高层建筑施工GPS测量技术

2.1测点选择

与其他几种高层建筑施工的测量技术相比,GPS最大的优势在于观测点之间不要求互相通视,并且测量网图形结构比较灵活,测点选择工作更加简单,可以按照以下几点选取原则选择。减少电磁场干扰点位应该选择在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的位置,要远离电视台、微波站等地,距离不小于200m的测点定位不能靠近高压线,距离不得小于50m的测点要远离焊接场地和焊机。远离电磁波大面积反射介质点位不能设置在大面积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吸收强烈的物体附近,以削弱路径效应的影响。易于设备安装点位需要设置在接收设备易于安装、视野开阔并且目标明显的位置。将其布置在即成建筑物或者高层建筑操作层上是比较理想的。与此同时,要保障视场周围15°以上无障碍物,防止信号被吸收或遮挡。方便交通测点要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的位置,便于与其他测量设备联合定位。选点技术人员在选择点位时要踏勘,按照实地规程选点定位。如果需要进行水准联测时,要实地踏勘水准路线。基础稳定测点要有稳定的地面基础,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接收设备的完好度。只有它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测量工作中。

2.2标志设定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需要设置明显、精确的标志,标志要明显可见,并且要有效利用它,尤其是在施工场地外的测点,要格外注意相关标志不能在施工期间被破坏。测点名称需要在与施工单位沟通之后确定,以便保护标志,防止施工期间场内外的施工人员对其造成破坏。标志要设置在不受影响的位置,还要有专人保护,并要在工程结束之后填写相关的技术资料。

2.3测量精度设计

高层建筑施工GPS测量精度的设计,按照水平距离和精度可划分为二、三、四核一,二级。因为高层建筑GPS网中,相邻测点之间的距离通常都超过了1km,所以,属于二级测量。GPS测量精度是GPS网络测量中非常关键的量,精度级别对GPS网点布置方案、观测计划和数据处理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高层建筑的边长在200m以内,那么,边长误差应该在20mm内。在实际选用中,还要考虑工程人力、物力、财力等情况,但也不能忽略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作业经验。

2.4测点天线安装

正常的测点天线应该设置在三角架上,并在安置标志中心上方对中,同时,整平天线基座上的圆水准气泡。一些特殊测点的天线可能需要设置在三角点基板或者回光台上,这就需要将觇标顶部拆除,减少信号的遮挡。如果觇标顶部不能拆除而将接收天线设置在标架内,就会导致信号不连续。此时,可以进行偏心观测,在距三角点100m以内的位置,可以采用解析法测定归心元素。将天线定向标志线指向整备,考虑到磁偏角,减弱相位中心偏差,天线定向误差要按照定位精度确定,同时,底盘要接地,避免出现雷击天线。遇到恶劣天气,比如风天,在高度较高、风力较强的测点,比如建筑物施工层,需要从3个方向固定天线,避免它倒地。圆盘天线120°间隔3个方向量取天线高度,控制误差在3mm内,要取其3次结果的平均值记录到测量手簿中。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可以不观测气象要素,但是要做好相应的记录。

2.5测量

GPS观测作业的关键工作是接收GPS卫星信号,并实现跟踪、处理,从而获得施工测量需要的定位信息和观测数据。天线安置完毕后,在离开天线的适当位置或者建筑物上,就可以安放GPS接收机,接通接收机、电源、天线、控制器电缆,预热和静置之后启动接收机,就可以开始观测。接收机锁定卫星记录数据之后,观测员就可以开始输入和查询相关数据。在掌握相关操作系统前不能进行数据操作,并且在测量过程中不能随意设置参数。只有保证外界电源电缆和天线等连接无误之后才能够接通电源,接收机开机。开机后,接收机的相关指示和仪表显示正常后才可以设置参数和自检。接收机开始正常工作、接收相关测量数据之后,要注意查看卫星数量、信号、定时定位结果等。在一个观测时段中,不能关闭又重新启动接收机,也不能改变卫星高度角和天线的位置,不能执行数据采样间隔和关闭文件、删除等操作。

3结束语

建筑测量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 材料检测 理论实际分析

材料检测就是指对原材料进行无损伤检测,对其成分进行分析与测量以及环境模拟测试等,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指的就是针对建筑材料进行材料检测。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技术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同时其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与竣工验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有其自身的难点,主要是建筑工程材料大部分是由建筑单位以外的企业生产,并且当前我国生产的建筑工程产品中伪劣产品所占比例比较多,因此需要建筑单位加大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力度,为建筑工程的顺利竣工及优良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理论基础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理论操作步骤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理论操作步骤为[1]:1)确定材料检测的实验项目;
2)进行取样试验;
3)按照规定的环境湿度与温度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检测;
4)进行相应的材料检测。

2、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每一步骤的理论基础

1)确定材料检测的实验项目

虽然施工现场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品种众多,但是进场之前都需要进行质量检测,试验的材料检测项目要服从国家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

2)进行取样试验

建筑材料的取样要具有代表性,通常是以一批材料不同部位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金属材料是从规定部位进行截取)。取样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取样的数量及部位都关系到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数量过少,取样部位存在偏差,都会造成试验误差的增大,甚至会得要完全相反的结果。因此要保证不仅取样的数量要正确,而且取样部位也要按规定来进行。

3)按照规定的环境湿度与温度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检测

温度和湿度对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检测标准中对材料养护和测试时环境条件有相应规定,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规定,试验结果才可能具有可比性[2]。例如: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防水材料,其材料性能对于环境温度比较敏感,要求进行拉伸试验时环境温度须控制在23℃±2℃。

4)进行相应的材料检测

进行相应的材料检测试验方法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否则会造出很大的误差,极大的影响材料检测的工作。例如:个别试验人员在做钢筋拉伸试验时仅仅试验至试件出现颈缩状态而不将其拉至断裂,这是做是错误的,势必造成检测结果的相应误差,但是这不属于试验存在误差,而是人为造成的误差。

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要点分析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目的就就是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其实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核心,优质的材料加上建筑工人熟练的技能和建筑工程单位成熟的建筑工艺,就一定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了提高建筑材料的检测水平,要注意以下要点:

1、明确建筑材料的必检项目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治理当今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通病,从源头上防止伪劣建筑材料用于建筑工程,根据项目要求、设计要求以及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首先要明确建筑材料的必检项目,以下所列出得即为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必检项目[3]:1)钢筋的焊接:金属抗拉试验;
2)砼用石、砂:石粉含量(人工砂)、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你快含量与含泥量;
3)沥青:延度、软化点和针入度;
4)水:总盐度、cL-1含量、pH值;
5)水泥:凝结时间、标准稠度、体积安定性、细度、抗折抗压强度等。

2、取样一定要规范

建筑材料性能的检测报告是从对随机抽选的样品进行检测得出的,检测报告所得出的数据是否准确就在于样品的随机抽取是否规范。因此要进行规范和科学的取样[4],以保证检测人员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建筑材料的性能,并且做出科学正确的建筑材料检测报告。

三、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优化分析

1、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

完善和制定各项检测标准和设计标准是材料检测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必须要符合国家相应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并有性能检测报告、质量合格证明等文件。这些建筑工程材料在进场验收时,必须要经过监理工程师的认真审查。实行安全认证制度与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材料,要有安全认证标志与许可证编号,在选购这类建筑材料之前要对产品的安全认证标志原件以及生产许可证进行审查,以防伪造产品的流入。

2、掌控和建筑材料有关的重要资料

在建筑工程材料进行招标与采购时,合同、投标书、产品样品检测报告等重要文件资料要安排专人保管,并且监理工程师或者甲方工地代表也需要全面掌控这类资料内容,当建筑材料到达施工现场时要根据该资料进行审查,审查建筑材料的产地、数量、外观质量、性能指标以及型号规格[5],严格禁止接收不达标的建筑材料。

总结:

材料检测就是指对原材料进行无损伤检测,对其成分进行分析与测量和环境模拟测试等,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指的就是针对建筑材料进行材料检测,其的理论操作步骤为1)确定材料检测的实验项目;
2)进行取样试验;
3)按照规定的环境湿度与温度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检测;
4)进行相应的材料检测。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理论基础,接着对其进行了实际分析,从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要点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优化两个方面召开了详细的讨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相信能够对我国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施川燕.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应注意的几个环节[J].中国建设信息,2009,(2).

[2] 刘文舟.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7).

[3] 宋承裕.中国建筑材料评测系统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新加坡建筑材料质量评测系统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建筑测量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结合实践,阐明了建筑规划专业中古建筑浏绘的重要性,分析了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重点研究了古建筑测绘教学的方法和实践,详细介绍了多媒体教学、双导师负责制、断浏绘技术的引进、实习教学中建立实习基地和高年级负责制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考核方法。

古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又是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的一种载体。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科学记录的档案,使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同时又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古建筑测绘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通过古建筑测绘,会给予人们以艺术的滋养和传统的熏陶。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60年,到目前为止己招收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24届,园林专业本科学生6届,为国家培养出2000余名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人才,其中绝大部分成为安徽省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的骨干技术力量,已经成为培养安徽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并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古建筑测绘的学习,增强对中国建筑传统经验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中国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建筑测量、投影与制图、建筑设计基础、计算机制图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论修养,培养建筑空间概念、尺度感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制图表现包括计算机制图水平、审美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亲手把建筑实物按比例制成工程图纸与数据资料、掌握测绘方法、加深对建筑造型与营造方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建筑空间概念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图纸表现力,为学习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奠定基础。这些图纸与资料为发掘、整理、研究和保护、维修、开发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为继承传统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为中国建筑史的教学等方面,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基础资料。

古建筑测绘是测绘学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建筑遗产记录、监测以及保护工程实施等方面的直接应用,从技术上可归人侧绘学的分支中的工程测量学的范畴。但是,测绘技术方法只是手段,并非古建筑测绘的全部,它包含了对建筑遗产在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体验、认知、理解乃至探究、甄别、发现和评价,包含着对建筑实体、空间及其精神意蕴的理解、再现和表达。因此,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应区别于单纯的工程测量学。根据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侧绘多年教学的经验,现对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做出一些研究和探讨。

1、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探讨

建筑规划类专业教授古建筑测绘课程的目的,是经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使其思想情感领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经过在艰苦环境中的严格训练,在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也得到相应提高。

1.1古建筑测绘教学现状

古建筑侧绘综合运用测量和制图技术来记录和说明古建筑,所以古建筑测绘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两大特性。目前,各高校的古建筑测绘的教学模式大致相同:

(1)给学生讲授测绘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及仪器操作方法;

(2)学生按4-6人分为一组,进行古建筑对象的考察与测绘;

(3)在现场各小组分工绘制草图;

(4)以草图和采集的测绘数据为依据,各小组绘制正式测绘图纸。

这种教学模式为建筑教育、建筑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教学模式逐渐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古建筑测绘教学的目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规划专业学生对于古建筑测绘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

(2)一般高校古建筑测绘都设置在酷热的暑期进行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测绘工作的开展、管理与进程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3)测量工具和测绘手段已跟不上工程生产实际的需要,导致测绘的效率低、成果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测绘技能的传授。

(4)考核方式各高校千差万别,大都以手绘图纸作为教学成果,采集数据的记录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表格存储也各不相同。

(5)学生测绘实践教学后,缺乏书写实践和学习心得体会。并对古建筑保护、蕴含的历史文化及精神的提炼与宣传不足。

1.2古建筑测绘教学新方法

古建筑测绘的教改与实践在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但现在技术的进步,这种模式需要进行革新。古建筑测绘课程充分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根据企事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正在企业从事古建筑岗位工作的学生及专家的建议,可以创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引导,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要实现该教学目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古建筑测绘多媒体教学方法

利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计算机模拟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古建筑测绘基本理论知识、测绘方法、技术要求和仪器操作技能等。

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cai或pp7,课件,以文字图像、连续动画、片断动画以及视频资料等手段,从多个角度演示古建筑的方方面面,把测绘方法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优化了古建筑测绘插图教学及教学过程。此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并增大了古建筑测绘内容及方法的教学信息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掌握正确理论的教学目的,并且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专业与企事业合作紧密,在安徽省影响较大,校企合作产学研比较成熟。这就为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在校内接受课堂理论教学;在企事业中对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古建筑测绘现实问题运用所学测绘知识进行处理,并有企业导师指导和传授实践技能和仪器操作。这就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实践中的方法和技能的透彻理解,动手和操作能力也得到培训和提高。单纯的课堂教学和课堂实验难以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而且实现高等院校与企事业产学研联合,对促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3)新测绘技术教学的引人

传统的古建筑测绘以直尺和角尺、垂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及其构件的尺寸,获取的最终资料是图纸和一些文字记录。这种方法优点是原始简单,但精度与效率低,且登高测量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会对建筑物有损坏。随着gps、遥感、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现代新测绘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量工具难以满足教学和实践生产的需要,必须采取一些现代化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手段给古建筑测绘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在古建筑测绘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对这些新测绘技术的原理、方法给学生加以讲解,以符合实践生产的需求。

(4)计算机制图教学方法

在实验机房,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广播系统讲授计算机绘制测绘图的要求、规则、要领和autocad高级技巧及古建筑绘图常用技巧。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现场操作进行各种制图技巧的学习。学生再通过实习采集的数据进行autocad制图,从而进一步深化古建筑测绘的知识及技能,对采集的测绘数据和影像进行系统化和流程化的处理。

2、古建筑测绘课程实习教学

古建筑测绘实习是该课程的核心部分。通过古建筑测绘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古建筑测绘技术,学会古建筑测绘从搜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自我检查到评估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古建筑测绘岗位职业能力。

2.1建立实习基地

为了更加系统、完备的实习教学,建立实习基地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建筑学院古建筑测绘实习基地建立比较早,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测绘技能、认识古建筑保护和开发价值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院的实习基地有:黔县屏山美术、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查济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上庄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县伏岭镇胡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桃花潭镇陈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

2.2高年级负责制

高年级建筑规划专业学生负责制教学的模式就是让学过古建筑测绘的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古建筑测绘技术;以小组为单位给小组成员讲解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课堂实验与社会实践中给以专业指导和讨论。学生相互之间往往比师生之间的探讨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拓展学生专业的视野。但全程需要专业教师的宏观掌控,及时调整高年级学生的责任心和能动性。

3、考核方法

结合多年的上述教学方式的尝试经验,对于古建筑测绘学课程的考核,应结合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和完成作业质量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3.1测图手稿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2仪器草图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3计算机成果图占总成绩的30%,正式图用计算机绘制,并符合事先制定的规范。

3.4工作日志、数据表、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占总成绩的10% ;

3.5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主要考察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纪律性;责任心等。

建筑测量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GPS建筑变形,监控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在形体和结构上显得日益复杂,加之施工工艺不断改进,这就对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由于高层建筑物有很多不利的监测环境,而施工工艺的改进又对形变监测工作提出了快速、高精度的要求,这些都让传统监测方法工作时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新的监测方法尤显重要。GPS系统由卫星星座、接受机和地面控制站三大部分组成。作为20世纪一项高新技术,它因速度快、全天候、自动化、测站间无需通视、可同时测定点的三维坐标及精度高等优点,而获得了广泛应用。

1 GPS与传统测定方法的比较

1.1传统方法测定高层建筑动态变形的特点

在测定高层建筑变形量时,传统的测定方法有加速度传感器法、激光铅直仪法、全站仪法、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等。论文写作,GPS建筑变形。

加速度传感器法所测得的位移误差较大。激光铅直仪法只能提供建筑物局部的、相对的变形信息,测量精度较低,易受气候、风等因素影响。对较低的建筑物较为适用,对于高大建筑物(高度300 m以上),精度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全站仪法测定的是建筑物的绝对变形信息,可用于各类建筑物,但在恶劣气候条件(如台风、大雨等)下,因激光跟踪目标困难,所以使用受到限制。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由于摄影距离不能过远,大多数的测量部门不具备摄影测量所需的仪器设备,因此,尚不能普及应用。

所以不难看出,加速度传感器法、激光铅直仪法、全站仪法、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等观测技术,在精确度、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已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的动态监测要求。

1.2 GPS测定高层建筑动态变形的优势

随着军用技术转民用的限制逐渐降低和高速发展的硬件和软件技术,GPS技术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1)可以全天候观测。实时动态(简称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RTD GPS)测量技术。可通过实时计算定位结果,便可监测基准站与用户站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从而可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是否成功。

(2)仪器精度高。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 km内达;

100~500 km达,1000km以上可达。且独立布点不会有误差积累,测量过程自动进行,不会有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测量数据稳定可靠。

(3)自动化程度高。用GPS接收机进行测量时,仅需一人将天线准确地安置在测站上,量测天线高,接通电源,启动接收机,仪器即自动开始工作。在结束测量时,只需关闭电源,收起接收机,便完成野外数据采集。

(4)可减少误差。在变形监测中,只要天线在监测过程中能保持固定不动,接收机天线的对中误差、整平误差、定向误差、量取天线高的误差等并不会影响变形监测的结果。

(5) 操作方便。仪器体积小,重量轻,容易携带搬运,劳动强度小,外业工作量小。

(6)应用前景广。GPS技术具有全球、无误差积累等优点。使观测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GPS变形监测技术

2.1 GPS变形监测模式

GPS用于变形监测的作业模式可概括为周期性和连续性两种。当变形体的变形速率相当缓慢,在局部时间域和空间域内可以认为稳定不动时,可利用GPS进行周期性变形监测,监测频率可为数月、一年或甚至更长时间。连续性变形监测采用固定监测仪器进行长时间的数据采集,获得变形数据系列,此时监测数据是连续的,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周期性监测模式一般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方法。论文写作,GPS建筑变形。连续性监测模式,适用于对自动化要求高,数据采集周期短的监测项目。在数据处理方法上,可选择静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两种方法。在一些高层建筑物等工程的动态监测中,可运用GPS连续监测模式。论文写作,GPS建筑变形。该模式实现24小时的连续观测,使监测、监控、决策实现远距离控制,但该模式要求GPS接受设备必须永久固定在变形点上成本较高。

2.2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测量方法

按监测对象及要求不同,GPS在变形监测中可选择静态测量法,快速静态测量法和动态测量法三种。

1)静态测量法:静态测量法,就是把多于3台GPS接收机同时安置在观测点上同步观测一定时段,一般为1小时至2小时不等,用边连接方法构网,用后处理软件解算基线,经平差计算求定观测点三维坐标。这种方法定位精度高,适用于长边,测边相对精度可达。论文写作,GPS建筑变形。论文写作,GPS建筑变形。

2)快速静态测量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对监测点的观测。其工作原理是:把两台GPS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点上固定不动连续观测,另1~4台接收机在监测点上移动,每次观测5~10分钟(采样间隔为2秒),经事后处理,解算出各监测点的三维坐标。

3)动态测量法:该方法又分准动态测量方法和实时动态测量法。实时动态测量方法原理是: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在各监测点上移动观测(1~3秒钟)的GPS接收机,移动GPS接收机在接收GPS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基准的观测数据,再根据差分定位原理,实时计算出监测点三维坐标及精度。

一般基准网应采用静态测量方法,当基准网的边长超过10 km,要考虑基准网的起算点与国际IGS站联测,基线向量解算时采用精密星历,保证基线解算的精度。对监测点进行测量时,可采用快速静态测量法。在桥梁监测时,可选择实时动态测量,如果距离近,基准点与监测点有5颗以上共视GPS卫星时,精度可达1~2 cm。

3 GPS测量数据处理

GPS数据处理过程可划分为基线解算和网平差两个阶段。

GPS基准网的基线解算,应采用GAMIT或Bernese软件和IGS精密星历。平差计算应采用PowerADJ科研办软件。对高精度GPS的数据处理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对GPS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同步观测网的基线解;
二是对各同步网进行整体平差和分析,获得GPS网的整体解。这些软件数据处理的重点都在于同步网的基线处理,而在网平差分析方面,特别是多个子网的系统误差分析、粗差分析及随机误差处理方面,暂无好的处理方法。

4 结语

GPS这种全新的定位手段,在工程实践中已逐步得到认同。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的发展时期,各种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采用,使建筑工程这一传统产业呈现勃勃生机。论文写作,GPS建筑变形。随着GPS技术的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有关高层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技术包括基础理论的研究、实践方法的探索、信号接受手段的更新、信号处理方法和软件的开发等的发展,再加上若干工程的应用、积累和提高,GPS技术将成为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方面广泛使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大杰等.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数据处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40-55.

[2]余绍铨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60-65.

[3]罗志才等.GPS用于监测高层建筑物动态特征的模拟研究[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7(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