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初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直到1978年经济上“改革开放”,六十多年内,中国建筑中纯粹的现代主义作品出现得很少。只有到1980年代之后,才逐渐出现比较多的纯粹现代主义建筑作品,因而,中国现代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少年教学设计【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从民国初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直到1978年经济上“改革开放”,六十多年内,中国建筑中纯粹的现代主义作品出现得很少。只有到1980年代之后,才逐渐出现比较多的纯粹现代主义建筑作品,因而,中国现代建筑和西方现代建筑在发展过程中是不同步的。杨廷宝设计的北京和平饭店、同济大学的文远楼这样的精彩作品,在国内极为稀少,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现代主义建筑往往被贴上“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的标签,作为糟粕被批判。但是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情况则有些与众不同,1920、30年代留学回来的第一代建筑师,到他们培养出来的后来几代建筑师,都有比较强烈的现代主义倾向,并且在华南这个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设计了不少具有影响的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形成一个松散的现代设计群体。
这些建筑师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甚至在“”期间都没有停止平屋顶、框架结构、玻璃幕墙、遮阳板这类比较纯粹的现代主义设计,甚至在“中央领导小组”()组织批判他们的现代建筑的压力下,也依然不断有现代作品出现,这在中国的现代建筑发展历程中显得特别突出。他们的作品,不但在广东地区,也扩展到广东邻近的广西地区。而他们的探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纯粹现代主义建筑,这类作品包括1952年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的十几个展馆,广东省第一人民医院大楼,也包括“”期间设计的广州火车站(北站)、友谊剧场、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东方宾馆,“”结束后出现的白天鹅宾馆、白云宾馆、广州宾馆、中国大酒店、花园酒店,深圳的南海酒店,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都是出自这批人之手;
第二个方面,是探索地域性民居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结合,包括北园酒家、矿泉客舍、广州少年宫、南越王博物馆等等。华南这一派建筑力量一直以一种相对和其他地区设计保持距离的方式存在,并且对国内建筑有相当的影响力。直到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中国国家馆,也依然出自南方建筑家何镜堂之手。
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南方群体能够狭缝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条件。广东位居中国最南方,远离北京、上海,而毗邻香港、澳门,海外华侨人数庞大,无论在任何一个时期,广东和海外的民间往来都超过任何一个省份,加上每年在这里举办两届出口商品交易会,进出广东的外商数量也相当庞大,地理条件、历史条件有自己的优势。
从建筑思想体系来说,华南也有与众不同之处,中国第一代的建筑师大部分毕业于1930年代学院派风气浓厚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其中包括吕彦直、杨廷宝、梁思成、林徽因、赵深、陈植、谭垣等人,可以说宾夕法尼亚大学培养了中国第一代主要的建筑师。宾夕法尼亚大学当时的建筑教育还处在学院派阶段,在建筑设计教育上还流行新古典主义,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还没有传入,因而这批设计师很多都有强烈的把民族形式和现代建筑结构结合起来的愿望,和宾大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还有不少在德国、法国、日本留学的,比如林克明留学法国里昂建筑工程学院、陈伯齐留学德国柏林建筑大学建筑系、夏昌世留学德国卡尔斯普厄工业大学建筑系,龙庆忠留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他们回国之后,再培养出莫伯治、佘南、林兆璋、何镜堂这一批第二代的建筑家,这种组合给华南带来多元化的建筑思维,特别是他们在欧洲、日本看到的现代建筑在广东这个比较特殊、宽松一点的地方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从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来看,岭南建筑学派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一学派比较早多方面探索了现代建筑设计,并且完成了一系列现代建筑作品,同时也探索了具有强烈岭南特征的地域性现代建筑,而在教育方面,又以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基地,培养了大量的建筑人才,从最初的探索,到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再到奠定岭南建筑学派的基础,为中国建筑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中,岭南派应该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广东的现代建筑开始得比较早。1932年至1945年,是华南现代建筑教育的探索时期。当时是军阀陈济棠主粤时期,广东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伴随有大量的城市建设活动,产生了对建设人才的需求。广东省立勤大学(其建筑系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前身)应时而生。在勤大学建筑工程系中,提倡现代建筑和遵循传统学院派体系两种思潮并存。这个时期岭南建筑上影响比较大的有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的林荣润、曾协助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Kikkam Murphy,1877-1954)制定南京“首都计划”的黄玉瑜等。
这个时期广东的建筑,主要还是学院派主导下的民族现代作品为主,也就类似北方出现过的“大屋顶”现代建筑。这段时期的大背景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因而民众和建筑界都有中国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在建筑设计上,有较强的正统意识形态影响,西方学院派影响也相当浓厚,因而在广州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具有中国传统样式的新建筑,例如中山纪念堂、中山图书馆、岭南大学校园建筑等等。但岭南地区素有开放、开明的商埠文化氛围,讲求建设实效、建造速度和技术质量,在客观上鼓励了对建筑新技术的运用,同时也呼唤建筑的新风格。社会发展中的相关动力对建筑形式、速度和经济性的要求在这一时期的建筑教育中得到了响应。勤大学的建筑教育具有注重技术和实践等鲜明特点,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强烈兴趣和积极主动的追求,重视实用性技术课程,开拓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现代建筑教育探索之路。在当时勤大学石榴岗校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这种追求。
随后,由一批留学法国、日本、美国的教授们创立的华南现代建筑教育事业,迅速与广东开放的文化风气结合,培养出了第一批投入到当时的教育和设计实践中的学生。惜逢战乱,漂泊不定,但留下的现代建筑教育“火种”随着二战后教育环境的相对稳定,带来了华南建筑教育的新发展。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
招生渠道;
电力特色
作者简介:魏永红(1961-),女,四川合江人,上海电力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教授。(上海 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192-02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0)同样把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扩大来华接受工程教育的留学生规模纳入重要任务之列。我国地方工科高校应抓住发展机遇,发挥特色优势,准确定位,扬长避短,积极拓展留学生招生渠道。
一、制约地方工科高校留学生招生的主要因素
1.专业面窄,可供留学生选择的余地小
我国地方工科院校一般都具有学科单一、专业较少、规模不大的特点,这为拓展留学生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据教育部2000~2010年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来华留学生规模快速扩大,留学生总数由2000年的52150人增长至2010年的265090人。留学生首选专业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汉语言、医学类、经济类,三者相加长期占据留学生所学专业比例的70%以上,而工科生所占比例则长期徘徊在6%左右,其中地方工科类高校所占比例更低。由此可见,地方工科高校由于专业和学科的局限,可供留学生选择的余地小,加上知名度不高,在招收留学生方面面临着比其他综合性大学要困难得多的局面。
2.由于长期归口行业管理,养成了外向不足而内敛有余的办学风格
由于地方工科高校原来大多属于行业管理高校,行政和业务范围主要局限在行业内部,与行业以外尤其是国外的联系不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国外高校合作项目少。如通过与国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中外师生互访,特别是以分段学习、联合培养的方式,吸引已在国外高校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内地方工科高校完成本科或研究生学习的很少。
(2)多数高校未与国外信誉好、生源充分的留学中介机构建立起稳定的联系。
(3)办学优势、特色资源挖掘不够,未能有针对性地与国内、国外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
3.奖学金种类少,缺乏吸引力
据教育部统计,目前,85%以上的工科留学生来自我国周边国家、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以及西亚、北非等欠发达地区国家。对于这些国家的留学生来说,奖学金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地方工科高校除了政府奖学金之外,其他类型的奖学金则非常少,奖学金类型和金额均无法与综合性大学相提并论。
4.课程设置国际化程度低,有些高校甚至还未开设全英文课程
由于历史原因,英语是不少非洲国家的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
在当今世界,英语正在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赴本国留学,许多非英语国家的政府部门如法国、日本、韩国等,即使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都采取有力举措,提供财政支持以鼓励高校开设英语授课课程,高校为此也进行了积极努力。据统计,2009年之前的三年里,法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英语授课课程从700门增至1200门。我国综合性大学和“211”高校也已为留学生普遍开设了全英文课程。如东华大学自2007年开始,服装学院与国外大学联合开设了27门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的课程。2009年4月,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国际项目部,开设的企业管理和国际贸易两个英语授课本科项目,第一期就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的留学生。2009年,大连医科大学有学历教育留学生1100余人,留学生英文授课本科专业覆盖了全部本科专业的50%,实现了以英语授课为主、双语授课及中文授课为辅的留学生教学模式。但是,在地方工科高校,课程设置还主要以国内学生培养为主,全英文授课的课程比例很低,有些高校甚至连一门全英文课程都没有,这些都是招收留学生的不利因素。
二、发挥特色优势,大力拓展留学生招生渠道
1.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错位竞争,拓展招生渠道
由于地方工科高校的行业特点,与原来所在行业联系紧密的学科专业,在国内高校专业排名中大多位于前列,这是地方工科高校的优势所在。因此,在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中,工科高校只有用足、用好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以特色制胜,才能赢得发展空间。
(1)与办学特色相近、学科专业对口的国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联合举办多层次、多种类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以分段方式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委托外方学校举办赴中国留学预科班,开展中外师生校际交流等。合作协议签署后,中外双方需加强协调沟通,中方应定期赴外方合作学校进行宣传推介、面试,协商解决合作办学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扩大影响、树立形象、密切合作,形成稳定生源。
(2)争取中国政府机构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统计数据表明,包括普通进修生、高级进修生和短期留学生在内的非学历教育留学生的比例一直远远高于学历教育留学生。以2010年为例,学历和非学历留学生的比例分别是40.5%和59.5%,其中短期留学生占当年非学历来华留学生总数的40.4%。对于地方工科高校来说,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建立联系,承担政府委托的对外培训项目,发挥特色和优势,吸纳短期留学生,不失为快速扩大留学生规模的有效途径。
(3)与国内外行业企业或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定点培养行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一方面,中方企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在国外的全资或合资企业中,从技术到管理都面临着人才的本土化问题;
另一方面,国外既懂中文、中国文化又懂技术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如何与中国的外向型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合作,搭建起留学生培养的桥梁,有很大的空间和很多的文章可做。
2.要争取设立更多不同类型的奖学金,重点吸引大型国有外向型企业集团在高校设立奖学金
地方工科高校的办学层次、特色与知名度决定了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地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奖学金的多元化将大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特别是对优秀学历留学生的吸引力。如高校可以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设立专项奖学金,由企业负责提供奖学金和输送企业所在国的生源,学校负责培养。另外,还可以设立行业出资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其步骤是:首先由高校与行业协商,就出资、生源、培养等达成协议;
其次将协议上报国家留学基金委,由基金委出面签订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企业、高校三方协议;
最后企业负责推荐外国留学生给基金委,经基金委派送高校。基金委以管理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方式对这些留学生实施管理,并负责与留学生所在国使领馆的沟通联络。目前,已设立此类专项政府奖学金的有华为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电子产品进出口公司等近10家公司。地方工科高校一定要主动出击与电力行业协商探讨合作的可能性,争取设立此类行业出资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此外,还可争取与外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和企业合作,设立由外方出资的专项奖学金。
3.开展主要生源国研究,大力加强对外宣传,招生渠道多元化
据统计,2010年来华留学生共计265090名,其中学历生107432名。他们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留学生数达到或超过500名的国家有57个。美、英、法、德等国留学生数量也很可观,但80%以上为非学历生。本科生81388名,占学历来华留学生的75.8%,来自18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本科生达到或超过1000名的国家有12个,来自这12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本科生,占当年来华本科生总数的77.8%,按来华留学生人数排序依次是韩国、印度、越南、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泰国、蒙古、日本、尼泊尔和马来西亚。可以看出,周边国家是来华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因此,应拓宽招生渠道,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进行研究,以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韩国人口4800多万,每年有6万多名学生在华学习,数量居来华留学生首位;
东盟人口5.6亿,其中华人超过3100万,文化相近、语言相通;
阿拉伯国家联盟有3.4亿人口,这些国家的青年对中国充满向往,对来华留学有很大的期待。上述国家和地区无疑也是地方工科高校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的主要目标国家。应大力加强面向这些国家的招生宣传、合作项目洽谈力度。
与此同时,为了全方位拓展招生渠道,应大力加强与境外声誉良好的留学服务机构的交往联系,建立相互信任、互惠双赢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生源渠道。此外,还应经常参加境外教育展。参加教育展能有效扩大高校的海外知名度,便于高校向有意愿来华留学的适龄青年进行面对面的特色宣传推介,有助于高校真实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需求,进行教育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更新。
4.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适合留学生教育的课程体系
2009年7月,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来华留学工作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建立一批有竞争力、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学士、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创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品牌。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调整人才培养面向国内市场的现状,按照与国际接轨的原则,设计专业和课程、制定教学计划,缩短与国外在专业划分、学科界限方面的差距,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建立适合留学生教育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所学课程得到国际认可,毕业生回国后能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能力到国际人才市场上参与竞争。对此,地方工科高校要以此为契机,大力进行“国际课程平台”建设。许多重点高校已先行一步,其经验值得借鉴。如同济大学在“985”二期资金支持下,结合办学特色,依托相关学院进行了“城市规划”、“企业管理”、“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等系列国际硕士课程建设,进行了软件、电信、机械等专业本科留学生国际化课程建设,在“中国社会经济”、“城乡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外交与国际关系”、“知识产权保护”等中国特色通识类课程中实施英文授课,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结束语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留学生人数将占高校在校生人数的15%。如果地方工科高校能够抓住机遇,挖掘自身优势、准确定位、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将学校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拓展留学生招生渠道的优势,转化为留学生人才培养的优势,留学生教育就一定能够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来华留学教育管理研究(2010)[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大学最年轻的校长,钟志华教授本来就是一位新闻人物。消息传来的当天,湖南省众多媒体的记者云集湖南大学,欲采访钟志华,可校党委宣传部怎么也与他联系不上。失望的记者们只好根据以往的资料发了个短消息。事后得知,钟志华当天因为一个试验一直工作到很晚,有人由此感慨地说:“怪不得钟教授这么年轻就能当院士!”。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对钟志华来说,创新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是科技攻关的力量与使命。
“在国外干得再好,也难有真正的自豪感”
钟志华1962年出生在湘阴一个农民家庭,幼时贫寒的家境使他更加发奋学习,1978年跳级参加高考,1982年刚20岁就从湖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瑞典勒欧大学。1988年5月相继在瑞典获得勒欧大学副博士和林雪平大学博士学位,同年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30岁的他被林雪平大学先后聘为“终身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成为瑞典当时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钟志华归国之前,自己和妻子都有了绿卡,房子、车子俱全。他的一些研究项目还被几家外国大公司采用,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和子项目负责人参加了欧盟高科技项目,职业和收入甚至连许多外国人都羡慕不已。但令他魂牵梦萦的是祖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那片熟悉的土地。
得知钟志华想回国创业,当时的湖南大学党委书记刘光栋教授发出了热情的邀请。他很直接地问钟志华:“你回湖南大学工作需要些什么条件?”钟志华说:“我只要求建一个汽车专业的试验室,至于住房,只要给一小块地皮,我自己掏钱盖就可以了。”
1994年,湖南大学从当年仅有的400万元基建维修经费中拿出200万元并按他的设计兴建了一个汽车实验室,并聘请他为车辆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实验室建好了,可设备经费仍无着落。为了争取时间,钟志华数次到当时的学校主管部门机械工业部,说明研究的方向和意义,终于得到部领导的认可与支持。刘光栋教授回忆说,钟志华那时也只30出头,机械工业部没有谁认识他,真佩服他的勇气和韧性。
对钟志华回国并出任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很多国外的朋友和老师迷惑不解,不知他“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究竟图的是什么?
钟志华后来在“入党申请书”中对此作了回答,他说:“10多年的留学和国外工作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一个有民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在国外干得再好,也难以在别人的富裕和强大面前有真正的自豪感和轻松愉。即使从自然的感情讲,回到养育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服务也是应该的。”“我回国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一个已经现代化的祖国的安逸生活,而是为了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履行自己的职责。”
钟志华回国后的行动表明,他所追求的确实如此。
最大的愿望是让“中国制造”更加响亮
一位哲人说过:什么是成功?那就是当人家放弃的时候,你却一直坚持。
薄板冲压成型过程计算机仿真及应用技术、汽车碰撞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及在汽车被动安全设计与改进中的应用,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这一重大项目是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轻工、航空等领域,如汽车车身中的金属件就几乎全为冲压件。过去传统的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是工程师们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先设计出工艺和模具的初步方案,再经反复的试模修模,才达到零件设计要求。传统方法不仅耗时费钱,而且难以达到质量要求,所以国内汽车业普遍选择从国外进口。
1996年1月,“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及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课题正式立题。当时,年仅36岁的钟志华和他的好搭档――35岁的李光耀领衔,与成艾国、杨旭静、肖文洲等科研人员组成课题组,打响了一场攻克机械制造难题的战役。
在实验室里、计算机前,2555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劳作,辛酸和艰难都刻在钟志华那丝丝白发之上。终于,这一机械制造领域的难题被攻克了,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至今,他们的成果已在国内10多家汽车和模具生产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仅在湖南同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就使该公司模具产品合格率由50%提高到98%,近3年累计新增产值1.3亿多元,利税1900多万元。该成果还被上海超级计算机中心选作并行化汽车设计制造软件平台,一期投资1亿元人民币,成为上海市2000年的一号工程。在2003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该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以钟志华教授为首的课题组经过长达10年的攻关,又成功开发了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碰撞仿真分析CAE系统软件,完成了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安全气囊设计理论及技术、新型碰撞吸能结构与方法以及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等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装备。此外,课题组还提出并开发了自适应安全气囊新理论、设计方法及仿真与试验的成套技术与装备,为减少安全气囊对车辆乘员造成误伤及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有效对策,提出了多种车型的整车安全性设计等,并在企业成功实施,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3种车型碰撞安全性的成功开发和应用,就新增产值30多亿元、新增利润1.2亿多元、新增税收2.3亿多元。
在2005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钟志华再次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这项名为“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钟志华的最大愿望是能够力求真正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点工作。他的目标就是尽快提高我国机械工业的竞争力,让“中国制造”这几个字更加响亮,让中国的机械产品走向世界。
最大的喜悦是研制更多的产品造福老百姓
“给咱们的老百姓设计一款舒适、安全、成本低的小汽车。”这是钟志华多年的梦想。
在无数次的实践中,他发现普通汽车对撞时,由于是平面接触,会100%顶死。而菱形汽车是点接触,对撞时车体只有30%~50%的重叠,而且菱形车中间的两个轮子,正好可以保护乘员。他发明了国际首创的机械储能式汽车碰撞试验牵引装置,实现了低功率和短跑道条件下的近似匀加速牵引,其性能达到国际同类水平,成本却只有国外产品的10%。
2001年8月17日,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新概念汽车在湖南大学诞生了。在2002年北京国际车展上,钟志华的类菱形新概念车引人注目,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赞许。资深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这辆具有优良碰撞安全性能的菱形汽车,是汽车行业内的重大创新,是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新概念汽车。
让科技成果造福老百姓一直是钟志华的心愿。早在研制类菱形新概念车前,农家子弟出身的他就下定决心要研制一种成本低廉的适应南方水田小、泥脚深的联合收割机。
为了搞联合收割机,钟志华没少吃苦没少流汗。
因为收割要赶季节,他和同事们进行收割机的试验都是没日没夜地干,想尽可能实地测算到更多更详尽的数据,干到晚上两三点是常有的事,肚子饿了便买几块饼干吃。有一天竟从早上8点干到第二天的早上6点半。他每次都是打赤脚下水田,自己开收割机。有一天天气酷热,他和同事们在望城县的学士乡搞试验,有农民问:“那个开收割机的小伙子是谁?”他的同事说:“这是我们湖南大学汽车学院的院长、博士生导师!”农民们听了都不相信。
对收割机这个项目,钟志华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深厚的感情,经常是临时接到有其他任务的通知从田里出来穿上鞋就走,下了飞机就直接赶到田头。这是一个计划外的项目,没有经费,他自己掏腰包,他还打算以自己的私房做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有人问他:“你搞收割机到底花了多少钱?”他回答说:“不管花多少钱,我都要把它搞成功。”
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他终于研制出了3种原理和性能先进的机型,突破了困扰我国农机行业几十年来收割机不能在深泥脚田作业的重大技术难关,获两项国家专利。为确保收割机使用的可靠性,他先后研究试制了几十台样机,现有六代不同的超轻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样机问世,目前正在实现商品化。专家们认为,钟志华的这项技术有可能使我国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研制和产业化获得突破性进展。
“跟着钟教授做事,再苦再累也值”
回国后的钟志华,恨不得把国外学到的知识全部施展出来,他在指导20多个博士生、硕士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几年来还急国家建设之所急,承担和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担任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后,为了使学科水平上台阶,他提出年薪10万招聘学科带头人。而他自己却向全院宣布“院里改革未完成之前,我不拿一分钱津贴”。他领头做的项目,课题经费提成大部分给了其他参加者做补贴。为了院里的工作,他与国内外联系非常多,但他从未在院里报销过电话费。他的爱人和小孩都在北京,自己一个人在这边,过着单身汉的生活,但家庭生活的困难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学院的老师说:“跟着钟教授做事,再苦再累也值!”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 课程比校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和基础教育师资市场需求的变化,从20世纪末开始,国内各大师范院校逐渐开始对传统的师范类人才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基础,提升教师教育专业能力逐渐成为改革的主流方向。提升教师教育专业能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和质量来实现的。从各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可以窥见目前我国师范类人才模式改革的基本走向及利弊所在,为相关院校下一步的改革提供借鉴。本文主要以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为例,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具体课程变化、’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初步说明目前国内主要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特点及问题。
一、教师教育课程设里模式
选择何种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模式,从根本上来说,反映了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认同程度。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通常都嵌入到专业课程中,作为专业课程的一小部分而存在,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混合,“师范性’,基本让位于“学术性”。这种嵌人式的课程设置模式,对教师教育课程没有总体规划和设计,以老三门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课程设置为代表。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教师教育课程独立设置的模式逐渐清晰化。从目前国内主要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模式来看,已经基本上都往教师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分开设置的方向走,反映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理念的加强。
北京师范大学位居国内师范院校的首位.办学定位为“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从1999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就开始探索师范教师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师教育剥离,将教师教育的重心上移到研究生阶段,大力加强研究生层次的高素质职前与在职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的改革思路,实施了以4+2模式改革为重点的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北京师范大学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分为本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本硕相连的"4+2"模式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都是非常明确地将教师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分开设置,独立设计。其本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由学生自由选择修读,与毕业证书不挂钩,只有选择教师职业的学生自愿修读""4+2"模式则更明确地体现了学科专业与教师专业课程独立设置的理念。
首都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是“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较早地探素了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共建的“教师发展学校”模式,在北京丰台区建立了“丰台区教学服务中心,,其教师教育课程也是自成体系,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设计,形成了以教育实践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其办学定位是“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师范专业打破了只培养教师的单一模式,除开设教师教育方向外,还开设其他培养方向。同时为加强教师教育的学术性,除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外,各专业必修课中不安排教师教育类课程;将教师教育类基础理论课和技能课结合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在2004”年,推行了“4+2"六年一贯制。华东师范大学也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其办学定位是“建设成为一所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高水平协调发展、教师教育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从2006年开始,正式独立设置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酝酿成立整合各类资源的教育学院,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同时积极探索"4+1+2"本硕相连,大学与中学共同培养的模式,将教师专业培养后推到研究生阶段。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大学.是上海地方大学中一所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要任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文科见长并具有师范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其办学定位是“建成以培养高素质、宽口径、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以教师教育为优势、若干学科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开放性的教学科研型综合大学”。其师范类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上海市,目前,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仍以本科为主,其教师教育课程也主要放置在专业课程内。
二、教师教育课程具体设里及特色
具体课程的设置,取决于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培养目标。除了在改变老三门的课程设里,丰富课程类别与门面各校表现出一致的倾向之外,各校的具体课程设置表现出更多的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在必修课方面变化力度不大,仍然设置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实习这几门比较普遍的课程;唯一的变化是增加了一些学科教学类系列与教师教育相关任选课程,这些课程由相关学院开设,可记成绩,不记学分,由学生自由修读,学校的管理力度不大。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精心设计:必修课程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外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20学分外,其他全部为教师教育课程。必修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史、教学见习、教学实习;选修课程包括:学校德育与教师伦理、现代教育技术概论、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评价、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STS课程及实践、数据统计与分析、个案研究、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必修课程在史论及研究方法类课程方面有所加强,选修课则结合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进行了能力培训设计,突出应用性与前沿性。
首都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分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实践基础、教育科研基础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在必修课程方面,与北师大类似,除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外.增加了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变化不是特别大。在选修课方面,首都师范大学根据自身教师发展学校的培养模式,着重结合贯穿四年的中小学教学实践活动,设计与基础教育相关的课程,并将课程理论应用到相应的实践活动中。其开设的选修课程主要有:基础教育改革专题、教学设计、教育测量与评价、班级管理、青少年心理发展、性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测评与诊断、教师心理、班级管理、教材分析、教育影视作品欣赏、社区教育、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学教育科研实践、教育专题研讨、教育论文写作、行动研究实践、教育社会学专题、教育史专题、课程与教学论专题、教育文化学专题、教育经济学专题、教育政策与法律专题、教学管理专题、教育哲学专题等课程。课程丰富,而且根据学生教育实践活动的进程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类基础理论课和技能课结合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其基础必修课包括课件制作、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科教学论、教学技能训练。
华东师范大学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教育与心理基础理论类课程、教育研究与拓展类课程、教育实践与技能类课程、学科教育类课程四大类30学分。必修课程包括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师口语、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学科教育类课程共计22学分,选修课程包括教育思想与历史变革、教育理论及其应用、心理与特殊教育、学校课程研究、教学策略与方法、斑级与学校管理、教育研究方法、教师与学生发展九大模块,开设有中国教育传统与变革、西教育史、当代国际教育思潮研究、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社会学、理解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课程文化、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35门课程,涵盖了基础教育研究的方方面面。
上海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较为简单,主要设置了必修课程,包括教育原理、教学与课程导论、德育与班主任、教育科研方法、心理学与教育、学习心理与教育、青少年心理与辅导、学科教学论、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在心理学及教育科研、德育与班主任方面、教育实践方面都有所加强,选修课程由各学院自由开设,学校未做统一设计。
从课程具体设置来看,各校在必修课程方面的设置都持较为谨慎的态度,普遍在教育科研、教育实践方面有所动作,更大的改革集中在选修课程方面,选修课程的体系化与多元化是各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各校都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强化某一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更偏向于教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更偏向于教学实践;华中师范大学更偏向于教育技术与教育研究。
三、课程实施方式
有了丰富的课程设计,如果有效实施是能否达到设计目标的关键之处。由于各校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都增加了课程门数,如何在学科专业课程相对稳定甚至有所加强的情况下将这些课程有效实施,是各校面临的一个具体操作问题。以高层次的重点师资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师院校逐渐将教师教师课程放置到本科后阶段来实施,以4+X模式来解决四年内同时解决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师专业课程基础的学时学分紧张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是这种模式的领军学校,从1999年就开始摸索,到2006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可以招收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4+2’可操作模式。目前采用类似思路的高师院校越来越多,2004年,东北师大开始试行"4+2"模式;华中师大从1997年试点,2004年推开六年一贯制的“4+2"模式;2005年,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先后推出“4十2”模式;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推出“4+1+2’模式,与上海市重点中学联合培养本硕相连的教师。在本科后以延长2-3年的时间集中地学习教师教育课程,这是国外通常采用的专业与师范分开培养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专业性与师范性冲突的问题。但长达6-7年的培养时间,目前只适用于精英式的教育师资培养,不太可能被用来大规模培养高层次中小学教师,其培养规模目前还不足以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优化的大批高素质师资需求。如何解决本科阶段的高素质师资培养问题,也是各高师院校面临的问题。
从操作角度观察,各校在本科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上,都有特别的设计。北师大因为上移重心到硕士阶段,因而本科的教师教育课程主要以教师资格证课程为主,课程主要安排在晚上、周末、假期开设,选修课程开设时只计成绩,不计学分。华中师大的本科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则主要以第二学位的方式修读。这两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修读基本不与学科专业课程冲突。
而在本科阶段有丰富课程设计的学校,例如首都师大、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则不约而同地在课时和学分设计面进行了调整。在课程学分设计面,上述学校全都设计了以1学分为单位的短课程,特别是选修课程门类较多的学校.像华东师大、首都师大,选修课程以1学分的短课程为主;同时在单列教师教育课程计划而学生毕业修读要求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教师教育课程虽然单列,但仍然以全部冲抵或部分冲抵的方式进人专业学分,某种程度上仍然是学科专业与教师专业混杂的模式。例如首都师大的教师教育课程共3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为20学分,10个学分必修,10个学分选修,教育实践学分10学分,16学分占专业选修课的学分.4学分属于通识学分;华东师范大学设计了30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学生若选择师范专业,则教师教育课程成为专业课程,超出修读学分要求的课程学分则抵充通识教育学分。与同一专业非师范类学生修读课程相比,专业课程少了30学分左右。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则分别进入专业必修课、任意选修课、实践性环节等,混杂性更为明显。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东华大学地处上海,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华东纺织工学院,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从1999年开始,东华大学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科生的招生数量不断扩大,目前每年达到3700名左右,其中管理学院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就达到每年600名,差不多占了全校的六分之一。如此多的学生在入学后给学校的培养任务带来了许多挑战,在全校各级领导的妥善指导下,培养过程一直平稳有序,培养质量方面始终常抓不懈。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就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可控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因此全校各级部门审时度势,不断寻找应对之策。
2006年3月6日,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明确提出上海要大力推进“四个中心”的建设。“四个中心”分别是是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2006年3月31日《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公布,上海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亚太研发中心之一。
根据这样的形势,对照东华大学目前拥有的十一个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我们发现这些专业都是不可或缺的热门专业。东华大学经济管理类本科生从2004年开始实行大类培养,入学后的第二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实行了这一制度后,有些专业的学生人数起伏不定,就业情况也千差万别。
如何应对这些情况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棘手问题。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东华大学没有简单实行关停专业或者视而不见,而是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一方面高举内涵建设大旗,在教学质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软环境建设上多下功夫,同时在办学过程中采取了动态调整的方法,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东华大学于2009年4月出台了“东华大学关于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设置的意见”的“东华教〔2009〕8号”文件,对本科专业设置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的动态调整措施,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这些措施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 调整办学资格
东华大学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分为三个大类,分别是管理科学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在实行了大类培养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决定权,无形中对各个专业的教师带来了压力,也促使教师更多地关心自己专业的生存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约60%的学生有自己的主见,选择专业时一般依据专业实力和就业前景来作出判断,另外大约40%的学生并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是根据关系密切的同学或同寝室同学的选择来做决定。对于专业实力情况和就业前景,大多数同学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但一般不全面,因此教师宣传也非常重要,如果宣传比较精彩和到位,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会计学专业,由于教师在历年的宣传中做了很好的准备,尽管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并不是所有专业中最好的,但总是能在工商大类中吸引最多的学生。
从2009年起,管理学院做出了所选人数少于20人的专业将暂停并进行整改的决定。在同年2008级学生的专业分流中,由于电子商务和工商管理两个专业的人数少于20人,管理学院组织教师和辅导员对有关学生做好思想工作,把选择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妥善地安排到其他专业。与此同时,有少数学生对这种做法也表示不理解,学院有关领导也多次进行思想沟通,并承诺如果确实对暂停专业的某些课程感兴趣,学院也可以在其选择其他专业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和强化学习,逐步化解了该项工作中各种大小矛盾。
调整专业办学资格是一项容易引发学生和教师抵触情绪的事情,必须事先进行详细介绍、事后进行耐心安抚。同时,作为领导也必须站稳自己的立场,不能在遇到阻力时就退缩不前,否则改革就容易搁浅。
在随后的2009级分流中,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数回升到20人以上,工商管理的人数仍然低于20人,我们就激活了电子商务专业,而工商管理专业继续处于暂停状态。
在单个年级暂停后,与该专业有关的教师并没有完全一放了之,而是全面考查不足之处,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例如从课堂教学、实习安排、实验建设等方面认真整改。
3 调整大类归属
个别专业在办学过程中由于定位模糊,在原属大类中难以为继,例如物流管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第一届招生,文理兼收,将其划归工商管理大类,与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四个专业一起进行大类培养。
第一届分流时,学生多达78人,但随后的三届学生分流时,学生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是39人、27人、21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在于2006年时物流管理在社会上属于热门的新名词,但对于具体要学习哪些课程,许多学生并不了解。物流管理是实务操作较强的专业,许多在高中阶段选读文科的学生在学习物流管理的课程时遇到很大的学习障碍,这一信息立即传染到低年级的学生,导致选择该专业的学生不断下降,也极大地影响了该专业的教师们的积极性。
面对这样的情况,管理学院果断地从2008级开始将物流管理专业调整到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只招收理科生,将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调整,与电子商务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起进行大类培养。动员教师深入企业和行业组织进行调研,建设了一批以物流实务为主的课程。情况立即得到扭转,2008级分流时物流管理的学生人数回升到78人,2009级分流时达到84人。
实践证明,将个别原先大类划分有偏差的专业调整到其他大类,及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不失为明智之举。
4 调整课程设置
2008级学生分流时,选择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数少于20人,我们决定暂停该专业的办学,将选择了该专业的学生引导到其他专业上去。
事后该专业的教师进行了反思,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培养目标不清晰,是重 “电子” 还是重 “商务” 争论之声始终未停,这样的争论导致后续培养过程中许多关键性的重要措施无法落实。二是课程设置广而不精,电子商务所包含的知识面如此之广, 课程大纲在设置的时候变成了眉毛胡子一把抓,使学生在学习重点的把握上无所适从。三是课程设置受制于教材,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更新非常之快,要选择高质量的教材非常困难。例如网络营销课程,教材内容偏旧,而且理论也偏重于传统的营销。
经过反思,采取了一些举措。一是抛开电子与商务之争, 把着眼点放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把这个目标与全国及上海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充分结合,凸现了地区性就业的特色。二是课程设置上突出核心课程的基础性,广泛开设专业选修课,使学生在学习了这些课程以后能够在电子商务大行业、 大环境下找到不同的岗位。三是组织资源结合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进行了教材开发,凸现出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四是充分利用与课程结合的竞赛培养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竞赛可以成为专业课程学习的动力,近三年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及全国性“三创杯”电子商务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竞赛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看到优秀的作品,可以带来积极的鼓励作用, 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推动了后一个阶段的学习。
5 调整实验内容
相对于理、工、农、医等专业,经管类实验教学一般比较滞后,普遍存在过于依附理论教学、教学方法单一、运行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东华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不断调整实验内容,在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套成功经验。
从2005年开始中心加快步伐进行建设。以专业流程实验室的模式进行运行。让学生在熟悉自己专业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实验教学过程学习,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各种实验内容和验证实验结果。截止2007年,建成了专业实验模拟仿真流程实验区,其中包含十个专业实验流程实验室。因建设成绩显著,获得了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称号。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强调,应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同时要求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及时将实验教学内容与创业教育融合。在现有实验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的元素,将创业知识嵌入到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提高综合性、设计研究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在《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模拟》、《人力资源模拟》、《证券模拟投资》等实验课程中,更多地介绍如何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投资理财等相关知识,强化了学生创业的基本技能。广泛采用角色模拟、案例分析、问题决策、研讨式教学、博弈对抗、项目驱动、游戏竞赛等多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调整实验考核方式,改变那种“按部就班”撰写实验报告的方法,采用撰写分析报告、PPT汇报、小组答辩、按团队计分等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
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建设和调整,东华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不再是人才培养的辅助平台,而是和院系一样发挥着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用。
6 调整基层组织
随着高等学校的使命大大扩展,学校的职能从教学发展到科研,从科研发展到服务,这一切需要教学基层组织既能处理好教学、科研和服务之间的关系,又能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要求。随着东华大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基层教学组织松散、教学资源分散、教学科研不协调等现象,原先以专业为中心、单纯从事课程教学的教研室组织越来越不适应改革的要求。东华大学及时察觉到了对教学基础组织进行改革的必要性,积极探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本科教学与其他层次教学相结合的组织模式,寻求基层教学组织体制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