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西方情人节来历【五篇】

时间:2023-06-23 20:0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西方情人节的由来瓦伦丁节,又称情人节,是欧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的民族节日。中国吃网餐饮网提醒,此节日的来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被处死,后被定为情人节较为普通。说法一: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西方情人节来历【五篇】,供大家参考。

西方情人节来历【五篇】

西方情人节的来历范文第1篇

西方情人节的由来瓦伦丁节,又称情人节,是欧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的民族节日。中国吃网餐饮网提醒,此节日的来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被处死,后被定为“情人节”较为普通。

说法一: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在首都罗马宣布废弃所有的婚姻承诺,当时是出于战争的考虑,使更多无所牵挂的男人可以走上争战的疆场。一名叫瓦仑廷(SanctusValentinus)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教堂婚礼。事情被告发后,瓦仑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后被石头掷打,最后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被送上了绞架被绞死。14世纪以后,人们就开始纪念这个日子。现在,中文译为“情人节”的这个日子,在西方国家里就被称为ValentinesDay,用以纪念那位为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

说法二:据说瓦伦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个时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着危险和死亡。为掩护其他殉教者,瓦沦丁被抓住,投入了监牢。在那里他治愈了典狱长女儿失明的双眼。当暴君听到着一奇迹时,他感到非常害怕,于是将瓦沦丁斩首示众。据传说,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告别信,落款是:FromyourValentine(寄自你的瓦伦丁)。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说法三:在古罗马时期,2月14日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罗马众神的皇后,罗马人同时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2月15日则被称为“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在古罗马,年轻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卢帕撒拉节,小伙子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过节的时候,小伙子就可以与自己选择的姑娘一起跳舞,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意的话,他们便可一直配对,而且最终他们会坠入爱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中国吃网提醒,还有一个说法,西方情人节来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LupercaliaFestival)。具体的就不再详细说明了。

西方情人节的习俗不同时代,过情人节的习俗有所不同。其中从1837-1920xx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情人节习俗最为独特:2月14日这一天,一对对情人,将一株生有两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制的盆内。花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与这对情人一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吻合。几天后,如果这春枝上的双蕾怒放,交相辉映,便预示这对情人白首偕老;如果双蕾各分西东,相北吐蕊,这对情、人终将劳燕分飞;如果花开得硕大、灿烂,表示以后子孙满堂,阖家欢乐;倘若一花枯萎凋谢,情人中的一人有早夭之险。

在白金汉郡还曾盛行在情人节之夜祈祷的风习:点燃一支蜡烛,插入两枚细针,从烛底插到烛心,默念自己的爱人的名字,祈祷相爱始终,待蜡烛燃至针尖,据说所爱之人便会及时叩扉而至。还有个情人节的习俗:在情人节前一周内,连续7夜,将左脚上袜子脱下穿到右脚上,反复祝愿:“愿我的心爱人儿能进入今宵梦境。”据说,这时月下老就会抛下一根吉利的大红丝线。还有将袜子脱下绕在颈项祈爱的。

维多利亚时代之后,情人节风俗渐渐淡化,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贺卡的盛行,情人节又复热火重燃。在有的国家内,情人节已有演变为女性向男人表达情谊的趋势,于是,3月14日又成为“还情节”,即男子向女子馈赠礼物以示“还情”。下面中国吃网小编带你看看各国情人节的习俗。

西方情人节的来历范文第2篇

2022广西三月三是农历还是新历

广西三月三说的是农历三月三。

在广西,三月三也是壮族传统的三月歌圩节,大家会聚集在一起唱民歌、赶庙会。据记载,广西的歌圩节已有上几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了。到了三月三,广西人会举行各种表演,临近清明,也会有小伙伴选择回乡、探亲、祭祖。

广西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壮族三月三,也是广西的一个旅游文化消费品牌。它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

壮族的三月三在2014年的时候就申遗成功,代表着把我们的壮族文化推向了国际舞台。

可以说三月三,也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在这一天,年轻男女都会唱山歌来传情,抛绣球来传爱。一天,村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会跑到田间跑到山坡去对山歌,所以也叫做歌圩节。

广西农历三月三人们举行什么活动

西方情人节的来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
节日;
风俗;
传统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50-01

一、中国法定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时序构成规律体现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农耕文明的主导地位,较清晰地记录了历史轨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尊重人,但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本思想的表现。

1.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按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熬腊八粥;
送灶神;
打扫扬尘;
守岁;
拜年;
贴春联、贴福;
吃饺子、汤圆;
舞龙、舞狮;
扭秧歌、踩高跷;
祭祖,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庆祝春节的意义在于营造隆重、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表达来年生活安定红火的美好愿望。

2.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然而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它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习俗,扫墓时,后人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到先人墓地,将酒食供奉在亲人墓前,把纸钱焚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或青挂在坟上,磕头祭拜,最后将酒食吃掉回家。

除了扫墓,清明节还有一项传统习俗酒食踏青。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新绿,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因此清明节又名“踏青节”。

3.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也成“端阳”。端午来源于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因政治原因投江汨罗河自尽,楚国百姓往江里投下饭团、鸡蛋、倒入雄黄酒喂食鱼龙虾蟹,以免它们啃食屈原的身体。渔夫们则划起船只,在江上打捞屈原的真身。

由此形成了每年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纪念屈原。

4.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佳节。此夜,家人团聚,摆家宴、设香案,摆上月饼、水果、糕点,仰望天空朗朗明月。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二、变味的传统节日文化

今年来,我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渐渐偏离了原始的庆祝初衷,偷偷地变了味。春节走亲访友时,各家攀比小孩成绩的高低、送给后辈压岁钱的多少、送给亲友礼物的档次,大人麻将桌上论身手,小孩网上比游戏输赢。

中秋节成了商家进行月饼贩卖的战场。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价格高得离奇的月饼礼盒只为了以节日名义,满足公司拉拢客户、下级讨好上级、朋友维持变异友谊而存在。这点从商家在中秋节当日傍晚就开始大力打折促销几小时前还昂贵的月饼礼盒中不难看出。

三、造成传统节日文化没落的原因

1.媒体商家因利益原因,对于传统节日购备礼品、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的宣传报道过于热情,使民众对于购物或赠送礼品的注意力多于对于传统节日的庆祝;

2.现代国人赶时髦、追求时尚心理作祟,使得西方节日比传统节日日益在国内盛行;

3.当下独生子女大军来势汹汹,家庭观念淡薄,使得以人为本、以倡导家庭为本的传统节日日渐失去了人心;

4.现代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以及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都以公历时间为准。而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以中国农历或节气时间为准,使得绝大部分人很难准确知道传统节日的在公历中的日期。

四、日益盛行的西方节日对于回归中国传统的启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的程度大大提升,节日文化是其中引人注意的典型。近年,西方情人节、圣诞节在中国日益盛行,庆祝程度已经超越了我国传统的元宵节、端午节和重阳节。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威胁。热爱祖国就应该传承祖国的文化、保护文化的精髓,不要让传统的东西丢失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不要等到像“端午节”变为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再来唏嘘感叹我国传统的流逝。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节日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西方情人节的来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美国历史西部小说 模式 起源 衰落 代表作家

在19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期间,一种全新模式的西部小说应运而生,并得以发展和繁荣,这就是美国历史西部小说。美国历史西部小说是美国西部通俗小说①演绎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主要阶段。美国历史小说连同其他通俗小说,都是模式小说。②

牛仔西部小说③在流行多年后,于19世纪30年代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起初是单个作家的写作风格有了某种独创性,随着这种创新的受欢迎而使其被反复使用,逐渐形成模式。同时,一些陈旧的让人厌烦的因素也被淘汰。到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这种新旧因素的更替达到了一定程度,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转换,一类新的西部通俗小说取而代之,即历史西部小说。

历史西部小说在情节上没有太多新意,依旧套用牛仔西部小说的情节模式,即以牛仔式的硬汉为男主人公,描述西部英雄与歹徒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暴力冲突,再配以彪悍凶险的枪战故事和情意缱绻的爱恋经历。在创作主题上也沿袭固有模式,肯定西部区域在塑造人的灵魂和道德观上的价值。不过从作品的总体基调和背景来说,已经现实主义化。历史西部小说立足于西方,强调给读者一个生动的西部故事的同时,还要展现一个“古老真实的西部”。作者采用历史现实主义的手法,在故事情节中融入了大量的西部山川资料和风土人情,使作品既保持了原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增添了不少现实主义的魅力。

40年代美国历史西部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厄内斯特・海科克斯(Ernest Haycox,1899-1950)和卢克・肖特(Luck Short,1908-1975)。

自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厄内斯特・海科克斯出版了一系列颇受欢迎的长、中、短篇西部小说。这些小说率先打破了牛仔西部时期的代表作家欧文・威斯特、赞恩・格雷、马克思・布兰德的创作模式,在保留传统的理想主义故事框架的同时,添加了历史的视野,增强了现实主义活力。此外,他也是最早运用心理分析的手法、塑造个性较为复杂的男女主人公的作家。海科克斯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仅1924年一年就发表了17篇作品,此后更是佳作不断,在接下来将近30年的时间里总共创作了25部长篇小说和30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大部分是西部文学。较为经典的有《惹麻烦的枪》(Trouble Shooter,1937)、《边界喇叭》(Border Trumpet,1939)、《午后的冲锋号》(Bugles in the Afternoon,1944)和《毁灭者》(The Earthbreakers,1952)。这些作品后来都被改编成电影,风靡一时,其中以短篇小说《洛丁波格的马车》(Stage to Lordsburg)改编而成的电影《驿站马车》(Stagecoach)最著名。1931年对于厄内斯特・海科克斯的创作生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海科克斯创作的初期,为了招来读者,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其作品的娱乐功能和商业效应上,而并没有从纯文学的角度思考是否应使其创作本身更加灵活与全面。这一时期,海科克斯的作品大多以传统的西部模式为蓝本,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欧文・威斯特、赞恩・格雷等牛仔西部作家的创作风格。其早期作品中鲜见自身独创性的东西,而在这一时期小说的场景、人物和语言中充斥着模仿的痕迹,从1931年开始,海科克斯的整个创作风格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区别于以往专注于对紧张刺激的格斗情节的描写,他更强调实事求是地描写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力求正确对待每一个细节以再现真实的场景。作品的构造日渐复杂,人物的性格趋于细密,而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充满对立与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女性人物的创作上,使得女性在西部小说史上第一次有了自己独特的地位,作为一个有独立个性和智慧的个体存在,而不再仅仅作为男主人公身边的附庸品或是为了顺应情节发展的需要而存在。海科克斯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小说家,但是他命运多舛,51岁时,就因患癌症过早地去世了。海科克斯在传统的西部小说日渐没落之时,勇敢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创作道路,使得西部文学以一种更为严肃的方式继续发展。在海科克斯的带动下,一大批作者开始效仿历史西部的创作风格和模式。从此,西部文学迎来了又一个崭新的时代。

受厄内斯特・海科克斯的影响,卢克・肖特在同一时期也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的西部小说。这些小说的艺术质量在总体上不及厄内斯特・海科克斯的作品,但依旧融入大量生动的历史现实主义描写。尤其是,他善于描写边陲小镇的历史、地理风貌。而且,他所塑造的少数民族的女主人公形象也很有新意和特色。1935年,肖特在《史密斯》和《街道》这样的大众杂志上连载发表了第一部小说《一枪之仇》(The Feud at Single Short),此后他笔耕不辍,以每年3到4本的速度不断创作出卖座的连载作品,获得了巨大成功。从1936年开始接下来的10年是肖特事业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他不仅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而且开始逐渐脱离大众杂志界,投入层次较高的严肃杂志界,写出很多有思想有深度的巨作。代表作有《勇敢的骑手》(Bold Rider,1936)、《柯特枪王》(King Colt,1937)、《血汗钱》(Hard Money,1940)、《将他打下马》(Ride the Man Down,1942)、《纸警长》(Paper Sheriff,1966)等。和厄内斯特・海科克斯一样,肖特的很多作品都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深受观众的喜爱。其中较著名的有1947年上映的《枪杵》(Ramrod)及1948年的《月亮上的血光》(Blood on the Moon)和《科洛那的溪流》(Coroner Creek)等。50年代开始,肖特渐渐厌倦了西部文学创作,这以后鲜有作品发表,在艾森豪威尔总统任职期间,他仅发表了6部西部作品,甚至少于1940年中一年发表文章数目的一半。在接下来的岁月里,由于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1965年到1975年间,肖特每年只出版一部书,他早年在西部文学界赢得的金牌地位也逐渐为路易斯・拉摩尔这样的后起之秀所取代。卢克・肖特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进一步发展了历史西部文学的创作手法和模式,为整个西部文学注入了新的动力,引进了新的视角。他对西部小说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战后历史西部小说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约翰・福德(John Ford,1894-1973)、威廉・博伊德(William Boyd,1898-1972)等人的历史西部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持续引起轰动,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历史西部小说也屡见不鲜,而1952年美国西部小说家联盟(The Western Writers of America)的成立,又团结了一大批有才华的作家,进一步促进了历史西部小说的繁荣。这一时期美国历史西部小说的代表作家是路易斯・拉摩尔(Louis L’Amour,1908-1988)和杰克・谢弗(Jack Schaefer,1907-1991)。

路易斯・拉摩尔以创作生涯长、作品数量多、艺术质量高而著称。他的许多小说融入了大量的西部历史知识和自然风光,有“历史风光小说”的美誉。而且他是战后全球最畅销的小说家,曾被授予“美国国会金质奖章”和“美国总统自由勋章”。拉摩尔的九十五本长篇小说在全世界创下了总发行量一亿八千万册的最高纪录,并且每一部作品发行量均在一百万册以上,其中三十多部作品被搬上电影和电视屏幕。除上述长篇小说,拉摩尔还出版了一部诗集和包括四百多个短篇在内的若干短篇小说集。他是公认的当代西部小说明星。其代表作有《杭都》(Hondo,1953),“萨克特”(Sacketts)系列小说,以及《风从集市过》(Fair Blows the Wind,1978)等。无论从作品的销量还是官方与民间的评价上,路易斯・拉摩尔的声誉都是其他通俗小说家无法比拟的。

与路易斯・拉摩尔相比,杰克・谢弗没有那么多的作品,也没有那样高的荣誉。但他在战后西部文学领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这种定位相当程度上来自他的处女作和成名作《沙恩》(Shane,1949)。该书不但是商业上的成功之作,而且是历史西部小说的经典,其将充满浓郁原始西部风味的山川风貌和民俗传闻描写十分传神、逼真。1975年,他被西部小说家联盟授予“杰出成就奖”。《沙恩》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使杰克・谢弗源源不断地出版关于美国西部的作品。从50年代中期至1991年逝世,他一共出版了二十多本长篇西部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第一滴血》(First Blood,1953)、《大牧区》(The Big Range)、《一群懦夫》(Company of Cowards,1957)、《蒙特・沃尔什》(Monte Walsh,1963)、《牲畜》(Mavericks,1967)等。这些小说与《沙恩》相比,情节结构各异,但均有类似的历史现实主义风味和西部挽歌式情节。杰克・谢弗自己最喜欢的是《峡谷》(The Canyon,1953)。该书的主人公名叫小熊,是个印第安人,因为不愿参加战争,逃离了部落。为了弄清自己的行为的对与错,他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煎熬,在山谷静候神灵现身。由于长时间没有进食,他支持不住,从山顶一直滚到山脚,并跌断了腿。当他挣扎爬起时,开始领悟到自然力的不可抗逆。他从谷底爬回部落,赢得了爱情,并试图将妻子带回峡谷过田园生活。但新生儿的猝死,妻子的哀伤让他留在部落。最终他才彻底明白人生的真谛。这些作品的问世,反映了杰克・谢弗不满意战后美国西部的现状,试图通过自身的种种努力提高艺术创作水准。正如他1961年对记者所说:“如今许多作家都在炮制西部小说,但他们没有什么写作能力,常常是重复那些老掉牙的模式。这种捡西部垃圾的作家比六年前多了一倍。从整体水平上来讲,即便是那些有点写作能力的人,其作品质量也明显不如以前了。”

杰克・谢弗绝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在路易斯・拉摩尔、杰克・谢弗等几位西部小说家之后,美国以“再现古老的真实西部”为己任的历史西部小说已经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艺术水准低下的“色情加暴力”的成人西部小说。这种小说自70年代由花花公子出版公司推出后,即蔓延到整个西部小说的创作领域。现实主义的艺术描写退出了历史舞台,浪漫主义的低劣虚构再次成为时尚。历史在重复,在廉价西部小说的基础上延续。

注释:

①美国西部通俗小说是通俗小说的一个分支。详细介绍请参见余文娟的《美国西部通俗小说的源与流》.世界文学评论,2(2010):292-294。

②余文娟.美国西部通俗小说的源与流.世界文学评论,2(2010):292-294。

③牛仔西部是美国西部通俗小说的第三个阶段,即历史西部的前一个阶段.

参考文献:

[1]Blair,Walter.American Literature:A Brief History[M]. Glenview:
Scott, Foresman and Co,1974.

[2]Billington,Ray A.America’s Frontier Heritage[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66.

[3]Bloodworth,Jr.,William A.Max Brand[M].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1993.

[4]Bold,Christing.Selling the Wild West[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7.

[5]Buble,Paul,ed.Popular Culture in America[M].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7.

[6]Cawelti,John G.Adventure,Mystery,and Romanc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7]Emerson,Everett H.ed.Major Writers of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M].Madison:Univ.of Wisconsin,1972.

[8]Erisman,Fred and Etulain,Richard W.Fifty Western Writers[M].London:Greenwood Press,1980.

[9]Folsom,James K.The American Western Novel[M].New Haven,Conn: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ess,1966.

[10]Nash,Roderick.Wilderness and American Mind[M].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7.

[11]Rosa,Joseph G.The Gunfighter:Man or Myth[M].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69.

[12]Steckmesser,Kent L.The Western Hero in History and Legend[M].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65.

[13]Sutherland,J.A. Bestsellers:Popular Fiction of the 1970s[M].Routledge,London,1981.

[14]Vasudevan,Aruna,ed.Twentieth-Centry Romance and Historical Writers[M].London:St. James Press,1994.

[15]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16]黄禄善,刘培骧.英美通俗小说概述[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7.

西方情人节的来历范文第5篇

节日是一种历史文化,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习惯,节日也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物和象征,它独特的内涵融入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将这些灵魂和精神进行渗透,对人们的身心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和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融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的当代大学生大多受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他们越来越喜欢庆祝西方节日,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传统节日。面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以及由此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所形成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消费观念,正确理解西方节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并呼吁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二、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中西方节日文化观

西方节日文化在中国受当代大学生青睐。一方面,西方自由和休闲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大量的中国当代大学生。另一方面,有调查资料表明,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强于20世纪 80~90 年代的大学生, 表现在他们思维活跃,对社会生活中新思想、新观点反应迅速。[1]

在中国,西方的节日已经发展迅速,吸引了很多中国年轻人。首先,西方的节日是以一种简单方便的方式庆祝的,很少有禁忌;
其次,西方的节日对他们来说又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节日。以情人节为例,在2月14日这一天,可以看到很多的青年人以送玫瑰花、送巧克力以及举办烛光晚餐等活动庆祝节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情人节充满了新鲜、刺激和浪漫,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西方节日富有更多的娱乐元素,年轻人更热衷于庆祝和参加这些节日活动。然而,他们喜欢西方的节日多数不是由于节日文化本身的因素,有些只是满足于心理上的刺激和浪漫,而多数则是因为追求一种浪漫和时尚,追求一种纯粹的形式。

三、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面临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 传统文化陷入困境,礼崩乐坏,导致传统节日也丧失了存在的精神基础,逐渐衰微。”[2]与西方节日文化相比,中国的节日文化历史悠久,与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及传统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相对于西方节日而言,中国的传统节日则更受到中国中老年人推崇。年轻的当代大学生们向往着新的与众不同文化,结果是他们越来越淡化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历史、节日文化背景缺乏了解;
二是传统的节日是数千年代代相传的节日文化,对他们而言似乎缺乏新鲜感;
三是中国的节日大多为传统的节日,强调家庭团聚和社会和谐,所以许多当代大学生把他们看做是一种责任;
四是中国传统节日在色彩、语言等方面还有一些禁忌,让他们感到压抑。

四、??代大学生的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策略

现在,大多数当代大学生不太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但他们有兴趣庆祝各种西方节日,尤其是沉迷于庆祝圣诞节和情人节,在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都在不断地变化着。以此同时,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观念变得越来越冷漠。作为新一代的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当代大学生不应该忽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因此,我们的非常有必要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培养“文化自觉”。所谓的“文化自觉” 就是要对自己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来历、文化得失及其历史文化背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既要认识到自己文化的优点, 又要认识到它的不足。[3]在面对不同的节日文化时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吸取西方节日文化优秀元素,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优秀成果。

1、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西方节日文化,吸取西方节日文化之精华

西方节日文化大多以纪念、庆祝、感恩等主题构成,我们应引导当代大学生从西方节日主题中更多吸取其精神内涵。例如:从圣诞节中我们可以更多了解西方的宗教文化以及人们不同的信仰,更重要的是从中了解早期西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再如:引导学生从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活动中懂得感恩,感谢给你生命并养育你的父母,感谢所有帮助过你的人,感谢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感谢国家和社会给你的一切,从感恩中唤醒他们的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为自己、父母、国家和社会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此外,西方的许多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等都有家庭团聚的元素,也有节日的喜庆气氛,从西方的节日里我们也能看到他们非常重视家庭成员以及亲朋好友的紧密联系和友谊,从中也体现了集体主义的思想,这也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吸取和借鉴的。

2、引导当代大学生加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西方节日文化的文化交流也应加强。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自身素质,使人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中西方节日文化交流应建立在充分理解中西传统节日文化基础之上进行。

西方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生存基础,其中大部分具有明显的宗教意义,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人更注重节日带给他们的快乐,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和节日气氛。例如,在西方的万圣节,人们穿着个性的装扮,雕刻奇异南瓜灯,通过赠送小糖果和各种装饰品等方式营造节日的热闹气氛。

传统的中国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都是家庭团圆的节日。在这些节日里,家庭往往聚在一起庆祝节日,并创造一个和谐的节日气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以交往、交流、凝聚力和彰显文化遗产为重要途径,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悠久历史、传统美德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因此,我们要引导他们多读有关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书籍,了解节日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所传承的文化精髓,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西方节日文化交流,在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教育,引导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在了解并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的各种优秀成果的同时,中国当代大学生还应接受国学教育,逐步将其纳入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拓展他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路径:一是教师应积极主动接受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任务,解释传统节日文化的含义、渊源和习俗等等;
二是在继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应正确引导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
三是用适当的方法宣传、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四是可以组织一些如表演、辩论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会处理传统与现代、自主性和多样性的节日文化,并对不适合先进文化发展的观念及行为进行及时更正。

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将学校教育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相结合,将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参加一些如文化艺术节等有关与节日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参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参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自豪感,引带他们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而优秀的节日文化。

五、结语

西方节日活动在当代大学生中越来越流行,西方的节日文化已被中国年轻人所接纳并受其青睐。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西方文化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也看到其对当代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和引导中国当代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西方节日文化所带来的的影?,我们应积极引导他们吸取西方节日文化的优秀成果,引导他们尽量减少西方节日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鉴赏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