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StudyoftheTeachingReformInvolvedin“EnvironmentProtectionConspectus”(1.ElectromechanicalEngineerin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学概论论文【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概论;
教改;
探讨
The Study of the Teaching Reform Involved 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nspectus”
(1.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730, China;
2.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Abstract】“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nspectus”is a basic course of the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the author will from the four part of the curriculum, role orientation, curriculum, assessment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ours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nspectus”.
【Key words】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nspectus;
Teaching reform;
Discuss
《环境保护概论》是环境监测及治理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环境专业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环境类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掌握环境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由于本课程是文字性概论性质课程,往往存在老师上课没激情,学生不重视的情况,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教学质量,浪费了教学资源。笔者在执教过程中,发现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不重视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对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但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1]。导致学生重设计和操作性课程,对于概论性课程并不重视,有部分学生缺课或上课玩手机,为了修学分而上课,缺乏学习积极性。
1.2 教学方法单一
授课教师受到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限制,教学上还是采取老师自顾讲课,学生爱听不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讲课的内容基本都是概念性的理论知识部分,使得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很难调动起学生上课的热情[2]。
1.3 缺少实验与实践的环节
由于是概论性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的时候没有设置相应的实验和实践的安排,使得学生听起来觉得比较空洞,缺少对知识体系的感性认知和掌握,很难让学生集中精神听老师上课。
1.4 考核形式单一,评分制度单板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与其说是一门环境专业课程,倒不如说是一门环保知识宣传课,是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和环境知识教育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因而考核的形式应该多样化,评价的形式也应灵活化[3]。
目前考试只是笔试,仅凭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达到激发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考核[4]。
我校是工科学校,批改试卷规定中要求严格按步骤得分,对于绝大部分的科目是很合适的,但对于《环境保护概论》性质的课程,这样的得分制度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性,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2 教改的几点建议
总结了以上一些《环境保护概论》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本着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笔者提出了几点思考。
2.1 确定课程设置的意义
《环境保护概论》并不仅仅是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它是与能源、材料、仪器、管理、地质、经济、法律等各领域的知识交叉在一起的一门课程。
《环境保护概论》是为高等工科院校环境和非环境专业学生开设的“概论性”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能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普及环境保护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评估环境质量和在本专业范围内处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在上第一堂课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讲解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表1 课程设置意义
此课程是在一年级新生军训完后的第一堂新课,作为本专业学生入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环境专业的性质以及它的重要性而设置的一门。作为入门课程,重点在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对环境专业学习的兴趣,由浅入深的讲解来吸引学生往更细化的环境专业课程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2 调整角色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教师教的很“主动”,学生学得很“被动”,使得“教”与“学”孤立,很少提供给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环境和机会,导致培养出一批应试型学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当的时候当下“学生”,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主动“求助”如何解决环境问题,最后教师在用专业的角度进行讲解和点评,无论提供的答案对错和标准,都应鼓励主动思考学生,使学生有成就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热情,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2.3 课程安排
由于《环境保护概论》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广泛,并且环境知识也日新月异,专业老师应紧跟学科前沿,将环境专业学科的最新技术变革,环保的思想动态、环保产品的最新开发,和环保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本专业的学生。
结合我系老师各自擅长专业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在开设这门课程时候,尝试安排多位老师上课的模式,取之所长,传授给学生更丰富的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学生也能有机会感受不同老师各自的授课风格。
每位教师只教自己专业的内容,且只安排1-2次的课程,有充分的时间备课,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5]。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有针对性的授课方式,改善授课形式单一,上课气氛沉闷的问题。
表2 授课教师安排表
2.4 增加考核形式,改革评分制度
该门课程的考试形式可以采用多样化,按一定比分加总的模式来考核学生学习的效果和专业水平。比如说可采取笔试、参观实习报告、实验成绩、课堂讨论、专业论文等方式综合考核学生。
考试中的有部分问答题是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性,并没有一板一眼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就已经达到教学的目的,建议此类课程的问答部分的评分留给专业老师一定的自,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3 结论
《环境保护概论》是环境专业比较重要的专业素质课,为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几点个人的改革意见。笔者认为没有上不好的课程,也没有真正不想学习的学生,我们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而非过多责怪于学生不认真上课,不爱学习。教师更应该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来带动学生共同探讨环境知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促使教学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天煜,赵文玉.浅议普通高校环境专业课程的结构性调整[J].高教论坛,2007(2):38-38.
[2]董怡华,等.《环境保护概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5):43.
[3]黄宏,等.《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改创新,2012(1):155.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D60;
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6)04-0022-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4.004
近年来,随着海洋开发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海洋污染以及生态破坏事件涌现。2013年的渤海康菲溢油事件,2010年的大连石油管道爆炸漏油污染海洋事件,2008年的青岛浒苔事件,都一度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节能减排的任务与日剧增,这将加快我国沿海核电站等大型节能工程的建设;
海外贸易的增加,由于船舶减压水等原因也使得海洋外来物种入侵概率增大。但是,相对于陆地而言,海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毕竟是陌生的,这就使得人们往往难以把握海洋环境风险的真正状况,从而使得民众的风险感知经常发生错位:要么对某些海洋环境风险的危害性感知不够(如大多数人对海洋洋流紊乱的危害性认知不足),要么对某些海洋环境风险过度反应,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如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而造成的大规模抢盐事件)。而海洋环境风险感知的错位,将给海洋环境保护以及风险防治带来挑战。诚如贝克所言:风险的感知和风险不是不同的东西,而就是相同的东西[1]。因此,深入探究民众的海洋环境风险感知,分析其形成机理,将有利于我们科学有序的进行海洋环境风险防治,从而实现沿海区域的生态保护与社会稳定。
1文献回顾与评述
伴随着工业化引发的大量环境问题,“环境风险”逐渐成为风险研究的一个重点。与风险的研究相契合,环境风险的研究在初期,秉承“可接受的风险”理念,对不同的环境风险防治方案进行权衡比较[2-3]。这一研究思路主要从“客观”的角度进行研究,即认为环境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倡导对环境风险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风险”不仅仅是客观的,还具有主观性。以道格拉斯(Douglas)和维达夫斯基(Wildavsky,)等人为代表的风险文化理论[4],以及斯洛维奇(Slovic)的风险心理测量理论等[5],开始从“主观”角度研究风险,即更强调“风险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卡斯帕森(Kasperson)等人构建了“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更为深入地揭示了环境风险、风险感知以及社会风险之间的关联[6]。Wen Xue等人运用文化风险理论,细致分析不同群体和文化背景之下的环境风险意识差异[7]。这一对环境风险的研究视角,也为我国一些研究者所接纳,开始从风险感知的角度去分析因由环境引发的社会风险问题。例如黄杰、朱正威等人提出我国一些大型环境事件的引发,是不同利益相关者风险感知的差异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应对行为[8]。胡象明等人也认为从风险感知的视角构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析框架,更有助于揭示其风险产生的内在机理和演进逻辑[9]。
王刚:海洋环境风险的特性及形成机理:基于扎根理论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4期在海洋领域,有部分生态学、海洋学等理工学科的学者以“海洋生态风险”为主题,研究不确定性的事故或灾害对海洋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不利作用,包括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但是未对其社会效应展开研究。在海洋社会科学领域,大部分研究者从“应急管理”的角度,对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政府应对展开了研究。王琪针对海洋危机、海洋突发事件的政府协调不畅,提出完善对策[10]。崔凤在研究海洋开发与环境风险时,概括了海洋环境风险的四个特点:隐蔽性、影响的广泛性、治理难度大、后果难以评估[11]。也有一部分研究者关注海洋污染事件的环境抗争的研究。陈涛从社会影响的角度去探究海洋污染事件,并探讨了基层政府在面对环境抗争中的一些行动策略[12]。并指出海洋环境风险与污染问题源自粗放型海洋开发模式。唐国建针对渤海康菲溢油事件中的渔民环境抗争展开了研究,从而对现实的政策、制度修正提出建议[13]。
文献表明,在海洋社会科学领域,当前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应急管理”及“环境抗争”的研究上,有关风险以及环境风险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也没有有效吸纳有关风险以及环境风险的研究成果。这使得其研究侧重海洋污染事件的后期处理上,而缺乏对前提风险的深入研究。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由于专家难以有效地评估社会民众的风险感知[5], 因此,采用自上而下的传统研究方法将使得最终的结论与现实状况大相径庭。有的研究者也意识到采用传统的数据搜集和文本分析的局限性,回避了调查问卷的数据搜集方式而采用网络搜索引擎的方式[14],推进了有关风险感知的方法研究。但是其数据的分析还是传统的,因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采用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弥补传统数据搜集与分析的局限。
扎根理论是由Glaser & Strauss 于1967年创立,其目的是为了“填平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的尴尬壕沟”[15],是质性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目前,扎根理论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性别研究等各个社会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使用。扎根理论是一种不需要先验性的假设和结论的研究方法,并且将演绎与归纳、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当然,不同的研究者在使用扎根理论时,对其有着不同侧重。Glaser更强调理论或者归纳结论的涌现,Strauss侧重系统的方法和有效的检验,Charmaz则强调研究者在理论建构中的角色和效果,从而被称之为建构主义扎根理论(Constructivist Grounded Theory)。鉴于海洋环境风险属于全新的概念范畴,目前理论界还缺乏相应的成熟研究,也没有成熟的测量量表和理论假设,因而采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最为适合。
扎根理论的基本研究逻辑是深入情境收集和研究数据,经由数据间的不断比较,对数据抽象化、概念化的思考与分析,从数据资料中提炼出概念和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扎根理论的主要步骤主要包括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持续比较(Constant Comparison)、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理论备忘录(Theoretical Memoing)、排序(Sorting)和理论编码(Theoretical Coding)。具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
Fig.1Flow chart of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开放式编码亦称之为实质性编码(Substantive Coding),是数据分析的第一步,需要对资料进行逐行分析和概念理解,从而发现核心观点。持续比较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化,从而能够帮助发现范畴(Categories)。选择性编码的目的是形成理论,提炼核心范畴。理论备忘录是对于新涌现概念的感觉、思想、观点的记录,其又可细分为程序备忘录和概念备忘录。排序是在经过理论饱和检验之后,帮助研究者进一步构建理论命题。理论编码,亦称之为理论建构(Theoretical Building)或实质代码(substantive codes),是从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主范畴),系统建立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以及核心范畴之间的联结关系,从而形成假设以解释理论。理论编码是扎根理论的最后提炼与升华,体现了扎根理论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最终指向。
2.2资料搜集与整理
扎根理论研究的成败,其基础在于是否收集了足够全面、真实的资料和数据。鉴于问卷调查很难获得直接全面的资料,而且在数据处理、定量分析方面所具有的不足[16],我们采用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搜集。访谈法操作灵活,优秀的访谈者改变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局限[17],从而可以获得更为真实和深入的资料。此次参与访谈的研究人员共22位,使用统一的标准访谈提纲(表1),针对44位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形成了44份访谈记录。通过比较和筛选,剔除了语焉不详、简单敷衍的14份访谈记录,最终选择了30份内容翔实、资料可信的访谈记录。为了更好地洞悉海洋环境风险的特性,此次访谈,在访谈对象的选择上特意选择了一定比例的内陆区域人员参与访谈,获得了内陆人员对海洋环境风险的认知,从而更好地获知海洋环境风险的认知广度和主观性。
扎根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概念(conceptions)、范畴(categories)和理论命题(propositions)[18]。其中,概念通过开放式编码获得,范畴通过选择性编码提炼,最终,由理论编码收获理论命题。鉴于三个基本要素,以及文章篇幅,文章集中展示开放式编码、选择性编码以及理论编码。而在此省略持续比较、理论备忘录和排序。
3.1开放式编码
在访谈结束后,课题组最终通过挑选,确立了30份访谈对象,形成了30份访谈记录。我们随机挑选了其中的25份访谈记录,对其进行编码。为了更好地提炼访谈记录的内容,以及保证编码的顺序,课题组对访谈记录进行个逐级详尽的顺序编码,采用了“逐行编码”的方式。其编码的顺序为“访谈记录序号――回答问题序号――回答问容的句序号”。例如编码为“25-2-1”,表示该样本编号为第25份访谈记录,第2个回答问题的第1句回答。经过编号,最终获得了756个编码序列。在对这756个编号序号整理的基础上,概括了出了49个概念。49个概念出现的次数并不相同,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概念是“海上溢油”、“陆域污染”、“围海造地”、“有害工程项目”等。
Concept11海洋生态破坏1海洋外来物种入侵5;
海洋物种消亡6;
海洋荒漠化4;
海洋生态系统崩溃5;
海洋过度捕捞7;
21海洋环境污染1陆域排污11;
海洋倾废2;
海事交通排污4;
海上溢油10;
浒苔泛滥7;
海洋赤潮6;
31海洋地质灾害1洋流系统紊乱6;
海啸3;
海底火山爆发1;
41海洋资源损害1沿海滩涂侵蚀3;
围海造地10;
滨海湿地退化4;
海岸线侵蚀4;
海洋资源破坏251海洋(环境)
属性1海洋具有流动性6;
海洋的变化性6;
海洋生态的高度复杂性4;
海洋的一体化8;
海洋的跨区域性7;
海洋的不可掌控性9;
海洋的全球性8;
海洋环境的潜伏性和积累性3;
海洋环境的波及性461沿海人口与
经济增长1沿海经济发达5;
沿海人口密集6;
沿海企业众多5;
沿海港口与航道增长771海洋环境信息1海洋环境信息负面报道2;
海洋环境信息不透明9;
81海洋污名化
设施1非法核电站6;
不当油储站4;
有害工程项目791海洋环境
社会意识1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淡薄4;
海洋社会组织缺少3;
海洋环境保护教育5101海洋环境管理1海洋环境管理职能交叉3;
海洋环境保护责任不清4;
海洋污染防治措施不力3;
海洋环境执法5;
海洋环境保护法规5;
海洋环境保护资金4;
海洋环境监管3111海洋环境
保护技能1海洋环境保护技术6;
海洋环境保护能力4注:概念后面的数字,表示在编码中出现的次数。
3.2选择性编码
在Strauss和Corbin那里,选择性编码亦被称之为轴心编码(axial coding)。开放式编码使资料和数据分裂为不同等级和不同类型的代码,而选择性编码则将之再次恢复为连贯整体,将分裂和分散的概念重新整合,构成分析的范畴。课题组根据Strauss和Corbin的三个分析维度(条件;
行动/互动;
结果)[19],以发现49个概念之间的因果联系和逻辑推理。经过归类,将开放式编码的49个概念进行整合和梳理,将之归纳成为11个范畴(表2)。
3.3理论编码
理论编码是扎根理论从资料升华为理论的关键,是实现理论飞跃的“质变”步骤,体现了研究者的理论归纳能力和创造力。在理论编码过程中,我们需要挖掘形成的范畴之间的逻辑脉络,建立主范畴与范畴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扎根理论的理论框架。课题组将提炼的11个范畴进行进一步的提炼和总结,将之形成三个主范畴:自然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表3)。进一步的理论检验发现,自然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呈现依次递进、不断放大的关系:自然因素是基础,其发展增大了心理因素,而自然因素和心理因素又增大了社会因素。在社会环境、文化及制度等外部因素等影响下,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海洋环境风险形成(图2)。
Number自然因素1海洋生态破坏111海洋环境污染121海洋地质灾害131海洋资源损害141海洋(环境)属性151沿海人口与经济增长16心理因素1海洋环境信息171海洋污名化设施18社会因素1海洋环境社会意识191海洋环境管理1101海洋环境保护技能111
3.4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可以确定何时可以停止资料的采样。我们将30份访谈记录中剩余的5份访谈记录进行编码和概念的提炼,没有涌现出新的概念,也没有发现新的逻辑脉络和关系,这说明上述编码的25份访谈记录已经完全容纳了相关的概念和范畴。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确定本文所构建的理论是饱和的。
在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时,课题组还还对本次访谈的稳定性进行了检验。在第一次访谈结束后,间隔一个月后,课题组对其中的5位访谈对象进行了二次访谈。比照第一次访谈内容,访谈对象对其海洋环境风险的认知没有明显的变化,从而可以获知本次访谈对象对海洋环境风险的认知是稳定的。
4研究结论和主要认识
4.1海洋环境风险的主范畴关系,符合风险的社会放大分析框架,从而可以明细其形成机理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是卡斯帕森夫妇及斯洛维奇等人提出的一种重要的风险分析框架[6],其在后来的研究中不断进行完善,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善的分析模型[20]。这一分析框架很好地将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环境/生态灾害与社会风险连接在一起。实际上,当我们使用“风险”一词时,就意味着加入了社会及心理认知范畴的因素。正如卢曼(Luhmann)所言:风险被归因于作出的决定,而危险则被归因于外部的因素[21]。简而言之,单纯涉及自然的外部灾害,可以将之称之为“危险”而非“风险”(尽管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也没有获得一致的认可)。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表明,在危险事件(风险事件)经过信息流的的传播后,公众认知及一些标识呈现出来,在危险达到“污名化”的状态后,风险涟漪形成,从而达到风险的社会放大。或者说从自然意义上的危险过渡到了社会意义上的风险。因此,一个风险事件的实际风险(危险)与民众对风险的感知这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显著的一致性[22]。
海洋环境风险的形成机理,完全符合了这一风险分析过程。课题组在借鉴风险的社会放大分析框架后,发现自然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海洋环境风险的形成:“自然因素”作为“海洋环境危险事件”,是海洋环境风险形成的源点,也是风险形成的基础。研究也发现,在海洋环境风险中,海洋危险事件是一个种类繁多、性质多样的集合体。例如在所提炼的49个概念中,有32个概念是自然因素。换言之,从概念的数量上而言,自然因素占据了概念数量的三分之二。而且,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概念“海上溢油”、“陆域污染”、“围海造地”也都无一例外的属于自然因素。海洋危险事件的庞杂,无疑预示着海洋环境风险具有多触发性和易发性的特性。
在自然因素等海洋环境危险事件形成后,会被相关的群体转化成信息流,并通过有效途径传播出去。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因素”作为风险信号,成为连接危险事件与社会风险之间的桥梁,从而完成了从自然意义的危险向社会意义的风险的转化。风险信号遵循“信息流―信息沟通―意象形成”的信息传播过程,这个过程如果没有引起政府等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注意的话,就会被单向地传递给相关的公众和群体,从而形成海洋危险事件的“标签化”和“污名化”。例如在扎根的访谈中,“非法核电站”、“有害工程项目” 等概念已经形成,它取代“核电站”(或“沿海核电站”)、“工程项目”(或“沿海工程项目”)的概念使用,直接包含着标签和污名化的表达语词:“非法”和“有害”。这预示着在风险信号形成过程中,“去污名化”对于海洋环境风险防治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当风险信号形成后,就会被“社会因素”接纳后,从而形成风险的社会放大。诚然,这种社会风险并非是单向的放大,也可能被反向弱化。那何为风险的放大或弱化呢?斯洛维奇很早就发现,民众与专家之间在对待风险上是存在差异的[5]。因此,当公众眼中的风险远远超过专家所评估的程度时,我们称之为风险的强化或者放大;
当公众的认知/行为显示风险远小于专家判断提示的程度时,我们称之为风险的弱化[23]。海洋环境风险信号的社会放大/弱化基于两个方面的社会因素:一是公众认知,即风险信号是否契合公众所具有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其文化价值观,一个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的公众很容易接纳这一风险信号,反之亦然;
二是社会管理,即政府管理部门是否获得了公众的信任。信任在风险的社会放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约翰逊(Johnson)的研究发现,风险的信任是多维的[24]。信任包括 “诚实”维度和“称职”维度双重维度,前者指风险管控者在风险信息方面对事实的忠诚度,而后者则指风险管控者所具有的控制风险的能力程度。在海洋环境风险的形成中,前者体现为受访者对海洋环境管理相关方面的关注,后者体现为对海洋环境保护技能方面的关注。
在海洋危险事件、风险信号、公众认知&社会管理三个阶段的风险形成后,风险涟漪形成。风险涟漪的核心是直接相关的当地居民。其他的组织,例如企业、社团、政府等都会裹挟其中,从而使得海洋环境风险形成。我们在借鉴卡斯帕森的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基础上,形成了海洋环境风险的形成机理及放大过程图(图3)。这一形成机理很好地反映了海洋环境危险事件是如何经过社会放大,从而具有了社会风险特性的“海洋环境风险”。
图3海洋环境风险的形成机理及放大过程
Fig.3Formation mechanism and amplification process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risk
4.2人们对海洋环境风险内涵及特性的认知,是两个方面的综合:“有关海洋环境的风险”,以及“因由海洋环境引发的社会风险”大部分访谈对象在访谈中,明显地表现出对海洋环境风险最终指向的多元化认知。他们并没有很好地区分海洋环境风险的最终指向是什么,即风险的标的是“针对海洋环境及海洋生态系统的风险”,抑或是“因由海洋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而引发的社会风险”。质言之,前者的风险本质是一种自然风险,后者则是一种社会风险。或者按照上文所述的卢曼的观点,前者是一种“危险”,而后者才是一种“风险”。大部分的访谈者的访谈内容,其提炼的概念都涉及自然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尽管自然因素的概念占据绝大部分。这说明人们对海洋环境风险的认知是两个方面的综合:“有关海洋环境的风险”,以及“因由海洋环境引发的社会风险”。
普通民众对海洋环境风险存在多元认知并不难理解,它也从侧面说明了风险认知及其防治的艰难。诚然,这种对海洋环境风险的多元认知,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我们对环境风险的认知就是多元的。概括而言,当前对于环境风险的认知就存在四个维度:经济维度、安全维度、社会(心理)维度、生态维度。经济维度是经济学、管理学科的认知模式,更多地将环境风险拘于自然状态,从客观的角度去认知风险,秉承成本-收益的风险防治策略;
安全维度则是法学的认知模式,秉承预防原则去防治风险;
社会维度,或者称之为心理维度,则是心理学、社会学的认知模式,它们从主观角度去认知风险,将环境风险定位为因由环境事件引发的社会风险;
而生态风险则是自然科学的认知模式,其“生态风险”(ecological risk)是更为常用的一个术语,它强调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不利作用和损害[25-26]。在海洋环境风险认知及研究的前期,由于研究者大部分出身于环境科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因而更多地从生态维度去认识,“海洋生态风险”也是一个更为普遍地概念。而当更多地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介入海洋环境风险研究时,对其认知就发生了拓展和转移。
我们在扎根理论的研究中,获知了普通民众对海洋环境风险的认知,与专家保持了一致。这种对海洋环境风险内涵以及特性的多元认知模式,使得海洋环境风险的防治者们需要保持一种更多宽广的防治视野。
4.3对海洋环境风险的防治,需要有效区分民众对沿海自然项目的风险感知与民众对沿海自然项目管理状况的风险感知鉴于人们对海洋环境风险的内涵及特性认知,有着双重的认知模式,因此,要合理有效地防治海洋环境风险,需要做出有效地区分,例如需要有效区分民众对沿海大型项目的风险感知与民众对沿海大型项目管理状况的风险感知。前者体现在民众对项目本身的风险关注,而后者则体现在民众对项目管理者及管理状况的风险关注。我们在深度访谈中发现,很多民众对沿海核电的反对,并非单纯是针对核电,而是针对核电的管理状况。当课题组针对一些明确表现出对沿海核电焦虑的民众表示核电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能源构成时,很多民众表示“发达国家的管理严密,可以消除风险,而咱们中国还不行”,表现出对管理状况的风险认知。因此,合理区分这两种风险认知,从而针对其不同的风险认知,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将更为有效地防治海洋环境风险。
诚然,要有效降低民众对沿海项目管理状况的风险感知,最为核心地是建立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甚至可以说,构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是有效防治海洋环境风险,并防止其向社会风险转化的根本途径。雷恩与莱文按复杂性与抽象度将信任分为五个层次:对信息的信任、对传播者的信任、基于信源感知对机构的信任、基于机构表现对机构的信任、信任的社会政治气候[27]。海洋环境管理的优化及海洋环境技能的提升可以降低人们对海洋环境风险的感知和恐惧。这是因为低层次信任的持续流失最终导致高层次的不信任,同样高层次信任也对低层次信任的维护有调节作用。随着复杂技术时代的到来,个人的风险控制被机构的风险管理所取代,公众更加依赖机构可信度来判断风险;
信任能够补偿负面的风险感知,不信任则导致公众抵制风险,以至于增加风险感知。
4.4海洋环境风险具有“镜像”效应等其独特性,因而有其自己的运作逻辑一般的环境风险,因其传播媒介的固化以及数量可控,因而其影响范围大致固定,其风险源属地与风险的影响地基本是重合的(流域的环境风险另当别论)。但是海洋环境风险的风险源属地与风险的影响地并一定是重合的,经常发生错位,从而导致“镜像”效应的出现。所谓“镜像”效应,即是指风险源属地与受影响地之间产生了错位,甚至导致风险源属地的社会风险减轻,受影响地的社会风险放大。“镜像”效应的实质是造成跨区域的风险感知。由于海洋的一体化和流动性,使得海洋环境风险的风险感知经常是跨区域的,风险策源点与风险影响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访谈对象的职业、地域等并不影响其对海洋环境风险概念的认知和建构。实际上,不仅仅本课题组在扎根理论的运用中发现了这一运作逻辑,现实的案例事件对此有所印证。例如厦门的PX项目搬迁至漳浦县古雷镇,但是却在一海之隔的东山县铜陵镇引发环境风险恐慌,造成跨区域的海洋环境风险[28]。海洋环境风险的“镜像”效应使得其不同于一般的环境风险,在某些状况下有着其独特的运作逻辑。
自然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海洋环境风险“镜像”效应的产生方面,都发挥着一定的功效。自然因素体现为所在区域的区位及危险事件的危害程度。研究发现,如果某区域位于风险源地的海洋洋流下方,更易发生“镜像”效应;
心理因素体现为受影响地对风险信号的心理认同程度。如果受影响地居民对核电持一种天然的排斥和恐惧心理,更易发生“镜像”效应;
社会因素则体现为所在区域社会生产、生活、管理状况与海洋的关切程度。研究发现,沿海区域如果存在较多的海洋养殖,或者海鲜类食品在居民日常饮食中占据较大的比重时,更容易引发对其他沿海区域的环境风险感知,从而产生“镜像”效应。
海洋环境风险具有的“镜像”效应,使得海洋环境风险的“涟漪”效应更易发生,也更难以掌控其涟漪的范围和深度。从这个角度而言,深入分析每一种可能引起“镜像”效应的因素集合,形成全面、深入的风险范畴把握,是有效防治海洋环境风险的基础。
5结语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对海洋环境风险这一全新的概念进行了研究。提炼了对海洋环境风险的形成有关联的49个概念,并凝练出11个范畴,概括成自然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主范畴。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的研究开创了海洋环境风险研究的一个新的尝试,试图不带预设和先见地去界定海洋环境风险的概念,并发现其形成机理及特性。这一研究对深入探讨海洋环境风险以及海洋环境治理等都有着借鉴意义。
但是不可否认地是,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地方。扎根理论力图不带偏见地和价值观地去发现理论,但是没有哪个研究者是中立的,因为语言在被观察现实的基础上传递着形式和意义。语言的特殊使用反映了观点和价值。Glaser和Strauss也直言不讳地指出,扎根理论的重点不在于证明理论,而在于建构理论。课题组在访谈中,由于访谈记录人员数量较多,其访谈的自然语言可能对访谈对象有一定的引导和诱导,从而使得理论带有一定“建构”的成分。在扎根理论的框架使用上,本课题组对海洋环境风险的形成机理分析,也没有从Glaser的“理论代码家族”(theoretical coding family)的理论框架角度去进行深层分析。Glaser提出了在理论代码家族中最有代表性的成员是被称之为“6C”的六个维度:原因(cause)、语境(context)、偶然性(contingencies)、结果(consequences)、协变性(covariances)和条件(conditions)[29]。局限于本文的研究主题和篇幅,本文没有对这6个方面展开研究和探讨。
当然,本文也研究也没有对一些相关因素展开严谨地相关性和比照性研究。例如没有对社会发展层次的不同群体进行比较,如通过扎根理论对经济发达的上海、浙江等沿海省份,与经济欠发达的海南、辽宁的省份进行比较,从而能更好地洞悉文化层次、社会因素对海洋环境风险形成的影响;
没有对形成的因素进行量化处理,没有形成自然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在海洋环境风险形成中发挥何种比重的作用;
本课题对自然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的划分也可能存在绝对化,其中一些范畴可能同时涵盖了自然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多重属性;
也没有更细致地提炼其他特征在海洋环境风险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没有对不同地域、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等对海洋环境风险的感知差异进行系统分析。这些研究的不足期待其他研究者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64.[Beck U. Risk Society[M].Translated by He Bowen. Nanjing:
Yilin Press, 2004:64.]
[2]Royal Society. Risk Analysis, Perception and Management [M]. London:
The Royal Society, 1992:2.
[3]汤姆・泰坦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严旭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49-51.[Tietenberg T.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M].Translated by Yan Xuyang. 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 2003:49-51.]
[4]Douglas M, Wildavsky A B. Risk and Culture:
An Essay on the Selection of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Danger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5]Slovic P. Perception of Risk[J]. Science,1987,236:
280-285.
[6]Kasperson R E, Renn O, Slovic P, et al. The Social Amplification of Risk:
A Conceptual Framework[J]. Risk Analysis, 1988, 8(2):178-187.
[7]Wen X, Donald W H. Cultural Worldviews and Environmental Risk Perceptions:
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4,40:249-258.
[8]黄杰,朱正威,等. 风险感知与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健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2):48-55.[Huang Jie, Zhu Zhongwei. Risk Perception and Improving Social Stability Risk Evaluation Mechnism in China[J].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5,35(2):48-55.]
[9]胡象明,王峰.一个新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析框架:风险感知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4,(4):102-108.[Hu Xiangming,Wang Feng. A New Social Stability Risk Assessment Analysis Framement:
Risk Perception Perspective[J].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14,(4):102-108.]
[10]王琪,王学智. 浅析我国海洋环境应急管理政府协调机制 [J]. 海洋环境科学,2011,30(2):268-271.[Wang Qi, Wang Xuezhi. Analysis on the Governmental Coordinate Mechanism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China[J].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1,30(2):
268-271.]
[11]崔凤.海洋开发与环境风险: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件评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1,(5):6-10.[Cui Feng. Marine Development and Its Environmental Risks:
Analysis on the Oil Spill in the Gulf of Mexico [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11,(5):6-10. ]
[12]陈涛.“维稳压力”与“去污名化” [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13(1):94-103.[Chen Tao. Dimensional Stability Pressure and Antistigma[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4,13(1):94-103.]
[13]唐国建.蓬莱19-3溢油事件中渔民环境抗争的路径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13(1):104-114.[Tang Guojian. The Path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 Resistance of the Fishermen in the 19-3 Oil Spill Event in Penglai[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4,13(1):
104-114.]
[14]王炼,贾建民.突发性灾害事件风险感知的动态特征[J].管理评论,2014,26(5):169-176.[Wang Lian, Jia Jianmi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Risk Perception of Sudden Disaster Events[J]. Management review,2014,26(5):169-176.]
[15]Glaser B G, Strauss A L.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M]. New York: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67.
[16]王刚,娄成武.公共行政研究中的定量推崇批判[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
99-103.[Wang Gang, Lou Chengwu. Rethinking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2,12(3):99-103.]
[17]埃文・塞德曼.质性研究中的访谈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9.[Sedman E. Interview in Qualitative Research[M]. 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2009:9.]
[18]Naresh R P. The Creation of Theory:
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J]. The Qualitative Report, 1996, 2(4):1-15.
[19]Strauss C.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M](2nds.). CA:Thousand Oaks, 1998:128.
[20]Kasperson R E,Jhaveri S. Places Social Amplification of Risk:
Toward a framemork of Analysis[C]//Flynn S. Risk, Medical and Stigma:
Understanding Public Challenges to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ndon:
Earthscan, 2001:
9-27.
[21]Luhmann N. Risk:
A Sociological Theory[M].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1993:107.
[22]Covello V, Sandman P M. Risk Communication:
Evolution and Revolution[C]//Wolbarst A. Solution to an Environment in Peril. Baltimor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1:164-178.
[23]皮金,卡斯帕森,斯洛维奇.风险的社会放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47.[Pidgeon N, Kasperson R E, Slovic P. Social Amplification of Risk[M]. Beijing:
China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ublishing House, 2010:47.]
[24]Johnson B B. Exploring Dimensionality in the Origins of Hazardrelated Trust[J].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1999,(2):325-373.
[25]Hunsaker C T. Assessing Ecological Risk on A Regional Scale[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0,14:325-332.
[26]Lipton J A. Paradigm for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3,17:1-5.
[27]Renn O, Levine D. Credibility and Trust in Risk Communication[C]//Kasperson R E, Stallen P J. Communicating Risk to the Public.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1991:174-218.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对非环境专业环保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课时少,没有适合教材,学生对该课程不重视等现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学到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以便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责任,并影响到周围的人十分重要。因此,非环境专业环保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既适应教育理念转型的必然趋势,又对推动环境教育的顺利进行具有现实意义。
一、非环境专业环保概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不受重视,地位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环境教育课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非环境专业中普及环境知识方面仍显得十分不足和薄弱。尤其在课程设置上,部分高职院校设为公选课或考查课,课时少,学生对课程不重视,因此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不断加强该课程的教育与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2.缺少适合教材,教学效果欠佳
目前笔者选用的环保概论教材是全国高等院校材,该教材虽然在内容上不断进行修改,但对非环境专业学生来说,仍然显得过于专业化,理论性较强。其他相关教材也大同小异,没有非常适合的教材。环境教育的普及应以更具典型、代表性的环境事件提高非环境专业学生的注意力、由此提升环境意识。而目前的大部分教材欠缺这一重要知识板块。
3.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实践教学
由于受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限制,教学手段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为主。近几年笔者也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教学手段的改变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但是,目前对于我院非环境专业学生开设的环保概论课程还缺少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所以使得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际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僵化、教条。
二、非环境专业环保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1.因“才”施教,因教选“材”
非环境专业环保概论课程讲授中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侧重点应各不相同。笔者认为目前选用的教材大多不适合高职非环境专业学生,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教材的编写。经过整合的教材内容应包含六章。第一章为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通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尤其以世界公害事件为主,讲述环境被污染之后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及后果,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提升他们的环境责任感。第二章为资源、能源概述。通过介绍目前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能源紧缺问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能源观,并且爱护和节约我们有限的资源、能源。第三章为各环境要素污染(包括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讲解,主要涉及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各环境要素污染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即人为因素,由此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日后的工作环境中树立正确的环境观。第四章为其他环境污染(包含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家装污染等),通过学习此章内容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提高警惕,预防此类污染,教学重点侧重于预防。第五章为环境法规及环境管理,通过介绍我国的主要环境法律体系及环境管理方面的知识,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哪些行为可取,哪些行为不可取,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一些侵害自身或他人环境权利现象时应该怎样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及他人的利益,并树立正确的环境法律观。第六章为可持续发展及绿色技术,目的在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并且了解现今环境污染防治的最前沿技术。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对非环境专业学生来说,用传统的板书讲授相关理论与知识显然让学生感到厌烦,降低学习兴趣。因此,传统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是比较合理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手段,适当使用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应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现今的大学教育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环保概论课程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通过案例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比如在“大气污染”讲解中以“雾霾”天气为例重点讲解,比枯燥地讲解大气污染产生原因、危害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3.适当增加实践活动
对于非环境专业高职生开设环保概论课程,应根据不同专业增设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我院材料工程系2009年起对下设七个专业全部开设了环保概论课程。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不同专业,采取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的生产、服务有机结合起到关键性作用。比如,针对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可以带领他们参观以后的主要就业企业――水泥厂,通过对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废弃物处理手段和主要环保设备的了解,会对自身今后的工作环境形成一个初步认识。再如,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每年都会到蒙牛进行生产实习,学生可以利用这样的宝贵机会,对该行业污染防治的一些先进手段形成一定的了解。
三、结语
对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环境教育仍然是崭新的课题。作为有多年环保概论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我提升,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为传播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董怡华,冯治宇. “ 环境保护概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意识;理论回顾
[中图分类号]C1,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3-0059-02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在精神领域的核心则是高度发展的环境意识。
一、环境意识的思想轨迹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环境意识坐标
有学者指出,“孔子和老子都认为,与自然保持和谐是最重要的,这比单单谈环境保护要深刻得多”。这一认识直接道出了我国儒家与道家思想中环境意识的基本特征。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综观环境意识的前世今生时,往往发现,这一特征的先进程度是令人吃惊的。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指出的,东方世界观具有生态智慧。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环境意识就像一个充满古老智慧的思想坐标,虽然历时久远,但依然有着强大的力量去引领那些徘徊在现代化的旅途而迷失了生态方向的人们回来追寻。
(二)西方社会理论中的环境意识轨迹
1.环境意识的边缘化与再回归之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巴克尔以及亨廷顿,他们相继阐释的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决定作用的自然主义世界观发展到19世纪中后期,一度影响了所有的社会科学思想家。随着人类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的不断发展,环境对社会和文化发展影响的有限性认识逐渐成为主流。在此基调之下,环境意识的发展呈现了几条日益边缘化的线索。一是人类学研究中的极端文化主义潮流。二是生态伦理学或环境哲学研究中的人类中心论主流。三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生态缺失倾向。四是社会学研究中人类豁免主义的确立。以此为线索,环境意识已在社会科学领域完全变成了次要思想。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意识在社会研究领域开始走上了回归之路。在生态伦理学领域,由施韦兹、辛格、泰勒以及利奥波德分别代表的生物中心论与生态中心论开始走向理论中心。在经济学领域,卡普最早将公害问题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社会学领域,卡顿和邓拉普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新生态范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环境社会学呈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2.环境意识的客观性与建构性之分。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角度来说,出现了环境问题进而环境意识的建构性问题。在20世纪70-80年代,环境问题始终是作为一种客观现实而提出的,是真实的并且是可以被证明的。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巴特尔、汉尼根、贝克等人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者开始趋向于环境问题的问题化研究。“环境问题是如何被大家所意识到的”成为问题的核心,他们通过这种方法“最终使自己走入公共意识”。
3.环境意识的环境主义与生态政治之变。环境意识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回归直接引发了学术界从意识形态方面对工业社会文明的集体反思和批判,萌生了从局部的环境主义向伴随全局性变革的生态政治转变的深刻倾向。激进的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认为,生态危机是父权制的产物,女性附属地位的改变对生态危机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生态学学者将资本主义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制度作为生态危机的主因。因此强调要对“人类”的概念进行细分,并提出弘扬社会正义的解决思路。由挪威哲学家纳斯创立的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则将物质主义和人本主义归结为环境恶化之源,主张以分散化的、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人类社区取代现在大规模聚集的人类生存方式,以生物或生态中心取代人类中心。在生活上提倡绿色消费主义,在政治上提倡绿色政治。
可以发现,这一反思和批判过程体现了环境意识指向的深刻变迁,蕴涵着现代环境意识的社会思想,不再是工业文明框架内的补丁,而是具有了颠覆性的力量。它期待一种新的生态文明,以取代――曾经取代了狩猎采集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工业文明。
二、环境意识的理论脉络
概括说来,到目前为止,国内绕环境意识的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意识的内涵与概念
“环境意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复杂概念”。虽然这一单词在1933年已经出现,但赋予其现代内涵大体上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关于环境意识内涵与概念的不同主张及见解也主要见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区间之中。
在这一时期,国际上关于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 Literacy)的探讨构成了环境意识概念的重要内涵――“其含义与环境意识的含义极为接近”。1968年,美国学者Roth针对当时媒体所渲染的公民中的环境盲(Environmental Illiterates)现象,提出了环境素养的概念。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以环境素养为题报告指出,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发展环境素养,而环境素养则包含人与其环境关系发展的新的认识、知识、概念和态度。美国学者Rosalyn Mckeown-Ice于1999-2000年进一步提出环境素养具有7方面特征:一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敏感性;二是了解有关自然界的知识;三是了解有关人与人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四是了解人和自然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五是了解环境问题;六是拥有分析环境问题的技能;七是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对环境负责任的生活方式。
中国对环境意识概念的采用与理论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日渐活跃。一般认为,环境意识就是一种认识,一种观念,一种文化。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采取类似于国际上对环境素养的界定方式,认为环境意识还包含着实践要素和行动维度。
(二)环境意识的层次与结构
一般而言,层次划分涉及到纵、横两个方面。纵向方面,主要是从环境意识的内涵出发,按照从对环境的感观认识到自觉参与环境保护行为倾向之间的不同的层次进行区分,表现为环境意识光谱中从浅绿到深绿的递进分布形态。横向方面则主要根据环境意识的不同形式进行划分。从形式上,环境意识可以被分为个体环境意识和群体(社会)环境意识。
与此不同,前述Hungerford、陈飞星等人则同时采用了纵横两方面视角来划分环境意识的层次。在每个横向层次上都可以各自对应所有的纵向层次,从而形成了矩阵型的平面环境意识结构。王民按照环境意识的层次、部分、同层次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描述了立体的环境意识结构。进而,杨莉等人在详细划分了环境意识纵横方向的层次以外,又为其添加了时空维度。这一认识突破了环境意识已有的矩阵型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进一步刻画了环境意识的多维结构特征。
(三)环境意识的产生与影响
人类的环境意识在近50年来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在这一认识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着两方面的倾向。一是强调环境意识所反映的“生态环境这一特定的客观存在”。二是强调环境意识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独立的意识形态而出现。
在此,对环境意识发挥影响和作用的具体社会机制进行识别成为问题的核心。在某种意义上,这一识别过程可能也会对环境意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作出解释。汉尼根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两个重要的社会设置――科学和大众传播媒介,在建构环境风险、环境知识、环境危机以及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一社会建构的过程,勃格和勒克曼也指出,要建构某种主观现实,只要知道关于它的知识、合理性常识以及传播手段,就可以使其在社会共同体中固定或普遍存在下来。一般认为,环境意识的产生与作用都要遵循同样的社会建构过程。洪大用教授因此指出,运用建构主义的概念来分析作为一种观念的环境问题,分析其建构的社会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环境意识的测评、比较与分析
定量、数理研究与经验调查是环境意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对环境意识(环境素养)进行测评的研究倾向自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在数理方法方面,Hungerford等人做了环境素养组成部分的层次模型分析并创建了环境素养模式,Sia则在此基础上对环境素养模式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ines和Marcinkowski等人又先后对这一模式进行了修改和分析。经验调查方面,邓拉普以“人类中心倾向”与“环境中心倾向”为理论假设进行了量表设计与调查,英格尔哈特则以4-12个项目来测量公众的价值倾向(包括物质主义倾向与后物质主义倾向),发掘价值倾向与环境意识水平之间的关系。
迟于国外,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出现对环境意识进行数量化分析的重视倾向,但在相关的调查与实证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洪大用将环境意识的综合概念进行分解,制定了包含4组13项19道问题的环境意识总加权量表。陈德权等按照目标层、单元层与次元层的划分方法设立环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谭千保等则对学生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问卷的建构程序与测试方法进行了讨论。
(五)环境意识的培育、保护与提高
在国外研究中,对诸多环境意识影响因素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社会改革与环境教育、政府与公众团体的协作以及公众价值倾向等方面。
国内对环境意识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同样强调环境教育。除此之外,与国外有所不同,国内的研究更为重视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行为、媒体宣传等方面。尤其认为经济发展是提高环境意识的根本背景,政府是推动公众环境意识提高的行为主体,教育和大众传播是政府推动环境意识提高的主要载体,相关制度和法规是政府推动的主要形式。有研究显示,我国环保工作以及公众的环境意识都存在着明显的政府依赖型特征,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模式,而西方则是自下而上,从而使得国内外环境意识的对策思路侧重点有所不同。
三、环境意识的思想回顾与理论总结
综观环境意识研究将近50年的已有成果,可以发现,相关研究已涵盖了环境意识论领域所涉及的几乎所有方面,但迄今为止并没有能够树立起一个完整的理论形象。
首先,已有的研究缺乏一个统一或者兼容的思想框架。有学者虽然不断尝试构建新的理论框架,如政治经济学范式、系统论范式、建构主义范式、整合研究范式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范式能够统一多元化的研究思想。这一局面大大降低了各方面研究成果的知识累积效果。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人们习惯于把审美的焦点集中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所以生活美所体现的是与生命关联的各种生命共同体。从居室美化到工作环境,再到城市文化景观公共艺术化,给人们提供生活安定、社会和谐的秩序感、以及生机盎然的环境氛围和生命的意境。
关键词:
艺术;
环境设计;
解决
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理论课程。
对于艺术生而言,理论性强的课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满堂灌的授课形式对于感情丰富的艺术生早已行不通,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提出问题、保留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思考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把某物看作是艺术,需要某种眼睛无法看到的东西,一种艺术理论的氛围,一种艺术史知识,这就艺术界”。环境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室内设计的学生,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处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会自觉不自觉的进行各种环境装饰。学生对环境设计艺术的提高首先要先增加理论知识,并且要增加对艺术作品的了解和理解;
通过大量有代表性的作品等来影响学生在艺术上的认识;
加大典型艺术作品案例的讲解熏陶来积累各种素材;
运用模拟环境激发学生潜在的艺术情感。未来环境设计发展会呈现多种趋势;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注重文化内涵、地域差异化、不同设计领域的交融、艺术化等等。这些发展趋势都将系统的解决人类内心需求和现实之间矛盾的过程。
环境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小到一个居室,大到整个城市,既有千百种不同的各具表现力的物象形态,又有内在的秩序和综合的整体精神。环境设计做为一种综合的多种形态的造型艺术,在形式上更追求多样统一与协调。例如;
中式传统室内的装饰手法,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体现。常见的有“鱼”“鹿”“蝙蝠”等,原因是他们的谐音都有隐喻,代表着福气,情操和品行等等。这些自然物为中国人借物咏志提供了极为契合的形象。在室内装饰中,无论是商务、办公还是居住生活,有机的借助自然物、工艺品装饰,不仅可以获得无形的经济价值,同时还可获得美学的文化,美化了生活、也扮靓了心情。
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的质量。室内环境的创造除了与冷暖、光照等方面有要求之外,还与建筑的类型、主人的性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从整体来说还和人类的经济活动、价值观念、哲学思想、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世俗的经济要求用抽象的理论形式表达,把资产阶级的经济说成是一切时代、一切阶级、一切人的要求。好的设计价值观念的体现是设计师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令作品更具有个性化、专业化。设计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丹纳在《艺术哲学》的书中解释到,“探求艺术发展的原因时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是由环境决定的,环境又是由种族决定的。”任何一个名族的的艺术都是由名族的境况和人们的心理以及生产关系决定的。这些倾向也会因为民俗民风的不同而不同,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存在着不同的天性。所以说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是有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和制约组合而成的。
当环境由众多的物体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室内空间环境,室内装饰就是美化室内空间环境,掩饰室内空间环境的缺点,突出其优点,使室内空间环境变得舒适、美观。室内装饰工程就是对有使用价值的室内空间环境的美化过程,是对各种装饰材料进行技术和艺术加工,美学修饰和艺术组合的再创造过程。室内装饰的美观同样表现在“内在美”和“外观美”。
室内装饰的“内在美”是装饰的本质,是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的根本所在。从构成室内装饰的材料质感上及各种造型体的集合中表现出来。同样,室内装饰的“外观美也如实地衬托出室内装饰的“内在美”。
有句话不是说:“不了解人类的过去,就不能够认识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对艺术来说:“不了解艺术实践的历史,就不能够真正理解艺术活动的规律”学习艺术概论应注意结合自身的艺术体验。当今社会生活中,几乎人人都离不开艺术。例如视觉文化,它不单单是一个视觉的欣赏更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传承,在这个全新的视觉文化领域里就要求我们对艺术的基本知识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知,通过作品的鉴赏和评价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的审美加深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视觉艺术的优秀作品来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力。
结束语:艺术概论是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艺术的概念它不是永恒不变的,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有感性的理解也有理性的认识。环境设计也正是在实践艺术的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理解与掌握艺术概论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李萍.编著.《实用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