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五篇】(2023年)

时间:2023-06-24 13:45:09 来源:晨阳文秘网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艺术素质教育的价值愈来愈被人们看重,艺术教育的范围也远比过去扩大,除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教育之外,我们已经无法回避影视艺术教育的迫切问题。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看待艺术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影视艺术教育论文【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五篇】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影视艺术教育普及国民素质创作水平对策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艺术素质教育的价值愈来愈被人们看重,艺术教育的范围也远比过去扩大,除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教育之外,我们已经无法回避影视艺术教育的迫切问题。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看待艺术教育,就不能不谈影视艺术教育。

一、普及影视艺术教育是快速提高整个受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捷径

影视作为一种视听语言艺术及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绘画、音乐、文学等其他艺术相比,其受众人数在全球范围内占绝对第一,公众的接受性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望其项背的。西方曾有实验证明:没有电视,人们几乎无法生活下去,人们对于电视的依赖已达到很深的地步,其实质是电视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但是广大受众的影视鉴赏水平还有待提高。人们只是肤浅片面地对剧情进行理解,对深层次的主题表达理解不到位,使优秀文化不能准确传播和吸收,而一些糟粕文化却乘虚而入。有些影视语言的表达手法使受众只是门外看热闹。这么庞大的、每天都在欣赏影视艺术的受众群体,影视艺术鉴赏水平亟需提高。

绘画、音乐、文学等其他艺术教育在中小学及全社会都已经普及,而最具有大众化生活化且集成了绘画、音乐、三维技术、化装、表演、文学、摄影、灯光、编辑等众多门类的影视艺术,却还没有普及。要想快速提高整个受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就一定要普及影视艺术教育。也只有普及了影视艺术教育,人们才能真正准确地吸收影视艺术中的优秀文化,抛弃垃圾文化,提高整个受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这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社会。

二、普及影视艺术教育是提高大众影视艺术创作水平的需要

影视艺术是大众容易直接参与创作的视听文化。DV是近年来颇受大众欢迎的一种表达理想、抒感的艺术形式。大学生DV是最具活力和文化理念的新生力量,它有力地带动了社会各阶层民间DV活动的开展。DV使艺术表达更加自由和个性化,散点式的个人写作使得影像产品的数量高速增长。但是中国DV民间活动的兴起和发展是不成熟的,普通DV爱好者无论从拍摄内容还是技术把握上还不得要领,一是选题“另类”。盲流、乞丐、嫖客、同性恋等社会边缘性题材被大量选用。这与中国社会主流生活与发展着的中国现状极不和谐,没有代表当前社会中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二是DV制作没有达到公众视觉审美的要求,许多DV作者走向了极端,要么不具备基本的叙事语言的能力,要么故意追求玄虚,让观众无法得到观赏。拍摄随意、多变、主观,叙事不求流畅,缺乏逻辑。目前DV的低门槛造成了制作者素养的降低,他们大多只是追求光怪陆离,并没有对于DV美学进行深入的探索。因此普及影视艺术教育,提高创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从而提高其影视作品的水平,有利于宣扬文化主旋律,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三、普及影视艺术教育是影视艺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

有人说电视节目没文化,电视文化是快餐,这说明影视艺术的创作水平有待提高。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受大众影视艺术鉴赏和创作水平不高所制约。影视首先是一门传播文化,其次才是一门艺术。传播规律要求作品必须能够传播,为了争取更多观众,而迎合大多数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观众的审美趣味,一些媒体就会不自觉地向着通俗化与低俗化蜕变或降级,将一种崇高的审美趣味或纯粹的思想感情与智力活动变为一种幼稚与肤浅的弱智文化。各种娱乐节目和搞笑快餐铺天盖地而来,观众在轻松的笑声中,人们的严肃思考和追问消隐了,理性的认识退化了,崇高的审美趣味解体了。国内外经验证明,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不仅对开拓广泛的经济市场有益,而且对加大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力,提高该民族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整体形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音乐之都维也纳就是很成功的例子。

影视艺术创作水平是建立在大众影视艺术鉴赏和创作水平基础之上的,只有普及了影视艺术教育,提高了大众影视艺术鉴赏水平,那么水涨船高,高质量的、具有优秀文化内涵的影视艺术作品就会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来;
反过来又对广大受众进行优秀文化的传播和艺术熏陶,形成良性循环。

四、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探

1.影视教育的价值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一方面,影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社会生活,丰富着人类生活;
另一方面,人们又深感不同于书籍文化的被动接受缺憾对人的消极影响。于是,西方不少知识分子家庭反对电视传媒,放弃电视机,中国的家长们也常常用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方式来躲避外界的“祸害”,笔者认为,影视教育在这里负有重要的责任。

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大学的影视教育也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中小学的影视教育多为零散状态,而且社会影视教育的价值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建立多层次的影视教育体系是影视艺术教育的必然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早已不是高深的学理研究的领域,它更多地成为了普通百姓生活中自然面对和评点的一种存在对象。影视对生活的影响相当巨大,面向大众的影视教育肯定是综合的、传媒化的。

2.在学校教育中,大学中小学影视教育应属于不同的层次。大学影视教育应包括影视艺术的鉴赏、创作、文化分析的教育。它含有培养影视专门人才和影视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教育,与对普通大学生进行艺术审美素质教育的两个任务。中小学影视教育的主要任务应是培养正确的观看习惯和影视艺术鉴赏能力,进行审美情趣的熏陶,提高艺术素养,以及借助影像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与道德观。社会影视艺术教育是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它包括对影视创作的社会文化批评、媒介批评和优秀影视作品的宣传,使人们得以接受良好的影视作品。通过各种途径宣扬佳作,贬斥不良倾向,促使创作者认识到与社会民心保持什么样的联系,从而生产出优秀的作品。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4“我们的影像故事”在广大DV创作者和DV爱好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意义深远。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中央媒体的这一举措大大地激励了中国DV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也为中国的DV创作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做出了努力。社会影视教育是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场”。

结语

艺术素质教育的价值愈来愈被人们看重,影视艺术教育和音乐、美术教育等一样,是当代中国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艺术教育的全面普及,是提高整个受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捷径,也是提高我国影视艺术创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题】学术平台

【关 键 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建构/教学模式

【正 文】

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新时期中国高校本科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随着高校专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综观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伴随着“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显突出,促使影视教育者去分析“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背后所存在的“疾症”,去探寻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去思考影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未来模式。因为,今天的影视教育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下一个时期中国影视娱乐和影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直面今日中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探寻影视教学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模式,是影视艺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 现状分析

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在短短的十年之内迅猛发展,影视艺术专业迅速扩容,创办影视专业的院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从重点综合性大学到一般普通院校,从影视专业性院校到大多数院校遍地开花。影视艺术专业已成为各个高校的“香饽饽”。“各级各类学校都借助各种形式介入影视教育的领地,不管原有学校基础如何,特性怎样,都似乎响应时代潮流建设影视专业。”[1] 这种格局的出现,与时展的文化潮流、教育管理观念的解放、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这种现象与社会“关联”的背后,有着教育产业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功利”性因素驱动。影视艺术专业属应用型学科,进入“门槛”不高、教学设备的投入可大可小、一般基础性师资转型相对较快;
同时,开设影视艺术专业生源多、收费高,更多的是迎合办学主体“功利”性的追求和缘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在这种背景下掀起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大潮,必然会出现“经营粗放”、“教学泛化”、“人才档次不高”、“缺乏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等弊端。认真分析当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教学的客观现状,其带有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规模,但缺师资

现在创办影视艺术教育的大学与院校,很大一部分是从2000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艺术教育和影视教育的大潮应运而生的。泛概念的影视艺术教育和兼容跨类的新闻、传播专业一起,使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走上了规模发展的快车道,它以一种不可遏制的势头进行着规模化的扩展。许多院校把早期的人文学院、中文系、新闻系和公共基础部的部分专业和师资与影视相嫁接,创办出广播电视新闻、影视广告、影视美术、影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摄像、动画、播音主持、录音艺术、影视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等多种影视专业。影视艺术专业的规模急剧扩张,影视艺术专业的师资很大一部分在边教边学中由大文科专业转向过来,师资队伍的影视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创作积累相对缺乏,部分师资在影视方面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在电视理论的学养和电视创作实践方面的积累)不很丰厚,许多教师在影视专业教学中照本宣科、缺乏时代感和系统性的教材,更缺乏影视专业创作的经验,有的院校的专业教学点甚至没有一个接受过影视艺术学历教育或乏有从事过影视创作实践的教学师资。有的院校的专业教学点大量聘用一线的编导和记者作为影视教学专业课的主要师资,虽然这部分师资往往以经验和体会补充了教学的内容,但缺乏电视的系统性理论基础、很难把体会和经验上升到学理层面,同时在教学时间上也不能给予充分的保证。因此,影视专业的规模和数量的扩展与影视艺术专业的师资尤其是“双师型”师资的奇缺,成为当前影视艺术教育的第一个大问题。

(二)有数量,但缺质量

影视艺术专业旨在培养一批既有学理素养并具有应用技能的创造性人才。影视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有别于理工和文科类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影视专业招生上理应实行定量控制。然而,不少院校被热流般涌起的影视艺术类生源所驱使,不断推出影视艺术专业、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忽视自身的学科实力、专业技术与设备师资条件,不切实际地扩大招生。西南某学院的二级影视学院,在短短几年内其8个影视艺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规模之大、专业之齐、学生数量之多,在全国独立学院中绝对处于领先地位。学生数量的增多、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必然带来后续教学培养的整体无序性、培养目的不明确、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影视教育的质量。为此,许多院校培养出来的影视专业学生普遍是影视通识性人才,影视理论研究与影视策划能力不强,影视创作思维与创作技能薄弱,同时也存在知识与能力的“撇脚”。诚如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杨飚所言:“新闻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没有及时跟上快速前进的传媒实践。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但这些人才往往不适应传媒的要求。”[2] 杨飚虽从新闻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出了教学的质量问题,同样也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今影视艺术教学上的质量通病。对影视教育来说,培养一个合格的记者、编导、主持人和制作人才,或是一个媒体策划和影视文化管理者,决不仅是换换课程这么简单;
它与专业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和培养理念、课程结构、师资设备等有着相互连动的耦合关系。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三)有体系,但缺创新

拥有影视艺术专业的院校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在专业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知识和课程结构等方面都已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各个院校的教学体系在理论上大体一致,都在于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本学科与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本学科与本专业前沿成果与发展动态,具备适应宽口径专业或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知识、能力与素质;
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或就业能力;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信息处理与社会调研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等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实现上述的人才体系目标。因此,多年以来形成了相对有区分度的两大类影视艺术教学体系,正如曹廷华概括的“长期以来,我们的影视教育围绕着‘通才’和‘专才’两个方面展开了教育,专业院校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更加注重电影本体的技能化教育,综合型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更加注重电影本体的素质化教育,培养的目标更多的是在文学,中文,新闻,戏剧的基础上进行嫁接或者是升华”[2]。诸多院校影视专业的教学培养体系基本上是沿革这两类。所以当“回过头来看,我们培养的影视专业人才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甚至把西师,川大,川师的学生在一起比较,我们的差异性并不大。把成都,重庆,上海,广州,北京的学生相比较,我们之间的特色并不明显。把全国相当的影视传播专业的学生相对比,除了个体的差异比较明显外,整体的差异比较小。我们预想的竞争实力也没有达到所渴望的期待指数。新闻单位对影视传媒的人才似乎是越来越不重视,受到的批评和争议也越来越多”[2]。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年来不少影视艺术教学还是按照借鉴一般教学的惯性进行影视人才的培养,影视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教学缺乏创新,各院校的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各校应有的特色和“核心产品”,百校一面,十多年不变,压抑了各院校影视艺术教学的创新、桎梏了影视育人教学模式的与时俱变。

(四)有通识,但缺能力 (五)有成品,但缺“出口”

近五六年来,影视艺术专业和泛影视专业的生源火爆,不少高校不断拓展扩张这类专业,正所谓多一个专业就多一个就业机会。但是,招生热门的专业未必就有社会“抢手”和紧俏的就业岗位。在当今的社会里,可供影视艺术毕业生选择的影视艺术工作领域还是比较多的。然而,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影视和媒体专业学生毕业、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虽说影视艺术和影视媒体尚属时展的朝阳产业、从业的专业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受目前我国企业体制属性的制约及影视专业就业观念的影响,影视艺术专业和泛影视专业的毕业生相对于工科、文科等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面还比较狭窄,就业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许多影视艺术和泛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漂浮于社会上、游离在各大电视台与社会影视制作公司之间,也有的影视专业毕业生离开了心仪的影视传媒改事其他的职业。影视艺术和传媒专业的成品“出口”瓶颈,直接影响着影视教育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影视教育者必须直面和思考的紧迫现实问题。

二 建设思路

我国影视教育和影视专业教学发展所折射的上述问题,既有社会大背景的因素又有影视艺术教育本身的问题。对于影视教育者来讲,如何在众多的影视艺术专业的培养格局中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从教学改革入手创立影视艺术教学的特色,开创影视艺术教学的新格局,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和首要探究的课题。创建影视艺术教学新模式,就是要建立一个影视特色鲜明、以特取胜的人才教学体系,围绕特色着力夯实文学和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这一重要基石;
开掘和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高效转化的教学创新机制;
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一)突出特点、以特取胜

影视艺术专业属于设备、经费投入需要量比较大的专业,而国内许多非影视艺术专业性的高等院校,均是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开办影视艺术专业的。因而,在有限投入的“校”情下,更应该强调和突出自身的教学特质与专业特色,有选择地建设、有重点地突破,力求独辟蹊径,出奇制胜。要坚持把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作为影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基石;
要夯实这块基石,就要突出特点、以特取胜,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把特色扎根在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而使影视艺术教学体系独树一帜、独步天下。创办影视艺术专业,要兼容艺术院校“专业影视技能技巧”的专业化和重点大学“影视理论人才教育”的学理化特征与优点,从各院校的实际出发,体现自身教学的特色和学校的个性,突出特色。只有坚持影视教学的共性和各院校自身影视教学个性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有可能建设成为区域一流的影视院校,争取实现国内一流的发展目标。

(二)师资与学科齐头并进

开掘和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机制,是影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抓手。实施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强盛的师资和学科。当前各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拐点”上,大多数院校都完成了量的积累、正从量变“拐”向质的提高阶段。质的提高成为下一轮各影视院校教学竞争的核心。影视艺术的师资有四类,其中三类缺一不可:一类是将帅之才,是既能“文”又能“武”的学科带头人,这类人数量不多,但决定着教学与学科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另一类是“文”将才,是头脑型的研究和策划型学者,是影视前沿的理论与影视策划的研究者,是培养学生影视文化学养和学理的骨干师资,是专业的中坚力量,是院系教学水平的基本保证;
还有一类是“武”将才,是专业技能的教学骨干、完成教学能力转化和影视作品创作的基本力量。在强化师资和学科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占领影视艺术专业双语教学的“高地”,注意吸收日趋增多的“海归”人才。这是下阶段打造影视师资和学科特色及教学创新的新亮点,也是影视艺术教学接轨国际的本质体现。

(三)全面整合影视教学资源

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影视教学体系是影视艺术教学模式创新的最终落脚点。要实现学、产、研的一体化,必须全方位地整合影视专业、师资结构、课程结构、知识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生产教学等资源内容,必须优化发挥教学资源的整合作用,有效引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学生创作的能动性,从而把教的理论和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影像产品。

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的模式、创建影视艺术教学特色,不仅体现在对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属性的理想理论创新认识上,更要扎根在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实践过程中。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创新,就在于造就和培,养创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一届又一届具有广博文化素质与影视创作能力、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与竞争能力、体现影视与传媒特色及能力突出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2] 曹廷华,李立.影视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兼论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影视学科的发展[EB/OL].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国艺术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艺术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应该把艺术教育与本土文化以及国际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为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使艺术教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艺术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系统性不够,涉及的艺术门类有限,深度也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

“中国艺术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可以提高我国人民的艺术素养,会促使我国艺术教育不断创新,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会推动和谐社会发展。我国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的人越多,人格发展会更加全面,人的精神世界会更加丰富,生活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土文化是艺术教育的根基。“艺术教育与本土文化继承发展研究”目标是系统论述艺术教育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发展,为教育部门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艺术教育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为艺术教育教师提高本土文化修养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教材。“艺术教育与本土文化继承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对它的认识有所不同。我国艺术教育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如艺术教育往往侧重于技法训练,而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内涵重视得不够;
本土文化修养良好的师资缺乏,等等。

艺术教育与本土文化具有血肉相连的关系。中国各种艺术之树都是生长在我国文化传统的土壤之中,只有深入地研究本土文化,才能够让各种艺术之树常青,让艺术百花盛开。本土文化可以给电影、电视、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戏曲、艺术设计等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当今世界文化艺术多元发展,各种文化艺术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中国文化传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艺术百花园中永放绚丽的光彩。

艺术教育对本土文化应该有所继承,有所发展。西方雕塑家评价薛龙春、吴为山的作品具有高度的写意性,充满着东方人的智慧。认为他们雕塑的《齐白石》简洁、含蓄、概括力强。他们的获奖作品《睡童》激发了人类美好的情感,打破了民族、地域、时间、语言的限制,让人一目了然又回味无穷。他们的雕塑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表现,对东方哲学、美学具有整体的观照与思考。他们把我国写意精神与西方写实主义进行了较好的结合。中国画家的艺术观照是以亲和性文化内驱力、以“天人合一”的文化眼光来感知、拥抱对象,眼中呈现的是动态的形象,有机统一的生命境界。章利国在《中西画家的文化眼光与艺术观照》一文中评价道:“这样的艺术观照是一种调动自己一切文化艺术积淀和生理、心理因素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中国人侧重于用美学和艺术的眼光看世界。一般来说,中国画家以心灵之眼,流盼的视线,进行运动观照、全方位感知和意象式凝视相结合的艺术观照,同时有着线构随类的心理投射。”[1]这段论述准确地阐明了艺术观照是本土文化的融会贯通,是综合素养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与自然及社会的契合。

本土文化给电影、电视、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戏曲、艺术设计等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儒家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忠、孝等,这些思想对我国各种艺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艺术形象与艺术手法等方面给艺术家很大的启迪。道家文化追求自由,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初步的民主思想,这些精神贯穿在我国各种艺术之中,形成自由奔放、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侠与儒、道、墨、法、兵、名等各家并列。侠士具有善武、轻财、无私等品格,为民除害,恩怨分明,能够见义勇为、敢作敢当,这为各种艺术提供了生动的形象。民间文艺多种多样,生命力旺盛,为我国艺术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艺术既要表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冲突,也要表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和谐常常在风平浪静中展示艺术的魅力,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可亲。

意境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人性与自然的契合。意境是电影、电视、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戏曲、艺术设计等追求的崇高目标之一,意境与各种艺术的时空、画面、声音、叙事、风格等关系密切。

韵味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在电影、电视、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戏曲、艺术设计等艺术门类中均有体现。韵味是衡量艺术作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之一。韵味的美感远高于感官的。

艺术家应该有气静意平之时,艺术品应该有适当的虚处,这样才能传神写意,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创作主体心气平和、意兴高远、气静神凝,有利于洞察万物之精髓,把握人与物的深层内涵,从而创作出意境高远、耐人寻味的艺术品。从接受美学观点来看,虚静是欣赏者进入艺术境界的一个重要心理基础。

我国具有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琴、棋、书、画是许多古代文人的必修课。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利于锻炼想象力和意志力,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艺术教育应该充分使用这一宝库。

中国艺术教育应该如何本土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中国艺术教育本土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切实可行的。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办正式宣布艺术学升格为门类,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美术学、艺术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艺术教育发展的空间增大了很多。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发展艺术学的一项重大措施,会有力地促进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艺术教育的主要学科包括电影教育、电视教育、戏剧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美术教育、书法教育、艺术设计教育等。“戏剧影视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会促进戏剧影视教育的发展,也会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2]

艺术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综合性人才。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等侧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灯光、道具、化妆等侧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投资、策划、管理等侧重于综合性人才培养。

艺术教育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显得越来越重要。艺术教育是新兴学科,既有浓厚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矛盾,两者处理得好,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艺术教育提供丰富的营养,有利于文化创意。艺术教育有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艺术教育可以吸取艺术、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管理、教育、心理等学科的营养。艺术教育应该具有较高的人文内涵与文化价值。

“创意产业”的概念于1998年在《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被首次正式提出,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对其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根据这个定义,电影、电视、广播、音乐、广告、工艺品、出版、表演艺术、设计、软件等13个行业被确认为创意产业。创意产业与传统工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创意为产品或者服务提供了实用价值之外的文化附加值,从而提升了产品的经济价值。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以特定的形象为核心,由形象延伸出的作品、衍生产品等所组成的循环的产业系统,在这个循环过程中不断实现价值增值。衍生产品包括玩具、文具、服装、音像制品、印刷制品、主题公园、改编权,等等。形象是产业链的核心,形象最重要的方面是创新。例如,动画片《海尔兄弟》中的海尔兄弟造型美观,活泼可爱,色彩鲜明,能够满足主要受众群的爱好,因而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有关公司由此生产了关于海尔兄弟的玩具、文具等一系列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艺术教育最有价值的方面是创意,最困难的方面也是创意。中国文化资源丰富,怎样转化成文化产业?关键在于创意。许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广阔的市场,积极地把有关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例如,华索影视数字制作有限公司即华龙和索尼首字的合称。华索主要开发和制作中文影视娱乐节目,包括电视栏目、情景喜剧、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电影,并在中国境内外发行。该公司的成立是索尼影视为提高在亚洲的制作能力而做出的重大举措的一部分。华索影视公司制作亚洲地区本土化的电视节目,包括在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泰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制作电视节目。

我们应该建立“艺术教育与本土文化继承发展”资料库;
设立“艺术教育与本土文化继承发展”网站;
举办“艺术教育与本土文化继承发展”研讨会,在此基础上分析“艺术教育与本土文化继承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与教育部门合作,共同建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艺术教育规划。

中国艺术教育本土化可以通过选择有关本土艺术的精品进入中小学教材与大学教材、召开有关中国艺术教育本土化的研讨会等途径来逐步落实。例如,教育部有关部门将《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智斗》《报灯名》等15个京剧经典唱段,选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
2008年关于本土化的美术教育的重要研讨活动有“中国民间和乡土文化资源与美术教育研讨会”等。2009年12月13日,“新中国民族美术与民族美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些课程建设与学术活动表明,中国艺术教育本土化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且适当地付诸实践。

中国艺术教育既要实行本土化,又要进行国际化。中国艺术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有矛盾的成分,也有融合的成分。如果把两者关系处理好,那么中国艺术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就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中国艺术教育本土化不是固步自封,不是闭关自守,不是唯我独尊、夜郎自大,而是与国际接轨,重视时代性与普适价值。2009年12月1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广州美术学院主办的“全国高校国际视野下的美术教育专业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举行。2009年11月,由江苏省工业学会、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普渡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日本九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国际设计教育研讨会。

中国艺术教育国际化不是崇洋,不是照搬照套,不是食洋不化、亦步亦趋,而是根据中国国情有所借鉴,有所发展。2009年11月,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等单位举办了第二届中德设计教育学术论坛,为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与国际设计教育的接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中国艺术教育与国际交往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从我国“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来看,加快艺术教育的国际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要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有机会到国外高校交流学习,各高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项目。因此,要真正做好这些项目,提高学生的培养层次,首先要做到我们的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3]所言确有道理。例如,2009年12月22日,中日艺术教育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主题是“中日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重庆大学举办中国2008年工业设计教育国际研讨会;
2009年5月20日,第四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在中央戏剧学院举行,除内地多所戏剧院校参加之外,还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孟加拉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巴林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共25个戏剧院校参加;
第(2012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开办了分会场,第3届(2012年)北京大学生电视节英国伦敦拍片活动顺利进行,取得了良好效果。诸如此类的国际会议与国际交流不断增加,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艺术教育国际化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艺术教育国际化会议适时召开。例如,2008首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研讨会、第二届亚太地区美术教育会议、Insea北京国际美术教育会议、欧洲古典石膏与中国美术教育研讨会,等等,取得了较大的反响。

有关艺术教育国际化的实体及时成立,例如,2008年中法江苏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有关艺术教育国际交流活动不断增加。2009年9月,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杭州四零艺术空间联合举办了中德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艺术教育要培养艺术家与艺术从业者。中外艺术家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中外艺术家的共同特点是,对艺术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执著,内心世界充满艺术精神和艺术感悟,习惯于用艺术审美眼光来看待他们所发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成果,他们都从中外艺术的融合中获益。

中国艺术教育建立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基础上,应该不断吸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丰富营养,才会具有引人入胜的创意。例如,2009年7月28日,为促进中美两国书法文化交流和东方文化世界化,由中国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与美国丹佛孔子学院联合主办的“海外书法教学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美书法论坛”,在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举行;
2009年12月19日至21日,“世界华人戏剧教育会议2009”在香港演艺学院举行;
2011年6月9日至11日,“华语电影工业:历史、当代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这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扩大了中国艺术在海内外的影响。

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本土化与国际化,应该充分考虑各个专业的特点,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使学生不断提高水平。各校之间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分学时不尽相同,但是主体部分比较相近。

电影与电视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体,影视教育的主要课程有电影概论、电视概论、非线编辑、世界经典影片读解、摄像与实践、影视传媒写作、电视新闻与采编、大众传播概论、中国电影艺术史、外国电影艺术史、影视编剧等。

音乐教育的主要课程有合唱、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和声基础、打击乐、合奏、室内乐、舞台表演艺术与实践、视唱练耳、指挥基础、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等。

舞蹈教育的主要课程有汉族民间舞、芭蕾基础、少数民族舞、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中外舞蹈艺术作品欣赏、乐理、现代舞基训、芭蕾教学法、编舞技法、拉班舞谱、舞蹈创作理论、音乐欣赏、电子钢琴、舞蹈艺术管理学、舞蹈表演理论等。

美术教育的主要课程有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外国美术史、素描研究、色彩研究、油画技法、中国画技法、中国美术史、艺用解剖、电脑美术、设计基础、创作实践、美术教育

学等。

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课程有设计概论、平面构成、设计思维、信息图形设计、摄影、字体设计、设计草图、快题设计、视觉传达、基础材料设计、展示设计等。

书法教育的主要课程有书法概论、楷书概论、楷书技法、古典文学、汉语文字学、隶书概论、书法史、隶书技法、草书概论、书法教学法等。

数字媒体艺术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艺术代表之一。数字媒体教育的主要课程有数字媒体概论、设计色彩、动画基础、摄像与实践、影视语言、角色动画设计、电视前后期制作、数字图像处理、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

从电影教育、电视教育、戏剧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美术教育、书法教育、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课程设置可以看出,我国艺术教育的主流是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这有利于艺术人才的培养。

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进行适当的示范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时准确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与薄弱环节,从而达到教与学的良好互动,培养出具有创造性能力的艺术人才。

中国艺术教育既实行本土化,又进行国际化,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拓宽学生视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国际交往能力与竞争能力,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优秀艺术人才。

(注:本文为作者在第大学生电影节学术研讨会《包容与丰满――艺术文化与大众欲求关系》上的发言)

参考文献:

[1]章利国.中西画家的文化眼光与艺术观照[J].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2003(4).

[2]张智华.艺术学升格门类后戏剧影视学科的发展前景[J].艺术教育,2011(6).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题】学术平台

【关 键 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建构/教学模式

【正 文】

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新时期中国高校本科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随着高校专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综观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伴随着“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显突出,促使影视教育者去分析“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背后所存在的“疾症”,去探寻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去思考影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未来模式。因为,今天的影视教育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下一个时期中国影视娱乐和影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直面今日中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探寻影视教学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模式,是影视艺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 现状分析

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在短短的十年之内迅猛发展,影视艺术专业迅速扩容,创办影视专业的院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从重点综合性大学到一般普通院校,从影视专业性院校到大多数院校遍地开花。影视艺术专业已成为各个高校的“香饽饽”。“各级各类学校都借助各种形式介入影视教育的领地,不管原有学校基础如何,特性怎样,都似乎响应时代潮流建设影视专业。”[1] 这种格局的出现,与时展的文化潮流、教育管理观念的解放、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这种现象与社会“关联”的背后,有着教育产业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功利”性因素驱动。影视艺术专业属应用型学科,进入“门槛”不高、教学设备的投入可大可小、一般基础性师资转型相对较快;
同时,开设影视艺术专业生源多、收费高,更多的是迎合办学主体“功利”性的追求和缘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在这种背景下掀起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大潮,必然会出现“经营粗放”、“教学泛化”、“人才档次不高”、“缺乏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等弊端。认真分析当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教学的客观现状,其带有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规模,但缺师资

现在创办影视艺术教育的大学与院校,很大一部分是从2000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艺术教育和影视教育的大潮应运而生的。泛概念的影视艺术教育和兼容跨类的新闻、传播专业一起,使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走上了规模发展的快车道,它以一种不可遏制的势头进行着规模化的扩展。许多院校把早期的人文学院、中文系、新闻系和公共基础部的部分专业和师资与影视相嫁接,创办出广播电视新闻、影视广告、影视美术、影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摄像、动画、播音主持、录音艺术、影视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等多种影视专业。影视艺术专业的规模急剧扩张,影视艺术专业的师资很大一部分在边教边学中由大文科专业转向过来,师资队伍的影视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创作积累相对缺乏,部分师资在影视方面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在电视理论的学养和电视创作实践方面的积累)不很丰厚,许多教师在影视专业教学中照本宣科、缺乏时代感和系统性的教材,更缺乏影视专业创作的经验,有的院校的专业教学点甚至没有一个接受过影视艺术学历教育或乏有从事过影视创作实践的教学师资。有的院校的专业教学点大量聘用一线的编导和记者作为影视教学专业课的主要师资,虽然这部分师资往往以经验和体会补充了教学的内容,但缺乏电视的系统性理论基础、很难把体会和经验上升到学理层面,同时在教学时间上也不能给予充分的保证。因此,影视专业的规模和数量的扩展与影视艺术专业的师资尤其是“双师型”师资的奇缺,成为当前影视艺术教育的第一个大问题。

(二)有数量,但缺质量

影视艺术专业旨在培养一批既有学理素养并具有应用技能的创造性人才。影视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有别于理工和文科类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影视专业招生上理应实行定量控制。然而,不少院校被热流般涌起的影视艺术类生源所驱使,不断推出影视艺术专业、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忽视自身的学科实力、专业技术与设备师资条件,不切实际地扩大招生。西南某学院的二级影视学院,在短短几年内其8个影视艺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规模之大、专业之齐、学生数量之多,在全国独立学院中绝对处于领先地位。学生数量的增多、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必然带来后续教学培养的整体无序性、培养目的不明确、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影视教育的质量。为此,许多院校培养出来的影视专业学生普遍是影视通识性人才,影视理论研究与影视策划能力不强,影视创作思维与创作技能薄弱,同时也存在知识与能力的“撇脚”。诚如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杨飚所言:“新闻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没有及时跟上快速前进的传媒实践。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但这些人才往往不适应传媒的要求。”[2] 杨飚虽从新闻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出了教学的质量问题,同样也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今影视艺术教学上的质量通病。对影视教育来说,培养一个合格的记者、编导、主持人和制作人才,或是一个媒体策划和影视文化管理者,决不仅是换换课程这么简单;
它与专业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和培养理念、课程结构、师资设备等有着相互连动的耦合关系。

(三)有体系,但缺创新

拥有影视艺术专业的院校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在专业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知识和课程结构等方面都已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各个院校的教学体系在理论上大体一致,都在于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本学科与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本学科与本专业前沿成果与发展动态,具备适应宽口径专业或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知识、能力与素质;
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或就业能力;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信息处理与社会调研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等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实现上述的人才体系目标。因此,多年以来形成了相对有区分度的两大类影视艺术教学体系,正如曹廷华概括的“长期以来,我们的影视教育围绕着‘通才’和‘专才’两个方面展开了教育,专业院校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更加注重电影本体的技能化教育,综合型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更加注重电影本体的素质化教育,培养的目标更多的是在文学,中文,新闻,戏剧的基础上进行嫁接或者是升华”[2]。诸多院校影视专业的教学培养体系基本上是沿革这两类。所以当“回过头来看,我们培养的影视专业人才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甚至把西师,川大,川师的学生在一起比较,我们的差异性并不大。把成都,重庆,上海,广州,北京的学生相比较,我们之间的特色并不明显。把全国相当的影视传播专业的学生相对比,除了个体的差异比较明显外,整体的差异比较小。我们预想的竞争实力也没有达到所渴望的期待指数。新闻单位对影视传媒的人才似乎是越来越不重视,受到的批评和争议也越来越多”[2]。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年来不少影视艺术教学还是按照借鉴一般教学的惯性进行影视人才的培养,影视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教学缺乏创新,各院校的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各校应有的特色和“核心产品”,百校一面,十多年不变,压抑了各院校影视艺术教学的创新、桎梏了影视育人教学模式的与时俱变。

(四)有通识,但缺能力

影视艺术院系的确为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和媒体业输送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
他们成为中央、省、市各级广播电视媒体的主体力量,成为中国影视界、演艺界和国有及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的“中流砥柱”。同时,各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传播专业还培养了一大批“种子”,这一大批“种子”正活跃在当今各级各类的影视传媒界,成为支撑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和媒体业的基石。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各院校影视专业的扩招,近几年来,影视艺术和影视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不论是出自注重“专业影视技能技巧的艺术院校”、“影视理论人才教育的重点大学”或是“培养影视通识性人才的一般院校”,其影视理论素养、影视策划和影视实践创作能力普遍隐含着下滑的危机和趋势。周星指出:“不少大学在影视专业上丧失大学气象,不切实际地上马播音主持、影视表演,具体到细微程度,并不见得有基础,只是招生有吸引力,但自身学科力量如何却不去考虑。”[1] 实际上这类现象在影视艺术教学中普遍存在。例如,我国较早开设影视动画专业的高校有“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同济大学,杭州商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17所大学”[2]。近几年新上马的院校还有中南民族大学、江南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湖北工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等。然而,在2005年6月1日到6月5日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国内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拿得出手的成型作品少得可怜,优秀的作品数量也是“凤毛麟角”。以影视动画学生的作品数量与全国开办的影视动画专业数量相比,则极不协调。这一事例虽然不能代表影视专业教学的全部,但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在学生创作能力之薄弱。正如曹廷华指出:“我们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学生不适应传媒的需要,一个原因是理念和意识的局限,另一个局限是实践的大量缺乏和技能上的不能更新。”[2] 影视艺术专业教育的大众化,必然会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水平,影视业不仅需要精通影视业务的通识性人才,同时也需要有实际创作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而我们的影视教学很难满足这两者(尤其是后者)。

(五)有成品,但缺“出口”

近五六年来,影视艺术专业和泛影视专业的生源火爆,不少高校不断拓展扩张这类专业,正所谓多一个专业就多一个就业机会。但是,招生热门的专业未必就有社会“抢手”和紧俏的就业岗位。在当今的社会里,可供影视艺术毕业生选择的影视艺术工作领域还是比较多的。然而,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影视和媒体专业学生毕业、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虽说影视艺术和影视媒体尚属时展的朝阳产业、从业的专业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受目前我国企业体制属性的制约及影视专业就业观念的影响,影视艺术专业和泛影视专业的毕业生相对于工科、文科等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面还比较狭窄,就业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许多影视艺术和泛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漂浮于社会上、游离在各大电视台与社会影视制作公司之间,也有的影视专业毕业生离开了心仪的影视传媒改事其他的职业。影视艺术和传媒专业的成品“出口”瓶颈,直接影响着影视教育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影视教育者必须直面和思考的紧迫现实问题。

二 建设思路

我国影视教育和影视专业教学发展所折射的上述问题,既有社会大背景的因素又有影视艺术教育本身的问题。对于影视教育者来讲,如何在众多的影视艺术专业的培养格局中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从教学改革入手创立影视艺术教学的特色,开创影视艺术教学的新格局,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和首要探究的课题。创建影视艺术教学新模式,就是要建立一个影视特色鲜明、以特取胜的人才教学体系,围绕特色着力夯实文学和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这一重要基石;
开掘和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高效转化的教学创新机制;
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一)突出特点、以特取胜

影视艺术专业属于设备、经费投入需要量比较大的专业,而国内许多非影视艺术专业性的高等院校,均是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开办影视艺术专业的。因而,在有限投入的“校”情下,更应该强调和突出自身的教学特质与专业特色,有选择地建设、有重点地突破,力求独辟蹊径,出奇制胜。要坚持把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作为影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基石;
要夯实这块基石,就要突出特点、以特取胜,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把特色扎根在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而使影视艺术教学体系独树一帜、独步天下。创办影视艺术专业,要兼容艺术院校“专业影视技能技巧”的专业化和重点大学“影视理论人才教育”的学理化特征与优点,从各院校的实际出发,体现自身教学的特色和学校的个性,突出特色。只有坚持影视教学的共性和各院校自身影视教学个性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有可能建设成为区域一流的影视院校,争取实现国内一流的发展目标。

(二)师资与学科齐头并进

开掘和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机制,是影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抓手。实施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强盛的师资和学科。当前各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拐点”上,大多数院校都完成了量的积累、正从量变“拐”向质的提高阶段。质的提高成为下一轮各影视院校教学竞争的核心。影视艺术的师资有四类,其中三类缺一不可:一类是将帅之才,是既能“文”又能“武”的学科带头人,这类人数量不多,但决定着教学与学科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另一类是“文”将才,是头脑型的研究和策划型学者,是影视前沿的理论与影视策划的研究者,是培养学生影视文化学养和学理的骨干师资,是专业的中坚力量,是院系教学水平的基本保证;
还有一类是“武”将才,是专业技能的教学骨干、完成教学能力转化和影视作品创作的基本力量。在强化师资和学科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占领影视艺术专业双语教学的“高地”,注意吸收日趋增多的“海归”人才。这是下阶段打造影视师资和学科特色及教学创新的新亮点,也是影视艺术教学接轨国际的本质体现。

(三)全面整合影视教学资源

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影视教学体系是影视艺术教学模式创新的最终落脚点。要实现学、产、研的一体化,必须全方位地整合影视专业、师资结构、课程结构、知识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生产教学等资源内容,必须优化发挥教学资源的整合作用,有效引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学生创作的能动性,从而把教的理论和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影像产品。

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的模式、创建影视艺术教学特色,不仅体现在对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属性的理想理论创新认识上,更要扎根在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实践过程中。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创新,就在于造就和培,养创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一届又一届具有广博文化素质与影视创作能力、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与竞争能力、体现影视与传媒特色及能力突出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公共影视教育课程在我国高校的开设

 

纵观欧美国家,几乎很少有未开设影视课程的院校,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影视制作人并非影视课程开设的终极目标,他们实际上将影视文化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加入到大学文化教育体系中,使学生能较系统的掌握视听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多样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在我国从20纪8Q年代起,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将影视课程逐渐纳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在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彡中就明确将《影视鉴赏》课程纳入到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中,成为公共艺术课程中的八门限定性选修课之一。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思想教育、技能教育,而是一种完善人格、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教育我们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机器人,“经济人,,,而是培养能融入我们这个社会的,有个性、富有创造力、全面均衡发展的公民,而艺术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和谐完善发展的保证。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日益完善,我国大多数高校也已开设了影视艺术的相关课程,影视艺术正逐渐成为高校公共艺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倍受学生的青睐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公共影视教育教学目标的模糊性,教学内容选取的随意性,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性已然成为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高校公共影视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样的,其中有部分是受到学校软硬件条件的制约,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对于国家的公共艺术教育决策认识上的偏差造成的。本文以影视艺术教育为例,谈当前公共艺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公共影视教育课程面临的一些问题

 

笔者在教授一些艺术课程时,让学生评析一些电影作品,可学生对于这些影片的理解与影片表现的主题和内涵偏差很大,这让笔者很不解。近年来,面对形形色色的现代艺术观念,不少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过于狭隘,尤其是面对一些现代影视艺术作品时,常常显得困惑不解和无所适从,一些学生失去了对于艺术应有的理解阐释能力,患上了〃艺术失语症”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这与我们的影视艺术教育不无关系。我国的普通艺术教育长期等同于技能教育或者几门鉴赏课程,影视艺术课程也不例外,这与西方综合性大学形成强烈反差,虽然国内一些高校开设了影视鉴赏课作为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但多局限于对于影视作品的观赏,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开设存在诸多的问题,使学生失去了对于影视艺术的整体观察与把握,造成了许多学生由于影视艺术知识过于单一而对影视艺术的理解非常的狭隘。

 

目前,公共影视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一般以影视鉴赏课或者影视概论课为主,特别是影视鉴赏课泛滥已成为普遍现象。影视鉴赏课仅从几部作品的观赏,很难从整体上去把握影视艺术的发展

 

脉络这一类影视课程的开设通常很孤立与其它课程缺乏联系,同时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育大纲、教材及考核方式。公共影视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缺乏长期稳定的核心课程,仅有的几门课程的开设也没有先修课程到后续课程的过渡,通常情况下都是入门课程与研究型专题课程并置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教师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高低,而目前公共影视教育普遍存在教师资源缺乏且非专业化的现象。在影视专业教师资源非常缺乏的情况下,部分非影视专业教师由于课时量不足,为补足课时量所以开设影视鉴赏相关课程,由于这一类教师非影视专业毕业,通常影视理论水平欠缺,因此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类教师通常把影视鉴赏课中的“观影”作为教学的唯一手段,缺乏对于电影史、电视史或者相关的视听文化知识的讲解,只是让学生被动的看片,没有互动,缺乏一种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上课的随意性也很大,大多数学生把影视课程当作是一种消遣,仅凭兴趣来观影由于部分教师开设这类课程也并无教材或者讲义,学生多数空手来上课,课程中也不做任何笔记。更有甚者,还带上零食、饮料,拉上好友走入课堂,俨然把教室变成了一个电影院。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影视课程的学习非常的轻松,因此把它当作赚取学分的最好手段学生不明确学习的目的,更没有一种参与性,学生评价课程的好坏,仅是教师放的影片是否合他们的胃口,是否“好看”,希望教师尽量少一些评析和讲解,而多给他们看片。

 

三、对于公共影视课程开设的建议

 

应该说公共艺术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并不高,或者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公共影视教育也不例外,这与影视文化在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力并不相称,影视艺术正冲击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大众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影视艺术以其全面的文化内涵成为大众也是青年大学生认知社会和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正处于完善人格服务社会的关键时期,通过影视作品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取向,促进大学生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都大有益处、任何一类课程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公共影视课程也不例外,目前公共影视课程开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稳定的核心课程,在已有开设的课程中没有先修课程到后续课程,入门课程到研究型专题课程的过渡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以鉴赏课、概论课为主的方式,概论式的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学科的背景和知识概况,但很难获得相关人文学科的思想方法而鉴赏课仅从几部作品的观赏,又很难从整体上去把握影视艺术的发展脉络在公共影视教育中具有稳定性的核心课程的开设显得非常的必要和紧迫,所以应当首先确定一部分核心课程,而在这些课程中又要区分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入门课程与研究型课程,课程的开设要遵循一种规律性,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

 

在电影电视中我们可以发现哲学、政治、音乐、文学、美术等课程元素,因此还应加强影视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加强学科之间的纵向联合,以促进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立可以尝试开设一些综合性课程,例如影视美学、影视音乐欣赏影视制作基础等完善公共影视课程的设置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逐步加强影视课程的整体性和特色性,加强与其它门类艺术课程的纵向联合,逐渐完善公共影视课程的课程体系同时,高等院校还应在公共影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加大投入,制定大纲,编写教材,加强影视精品课程建设,实施课程的优化和教学改革。

 

在普通高校公共影视教育中师资缺乏且非专业化已成为普遍现象,由于许多高校并没有影视相关的专业,因此也很难有专职的影视专业教师,而高校的公共影视课程一般由中文系或者艺术系教师教授,由于这一类教师通常理论水平欠缺,教学方法又不得当,所以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公共影视课程的教师应当由知识渊博、专业精深、视野开阔、经验丰富、注重创新的影视专职教师来担当,但这样的教师通常非常匮乏在专职的影视教师匮乏的情况下,笔者建议现有的公共影视课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学校也应当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提供机会让他们参加进修、培训来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是影视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可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开设一些例如影视美学影视文学等自己更擅长的课程,而不是一味的开设影视鉴赏课在师资匮乏的情况下,还应加强校际之间的联合,整合教师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目前上海东北片区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九校已实行了跨校公选课制度,各学校可以优势互补,加强各高校强势学科、特色学科的校际交流,让不同学校的学生有机会感受其他学校的人文氛围,领略不同教师的学术风采。”(滕朝军、母华敏《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载《电影文学》2010年14期,10-11页)上海的这种跨校公选课制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样做可以有利于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大学校园是陶冶学生人文精神,道德情操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还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得到提升。

 

例如可以定期开展艺术节影视文化节等各种文化活动,举办各种影视讲座,专题报告会等等同时高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可在校园网上建立影视资料库,供学生学习交流之用,学校的图书馆影像厅或者电影院应定期播放优秀影片,辅助公共影视课程的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在寓教于乐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