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6-24 18:0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倡导“百善孝为先”。“尊孝崇义”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义乃是发展的存续之道,如人不知孝义廉耻,何谈社会的存在。家庭有孝,尊老爱幼,其情融融;单位有孝,上行下效,竭忠尽智,事业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遗产保护论文【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五篇】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遗产;
孝义文化;
郑义门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倡导“百善孝为先”。“尊孝崇义”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义乃是发展的存续之道,如人不知孝义廉耻,何谈社会的存在。家庭有孝,尊老爱幼,其情融融;
单位有孝,上行下效,竭忠尽智,事业兴旺;
社会有孝,人人抱有一份尊重情怀,社会便会和谐。“郑义门”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是融古代建筑、儒学思想、孝义文化于一体的典型历史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郑义门”古建筑群的历史背景

“郑义门”古建筑群,以郑门宗祠为主称,包括沿向麟溪两岸分布着的十桥九闸、东明书院遗址、建文井、圣谕楼、老佛社、昌七公祠、九世同居碑、孝感泉等古建筑,始建于南宋末叶,全祠共64间两弄,占地5000多平方米,分设门廊、师俭厅、中庭、有序堂、拜厅、听训堂、会膳厅、寝室、粮仓、制膳房、总理室和厢房等,功能齐全、规模宏大,有千柱落地,蚊蝇不生之说。师俭厅前院中,有元代古柏九棵,粗可合抱,枝若苍虬,传为宋濂手植。师俭厅内,还挂有历代名公巨卿的匾额、楹联;
四壁有碑记多方。郑义门古建筑群在南宋时期的规划还相当简陋,仅供岁时祭祀之用;
元至正(公元十四世纪)时,同居七世祖郑钦建祠堂五间;
随着郑氏家族同居规模的不断扩大,郑氏宗祠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特别是在郑氏同居最为鼎盛的元末明初,在宋濂(曾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参与下,按照儒家的教义思想对宗祠进行了规划建设,从而形成了存留至今的规划布局形式(主体建筑东朝西面向白麟溪,主入口仪门座北朝南)。此后的郑氏宗祠便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和发展;
到清康熙年间,在族人的捐资下,扩建了九间寝室及十八间厢房,并将原寝室改为拜厅。清乾隆年间(公元十八世纪),因为郑氏宗祠的部分建筑被洪水冲坏,于是,重造了有序堂和仪门,新造池上石桥;
嘉庆三年(1798年)重造过厅和师俭厅,并将木柱换为石柱,嘉庆四年(1799年)重修了寝室。由于郑氏家祠结构宏敞,风格古朴。宗祠内高悬众多历代名人题匾和联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前厅及拜厅天井内有尊为明初文臣之首宋濂手植的古柏,枝干虬劲,上薄云天。景区内尚有孝感泉、九世同居碑亭、东明书院、“十桥九闸”和玄麓元代摩崖石刻等古迹遗址二十余处,内容丰富,蔚成群观。而入口区象征九世同居的九座牌坊,其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和含义之丰堪称全国之最。195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专文署名保护“郑氏义门祠堂碑记”。

居住于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据资料记载.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自南宋建炎年间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长达360余年,时称“义门郑氏”,其孝风义行多次受到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美名。据《郑氏宗谱》记载,郑氏家族三朝旌表,173位郑氏子孙入朝为仕无一贪渎,仅明太祖朱元璋一代,郑氏子孙被委以要职者都多达47人,最高者官至礼部尚书,他们出仕的途径无一出于科场,这是史无前例的;
郑氏家族以《郑氏规范》治家,以《郑氏家仪》约束,有《功德录》、《劝惩薄》激励族人;
郑氏家族十五世同居,历宋、元、明三朝计332年,其家族的管理模式堪称原始共产主义的典范,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综上所述,郑义门古建筑群是一个融古代建筑、传统民俗和儒学文化为一体的典型,它所留存的文物古迹,不仅具有较高的文物三性价值;
而且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礼仪治家的典范和缩影,对研究中国儒家史、伦理史、教育史、管理史和宗族发展史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二、“郑义门”古建筑群的保护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大遗址面临厄运。过分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对文化遗产造成极大的破坏,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日益突现。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确立以保护为主的思路,在保护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适度开发,通过开发促进遗址的保护,使二者相互协调,实现古遗址的可持续发展。早在80年代初期,浦江县政府、郑宅镇政府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浙江省文物保护条例》等,多举并措,县乡联动,进一步明确文物工作肩负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开展文物普查,陆续将郑义门古建筑内的郑氏宗祠、东明书院遗址、建文井、老佛社、昌七公祠、九世同居碑及孝感泉等7处建筑遗产列为“浦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及时抓好自然和历史文物的抢救、传承,留住文化遗产。2000年当地政府又积极将“郑义门古建筑群”建筑遗产申报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和“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引进民营企业资金对“郑义门古建筑群”进行初期的保护开发。2001年“郑义门古建筑群”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建筑遗产的依法规范管理及合理利用,加速发展旅游开发又进了一步。2004年根据国家文物局文件,县政府出巨资从民营企业手中购回景区经营权,随后在遗产保护和更新过程中正式启动保护规划。2006年,“郑义门古建筑群”保护开发规划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编制完成,“管委会”请来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人员对古镇实地踏勘,编制了古镇白麟溪两岸传统民居、新建民居等各类建筑的保护规划和改造方案。规划围绕“一区二路七个景点”,进行保护开发。“一区”即新建入口区,配套停车场、入口广场、游客中心、办公大楼、九块牌坊群。“二路”即麟溪路和义门路。通过对麟溪路和义门路部分段两边的房屋立面按照灰墙、黛瓦、坡顶、木排门等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进行整治,再现明清时期浦江民居的传统风貌。“七个景点”即孝感泉、昌三公祠、郑氏宗祠、建文井、昌七公祠、木牌坊、十桥九闸。孝感泉主要展示义门的孝义文化;
昌三公祠主要体现郑宅婚嫁礼仪文化;
郑氏宗祠主要体现宗祠的宗教文化,展示老宅作为部级文化保护单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博物馆的作用;
建文井主要反映建文帝逃难的场景;
昌七公祠主要体现古镇的衣食风俗文化,展示郑宅特色的着衣制度和用膳风俗;
木牌坊主要体现展示古镇的远古;
十桥九闸是改造白麟溪还原江南古镇别致风景。在项目管理上,成立“郑义门”古建筑群管委会,协同郑宅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工程建设;
在资金拼盘上,坚持财政倾斜、市场运作、社会募捐多途径筹措来保障;
管理上改由政府开发,责任和利益关系为县旅游局进行门票管理,县文物管理部门负责对古建筑进行维修。经过有序开发和利用,“郑义门古建筑群”先后被授予现为国家4A级景区、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郑义门”古建筑群的传承与发展

建筑遗产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传统聚落地域建筑保存,对当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都有极大之帮助。近些年来,通过“韩国郑氏后裔祭祖”、“郑义门集体婚礼“、”郑义门孝义文化诗歌赛“等文化宣传交流,“郑义门”古建筑群被视为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而成为吸引国人与国际观光客或学术团体拜访或游览该地域的重要观光资源。但在开发和保护建筑遗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保护经费投入不足;
人为破坏建筑文化遗产依然存在;
建筑遗产保护方法过于传统,片面注重单体保护;
全民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等等,亟需进一步传承孝义文化,加快推进保护利用和创新发展步伐,以促进当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双赢发展。

一要确定政府在传承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现阶段古建筑的传承与发展尚处于启动和起步阶段,社会力量还有待进一步成长,需要有效确立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出相关的法规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机构、设立专项基金、培养人才及社会宣传等举措来建立政府主导的机制,为古建筑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政策环境、制度保障、资金支持、人才储备和社会基础。

二要完善有效的古建筑文化管理办法。古建筑的管理保护是一件严谨细致、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增强科学意识,讲究科学方法。

当今信息社会时代,在采用收集、整理、贮存、出版、展示等传统方法的同时,还需要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古建筑实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三要提高公众保护建筑遗产的意识。在实际的古建筑保护过程中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保护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广大民众更应该成为保护事业的主体参与者。因此,有必要让广大民众了解建筑文化遗产情况和保护知识,将建筑保护观念深入到民众的意识中,让全民都积极加入到古建筑保护的队伍中来。要通过专业的机构和人员对建筑遗产进行管理,将保护开发所产生的间接收益,全部用于建筑遗产的修缮和保护,并且政府的投入逐年有所增加。

四要提高郑义门古建筑群的知名度。郑义门古建筑群有三朝旌表的辉煌历史、有建文帝避难的传说等等,给郑义门古建筑群增添了浓厚的帝王文化气息;
郑义门古建筑群形成了很多的民俗文化,如加冠礼、三献礼、翘脚灯、洗水龙、同居饭等等;
郑义门古建筑群虽然是个家族,但其管理模式已超出了家族的范畴,从《郑氏规范》和《郑氏家仪》中,可以充分体现其管理模式和生活形态,展示孝义、和谐、德治等内涵,是难得可贵的文艺创作素材。相关部门可以探索通过拍摄电视剧、举办全国性的书画、摄影和征文比赛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古建筑的知名度,增加文化旅游的含金量。

五要构筑建筑遗产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平台。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是文物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在保护建筑遗产的同时,应特别注意挖掘再利用的因素,通过改变传统建筑功能、增加服务内容等方式,使传统建筑达到可持续发展,并赋予古建筑新的活力。如除了将古建筑作为旅游景点、展览馆等用途之外,还可以作为教育实验基地,不仅可以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还可以对大学生特别是建筑类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参考文献

[1]《二十五史》卷七《宋史》上、孝义、郑绮,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二十五史》卷九《元金辽史》、孝义、郑文嗣,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二十五史》卷十《明史》孝义、郑濂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业建筑遗产;
城市复兴;
文脉传承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3016005

一、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成为世界性的新课题

(一)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缘起

当今世界正快速迈进后工业化时代,传统的工业门类正逐步被新兴产业所代替,城市正进入产业重构和转型发展时期,大片的传统制造业基地和地段“退二进三”成为许多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的主题。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大量工业用地和建筑被闲置,造成了环境恶化、经济衰退、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国外把这些废弃的工业区认定为“棕色地带”[1]。1996年巴塞罗那国际建筑协会(UIA)第大会提出对工业、码头等废弃地段保护、管理和再生的倡议。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TICCIH)制定并公布《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下塔吉尔》,正式明确工业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世界工业遗产保护的里程碑[2]。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区开始产业结构调整,大量传统的工业企业外迁。但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城市中心工业的退出并没有引起土地的闲置,反而成为城市开发的宝地。在“推倒重来”的开发模式下,大量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被拆掉,几代产业工人的记忆和情感被抹杀,城市曾经的工业建设辉煌逐渐淡忘,这与西方国家珍视工业遗产的做法大相径庭。国内并没有重视工业遗产保护,直到2001年才开始陆续有工业遗产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4月18日,国内出现首个有关工业遗产保护文件《无锡建议》,同年5月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正式提出“工业遗产保护是中国文化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新课题”。

(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提升

工业城市是指历史上由于工业发展而兴起、繁荣的城市,由于传统工业的衰退或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区遗留的工业遗存及蕴涵的文化成为城市特色和历史的象征,是其它类型城市所没有的特质。通过研究近现代工业化历史,发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现代化是互为一体的文明演进过程,近现代工业的兴衰左右城市的发展进程。尽管工业化历程较短,但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工业遗产作为工业化社会见证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面临工业遗产在城市转型期大规模消亡的问题时,保护的紧迫性和历史责任感激发了民众对遗产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时代带来的诸多问题[3]。抢救工业遗产的呼声愈发高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当前,工业遗产已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综合价值解析

(一)见证工业革命的历史价值

工业革命作为工业遗产的历史体现,深刻地影响了科学技术发展、经济文化繁荣,彰显了工业城市文脉内涵,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工业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物质承载。大量工业时代所遗留的工厂厂区、工业建筑和构筑物、街道,都逐渐成为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遗产相关的环境景观设计也是彰显历史遗产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4]。人类创造的工业建筑遗产刻录了工业文明历史进程的印记,拆除这些宝贵的遗产,不仅破坏了物质的再利用价值,更造成了城市文明的遗失、文脉的断裂。曾有着百年辉煌工业历史的德国老工业区——柏林上牧场工业区,经过了繁荣、战争和废弃的曲折历史进程,在1990年德国统一后,呈现出一片衰败、萧条的景象。当地政府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为了重新激发上牧场工业区的活力,达到振兴柏林经济和复兴城市文脉的目的,在1990年中期将多数建筑列为工业保护建筑,作为整体工业区改造的一部分,这些保护建筑被再利用并更新为商业中心及艺术设计中心,彰显了工业建筑遗产的重要历史价值及社会价值[5]。

(二)见证科学进步的技术价值

技术价值是工业化的核心,也是工业遗产有别于其他类型文化遗产的关键[6]。工业建筑遗产承载了最真实和完整的时代性信息,其科学价值体现在工厂最初厂区规划、建筑物建设过程中材料、结构、工艺的独创性和合理性,以及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产品制造工艺的不断创新、发展过程中表现的技术价值。工业建筑遗产的技术价值在于它记录了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工业技术流程、设备更新、操作技能改进和产品换代,构成了工业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展示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发展、技术创新及相对完整的历史轨迹。保护好具有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才能保护好其中划时代的科技发明与创造,对后代产生科技方面创新方法的启迪。研究当时工业时代组织生产的科学方式和对大自然规律探索的方法,才能提高对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研究水平。

(三)见证文明进步的社会价值

工业建筑遗产见证了一个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产业建筑的发展,也是当地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遗产的更新保护再利用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保证了城市的历史延续性,还用物质的方式保存了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工业遗产记载了城市居民的真实生活,是认同感的基础,反映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政治和社会对生产的影响,社会价值存在于企业精神、文化、理念中,对长期工作于此的众多劳动者、技术人员、老工业区的居民来说有特殊的情感价值,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

城市、建筑本身就是人的行为方式和群体的社会生活形态的物化形态[7]。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对城市建设、生活水平、人员就业等作出了相当大贡献,是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些工业城市就是依托某个行业而形成的,例如攀枝花市、大庆市、个旧市等。工业生产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这种活动,反映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政治和社会对生产的影响,正是工业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

(四)见证现代审美的艺术价值

工业遗产艺术价值体现在城市的肌理,表现为工业厂区空间规划和建筑、构筑物设计的审美价值。工业时代高效率、简洁化、构成化的大生产模式特征,组成了工业建筑及厂区空间规划的设计原则。它们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造型新颖独特,利用率高,有些工业建筑还成为了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物。具有重大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常携带着鲜明时代特征跟历史厚重感,其独特空间结构形式的表现、精密的机器设计、优美的机械美学、均衡的体量构成等,都体现了重要的艺术价值。目前,一些较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意识到工业建筑遗产的重要艺术价值,并将建筑遗产作为文化资源的再利用投资,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开发出城市历史文脉与社会精神需求相结合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发展策略。以年轻创意人群的视角,看待这些似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老工业建筑、厂房,再利用为激发创作灵感、孕育创意产业的重要来源空间。

(五)不可低估的经济价值

《下塔吉尔》提出:“改造和使用工业建筑应该避免浪费能源,强调可持续发展。在曾经的产业衰败或者经济衰退地区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工业遗产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工业建筑遗产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资源,保护工业建筑遗产可有效地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因为工业、产业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进程,大都需要大量的经济、物质、人员投入。而这些建筑遗产其中的建筑、构筑物,本身具有大空间、大尺度的结构特点,适宜被灵活置换为其他功能的建筑空间,充分利用既存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规划齐整的厂区场地,可以有效节省拆除重建的资源投资。拆除反而要付出比改造利用更大的成本,保留利用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减轻建设过程中对城市交通、能源的消耗,节约大量的投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三、工业建筑遗产重大文脉价值内涵

(一)城市文脉体系的理论更新

1.文脉涵义的深化

当今,在严重的城市文脉特色危机和文化失落现象下,在城市性质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的要求下,在城市规划定位从物质规划走向文化规划的时代趋势下,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表征,在城市特色的创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化的载体和表征,文脉需要表达传承与发展。进一步理解,文脉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的“图底关系”。一方面,作为历史传承,包含了很多历史、地理、文化、环境信息的老建筑已经形成了一种“底”面关系,一个新的建筑应该传承这些信息基因,得体地介入到这种底面关系中,以一种有意味的方式形成新的“图”面关系。另一方面,新的建筑也会随时间而积淀与老建筑一起形成新的“底”面关系,以此延续这种信息基因的传承。第三层含义,传承了历史信息基因的新单体建筑与老建筑群体之间可以互换图底关系,在老建筑有机更新的过程中起到一种制约关系。这种历史信息或建筑基因的传承关系,实质上是一种鲜活的文化传承关系。因此,发展更新后的文脉观念或者说文脉的本质在于有关联、有意味、有发展的文化关系继承结构。

2.文脉理论体系内容的全面化

初期传入的文脉观念存在着片面性和肤浅性:在认识层面上,只围绕民用建筑,停留在表象的字面理解,没有从整体全局的角度,尤其是同样具备重大文脉价值的工业建筑方面进行深入把握和理解。在认识角度上,还只是以静止的眼光观察叙述文脉,而没有注意到文脉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自我更新的过程。在思想意识上,认为文脉只是属于传统守旧的代名词。在建筑设计中提倡文脉意味着复古。在具体实践上,一方面滥用误用文脉,“假古董”泛滥,“夺式建筑”盛行,另一方面干脆忽视文脉,“大拆大建”造成了许多文脉断裂,原来优美的城市面貌荡然无存。这些现象都与没有建立较完整的文脉理论体系有关。

更为重要的是,工业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类型,其中所蕴涵的重大文脉价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工业建筑遗产在当今地球资源不可逆性的实际情况下,它的更新利用彰显了对社会的意义所在,作为文脉体系理论的重要拼图,还有效地保证了城市历史文脉发展的脉络。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文脉内涵

1931年的《雅典》初步把文脉概念由单体建筑转到局部城市环境之中。《关于建筑遗产的欧洲》则是建筑遗产及表述的文脉关系的保护运动的高潮。对于建筑遗产文脉关系进一步表述为:“作为人类记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筑遗产应以其原真的状态和尽可能多的类型传递给后代。否则,人类自身的延续性将被破坏。”[8]文脉关系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跃然纸上,并指出了文脉的原真性和多元性特征。《下塔吉尔》明确提出了“工业遗产”的概念。该指出工业遗产具有重大的文脉内涵,因为那些为工业活动而建造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其生产的过程与使用的生产工具,以及所在的城镇和景观,连同其它的有形的或无形的表现,都具有基本的重大价值。第一次肯定了工业遗产在文脉保护及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工业遗产的重大人文历史价值,工业遗产同样传达了相同的文脉构成,符合与当时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演进规律,是文脉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

对于文化遗产来说,继承是最好的保护,发展是最深刻的弘扬[9]。工业建筑遗产见证了一个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产业建筑的发展,也是当地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遗产的更新保护再利用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保证了城市环境的历史延续性,还用物质的方式保存了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城市工业建筑遗产,是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保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因此它是城市生命历程中不可中断的连接,它体现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实实在在承载着文化的积淀。工业建筑遗产现在虽然已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复杂的功能需求,但它完整地记录了整个城市发展的历程,工业遗产同周围的人居环境共同引发了当地“场所精神”的共鸣,对当地一代又一代的民众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城市文化深深地印刻在当地工业建筑遗产物质载体之上,表现的深远历史文化影响,构成了城市独特文化生活的真谛。由于工业建筑遗产的真实存在,城市发展便具有了文脉的延续。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护城市的特有文化,也是城市特色得以存留的重要保证。

四、文脉传承与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

(一)塑造工业遗产整体景观脉络

工业景观往往能形成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工业的布局和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城市格局,形成了特殊的内在肌理和特质内涵。在城市化大潮中,国内许多城市由于对自身遗产的忽视和放弃,造成了今天城市形态、面貌和文化的趋同。认定和保存有多重价值和个性特点的工业遗产,对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怪象,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的意义。应以传承地方历史文脉、延续城市文化特色、塑造城市形象特色为目标,通过有机保护和合理利用场地上的历史遗存,赋予场所以地域人文特色。工业景观与建筑学、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和生产景观相关,具有景观规划、考古保存、生产技术、经济发展、建筑遗产评估和保护等方面意义。工业区以错落的厂房、高耸的烟囱、林立的水塔、火光通明的高炉等为主要特征,这些工业建筑多以城市中的河道、铁路、道路作为纽带,相互关联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工业景观。它们不仅展示体现工业文明成果和工业生产风貌,而且具有标志性,有很强的机械美特色,是所在地区或城市的特征性地标,是人们从景观层面认知城市方位和空间结构的重要心理坐标,工业时代特征明显。例如,融合了建筑设计、景观艺术等学科领域的理念和手法,依靠生态技术的新发展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综合的改造模式[10]。这种模式注重整体保留厂区建筑的结构、构筑物和设施设备,通过适宜新元素诠释原本的工业文化风貌。保护和再利用集中在老工业厂区环境内部完成,改造幅度相对较小,只是局部的片段的更新,利用新景观系统整合旧的工业遗迹,达到对工业遗产的转译和重新阐释。

(二)再生工业人文景观资源体系

在工业遗产地进行二次设计应通过保持或重建场地的文化特征,使人们对往昔辉煌的追忆有所依托,触摸到整个工业环境中所铭刻的时光印记;
通过对场地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对物质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是历史环境在新旧融合中再生。一些工业遗存长期处于荒废状态,其人文内涵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麻省理工弗伦荷教授认为:“任何有生命的物质,都需要不断更新,但这种更新只能源于历史。”在大量没有文化价值的历史碎片景观中,如果能将有意义的碎片、独特的场景作为线索,重新整合并形成符合现代审美观又不失传统特质的景观,将使一些濒于消失的工业遗存得到再生并重新焕发光彩。中山岐江公园,设计中利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在原造船厂构架基础上进行重新塑造,既保留了场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某种意义上也以一种新形式展现了历史遗存的意义。建成后的岐江公园不仅延续了城市工业文化,也为市民提供了优美的绿地空间,一时好评如潮。

(三)新建筑延续工业建筑文脉特征

文脉是建筑所在的语境。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文脉关系也就是老建筑在规划方面与周围建筑和街区发生的关系,新建筑部分对老建筑的文脉关系的影响决定了其环境价值的保持或是损失。新建筑在形式上延续了老建筑的语汇,工业遗产周边的新建筑风格应体现工业建筑特色,使整个地区具有可识别性和历史文脉传承性,形成有工厂特色的城市形象。例如重庆新天地项目外观采用了工业厂房的形式和符号,尖山墙、青砖瓦、灰白门窗洞隐喻化龙桥曾经是重要的工业区。矶崎新在美国COSI科学与工业中心更新中,运用新老轴线重新组织的手法延续了老建筑的文脉特征。新建筑主题就是一条交通轴和功能房间,长度是老建筑的三倍,但由于与老建筑等高、立面简洁现代,很好地充当了老工业建筑的背景。新建筑应该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不应拘束在过去的旧形式中,应充分运用新型材料、技术进行文脉的延续。新旧建筑关系不限于形式上的相似,而应把是否构成空间整体和文化延续感的建筑环境作为标准。

(四)工业遗产保护促进城市文脉复兴

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凸显城市历史文化要素,张扬城市个性,已成为确立城市竞争优势的特殊手段。单霁翔曾指出:“一座城市在其发展建设过程中,如能注重自身的文化内涵,重视自身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弘扬,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就能成功建设一座未来的理想城市。”根据英国一项名为“文化对英国城市复兴的贡献:证据调查”的政府报告显示,文化在城市复兴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该报告通过相关的城市复兴案例证实:文化在物质、经济和社会环境方面都能够产生良好的效益,促使城市复兴得以执行。如今,城市文脉延续已经成为城市复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和核心。将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结合会对城市形态产生深刻的影响。保护工业遗产的目的是纪念和保护历史,从而保护城市文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紧密相关,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催生新的文化产业,可实现以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为特点的文化经济繁荣点。因此,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不是局部而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文化新增长点。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工业历史地段与工业遗产的适宜性再利用以及城市特色的营造,使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

五、结语

《北京》强调:“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之魂。”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是文脉延续的重要手段,而文脉是引领工业建筑遗产更新的精神。工业遗产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城市精神生活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工业建筑遗产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是今天可能触摸到的尚未消逝的历史真实。由此应该把工业遗产看作是城市生命历程中不可中断的链接,这种链接使今天的生活与历史、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城市人群的感情有了物质的依托。这些关于工业遗产及利用这些遗产所形成的环境品质和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本,作为其表现核心,无疑是文脉的传承及发展。工业遗产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也是一种复杂的构成。保护工业遗产不仅是保护城市特色个性的需要,也是延续城市文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ELLEN J.QUINN. Energizing Utility Brownfield[D].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2]ALFREY J.PUTNAM T.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Managing Resources and Uses[M]. London:
Routledge,1992.

[3]赵彦杰.景观绿化空间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5.

[4]ELIZABETH VINES. Streetwise Asia:
A Practi-cal Guide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Heritage Cities and Towns in Asia[M].UNESCO. Bangkok,Thailand,2005:
38.

[5]王晓静,王润生. 旧工业建筑遗产的特点和保护价值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1(4):65-68.

[6]李先逵,许东风. 工业遗产价值取向的评析[J].工业建筑,2011(10):37-40.

[7]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8]张松.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活态遗产保护方法;
遗产价值;
保护理论;
文化遗产保护

一、文化遗产保护中对价值认识的发展

文化遗产是“从前辈那里继承过来的、现存的并将传至后辈的物质遗物及其无形的特征”…,这些物质遗物或无形特征之所以被称之为“文化遗产”,正是我们发现、珍视并希望保护它们所具有、所携带与所表达的价值,使我们与我们的后代能够享用遗产的价值。遗产价值是我们保护遗产的原因,也决定了我们对遗产采取的措施,直接影响保护决策。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历程之中,我们对遗产价值的认识在不同的社会时期中不断变迁,因此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根据目前遗产保护学界对文化遗产价值的探讨,可以将遗产价值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一是遗产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即一种客观存在;
另一种则为人们赋予遗产的价值,不同时代、不同群体能够感知、理解的遗产价值差异颇大,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其实,在我们将某一物质或无形要素定义为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即将我们的主观判断“强加”给了它们,即使是遗产固有的客观价值也必须通过人们的主观认识才能够得以发现并加以阐释,因此可以说很难做到对遗产价值完全客观的评判,其中必然带有价值评判者的主观意图。价值评判也取决于评判者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正如梅森fRandaIl Mason)所说,只有通过对遗产的社会、历史甚至空间背景的理解才能真正理解并定义遗产的价值,价值产生于思想与物质的连接关系之中。对遗产价值的认识受到社会背景、学科发展、哲学思潮以及地域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人们对于遗产及其价值的理解呈现多元的状态。

对遗产价值认识的发展促成了我们对于文化遗产概念与范畴的扩展,从原先的“纪念物、建筑群与遗址”扩大为“文化过程”(culturaI process),即“纪念与创造记忆的过程”,体现了有形遗产与无形文化的交互作用,强调文化的延续过程。从对遗产价值的研究来说,不同时代的学者为遗产价值构建了不同的类型框架(表1)。总体来说,研究者对遗产价值的认识从固有的客观价值慢慢扩展为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并重,并将不同群体对遗产的不同认知与利用纳入评估体系,突出遗产的社会与文化意义。同时相对于此前单纯的价值保护,目前更加关注对于遗产价值的阐释,因而在价值展示中不仅仅展示有形的遗产实体,更加强了对遗产蕴含的无形文化的呈现。

在遗产保护理论的发展中,对于遗产价值的关注从使用价值、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保护慢慢转向对于文化价值的阐释之上,突出文化多样性在遗产理解与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方法论方面,转变了“基于物质的保护方法”(materiaI.based approach),形成“基于价值的保护方法”(value―based approach),这也是我国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制定准则。然而,由于“保护专家”在价值评估中仍占有“强”话语权,未能体现遗产不同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对于价值认识的多元性,也未能将不同的价值认识加以权重,因而被诟病。

2009年,国际文化财产修复与保护研究中心(ICCROM)提出“活态遗产保护方法”(Living HeritageApp roach,简称LHA),将那些“保持原有功能的遗产”定义为活态遗产,突出核心社区(core communitv)对于遗产价值认识与阐释的重要性,成为一支推动文化价值与延续性的遗产保护理论流派,并初步建立起方法论的框架。

二、十九世纪末以来对活态遗产价值的理论关注

活态遗产保护方法虽然出现很晚,但是对遗产活态价值的关注由来已久。

14世纪以前,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多源于建筑的使用功能。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受到广泛重视,遗产保护开始关注遗产的艺术价值。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怀旧之情使人们更多关注遗产携带的历史信息与记忆信息,转而关注遗产的历史价值。19世纪是欧洲现代保护理论与方法孕育、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不同保护学派的分歧正是由于他们对遗产价值认识的差别。然而,即便是关注艺术价值的勒’杜克(Viollet Le Duc)也肯定了遗产功能延续的重要性,提出“保护建筑最好的方式是赋予其使用功能,最好能够使它完全满足需要而不进行任何改变”13l,但对于使用功能延续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并没有进行更多的讨论。

19世纪末,人们试图解决文物修复(resto ration)与保护(preservation)的争论,首次将过去的建筑作品大致分为已经死去的(dead)与活态的(1ive)两类。克洛凯(Louis CIoquet)将活态纪念物(Jiving monuments)定义为“仍然为社区所使用的建筑”,例如主教堂、宫殿与住房等,使用价值是这种活态纪念物的重要价值,其保护与修复目的在于功能的延续。克洛凯虽然区分出活态的建筑遗产,但对于该类遗产价值的认识与14世纪之前所追求的使用价值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1903年,李格尔在《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The Mode rn Cult of Monuments:Its Character and ltS Origin)一文中区分了“有意为之的文物”(intentionaI monuments)与“历史文物”(historic bu.1dings),前者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建造者创造它时赋予它的纪念性价值,后者从建筑的长久生命中获得了历史价值,这类遗产包括具有艺术与历史价值的建筑。李格尔提出的“有意为之的文物”这一概念意义重大,他从建筑最初的建造目的出发,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建筑遗产,建造目的的不同可能导致遗产价值的差异,李格尔发现了文化的生命在于文化自身的价值,第一次在理论上强调了遗产具有的文化意义。

李格尔区分了建筑遗产几种不同的价值,如纪念性价值(com memorative va J ue)、历史价值(h isto ricalVaIue)、年代价值(age。value)、使用价值(use―value)以及相对的艺术价值(re Jative art-va Jue)等。他认为历史价值是客观存在,而年代价值突出了对价值的主观评判,融入了文化的阐释。遗产的不同价值之间可能存在冲突,李格尔认为在不同类型的遗产中,其核心价值不同,因此应该采取不同的保护策略。有意为之的文物的核心价值是建造之初由设计建造者赋予的纪念性价值;
对于历史文物(类似于克洛凯的“活态纪念物”概念)来说,其历史价值来源于遗产建造之后不断被赋予的使用功能与文化意义,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遗产。较之于克洛凯的分类,李格尔虽然没有使用“活态”一词,但强调历史文物在历史发展中获得的价值,更加突出该类遗产的文化意义。

然而,李格尔的分类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建筑在建造结束之后的生命历程中,其使用者(而非最初的建造者)可能改变建筑的原有功能与意义,赋予建筑新的价值,造成遗产类型的变化。尤其是某些经历修复、改变原有功能的建筑,从有意为之的文物转变为历史文物,它们可能获得了新的艺术、历史与纪念价值,也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丹斯拉根(Wim Denslagen)延续了李格尔关于历史建筑的称谓,然而其划分依据与涵盖范畴却有所不同。在《西欧建筑修复:争议与延续》(Architectu ral Restoration in Western Europe:Controversy andContinuitV)一书中,他回顾了自1 8世纪末期到20世纪80年代西欧(英格兰、法国、德国与荷兰等国)对纪念物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历史,将李格尔的“历史建筑”进行再次分类,将其中具有卓越美学成就的建筑作品区别于一般历史建筑,前者突出的是艺术价值,而后者关注历史信息以及活态延续。他认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应该不同于纪念物与艺术品的修复,后者主要是通过修复来恢复其原先光辉灿烂的面貌,前者应该更关注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仅仅维持建筑现状,并通过人类富有创造力的增建等积极的活动来赋予其活力。丹斯拉根更关注遗产建造之后获得的价值,突出一般历史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活态的文化意义。与此类似,厄尔(John Earl)将具有纪念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纪念物归入一类,以区别于其他建筑遗产。前者被赋予了象征性意义,或多或少的想要保持永久,或至少应被看作是艺术品。有些建造目的并非纪念性的纪念物建筑,有时也可归入此类,突出遗产在整个生命历程中的意义所在,不同于李格尔对最初建造目的的强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人类学对遗产保护的影响广泛显现出来。活态遗产的概念是受文化人类学“活历史”的启发,“活历史”是指“今日还发生着功能的传统”,这有别于前人创造而现在已失去功能的“遗俗”。雅布尔(AIan JabbOUr)阐释了建筑史学与人类学对于文化及遗产保护的不同理解:建筑历史学倾向于用一系列术语来描述建筑连续的时代风格;
民俗学者与文化人类学者的研究工作起始于以描述“活态文化模式”(1iving cuItural modeI)的概念来描述文化,倾向于平衡历史与今天的观点,坚持关注“活态文化”(Iiving cultu re),处于当下的人是研究的焦点,过去是现在的背景,文化是活态的、有机的现象,历史是理解现在的重要途径,或者通过现在来对过去进行阐释”…。人类学的研究视角突出遗产的延续性与文化意义以及遗产对特定人群所发挥的文化认同作用,遗产可作为对文化多样性的表达,在不同文化传统中对遗产文化意义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

从世界遗产体系来看,随着人类学主题的深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称UNESCO)对活态遗产的关注开始于1990年代。1994年的全球战略中提出了“所有活的文化”的概念;
同年对《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的修订中,评价世界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标准3认为世界遗产可以作为“活的文化的证据”,标准6认为世界遗产具有“活的传统”的联系;
世界遗产体系分别在1984年、1992年新增的遗产类型历史城镇与文化景观均凸显了遗产的活态性。活态遗产虽然未作为一种遗产类型纳入世界遗产研究框架之中,但被视为一种对遗产保护与价值阐释的方式。

对于遗产活态文化价值的关注也体现在1990年代以来的遗产保护理论著作之中,如沙利文(Sha ron Sullivan)认为遗产地最重要的元素是它的精神价值(spi ritual value)以及活态传统创造者所关注的价值。这些理论也肯定了遗产功能延续在文化意义中的作用,关注人与遗产地之间的密切联系,为活态遗产保护方法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活态遗产保护方法的构建

ICCROM于2002―2003年开启了“活态遗产地项目”(Living Heritage Sites Program,简称LHSP)。此前的二十年中,ICCROM有很多项目已关注到遗产中的活态因素,如1 996―2005年的“区域城镇综合保护”

fIntegrated Territorial and Urban Conservation,简称ITUC)项目。LHSP承接ITUC项目,LHA是对这些保护实践的总结,对已有保护理念的修正。

在2009年版《活态遗产保护方法手册》(Living Heritage Approach Handbook)中,活态遗产被定义为“由历史上不同的作者创造并仍在使用的遗址、传统以及实践,或者有核心社区居住在其中或附近的遗产地”,它是“在特定的空间与时间中,对精神与物质需要的表现,这种表现持续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生活”。活态遗产即仍在使用之中的文化遗产,它的使用功能必须得到延续,它的保护策略侧重保持遗产的延续性。

我们应该认识到,活态遗产所强调的使用价值与14世纪之前人们所关注的使用价值有所不同。14世纪之前所说的使用价值是建筑遗产作为一种独特功能的物理空间;
活态遗产的保护对象是囊括有形空间与无形传统的文化整体,强调核心社区与遗产之间的联系,核心社区拥有遗产的使用权与管理权,社区对物质遗产的使用是对地方传统的阐释,通过对空间功能的延续而延续遗产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活态遗产保护方法实则是将遗产视为文化过程,社区与空间的互动过程构成了遗产本身,也达成了对文化价值的阐释。

活态遗产保护方法是一个基于遗产社区的、自下而上的遗产管理途径,其首要目标是保持核心社区与遗产联系的延续性。遗产社区即与文化遗产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人群,根据遗产社区与遗产联系的紧密程度可分为核心社区、社区(peripheraI community)与保护专家(conservation professionals)三类(图1)。核心社区是生活在遗产空间中(也可能不居住在其中的文化群体,这一人群与遗产存在直接的、持续的联系,遗产对他们具有特殊的意义,他们是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遗产的文化阐释中扮演重要角色。LHA试图通过确保核心社区参与遗产保护与管理来延续他们与遗产的联系,并在保护策略制定中赋予核心社区决定权。遗产的延续性(continuity)既包括功能(function)与空间(space)的延续,也包括了传统关怀(traditional care)与社区参与(community’s presence)的延续,它们共同确保了遗产文化价值的延续。

相对而言,活态遗产的社区在遗产决策中的权重较低,他们是指核心社区与保护专家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他们与遗产的联系是间接的、非持续的,可能需要通过核心社区与遗产发生联系。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应当考虑他们的权益,鼓励他们与遗产建立并维持联系;
但在冲突时,他们的利益可能要让位于核心社区。保护专家与遗产的联系也是间接的,他们需要借助核心社区对遗产进行保护。保护专家在活态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更多是协调性的与促进性的,他们全面考虑不同社区与遗产的联系,尊重核心社区的文化选择,维护核心社区的利益。

LHA的首要目标是保持遗产的活态性,因此保护不是停止变化,而是对变化进行管理,因为变化是延续过程中必须接受的问题,正是这种变化表达着随着历史而不断发展的文化意义。与基于物质以及基于价值的保护方法相比,LHA强调遗产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更多表现在无形的文化意义与社区的认同之中,而不是物质实体之上。LHA突出核心社区在遗产保护中的能动作用,以核心社区的利益为遗产决策的根本,保护专家仅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LHA将有形与无形的遗产要素通过核心社区的文化阐释统一起来,物质形态的变化往往被忽视。

在实施层面上,LHA的工作流程进大致可以分为识别、建立合作、调查、评估、决策与行动以及定期检查等几个步骤。在将遗产地识别为活态遗产地之后,必须对遗产的核心社区进行识别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在对遗产的调查、评估与决策之中,核心社区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他们对遗产的传统管理方式应当予以接受并延续,规划策略也应当将社区未来的发展考虑在内。

从LHA的实践来看,可以应用的遗产类型颇多,包括历史城市、乡土建筑、宗教遗产以及文化景观等等。从已有的实践案例来看,这些遗产地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非洲与拉美国家,LHA也是从这些地区的保护实践而总结、提炼出来的方法论与操作程序。自201 1年起,lCCROM将活态遗产项目更名为“活态遗产――促进以人为中心的保护方法”(Promotingpeople―centered approaches to conservation:LivingHeritage),突出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对遗产社区的尊重,也表达了对遗产社区主观能动作用的肯定,希望通过社区参与遗产保护来更好地展示遗产的文化价值。

四、活态遗产保护方法评析与启示

全球化构成了LHA产生的时代背景,人们重视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关注那些脆弱的、受到现代化进程威胁的传统文化,LHA可以说是地方与民族文化复兴的产物。LHA关注本土文化对遗产的阐释,它是基于亚洲、非洲与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地区以及土著居民生活地区的实践总结,表达了非西方世界针对西方主导的现代保护理念的质疑与补充,也是对已有遗产保护理论的反思与改良。

建筑遗产作为过去留传下来的物质遗存,既是我们从理性角度认识过去、记载历史的物证,也承载着我们与祖先的情感联系。自文艺复兴以来,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力都是这种试图与过去发生联系的努力,无论是对历史上某种艺术风格的崇敬,还是对建筑遗产历史信息的尊重,归根到底,是我们想建立与过去的联系,通过发现历史而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现在。后现代主义观点将文化遗产理解为社会建构(sociaI construction)的过程,认为文化遗产的创造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源于人们记忆、组织、思考方式与利用过去的意愿,以及物质文化如何作为媒介来达到这一目的,这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记忆联系对遗产保护理论发展的影响颇深。

试图与过去建立联系的情感可以称为怀旧之情(nostalgia),《牛津英语词典》对nostalgia的解释是“对熟悉环境的强烈向往”或“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情感渴望或遗憾的记忆”。美国学者博伊姆fSvetIana Boym)区分了两类怀旧之情,一是修复型怀旧(restorative nostalgia),其含义更多取自nostalgia一词前半部分nostos,意为返乡,指重建失去的故乡,修补记忆的缝隙;
另一种为反思性怀旧(reflective nostalgia),取自nostalgia词尾algia,表示一种伤痛,一种失去与渴望,因此是一种不完美的记忆过程。第一种怀旧更多表现为群体记忆,记忆激发了民族或地区的热情,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复兴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辉煌的历史纪念物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试图通过恢复代表民族文化的纪念物来建立与增强这种民族自豪感。第二种怀旧更多指向个人的经历与文化记忆,试图将细碎的遗存保留下来,展示那种伤痛的过去,保持废墟状的遗迹面貌。亨廷顿分析了当今全球的现代化进程,认为随着非西方社会权力的增长,本土文化以及植根于历史的习俗、语言、信仰与体制正处于全面复兴之中。在这种地方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倾向于修复型怀旧,试图通过对建筑遗产的修复(即改变遗产的物质形态)来重塑民族精神,建立与过去的联系。推动LHA的情感基础正是这种修复型的怀旧之情。因此LHA抛弃了基于物质、基于价值的保护方法中对有形遗产真实性的考量,认可核心社区的复建活动。

文化多样性原则构成了LHA的思想基础。工业化与现代化最初发展于西方世界,工业化带来的巨大变化使欧洲学者们意识到历史传统的重要性,艺术家们用文学作品、绘画等多种形式呼吁人们关注历史建筑。与关注身边的传统的艺术家不同,早期人类学家更愿意到未知的世界中记录那些尚处于“野蛮”与不发达地区的文化与传统,20世纪初人类学者走向田野,记录下工业化侵染之前的“土著”文化。然而这一时期的田野考察受到线性史观、西方中心论影响,带有强烈的达尔文主义色彩。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科学自诩的学者开始审视其学科的发展历史,尤其体现在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中。西方学者开始批判后殖民主义式的研究方法,反思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关系,将话语权回归至被调查者本身,强调主体问性,强调本土居民对自己文化的文化阐释,赋予本土居民较多的话语权。受该思潮影响,LHA在遗产保护决策中整合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赋权于核心社区,尊重他们的文化选择,将之视为文化多样性的表达,这正是LHA区别于先前保护方法的关键。

LHA不是由西方学术团体推动建立的,非西方的力量在活态遗产运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世纪末,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与民族意识的觉醒,非西方社会的学者以独特的视角揭示着本土文化,为自己的民族传统争取话语权,质疑以欧洲为主导的现代保护理论的普适性。西方世界也逐渐认可了地方传统与文化在遗产保护中的表达,1 999年((奈良真实性文件》即很好的例证,以东方保护传统扩充、修正西方主导的现代遗产保护理论,遗产保护以促进文化多样性为目标,尊重不同文化对遗产的不同理解,尊重当地社区的文化阐释。LHA产生于非西方世界遗产保护的实践之中,ICCROM搭建起国际交流的平台,西方学者逐认可了LHA的原则与标准。

从遗产类型上来说,LHA应用对象仍以建筑遗产等传统遗产类型为主,但遗产构成不仅限于物质形态的空间,而是将有形的建筑遗产、无形文化特征与社区的能动作用相融合,保护对象即这种活态的文化本身。通过遗产社区的实践来延续文化,几乎完全抛弃了对物质遗产本身变化的关注。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农村;古村落;保护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但在变迁的步伐中,如何保护抢救已经极其有限的古村落古民居以及周边的环境,也引起了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由于开发利用不够合理,有的部分遭到损坏,有的则年久失修;有的新旧相杂、不伦不类,有的因无人居住或产权归属等问题正呈颓败之势。古建筑的周边环境也随着经济发展而急剧变迁,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很多古建筑甚至处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境地。因此,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古村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1、全面开展历史文化村镇的普查

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心中有数,弄清农村的文化遗产分布、现状及保护重点。近十年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人们重建设轻保护,拆掉了很多可以不拆或本不该拆的古建筑,各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本区域内除文物保护单位之外的建筑遗产的底数是不清的,或知之不全,甚至一无所知。即便进行过文物普查,也对农村文化遗产缺乏深入系统的普查,对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有必要对农村文化遗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并公布保护名单,这样才能进行很好的保护。古村镇分布地区广,民族与地域条件各具特色,须分别对待,依据不同的情况、价值的大小、完整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通过文化遗产普查,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强对重要濒危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

2、加强法规建设

加强法规建设,尽快起草制订专门的保护法规。现有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全适合乡土建筑保护,为便于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有必要考虑制定适用于乡土建筑保护的专门法规或政策,并鼓励村民自行订立文化遗产保护的乡规民约,重点追究因决策失误、造成文化遗产破坏、被盗或流失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乡土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必须逐步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充实文化遗产保护执法力量,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使相关部门有法可依,以尽快制止不加甄别的随意拆除、改造有历史价值乡土建筑行为的蔓延,引导地方及时调整新农村建设中只重建设、改造,不重保护的政策,制止建设性破坏,引导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进行。

3、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保护意识

现在的宣传大都存在着这样一些反差:对外宣传得多,对建设、旅游等部门宣传得少;对专业人士宣传得多,对群众宣传得少。如此一来,宣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各级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引导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充分运用各种舆论手段和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览、论坛、讲座等活动,展示和传播本地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鼓励、支持境内外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合作和交流活动。制定实施有关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4、完善技术规范,确定保护标准

国家文物局已经组织了国内有关专家和相关省份的文物管理工作者召开专门研讨会,探索和制定乡土建筑的保护标准问题。经过热烈讨论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已初步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中应予以保护的建筑推荐标准(初稿)》。该推荐标准目前尚需进一步征求其他有关部门的意见。在该保护标准正式出台后,各级政府可据此在自己辖区内进行全面、广泛的乡土建筑调查,按照标准甄别有价值的乡土建筑加以保护,以延续地方文化传统,保持新农村特色。5、探索土地置换、民居产权的新政策

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土地置换、民居产权转移的新政策,根据各地实际经验,要解决民居保护与改善居民生活的矛盾,建设新区、保护老村是较好的方法,通过将新申请宅基地的农民逐步安排到新村,将老村规划治理后,采取各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运行机制,做到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改善了居民生活。相关部门应从政策上鼓励建新不拆旧,适当放松产权交易,允许集体或个人购买保护建筑,真正做到谁使用,谁维修。文化遗产是人的,因而应该让群众成为保护、管理的主体。我们的传统中本来就包含有一种热爱乡土的情感,应该充分发挥普通群众保护乡土文化的积极性。应该让村民自主保护、管理自己的村子,而政府有关部门则要支持、宣传、帮助,不是与民争利或是包办代替,更不要进行纯粹商业性开发。本文由中国收集整理。

6、明确职责,创新管理体制,把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遗产更在保护和管理之列。国务院2005年12月22日向全国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决定从今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十几年来,对建筑遗产(特别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问题,一些专家学者潜心研究,多方呼呈,开了不少会议,出了不少专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有所回应和部署。但从全国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建筑遗产屡遭摧残的状况看,这项事业并未受到政府的应有重视,没有把它列上议事日程、明确目标和责任。即使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也长期处在城市规划管理的一个从属部分的位置上,而直接关乎建筑遗产存亡的市政建设、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等部门却没有遗产保护的职责。城市人民政府及其规划、建设部门内部,也普遍存在这种职责不清、关系不顺的情况,致使建筑遗产保护工作长期停留在规划或规划文件中。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因为说的和干的不是同一个部门、同一个人。由此可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内部没有形成共识和合力,是最值得自我反省的要害所在。

7、把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

保护古村落并不意味着拒绝发展。规划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中起统领作用。有效保护古村落需要法律的保护,也需要规划的支持。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扎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历史名城(街区、乡镇)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按照上述精神,新农村建设应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纳入农民新村及村镇建设规划。我市农村众多的文化遗产有一些本身就是老百姓的住宅,有一些就位于农民群众集中居住的村镇之中。通过规划,依法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制止乱建乱盖和拆除周边的违法建筑,才能还原和保证这些文化遗产具有良好的周边环境。

8、加大农村保护维修资金的投入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近几年来虽然农村的投资有所增加,但其增加幅度是远远不够的,它应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发展相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且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困难更大,保护级别差距大、数量众多,维修任务重,资金的匮乏,使得许多珍贵文化遗产都已到了岌岌可危、濒临灭绝的地步,因此要不断增加农村的资金投入,合理利用民间维修力量与维修传统工艺,以便于有技术力量的地方工匠从事维修保护工程,及时维护文物建筑(下转207页)

9、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书记指出:“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人类的任务,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世界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造福人类的千秋功业。”每个古村落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从表面上看,每个村的建筑形式几乎一样,人们很难分辨出来,所以要真正了解古村落,将它展示给世人,就需要造就一支高素质、懂专业、会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才队伍。政府要重视人才投资,给予实质性的政策扶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让前人留给我们的珍宝充分地展示给世人。

10、注重民生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范文第5篇

盛夏8月的沈阳,早晚已有了一丝清爽的凉意。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在沈阳举行。王国泉宣布会议开幕后,学术会议由朱小地、张俊杰、庄惟敏、马涛分别主持。参加会议的各路专家围绕上述主题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主题发言有深度,信息量大,所涉及的内容、研究的结论和提出的问题,对我国老工业城市的更新改造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通过这次年会的广泛交流,大家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

对工业遗产及其价值的认识

工业遗产由工业文化的遗留物组成,这些遗留物拥有历史的、技术的、社会的、建筑的或者是科学上的价值。这些遗留物具体由建筑物和机器设备、车间、制造厂和工厂、矿山和处理精练遗址、仓库和储藏室、能源生产、传送、使用和运输以及所有的地下构造所在的场所组成,与工业相关联的社会活动场所,比如住宅、宗教朝拜地或者教育机构都包含在工业遗产范畴之内。

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技术、审美、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每项工业遗产有其独特的存在环境、表现形式如何发掘其内涵、如何对本地区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价值,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保护工业遗产的物质形态,有利于为后世留下过去曾经有过的承托经济发展、社会成就和工程科技历程的形象记录。工业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形式,其文化内涵、价值和保护形式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陈伯超先生认为,工业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物,应该包括它的历史信息、城市形象等因素。对工业遗产应有详细的评价标准,要明确哪些应该保护,哪些可以拆迁,这项工作在我们国家刚刚开始,日后的工作量将是非常繁杂的、多样的。沈阳过去作为国家的重要工业基地,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特别是沈阳市铁西区的许多工业建筑可以说是一笔宝贵财富,应该也完全有可能将其进行合理的重新利用,在继续发挥其主体建筑的功能作用的同时,也将其得以保护下来。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阳建强教授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老工业基地的建立与发展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决策过程,是反映国家经济发展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的重要体现。建国之初,在“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先生产,后生活”、重构国家工业地理分布等重大指导方针下,全国城市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烟囱林立、厂房轰鸣,中国似乎一下子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这种建设对当时乃至日后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老工业基地工厂主体办公楼和主体厂房曾为苏联专家援建设计,属于当时“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建筑方针指导下的典型风格,为“中国式折衷主义”,具体表现为西方古典建筑“三段式”立面构图辅以中国式的建筑细部,具有较高的建筑文化与美学价值。

老工业基地的工厂已成为联系工人、家庭、社会生活的纽带,共同构筑了独特的工人阶级文化,工厂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里的人们有的一代、两代甚至三代人为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奉献了他们的青春与活力,许多人一辈子、一家人都为同一个企业服务。他们的人生轨迹和企业息息相关。这些老建筑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已深深的植根于人们的心里。保护它们不仅可以延续稳固的社会关系,也是对城市历史的关怀,更是对为这个城市奉献一生的人的致敬,必将有助于增强城市的凝聚力。

老工业基地许多建筑结构仍然完好,通过必要的改造能够转换为其他功能继续使用。基地内原有的许多基础设施也可以继续利用。在此情况下,相比推倒重来的开发方式,不仅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更新改造的经济门槛,这对于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的城市更新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城市建设与工业遗产保护

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许多昔日尚属“前卫”的工业项目已被逐步淘汰,或将其从城市中搬迁出去。其旧址的拆与留,保护与改造也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符合城市发展规律,顺应时展要求,这似乎已经成为“拆”与“建”的关键。

东南大学朱光亚先生认为,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中间环节,是土地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利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有序调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途径。这一更新过程源起于城市内部经济运行方式和建立其上的管理方式的变化,但却更多地外在表现于层面上空间景观及形态、建筑功能,密度等的改变。

回顾历史,从《雅典》开始,从单一的文物古迹的保存,延伸到城市历史地段及环境背景的保护,从单一的物质形态保护,到以物质空间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的综合保护,从单一的时间因素,到对城市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多样化形态的保护,正是由于对城市更新发展的不断深入认识和反省的基础上,城市遗产保护概念得以提出并不断延展。

产业遗产保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就产业遗产而言,更新与保护并不对立,也不应该机械地割裂开来。更新产生于城市的发展,保护从根本目的上,也是在对城市综合认识的基础上,为了发展的连续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而成为必要。在更新的同时进行城市保护,应该是相辅相威的,在广义的角度上保护即是更新更新必然保护。

作为当代城市的重要功能要素,受城市扩张及格局变迁和产业自身发展变化的要求,产业建筑的“更新”成为必然。然而这里的“更新”虽然也强调对遗存的适当保护,但其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在合理价值权衡下对城市旧有印记的选择性保存,以获取更大的边际效应,更牵涉了大量关于土地层级、经济利益、审美观念、乃至城市生活方式等要素的权衡。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创作所所长杨明认为,工业能否起到重读城市文化的作用,作为旧的建筑应该具有几方面的素质,首先它应该有丰厚的并且是连续的历史积淀,有足够多的故事,这些故事应该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连贯的。第二,这样的建筑要能承担整个城市文化的典型,它应该遍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应该能在物理空间上把整个城市文化串成一体。第三这样的建筑应该是能够自由更新并且被公

众所用的,如果不进入公共生活它仍然是死的。

许多专家认为,城市建设应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工业遗产保护也应遵循这一理念,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互动与和谐共存。这里既要注重工业遗产保护对城市长远利益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又要注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尽量发掘其在历史、社会、科技、经济、审美等诸多方面的价值,赋予工业遗产以新的内涵和功能.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互动发展。

建筑师的作用与责任

当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建筑师所起到的作用是别人无法替代的。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有了新的要求,同时赋予其以新的更高的理想,建筑师更加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和紧迫感。

中房集团建筑设计事务所资深总建筑师布正伟先生认为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出于经济发展需要,许多城市被定位于工业基地,这也就导致了城市功能格局的单一化。而随着今后经济的发展,为上述工业基地化的城市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我们的规划师,建筑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建筑师有责任,像对待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样来对待我们的工业遗产,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建筑师有责任自觉地了解和研究老工业城市中工业遗产的状况和对城市文脉的影响,自觉地思考和研究保护工业遗产和城市更新的原则、方法和材料的运用,并努力投向到其实践中去。

工业遗产的保护更新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和规律性。建筑师有责任持续地思考和探索,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的方法。

建筑师有责任向各级政府提供专业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关于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评估,规划、设计和咨询服务。特殊的环境与要求,赋予建筑师以特殊的使命与责任,中国当代建筑师的责任重大。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创作所所长杨明认为,作为一个重建城市历史的操作者,许多设想、步骤、方案等是从建筑师手里出来的。前阶段我们是比较被动的跟着产业的主导力量在走,现在应该从城市文化和城市节凑的高度上来思考这个问题,为工业建筑寻求更多的便利的方式。从这样一个高度来讲,如果拘泥于个别建筑的形态那么很可能我们更新保护的东西不如我们毁掉的东西多。如果不从区域角度考虑更新,它以什么内容存在的话.仅仅关注几个有历史的建筑,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毫无现实意义的。现在的东西如果好,50年后也会变成文物,如果不好10年之后也许会被炸掉。在新旧更新手法上,突破因陋就简的习惯,应该用新技术追求更新的东西。从美学的角度更多的思考一些问题,更有利于就建筑更新适用于未来的发展。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中,镇江市规划局局长田铁民、哈尔滨市规划局副局长王宏新等部分专家还就风貌保护与功能更新、城市文化的延续与城市建筑设计、地方性建筑的特点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等问题,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发表了个人观点。在会后进行的参观考察中,代表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和在研讨中所汲取到别人的经验,实地去验证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并从中寻找自己的答案。

研讨会虽已结束,但交流还在继续,探索还在进行。许多建筑师希望,建筑师所要关心的是文化内涵在实际工程中的表现,更加注重地域文化与创作的结合;
中国建筑师只有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建筑师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